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四: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例6、例7,练习十八的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用方程方法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教科书第72页上面的复习题.

1.先指定一名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同时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2.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3.全体订正.

指定一名学生口述分析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把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单位“1”的是多少千克,再从大米的总重量里去掉吃了的千克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40-40×.

再指名口述另一种解法的思路.把大米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先从单位“1”里去掉,求出剩下的大米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求单位“1”的是多少.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40×(1-).

教师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6.

(1)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指名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提问:吃了是什么意思?应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说出:吃了买来大米重量的,要把买来大米重量看作单位“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提问: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图中没有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说出“还剩15千克”没有表示出来,应在线段右边三格的上面写出“剩15千克”.)教师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写出.

提问: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中注明问题,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根据题意,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根据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提问:根据题意,题里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3)指名列出方程,教师板书.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

提问:这里吃了的重量为什么用x表示?

(4)共同解方程.

提问:这个方程的左边x-x怎样计算,如果把我们思考的过程写出来,可以怎样写?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的过程,教师写在黑板上.

(1-)x=15

提问:根据什么可以这样写?(引导学生说出:x-x就是1x-x,可以改变成(1-)x

=15.)

提问:这个方程根据题意表示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说出(1-)是剩下的大米重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乘x,就是剩下大米的重量,正好等于15千克.)指名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5)指名口述答话,教师板书.

(6)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6与复习题的两个线段图.

然后提问:例6与复习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复习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做.例6中剩下大米的千克数是已知的,而单位“1”是未知的,求单位“1”,可以列方程解答.)2.全体学生做第8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默读、理解题意,指名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提问: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解答好?(引导学生说出把这条水渠的全长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列方程解答为好.)(3)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等量关系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4)集体订正.

3.教学例7.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提问:“比原计划节约了”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四月份节约煤的吨数占原计划的.)然后说明这道题中有两个量,画线段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2)画图.

提问:这道题是哪两个量在比较,以谁为标准?先画哪条线段?(引导学生说出是实际用水量与原计划用水量比较,以原计划用水量为标准,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段表示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即单位“1”.)

提问:下一步该画什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引导学生根据第二个条件“比原计划节约”画出第二条线段,表示实际用水量.把表示原计划的线段平均分成9份,表示实际用水吨数的线段比它少这样的一份.)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第一条线段下面画出第二条线段.提问:这两条线段中哪条线段表示的数量是已知的?哪条是要求的?在图中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图补充完整,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3)分析.

提问: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解答好?(引导学生说出:原计划用水量是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列方程解答好.)

提问:根据题意,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原计划用水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吨数

(4)全体学生根据等量关系独立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教师注意行间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集体订正,并写出答案.

4.做教科书第89页的“做一做”.

(1)教师提问:如果把例7中的第二个条件改成“比原计划多用了”,线段图该怎样画?(启发学生将第二条线段改为比第一条长出,如下图.)

(2)全体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

提问:例7的方程x-x=480中的减法为什么要改变成加法?(1+)x=480所表示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三、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例6和例7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说明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的题顺着题意列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提问: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关键是找准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