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介绍

目前柴油机实现三次排放的电控方式有三条主流技术路线,分别是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和高压共轨。目前主要的国际汽车配件供应商都在进行着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如: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电装公司、VDO和玛格纳-马瑞利公司,它们是全球主要的共轨喷射系统供应商,而目前在国内生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还只有博世一家。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包括三条主要技术路线在内的电控技术:

1、电控单体泵技术 (EUP)

德国 Bosch公司的电控单体泵系统 ,采用较短的高压油管 ,可实现较高的喷油压力 ,最高喷油压力可达 250 MPa.该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油定时及喷

油量。

2、电控泵喷嘴技术

优良的混合气是提高柴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率、噪音率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喷射系统产生足够高的喷射压力,确保燃油雾化良好,同时还必须精确控制喷油始点和喷油量。而泵喷嘴系统能够符合上述的严格要求。因此,早在1905年柴油发动机的创始人Rudolf diesel 先生就提出了泵喷油器概念,设想将喷油泵和喷嘴合成一体,省去高压油管并获得高喷射压力。20

世纪50年代,间歇控制泵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就已应用在轮船及卡车上。之后,Volkswagen和Robert Bosh AG公司合作研制出适用于乘用车的电磁阀控制泵喷射系统。泵喷嘴的结构如图3所示。

1. 隔热密封垫

2. O 型环

3. 高压腔

4. 喷射凸轮

5. 滚柱式摇臂

6. 球销

7. 泵活塞

8. 活塞弹簧

9. 电磁阀针阀10. 喷嘴电磁阀11. 回油管

12. 收缩活塞13. 供油管14. 喷嘴弹簧15. 针阀缓冲元件16. 缸盖

17. 针阀

图3 泵喷嘴结构图及示意图

泵喷嘴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泵喷嘴的喷油始点和喷油终点由快速启闭的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关闭,将柱塞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路切断,燃油加压并开始喷射。电磁阀开启则泄掉喷射压力,结束喷射。喷油量由中低压油泵的供油压力和电磁阀的关闭延续时间决定。通过电磁阀的多次动作产生多次喷射,实现对喷油速率的控制,从而使燃烧过程得到优化,可靠性和效率得到提高。该系统能改善各缸供油均匀性及调速特性,并具有良好的怠速稳定性和冷启动性能。

其中主要部件作用如下:

(1)单向阀:发动机不工作时,防止燃油回流。

(2)旁通阀:若燃油内有空气,则通过此处排出。

(3)节流孔与过滤器:收集、分离供油管内的气泡。

(4)限压阀1:调节供油管内压力大于0.75MPa时打开。

(5)限压阀2:保持回油管内压力在0.10MPa。

(6)燃油泵:燃油泵是间歇式叶片泵,其优点是在较低发动机转速时也可供油。泵体内油道使油泵转子始终处于被燃油浸润的状态,从而可随时输送燃油。如图5所示。

图5 燃油泵油路连接图

(7)燃油分配管集成:燃油分配管集成在缸盖内的供油管内,其功能是等量向各泵喷嘴分配燃油,在此,燃油与受热燃油混合,并被泵喷嘴强制流回供油管。使供油管内流向各缸的燃油温度一致。所有泵喷嘴被提供相同量的燃油,使发动机运转平稳。否则,泵喷嘴的油温将会不同,并且泵喷嘴被提供不同质量的燃油。这将会使发动机运转不平稳并将在前几个缸中产生极度高温。燃油分配管如图6所示。

图6 燃油分配管

(8)燃油冷却泵:使冷却液在冷却环路中循环。当燃油温度达到70℃,发动机控制单元通过燃油冷却泵继电器将其接通。

在国内很多的乘用车上使用泵喷嘴,如:宝来TDI、途安TDI和奥迪TDI等。泵喷嘴技术相对于之前的技术(如柱塞泵),已经具有明显改进,而其最大的好处是大大增加了喷油压力,其涡轮增压泵喷嘴的喷射压力都能达到200MPa以上。由于喷射压力直接影响柴油燃烧做功效率,因此,泵喷嘴的燃烧效率很高。

3、高压共轨技术(CRDI)

“CRDI”是英文Common Rail Direct Injection的缩写,意为高压共轨柴油直喷技术,CRDI技术和SDI(自然吸气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技术、TDI(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技术均为德国博世公司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共轨系统由高压泵、喷油管、高压蓄压器(共轨)、喷油器、电控单元和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

共轨式喷油系统主要的贡献就是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基本无关。这一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创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柴油发动机车型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将油耗进一步降低,使排放更加清洁。但共轨技术的喷油压力低于泵喷嘴系统,一般只能达到160MPa左右。由于喷油压力调节宽泛,采用共轨技术的柴油车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工况,起步也不会困难。

博世公司首家于1997年开始批量生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乘用车,当时博世和奔驰联合推出共轨技术柴油奔驰C级别车,而在当时阿尔法罗密欧156也是最早使用高压共轨的乘用车之一。在国产车中,华泰现代使用的是共轨喷射系统。柴油共轨系统已开发了3代。

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在最高压力,导致燃油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温度。第一代共轨系统为商用车设计的,最高喷射压力为140MPa,乘用车喷射压力为135MPa。

第二代共轨系统可根据发动机需求而改变输出压力,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射功能。带有控制油量的油泵,喷射压力能达到220MPa。即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该系统也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提供适量的喷油压力。不仅有助于降低燃油消耗,而且还可以降低燃油温度,从而省去燃油冷却装置。预喷射降低了发动机噪声:在主喷射之前百万分之一秒内少量的燃油被喷进了汽缸压燃,预热燃烧室。预热后的汽缸使主喷射后的压燃更加容易,缸内的压力和温度不再是突然地增加,有利于降低燃烧噪音。在膨胀过程中进行后喷射,产生二次燃烧,将缸内温度增加200~250℃,降低了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博世公司的第二代共轨系统产品已经在沃尔沃的S60、V70D5及宝马的230d等乘用车上试用。

第三代共轨系统带有压电直列式喷油器。2003年,第三代共轨系统面世,压电式(piezo)共轨系统的压电执行器代替了电磁阀,于是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喷射控制。省去了回油管,在结构上更简单。压力从20~200MPa弹性调节。最小喷射量可控制在0.5mm3,减小了烟度和NOX的排放。最高喷射压力达到180MPa。此套采用新研发的压电直列式喷油器的系统使带预喷和后喷的喷油率曲线范围更为自由。

4、电控VE分配泵(CAPS)

VE分配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VE分配泵喷油系统的油路如上图所示。燃油通过输油泵增加后进入VE分配泵。由曲轴齿轮带动分配泵的传动轴,其前端的滑片式输油泵再次加压燃油,压力达到0.6~0.8 MPa。然后燃油进入分配泵泵体内,泵轴转动带动一个内凸轮环中的两个径向对置式柱塞对向运动实现泵油(该内凸轮环有六个对称布置的凸轮凸起的,每个柱塞在每转一周中六次抵达凸轮凸起上,实现泵油六次),被对向运动的柱塞压缩的燃油流经分配套筒上的进油孔和旋转着的分配轴的油槽,通过分配套筒上的出油孔和泵头上的连接管道、出油阀和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嘴(供油及分配原理如下图所示)。泵体内多余的柴油从顶盖上的溢流阀返回油箱。柴油如此循环流动既可带走油路中的气泡和零件摩擦产生的热量,又可润滑各个运动零件。该泵采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供油量(由ECU控制其开启与关闭的时刻从而控制供油量)、供油提前角、供油速率和预喷射。

该型喷油泵的主要问题是,将六个缸的压力油分配集成由一个旋转分配轴和固定分配套筒完成,同时因供油压力较高,为防止泄漏,对分配泵旋转偶件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旋转偶件间隙要在0.001mm,这不仅给机械加工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在旋转分配转子的结构设计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要考虑孔、槽、沟的位置,以及在高压力下的压力问题,以免使转子单向受力加速磨损。同时也要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防止转子磨损和咬卡。另外还要对油泵的清洁度和燃油的杂质含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5、电控直列式喷油泵

在直列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最多 ,它具有喷油量与喷油定时控制功能或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 ,有些控制系统还具有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等控制功能 . 电控直列泵的喷油量控制装置为电控调速器 .电控调速器使喷油量随转速变化的控制易于实现 ,而且其响应速度比机械式或机械液压式调速器快得多 ,因此 ,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电控调速器按执行机构的不同可分为电子调速器 (如日本 DKK公司的 RED- 型电子调速器、德国 Heinzmann公司的 E型电子调速器及美国 Barber Colmann公司的电子调速器等 )及电子液压式调速器 (如德国 Bosch公司的 EDR型调速器等 ) .

电控直列泵的喷油定时装置一般采用电子液压式执行器 ,如德国 MTU公司 880系列柴油机的 ECS系统、电装公司的 ECD- P3型电液正时器及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 PEEC系统等. 日本 ZEXEL 公司的 TICS系统采用柱塞滑套式定时调节机构 ,通过控制定时滑套的位置改变柱塞供油的预行程 ,从而调整供油定时 ,同时还可以与升速式凸轮相配合来控制喷油速率和喷油压力 .日本小松也开发了采用独特的组合式柱塞的可变预行程的 KP2 1型喷油泵 ,德国波许公司也研制了 RP39、 RP43型可变喷油速率、喷油定时和喷油量控制的控制滑套式喷油泵 ,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与 ZEXEL公司的 P- TICS系统相似 ,也属于一种可变预行程直列泵。

6、废气再循环技术

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及负荷大小,适量地将一部分废气引入进气管,再送入汽缸,使燃烧反应速度减慢,降低燃烧的最高温度,从而降低NOx的排放量。尤其是中冷EGR技术,不仅降低NOx的排放,而且还能保持其污染排放物的低排放水平。

柴油发动机电控供油系统的技术要求

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是柴油发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也是柴油发动机使用与维修的一个重点部位,其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使用的可靠性,而且对减少环境污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要求:

1、提高柴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应能在不同的工况及工作条件下精确地控制喷油提前角,并始终保持在最佳值,以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污染。

2、提高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在柴油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系统应能随时检测影响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的主要参数,一旦某一项或几项参数异常,超出设定值,一方面系统应能立即报警显示,同时还应控制相应的执行器进行相应的调整,直至有关参数或状态正常为止。对于一些对发动机可靠性影响很大的重要参数,系统还必须提供双重或多重保护,以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3、对柴油发动机运行工况进行实时高精度控制一旦柴油发动机及其系统的运行参数或状态偏离目标值,电控系统就能立即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对柴油发动机运行工况的实时高精度控制。

4、较强的适应性全能电动调速器在出厂前的软件编程中已预设有各种不同调速率的程序,并在控制盒上设有调速率的转换开关,用户可根据柴油发动机的用途和要求设定不同的调速率,这提高了电动调速器的匹配适应能力。

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特点

柴油发动机电控技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其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就在柴油喷射电控执行器上;另一个特点是柴油电控喷射系统的多样化。柴油发动机在机械控制时代,就已经有直列泵、分配泵、泵喷油器、单缸泵等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每种系统中又有多种不同结构。实施电控技术的执行机构比较复杂,因此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

柴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功能和发展

1、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功能

现代汽车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项目已经从仅有循环供(喷)油量控制、喷油正时控制等最基本的控制项目的燃油喷射控制,扩展到包括对喷油速率控制和喷油压力控制在内的多项目标控制的燃油喷射控制;从单一的燃油喷射控制扩展到包括怠速控制、进气控制、增压控制、排放控制、启动控制、故障自诊断、失效保险、发动机与变速器的综合控制等在内的全方位控制。

2、柴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方式的发展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根据其直接控制的量而分为位置控制和时间控制。位置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系统,而且还保留了喷油泵中齿条齿圈、滑套、柱塞上控油螺旋槽等控制油量的机械传动机构,只是对齿条或滑套的运动位置由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微机控制。而时间控制系统可以是保留原来的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系统,也可以采用新型的产生高压的燃油系统,而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喷射。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执行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刻,喷油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传统喷油泵中的齿条齿圈、滑套、柱塞上斜槽、控制喷油正时的提前机构等全部取消。时间控制系统的控制自由度更大。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根据其产生高压燃油的机构,可分为直列泵电控喷射系统、分配泵电控喷射系统、泵喷油器电控喷射系统、单缸泵电控喷射系统、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

近20年来,柴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按对循环供(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压力等的控制方式分,经历了从“位置控制”到“时间控制”,再到“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的发展过程。按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分,经历了常规压力电控喷油系统的第一代电控喷油系统到高压电控喷油系统的第二代电控喷油系统的发展过程。在采用“位置控制”的第一代电控喷油系统中,保留了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只是将原有的机械式喷油泵及其机械控制部件用电控喷油泵及其控制部件取代,通过设置控制系统,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提高。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几乎不需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柴油发动机进行升级换代。缺点是“位置控制”系统执行频率响应慢,控制频率低,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还不够高,喷油压力无法独立控制。在采用“时间控制”的第一代电控喷油系统中,基本保留了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形成数字式高频调节系统,由电磁阀的关闭时刻和闭合时间决定循环供(喷)油量和喷油正时,其控制自由度和控制精度都是“位置控制”所无法比拟的,其技术上的难点在于如何加快需要通过大油量的高速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同时喷油压力还是无法独立控制。第一代电控喷油系统包括电控直列泵系统和电控分配泵系统,以及一部分电控单体泵喷油系统或电控泵喷嘴喷油系统。

以高压、中压或低压供油泵、电磁、液力控制式喷油器和公共油轨组成的各种电控共轨式喷油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喷油系统的两个基本任务--燃油压力的形成和燃油量的计量,在时间上、在系统中的部位和功能方面都是分开的。燃油

压力的形成和燃油的输送基本上与喷油过程无关。根据ECU的指令,带有电液控制件的喷油器可按所要求的喷油正时精确地从共轨中“调出”具有所要求的精确压力和精确循环量的燃油。因无二次喷射的约束,喷油压力可按需控制以实现高压喷射,其平均喷油压力与最大喷油压力非常接近,从而明显改善燃油雾化品质,改善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烧噪声,降低排放。由于系统可直接控制喷油器针阀的运动,可以实现预喷射和后喷射,因而可获得理想的喷油速率。这样,柴油发动机负荷和转速就不对循环供(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压力产生影响,从而实现系统的独立控制,使实现循环供(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压力的优化控制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的在装车率,特别是在轿车发动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在采用传统的泵-管-嘴喷油系统的柴油发动机上使用时,不需要对原有结构作很大的改动,所以发展前景很好。

国产消防泵柴油机泵组使用说明书

柴油机消防泵技术说明书 一.概述 XBC型自动化柴油机消防泵组,以国外、国内内燃机行业的大型骨干重点企业生产的进口、国产康明斯、无锡动力机厂等柴油机为动力,通过专业厂家生产的高弹性联轴器或膜片式联轴器与水泵直接联接,由BCK系列分体式控制屏及PCL可编程控制器或KZQ柴油机控制系统实现柴油机泵组的自动控制。柴油机功率最大可达880KW,可配备不同扬程和流量的水泵供客户按不同需要进行选择使用。 本机组具有启动特性好,过载能力强,结构紧凑合理,维修方便,使用简单可靠等特点。机组设有超速、油压低、三次启动失败、水温高、油位低、蓄电池电压低等保护功能。同时能与客户的火警自动报警装置或我厂生产的消防系统集控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 该系列机组基本型均为室内型机组。为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我厂生产的自动化机组均可附设AC220V冷却水预加热装置。 泵组型号示例: 例如:XBC 8/50-PI 型柴油机消防泵组 XBC 表示柴油机消防泵机组 50 表示该泵组流量为50L/s 8表示该泵组扬程为80m PI 表示水泵为我厂生产的单级单吸离心泵 PD 表示水泵为我厂生产的多级单吸离心泵 PS 表示水泵为我厂生产的单级双吸离心泵 二.机组的结构 XBC基本型机组由柴油发动机、底架、散热水箱及风扇、高弹性联轴器、水泵、柴油箱和控制屏等设备组成。水泵通过高弹性联轴器或膜片式联轴器与柴油机直接联接,共同安装于公共槽钢底架上。发动机的冷却由发动机驱动风扇对散热水箱进行冷却。整个冷却系统构成闭式循环,水箱也安装在底

盘上。控制屏与机组采用分体式,两者通过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动力电缆连接。柴油机功率在200KW以下的机组油箱直接安装于机组上,大于200KW 的机组采用分体式油箱。基本型机组适用于具有倒灌水源的消防系统。 如消防系统要求泵组具有引水功能,则在基本型机组的基础上可加装自动引水装置。该装置可实现自动引水和自动脱离,并符合GB6245-98(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引水时间。 三.柴油机消防泵组的安装 注:柴油机组安装前请先查阅有关柴油机、自动控制柜和水泵的使用说明书。 1.机房面积及高度: 机组在机房内安装后,应在机组两侧及前方(风扇水箱端)至少留有750mm 通道,以便操作人员巡视和一般维护。 机房高度根据机组高度及是否有起重设备诸因素,取4-6M(有效高度)。 2.机组基础: 机组基础主要有三个作用,支承整个机组的质量,确保机组处于水平状态,吸收振动。机组基础采用混凝土结构。一般而言基础长、宽为机组底盘长、宽尺寸单边增加150-250mm,深度为300-600mm。地脚螺栓伸出水平面高度应在螺栓直径的2倍左右。 3.机房通风及清洁: 采用自然通风的机房须有足够尺寸的通风口和排风口,其位置必须保证在温度限制范围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柴油机燃烧。供水散热器带走循环冷却水的热量(闭式),带走机组表面散发的热量。如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在通风口加装进风机和排风机。风机规格和机房进出风口位置选择应能为柴油机提供足够的冷空气,同时带走机房内的热空气。机组最小进风量应在柴油机进气量的6-7倍。 为了便于保持机房的环境清洁,可在机组基础的中部布置凹槽,在机组基础四周布置下水道,以便于冲洗污水和柴机油。 4.排气管及消音器的布置:

最新电喷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

国三电喷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 国三柴油机故障诊断 一、发动机起动困难。 案例 1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或者有时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起动方可着火。 故障原因:燃油管路有空气。 故障性质:机械故障。处理方法:燃油管路排空气。 故障分析:国 III 车采用共轨系统,油路排空气相对困难一些,往往操作人员感觉到空气排除干净的,实际还是没有彻底排干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应该松开油泵回油螺栓来排空气,必要时可松开高压油管,利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空转来排空气;如果仅仅是松开燃油滤清器的放气螺钉来排空气,可能不容易彻底排除燃油管路的空气,比较费力。 案例 2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柴油管路或油水分离器堵塞。 故障性质:机械故障。 处理方法:清理柴油管路或油水分离器、对有水分离器进行放水,必要时更换,最后要对油路进行彻底排空气。 故障分析:目前,我国的柴油品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国 III 系统的柴油机对于柴油品质的要求,因此,国 III 发动机的柴油滤清器或油水分离器要经常保养,其保养周期要比以前的发动机大大缩短。(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进油软管或回油软管内径太细太长导致进回油进回油不畅,比较严重的也会使发动机启动困难或无法起动。此时,需要更换符合要求的进回油管,内径最好 12 毫米以上)。 案例 3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ECU存在故障码。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处理方法:清除故障码。 故障分析:此车从机械方面检查均正常,用诊断仪诊断发现有“水温传感器”、“轨压传感器”、“油门踏板”等一些故障显示,清除故障码后,发动机顺利起动。这种情况估计是维修或操作人员对电控系统的接插件进行了带电插拔的操作,这样系统会产生故障码储存在 ECU 中,系统起保护作用会限制一些功能甚至无法起动。 案例 4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发动机线束损坏或接插件接触不良。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发动机线束或重新拔插各接插件(注意:此时一定要先关闭电源)。 故障分析:发动机线束损坏的几率不大,接触不良的情况比较多。在各接插件接触不良 的原因没有排除之前,不要轻易更换发动机线束。此时,可借助诊断仪诊断出故障发生的大概区域,再进行排除。

柴油机使用维护说明书(最全版)

JC6108DFB-DGDZY型防爆柴油机 使用说明书 太原市博世通机电液工程有限公司

警示! 1 当防爆柴油机排气温最高至70℃时,必须停机; 2 当防爆柴油机表面温度最高至150℃时,必须停机; 3 当防爆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最高至98℃时,必须停机; 4 当防爆柴油机润滑油压力低于时,必须停机; 5 当防爆柴油机补水箱水位至下水位标记时,必须及时向补水箱加水,否则必须停机; 6 防爆柴油机自动保护停机后,在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前不允许再次启动柴油机运行; 7 防爆柴油机使用前,必须将冷却水箱、补水箱、废气处理箱加满水,燃油箱加满油以及油底壳内加足够的润滑油; 8 应及时检查防爆柴油机冷却水箱、补水箱和废气处理箱是否水量充足; 9 防爆柴油机配套的防爆电器、各种零、部件不允许在使用现场拆卸维修; 10 使用时,用户必须配装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仪报警时必须停机。

目录 JC6108DFB-DGDZY型防爆柴油机 (1) 警示! (2) 前言及简介 (3) 1 使用条件: (4) 2 JC6108DFB—DGDZY型防爆柴油机型号含义和主要技术参数 (5) 3 防爆柴油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简述 (6) 4 防爆柴油机使用与操作规程 (19) 5 防爆柴油机的技术保养 (26) 6 防爆柴油机的封存,保管和启封 (28) 7 故障分析表 (28) 8 维修主要数据表 (33) 9 附表 (33)

前言及简介 本说明书主要是针对JC6108DFB—DGDZY型防爆柴油机而编写。该产品是矿用防爆型动力设备。可在煤矿井下或其他有甲烷和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使用。 在JC6108DFB—DGDZY型防爆柴油机(以下简称柴油机)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了解说明书 内容,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内容正确使用和保养柴油机,能使你的机器整机寿命大 大提高,并会给你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快捷和方便,可避免您人身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 使您免除许多麻烦。您选择的柴油机经检测符合MT900-2006《矿用防爆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安全规定。 特别提醒: 1、如不遵守使用说明书规定,防爆柴油机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厂方不负任何责任。 2、更换添加冷却液时应按要求停机,待冷却液充分降温后,再添加冷却液,以免高温液 体溅出烫伤。 3、水、电、气线路连接必须正确、牢固,发电机运转时,严禁拆卸各用电器和连接线路 以免发生意外。 4、防爆柴油机润滑必须按说明书选用L-ECD级柴机油,以保证机器工作可靠。 如您对防爆柴油机产品质量或维修服务有好的建议和要求,请于我公司联系!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教材

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 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 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 Rail p^ewure sensor 屮轨 压 站 carm-qr HMMnl speed sansar p?aei (trpdl’t^rnaor 凸能IHt* i?kfk 力 High t>ressuc? pjmp CPN2 2 wdh 惟逼「irp up.* rAoin-+ilter rAoin-+ilter ffi KB S&nsors High \$屮£ limiter valw K I Low pnKQMie 带*樹泵的粋直春 E^ctrortic ewol wnii AduAt*^ MtrS Injector Tank with pre酬即 VMd sensor 祐出舸*槪専箪 利梓敢jt wnscu 驕?H■ 芍

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空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 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 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 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

JX4D30柴油机使用维修说明书修改

一、JX4D30柴油机简介 JX4D30柴油机 使用说明书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敬告用户 1. 为了您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请注意安全操作。如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定,可能会导致人身或者机具事故,甚至发生危险。 2. 由于操作者不懂操作要领、不会调整和保养造成重大机车损坏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操作者应经过技术培训,掌握使用、保养、调整等技能后再操作柴油机; 3. 技术先进、高质量的柴油机,也需要操作者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保养、才能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 4. 请严格遵守用油规定,燃油推荐采用中国IV阶段标准0号柴油(夏季),-10号柴油(冬季)。采用美孚API CI-4 15W-40机油。 5. 必须使用同一品牌的汽车长效防冻液,否则易引起冷却系统水路堵塞。 6.“气净、油净、水净”对柴油机性能、寿命极为重要,工作中须特别注意按技术要求保养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 7. 进行维修或拆装工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机件运转时碰伤、拆装机件中砸伤或使用工具不当造成身体伤害等事故发生。 8. 要保证柴油机始终处于清洁完整状态。拆卸机件前和装配机件前都应将机件清洗或擦拭干净,以保证机件清洁、保证装配质量。较复杂的调整、维修应在室内进行,防止环境对柴油机内部污染。

停止工作,增压器会因高温得不到润滑冷却而损坏。 10. 对擅自改动柴油机结构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制造商概不负责。未经制造商授权而进行的自行拆动电控供油系统、EGR及后处理系统会影响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由此造成的违反相应排放法规的结果,制造商对此不承担责任。 11. 更换零件必须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正品零件。 12. 运输装卸或维护拆装柴油机总成时,务必使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利用吊钩吊装,确保安全。 目录 敬告用户--------------------------------------------------------2 目录 一、JX4D30柴油机简介 ----------------------------------------------------4 二、发动机主要参数及使用技术规格 ----------------------------------------------------7 2.1发动机主要参数及技术规格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柴油机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柴油机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2010-01-14 11:15:52) TAG:康尔信吴保良提供技术指导 1.什么叫电喷柴油机 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及排放的柴油机即为电喷柴油机. 电喷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采用转速、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计算机(ECU),与已储存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 (MAP 图)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执行器根据ECU指令控制喷油量(电磁阀关闭持续时间)和喷油正时(正时控制阀开闭或电磁阀关闭始点),同时对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柴油机运行状态达到最佳. 2.电喷机与电调机的区别 从调速方式来讲电喷机和电调机都属于电子调速范畴,区别于机械调速控制方式.但从喷油控制方式和调速控制执行方式来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2.1 燃油喷射压力 电调机通过传统的高压泵把柴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其喷射压力受限于喷油器上的压力阀,高压油管内燃油压力达到压力阀设定值后就直接冲开阀门喷射到缸内,受机械制造影响压力阀的压力不可能做到很大. 电喷机是先由高压油泵在喷油器高压油腔内产生高压油,喷油器喷油由电磁阀控制,当需要喷油时,电控系统控制电磁阀打开把高压油喷射到气缸内,高压油的压力不受压力阀影响,可以提高很多,柴油喷射压力从100MPa提高到180MPa.如此高的喷射压力可明显改善柴油和空气的混合质量,缩短着火延迟期,使燃烧更迅速、更彻底,并且控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废气排放. 2.2 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 电调机高压油泵供油系统的喷射压力与柴油机的转速负荷有关.这种特性对于低转速、部分负荷条件下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不利.电喷机供油系统具有不依赖转速和负荷的喷射压力控制能力,就可选择最合适的喷射压力使喷射持续期、着火延迟期最佳,使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废气排放最低而经济性最优. 2.3 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 电调机的高压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其喷射正时直接依赖凸轮轴的转动角度,一台机器调整好后它的喷射正时就已固定不变,电喷机的喷射正时完全由电控系统控制电磁阀来调整.而不依赖于机器转动的喷射正时控制能力,是在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的关键措施,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负荷工况条件下需要不同的喷射时间以产生最佳的效率. 2.4 快速断油能力 喷射结束时必须快速断油,如果不能快速断油,在低压力下喷射的柴油就会因燃烧不充分而冒黑烟,增加HC排放.电喷柴油机喷油器上采用的高速电磁开关阀很容易实现快速断油.电调机的高压油泵则无法做到这点. 2.5 调速控制执行方式 电调机是通过速度传感器把机器的速度信号反馈的调速器,调速器通过对比预设定的速度值,把差值转换成调速信号驱动执行器控制供油齿条或滑套来实现调速,供油信号单纯依赖速度信号,调节供油量是由执行器的机械动作来实现.电喷机是采用转速、喷油时刻、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时输入计算机(ECU),与已储存的设定参数值或参数图谱(MAP图)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或计算后的目标值把指令送到执行器(电磁阀)。

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使用条件 二、机组主要技术规格 三、机组的主要性能 四、机组结构简介 五、机组的安装及使用 六、机组的保养 七、说明 八、附安装指导参考图 前言

本说明书仅对135系列柴油机与上海马拉松·革新电气有限公司的MP系列无刷励磁发电机配套的发电机组的使用和维护作简要的说明。有关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屏、调压器和柴油机监控仪的使用保养细则,请参阅随机附发的各相关说明书。 一、用途及使用条件 (一)本公司生产的系列柴油发电机组,整机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环境适应性强,热状态稳定,受环境影响小;震动小,污染小,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机组底座设有吊装孔,便于移动和搬运。 机组广泛用于工矿、工地、通讯、金融证券、医院、军用及小型城镇等作为流动或固定电源供给动力、照明等其他用途。 (二)机组在下列条件下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并能连续工作12h(其中包括过载能力)。 大气压力(KPa) 100 环境温度(℃) 25 相对湿度(%) 30 当使用条件与规定不符或超出12 h连续工作时,机组在非标准大气状况下,输出功率应按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修正。 (三)机组在下列条件下能可靠地工作: 环境温度(℃) 5-40 海拔高度(m)<1000 相对湿度(%)<90 (四)机组只适宜在室内或具有能避免日晒雨淋的场合使用。 (五)机组不适宜在空气中带有导电尘埃、腐蚀性化学气体的场合下使用。

二、机组主要技术规格 精品

精品

三、机组的主要性能 (一)当机组功率因数为0.8,三相对称负载在0-100%或100%-0额定值的范围内渐变或突变时,能达到下列性能: 注:1、机组在0-25%额定负载下其电压波动率和频率波动率允许比表列数值大0.5。 2、稳态和瞬态频率调整率指标系当调速率可调装置整定在最小位置时测得。(二)机组的空载电压整定范围为95%-105%额定电压。 (三)发电机在空载电压时,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不大于5%。 (四)机组在空载额定电压时,加上一定的三相对称负载(COSΦ=0.8滞后)然后在其中任一相再加25%额定功率的电阻性负载,但总负载电流应不超过定值,此时发电机线电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三相线电压平均值之差应不超过三相线电压平均值的5%。(五)机组应能直接起动功率为下表的空载四极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机组额定功率(KW)异步电动机功率 40 28 50-75 30 90-120 55 150-250 75 280-320 150 四、机组结构简介

柴油机电喷系统技术分析

柴油机电喷系统技术分析 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一部分发动机企业正面临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以下简称“电喷系统”)短缺的压力,市场新进入者的参与,或将缓解这一压力。 国内柴油机电喷系统技术现状 已经强制实施的国Ⅲ排放法规,要求汽车柴油机用电喷系统全面取代落后的机械式喷油系统。据了解,柴油机电喷技术属于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直接决定了汽车柴油机的排放和综合性能水平。因此,在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中,柴油机电喷技术是一道坎。 一家柴油机企业的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内满足国Ⅲ标准的柴油机电喷系统市场基本被跨国公司垄断,实行国Ⅲ标准,产能很难满足。2007年我国汽车柴油机的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台,跨国公司提供给中国的柴油机电喷系统,最多只能满足1/3的需求,这一局面亟待改变。 电控组合泵是完全自主创新的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满足国Ⅲ排放的性能,便于现有发动机产品应用的外形和接口,有竞争性的价格以及较为宽松的使用和维护条件。 跨国公司垄断电喷市场 随着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不断加严,车用柴油机电喷系统成为提高汽车排放水平的核心技术。由于国内企业一直没有攻克电喷系统的技术难题,没有成熟的产品供应,国内柴油机电喷市场被跨国公司瓜分。 长期以来,柴油机电喷技术一直被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所掌控。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格,跨国公司也加快了步伐。目前,博世、德尔福、电装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强的竞争态势。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燃烧方式不同,喷射压力较大,精确控制的难度也较大。目前,世界上柴油机电喷技术基本上被博世、电装、德尔福等跨国公司控制。这些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其中博世、电装都在苏州建立了各自的工厂。 在国际上,目前德国博世的燃油喷射系统占据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第二名日本电装,其市场占有率为12%。根据一位业内专家的介绍,国内企业购买的主要是博世、德尔福、电装三家企业的产品,博世占中国市场的60%,德尔福占20%,电装只有在上柴、锡柴的产品中使用,西门子在国内基本没有企业使用。 三家企业目前都准备在中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和市场开发,仅博世就将持续投资6亿欧元。 柴油机电喷技术主要包括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和电控泵喷嘴三条技术路线。在中国市场,博世和电装主推高压共轨技术,并且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共轨系统。德尔福推广中轻型车高压共轨技术,为重

快速判断柴油电喷车电脑版好坏的方法

博世电脑版 EDC7主电源(.)搭铁(.) EDC16主电源()搭铁() EDC17主电源()搭铁() ? 硬件相关故障判断 硬件判断第一步,故障灯? ?看故障灯代表ECU有无通上电,正常情况先亮再灭。 常见的故障 爆主电源保险,一上电就炸用万用表量1。02和1。05之间电阻如果发现为0欧可以确定ECU已经坏了。 传感器5V电源,(大家经常在群问到的问题)EDC7和EDC16 ECU有三路5V输出,分别检查油门1 油门2 轨压进气压力传感器电源是否正常,如果达不到5V要求说明ECU有问题(前提先排除线路问题) 未标定故障??发动几秒很正常,几秒过后感觉少缸工作,一般是ECU内部有问题。 控制总成错误??先别吓坏,小故障一般是指起动电机马达的线路或者驱动问题,检查方法 (吸铁开断开时)不发动时高端电压为0V 低端为3。5V??发动时高端电压为24V 低端为0V? 12V传感器供电故障? ?这是内部故障 计量单元相关故障??检查方法,拿开ECU插头分别检查计量单元的高端电压为24V 低端为3。5V,如果不正确说明ECU有问题 ?软件相关故障判断 1,泄压阀打开故障(这个故障码对限速影响很大) 故障描述:故障码能清除但每次开钥匙这个故障又会重新出现,实际故障是跑跑车泄压阀经常打开,这个一个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是问题车第一次产生此故障时没有及时维修,当故障码出现的次数过多时,就会永久保留在ECU内,造成现行故障,解决方案刷刷ECU就OK。 2,主继电器2故障 故障说明主继电器2故障有两种概念一个是软件上问题,另一个是硬件上的问题,能清除故障码的都是软件上的问题,不能清除的检查1。04输出电压是否

n620型柴油机说明书

N6210型柴油机 使用说明书 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 第一部份 使用说是明书 1柴油机及其附件介绍 1.1基本术语 1.1.1型号标注 系列代号缸数缸径增压用途变型代号 1.2.2自由端、输出端定义 柴油机的飞轮是连接推进器等主要功率输出端,为飞轮端,与之相对应的为自由端。1.2.3旋转方向 自飞轮端面向自由端数,顺时针为右转,逆时针为左转。 1.2.4气缸编号 自飞轮端面向自由端数,飞轮端为第一缸,依次类推。 1.2.5发火顺序

六缸:右机:1-5-3-6-4-2八缸:右机:1-5-7-3-8-4-2-6 左机:1-4-2-6-3-5左机:1-6-2-4-8-3-7-5 1.2.6左、右机定义 自自由端向飞轮端视,油泵面在右侧为右机,在左侧为左机。 1.2柴油机的技术特点 N210系列柴油机是消化吸由国外同类柴油机的先进技术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能燃用重油的中速柴油机,是公司系列柴油机成轼进入市场后,其产品发展战略的延续。其功率范围为396~1471KW,转速为600~1000r\min,可燃用3500S以下粘度的重油,性能指标先进,工作可靠,维修方便,外型美观,在相同的功率范围内该系列柴油机具有高度低、长度短、结构紧溱的优点。 N210柴油机为直列式、四冲程、增压中冷、直接喷射、不可逆转的柴油机,可以提供右机右转,右机左转、左机右转、左机左转。 其主要零部件有以下特点: 1)机体采用曲轴悬挂式结构和零档轴承设计方式,机器振动小,曲轴饶曲小,传动精度高; 2)曲轴为全平衡设计,有效减轻轴瓦的负荷,可以带前端输出; 3)主轴瓦和连杆轴瓦采用最新的铜铅双层电镀合金技术,疲劳强度大大提高; 4)伟分理处齿轮箱与机体铸为一体,机体采用水冷结构设计,凸轮轴操纵侧布置,机体整体铸造有气腔、水道、油道等,使得外围管路减 少,减少了三漏的产生。 5)缸套上沿设计火焰环解镶圈,有效清除活塞头部积炭,减轻缸套的磨损,减少机油、燃油消耗,提高燃用重油的适用性,采用机体冷却水 冷却; 6)活塞顶的形式采用平顶浅W设计,适应燃油高压喷射的要求,环槽全部淬火硬提高燃重油的适应性; 7)活塞环外围全部镀铬或CKS处理,提高燃重油的适应性;

电喷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

案例 5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油泵安装正时不对或飞轮不匹配。 故障性质:机械故障。 处理方法:重新安装油泵或更换匹配的飞轮。 故障分析: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更换过油泵或飞轮的发动机上,对于油泵有安装正时要求的发动机(如 6DL1 国 III 机),油泵安装必须正确;另外,如果更换飞轮,必须使用周围带有信号感应孔的原配飞轮。 案例6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油泵压力控制阀(PCV)插件位置装错。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处理方法:重新拔插安装(先关闭电源)。 故障分析: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拆卸过油泵或PCV 阀接插件的6DL1 国III 发动机上。其采用的是电装的油泵,PCV 阀有两个,接插件位置容易混淆,安装时需看好记号,一般是线上扎有颜色的胶带的靠飞轮端。 案例 7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NE(转速)传感器和 G(凸轮轴)传感器同时故障。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 故障分析: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得不多。用诊断仪检测会有 NE(转速)传感器和 G(凸轮轴)传感器同时故障的显示。 案例 8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高压共轨管故障。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 故障分析:此故障有时是轨压传感器故障,有时是油轨压力控制阀故障,如果轨压控制阀一直处于打开状态,轨压就无法建立,从而无法起动。 案例 9 故障症状:起动机无转速。 故障原因:无电源、电压不足或起动机故障。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 处理方法:接通电源或更换起动机或对电瓶充电。 故障分析:起动机电流过大会烧坏或齿圈无法与飞轮啮合;电压不足,发动机达不到起动转速。 案例 10 故障症状:起动机和发动机均有正常起动转速,但不着火。 故障原因:汽车空挡开关或离合器开关故障 故障性质:电器故障。 处理方法:更换。

柴油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

第一节#3柴油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 一、简介由中船总公司七院第七一二研究所生产的三期#3柴油发电机组,充分利用军工技术和现代化科学技术,按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进行生产,产品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技术先进。#3柴油机采用电子调速器,控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整体性能优越。 #3柴油发电机组具有保安正常电源失电后自启动功能、自动按程序分合闸,自动故障保护及报警,及蓄电池自动充电,机组自动进行油水预热等各种功能,达到无人值守机组的技术要求。 二、设备说明 1、概况:#3柴油机与发电机被安装在一个精确校平的底座上,通过弹性联轴器传递功率。 #3柴油机由机旁蓄电池组启动。柴油机仪表板及控制屏上装有全部的控制器及指示仪表。 2、#3柴油发动机 #3柴油发动机由美国Cummins生产,具有启动快,油耗低,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 发动机采用电子调速方式。 3、#3柴油发电机 #3柴油发电机采用无锡电机厂按照西门子公司技术生产的IFC5电机,装有A VR自动电压调节器。 4、仪表盘及控制屏 在#3柴油机上装有一只辅助用仪表盘,包括油压表、水温表、转速表等。其他控制仪表、指示灯分别装在六块控制板上:PT、CT柜,馈线柜,中性点接地柜,动力中心控制柜,动力柜,机组控制柜。 三、机组操作方式的说明 #3柴油发电机机组具有机旁、手动、自动、试验四种操作方式,通过机组控制柜面板上控制方式选择开关来选择,当选择开关打在相应的位置上时,则机组处于相应的操作方式。 1、机旁方式 在该方式下,机组只允许在机旁进行启动、停机操作,发电机各出口主开关 的分、合闸也只可在动力中心开关柜上操作。该方式主要用于对机组检修或自动、手动功能出现故障时使用。 2、手动方式 在该方式下,可在机组控制柜进行机组启动、停机等操作,并可通过速度选 择开关“怠速/全速”设定机组运行时的速度,该方式主要在机组自动功能出现故障时使用。 3、试验方式: 在该方式下,当将试验开关由“断”打向“通”时,机组将自动启动,当发 电机各出口主开关不能自动合闸,如需带负载维护,可通过手动方式将各出口主开关合闸,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

柴油发动机的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系统以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作为反映柴油机实际工况的基本信号,参照由试验得出的柴油机各工况相对应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MAP来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然后根据各种因素(如水温、油温、、大气压力等)对其进行各种补偿,从而得到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然后通过执行器进行控制输出。 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任务目标】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掌握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柴油用英文表示为Diesel,这是为了纪念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RudolfDiesel)如图8-1所示。 狄塞尔生于1858年,德国人,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1879年,狄塞尔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冷藏专业工程师。在工作中狄塞尔深感当时的蒸气机效率极低,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在积蓄了一些资金后,狄塞尔辞去了制冷工程师的职务,自己开办了一家发动机实验室。 针对蒸汽机效率低的弱点,狄塞尔专注于开发高效率的内燃机。19世纪末,石油产品在欧洲极为罕见,于是狄塞尔决定选用植物油来解决机器的燃料问题(他用于实验的是花生油)。因为植物油点火性能不佳,无法套用奥托内燃机的结构。狄塞尔决定另起炉灶,提高内燃机的压缩比,利用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燃油料。后来,这种压燃式发动机循环便被称为狄塞尔循环。

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使用条件 二、机组主要技术规格 三、机组的主要性能 四、机组结构简介 五、机组的安装及使用 六、机组的保养 七、说明 八、附安装指导参考图 前言 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本说明书仅对135系列柴油机与上海马拉松?革新电气有限公司的MP系列无刷励磁发电机配套的发电机组的使用和维护作简要的说明。有关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屏、 调压器和柴油机监控仪的使用保养细则,请参阅随机附发的各相关说明书。 一、用途及使用条件 (一)本公司生产的系列柴油发电机组,整机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环境适 应性强,热状态稳定,受环境影响小;震动小,污染小,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机 组底座设有吊装孔,便于移动和搬运。

机组广泛用于工矿、工地、通讯、金融证券、医院、军用及小型城镇等作为流动 或固定电源供给动力、照明等其他用途。 (二)机组在下列条件下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并能连续工作12h(其中包括过载能力)。 大气压力(KPa) 100 环境温度(?) 25 相对湿度(%) 30 当使用条件与规定不符或超出12 h连续工作时,机组在非标准大气状况下,输出 功率应按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修正。 (三)机组在下列条件下能可靠地工作: 环境温度(?) 5-40 海拔高度(m)<1000 相对湿度(%)<90 (四)机组只适宜在室内或具有能避免日晒雨淋的场合使用。 (五)机组不适宜在空气中带有导电尘埃、腐蚀性化学气体的场合下使用。 柴油发电机使用说明书 二、机组主要技术规格 常用功率KW 40 50 64 75 90 100 120 150 180 200 250 280 300 320 备用功率KW 44 55 70 82 100 110 132 165 200 220 275 300 320 350 柴油机型号4135D-1 6135D-3 6135AD 6135JZD 6135AZD-1 G128ZLD G128ZLD2 12V135JZD 12V135AZD 12V135AZLD 发电机型号 MP-40 MP-50 MP-64 MP-75 MP-90 MP-100 MP-120 MP-150 MP-180 MP-200 MP-250 MP-280 MP-300 MP-350 额定电压 400/230V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讲解 [图片]

电喷柴油发动机技术讲解 [图片] 柴油机的优点是:省油、环保、动力强、经济、维修方便,只要解决缺点就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而实现电控柴油机的方案现在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实现柴油控制有三条技术路线图,分别是单体泵、泵喷嘴和高压共轨。目前主要的国际汽车配件供应商都在进行着柴油共轨喷射系统的开发,如: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电装公司、VDO和玛格纳-马瑞利公司,它们是全球主要的共轨喷射系统供应商,而目前在国内生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还只有博世一家。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技术:1、单体泵技术

图1 单体泵的外形图 德尔福在重型车上采用单体泵系统。从成本上讲,国内的发动机从欧Ⅱ向欧Ⅲ升级时,如果采用单体泵,对发动机改动非常小,仅以外挂式的凸轮轴箱代替欧Ⅱ发动机的直列泵就可。当从欧Ⅲ向欧Ⅳ升级时,发动机机身主体结构仍然不变,只要把欧Ⅲ系统里机械式喷油器改成德尔福的电控喷油器,形成双电磁阀单体泵系统,在发动机整体结构不做大的调整下,就可以达到欧Ⅳ的排放水平。单体泵的外形如图1所示。单体泵系统控制如图2所示。 图2 单体泵控制油路 在性能方面,目前在国内单体泵使用的压力达到200MPa,当向欧Ⅳ升级,这个压力可以达到250 MPa。在单体泵上采用了

类似于共轨I2C的系统一致性控制,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在供油控制方面,如果使用双电磁阀单体泵系统,不仅可以对压力进行控制,还可以对喷射进行控制,而且还可以采用多次喷射。它可以达到欧Ⅳ或者欧Ⅴ的标准。目前,德尔福的双电磁阀单体泵系统在欧洲大批量生产,主要供应给欧Ⅳ标准的发动机,欧Ⅴ标准的发动机相关系统正在做开发工作。 单体泵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它的可靠性和寿命,这些性能已经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得到了10年甚至是15年的实际使用时间、数百万辆整车使用的证明。单体泵系统在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排放和燃油消耗率低。目前,这种非常强化、非常可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仍然在进一步提高。所以,从德尔福的观点来看,在技术方面,相信在2010年之前,所有欧洲和北美的重型车生产商绝大多数会采用单体泵系统和泵喷嘴技术。德尔福也在研发2010年以后新的排放法规所要求的新的系统。 2、泵喷嘴技术 优良的混合气是提高柴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率、噪音率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喷射系统产生足够高的喷射压力,确保燃油雾化良好,同时还必须精确控制喷油始点和喷油量。而泵喷嘴系统能够符合上述的严格要求。因此,早在1905年柴油发动机的创始人Rudolf diesel 先生就提出了泵喷油器概念,设想将喷油泵和喷嘴合成一体,省去高压油管并获得高喷射压力。20世纪50年代,间歇控制泵喷射系统的柴油发动机就

电喷柴油发动机维修技术[1]

电喷柴油发动机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 ●一、概述 ●共轨系统由高压泵、喷油管、高压蓄压器(共轨)、喷油器、电控单元和传感器及执行器组成。 ●共轨式喷油系统主要的贡献就是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基本无关。这一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创新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柴油发动机车型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将油耗进一步降低,使排放更加清洁。但共轨技术的喷油压力低于泵喷嘴系统,一般只能达到160MPa左右。由于喷油压力调节宽泛,采用共轨技术的柴油车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工况,起步也不会困难。 ●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在最高压力,导致燃油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温度。第一代共轨系统为商用车设计的,最高喷射压力为140MPa,乘用车喷射压力为135MPa。 ●第二代共轨系统可根据发动机需求而改变输出压力,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射功能。带有控制油量的油泵,喷射压力能达到160MPa。即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该系统也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提供适量的喷油压力。不仅有助于降低燃油消耗,而且还可以降低燃油温度,从而省去燃油冷却装置。预喷射降低了发动机噪声:在主喷射之前百万分之一秒内少量的燃油被喷进了汽缸压燃,预热燃烧室。预热后的汽缸使主喷射后的压燃更加容易,缸内的压力和温度不再是突然地增加,有利于降低燃烧噪音。在膨胀过程中进行后喷射,产生二次燃烧,将缸内温度增加200~250℃,降低了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第三代共轨系统带有压电直列式喷油器。2003年,第三代共轨系统面世,压电式(piezo)共轨系统的压电执行器代替了电磁阀,于是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喷射控制。省去了回油管,在结构上更简单。压力从20~200MPa弹性调节。最小喷射量可控制在0.5mm3,减小了烟度和NOX的排放。最高喷射压力达到 180MPa。此套采用新研发的压电直列式喷油器的系统使带预喷和后喷的喷油率曲线范围更为自由。 ●与其它喷射系统相比,共轨系统把压力产生与实际燃油喷射过程分离。“轨”被作为高压蓄压器,其内部燃油压力始终保持与发动机具体工况相适应的最佳压力。共轨系统可被轻易地安装到各类不同的发动机中。除此之外,共轨系统还提供了更广阔的扩展功能和在燃烧过程设计上更多大的自由度,它可以使柴油发动机以更低的排放、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低噪声运行。电控共轨系统,是国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水平最高、将来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电控系统。其喷油器的特殊设计,可实行灵活的多次喷射,且喷射压力可在不同转速和负荷条件下任意调节,给发动机带来的好处是极为理想的指标。由于这些因素,电控共轨技术已普遍为新一代乘用车柴油发动机采用。 高压共轨系统示意图 二、共轨喷油系统主要特点

柴油机消防泵机组使用说明书

三角洲牌 柴油机消防泵组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黄河水泵厂

目录 一、前言 (3) 二、结构说明 (3) (一)发动机 (4) (二)水泵 (4) 三、安装说明 (5) 四、泵组的使用 (5) (一)起动前的准备与检查 (5) (二)机组起动与运行 (6) (三)停机 (6) 五、泵组的维护与保养 (7) (一)日保养 (7) (二)一级保养 (7) (三)二级保养 (8) (四)三级保养 (8) 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9) 七、附图 (10) 一、前言 XBC系列柴油机驱动消防泵组是本公司按照国家消防泵标准,同时参照美 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20,研制生产的一种固定式消防装置。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发电、棉麻纺织、仓库、机场、码头、高层建筑等行业的消防供水

和泡沫灭火系统。也可用于水上船舶、海上油轮和消防舰艇等场合。该机组采用优质国产或进口柴油机与消防水泵配套。具有启动迅速、引水可靠、功率储备合理、运行平稳、“三化”程度高、压力、流量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先进可靠的消防设备。 泵组的合理使用和认真维护保养,是保证泵组正常可靠工作,充分发挥应急功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为了使泵组操作者熟悉其结构特征,掌握使用和保养方法,切实用好泵组,我们编写了这本说明书,供机组操作人员参考。 XBC系列柴油消防泵组产品型号含义: 示例: 二、结构说明 XBC系列消防泵组是以柴油机为动力,驱动消防水泵,输出压力水或空气泡沫混合液进行灭火消防工作。泵组主要由柴油机、水泵、传动装置、公共底座、仪器仪表和热交换冷却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泵组)等组成。泵组的结构及外形尺寸以及工作性能曲线见随机附图。 (一)发动机 泵组选配的发动机均为优质国产或进口柴油机,其构造、性能、使用及维护保养,调整与装配等详细说明请参阅泵组配套的《柴油机使用说明书》。 (二)水泵

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

详谈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喷技术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共轨系统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如果把单体泵柴油喷射技术比做柴油技术的革命的话,那共轨就可以称作反叛了,因为它背离了传统的柴油系统而近似于顺序汽油喷射系统。共轨系统开辟了降低柴油发动机排放和噪音的新途径。 欧洲可以说是柴油车的天堂,在德国柴油轿车占了39%。柴油轿车已有了近70年的历史,而最近10年可以说柴油发动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997年,博世与奔驰公司联合开发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Common Rail System)。今天在欧洲,众多品牌的轿车都配有共轨柴油发动机,如标致公司就有HDI共轨

柴油发动机,菲亚特公司的JTD发动机,而德尔福则开发了Multec DCR柴油共轨系统。 共轨系统与柴油喷射系统的区别 共轨系统与之前以凸轮轴驱动的柴油喷射系统不同,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燃油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径向柱塞式高压泵产生,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共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电磁压力调节阀控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进行连续压力调节。电控单元作用于喷油器电磁阀上的脉冲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过程。喷油量的大小取决于燃油轨中的油压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及喷油嘴液体流动特性。 燃油喷射压力是柴油发动机的重要指标,因为它联系着发动机的动力、油耗、排放等。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已将燃油喷射压力提高到1800巴 近年发展 最近2年,匹配直喷柴油发动机的轿车在欧洲得到了显著发展,有着高效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发动机噪音。直喷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是泵喷嘴系统,国内生产的1.9TDI宝来就应用这一系统,最高喷射压力可达到1800巴。泵喷嘴直喷系统好虽好,但燃油压力不能保持恒定,随着排放控制的更加苛刻,就需要更高及恒定的柴油喷射压力和更完善的电子控制,于是众多制造商们就把优点更多的柴油共轨系统作为柴油发动机的发展方向。这一系统有很高的燃油压力,并能提供弹性燃油分配控制,通过ECU灵活地控制燃油分配、燃油喷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