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学时:36 学分:2

制订者:卢夏审核者:余林媛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东西方美术的发生、发展的概况,认识艺术的流派、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研究艺术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的发展规律,学会鉴赏世界多民族的艺术。

三、课程内容改革

1、本课程将随学科发展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2、改进教学方法,适当增加参观学习的时间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先秦及秦汉美术(4学时)

第一节先秦美术

第二节秦代美术

第三节两汉美术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美术(2学时)

第一节魏代美术

第二节晋代美术

第三节南北朝美术

第三章隋、唐、五代美术(4学时)

第一节隋代美术

第二节唐代美术

第三节五代美术

第四章宋、元美术(2学时)

第一节两宋美术

第二节元代美术

第五章明代美术(2学时)

第六章清代美术(2学时)

第二部分外国美术史

第一章早期美术、古埃及美术(4学时)第一节早期美术

第二节古埃及美术

第二章古希腊、古罗马美术(4学时)第一节古希腊美术

第二节古罗马美术

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美术(4学时)

第一节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美术

第二节欧洲文艺复兴盛期美术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2学时)第一节 17世纪欧洲美术

第二节 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章 19世纪欧洲美术(2学时)

第六章西方现代美术(4学时)

《外国艺术史》(知识点)

外国艺术史 原始艺术 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 2.中石器时代的艺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4.苏美尔---阿卡德艺术;建筑,马赛克。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5.古王国艺术雕刻程式(法则)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1 众;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浮雕《纳米尔石板》 7.中王国艺术: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 8.新王国艺术: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 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又分为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 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众神和巨人作战》《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 (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盾上刻着) 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 1:7。 15.古典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萨提尔》《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 16.古典后期;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 17.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陶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陶艺术各期特征及黑陶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宗教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秦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概况 1、课程代码: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艺术) 3、总学时数:30 课时 4、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5、先修课程:无 6、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西方的美术已形成了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它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在高校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知识,扩大审美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欣赏西方大师的优秀作品,能够陶冶性情并能逐步地培养当代大学生一种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能了解与掌握西方美术的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名作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西方美术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风格和流派技巧等。第二,通过大量的大师名作的图片欣赏,要求学生对艺术美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审美的兴趣并能逐步地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

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课时分配安排表 备注:实际教学时间与培养方案有冲突,课时可适当调整,按实际教

学时间进行安排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考评,评价基本模式如下表: 六、可选用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 (一)可选用教材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美术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西方的美术作品,尤其要 让他们掌 1、《西方艺术史》 苏姗伍德福特等著 四川美术出版社 2、《外国美术史纲要》 陈洛加编著 西南师大出版社, 1、《美术欣赏》奚传绩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1、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 2、古埃及有两大神庙,分别是(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3、古埃及雕刻程式为(正面律)。 4、古埃及的浮雕和壁画都有严格的制作程式,画面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感。 5、(《纳菲尔提提王后像》)被称为埃及历史上最美的女性雕像。 6、古希腊建筑的基本形制是(围柱)式。 7、古希腊三种基本柱式包括(多利克)式、(伊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8、希腊人献给雅典娜的神庙是(巴底农神庙)。 9、带领建造雅典卫城的雕刻家是(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是其代表作。 10、波留克列特斯制定的标准人体比例是头与人体之比为(1):(7),他的雕刻范例是(《持矛者》)。 11、《拉奥孔》是(希腊化)时期的希腊雕刻代表作。 12、古罗马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广泛使用(拱券)结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万神庙)。 13、古罗马最大的椭圆形竞技场是(科洛西姆竞技场)。 14、中世纪艺术又被称为(基督教)艺术”。 15、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16、(大型彩色玻璃窗)取代墙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17、巴黎圣母院属于(哥特)式建筑。 18、拜占庭式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分别是(马赛克镶嵌画)。 19、意大利画家(乔托)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术的分水岭。 20、《维纳斯的诞生》和《春》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 21、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天顶画作品是(《创世纪》)。 22、提香是(威尼斯)画派的主将。 23、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被称为“欧洲油画之父”。 24、德国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是(丢勒)。 25、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表是(贝尼尼),他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 26、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和(布歇)。 27、《纺织女》、《宫娥》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贵支)。 28、十七世纪的巴洛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杰出代表是佛兰德斯艺术家(鲁本斯),代表作是《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29、《夜巡》是荷兰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的代表作,其成名作是(《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30、十七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是(卡拉瓦乔),被称为“推开十七世纪大门的人”。 31、十七世纪法国画家(拉图尔)以烛光、火把作为其艺术表现的核心。 32、《吉普赛女郎》是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哈尔斯)的代表作。 33、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是(达维特),代表作《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34、(安格尔)是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泉》。 35、(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旗手,“现实主义”一词即得自

2014最新整理 西方美术史 必背重点

史前美术、古代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 类型:洞穴壁画岩壁浮雕小型雕像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和阿尔塔米拉洞; 小型雕塑艺术:《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要点:1,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2,西班牙阿尔泰米拉洞穴壁画3,威冷道夫维纳斯 中石器时代美术 北欧及俄罗斯地区岩画西班牙拉文特地区岩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 建筑物巨石建筑:英国斯通亨治巨石圈;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1. 苏美尔美术(前3500-2000):①苏美尔塔庙遗址;②祭祀者群像;③金牛头竖琴。 2. 阿卡德美术:①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②纳拉姆幸王记功碑。 3.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美术:①古地亚人的头像;②汉穆拉比法典碑。 4. 亚速美术(前1900-1600)①萨尔贡二世王宫;②萨尔贡二世王宫守护神;③猎狮图;④垂死的母狮子。 5. 新巴比伦美术(前612-539)①“空中花园”;②巴别塔;③伊什塔尔门。 6. 波斯美术:①大流石接见厅;②波斯波利斯王宫平台浮雕带。 古代埃及美术: 古王国时期美术: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像。 中王国时期美术:神庙建筑、方尖碑、壁画 新王国时期美术:陵墓绘画最显著。另有有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雕塑《埃赫纳吞法老像、那菲尔提提像》, 古代印度美术: 佛教美术 犍陀罗艺术:受印度和希腊影响,雕刻建立在佛教建筑上,题材多取自佛教本生故事.佛像表情宁静祥和、略带微笑,体形圆柔,或站立或盘生,衣纹紧帖肌肤,须鬃由无数螺状组成,体型健硕雄浑,为后来佛像奠定基础. 古代希腊美术: 爱琴文化时期 古希腊美术(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三种柱式为 多利克式(没有柱基,柱身粗壮,由上往下逐渐缩小,柱头简单)、 爱奥尼式(柱头带涡形卷,有柱基,柱身细长,凹槽更细密)、 科林斯(爱奥尼式演变而来,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 《掷铁饼者》希腊古典时期雕塑家米隆。 菲狄亚斯作品《宙斯》和《雅典娜》 波利克利托斯在艺术理论《法则》一书中首次提出1:7的人体比例标准,体现在其作品《持矛者》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 外美史 史前美术:(洞窟壁画,小型雕刻,巨石建筑) 1。洞窟壁画作用:一种原始的巫术手段。 2.洞窟壁画特点:表现对象以动物为主体,表现手法大多为写实。 3。旧石器时代的小型女性雕像在造型上强调女性生理特征,表现生殖崇拜观念。 古埃及美术:(绘画,雕像,建筑) 1。古代埃及美术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必须遵循许多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 2.古埃及雕刻特色:宗教性实用性生动性固定性巨大性 3.图坦哈蒙的陵墓出土了许多金棺、金面具等许多工艺品。 4、古埃及艺术形成独立体系的原因是:1).地理位置封闭2).没有外来武力侵犯3).特殊的宗教信仰4).统治的要求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亚述,巴比伦) 1.阿卡德美术的性质是歌颂王权 2.汉谟拉比法典表现了国王和太阳神 3.亚述人喜爱猎狮并在浮雕作品中表现猎狮场面。 4.古代两河流域美术所指的两条河流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古希腊美术:(雕像,建筑) 1.。克里特岛上的小型雕像是抓蛇女神像

2,迈锡尼城狮门的造型特征是1)巨石建筑2)三角形石刻3)有动物浮雕3.。古希腊雅典卫城的设计者是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 4.。希腊神庙建筑的柱式有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和人像式。5.。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像脸部都带有微笑的表情,这种千篇一律的笑容被称为--古风的微笑。 “古风的微笑”指的是不自然的表情公式化的表情 6.。《掷铁饼者》的作者是米隆 7.。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东方式 古代罗马:(雕塑,建筑,绘画) 1.。古罗马浮雕具有叙事和写实的特征 2.。角斗场、万神殿和凯旋门是古罗马创造的特殊建筑类型。 3.。古代罗马美术特点1).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2).在表现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3).在形式上追求雄伟壮丽4).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5).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中世纪美术:(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1.基督教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居教堂 2.罗马式建筑的特点:1、建筑物外观巨大,繁复2、墙壁厚实沉重3内部空间复杂4十字形布局5半圆形的拱门窗孔。6圆形的穹窿型屋顶7窗子很小内部昏暗朦胧8有塔楼9内部装饰简单粗陋 3.。哥特式典型: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4.。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高耸削瘦轻盈剔透表现了向往天国的心理愿望2、数量众多的尖笋状塔楼3。飞扶壁4、十字形布局5、束柱6、追求高度7、装饰豪华8、尖拱天花板9、尖拱门窗10、大窗户11、彩色玻璃窗 5.。拜占庭镶嵌画主要表现宗教秩序

中外美术史考研重点必备

外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 1、拜占庭 欧洲中世纪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基督教艺术。将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东方波斯艺术融为一体,在欧洲居统治地位达1000年之久。总体特征是威严庄重又豪华富丽,形式上高度提炼和简化,具有程式化手法,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其建筑运用拱券、穹顶、以彩色玻璃转做装饰,内部有金色的镶嵌画。其绘画主要是非写实性的抽象艺术式样,如抑制对空间各深度的表现、热衷于线条与色彩的运用。代表:圣菲索亚大教堂。 2、罗马式 “罗马式”一词,原为建筑术语,后扩展为指称11世纪和12世纪欧洲美术的术语。罗马式美术主要是基督教美术,以教堂建设为中心,建筑、绘画、雕塑相互协同。罗马式美术,把早已出现的非再现性美术原则推上了高峰,以一种与古希腊罗马绘画和雕塑截然相反的象征性表现性手法,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绘画和雕塑,在使基督教美术与古希腊罗马美术形成双峰对峙的欧洲美术胜景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哥特式(去年)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艺术、源于法国,遍及全欧洲,代表了中世纪艺术发展的高峰。成就主要表现在教堂建筑及其雕塑装饰方面,哥特式教堂才采用拉丁十字式形制,以巨大的彩色玻璃华创取代墙壁,并普遍采用肋拱框架结构体系,使教堂的内部空间、外部造型、门窗拱券都具有高、尖、直的特点,正门两侧多配置高耸的尖塔,总体感觉高耸挺拔,从满强烈的向上动感。反应出中世纪末期艺术趋向世俗化和现实化的特点。代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4、文艺复兴 原意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欧洲的历史上,实际是指14到16世纪欧洲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实质是以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为出发点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者倡导的世界观,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改变人们对自身、上帝、社会、自然界的看法。文艺复兴运动最先萌芽于南部的意大利,随后推及北部的尼德兰和中部的德国地区。它赞美人生、赞美人体、赞美自然,即使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也贯穿现实的世俗精神。 5、佛罗伦萨画派 文艺复兴早起在佛罗伦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佛罗伦萨画派的特点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该派继承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探索在平面上真实地在线立体造型,讲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运用在艺术领域,发展了透视画法、明暗画法和艺术解剖学。将中世纪抽象的神的形象表现为世俗的人,创立了新的艺术风格。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 6、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的画派之一。该派是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形成的著名画派,威尼斯画派的特点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重在用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教学大纲 学院(部):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中外美术史 教务处 二○一三年十月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美术史(英文)Chinese and foreign art histor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编号3053057 学时数51 归属学院(部)艺术学院 授课对象公共艺术专业 完成人曹雅妮职称讲师 审定人刘飞完成日期2013年10月20日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大体掌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各重要风格流派产生的背景及它们相互之间传承关系。对艺术史上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具有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对现当代艺术发展有大体了解和判断。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美术馆和博物馆,同时扩大阅读量。 通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进一步了解艺术概况。由于课时有限,在教学中要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最能体现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观念的美术种类、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加以介绍,使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中外美术史是人类智慧的形象化结晶,通过对艺术史脉络的梳理,经典作品的解读,达到拓宽视野、活跃思想、培养趣味之作用,为专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历史眼光做必要的准备。 一部美术史,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人类社会视觉方式变化的历史,美术作品本身是美术发展和审美意识变迁的视觉呈现。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对作品进行分析相结合为主,适当穿插课堂提问和讨论。力求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学以致用。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 中西绘画比较 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 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 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 ③ 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 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 ⑤ 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 ⑥ 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 与西方美术重体面, 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 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 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 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 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统一完整,薄衣贴身, 衣纹阴线。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 ① 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 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 既体又一派。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 以张躁为主的呈派, 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 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 唐代雕塑艺术特点: ① 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② 世俗性强,突破了佛教的禁欲主义,造型丰满、美丽,以现实美好理想为出发点。③ 技法写实,简单朴素,动态优美,生动。质感表现强,构图和谐,手法与立意,突破性的创造,是在大自然中与人的思维中,能拓展其艺术境界。 唐代美术总结:(关于佛教造像) 1、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佛权哲学渗进。政治和伦理道德。举君臣父孝之义 -------, 使好空者恶杀,义勇者殉国。 2、佛本生故事悲惨场景,消退让位于对极乐世界的追求向往。(幻想美丽的天国等) 于是壁画中,举目便是金楼玉宇,仙山琼阁,满堂丝竹,尽日笙歌,佛坐莲花中, 环绕圣仙,座前乐队钟鼓齐鸣,座后彩云缭绕,飞天散花到处是华贵绚烂的色彩, 圆润流畅的律条,丰溢柔和,亲切动人,美丽善良的人物造型,这一切代替了魏晋时代壁画的悲苦场面,瘦削的人物造型,强烈的动感节奏。此时代求得心灵的安慰和期求,一个时代对欢乐幸福和幻想,以取得心灵的满足。时

动画专业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23006 课程英文名称:Art Histor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动画设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外美术史是高等工业学校艺术类动画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基础选修课,主要讲授中外美术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加深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解与运用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教学外,通过习题训练,着重培养美术欣赏、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风格自我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整个社会人文发展趋向,锤炼审美趣味,构建知识格局,提升专业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2.具有初步判断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的技术能力; 3.学生在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与当代艺术创作相比照,启发新思路,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内容以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为主,兼及其他。要求学生对各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风格、美术家、作品做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2.本课程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外国美术的发生、发展和美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 3.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人的美术成就和局限,不应脱离历史条件,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美术史是以美术作品构成,同时又伴随着情感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艺术学科,应从具体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的两方面,明确美术史的发展和成就。 5.应把美术史的发展置于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研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通过大量形象资料帮助学生消化抽象的理论。同时结合一些课堂提问和课后思考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根据学生具体能力安排作业难度,同时安排客观的记忆考核和主观的理解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核。并以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为考核的核心。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理论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没有先修课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外国美术史》(重点)

外国美术史(重点总结) 原始美术 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4.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建筑,马赛克。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5.古王国美术雕刻程式(法则)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1 众;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浮雕《纳米尔石板》 7.中王国美术: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 8.新王国美术: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 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又分为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 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众神和巨人作战》《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 (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盾上刻着) 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 1:7。 15.古典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萨提尔》《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 16.古典后期;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 17.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

《外国美术鉴赏》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

《外国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美术鉴赏 学分/总学时:2/36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史前美术、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18世纪欧洲美术、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20世纪美术的概况、流派及发展,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美术存在的时代文化背景、审美特征,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及其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和影响,并关注到每个时期美术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意义与审美价值。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对若干历史时期美术发展的审美特征、对重要的美术流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思想和其具体的代表作品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评价,从而较为科学清晰地梳理出一条外国美术史发展的线索。通过系统学习比较全面地把握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流变的学习,增强美术史学的素养,为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无 三、学时分配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史前美术 1、关于艺术的起源

2、旧石器时代美术 3、新石器时代美术 第二章古代美术 1、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美术 2、古代希腊、罗马美术 3、古代亚洲、非洲、美洲美术 第三章欧洲中世纪美术 1、早期基督教美术 2、拜占庭美术 3、早期中世纪美术 4、罗马式美术 5、哥特式美术 第四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2、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五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1、巴洛克、洛可可美术 2、新古典主义美术 3、浪漫主义美术 4、现实主义美术 5、印象主义美术 6、后印象主义美术 第六章19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版

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史前罗浮宫)、西班牙的阿尔 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史前西斯廷)。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 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 是最典型的代表。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4..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建筑,马赛克。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古代埃及美术5.古王国美术(前3000年——前2300年) 雕刻程式(正面率):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蒙霍特普夫妇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 杰作。浮雕《纳美尔浮雕石板》 7.中王国美术(前2150年——前1700年): 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方尖碑。 8.新王国美术(前1071年——前332年): 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古代希腊美术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 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 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又分为多利克式和爱奥尼亚式。 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 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 盾上刻着)《命运三女神》 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 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1:7。 15.古典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萨提尔》、《尼多斯的阿芙 罗底德》 16.古典后期;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 17.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 18.希腊化时期《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底座做 成战舰的船头,女神的衣服紧贴身体向后扬起,张开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衣纹刻的很深,造成较轻的阴影,衣纹贴在身体上的螺旋形变化加强了人物的感动和生命力。 19.《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造型具有古典美,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与崇高 两种风格。既有菲狄亚斯的庄严崇高,又有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优美抒情。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古代罗马美术20..罗马美术; 建筑;拱券结构——《万神殿》、罗马式——凯旋门、纪念柱(代表作图拉真纪念柱) 欧洲中世纪美术20.拜占庭美术;穹顶结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19世纪中期西方美术史

十九世纪中期绘画——写实主义 一.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有两个含义:①指艺术的创作手法。②指艺术的写实手法。法国19世纪写实主义美 术两者兼而有之。库尔贝等人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是写实的,在内容上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法国大革命后,自由平等的思想抬头,加上产业革命的继续发展,使得欧洲社会走向物质化、现实化,中产阶级逐渐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进而影响到文化艺术上的发展,写实主义即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是因反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画风而出现在画坛上,写实主义的画家认为绘画应以忠实、毫不歪曲的态度,将现实景物加以记录;因此带走社会意识,描绘、暴露社会问题的作品一社会写实主义,也在这个时候形成。写实主义反对以绘画去说明历史、解释神话,题材选择以平民生活、肖像、静物、风景为主。 法国画家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堪称绘画中的“人间喜剧”,而《石工》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勤劳朴实的农民画家米勒,以醇厚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政治讽刺画家杜米埃创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夸张的石版画和油画。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了反映工人运动和农民革命的系列铜版画和石版画。俄罗斯的批判社会 主义产生了列宾、苏里杰夫等杰出画家。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法国画家,写实主义美术 的代表。库尔贝在他的写实主义宣言中确立了以反映生活的真实为创作的最高原贝打并 肯定了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他把自己的创作跟法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联系在一 起。尽管其艺术见解有时显得有些偏激,如否定历史题材和不赞成在绘画中表现幻想 等,但这类言论当时主要是针对学院派艺术的弄虚作假和陈腔滥调而提出的。库尔贝的 艺术实践和理论从整个来看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他对19世 纪的其他写实主义画家及其以后的印象主义画家,都有很大影响。 他的早期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藏巴黎小宫博物馆)库尔贝作品《受伤的男子》(藏卢浮宫博物馆)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已表现出写实的倾向。他的创作盛期,是伴随着1848年的革命开始的。代表作《奥尔南午饭 后的休息》(藏里尔美术馆)和稍后的《米石工人》(藏德累斯顿美术馆),摒弃沙龙美术的传统,米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民的苦难,虽受到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却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同类优秀作品还有《乡村姑娘》、《筛麦妇》、《浴女》等。1855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 《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遭万国博览会评选团否决,便愤而在博览会附近 搭起一个棚子,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 的展览,并发表声 明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向保守派所倡导的陈腐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 指出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创作的最高

(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剖析

《中外美术史》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外美术史作为美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建构及课程设置之一,是美术类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历史地辩证地把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及趋向,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思想、文化、哲学、宗教、经济等整个人类发展史,在整整合史料基础上,生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构建审美文化,提升人文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 四、教学要求 中外美术史教学由于史料丰富而易流于具体琐碎史实,对课程深度挖掘不够。我们应注意在教学中既深钻精研细节,又要统整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法与学生认识知水平与心理能力及特点相适应,创造性地增减实施教学,把知识性、趣味性有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接受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多采用现代媒体与技术等直观教学方式、方法,把语言信息渠道和视觉、听觉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以达美术史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中外美术简史》李龙生主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7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中外美术史简明教程》,王洪义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中国绘画美学史》陈传席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中外美术史重点

综合重点(填空选择) 威尼斯画派:乔尔乔尼《入睡的维纳斯》完美体现了灵与肉的统一,《暴风雨》迷恋的自然风光、《田园合奏》;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健康生命的美和诱惑力《酒神节的狂欢》、《花神》 龙山文化(代表:黑陶)红山文化(玉龙)良渚文化(玉琮) 马家窑代表新石器中晚期文化代表(舞蹈彩陶盆)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希腊建筑柱式-----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希拉神庙典型模式--------围住式 中世纪美术四个发展阶段:1、早期基督美术(以《圣经》为题材“巴西里卡”教堂 2、拜占庭美术最显著的成就是教堂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最大《圣马可教堂》 3、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的美术被成为罗马式美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风格的高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新面貌教堂建筑结构采用罗马时代的拱圆和梁柱结构体系并与蛮族时代的夸张变形相结合着重渲染了宗教精神的崇高与神秘代表建筑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法国《圣塞尔宁教堂》西班牙《圣地亚哥》 4、哥特式美术是指公元12C至13C世纪那些蛮族哥特人创造出来的艺术样式这种样式以教堂建筑上高直、拱圆有肋的圆顶和精致繁琐的装饰为标志代表建筑《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意大利《兰斯主教堂》哥特式最大建筑 文艺复兴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进一步完善了15 C意大利人的探索,是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是形式与空间关系获得了高度和谐,从而为再现性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样式。 达芬奇(见下文) 米开朗琪罗作品以力量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他真正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完美的英雄巨像《大卫》 《摩西》《创造亚当》 拉斐尔(见下文) 17、18世纪欧洲总体风格“巴洛克”美术(17C美术的总称。。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曲效果和煽情力量大)和“罗可可“美术(18C美术的总称。。它是对巴洛克的反驳,它追求可爱、轻松、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当做一种目俄罗斯美术: 画坛初日——布留洛夫《庞贝末日》 30、4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巴·安·费多托夫《少校求婚》 19世纪60年代核心领导人物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 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彼罗夫《送葬》;普基谬夫《不相称的婚姻》 19世纪80年代,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把批判现实主义推向巅峰。 苏里柯夫:《禁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 美丽的俄罗斯风光:列维坦《弗拉基米尔道路》、《金色的秋天》、《三月》、《墓地上空》 五代山水: 北方: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 南方:董源《潇湘图》,巨然《秋山向道图》 汉画像石: 以山东的“郭巨祠”“武氏祠’为代表。 青铜器 先秦《司母戊大方鼎》。 北宋山水 李成《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途》《雪景寒村图》郭熙《早春图》 唐书法 楷书;欧阳询“欧体”《梦奠贴》颜真卿“颜体”《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柳体》 草书: 张旭草圣号称”张颠”《古诗四贴》、怀素 的)风格分析见下文

外国美术史

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责任教师周伟 一、课程情况简介 本课程教学各环节均由省校负责。该课选用欧阳英、潘耀昌主编的《外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为教材。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各期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分析, 使学员对外国美术史的发展线索、各时代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及特色、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价有初步的了解, 以开拓学员的艺术视野、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为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三、课时分配 四、各章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第一章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产生的时间、旧石器时代美术类别。掌握洞穴壁画的涵义、功能和内在意义。了解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了解新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和陶器成就。掌握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美术类别及特点。掌握埃及新王国时期美术的新格调。了解埃及艺术的著名艺术遗迹。着重掌握古代希腊艺术的美学特征、古代希腊艺术的分期及各期的代表性艺术作品。了解埃特鲁里亚美术的特点;掌握罗马帝国时期在建筑上的辉煌成就。了解古罗马的主要美术遗迹。了解非洲美术的主要特色。了解美洲美术的基本情况。掌握宗

教在印度美术中的影响,并了解印度古代佛教艺术、印度教艺术的主要遗迹。了解东南亚和日本佛教艺术的主要遗迹。掌握日本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日本艺术的特点。掌握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了解伊斯兰艺术的主要遗迹。 [教学内容] 一、旧石器时代美术 1. 洞穴壁画: 拉斯科洞和阿尔塔米拉洞; 2. 小型雕塑艺术:《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3. 中石器时代的美术。 二、新石器时代美术 1. 巨石建筑:英国斯通亨治巨石圈; 2. 陶器 三、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1. 苏美尔美术: ①苏美尔塔庙遗址; ②祭祀者群像; ③金牛头竖琴。 2. 阿卡德美术: ①阿卡德国王青铜头像; ②纳拉姆幸王记功碑。 3. 新苏美尔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美术: ①古地亚人的头像; ②汉穆拉比法典碑。 4. 亚述美术: ①萨尔贡二世王宫; ②萨尔贡二世王宫守护神; ③猎狮图; ④垂死的母狮子。 5. 新巴比伦美术: ①“空中花园”; ②巴别塔; ③伊什塔尔门。 6. 波斯美术: ①大流石接见厅; ②波斯波利斯王宫平台浮雕带。 四、古代埃及美术 1. 早期王朝美术:纳美尔王石板; * 2. 古王国时期美术 ①金字塔:马斯塔巴、乔赛尔王梯形金字塔、吉萨大金字塔; ②狮身人面像; ③雕塑:正面律及海夫拉坐像;村长像、书记员; ④墓室浮雕和壁画:梅杜姆的野鹅。 3. 中王国时期美术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08试本1、2班)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讲授按照课题作业的进度,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突出艺术设计史理论重点,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指导学生的实践。 2、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理论讲授一般占教学总学时数的70%-80%,设计史经典案例分析一般占教学课时总数的20%-30%,符合艺术设计史教学的要求,课时的比例分配较为合理。 3、运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相关会展及市场考察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艺术设计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4、运用幻灯,VCD/DVD光盘赏析课件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审美水平,进而借鉴并运用于实际的艺术设计中。 5、对课题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教师及时发现并答疑,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把设计史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方向进行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