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黄酮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概况

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概况

沙棘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概况曾圣雅;周吉银【摘要】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从沙棘叶中提取纯化总黄酮的方法,指出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法、微波萃取法、普通超声提取法、循环超声提取法、微波超声双辅助提取法,其中回流提取率较高,微波法次之,但超声法和超声循环提取法可节约时间和能耗,效率也较高;纯化萃取方法有酸提碱沉法、膜过滤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聚酰胺洗脱法,其中优选膜过滤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后总黄酮含量较高且方法简便可行,成本较低。

虽然对沙棘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需摸索更有效的方法,并且需进一步提高提取率和萃取后总黄酮的含量。

%The pertinent doc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consulted to survey the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methods for total flavonoids from seabuckthorn leaves. The main extraction methods concluded were refluxing method, conventional ultrasonic method, circulating ultrasonic method, microwave method as well as microwave and ultrasonic auxiliary method, among which the refluxing method was with better extracting rate and the next was microwave method, but the ultrasonic method and circulating ultrasonic method can reduce time and energy with good efficacy. The methods for the purification included alkali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method,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method and polyamide elution method. Among them, the filtration method with preferred adsorption membrane and macroporous resin method are simple and feasible with lower cost to purify the total flavonoids. Although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had beenimproved in a certain de-gree, the more effective way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xtracting effect and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after purification.【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136-139)【关键词】沙棘叶;总黄酮;提取纯化【作者】曾圣雅;周吉银【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重庆 400037;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重庆 4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酸刺,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属的一种野生浆果植物。

沙棘属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沙棘属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免疫 调节 剂是 指 能增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的 物 质 , 亦 称免疫 促进 剂 , 是近 些 年 来 出 现 的 一类 新 型 生 物 活 性 制 剂 。过 去多为 化学 合成 物 质 , 因其存 在 副作用 , 因而 在应用 上受 到 限制 。 随着 有 机 农 业 的高 速发 展 , 们 人 发 现在 畜牧 生产 中 长期 应 用 的 抗 生 素 、 学 制剂 和激 化 素类 饲料 添 加剂存 在 大量 的毒 副作 用 , 如造成 耐 药性 、 残 留 、 癌 、 畸变 等 。给养 殖业 和人 类健 康带 来严 重 致 致 危 害 。免 疫机 能制 约 着 动 物 的 健康 状 况 、 育过 程 和 发 生长 性能 。天然 植 物药 免疫 增 强制剂 具有 化学 药物 无 可 比拟 的优势 , 调节机 体 免疫 功能 , 可 对某 些疾 病 防治 效果显 著 ; 副作用 小 , 易 产生抗 药 性 ; 发难 度小 , 毒 不 开 周期短 , 费用低 等 。因此 , 国都 在致 力 于发展 有机农 各 业 , 找 、 发 、 进 和替代 抗 生素 等药 物 , 用安 全性 寻 开 改 使 高 的新 型饲 料 添加剂 。沙 棘 属 ( p Hi p叩 h eL 为胡颓 a ) 子科 ( l anc a ) 物 。沙 棘 富 含 营养 成 分 和 生 物 E a g aee 植 e 活 性物 质 。引起 了 国 内外 学 者 的极 大重 视 , 不但 对 其 化学 成分 、 理学 、 药 毒理 学 方面进 行 了深入 地研 究 。而 且在 开 发利用 , 福人 类 诸 方 面也 进行 了卓 有 成 效 的 造 工作 。沙棘作 为 动物 免疫 调 节 剂 , 动物 免 疫 功 能 的 对 影 响研究 越来 越受 到广 泛 重 视 。为 此 , 文 就 沙 棘 对 本 动物机 体 免疫功 能 的作用 进 行综述 。 l 植 物 资源 沙 棘 的地理 分 布很 广 , 东经 2 在 0~1 3 , 纬 2 0 2 。北 7 6 0之 间 , 欧 亚 两 洲 温 带 地 区 , 为 6个 种 和 l 9 跨 分 2 个 亚种 。中国是 沙棘 属 植 物 分 布 区 面积 最 大 , 类 最 种 多的 国家 。 目前 有 山 西 、 西 、 陕 内蒙 占 、 北 、 肃 、 河 甘 宁 夏 、 宁、 辽 青海 、 四川 、 南 、 云 贵州 、 疆 、 藏 等 1 省 新 西 9个 和 自治 区都 有 分 布 , 面 积 达 10万 h 总 2 m 。我 国天 然 生 长的 沙棘 主要 有 以 下 种 ( 种 ) 中国 沙 棘 亚 种 ( 亚 : 日 R a o e 三 Sb . i ni os) 面 积 最 大 , hmnl s .us Sn sR ui , d p e s 占中 国 沙棘 资 源 面 积 的 8 % 以上 , 要 分 布在 黄 河 中游 地 0 主 区 ; 亚 沙 棘 ( R a 2 o e L ¥b .T netn a 中 H h m n i s . 1s u ks i d 1p ac R ui , 要 分 布 在 新 疆 的天 山 以 南 ; 藏 沙 棘 ( os) 主 西 H T ie n .cl hed) 主 要 分 布 在 青 藏 高 原 ; 果 沙 hbt a s e t a hc n , 肋 棘 ( .Nuoap . Lue】 V ) 主要 分 布在青 日 ercraS i t l , . 藏高原 ; 叶沙 棘 ( Sl ̄l . o ) 主要 分 布 在 柳 H ai bi D D n , c a

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沙棘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王新瑞;侯霄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9(7)9
【摘要】@@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沙枣、醋柳、酸刺、酸溜溜等,是我国蒙医、藏医传统习用药材.1977年首次将该药正式收载于<中国药典>,1981年被卫生部颁布为药食两用品种,具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消食化滞的功效[1].沙棘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和清代<晶珠本草>中均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
【总页数】2页(P1085-1086)
【作者】王新瑞;侯霄
【作者单位】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R289.5
【相关文献】
1.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4.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 [J], 李先荣;康永
2.沙棘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侯霄
3.沙棘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张东;邬国栋
4.人参皂苷Rg1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丽娜;姜丽红
5.红景天苷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吕丽娜;姜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该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病情发生发展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影响表现在降低患者身体机能,同时未经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患者进行相关诊断后,应该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而目前关于其治疗可用药物较多,包括胰岛素的使用结合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和饮食指导等干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观念也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可能无法产生十分良好的效果,或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分析更有效的治疗用药,沙棘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可能更加具有保健意义,同时不需要患者再使用临床化学等方法合成的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更加适用于临床;本次我们针对沙棘在糖尿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其进展情况,并做出如下分析。

标签:沙棘;糖尿病;研究进展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Seabuckthorn on diabetes mellitusZUO-Jing(guanghan Kowloon hospital,Sichuan Deyang 618399,China)【Abstract】Diabetes in clinical more common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the disease include genetic,dietary factors,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diseas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health of patients,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phys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at the same time without timely treatment of cases may cause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threaten the patient’s normal life and,so the related diagnosis for patients,patients should be given timely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reatment.At present,about the treatment available drugs,including the use of insulin binding to patients in exercise guide and diet guidance and intervention,bu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 ng standard,The concept of health has gradually tak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may not be able to produce very good results,or exhibit different degrees of weakness in other aspects,so we should actively analyz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seabuckthorn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with more health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do not need medical treatment,patients using clinical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may be further improved,it is more suitable for clinical;the role of seabuckthorn in diabetes were analyzed,and summarizes its progress,and make the following analysis.【Key words】Seabuckthorn;diabetes mellitus;research progress1 糖尿病的简述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和多种因素存在关系,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为客观的一种因素,此外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作息规律等均会对患者的机体情况产生影响,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的病理情况。

藏药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研究进展

藏药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藏约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研究进展王倩',杨建鑫',刘贵琴2,李向阳‘,3(1.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01;2.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3.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摘要:脑缺血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机制包括能量代谢障碍、代谢性酸中毒、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分泌、自由基生成增多、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等。

藏药性质特殊,且藏药方剂成分复杂、炮制工艺和服用方法独特,使藏药对脑缺血疾病有着巨大的治疗潜力o本文就脑缺血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单味藏药和藏药方剂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以期为脑缺血疾病的病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藏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缺血损伤;发病机制;藏药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375(2021)02-0097-007doi:10.13506/ki.jpr.2021.02.008Research progress of Tibetan medicine on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WANG Qian1,YANG Jianxin1,LIU Guiqin2,LI Xiangyang13(1.Medical College,Qinghai University,Xining810001,China;2.College of Ec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810016,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anjiangyuan Ecology and Plateau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Xining810016,China)Abstract: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that endanger human health.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cludes energy metabolism disorders,metabolic acidosis,Ca2+overload,excitatory amino acid secretion,increased free radical production,inflammatory response,apoptosis and autophag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medicine are special,and the composition of Tibetan medicine is complex,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of tak­ing it are unique, making Tibetan medicine have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s.This article re-viewd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ibeta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c disease by Tibetan medicine.Key words: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Pathogenesis;Tibetan medicine脑卒中被认为是继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第二常见死亡原因,也是造成成人长期残疾的主要神经性疾病。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田景民博士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0年第01期糖尿病是如今困扰人类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内分泌疾病,它常以多尿、多饮、体重减轻,多食及疲劳等为表现。

如果不科学合理控制这些症状,改善机体的机能,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胃肠功能紊乱、眼部疾病、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神经末梢病变等。

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后不知情,出现并发症后才得到准确诊断,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与调理是十分重要的。

R,Norman在《J.Amer.Chem.Soc.》杂志中表明治疗糖尿病主要应从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力、保护胰岛细胞、修复神经元、调控糖代谢中的酶入手。

沙棘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药食两用植物,《黑龙江医药》杂志《沙棘化学成份的研究与进展》中记载,沙棘中富含100多种人体生命所需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集中在沙棘种子油中,包括不饱和脂肪酸、黄酮类、天然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多酚、植物甾醇、油溶性SOD以及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等。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伟曾做实验与临床研究均证实,沙棘可以影响糖尿病大鼠机体糖代谢水平,明显缓解症状,同时可以改善血液中血脂TC、TG、LDL—C、HDL—C的含量及比例,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摘自《黑龙江中医药》杂志)宇航人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完成沙棘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项目,证实沙棘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或增加蛋白的净合成,保护肾脏功能。

尤其在抑制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糖基化终产物(AGEs)产生,清除自由基对机体细胞(胰腺细胞)的损伤,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具有独到之处。

文献综述样本

文献综述样本

沙棘水溶性色素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概述了沙棘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研究了沙棘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沙棘色素利用价值、提取方法及提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综述了选题的意义。

【关键词】沙棘色素提取动力学1.前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Elueagnaceac)沙棘属的落叶灌木、小乔木或乔木。

又名沙枣、醋柳、酸棘、黑刺。

果实呈黄色。

世界上有近2/3 的沙棘资源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全国约有67 万公顷的种植面积, 我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沙棘王国”之称。

我国沙棘植物分为4 个种(肋果沙棘、柳叶沙棘、西藏沙棘、鼠李沙棘)和5个亚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江孜沙棘)。

沙棘是一种同时具有药用和食用效能的植物, 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应用历史。

沙棘果实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常用药材,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散瘀的药理功效。

沙棘的色彩鲜艳,令人垂涎欲滴。

这种颜色的主要成分就是类黄酮化合物,类黄酮化合物是一大类几乎无处不在的使植物多呈浅黄色乃至无色、偶尔呈橙黄色的水溶性化合物,多以甙的形式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中。

尽管这类化合物单独存在时有时颜色很浅,但和其它主要呈色色素共同存在时,其辅助着色的作用不可忽视。

沙棘以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1]。

沙棘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沙棘果、叶及全株均含有丰富的黄酮, 且叶中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果实。

据测定, 沙棘中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榭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 Isorhamnetin)、异鼠李素- 3 -β- D - 葡萄糖苷、异鼠李素- 3 - β- D - 芸香糖苷、山萘酚( Kaempferol)及其甙类、芦丁等。

因此, 目前对于沙棘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多以测定以上几种成分为主。

测定方法的不一致和沙棘被测部位的不同导致了沙棘总黄酮含量的很大差异, 为每100g 新鲜沙棘果肉含118 ~778mg ; 每100g 干叶含459~1134mg。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体 萃取 和树脂纯化等技 术在提取 纯化黄 酮类化合 物 中的应 用, 并对黄 酮类化合物提取 纯化技 术的应用
前景和相 关产品的开发前景进行 了评价.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超声波提取;超 临界流体萃取;树脂纯化
中图分类号 :T 4 . Q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3 52 0 )50 2 .5 0 60 7 (0 70 —0 50
黄 酮类 化合 物广 泛存在 于 植物 的各 个部 位 ,尤其 是花 、叶 部位 ,主要 存在 于芸 香科 、唇形 科 、
豆 科 、伞 形科 、银杏 科与 菊科 中.因多呈 黄色 而称 生物 类黄 酮 .许 多研 究 已表 明黄 酮类化 合物 具 有 显著 的生 理药理 活性 ,除具 有抗 菌 、消炎 、抗 突变 、降压 、清 热解 毒 、镇静 、利尿 等 作用外 , 在 抗氧 化 、抗癌 、防 癌 、抑 制 脂肪 酶等 方面 也有 显著 效果 ….它 是 大多数 氧 自由基 的清 除剂 ,对
菜 浸提 ,可 得 到约 为蕨 菜干 重 1 的粗黄 酮 粉 ,其 含量 达2 .3 / 4 7 %.发现 蕨 菜 比银 杏 叶等 的黄 酮含 0 量要 高 ,为蕨菜 干重 的72 %.所 以蕨菜 是黄 酮类 化合 物 的 良好 来源 . . 8 田洪磊 等 l 究 了玉米 苞 叶总黄 酮提 取 工艺 . 以乙醇 为溶剂 ,玉 米苞 叶总 黄酮 最佳提 取 工 4 】 研
提 取技术 的 发展 .提取 黄酮类 化 合物 的方 法主要 有 以下几 种 .
11有 机溶 剂萃 取法 . 对黄 酮类 化合物 进行 有机 溶剂 提取 ,多数选 用 乙醇 与 甲醇作萃 取溶 剂 .
111 乙醇提取 X 艺 ,. -
李洪雄 等 l对葛 根黄 酮进行 乙醇提 取研 究 ,得 到7 3 2 . %的总黄 酮 .陈 乃富[用 7%的乙醇对 蕨 4 3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0 g 10 鲜果 中 , 7 1 8年含 量为 3 9~ 5 g 18 9 0 8 4m ,9 0年 为 1 8 1

沙棘黄含量 因部位 、 地、 收季 节不 同而有 很大 的差 产 采
+ 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15 7 0 11)
内蒙古中 日天然药物研究 中 ,O 1 1 ) L( l57 20 0 9年 8月 1 1日收稿
3 1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L—E G) C
1 3 l 4
l 5 l 6 1 7 1 8
异 鼠李索 … 0 鼠李糖昔 3 异 鼠李紊 四糖苷
芦丁( 芸香营) 杨梅素 槲皮素 槲皮素 一 3一葡萄糖苷
3 2 3 3
3 4 3 5 3 6 3 7
没食子儿茶素 ( G ) D— c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G G D— C )
白花飞燕草素 2 , 一二羟基查尔酮 一 O一葡萄糖苷 4 4一 2 , 一二基查尔酮 … 0 葡萄糖苷 4 2 花青素类 ( nhcaii) A toyndn
l 9
槲皮素 一 一鼠李糖苷 3
12 含量、 . 分布
异… 。各部位相 比较 , 以叶中黄酮 类化合物最 为丰富 。前苏 联研究人 员对 帕米尔高 原地 区两种 沙棘黄 酮含量 测定 结果
2 O 2 1 2 2 2 3
2 4 2 5
槲皮素一 3— 0一芸香糖甘 槲皮素 一 7—0一鼠李糖 苷 槲皮素 一 3一甲醚 槲皮素 一 3一半葡萄糖苷
槲皮素 一 3一巢 菜 糖 苷 山奈 酚
7 8 9 1 D
1 1
异 鼠李索 一 0一葡萄糖葡萄糖苷 3— 异 鼠李素 一3— 0一巢菜糖苷 异 鼠李素 一3一葡萄糖 一7一鼠李糖 苷 异 鼠李素 一 3一槐二糖 一7一鼠李糖苷
沙棘 ( ipp a hn o e L ) 胡颓 子科 沙棘 属植 Hp oheram i s . 是 d
理 活性 成 分 。
物, 落叶灌木、 小乔木或乔木 。分布欧亚温带 , 6个种和 1 分 2
个亚种 。我国有 5种 , 4亚种 , 是分布面积最 广 , 类最多 的 种
国家。
1 沙棘黄酮的化学成分 、 含量及分 布 11 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 核为 2一 . 苯基 色原酮
21 0 0年第 3期
1l 3
沙棘 黄 酮研究 进展
窦乌 云 ‘ 杜 晓 鸣
关键词: 沙棘 黄酮; 取 ; 提 分析; 药理作用
中图 分 类 号 :2 5 R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9 9 2 1 )3—03 0 10 0 7 (0 0 0 1 1— 4
序号 化 学 式 序 号 化 学 式
1 2 3 4
5 6
异 鼠李素 异 鼠李紊 一 3—0一葡萄糖苷 异 鼠李紊 - 3—0一( , ) 16 葡萄糖苷 异 鼠李素 一 0一阿拉伯葡萄糖苷 3—
异 鼠李 素 一 0一鼠李 糖 苷 3— 异 鼠李 素 一 0一鼠李 半 乳 糖 昔 3—
代医药学研究证实沙棘含有多种 维生素 、 微量元 素 、 氨基酸 和有机酸 、 萜类 、 黄酮 类等多种 活性物质 。黄 酮是其 主要药
沙棘叶和果实中均含黄酮 类化 合物 , 主要有 杨梅素 、 槲 皮素 、 山奈索及其苷类 ( 1 。 表 )
表 1 沙 棘黄 酮 常 见 的 化 学 结构
最 多 。 曾秀 燕 ¨ 翁 水 旺 等 n 、 分 别 通 过 R P—H L 法 和 PC
传统提取法是 以干燥 原料用 甲醇或 乙醇 回流提取 。朱 万靖 、 J 陈海芳 等通 过正交试 验 , 分别得 到 了果 渣和叶 中
黄酮 的最佳醇提工艺。
22 超 声 波 提 取 法 . ’
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P C) 高效 液相色谱 在沙棘黄酮 . HL :
含量测定 中被广泛应用 , 动相 以 甲醇 一磷 酸 、 流 乙腈 一水为
量 和组成与部位 、 理化 置及采 集时 间有关 , 酷环 境利 于 地 严 黄酮富集 。
2 沙 棘黄 酮 的提 取 方 法 2 , 加显 色剂 , I 不 直接在特征 峰处运用 1lbr i et a 1 —
B e 定 律 可 测 出样 品 中黄 酮含 量 。 er
异 鼠李素 … 0 鼠李 糖 苷 7
2 6 2 7 2 8 2 9
3 O
山奈酚 一 3一葡萄糖苷 杨梅黄酮( t e n My cf ) ii 柚皮素( alg ) Nr i nn 表儿茶 素( L—E C)
表 没 食 子儿 茶 素 ( L—E C G)
1 2
异 鼠李素 一 0一半乳糖苷 7—
类, 多以糖 苷形式 存在 , 已发 现 80 0 0余 种 , 括 黄 酮 , 酮 包 黄
醇, 二氢黄酮 , 二氢黄酮醇 , 异黄酮 , 黄烷 ~3一醇 , 查耳 酮, 花 色素及双苯吡酮类。
公元 8世纪, 沙棘 已被藏 医、 医用于治疗 消化系统 、 蒙 心 脑血管系统疾 病和烧 伤及 冻伤 ,9 7年载人 中 国药典 。现 17
7 8r ;0 g干 叶 中相 应 为 3 0~13 7 g 10 a 1 2 8mg和 4 9~13 5 14
m 。我国学者陈体恭对甘 肃渭 原产 中国沙 棘研究 发现叶 和 g 果渣中黄酮含量远高 于前苏联 品种 。
l2 3
王军宪 、 付桂香 、 宋玉玺 的研 究结果表 明 , 黄酮 含
4 12 比色法 : .. 黄酮分子 中 3一羟基 、 5一羟基或邻 二酚羟基
与金属盐类生成有色络合 物 , 可测定 黄酮含量 。塔 娜¨ 采用
A( O) , J N , , 比色法 , 50r 在 0 m处 测得沙棘 中总黄酬含量 为 2 i .
02 ,S 5 % R D为 19 %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