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及特点D
糖皮质激素对比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水纳潴留和血脂升高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5.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
6.缺血性无感染坏死7.神经精神异常8.白内障和青光眼
骤然停药
(二)停药反应:1)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
糖皮质素和阿司匹林抗炎的比较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抗炎的比较
解热镇痛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作用特点
通过抑制PG合成抑制炎症的红、肿、热、痛
(1)强大的抗炎作用,对抗多种原因所致的炎症(非特异性):物理性、化学性、感染性、免疫性等
(2)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效:急性炎症:抑制炎症介质产生;慢性炎症:抑制细胞因子转录
(3)对抗炎症全过程:早期:红肿热痛;后期:后遗症(粘连和疤痕形成)
糖皮质激素
抗菌药
作用机制
通过与靶细胞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起到抗炎作用:
1) ↓炎症介质生成2)抑制慢性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及粘附因子的产生
3)抑制巨噬细胞NO合成酶NOS—延缓炎症发展
1)通过抑菌/杀菌作用减少细菌数量
2)减轻外生致热原对血液中中性粒/嗜酸/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
3)减少EP,减轻炎症
(4)抗炎不抗菌,抗炎同时抵抗力下降,易导致感染扩散
作用靶点
COX
磷脂酶A2
作用机制
抑制COX,使PG合成受抑
通过与靶细胞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相结合,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起到抗炎作用:1) ↓炎症介质生成2)抑制慢性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及粘附因子的产生
3)抑制巨噬细胞NO合成酶NOS—延缓炎症发展
抗炎效应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由胰岛素和甾体激素合成而成,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绑定细胞膜受体并进入细胞核,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抑制炎症,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应用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哮喘、皮肤疾病、肝炎等疾病,但也有很多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应该谨慎使用。
1. 激素类别根据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合成,主要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生长激素(GH)。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指从外部尤其是药品中获得的具有类似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活性物质,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异性药物,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整个人体。
2. 药理作用2.1 抗炎效应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等,并通过抑制炎症性细胞的运动和浸润等作用来减轻组织损伤。
2.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抗体的合成,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2.3 辅助呼吸能力糖皮质激素也可以促进咳嗽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清除作用,从而降低呼吸道病变的症状和发生率。
2.4 维持血糖平稳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刺激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同时抑制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从而协调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3.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许多疾病。
由于其具有广谱的抗炎、免疫、抗变态反应等多种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疾病:3.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风湿类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口服和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途径。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来缓解病情。
3.2 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糖皮质激素考试题及答案

糖皮质激素考试题及答案1.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A. 促进蛋白质分解B. 促进糖原合成C. 抑制免疫系统反应D. 促进脂肪分解答案:B. 促进糖原合成2. 以下哪个药物不是糖皮质激素?A. 氢化可的松B. 地塞米松C. 胰岛素D. 泼尼松答案:C. 胰岛素3.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哪些疾病时最为常用?A. 糖尿病B. 哮喘C. 甲状腺功能亢进D. 高血压答案:B. 哮喘4.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哪些副作用?A. 体重增加B. 骨质疏松C. 皮肤变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5.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是什么?A.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B. 促进炎症细胞的增殖C. 增强血管的通透性D. 促进炎症部位的血流答案:A.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6.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作用是什么?A. 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B. 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C. 促进病原体的生长D. 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答案:A. 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7.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抑制过敏反应B. 促进过敏反应C. 增强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D. 减少过敏原的产生答案:A. 抑制过敏反应8.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哪些情况下是禁忌的?A. 严重感染未控制B.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C. 糖尿病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9.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有哪些?A. 口服B. 静脉注射C. 吸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10.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的剂量如何调整?A. 低剂量维持B. 高剂量冲击C. 逐渐减量D. 无需调整答案:B. 高剂量冲击。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实验报告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实验报告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激素类药物,它们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细胞信号通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活化,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
本实验旨在验证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抗炎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设计及方法:
我们选取实验小鼠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
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炎症介质诱导炎症反应,然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小鼠同样注射炎症介质,但不给予治疗。
观察小鼠在治疗后的炎症程度、炎症介质水平、炎症细胞数量等指标的变化。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小鼠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炎症介质水平显著下降,炎症细胞数量也有所减少。
而对照组小鼠的炎症症状持续加重,炎症介质水平和炎症细胞数量均呈上升趋势。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糖皮质激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这为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抗炎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结: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其抗炎作用在体内得到了验证。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更多潜力,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1

【抗炎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基因
效应。糖皮质激素(GCS)与靶细胞胞浆
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相结合后影
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
炎效应。
糖皮质激素受体示意图
C 端:与GCs结合后活化受体 中央锌指:与靶基因DNA结合部位 N 端:活化或抑制基因转录
激素ADR的预防与控制
①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特点选择适当的激 素品种和剂型,因为不同种类的激素的 ADR存在差异。 ②激素顿服的患者服药时问应定在早晨8 时前,饭后服用,以尽可能符合皮质激 素的生理分泌规律并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在撤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 以 使自身的皮质功能得以逐渐恢复。
激素ADR的预防与控制
相互作用
(6)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 眼压增高。 (7)与肝药酶抑制剂西米替丁、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环孢素、酮康唑、雌激素及含雌激素 的避孕药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和不良反应;与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 妥因钠、利福平等合用,会加快糖皮质激素的 代谢,应适当增加剂量。 (8)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时可使抗凝药效果降 低,因此可适当增加抗凝药的剂量。
【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
作用强大,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对炎症的各个
时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早期:红肿热痛 晚期:肉芽组织,疤痕„„ ※注意:在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防御功能, 也使炎症后期组织的修复功能降低。
【药理作用】
抗炎机理: (1) 抑制炎症介质产生与释放: (2) 抑制炎症细胞产生相关细胞因子:IL1-8、 11-13,TNF (3) 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和游走 (4) 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 (5)抑制NOS活性→NO↓,渗出、损伤减轻。 (6) 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
糖皮质激素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代谢的影响:阻碍肝脏以外的细胞对氨基酸的利用,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进入肝脏,促进肝糖元合成和糖异生。
作用于脂肪组织尤其是四肢部位的脂肪组织,使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和中性脂肪的合成受到抑制,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甘油则进入肝脏成为糖异生的原料。
抗胰岛素作用,降低肌肉与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促使血糖升高。
糖代谢:(+)糖元异生(-)G分解(-)组织利用G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蛋白质合成脂肪代谢:(+)脂肪分解脂肪重新分布(-)脂肪合成2、水和电解质代谢:▪皮质醇可降低肾小球入球血管阻力,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有利于水的排出。
▪糖皮质激素对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钠和排钾有较弱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是醛固酮的1/400。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4、对血细胞的影响•增加红细胞和血小板糖皮质激素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附着在小血管壁边缘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循环•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减少淋巴细胞DNA合成过程减弱,抑制胸腺与淋巴组织的细胞分裂、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破坏。
5、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的敏感性(允许作用) 。
•抑制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利于血管保持收缩状态。
•抑制组织胺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维持血容量。
6、对骨、钙代谢的影响•拮抗维生素D的作用,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导致血钙浓度降低,PTH分泌增多,抑制骨的形成而促进其分解。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直接抑制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导致骨重量减轻。
7、其他作用•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力•提高胃腺细胞对迷走神经与胃泌素的反应性,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退热作用: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激素类药物自测题 (2)

激素类药物自测题1.主要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是A.垂体前叶B.下丘脑C.束状带(正确答案)D.球状带E.网状带答案解析: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2.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A.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正确答案)B.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C.稳定溶酶体膜D.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E.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答案解析:糖皮质激素本身无抗菌作用,但对病原体、化学、物理或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炎症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
3.地塞米松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B.水痘C.带状疱疹D.糖尿病E.霉菌感染答案解析:地塞米松无抗菌抗病毒作用,但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因此可以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4.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A.骨质疏松(正确答案)B.粒细胞减少症C.血小板减少症D.过敏性紫癜E.枯草热答案解析: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会出现钙质流失。
5.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A.感染中毒性休克(正确答案)B.肾病综合征C.结缔组织病D.恶性淋巴瘤E.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答案解析: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但治疗目的达到后立即撤药。
6.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A.垂体前叶功能减退B.肾病综合症(正确答案)C.严重的感染D.病毒性视网膜炎E.中毒性休克答案解析: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结缔组织病、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等慢性病的治疗。
7.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A.过敏性紫癜B.严重的感染性休克C.糖尿病D.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正确答案)E.结缔组织病答案解析: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及术后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8.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给药时间是A.隔日中午B.隔日下午C.隔日晚上D隔日午夜E.隔日上午(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午夜分泌最低,上午8点到10点分泌达到高峰。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地塞米松抗炎:主要机制为基因效应。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细胞膜与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改变介质相关蛋白水平,进而对炎症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对炎症抑制蛋白和某些靶酶的影响。
1、诱导之脂皮素-1的生成,进而抑制磷酸酶A2,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连锁反应。
使炎症介质PGE2、PGI2和白三烯类(LTA4、LTB4、LTC4和LTD4)等减少。
2、抑制诱导型NO合成酶和环氧化酶2(COX-2)等的表达,从而阻断相关介质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对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影响。
在转录水平抑制黏附分子如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
影响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生物效应的发挥。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诱导细胞凋亡,首先是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基因转录变化,最终激活caspase和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而导致细胞凋亡。
非基因组效应。
可能的机制是1、细胞膜类固醇受体,除了类固醇核受体外,尚存在细胞膜类固醇受体,而类固醇的快速非基因效应与细胞膜类固醇受体相关。
2、非基因的生化效应。
激素对细胞能量代谢的直接影响。
激素还可以不通过减少细胞核内ATP的产生而直接抑制阳离子循环。
3、细胞质受体的受体外成分介导的信号通路。
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过程的多个缓解均有抑制作用。
小剂量皮质激素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能够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干扰细胞免疫。
糖皮质激素能够感染淋巴组织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阻断致敏T淋巴细胞所有发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等,从而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和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1、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
这种由甾体激素诱导的核DNA降解现象只发生于淋巴组织中,并具有糖皮质激素特异性。
2、影响淋巴细胞的物质代谢,减少葡萄糖、氨基酸以及核苷的跨膜转运过程,抑制淋巴细胞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减少淋巴细胞中RNA聚合酶的活力和ATP的生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