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与生活

浅谈设计与生活
浅谈设计与生活

浅谈设计与生活

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的生活促进了新的设计的表达形式。在设计与生活这较大的范围之下来讨论视觉传达设计与生活之间的总联系,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用最简单的符号,其主要秉承一个“传达新东西的”的理念并且拉近生活与设计的距离。

标签:视觉传达设计;生活方式;表达形式;市场;就业

1 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视觉传达设计是众多设计种类中发展的最为迅速的也是最具有独特形式的,其主要由以图形设计为主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符号进行信息的传播,在视觉上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享受,视觉传达传递信息主要依靠视觉符号进行,而通过利用视觉符号将信息进行传达的设计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设计者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将其观念经由视觉符号传达给人们的一个过程。

2 视觉传达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在功能上主要以用简单的视觉符号来传达新的信息以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第一时间在视觉上接受新的产品理解广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生活方式包括有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从“衣”来说,衣服的版式、图案、以及搭配;从“食”来说,食物的摆盘、包装和餐具的外观设计;从“住”房屋的外观设计、内部装饰的设计以及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搭配;从“行”方面来说,交通公共外观设计以及路边上各类标志的設计,这些都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个方面,也是对世人对该物品的第一感受,即视觉传达设计的中心思想。从这四方面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品消费的影响,如今社会就是人们以消费为生活的只要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商品需要大量的广告、海报、包装等作为促销的工具,从而也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3 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是以“符号”的形式表现,秉承简洁明了的设计方式。在当今复杂繁荣的社会简单明了的表达形式更加能吸引观看者的眼球,也可以让人一下子对该符号产生深刻的印象。而符号又是多样化的元素可以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改变也可以结合所需要宣传的物品从而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如今在海报、广告、包装等设计上都会采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进行创新,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对表达形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一种传承。在简单的形式下表达复杂深刻的含义亦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仅靠一个简单标志表达其内涵并到达让人记住的效果,这在产品的宣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小区设计理念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面积、采光要求外,也特别关注住宅小区绿化质量。 能够居住在绿色生态住宅小里成为每个城市人的梦想。在小区建设中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实施绿化、造景,力求营造“绿树成荫、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的人间仙境。 2、主体 2.1小区绿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 2.2国内外小区绿化的发展 2.2.1国外小区绿化的发展 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2.2.2国内小区绿化的发展

我国住宅环境设计则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90年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取消福利分房,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购房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和谐和活力。人们生态的居住观,给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人们的住房消费更趋于时代性,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家园,居住区及周围环境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居住区绿化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并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2.3国内外小区绿化的实施现状 纵观世界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不断发展进步的四个阶段。 2.2.1点缀型园林景观: 小区中的一抹绿意 这种园林——如果可以称之为园林的话,一般出现在早期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里。在排列式的楼与楼之间,沿墙角多有一排矮灌木,或是沿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有几颗大树。 2.2.2绿化型园林景观: 以大面积绿地草坪为主 最初的园林形式多以大面积绿地体现,间或布置少量假石、花坛、回廊和一个简易的儿童游乐场。现在看来,这种环境景观设计过于平淡、简单,缺乏变化,仅仅保证了小区的绿化率而已。这种作品在1999年和2000年建成的小区中极为普遍。这些绿地为小区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2.2.3观赏型园林景观: 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这类园林有一种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小区园林中的绿地都是封闭式的,圈起来美则美矣,却无法亲近。一旦儿童“闯入”,轻则被教育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14T16:02:08.9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龚春华[导读] 本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以及其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还论述了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法,对该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上海承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各行各业中倡导节能减排的呼声不断扩大,建筑领域也出现了绿色环保的新风潮。建筑室内设计理念中,逐渐衍生出了绿色设计理念。基于此,本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以及其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还论述了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法,对该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环保材料;室内设计 前言 绿色设计理念是基于当前提倡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状而产生和发展的。建筑的室内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可以为使用者打造更为舒适的环境,让建筑的实用性能得到提升。而在建筑室内设计之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则可以在满足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后,提升室内环境的环保特性和节能特性,使建筑室内设计工程的开展更具可持续发展特征。 1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 绿色设计也可以被称为生态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最早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基于绿色设计理念而开展的设计工作,可以实现最低水平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活动中运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就必须对生产和后续处理工作的环保性严加要求。运用这种理念,既需要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成效,使它们都处于低耗高效的状态;又需要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环保要求,且生产废弃物可以得到妥善地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行总结。该理念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力图达到节能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保设计理念[1]。当绿色设计理念被应用于室内设计领域,则会使室内环境的节能环保特性变得更为突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室内设计工作,可以将室内环境打造的更为舒适、低碳和健康。设计师将从空间设计、灯光设计、通风设计和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着手,在满足人们的审美和使用需求的同时,提升室内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提升室内设计方案的节能环保特性。因此,在其应用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节能降耗原则。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节能降耗原则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材料的选用方面。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和原生态材料装饰室内环境。同时,应该根据设计目标,设定材料数量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采购,尽量避免浪费。在材料应用环节,也应该提升其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第二,循环利用原则。为了达到节能环保效果,绿色理念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循环利用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实现材料的合理选择和重复利用。应实现对建筑材料或旧有家具器物的多次利用,提高设计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则应该实现建筑物资的回收利用。在设计环节中,应尽量选择选用可再生资源;并积极拓展回收利用渠道,实现建筑垃圾的二次应用,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生态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建筑室内设计方案的“自然美”上。在设计环节中,工作人员应该尊重和利用自然条件。突出室内设计方案的质朴性和简洁性,用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思路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应让生态美学在室内设计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3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规划和物理环境设计 将绿色理念应用在室内环境中,可以实现对环保、节能、可持续以及人性化的最高追求。基于此理念,室内设计方案可以突出环境内的采光和通风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还能保证室内的功能空间划分合理,界面处理质量达标。如今,城市用地紧张,人均居住空间狭窄,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但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希望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环境优势。所以,室内设计的自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室内采光、通风以及空间划分方面。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可以选择使用绿植或玻璃隔断,实现空间划分;以人造手段为室内空间增添自然景致,并保证室内采光充足。在设计时,还应减少墙体设计,以居住者的流动路线作为空间划分的标准。如图1所示,在同一空间中同时具备客厅、餐厅以及厨房的功能,其功能分区并不明显,但是环境却十分适宜,并不会有杂乱无章之感。而且,这种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减少施工材料的应用;还可以达到扩大空间容量的效果,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2]。设计人员还应该突出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界面中的应用。应选用环保涂料对墙体、地面和顶棚进行粉刷,并选择环保型建材完成装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设计的经济性;更可以避免因材料应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降低出现甲醛超标等问题的可能,为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图1 模糊功能区的住宅室内设计

设计,让生活方式更美好

设计,让生活方式更美好 设计是被人所消费的,所以尤其应当关注设计与人的关系。在强调设计以人为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仅仅是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的设计是不够的,我们应当探索让设计来引导人的生活,让设计来完善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于通过设计来发掘人们潜意识里对生活的要求。在设计发展的历史上,无数的经典设计都是如此。 当代的设计已经在更深入地强调设计以人为本。但是,究竟应当怎么样以人为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好的设计,不应当是纯粹地去迎合人们的生活,或者说,不应当以此作为最终的归宿、最高的追求;而应当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引导人们的生活,来协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甚至于挖掘人们潜意识里所向往但又不懂怎么表达出来的 生活方式。这样的设计才应当是我们最需要的设计。 必要性:设计应当协助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消费者对于设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设计过的作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现在更多成为他们的本能感觉;而对设计的认识,单靠本能是不够的,因此设计有逐步庸俗化的倾向。 例如大家买房子之后自己动手装修,也就是消费者自己主导设计。由于审美水平、设计水平的局限,往往导致整个

住宅设计的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滑向极端庸俗化的地步。不以人为本、不照顾消费者的要求一定行不通,但完全讨好和迎合消费者来进行设计,最终对消费者本身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妨碍了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消费者对于设计的要求,其本质就是对于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但是消费者不是设计师,他们对于生活方式的认识也就停留在了“追求”这一层面上了。也就是说,虽然潜意识里存在着对于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但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种向往和追求,更不要说通过什么样的设计才能满足这些追求了。 因此,我们的设计应当能够更加深入进去,也就是深入挖掘消费者潜意识里所向往的生活方式,进而帮助他们表达,帮助他们实现。诚然,这需要对消费者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研究,需要深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去,但是这应当是设计最终的诉求。 格罗披乌斯在迪斯尼乐园竣工后,要求工人把四周的空地上都种上草,任人去踩。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坪上被踩出了许多小径,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皮乌斯就让工人沿着人们踩出的路,铺就了通向迪斯尼乐园的道路。1971年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这个经典的设计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以人为本:设

高中美术_《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通过刚才这个有趣的视频,我想同学们看出来了,这是个非常有创意有设计的Living 杂志广告。那么提到设计,我想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设计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中,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设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新课 设计是实用艺术,它以艺术为设计的要求和要素。广泛的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是人造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无刻的不在探索新的设计。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设计的时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不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也为设计艺术的创造发展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天地。在今天的生活中,现代设计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设计,小到包装、服装设计、动画,大到汽车设计、室内装潢、环境设计等等。 那么,你认为一件好的现代设计作品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实用?美观?创意?还是“?” (让我们从设计艺术的三个特点出发,一起去领略现代生活中设计艺术的魅力。) 【一】创意吸引眼睛 在设计中提到创意那是必不可少的,创意改变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说过“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奇迹”。验证这种神奇效应的,是老师手里的这个产品。(透明的易拉罐汽水),采用这种透明瓶子后,这瓶汽水的销量飞速增长,销量翻了一倍。总之,产品的形象因为有了创意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意就是要吸引我们的眼球,抓住我们的好奇心,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我们来看一下海报招贴,(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老师总结。)这幅环保招贴用黄色作为灯泡的外轮廓,警示人们当能源用尽的那一天,世界将是一片漆黑。总之,产品的形象因为有了创意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意就是要吸引我们的眼球,抓住我们的好奇心,从而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我们轻松一下,看一段视频。) 在刚才的视频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标志,使得这个孩子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就会高兴的大笑。这个标志,相信也有同学看见之后也会异常兴奋,它就是快餐店麦当劳的标志,你看见它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满满的一大包薯条在你的不远处向你招手。它采用第一个字母M做为标志,采用的金黄色像两个打开的的双拱门,欢乐和美味吸引着你的到来。 我们会发现,标志图形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简洁明快的传达着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许多我们大家熟悉的标志同样以鲜明的个性,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和联想思维,传达着特殊的信息,给人们留下深广的印象。像:中国银行的标志。 这是靳埭强先生在1980年为中国银行设计的标志。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相结合的简洁造型。中间的“中”字里的一竖类似穿线的绳子,告诉人们中国银行为你理财。整个造型还寓意着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简洁、稳重、易识别。民族内涵浓重。 从这一个个我们熟悉的标志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设计师的那句格言:简洁是一种力量,当

浅谈生活中的产品绿色设计

浅谈生活中的产品“绿色设计” 摘要: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本文论述了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内涵,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绿色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和绿色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并且通过生活和工业中的产品来对其加以说明。 关键词:绿色设计;产品实例;发展趋势 On the life of the product "green design" Abstract:"Green Design" is an army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trends began to emerge in the late 1980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dicates that "green design" is still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the 21st century, product design, and "green design" shall notshould just stay at the technical level,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design of thinking and princi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green design, green design and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design, content and methods of green design and green design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explained it by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Keywords:Green design; instance; trends 1.绿色设计的内涵和理念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等。相似于抗震设计,是一种概念设计。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1D”,即Reduce,Recycle,Reuse,Degradabl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内容,也就是被国际上普遍承认的“3R”设计原则:“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即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

家具设计理念

家具作为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产品,其功能和审美对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审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技术美则成为评定家具的主要内容。如何展现或实现家具的技术美,也就成了现代家具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美学是美学分支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文化领域中的美学问题。因为很多学者在技术美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技术美从诞生到今天都未能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我国的陈望衡、徐恒醇等知名学者都曾对技术美作过深入的研究。竹内敏雄提出了技术产品的美(技术美)是功能与形态、形象的统一的概念。“技术美就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美。”陈望衡则将技术美的构成分为:功能美、结构美、肌理美与材质美以及形式美。这里引用徐恒醇《技术美学》中的定义来阐述,“在创造性生产劳动中所产生的那种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相统一的产品所具有的美就是技术美,它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第一种美的形式,也是人类物质生活中最基本的审美存在”。定义中指出了技术美的物质性和功能性,并强调了它的审美存在。 技术美与技术紧密相连。没有技术,就没有技术美,也就没有技术美学。技术美不仅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第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审美存在。它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劳动者在物质生产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手段对客体进行加工所形成的审美形态。 技术美与工艺美有着本质区别,技术美有着自己的审美特性和感知方式。工艺美的承载品多为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有很大的感性艺术在其中,大都存在于造型艺术领域里,提倡自然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相反,技术美特性和表现方式取决于机械化生产方式和工业产品的性质,是大批量、标准化、统一和理性的特征的真实反映,最终目的“美”是实用功能。在表现方式上,技术美从工艺美术到现代主义都是不同的、并有不同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首先,技术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共同美;其次,技术美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最后,技术美的变异性很强,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随着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机械化逐渐将传统的手工劳作取代,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诸如钢铁、塑料、玻璃等新材料。现代家具不仅加入了更多合理的功能和相对人性化的设计,而且在无形中体现出一种技术美。现代家具的技术美与传统家具的艺术美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在现代家具发展过程中,技术在家具设计与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技术美也成为物化在现代家具之中的一种审美存在。现代家具中所展现出的技术美,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经过“抽象一实践一抽象”的过程转化而来的。我们所体会到技术美,不再是单纯的对技术的赞叹中形成的感受,而是切实体会到技术所产生的独特的魅力,如功能的实用美,形式的诗意美和理论的人文美等,所有这些美的体验都是能够从家具中感知的,并且从造型中展现出来的。所以说,现代家具在实现“具”的功用的同时,其蕴含的技术美也就在刺激着我们的视觉和知觉,从而形成一种外化的美感。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

浅谈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传统的机械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此,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机械产品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说明了机械产品绿色设计概念,阐述了机械产品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最后举例说明绿色设计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tensifying. Traditional mechanical products have been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ich we must in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our country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mechanical product green design concep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application of green design in automobile industry. Key Word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cal products the mechanical product green design.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过100多年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经面临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深刻矛盾。在人类对自己长期以来采用较为粗放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模式及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反思之后, 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该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使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 甚至比当代人还多的人均财富和生存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当代人要有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 切实地改变现在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以及由这种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 特别是在这么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2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应该看到, 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技术相对落后,发展大部分是通过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的投入手段所推动的, 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发展的结果, 是现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生产数量以及迅速的换代速度导致越来越多的废弃产品,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发对当今生活环境和生态带来严重的破坏。实施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和制造,能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降低废弃物的生成,提高产业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避免制造业的恶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因此以绿色设计 和绿色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本文主要介绍绿色设计理念在机械产品制造上的体现。 2.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大多采用的还是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和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设计案例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认识、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与作用。认同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一份完整的探究实验报告。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包括形成原因、症状和危害)。 准备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材料和用具。 拒绝毒品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片以及相应的宣传报道)。

学生: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主要是一些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症状和危害)。 预习教材P94~97的内容。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汇报交流 回忆健康的概念及评价健康的标准。 了解生活方式的内容。 汇报交流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资料。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述健康的概念及评价健康的标准,引入生活方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评价,并展示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图片资料。 二、新课学习

(一)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资料分析: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资料分析: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 讨论:(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94的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积极肯定,同时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再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P95的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小结: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探究实验报告。(课余时间完成)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表达交流:探究活动的过程及方法 汇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讨论教材P96的第1题: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第2题:酗酒和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有哪些危害? 认真听取学生汇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室内设计理念经典格言

室内设计理念经典格言 导语:对于相对偏小的房间构思设计时,应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简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室内设计理念经典格言,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室内设计理念经典格言1、眼高手低主要是由于见识太少,声名显赫主要是由于厚积薄发,设计师切忌浮躁。 2、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3、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4、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5、设计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一种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方式。 6、在行业中建立你的口碑,这需要靠人格,设计作品只是一个认识你的渠道而已。 7、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人的生活品味。 8、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9、因生活而设计,因设计而美好。

10、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11、先做好设计,再谈策划,再谈综合能力,不要搞反了。 12、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是为了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13、不可抄袭他人之创意,不论有何前提。 14、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15、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16、设计是恒久的,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 17、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 18、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悠闲自在的情境。 19、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20、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 21、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22、当人们的空间被各种物质挤压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本质,我们要去掉一切虚假的、表面的、无用的东西,而剩下真实的、本质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因而得到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舒适、更多的效率、更多的美……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6:06:55.6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2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主要讲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自身节能措施的运用和海绵城市的应用和发展对建筑和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 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并将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逐步增加到30%以上。其中公共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对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耗水平,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生态环境一再遭到破坏,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使用绿色设计创建我们的家园,使之更加和谐! 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怎么才能控制和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是否具备应对降低能耗的办法?那么如何才能合理的把自然、绿色的节能方式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中呢? 首先,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政策等特点进行设计及施工。 其次,改善现代人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从思想上提升节能意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把可再生资源与建筑有机结合,在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把绿色节能理念从每个人,每个地方贯彻,实现绿色家园、绿色人生。 绿色建筑并不是单单建筑本身,也包括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本身的绿色设计和施工、海绵城市系统等等,绿色建筑还需要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政府监管单位公共协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一、太阳能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海南,太阳能如此丰富的地区,如若不能合理的利用太阳能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可以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热水等;在海南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宿舍和酒店使用较多,太阳能发电并未发现多少建筑在使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策导向,二是项目的后期运维。特别是住宅项目,前期根据政策要求,设计单位按标准设计,施工单位按标注施工;但后期太阳能的运行和维护,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使用。购房业主花钱买了个摆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个人建议,政府机构能够对住宅项目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抽查或检查,为现有资源使命的体现,尽应有的职责。 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 海南位于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设计人员通过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更加合理,提高人们的居住满意度。 1.建筑保温隔热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材,经常用到的外墙围护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无机保温砂浆 +灰砂砖。屋面常采用耐火等级为B1级的挤塑聚苯板保温或采用耐火等级为A级的膨胀珍珠岩板保温;外窗的选材主要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镀膜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等。例如我司设计的复兴城项目,主体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是玻璃,节能设计方案选用的是LOW-E玻璃,开发商为节约成本,未经设计院同意直接将LOW-E玻璃改为普通玻璃施工,可想而知,在日照如此强烈,气温如此高的海南,室内环境有多糟糕。之后开发商为了弥补这个错误的决定玻璃不光需要镀膜,而且做了大量的遮阳设施,成本反而会更高。这就是对节能设计的不重视导致的后果。 2.合理利用自然风和光 据了解,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40%~50%,照明能耗约占30%~40%[1],照明系统仅次于供暖空调系统,这样看来,在空调和照明能耗这块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为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各项自然资源。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风,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保证建筑室内温度得到更好的调节,提高空气的流动率,从而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设计人员根据自然风流向,结合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合理设计建筑室内门窗的朝向,保证自然风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的建模分析,进行了建筑视野分析、天然采光分析、眩光分析。在有效利用天然采光的同时,避免强光反射造成的眩光。 3.提高建筑环保材料的利用率 由于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多,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环保型施工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小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材料相比,环保型施工材料具有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3]。很多时候外墙保温我们习惯采用灰砂砖+保温砂浆的做法而不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就是因为灰砂砖的防水性能会好一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外墙自保温也越来越多,加气混凝土轻质条板内墙也越来越多,装配式技术日趋成熟。墙体采用自节能砌块,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损耗、减化施工环节,避免使用过程中对保温层的破坏,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三、海绵城市在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因素 阚志刚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 吉林长春 ,130022 摘要 :通过对产品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关系、产品形式的审美因素、情绪与情感的分析 , 论述情感化因素在产品设 计中产生的影响 , 阐释在产品设计中如何应用情感化因素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品设计 ; 情感化 ; 审美因素中图分类号 :F27312文献标识码 :A Emotional F actors in (The Liberal Arts School of and T echnology , Changchun Jilin , 130022 Abstract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 and forms , aesthetic factors of product form , em otion and affection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at em otion factors have an effect on product design and expounds how to use the em otion factors and the im portance of e 2m otio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K ey w ords :product design , em otion , aesthetic factors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使用而进行的设计 , 其组成部分包括可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在创造一个产品时 , 设计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 如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 , 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但是 , 多数人没有认识到 , 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还有很浓重的情感成分。有时 , 设计里含有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实用成分对产品的成功更重要。在产品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 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大多数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都十分相似 , 因此 , 现今的商家通常将产品卖点聚焦在消费者购买和拥有该产品的“ 情感利益” 上。

浅谈生活中的产品设计

浅谈生活中的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产品设计的涵盖面很广,大到火车头小到一根针都可以成为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主要就是解决人与产品之间的问题,其目标是实现机能与美的统一。产品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满足可工业化生产。可区别于机械设计的是,产品设计更多关注与市场、用户群、产品造型、产品概念。[1]因此产品设计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说到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用品是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需求中产生的,与之密切相关的应用物品,[2]我们可以在这些不同的方面中简单的概括生活中的大部分产品设计。 在穿着上,从远古时代只讲求保暖的兽皮衣,树叶衣发展到奴隶制时代的麻布蚕丝衣物再到讲求审美情趣的各类时尚服饰,产品设计在衣着上的的发展也与时俱进着。除了传统的上衣裤子,遮阳的帽子,避光的墨镜,保暖的围巾、手套、护袖、护腿,防滑的鞋子等等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用到的衣饰,而它们的用途也从遮体护体保暖延伸到了时尚审美的体现。 食品上为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烹饪的要求,各种方便使用的小厨具应运而生,配合刨丝的刨丝板,方便打发的打蛋器都大大缩短了我们的烹饪时间。我们的产品设计除了在常规厨具做出了人性化的设计之外,还增加了各种新型科技产品设计,比如面包机,电饼铛,酸奶机,豆浆机,烤箱,榨汁机、刨冰机等等,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轻而易举的做出美味的食物,在很久以前甚至还需要去到专门的商店里才吃的到这些美食,是产品设计给予了我们更多的美味。 提到住,不论是上班上学还是在家里休息,我们都离不开家居。所谓家居生活,就是人与生活日常产品设计的相处过程,粗看没什么特别,实际上,家居生活产品设计作为生活质量的基础,从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许就是一件极为不起眼的物品,也许就能左右你一天的心情或者你的身体状况。家总是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各种日用产品在材质选用上的考究与人心理上的贴合,例如棉质的服饰和衣物、木质的书柜、精美的瓷盘等,除此之外,现代的很多日常生活用品设计都讲求设计朴素大方,当然也有满足少数人的奢华

慢设计理念:用设计体味人与环境间的慢调时光

慢设计理念:用设计体味人与环境间的慢调时光 撰稿人:倪卫峰(现任漫空间装饰设计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总经理) 每当行驶在拥挤的马路上,车速总会被动的也跟着慢了下来,而人们在高效高频的生活节奏下,也常常有被迫停下来喘息的时候。曾几何时,物质丰富的人们开始期望得到更深的精神享受,他们开始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慢变成了一种风尚。当慢食,慢写,慢设计成为一种生活的全新姿态,随之而来的“慢设计”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场全新革命。 我所理解的慢设计理念 从事设计行业十余年,常常遇到客户问我,慢设计是什么风格?每一次,我都会耐心的向他们阐述,慢设计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理念。对于室内设计领域而言,以原创设计为主导无疑是领先业内的首选要素。本人在多年致力于商业空间、办公空间、高端别墅、会所等室内设计的同时,常对未来的家居设计走向进行思考。慢设计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阿特利·彼特(AtelierPeterZumthor)在《AnythingGoes,ButSlow》一书中提出。它响应了慢生活的精神理念,崇尚绿色和自然环保,追求舒适和高品质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今,当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全球共识的价值趋势,慢设计,也在成为我们的家居环境的新风尚。 我本人之所以主张“慢生活、慢品味、慢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家居设计理念更符合当下人们对内心的渴求。“慢生活”是一种用心的生活态度,“慢品味”是在宁静中将自然与周围环境用心品读,“慢设计”强调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应处于一种平和、放松、随性的感知状态,即遵从内心最率真的状态和表达,使人能够在舒缓的节奏中慢慢品味生活的真谛。在中国汉语中,“慢”,从心,从曼,“曼”意为“延展的”,“心”指“心里的感受”、“感觉”,“心”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心里感觉到时间的延展”,以内心的感受为主。而这种以更高精神追求与享受、尊崇回归本我的生活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中庸之美有所契合,任何事物的最佳状态应是处于一种均衡、适度、和谐的美好状态。 慢设计的存在于平凡中绚烂 虽然咋一听,“慢设计”的理念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但这里指的“慢”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快”,“漫生活”实际是一种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漫设计”应用在家居中的理念同样是为了人们更舒适美好的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曾提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在本人总结自己从业十余年的成功案例中也常能发觉,那些在空间设计中注重人文风格、去繁就简、去除浮华、回归本质的设计作品才是最能打动客户,并常常引来共鸣的佳作。可以说,慢设计的观念中一直很好的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个人认为,只有将艺术设计作品带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时才算是理想中的“完美”,这也是漫设计理念所带给我们的一大宝贵财富。 每当在施工完成后,一处设计作品顺利变为现实后,我总会回到这个空间再细细感受其中由天然的装饰材料、简单的线条结构布置和朴素的外墙装饰等不同元素的共存构筑出的别样韵味。本人认为,遵循慢设计的理念文化,既有迹可循,同时也隐匿于无形,能够在设计

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及美国的生活方式

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与美国的生活方式 ※社会时期的背景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到极大破坏,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时期,逐步进入了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描述的丰裕社会。美国设计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次大战期间,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1、出现了独立的设计事务所。2、美国大众文化对于设计风格的影响。二战后出生的“战后婴儿”从家庭消费力、对传统价值的淡漠感、对新事物的喜爱等方面都不同于父辈们,为了适应这代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就需要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的出现。另外丰裕社会于50年代末期开始成熟,妇女的经济独立成为一不可忽视的潜在消费力量。这些新因素的出现决定了单一垄断风格将不复存在,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风格,设计开始出现在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方式,也越来越重视短期消费需求。60年代消费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成为西方消费的主要方式与行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生产能力的巨大发展,这种发展在1918年之后转变成为一种消费高潮。从一开始,美国的设计运动就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气息,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设计遵循的实则是“形式追随市场”。虽然缺乏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学究味,也缺乏理想、充满试验的设计运动和设计集团。但市场机制本身具有惊人的供求关系调节功能,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不得不提供不同的产品、包装,利用各种广告来促进销售,这种背景使美国的设计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也更加宽泛。 并且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流线型和随后出现的有机造型成为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 美国职业设计师的出现背景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尽管第一代职业设计师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阅历,但他们都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跻身于设计界的,他们的工作使工业设计真正与大工业生产结合起来。 如果说德国人对于设计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现代设计的理论和教育体系,进行了大量试验,把社会利益当成是设计教育和设计本身目的。那么,美国对于世界设计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工业设计,并且把工业设计职业化。 沃尔特·提革(Walter D.Teague,1883—1960)。是美国最早的工业设计师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