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识别方法.
语文三维目标

语文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指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包括字词的识别、拼写和运用,句子的构造和运用,段落的组织和写作等。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阅读鉴赏和阅读表达等。
通过学习各种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写作,如何提炼和总结文章的主旨,如何分析和理解作者的意图。
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智慧。
同时,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之,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有机结合的,互相促
进、互相支撑。
只有在这三个维度上都有全面的发展,学生才能真正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现代人。
因此,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

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
三维目标是指在航天、军事、航海等领域中,利用三维技术对目标进行三维定位与分析的过程。
它可用于定位、追踪和辨识目标,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控制与打击。
三维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视觉算法和三维建模技术,对目标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与追踪。
三维目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个传感器和相机,通过三维计算与图像处理,将目标的三维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为用户提供直观的目标定位与识别。
三维目标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例如,在军事情报中,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识别与定位,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情报;在导弹制导系统中,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精确追踪敌方目标,实现精确打击目标的能力;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建立精确的地形模型与城市模型,为军事演习、战争游戏等提供真实感的环境。
除了军事领域,三维目标技术还在航天、航海、航空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航空领域,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飞行器自动导航、地面交通控制等方面;在航海领域,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定位和追踪海洋目标,为航海导航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在航天领域,三维目标技术可用于卫星遥感、航天器自主导航等方面。
总之,三维目标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三维立体显示技
术对目标进行三维定位与分析的过程。
它在军事、航天、航海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目标的定位、追踪、识别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目标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综述邵昀岑(东南大学 软件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摘 要:随着自动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目标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主要依赖图像与激光雷达点云进行环境感知。
基于这两种数据的三维目标检测技术可提取出物体的空间结构信息,包括物体的姿态、尺寸、运动方向、形状等,因此该技术不仅可用于自动驾驶的感知,还可用于工业机器人对物体的识别与抓取,以及仓储机器人的视觉导航等。
近年来,计算能力的提升、数据集的公开、深度学习的发展,为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关键词:3D目标检测;深度学习;激光雷达点云;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TP18;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9)23-026-053D 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Shao Yuncen(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8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atic driving industry, 3D target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eep learning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At present, self driving vehicles rely mainly on image and LIDAR point clouds for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arget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se two kinds of data can extract the spati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the object, including the attitude, size, moving direction, shape, etc. Therefore, th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the perception of automatic driving, but also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grasping of the object by the industrial robot, as well as the visual navigation of the storage robot, etc. In recent years, the improvement of computing power, the openness of data se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have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3D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Key words: 3D Obeject Detection; deep learning; LIDAR point cloud; computer vis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0 引言自动驾驶汽车依赖的传感器主要是图像摄像头与激光雷达,汽车需要依赖这两种传感器的数据来获知当前位置的环境信息,识别出前方的车辆、行人、物体等,识别的准确度会直接影响自动驾驶系统的行驶决策,这关乎着道路上的行驶安全,所以识别的准确度至关重要。
幼儿安全教育三维目标(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阶段,也是性格、习惯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安全教育三维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以下将从这三个维度详细阐述幼儿安全教育的目标。
二、知识目标1. 了解基本安全知识(1)认识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火源、电源、水源、锐器等。
(2)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人行道等。
(3)掌握基本的自然灾害知识,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4)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如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2. 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1)学会正确使用剪刀、水果刀等锐器。
(2)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电视、电脑、洗衣机等。
(3)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
(4)学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时如何逃生、洪水来临时如何自救等。
三、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1)学会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迅速逃离现场。
(2)学会在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3)学会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如何正确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培养幼儿的互救能力(1)学会在他人遇到危险时,如何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2)学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如何伸出援手,共同应对。
(3)学会在团队活动中,如何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1)学会识别和防范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2)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3)学会在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四、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1)使幼儿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2)使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关心他人的安全。
2.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1)使幼儿在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后,增强自信心。
(2)使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不慌不忙地应对。
讲解三维目标[PPT课件]
![讲解三维目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d136d84afe04a1b071ded7.png)
二、三维目标的陈述策略
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
——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 ——目标行为可以观察到或测量
如何表述目标才能做到准确?
具体要求:
掌握关于知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掌握关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掌握关于情感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关于知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 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例如——说出、背诵、辨 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 ······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 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例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 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检索 、收集、整理······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 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例如——应用、使用 、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 结、推广、证明、评价······
关于技能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好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 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例如——模拟、重 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 ······
• 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 态度体验。
• 人的情感可简单分为七类。 一是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情感,如愉快、激
动、紧张等。 ➢ 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
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 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 通过学习,激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 通过学习,激起学习热情。
三维目标的内涵

三维目标的内涵一、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分为“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
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
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二)过程与方法(二维)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
过去重教学,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举例: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关于三维目标

1、关于三维目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
● 学会学习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 人格完善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2、教学目标撰写中的问题⏹ 行为主体错位⏹ “教给学生……”,“教师要说明……” ⏹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维目标混乱 ⏹ 行为动词使用不当⏹ 单一、不准确、无法和认知层面对应3、认知领域目标的撰写方法:ABCD 法对象: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行为: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条件:(或需)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度 4、行为动词的使用5、关于学习者特征⏹ 学习者特征主要指:⏹ 学习者的起点水平 ⏹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者特征分析还可以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 学习者特征分析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稳定的相似的特征,也要分析学习者之间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记忆水平知道,了解,认识,感知,识别, 初步体会,初步学会等解释性 理解水平表达,解释,理解,懂得,领会, 归纳,比较,推测,判断,转换,探究性 理解水平掌握,推导,证明,研究,讨论, 选择,决策,解决问题,会用,6、信息化环境中出现的学习者新的特征⏹学习者更容易张扬个性⏹学习者更容易结成学习团体,但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却在削弱⏹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扮演意识强烈⏹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在网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完善⏹学习目标多样化7、关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授导型、探究性;⏹教学方式一般是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示范模仿法、个别学习法等。
教学三维目标怎么写

教学三维目标怎么写伴我考一、三维目标的确立三维目标主要有三个:1. 知识与技能目标(Kno Wledge and AbiIity )2. 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and method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二、三维目标的书写(一)、书写规则:1、学生是主体。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理解,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就不能用“培养” “发现”学生,或者是“让”学生怎么样,这都是老师为主体的表现,正确的应该是学生“理解”“掌握” “了解”等形式的。
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一一说出、列举、识别,解释、说明、分类、对比、归纳,检验、证明、尝试、模仿,操作、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 “经历、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考察、接触、体验等” 一一“了解、体验、掌握、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关注、认同、接受、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尊重、爱护、拥护,帮助;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2、要有行为动词。
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与知识相关的行为动词:3、要用行为条件。
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无限制的利用时间,而且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咱们的时间也是被定下来的,所以我们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合理的安排, 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例如如果是语文,让学生去朗读、或者背诵,那你就能规划出一段时间,如果是数学课要让学生做练习,那也是要规定多长时间做完,如果是化学课,让学生做实验的话也需要规定出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能完成所有的实验等等。
而时间的规划不宜过短,学生根本就完成不了,这种规划肯定不合理,当然也不宜过长,如果过长的话,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再者当学生完成之后教学秩序也不利于维持,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也少,因此要合理规划。
一般建议是3 —10分钟即可,当然每个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有效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