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患者在生活用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

脑中风患者在生活用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
脑中风患者在生活用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

脑中风患者在生活用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专家讲述,现实生活中脑中风的症状表现是有很多的,许多身体和情绪的异常表现都是脑中风引起的,需要注意辨别。那么脑中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脑中风疾病是怎样影响患...

脑中风患者在生活用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专家讲述,现实生活中脑中风的症状表现是有很多的,许多身体和情绪的异常表现都是脑中风引起的,需要注意辨别。那么脑中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脑中风疾病是怎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的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家庭急救措施如下:

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让病人平卧,尽快拨打120。

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第四,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在尚未明确诊断是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苭,因为两者用苭是完全不同的。

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尽快拨打120请救护人员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应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并可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在送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以上是我们专家为脑中风患者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脑中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患者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为题,可以联系我们在线专家。祝你身体健康!

现实生活中脑中风的症状表现是有很多的,许多身体和情绪的异常表现都是脑中风引起的,需要注意辨别,脑中风发生时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

现实生活中脑中风的症状表现是有很多的,许多身体和情绪的异常表现都是脑中风引起的,需要注意辨别,脑中风发生时采用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呢?

步骤/方法

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

猛烈摇动昏迷者,让病人平卧。

2.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

避免震动。

3.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

息。

4.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

5.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

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6.在尚未明确诊断是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时,

脑溢血急救关键是什么

核心提示:脑溢血一般在高紧张体力和脑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发生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

突发脑溢血怎样急救?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是脑溢血的高危人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综合内科主任吴裕丹副教授介绍,脑血栓发作后,除了有死亡危险外,还有全身麻痹、半身不遂或持续昏睡、痴呆症等致残风险。

急救要点:保持呼吸通畅

脑溢血一般在高紧张体力和脑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起病非常急,通常出血量决定表现症状。脑出血量较小的病人有头痛较剧,血压升高,眼底出血而视物不清的问题。如果观察到患者意识不清,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危险系数极高。吴裕丹介绍,常见脑出血病人倒在路边、厕所、床旁地上,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这些就是发病的信号,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都要学会辨别。

专家提醒,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家人得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尤其,发生脑出血的最初5分钟至关重要:

1.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只要别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都可以,以免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

2.让患者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呼叫急救车。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可以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

3.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因而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家人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者的衣领,取下义齿(如果有的话),取侧卧位头往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4.调整血压。可以让血压较高,且神志清楚的脑溢血者口服心痛定;如果患者神智不清者,有条件者可用小量利血平治疗或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或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硝酸甘油等静脉降压药物。

控制高血压就是控制脑溢血

脑溢血虽然是定时炸弹,但平日积极预防能取得良好效果。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脑溢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未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者低。因此,预防脑溢血,首先要避免血压的骤然升高。现在秋季天气转凉,高血压者要注意保暖,不然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

此外,秋天大便易燥结,注意多喝水吃水果蔬菜。排便太用力会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

脑中风有哪些误区

核心提示:在中风发病前往往会有许多先兆,比如中风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误区一:

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中风。人们都知道高血压容易得脑血管病,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血管病。

误区二:

青年人不必担心得中风。虽然脑血管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脑血管病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血管病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中风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血液病、心脏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仍是青年人远离中风的关键。

误区三:

中风发病突然,无法预防。在中风发病前往往会有许多先兆,比如中风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专家认为,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中风的来临,须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误区四: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吃吃停停。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不能坚持服用,这样做是错误的。高危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治脑血管病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有关。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显示,脑卒中的存活者如果中断使用阿司匹林,在1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危险将会增加3倍以上,停药一周内更应当引起注意。

误区五:

瘦人不会得中风。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脑出血病人急救要注意什么

核心提示:专家介绍说,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发现周围有人犯病时,较常见的错误处理是野蛮搬运。

据专家介绍,有人把脑出血比喻为人脑内的一次“地震”。如未及时得到救治,可在数小时内死亡。然而,在日常的救护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家属为了弄醒病人,猛烈拍打其肩膀,摇动其头部;随意翻转、搬动、拖拉病人;在病人耳边高声呼叫其名字或失声痛哭等。以上做法只会使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脑压升高,病情必然迅速恶化。

专家介绍说,许多人由于缺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发现周围有人犯病时,较常见的错误处理有以下几种:

⒈野蛮搬运,有的病人家属为“抓紧”时间,抱起病人或背起病人就往医院跑,殊不知,这样的运送方式往往会加重病情。

⒉错误应付,只顾及喊人帮忙或忙着把病人搬上床,并盲目给病人喂水或饮料。

⒊舍近求远,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应该选择最近的医院抢救,不要只顾到有名气的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

中风后急救怎么做

核心提示:对于发病3~6小时以后就诊的患者,想要“站起来”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康复训练,并且也是越早越好,只要病情平稳,马上就要进行。

时间就是大脑

脑组织与身体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它对缺血、缺氧性损害非常敏感。只要完全缺氧超过3~5分钟,脑神经细胞就会死亡,并且不可再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真正安全有效的抢救神经细胞功能的时间是3~6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采取溶栓治疗,将会冒很大的继发脑出血的风险。所以国际上早就提出“时间就是大脑”,强调卒中是“急诊症中的急诊症”。

因此,当出现脑卒中的表现时,就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叫救护车去医院!

对付缺血性脑卒中三法宝

让瘫痪的患者站起来,这是患者、家属及医生的共同心愿。怎样实现呢?

法宝之一

只有在发病3~6小时内,才能采取溶栓治疗手段。那么,超过这个时间就诊的患者还有救么?当然有,但原则仍然是“越早治疗越好”,来晚了,病情往往加重,治疗更加困难。

法宝之二

卒中后应用细胞保护剂是保护在“死亡边缘”神经细胞的重要措施。令人高兴的是,新近完成的“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V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证明了恩必普软胶囊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要强调的是,细胞保护剂应尽早、足量应用。

法宝之三

对于发病3~6小时以后就诊的患者,想要“站起来”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康复训练,并且也是越早越好,只要病情平稳,马上就要进行。

当然,“康复训练”并不是老百姓常说的“锻炼”,这里面有很多学问。需要专业的神经科医生和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量身打造”的训练方案。

夜晚中风发作如何急救

核心提示:脑中风多发生在夜晚,且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1~3天内脑部损害症状达到高峰。不正确的护理、搬运会促使脑疝的形成和发展,加上呕吐物堵塞或衣被捂得过紧,很容易引起患者窒息。那么夜晚家有中风病人怎么办?

脑中风多发生在夜晚,夜晚在场人员常较少,救护忙乱,有的人急于送医院,会因路途颠簸使脑出血加重而死亡。像这样中风后由于搬运不当而造成的死亡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我们知道,中风病人急性期的死因,多与急性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疝有关。

若患者发病时,有多人在场,应有所分工,有的人可向急救中心或附近医院求助,其余的人则应搞好发病后的家庭急救。若仅有一人在场时,应迅速先将病人安排好,再就近向他人救助。切勿丢下病人不管,外出长时间的找人、找车、从而错过最宝贵的急救机会。

大家都知道,中风病一般起病较快,死亡率很高。故凡遇疑为中风病者,既不可粗心大意,也不要惊慌失措。若患者是在用力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突然发病,伴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甚至有意识障碍、抽搐等,此可能系脑出血病人,家庭救护应抓住防止出血加重和降低颅内压两个重要环节,切忌惊慌失措、要绝对保持病人安静,实行就地抢救。在医护人员未到之前,应尽量不要搬动病人,尤其是头部。可将病人头部稍抬高,并偏向一侧,吸净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放置冰块或用冷毛巾冷敷,或者买一些冰棒之类用塑料袋装好,放于头部两侧,使脑血管收缩而防止出血加重。同时,注意观察其呼吸、脉搏、神志变化,医生到达后应详细向其报告病情的发生及经过,病人经过医生处理后,若无脑疝形成、抽搐等危急情况方可搬运。搬运时动作要轻柔,尽量不要动头部,可不用枕头,解开过紧的上衣领扣,被子不要捂得过紧,以免堵塞呼吸道,最好用担架抬送,并采取头高脚低位(头比脚高30厘米左右),若用汽车送医院,人应在汽车上抬着担架,以尽量避免颠簸震动。农村常用拖拉机拉着这种病人在高低不平的乡村公路上转送医院,实在是好心办坏事,应列为禁忌。

对于在安静时或一觉醒来发现一侧肢体不能动弹的患者来说,可能系缺血性脑中风所致。大多数病人神志清楚,所以要注意安慰病人,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以促进和改善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为原则。首先应让病人静卧,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招致血栓形成加重。待病情稳定后,再迅速将病人送医院就治。

原发性脑出血饮食的注意事项

原发性脑出血饮食的注意事项,对于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非常的有帮助,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的一部分原因就在饮食习惯的不正确或是饮食生活的不规律造成的,如下就是小编总结的一些,原发性脑出血的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脑淤血症状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3、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脑淤血症状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原发性脑出血饮食的注意事项,根据专家的讲解介绍,大家一定不要忘记在日常饮食中多加运用,并且避免一些原发性脑出血的禁忌食物!

中风的急救要点有哪些

脑出血家庭急救方法:

脑出血病人往往会在白天的活动中骤然起病,发病时有头痛和呕吐,并迅即出现昏迷、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此时,抢救者绝不可盲目搬动病人,抓紧时间打急救电话。适宜就地将病人平卧略侧一方,将头侧向一边,并将病人的这一边的手臂向上弯曲,放在脸(耳)下,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导致窒息。解开病人的上衣领扣,松开裤带。保持通风。

与此同时,应立即用冰袋、冰水或冷水毛巾冷敷病人头部,可用雪糕、冰棒替代。这样做,可减少脑出血量,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以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的区别

许多人得了脑血管病,分不清是哪一种,常把脑血栓说成脑梗塞,脑出血说成脑血栓等。虽然这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也各异。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实质引起的临床症状,病情较急,一般较脑血栓、脑梗塞严重。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脑出血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一般有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出血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症状。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部分病人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达到高峰的。患者昏迷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可有偏瘫及单侧肢体瘫痪,也可能有失语症,有的病人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梗塞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骨折时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引起血栓塞时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心脏病病人。该病发病急,常引起失语症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但很少有昏迷出现。

治疗脑出血常用止血剂疗法。对脑出血病人应尽可能避免搬动,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目前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有一定效果。对脑血栓及脑梗塞采用扩血管治疗。应用外血管药物可改变局部缺血及促进症状迅速缓解,愈后较好。

突发性心脏病该如何急救

心脏病突发一般有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种情况。心肌梗塞是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如果已经确诊冠心病,若发生胸闷、气短或胸部压榨性疼痛等症状时,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先让病人保持一个舒服的体位,如半卧位,一定不要乱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其吸氧。心绞痛病人发病时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一般30秒到1分钟就能见效;如果无效,3~5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最多3片;倘若心绞痛15分钟以上不减轻,排除了消化道溃疡和其他出血情况,可一次口服阿司匹林3片(150~300毫克)。

在等待急救车时,如果病人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部、四肢抽搐,脸色难看,说明可能要发生心脏骤停了,此时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除颤器,家属可迅速让病人仰卧,进行一次胸部叩击(拳头距胸部正中上方20~30厘米,用力向下叩击1次),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先做心脏按压,再做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采用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1]。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急救的技术。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有医务人员到场;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脏跳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说自己是心脏病患者,万一哪天发病,请同学们千万不要搬动,可帮助我从上衣口袋中取出药片让我吞下,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他说他的几位病友就是在发病时因搬动不当而导致死亡的。后来,尽管这位教授几次发病,但都因学生们的正确配合而转危为安。

解析脑卒中的5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中风发病突然,无法预防。

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专家认为,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中风的来临,须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误区二:青年人不必担心得中风。

虽然脑血管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脑血管病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血管病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中风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血液病、心脏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仍是青年人远离中风的关键。

误区三: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中风。

人们都知道高血压容易得脑血管病,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血管病。

误区四:瘦人不会得中风。

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误区五: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吃吃停停。

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有些病人不能坚持服用,这样做是错误的。高危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防治脑血管病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有关。只有每天坚持服用有效剂量的阿司匹林,才能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显示,脑卒中的存活者如果中断使用阿司匹林,在1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危险将会增加3倍以上,停药一周内更应当引起注意。

脑卒中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的原因

为什么脑卒中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

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血液成分之一——血小板起着关键的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死的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有超过30万人参与的300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每天100(75~15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所有的血栓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比如,近期发表的女性健康研究,美国近4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亲自参加试验,每日口服阿司匹林长达10年,最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脑梗死发生率下降24%。因此,阿司匹林是目前脑卒中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

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是多少?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每天100(75~150)毫克。

许多人知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但是“小剂量”到底是什么剂量范围?英国医学杂志刊出了一篇文章,其总结了全世界287个试验结果,显示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效果最好,每天低于75毫克是否有效不能确定,而剂量高于每天325毫克副作用增加,疗效反而降低。因此,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一致看法,“小剂量”阿司匹林是指每天75~325毫克。在此剂量内,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75~150毫克,而每天150~325毫克主要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

阿司匹林需要服用多长时间?

如果没有禁忌症,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

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在于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这一作用能够持续血小板的“终生”,而人体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10天左右,因此每天坚持服用1次阿司匹林就足够抑制新生成的血小板,对人体产生持续保护作用。一般人停用阿司匹林48小时后该保护作用即丧失。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标准的服用方法是每天1次的原因。

怎么预防阿司匹林消化道副作用?

对于本身具有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时需谨慎并向医生咨询。在药物方面,首先要服用肠溶片,因为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泡腾片是在胃内即时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肠溶

片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才溶解。肠溶片的质量也很重要。质优的肠溶片在胃内完全不溶解,质差的即使符合标准,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其次是服药时间,如果是肠溶片,最好在饭前服用,药物会迅速进入肠道。再者是服用剂量。这也很重要,每天100(75~150)毫克是合适的剂量,剂量过高副作用增加,过低则不能产生治疗效果。

常做健脑操可预防卒中

1.双掌擦头:十指交叉置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擦100次。

2.左右转头:头先向左后向右后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3.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做30次。

4.旋肩舒颈:双手放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次。

5.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下肢不动,头转向左侧,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共10次。

6.摇头晃脑:头按顺逆时针各旋转5次。

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向前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相抗5次。

8.翘首望月:身体不动,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上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换方向做。

脑卒中的正确应急方法

(1)保持镇静,给病人以精神安慰。

(2)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3)使病人平卧,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可不放枕头或将枕头垫在肩膀后面,使下颌略微仰起。

(4)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悲哭或呼唤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5)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6)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7)避光。可将窗帘拉上,避免强光刺激。

(8)有条件者可吸氧。

(9)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电筒观察病人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如有可能应测量血压,如超过20千帕(150毫米汞柱)(收缩压),可以给病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心痛定)一片(10毫克)。

(10)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人同时用力,一入托住的头部和肩部,使头部不要受到震动或过分扭曲,另一人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如果还有一人,则要托起病人腰部腿,三人一起用力,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床或担架上,不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切勿抱、拖、背、扛病人。

(11)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作主给病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

中风的急救方法 若人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不要惊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室,客厅或室外),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患者的力量大,会加速脑部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防止再摔倒,这时开始(放血)。 家中如果有专为注射用的针,当然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针,或是大头针,用火烧一下消毒,就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道,大约离手指甲一分之外)上去刺,要刺出血来(万一血不出来,可用手挤),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后,患者就自然清醒了。 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自流血一滴,几分钟以后,患者的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的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院,就一定可以转危为安。 否则,若是急着抬他上床,再打电话抬上救护车,经一路的颠跛震动,恐怕还未到医院,他的脑部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方法有以下几个:一则,把病人的五个手指尖聚拢在一起捏紧,手指尖略见充血红色。用针在每个指尖上各点刺一下,挤出几滴毒血。 二则,用手捏紧病人的耳垂,向下拉数下,再用针点刺耳垂任何位置,使出几滴血即可。这样做可以迅速缓解中风症状,甚至可以预防休克的发生。 三则:人中穴,在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 四则:素髎穴,即鼻尖。此数穴既可用三棱针点刺,亦可直接针刺。刺入即出,要有血出来才行。边刺边挤,每个手指头尖要流出至少三四滴血出来。这样处理之后,昏迷的病人可能会慢慢醒过来。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再在十个脚趾头尖上刺血。这样做可以迅速缓解中风症状,甚至可以预防休克的发生。 中风包括:脑出血,脑血栓,闹梗塞。

中风致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6T08:48:28.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房玉华[导读] 瘫痪肢体因运动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之局部受垂直压力时间较长,极易发生褥疮。 房玉华(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 154107)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304-02 【关键词】中风偏瘫康复护理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指有潜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病大多发生中老年人,其致残率甚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负担,近两年来,我科对30例左右偏瘫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效果,观察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中风致偏瘫病人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42岁;发病后3 d~6 d,生命体征平稳,即进行早期康复治疗8例;发病后7 d至1个月进行康复治疗22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产生孤独、抑郁、悲观、焦虑等心理变化,对生活失去信心,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避免刺激,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以对待自己亲人的爱心体贴患者,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细心照顾,并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环境,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预防褥疮瘫痪肢体因运动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之局部受垂直压力时间较长,极易发生褥疮。正常毛细血管压力为16~33mmHg(2.1~4.4kPa)之间,超过该压力时,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而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因此皮肤护理十分重要。应做床旁交接班,以引起各班护理人员重视,定时进行皮肤护理,应用气垫褥,减少垂直压力和摩擦,每1小时翻身更换体位1次,昼夜循环。保持皮肤清洁,根据病情每日晨晚晚间为病人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尿液、汗液对皮肤的刺激,且可促进皮肤血运。 2.3 肢体功能锻炼 2.3.1 床上训练:在床上进行各部位的被动运动,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身躯,体位变换,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的训练,伸髋练习,上下肢活动,以及洗漱、进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训练。 2.3.2 坐起训练,进行坐耐力训练,先从半坐位开始,逐渐加大角度,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然后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最后坐到椅子上,接着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2.3.3 从坐到站起训练。双脚后移,躯干前倾,双膝前移,然后髋、膝伸展而站起。坐下时先作躯干前倾,膝前移及髋、膝屈曲而坐下。 2.3.4 站立训练,先作站立的准备活动,如坐位捉脚踏步,患侧下肢或双下肢蹬圆木训练,以增强肌力,起立训练,逐渐增强加大角度,双足负重使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强烈冲动,对训练下肢伸肌能力,提高活动能力很有好处,然后逐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衡杠间站立及徒手站立。 2.3.5 迈步: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而无疲劳感时即可,开始步态锻炼,迈步时不可硬拉。在行走时应防止跌倒,注意患侧踝关节的位置以及患者能否耐受,以免发生意外,加重病情而影响下一步锻炼。 2.3.6 上肢功能训练,应从大关节被动运动逐步到小关节被动活动,主要练习臂、握拳、抓拿、拾物等细致功能的锻炼。 2.4 语言训练 有些病人偏瘫后,因失语而缺乏外界交流,时间长了,就会患孤独症或抑郁症,病情恶化,从而加重死亡,康复期除遵医嘱对病因坚持治疗外,仍需加强语言训练。嘱其调练时勿操之过急,以免引起病人急躁情绪。注意所教的内容应能激发病人的兴趣,尽量创造生活和家庭气氛。因此护士应经常与患者交谈,交谈起初困难时,可先用书面交流,继而进入相互对话,尤其鼓励他本人多练习,如读报纸,讲故事,唱歌等,多为病人提供熟悉的环境和人,借以调动病人讲话的主动性。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次数逐渐增多,对病人讲错的语句,勿急于矫正,语言不完全时可重复练习,达到逐渐恢复的目的。以促进语言康复,还应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及感兴趣的事情,开扩心胸,促进反应,以免产生抑郁症。 2.5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如穿脱衣服,系纽扣、洗脸、进餐等。穿衣时先将患臂(腿)伸入袖子(裤筒),然后再穿健侧肢体,被子可采用吊环悬吊。穿鞋时可将患肢脚抬起并跨过健脚或搁在足凳上穿,亦可利用鞋拔,并选用弹性迅速。 2.6 饮食护理 中风患者在饮食上应三少三多,三少:少食大鱼,少食大肉,少食动物内脏,多食这些高脂肪动物内脏及肉食,造成血液粘稠,不利于中风患者的单日康复。三多:多食新鲜蔬菜,多食各种水果,多食豆制品食物,多食这类清淡食物,对心脑血管患者有利无害。另外,有不少中风患者的家属,对中风患者的护理不甚了解,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稍在好转。就急于给各种食品,并食一些高脂厚味食物,这对中风患者的病情是有影响,对于这些家属我们常说服解释,并同他们一起耐心护理危重中风患者,使他们早日康复。 3 小结 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护士应给予正确指导和执情帮助。任一种技能训练,都要从患侧接触病人,从坐、卧平衡到站立、行走都不可忽视让病人从健侧向患侧转移重心,重视患侧肢体负重。康复训练亦可防止患肢挛缩、残疾。通过康复护理,肢体及语言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护士的自身素质也大大提高了。参考文献 [1]刘晓芳.住院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与实施[J].中国健康教育,2000,(10):602. [2]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7.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0新版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注意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检查有否麻痹等症状 1.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 2.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 3.口水下滴。 4.出现打鼾。 5.脸色发红(或发青)。 6.眼睛充血。

7.剧烈呕吐。 8.大小便失禁。 9.发烧或出汗等。 切忌对脑中风病人 1.摇晃; 2.垫高枕头; 3.前后弯动或捻头部; 4.头部震动等。 碰到脑中风的病人 1.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 2.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3.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4.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

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脑中风病人呕吐时 1.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 2.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3.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4.未得到医生许可,别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脑中风病人抽搐时 1.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 2.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何时易发脑中风 夜间上厕所时 1.冷暖的悬殊变化引起血压剧升。 2.用力解大小便,也会使血压上升。所以,要防止便秘,养成每天定时解大便的习惯。

高血压急救法 如果家庭中患高血压病的成员突然发病,家里的其他成员应能做出初步判断,并适当做些相应的处理,实属重要。 急救措施 1.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这时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家中若备有降压药,可立刻服用,还可以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若经过上述处理,症状仍不见缓解,要及早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 2.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多在劳累或兴奋后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胸闷,可放射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遇着上述情况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备有硝酸甘油一片舌下含服,或打开一支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家中如备有氧气袋,可同时予以吸入氧气。如症状不见减轻应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备车前往医院。 3.如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嘱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予以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在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伴有剧烈呕吐时,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危象的应急措施 高血压急症,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在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增高,无论有无症状,收缩压超过千帕(20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千帕(140毫米汞柱);或血压虽为中度增高,但并发了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脑血管病,均为高血压急症,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 高血压急症常见的有: 1、高血压危象:因全身小动脉突然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使血压剧增,尤以收缩压增高为着,可超过千帕(200毫米汞柱)。面色苍白或潮红、烦躁不安、心悸、多汗、恶心、呕吐、手足发抖,并可发生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等。 2、高血压脑病:因全身小动脉,尤其脑内小动脉持续痉挛,导致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血压剧增,尤以舒张压增高为着,可超过千帕(120毫米汞柱)、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抽搐、失语、肢体感觉及运动障碍、神志障碍等。 家庭急救原则:迅速降低过高的血压,积极防治并发症。 (一)去除诱因,立即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刺激。 (二)可抬高病人的床头30°角,以达到体位性降压的目的。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把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四)必要时吸氧。 (五)药物应用: 1、硝苯吡啶(心痛定)10毫克—20毫克舌下含服,5分钟内开始降压,30分钟后血压平均可下降千帕(40/25毫米汞柱),可维持3小时以上。本药可扩张周围的血管和冠状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高血压急症,且降压作用迅速。 2、硝酸甘油毫克—毫克舌下含服,3分钟起效,维持时间短,可重复使用。本药可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尤适用于伴有心绞痛或胸闷者。 3、安定毫克—5毫克口服,用于烦躁不安者。 (六)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 送往医院时注意: 一、病人症状已基本缓解。 二、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18T10:02:54.4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周会敏吕冬王向阳 [导读] 总而言之,有效及综合性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进中风病人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 周会敏吕冬王向阳(河南省西平县中医院心脑科4639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342-02 【摘要】目的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50例中风病人且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同时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此次康复护理措施总有效为82.00%且在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有效及综合性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进中风病人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康复护理 据流行病学调查学显示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中风的发病率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如我国每年新增中风患者高达130万、目前已逾700万[1])由于中风具有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病人往往遗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所以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对中风病人在病情稳定后给予了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选取50例中风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2]有关诊断标准且为首次发病,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中风急性期者;②心、肝、脑及肺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③因认知功能下降等原因而影响交流沟通者;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同时所有患者或是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回顾性观察50例中风病人资料显示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6-72岁、平均(64.00±1.00)岁,病程为15天-30天;同时存在基础疾病分类:高血压26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16例(注:同一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疾病)。 1.2 观察方法 根据《护理学基础》[3]及目前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标准,由专人在康复护理前后对患者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病程、临床表现及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处理分析。 2 康复护理方法 此次中风病人康复护理方法主要含有:①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中风病人病情变化、判断其气血盈亏情况和皮肤等相关护理;②有目的性的情志护理,根据病人所存在的具体心理障碍类型给予情志护理;③中风病人的饮食起居等护理;④中风病人肢体、语言等功能恢复护理。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疗效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4 临床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评定标准参考《护理学基础》[3]及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将其分为:①临床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患者可以参加一般工作;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得以改善、能独立行走30米及上下楼梯,但刷牙、穿衣、吃饭梳头等功能需在他人帮助下完成;③有效:患者下肢功能基本恢复、上肢功能丧失;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虽有改善,但生活却难以自理。 5 结果 5.1 50例中风病人康复护理效果见表1所示。 表1 50例中风病人康复护理效果(n,%) 护理效果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例数 24 15 2 9 41 构成比例 48.00 30.00 4.00 18.00 82.00▲ 注: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z=-17.95、▲p<0.05。 5.2 50例中风病人神经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见表2所示。 表2 50例中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 时间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前 20.21±5.00 4.40±1.00 康复护理后 15.00±5.22▲ 3.35±1.13▲ 注:康复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对比t=18.32、▲p<0.05,日常生活能力对比t=15.63、▲p<0.05。 6 分析 中风作为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彻底根治,而有效的康复护理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环节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从本次研究表1及表2中相关数据可知此次实施的康复护理总有效达82.00%且能够极大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病人生活能力(▲p<0.05)。鉴于此种情况,我们现对本次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如下:①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中风病人病情变化、判断其气血盈亏情况和皮肤等相关护理,例如加强患者神志、舌苔、脉象、血压及二便的观察;同时对患者定期进行翻身、擦洗皮肤、保持床单被褥干净、干燥与平整等。②中风发病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同时发病后往往由于机体功能障碍等影响,因此此类人群多存在忧思、悲观和失望等不良心理问题,所以对其康复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而有目的性的情志护理则可达到消除病人对陌生环境及疾病的恐惧心理,同时对树立生活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便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护理工作,进而达到平

针灸康复科护理查房 病历介绍:兴旺,男性,69岁,汉族,退休,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于2012年8月17日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视物旋转,无耳鸣,无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自服“脑心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已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体格检查:T:36 C, P:60次/分,R:16次/分, BP:120/60mmHg。形体适中,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面色少华,言语流利,清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肘关节及肩关节被动活动时稍有疼痛,可独立起坐,保持坐位平衡,可独立站起,并在辅助下行走,不能独立入厕;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寐安,纳差,小便可,大便1-2日一行,质较干,需肛注开塞露。患者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入科后即遵医嘱给予中医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重,进食低盐低脂饮食,氧气吸入 2 升/分,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0ml,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甲氯酚酯 0.2g,静脉点滴,以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药物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 2随机血糖:7.1mmol/L 3头CT示:右侧颞頂区、右侧基底区脑软化灶,脑干密度不均 4经颅多普勒: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 中医给予:“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并给予补阳还五汤日一剂口服 西医诊断:脑梗塞,眩晕 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甲氯酚酯静滴,银杏达莫静滴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对症药物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患者男性69岁汉族退休大专文化发病季节立秋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平车入病室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无烟 酒嗜好,纳可,寐安,二便调 2)生命体征:T:36C , P:69次/分,R:18次/分,BP: 135/80mmHg 3)四诊容:患者少神,面色少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皮肤完整,舌暗 淡,苔薄白,脉眩细,周身无异味,无特殊嗜好。 4)心理社会评估:患者焦虑,对疾病部分了解,生活起居有规律,本人有城职医疗保险。 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2)焦虑:与环境生活方式改变及担心预后有关 3)头晕目眩:与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自我调护知识有关 5)有外伤的危险:与肢体协调能力降低有关 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编号:AQ-CS-07025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Emergency treat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

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注意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检查有否麻痹等症状 1.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 2.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 3.口水下滴。 4.出现打鼾。 5.脸色发红(或发青)。 6.眼睛充血。 7.剧烈呕吐。

8.大小便失禁。 9.发烧或出汗等。 切忌对脑中风病人 1.摇晃; 2.垫高枕头; 3.前后弯动或捻头部; 4.头部震动等。 碰到脑中风的病人 1.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 2.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3.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4.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31T15:36:25.6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作者:陈敏妤 [导读]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16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进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病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48例中风后偏瘫病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的24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的2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24例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2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中风后偏瘫;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39-02 据报道称,中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风疾病的常发人群为老年人群,该病的致残率以及复发率较高[1]。中风患者常伴有半身不遂以及口舌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正常生活。临床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分析了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进展,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病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48例中风后偏瘫病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的24例患者中男例15,女例9;年龄为53~76岁;研究组的24例患者中男例14,女例10;年龄为54~7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的24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主要为: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同时要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研究组的2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具体为:(1)穴位按摩,由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主要沿患侧血气运行和经络循环路线对相关穴位进行按摩,这样能够起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力促进患者肌力恢复。(2)中药熏洗,护理人员要中药煎汤对患者患处进行熏腾,待中药煎汤温度降低后进行浸浴或者是淋洗,这主要能够起到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细胞组织再生。(3)艾灸护理,艾灸穴位主要为:足三里、风池、三阴交以及委中等,艾灸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4)运动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抬腿、屈膝以及握拳等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伸舌、鼓腮等活动,锻炼患者面部肌力,逐渐纠正患者发音。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处理研究数据。在处理数据时,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值判定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组24例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85.23±6.21)分明显优于常规组24例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4.19±4.78)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2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据报道称,给予中风后偏瘫患者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研究表明,虽然常规康复护理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效果并不显著[2]。 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医护理技术逐渐应用于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3]。本组研究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应用了中医护理技术,通过穴位按摩、中药熏洗、艾灸护理以及运动锻炼,疏通患者经络,促进患者的细胞组织再生,同时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有效的改善了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24例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24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参考文献】 [1]陈芊妤,廖若夷,张月娟,罗尧岳.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05):677-681. [2]李淑芹,王宇,郭庆玲.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偏瘫肢体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3):38-40. [3]农李宁.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27-28.

xxx 医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一) 严密观察患者...(四) 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 xxx医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一)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车。 (二) 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给予氧气吸入。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滴入脱水、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三) 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四) 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五) 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 h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出人量。头部置冰块或冰帽,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六) 防止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七) 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八)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肢体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九) 做好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 发现脑出血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 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防止误吸,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肢体 活动和出入量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立即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 及时准确配合医生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中风(脑出血)的抢救方法: -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对于中老人,更是致死致残的高发病。脑溢血抢救放血急救法是对中风最有效的一种急救方法,如能正确掌握和及时施救,将能很大程度地 ...话题页中间左侧广告 中风(脑出血)的抢救方法: - 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特别是对于中老人,更是致死致残的高发病。脑溢血抢救放血急救法是对中风最有效的一种急救方法,如能正确掌握和及时施救,将能很大程度地减少中风对人体的伤害。我想,对于每个血压有点高或者过渡劳累或者是温度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突发情况,而且死亡率是很高的,也有可能造成植物人的后果,我们碰到这种情况,能做些什么呢?我最近对这种病例作了一些急救调查,希望看到的朋友也引起重视,或者自己再在网上多搜索一些有关除医院所谓“常规治疗法”的一些应急措施,下文也是我搜集的一些资料,主要就是通过针刺十宣穴,掐按涌泉穴的传统疗法,请务必了解。 - 中风发生时,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无论患者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房或客厅),千万不可搬动他。脑溢血抢救如果患者昏迷不醒人事,也千万不可用推摇的方法叫他。脑溢血抢救因为,如果这时移动或摇动患者,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加重病情。一定要紧记!! - 脑溢血抢救具体抢救方法如下:一、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或平躺以防止再摔倒,千万不可推摇或搬动患者。 - 二、用医用注射器的针头,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在手指顶端大约距离手指甲约5毫亲处,即十宣穴)刺上去,刺入约2毫亲,要刺出血来(如不出血或出血过少,也可用手挤),每个手指头都放出血一到二滴血来,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有医用注射器的针头最好,如果没有,就拿缝衣用的针也可以。 - 三、如果有嘴歪的情况,就砬搓他的耳朵(注意不要让头部摆动过度),把耳朵搓红,在两耳 - 四、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 一般中风患者,都是先送医院治疗的,在家里基本没有经过及时的抢救,经过送往医院一路的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所以脑中风,在死因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 身残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病症。 - 如果大家都能记住这种放血急救的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时间它能起死回生,而且保证百分之百的正常。这个急救法,希望大家告诉大家。 - - -

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注意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检查有否麻痹等症状 1.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 2.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 3.口水下滴。 4.出现打鼾。 5.脸色发红(或发青)。 6.眼睛充血。 7.剧烈呕吐。 8.大小便失禁。 9.发烧或出汗等。 切忌对脑中风病人 1.摇晃; 2.垫高枕头; 3.前后弯动或捻头部;

4.头部震动等。 碰到脑中风的病人 1.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术。 2.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 3.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 4.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脑中风病人呕吐时 1.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 2.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3.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4.未得到医生许可,别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脑中风病人抽搐时 1.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 2.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

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何时易发脑中风 夜间上厕所时 1.冷暖的悬殊变化引起血压剧升。 2.用力解大小便,也会使血压上升。所以,要防止便秘,养成每天定时解大便的习惯。 出浴缸时 洗澡时也容易诱发脑中风。所以,首先要控制水温,不要一下进入水温高的浴缸中,另外,要避免长时间泡在浴缸内,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内为好。脱衣、穿衣的地方也要保温。 突然兴奋和发怒时 兴奋会促使血压上升,这对有高血压史的人来讲是很危险的。因易使血压急剧上升,导致脑出血。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注意平时吃得清淡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息怒。 脑中风的预防 高血压者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引起警惕: 1.早上起床无理由地感到头重。 2.在疲劳工作中感到焦急、急躁。 3.夜里没睡好,早上起来出现这种症状时,最好上医院检

中风六小时内是抢救黄金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07-04-19 第15版)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1日点击数:19 次字 号:小大 记者: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有很多中风患者被延误治疗? 凌锋:中风的学名叫脑卒中。中风患者被延误,原因有“三个不知晓”: 一是病人不知晓。病人手麻了,一时不会说话了,或者头晕得厉害时,不知道这是脑血管病发生的先兆,没有及时去医院。而对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6小时内是急救的黄金期,超过6小时,许多脑细胞就无法恢复了。 二是一些“120”不知晓。某些120工作人员不知道哪家医院有条件抢救中风患者。要么把患者送到就近医院,要么家属说送哪就送哪。“我们医院抢救不了这种病人!”如果没送对地方,再辗转其他医院,时间就耽误了。 三是一些医生也不知晓。脑血管病是多学科疾病,接诊医生需要接受内科、外科、影像、康复以及急救知识的专门培训。没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医生有可能出现误诊误治。 记者:中风有哪些先兆?如何选择医院治疗? 凌锋:中风患者中十有七八为脑梗塞。当身体一侧或两侧出现麻木,单眼或双眼突然视物模糊,头晕目眩,步态不稳,微笑困难,语言不清或剧烈头痛时,可能发生中风。此时,尽量避免移动病人,迅速拨打120,不要叫出租去医院。急救车到来前,注意将病人头部垫高,偏向一侧,便于呕吐物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抢救中风病人,要选择中风治疗系统化的医院。为强调中风治疗的系统化,3月份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卒中大会,专门把会标做成了一个插板式的拼图,由预防、诊断、治疗、内科、外科、康复、预后插板组成的大脑形状,传递着这样的理念:防治中风,哪科都不能少。 记者:5年前,你们便成立了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围绕脑卒中疾病开展多学科合作,打造中风急救的绿色通道。

康复护理对于中风病人来说非常重要,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交等方面的护理,当然基于 个别病人的需要不同,护理的程度也不同。下面我们就针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为大家简单 介绍一下,希望文章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对于中风患者的居家康复而言,应该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做起,如上床、起床、洗澡、 穿衣、吃药、做饭、在屋子里活动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康复训练必须在确保患者安全的 前提下进行,要鼓励患者尽可能减少受助的程度,并设法多使用患侧肢体完成日常活动,避 免“越不用越废用”的恶性循环。 需要提醒的是,切忌让患者一直呆在床上。因为这样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呼吸功能、 消化功能、运动机能等均产生不利影响。患者需要练习翻身,之后再练习如何从床上移到轮 椅上或是站起来。 由于中风后血管舒缩功能下降,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动作应缓慢,以免诱发眩晕。 如何减少事故隐患? 为减少患者户内活动的事故隐患,室内结构及装备应进行适当的调整。门应保证一定的 宽度,去除门槛,去除走廊上的障碍物,以确保轮椅的自如进出。如果家里有楼梯,其两边 均应设有扶手,并可将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涂上不同颜色,便于有视觉障碍的患者活动。 另外,家中的各种开关、插座等都应设置在适当的高度,以便坐轮椅的患者使用。浴室 和厨房也需要调整,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对患者的活动加强保护,在患者进行各项活动时,一般家人可选择站立于患者 背后,双臂张开,双手置于患者肩膀两侧但不接触,以备患者万一失去平衡时迅速给予扶持。 如何预防中风复发? 预防中风的发生,要注意抓好两点。第一是要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疾病都是引发中风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中 风的最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的人比没有高血压的人患中风的危险要高出7倍。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疾病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中风。因此,这些患者一定要坚持 合理治疗,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之外,还要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安 全有效的中成药,比如通心络胶囊。通心络胶囊不但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阻止斑块形成、消 融稳定已形成的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从而消除中风发病的诱因,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脑部 血液循环畅通,有效预防中风发生;还可以保护微血管,延长脑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 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维持脑部正常的血流通路,继续为脑细胞输 送营养,而且可以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大脑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 液供应。可以说,通心络胶囊对中风可防可治,能为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是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中风虽然发病急骤,但发病前约70%的患者有以下早期信号,如突然眩晕或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肢体麻木、活 动不便,精神疲倦或性格突变,无原因的嗜睡等等。一旦发现这些中风先兆,一定及时就医 治疗,防止疾病发生,减轻该病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以上内容就是针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中 风患者在家中的康复治疗是其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使患者在医生及家人的帮 助下,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避免恶性循环,以令其机体功能得到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中风急救之放血急救方法 ——觅梦 鄙人近日翻阅网友日志,一篇题为:《台湾老中医所传中风放血救命法--很多孝子后悔没有早日看到的帖子》,觉得很好、实用性强,又易掌握,特别是作为上有父母的子女,及周围有老人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人群的朋友,认真参阅和领会,可为日后碰到类似紧急情况,可适时作好应急处理,以救急时之需。可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拜读该文后,自觉有那点点处不足,据鄙人掌握的资料,针对其不足稍作修改,以下用楷体文字显示,以避致读者误导之嫌。 百善孝为先,关心你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的看看,了解知识,预防意外,有备无患! 现代的人们,患脑中风的病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本来为老年病的中风疾病,三十多岁就因脑血管疾病瘁死病例己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已成为世界医学界引为重视的课题。中风,即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瘁发性疾病的中医病名,凡患有高血压、颈、脑动脉硬化或生成血栓的病人都有可能引发中风。患者若出现剧烈头痛,血压波动,语言不利,肢体运动出现障碍等症状,严重的出现瘁倒,不能行动甚至昏迷不知事,我们便可判定为中凤。碰到这种情况,你需要知道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慢慢的破裂,遇到这种情形,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房或客厅),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以防止再摔倒,这时才开始(放血)。施诊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患者十手指尖轻轻捏揉至稍稍充血,取医用

酒精药棉为自己双手指和针具消毒后,再替患者十手指尖消毒。而后施诊者右手坶、食、中三指夹持三凌针针尖部位,让针尖出中指沿长约一分,以中指抵住患者指尖部分,以利增加施针时的稳准度,左手捏住患者准备施针的手指尖,对准穴位快速刺入,深度为刺透皮层不超过一分为宜,使之出血一至三滴,不能自行出血的可挤压使之出血,两手十指皆如出处理,双足的十趾尖正中距趾甲约一分处的十个《气端穴》作同样处理。原文中的:“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没有固定穴道,大约距离...”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是十个手指尖上的《十宣穴》,其位置在十手指尖正中,距离指甲沿约一分处。原文中谈到大约距离指甲一分处没错,但应是指尖正中(如果当时条件不行,没有医用酒精棉消毒,也可用高度白酒代替。没有高度白酒也可用打火机将针尖部分烧一会儿,再没有就只能避轻取重,不能消毒了。没三凌针可用注射头、缝纫机针、家用缝衣针、别针、大头针代替,一般情况下宜选用大号规格,以利于针后出血。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会自然清醒。 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两滴血,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可以转危为安,否则,若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跛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放血救命法,是住在新竹的中医师夏伯挺先生说的。且是经自己亲身实验,敢说百分之百有效。大概是民国六十八年一位在台中逢甲学院任教的教师,有天上午正在上课,一位老师跑到他的教室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刘老师快来,主任中风了;他立刻跑到三楼,看到陈幅添主任,气色不正,语意模糊,嘴也歪了,很明显的是中风了。立即请工读生到校门外的西药房,买来一支注射用的针头,就在陈主任十个手指头上直刺。等十个手指尖儿都见血了(豆粒似的一滴),大约几分钟以后,陈主任的气色就变过来了,两眼也有神了,只有嘴还歪着,他就拉搓陈主任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红,就在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待两耳垂都流出两滴血来,奇迹就出现了,大约不到三五分钟,他的嘴形,恢复正常了,说话也清清楚楚了。让陈主任坐一阵子,喝了一杯热茶,才扶他下楼,开

突发中风的急救方法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急救呢,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突发中风方面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突发中风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第二,松开病人衣领,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第三,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 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 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否则会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而造成病情加重和抢救失败。 要谨记的是,处理脑中风病人的大忌是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 突发脑中风的急救常识 一、家属不要惊慌,尽早呼叫“120”急救,尽量请专业医护人员送患者到医院。如无条件时,则应本着就近就医的原则,将病人送

往离发病地点最近的医院。 二、若病人意识尚清醒,应让患者平卧,同时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若病人意识已丧失,则让病人躺下,呼吸平稳者取侧卧体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内;呼吸不稳者无呕吐时可取仰卧位,头部略向后,不需垫枕头,以开通气道。 三、解开衣领,松缓腰带,如有假牙应取出,如有明显鼾音则用软布将病人的舌头包住向前轻拉,以免造成窒息。如出现抽搐症状,可用2根竹筷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四、家属在送患者到医院前,应尽量少移动病人。转送病人时尽量用担架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朝上脚朝下,头高脚低位,可以减少脑部充血。 五、在搬运病人去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震动颠簸。家属需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以避免头部震动。 脑中风的成因 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