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双氧水氧化淀粉

合集下载

氧化淀粉

氧化淀粉

氧化淀粉氧化淀粉是一类重要变性淀粉,颜色洁白,糊化容易,糊粘度低,透明度高,成膜性好,胶粘力强,稳定性高,在造纸、纺织、食品和其他工业应用广泛。

组成淀粉的葡萄糖单位,在C2、C3和C6具有羟基,利用其氧化反应能改变淀粉性质很多。

工业上一般用次氯酸钠氧化,羟基被氧化成羰基,羧基。

并导致分子降解,反应是复杂的。

氧化淀粉仍保有原淀粉的晶体结构,偏光十字和X-光衍射图样没变化,反应主要在颗粒的无定形区,遇碘仍呈现蓝色。

氧化淀粉的最重要性质变化在糊化容易,糊化温度降低,粘度也大降低,稳定性高,凝沉性弱,流动性高,透明度高,胶粘力强,成膜性好。

造纸工业应用氧化淀粉主要为施胶剂和胶粘剂,特别在采用机械涂布技术以来,操作速度快,流动性好,粘度低,胶粘力强,成膜性好的氧化淀粉很符合此需要。

氧化淀粉适用于纸张的表面和内施胶。

表面施胶使纸张具有光滑表面,高强度和良好的书写和印刷性质。

内施胶是增强纸张强度和抗墨水渗入性。

氧化淀粉的分散性好,易被纤维吸收,渗入纤维内部,施胶效果好。

还能将干氧化淀粉加入打降机浆粕中,因为易于糊化,当湿纸经过烘缸时受热能完全糊化,纸张表面形成光滑的薄膜。

纺织工业用氧化淀粉为上浆剂,适合棉、合成纤维和混纺纤维应用。

氧化淀粉的糊化容易,糊的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易于渗入纤维内部,上浆均匀,减少发生浆斑。

与化学浆料的共溶性好,氧化淀粉适用于混合上浆。

氧化淀粉用为建筑材料的胶粘剂,因为粘度低,能在高浓度应用,胶粘力强,干燥也快。

氧化淀粉(一)常用氧化淀粉1、次氯酸钠氧化淀粉2、过氧化氢氧化淀粉3、高锰酸钾氧化淀粉4、高碘酸氧化淀粉(二)氧化淀粉的生产工艺及反应条件1、次氯酸钠氧化淀粉(1)淀粉乳浓度控制在33%~44%。

(2)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

(3)反应PH值一般控制在8~9。

在反应过程中不时地滴加碱使PH值保持一定值。

(4)次氯酸钠用量直接影响氧化淀粉的羧基和羰基含量。

2、过氧化氢氧化淀粉(1)淀粉乳浓度一般为25%~30%。

氧化淀粉生产工艺

氧化淀粉生产工艺

氧化淀粉生产工艺
氧化淀粉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具有增稠、增稳、增光等作用。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氧化反应、水洗、干燥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预处理。

淀粉作为氧化淀粉的原料,需要经过清洗、研磨等处理,去除杂质和颗粒的外层。

清洗可以使用水或者酸洗等方法,研磨则是将淀粉颗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是氧化反应。

将处理好的淀粉浆液与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氮等氧化剂进行反应,使淀粉分子中的羟基部分氧化为醛基、羧基等活化基团,从而改变淀粉的化学性质。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化剂浓度等,需要根据淀粉的特性来确定。


常情况下,反应时间较短,保持在10分钟左右。

然后是水洗。

在氧化反应结束后,需要将反应产物进行充分的水洗,以去除残留的氧化剂、酸、盐等杂质。

水洗一般分为多次,每次洗涤时间保持在10-15分钟,水洗涤液需保持清洁。

最后是干燥。

水洗后的淀粉需要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至目标值以下。

干燥方法可以采用喷雾干燥、烘干等方式,具体选择根据生产规模和设备条件来确定。

以上就是氧化淀粉的主要生产工艺,通过这些处理步骤可以制得具有一定粘度、透明度、稳定性的氧化淀粉产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卫生、设备清洁等方面的要求,确保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根据不同应用领域的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改性处理,以满足市场需求。

氧化淀粉和多酚类物质

氧化淀粉和多酚类物质

氧化淀粉和多酚类物质
氧化淀粉是指淀粉经过氧化处理后的产物。

氧化淀粉通常是通过将淀粉与氧气或过氧化氢反应而制得。

这种处理可以使淀粉的一部分羟基转化为羧基,从而改变淀粉的性质。

氧化淀粉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增稠性,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增稠剂、胶体和稳定剂等。

此外,氧化淀粉还可以用作纺织品的浆料、造纸工业的涂布料等。

多酚类物质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其分子中含有多个酚基(-OH 基团)。

这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茶多酚、花青素、原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

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以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因此,多酚类物质被认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多酚类物质还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和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氧化淀粉和多酚类物质都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起着增稠、稳定等作用,而多酚类物质则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双氧水干法杀菌原理

双氧水干法杀菌原理

双氧水干法杀菌原理
双氧水(H2O2)干法杀菌原理主要包括氧气侵袭法和有毒氧化法两个方面。

首先,双氧水通过氧气侵袭法杀菌。

双氧水分解时产生氧气,当氧气接触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时,会发生一系列氧化、氧杀、溶解及机械破坏等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最终致使其死亡。

氧气具有高度的氧化还原能力,通过与微生物内部的氧化酶反应,使其失去其本身的生物活性。

此外,氧气也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使其失去保护性及完整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其次,双氧水还能通过有毒氧化法杀菌。

双氧水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释放出氧自由基(O2-)和羟基(OH-),这些高度活性的自由基能够破坏微生物内部的生物大分子,与其核酸、蛋白质等结合产生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结构,从而抑制并杀死微生物。

此外,双氧水还能通过提高环境氧浓度来杀菌。

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能增加环境的氧浓度,提供了更适宜的氧气浓度环境供养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然而,高浓度的氧气环境对微生物并不利,特别是对需氧菌及厌氧菌。

氧气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酶活性及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达到杀菌的目的。

总结起来,双氧水干法杀菌的原理主要包括氧气侵袭法、有毒氧化法以及提高环境氧浓度的作用。

在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壁、酶活性以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会受到损伤,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此外,氧气的高浓度环境也能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实现杀菌效果。

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研究主要就是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再在氧化淀粉中加碱糊化,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改性,降温后依次添加稀释剂、增塑剂、消泡剂等助剂,最终得到一种环保得、成本较低得、性能优良得淀粉基瓦楞纸板用粘合剂。

论文主要对氧化淀粉得制备、粘合剂得配方与制备工艺以及粘合剂得性能进行了研究。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双氧水用量、催化剂用量与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氧化淀粉粘合剂性能得影响,结果表明:淀粉36 g,氧化剂(质量分数为30%得H2O2)得用量为2 mL、催化剂(无水FeSO4)得用量为0。

1 g、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35℃,氧化淀粉粘合剂得性能最好。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粘合剂,制备工艺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淀粉粘合剂概述 (1)1。

1、1糊化淀粉粘合剂 (1)1。

1、2 氧化淀粉粘合剂 (1)1。

1。

3酸化改性淀粉粘合剂 (2)1。

1.4 酯化改性淀粉粘合剂 (2)1.1、5 淀粉接枝改性粘合剂 (2)1.2 国内外氧化淀粉粘合剂得发展状态 (3)1、2。

1 国内外氧化淀粉粘合剂得研究进展 (3)1、2.2国内外氧化淀粉粘合剂得应用进展…………………………………………41、3 本研究得内容及意义 (5)第2章材料与方法 (6)2。

1实验主要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2、3实验步骤 (6)2。

3.1氧化阶段 (6)2、3、2 糊化阶段 (7)2。

3。

3 还原阶段………………………………………………………………………72、3。

4 交联阶段………………………………………………………………………72、3。

5消泡与稀释阶段 (7)2.4 淀粉粘合剂性能得表征方法 (8)2。

4、1 粘度 (8)2。

4、2 初粘力 (8)2、4。

3 粘合强度 (8)2。

4、4 储存稳定性 (8)第3章结果与讨论 (9)3。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探究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探究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探究木薯淀粉用机械活化方法进行搅拌,原材料木薯淀粉需活化1小时,催化剂使用硫酸铜,制备氧化淀粉所用的氧化剂采用常见的过氧化氢,对活化1小时的木薯淀粉干粉制备氧化淀粉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相对科学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原工艺条件下木薯淀粉制备氧化淀粉进行对比,发现新方法制备所得氧化淀粉羧基含量高于原有制作方法的含量。

标签:机械活化;干法工艺;氧化淀粉氧化淀粉是淀粉在酸性环境、碱性或中性介质中,加入适量氧化剂的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品。

氧化淀粉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而且其固体含量相对比较高,另外粘性强、透明度好,这诸多优点令其受到食品、建材等行业的青睐。

但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大困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艺改善氧化淀粉生产现状显得尤为必要。

1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氧化淀粉干法工艺简介1.1 氧化淀粉制备原理氧化淀粉的制备需要合适的氧化剂参与制备过程,传统的制备效率普遍不高。

淀粉和结晶颗粒结构相似,其内部却没有结晶部位,外部坚固易结晶,将它放在水或化学试剂中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在没有结晶的环境下,即使存在氧化剂也很难发生氧化反应,淀粉氧化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发生,这就是其氧化度和反应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一种,它利用强碱的催化效应,对淀粉进行预先加工处理,以达到提高其氧化反应效率,增强其氧化度的目的。

但是目前这种普遍采用的方法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其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大。

1.2 干法制备工艺干法工艺制备氧化淀粉,其制备环境大多要求将水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0%左右,在一定控制条件下,将试剂与淀粉充分混合后得到干燥产品。

目前这种工艺因存在反应不均匀、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问题而没有得到生产厂家的广泛应用,但与其他制备工艺相比,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工艺简单、流程也相对比较简短、反应效率高、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且耗能少、对环境影响小等。

一种氧化淀粉的生产方法

一种氧化淀粉的生产方法

一种氧化淀粉的生产方法氧化淀粉是一种与传统淀粉有所不同的功能性淀粉,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黏度控制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氧化淀粉的生产方法。

首先,氧化淀粉的生产需要选用优质的淀粉作为原料。

常用的淀粉原料包括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等。

这些淀粉原料具有丰富的淀粉含量和较低的杂质含量,能够提高氧化淀粉的质量。

其次,淀粉的氧化处理通常采用两步法,即固定氧化和液体中和反应。

固定氧化是指将淀粉与氧化剂进行反应,使淀粉分子上的羟基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并引入含氧基团,增加淀粉的功能性。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次氯酸钠、臭氧和过氧化氢等。

液体中和反应是指在固定氧化之后,用搅拌的方式将固体中和反应的产物悬浮在碱性溶液中,以中和及去除残留的氧化剂。

具体的氧化淀粉生产步骤如下:1. 原料制备:将淀粉原料进行研磨、除杂和浸泡等预处理工序,以获得纯净的淀粉粉末。

并根据需要对淀粉进行筛分,以得到所需的颗粒大小。

2. 固定氧化:将淀粉粉末与一定比例的氧化剂进行混合,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和温度会根据不同的氧化剂和淀粉原料进行调控,通常在反应前会进行预处理以改变淀粉的结晶状态,提高反应活性。

3. 液体中和反应:将固定氧化的淀粉产物与碱性溶液进行搅拌,使其悬浮在液体中,并且通过中和作用将氧化剂去除。

通常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中和剂,同时调节溶液的pH值和温度,以达到最佳的中和效果。

4. 过滤和干燥:经过上述反应后,将反应液通过滤网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含有氧化淀粉的固体。

随后,对固体进行洗涤、过滤和干燥处理,以除去无关物质和溶剂,得到氧化淀粉的最终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氧化淀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反应条件、原料质量和生产设备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质量稳定和产品品质。

同时,对废水处理和废气排放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氧化淀粉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制备、固定氧化、液体中和和过滤干燥等步骤。

空心胶囊用木薯羟丙基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空心胶囊用木薯羟丙基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空心胶囊用木薯羟丙基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以食用木薯淀粉为原料,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制备了不同交联度和粘度的羟丙基交联氧化改性淀粉。

以粘度和透明度为指标,选取了4种淀粉进行成膜性和淀粉胶囊制备,其中在条件羟丙基取代度为0.12,交联剂用量为0.6%,氧化剂用量为5%和8%下得到的淀粉产品,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作为原料应用于植物胶囊制备生产。

标签:羟丙基淀粉;淀粉胶囊;氧化;透明度前言淀粉作为绿色可再生的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来源不同主要分为:禾谷类淀粉(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薯类淀粉(马铃薯、木薯、甘薯等)和豆类淀粉(豌豆、绿豆、蚕豆等)等[1]。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木薯、马铃薯和甘薯),被誉为“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其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适应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1]。

木薯淀粉因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量低,出品率高等特点[2]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多个领域。

然而,木薯淀粉糊液粘度稳定性差、耐剪切、耐盐、耐高温性能差很难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要求,致使木薯淀粉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

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通过分子中引入、切断、重排等手段对淀粉加以改性处理,可得到性能更加优良的淀粉衍生物。

羟丙基淀粉是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丙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的一种非离子型淀粉,具有糊化温度低、糊液透明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3]。

交联淀粉是通过多官能团的交联剂将淀粉分子“架桥”在一起,形成空间的网络结构,从而可提高淀粉糊液的稳定性和耐高温、耐剪切性能。

氧化淀粉作为改性淀粉品种之一,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糊化温度、可配置高浓低粘溶液等特点,由于在淀粉分子中形成了强亲水性羧基,淀粉的成膜性、膜韧性、强度、水溶性均提高[4]。

明胶胶囊因其自身缺陷以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使得纯天然、植物胶囊材料被人们广泛研究。

淀粉作为最具潜力的明胶替代物,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深受广大研究者青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法双氧水氧化变性淀粉
来源:小木虫论坛
作者: 肆瑾大球球(站内联系TA)收录: 2012-09-27 发布: 2012-09-25
干法双氧水氧化变性淀粉:
1、常用生产方法,是具体方法,最好有步骤!
2、具体药物配比?
3、生产装置?
氧化淀粉干法制备工艺及性质的研究
/p-238797758782.html
不同原料双氧水氧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氧化淀粉在变性淀粉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氧化淀粉在食品、纺织、造纸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工业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和双氧水等〔’,’〕。

目前工业生产氧化淀粉基本上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的水法生产工艺。

按此工艺,产生废水多,对环境影响很大。

如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的固相法生产工艺,则产品中反应物和副产物的残留量大,产品纯度很差。

若采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固相法合成氧化淀粉则有可能得到纯度高的产品,可避免生产中造成污染环境的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且具有流程短、能耗低、设备简便等优点;而过量的双氧水最终分解成水,不会影响产品的纯度,也不会影响环境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原料双氧水氧化淀粉的最佳氧化工艺条件,研究了不同原料氧化淀粉在分子量、粘度和透明度等性能上的变化规律。

平(如表1所示)安排Lg(3‘)正交试验,以梭基质量分数作为产品的评价指标。

具体制备方法为,控制反应体系水分质量分数、双氧水质量分数(以淀粉一l二基计)、pH和温度在烘箱中反应1.sh,即得产品.6)。

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淀粉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可再生天然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由于原淀粉的一些性质限制了它的工业应用,人们根据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发了淀粉的变性技术,使淀粉具有更优良的性质。

氧化淀粉是变性淀粉主要品种之一,氧化淀粉和天然淀粉相比,具有流动性好、黏度稳定性高、渗透性强、黏结力好等优点,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在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国外对变性淀粉的研究较早,中国在对变性淀粉深入研究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近几年对氧化淀粉的研究主要在氧化剂和催化剂的选用上,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合成氧化淀粉可用次氯酸钠、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剂生产。

目前工业生产上采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的湿法生产工艺较多,但此工艺产生废水多,污染环境。

若采用双氧水为氧化剂,双氧水最终分解为水,不会影响环境,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绿色工艺。

在确定双氧水氧化工艺条件时,氧化深度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质,是决定氧化淀粉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笔者采用不同工艺条件,确定了不同深度的氧化淀粉,并对适合用于纺织工业中的氧化淀粉的性质进行测定。

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的干法制备及应用 - 技术总汇类资料
/prd/1315962010476115_prd.html
作者】肖俊【导师】张燕萍
【作者基本信息】江南大学,制糖工程,2008年,硕士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分别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干法制备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的氧化工艺,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氧化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其在速冻汤圆中的应用。

首先,研究了无催化剂氧化玉米淀粉的工艺。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H、双氧水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产品羧基质量分数和羰基质量分数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无催化剂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的最佳工艺。

要使得产品羧基和羰基质量分数最高,最佳的氧化工艺条件都为:H2O2质量分数为12%(以淀粉干基计,下同),pH为2,反应温度80℃,体系水分质量分数36%(以淀粉干基计,下同)。

其次,研究了有催化剂氧化玉米淀粉的工艺。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催化剂质量分数、盐酸用量、双氧水质量分数、水分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双氧水催化氧化玉米淀粉产品羧基质量分数和羰基质量分数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双氧水催化氧化玉米淀粉的最佳工艺。

要使得产品羧基质量分数最高,最佳的氧化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为12%,盐酸用量0.0003mol/200g淀粉,反应温度40℃...更多,体系水分质量分数29%;如要获得产品羰基质量分数最高,最佳的氧化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
为10%,盐酸用量0.0002mol/200g淀粉,反应温度60℃,体系水分质量分数26%。

另外比较了无催化剂氧化玉米淀粉和有催化剂氧化玉米淀粉部分性质的异同。

玉米淀粉经过氧化之后,特性粘度和粘度降低,透光率和白度增大,淀粉糊的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成膜性都得到改善。

不同的是,除了白度以外,催化剂氧化玉米淀粉在各个指标上性能的改善优于无催化剂氧化淀粉。

最后,考察了氧化玉米淀粉在速冻汤圆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加水量为53%、氧化淀粉添加方式为预糊化后添加、添加量为3%,最佳的氧化淀粉羧基质量分数为0.3209%。

并将制作的汤圆与市售汤圆进行实验比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市售汤圆。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默然 at 2012-09-25 2120
这好像只有在生产企业才有的吧,论文都离生产太远,原理很简单,就是生产出
优质的复合客户要求的而又赚钱的产品不是那么容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