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实习报告

电力拖动实习报告
电力拖动实习报告

电力拖动实习报告

篇一: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1)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2)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

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3)在检查不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首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张老师。我感谢他

给我的帮助,因为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和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和功能。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是什么,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是有作用的。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和我的组员,是你们的帮助才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实训实验。

篇二: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

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⑴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

⑵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

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

⑶在检查不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

首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朱老师。我感谢他给我的帮助,因为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和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和功能。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是什

么,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是有作用的。

作为我们班的纪律班长,这周的实训课上我负责班上的学生的出勤情况,辅助老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为了更好的服务同学,每天我都来的很早,几乎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因此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但我认为值得!因为我帮助了老师,辅导员,和我班的同学!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和我的组员,是你们的帮助才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实训实验。

篇三: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摘要

在对调速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如果直流电动机开环系统稳态性能不满足要求,可利用速度负反馈提高稳态精度,而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负反馈调速系统仍是有静差的,为了消除系统的静差,可利用积分调节器代替比例调节器。

通过对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控电源、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调节器、晶闸管触发整流装置、电机模型和测速电机等模块的理论分析,比较原始系统和校正后系统的差别,得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最优模型。然后用此理论去设计一个实际的调速系统。

关键词:稳态性能稳定性开环闭环负反馈静差

Abstract

In the higher demand for performance of speed, if

the open loop dc system's steady performanc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can use speed inverse feedback to improve steadystate precision, but although the speed inverse feedback system adopts proportion regulator, it still have off, in order to eliminate static, can use integral regulator to replace proportion regulator.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ingle closed loop system which is made up of controllable power, the regulator which is made up of operational amplifier, a rectifier triggered by thyristor , motor model and tachogenerators module,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open loop system and the closed loop system,the original system and the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heory of open loop system and the closed-loop system, the difference of primitive system and calibrated system, conclude the optimal model of the dc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Then use this theory to design a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steady-statebehaviour stability open loop Close-loop feedback offset

目录

1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

实验线路及原理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整流变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成。

在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电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向控制电压Uct,改变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α,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以满足实验要求。试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5-1所示。

图5-1 实验系统原理图

实验内容

(1)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总电阻值R。

(2)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感值L。

(3)测定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组的飞轮惯量GD2。

(4)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d。

(5)测定直流电动机电势常数Ce和转矩常数CM。

(6)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常数TM。

(7)测定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Ud=f(Uct)。

(8)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UTG=f(n)。

实验方法

为了研究晶闸管-电动机系统,须首先了解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总电感值L以及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Td与机电时

间常数TM,这些参数均需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具体方法如下:

(1)电枢回路总电阻R的测定

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包括电机的点数电阻Ra、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RL及整流装置的内阻Rn,即

R=Ra+RL+Rn (5-1)

由于阻值较小,不宜用欧姆表或电桥测量,因是小电流检测,接触电阻影响很大,故常用直流伏安法。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须测量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Ud0,而晶闸管整流电源是无法测量的,为此应用伏安比较法,实验线路如图5-2所示。

图5-2 伏安比较法试验线路图

将变阻器R1、R2接入侧系统的主电路,测试时电动机不加励磁,并使电机堵转。合上S1、S2,调节给定使输出直流电压Ud在30%Ued~70%Ued范围内,然后调整R2使电枢电流在在80%Ied~90%Ied范围内,读取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数值为I1、U1,则此时整流装置的理想空载电压Ud0=I1R+U1(5-2)

调节R1使之与R2的电阻值相近,拉开开关S2,在Ud 的条件下读取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I2、U2,则

Ud0=I2R+U2 (5-3)

求解(5-2)、(5-3)两式,可得电枢回路总电阻:

R=(U2-U1)/(I1-I2)(5-4)

如把电机电枢两端短接,重复上述实验,可得

RL+Rn=(U2’-U1’)/(I1’-I2’) (5-5)

则电机的电枢电阻为

Ra=R-(RL+Rn)。(5-6)

同样,短接电抗器两端,也可测得电抗器直流电阻RL。

(2)电枢回路电感L的测定

电枢回路电感包括电机的电枢电感La、平波电抗器电感Ld和整流变压器漏感LB,由于LB数值很小,可以忽略,故电枢回路的等效总电感为

L=La+Ld (5-7)

电感的数值可以用交流伏安法测定。实验时应给电动机加额定励磁,并使电机堵转,实验线路如图5-3所示。

篇四: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

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

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

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

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

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1)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

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2)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

作。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3)在检查不

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

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

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首

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张老师。我感谢他给我的帮助,因为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

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和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

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

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

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

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

那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和功能。通过和老师

的交流,他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

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是什么,

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是有作用的。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和我的组员,是你们的帮助才让我得

以顺利

的完成实训实验。篇二:电机及拖动实习报告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电机修理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刘素芳

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08应用电子姓名:耿路平

日期:XX年12月22日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介绍作电动机运行的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感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

现能量变换。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

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

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当向三相定子绕组中通过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产生了一个以同步转速n1沿定子和

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由于旋转磁场以n1转速旋转,转子导体开始时

是静止的,故转子导体将切割定子旋转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

则判定)。由于导子导体两端被短路环短接,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

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转子的载流导体在定子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电磁力对转子轴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电动机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

电角度),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

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

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修用三相异步鼠笼式电动机为例:其电动机的参数如下型号:jo3-90-s2;功率为千瓦,铁心长135mm,气隙,每槽线数50根,线直

径,绕组为单层链式,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设计

为36槽6极电机,轻

速2880转/分、频率50hz、温度75度、重量23公斤、y型接法.。其绕组展开图如下:

u1

w2v1u

2w1v2 u1w2v1 u2 w1v2 u1w2 v1 u2w1 v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v2 u1 w2 v1 u2 w1

一、拆卸电机

拆除原有线圈的方法:

可用通电加热法②烘箱加热③木炭加热④煤气、喷灯等⑤溶液法对于小功率的电机所用的溶液为:丙酮 25% 酒精 20%苯 55%把定子泡在其中;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则要刷溶液,配置方法:丙酮 50% 甲苯 45%石蜡 5%先将石蜡熔化之后,去热源,加入甲苯,再加入

丙酮,搅拌之后,即可使用。在刷时,用毛刷将溶剂刷于电动机两边的端部和槽,后再将电

动机盖好,防止溶剂挥发太快,一、二个小时后即可拆除。

二、更换定子绕组及拆装注意事项异步电动机的损坏,绝大多数为定子绕组绝缘烧毁,这时需要重新更换定子绕组。

三相

电动机通常需要全部更换,单相电动机有时可更换部分线圈

1、拆除定子绕组之前,应先弄清线圈之间的连接关系,记清线圈连接头在电机的哪一端,

记下线圈的节距及线圈在两端伸出的长度。

2、拆线圈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定子铁芯,特别是槽口部分比较容易变形。

3、线圈全部拆卸后,应清理槽内残余绝缘物,以免重新下线时槽内空间不够用。

4、如无修理手册可查,则应先测量导线的直径,并弄清每个线圈的匝数

5、用木板制作绕线模,木模尺寸一定要适当。可先用一根铜线在木模上绕成一匝线圈,

然后将这匝线圈放在铁心槽中,看它两端伸出的长度是否与原先前相符合,如相差较多,则

必须修改木模尺寸。绕制的先前过小,下线将和困难;线圈过大,不但浪费材料,而且会使

端部漏磁增多,影响电机的性能。

6、绕线时使用绕线机,木模两侧要放挡板,螺帽要拧紧,以免绕线时打滑,影响计数器

的准确性。绕线过程应注意避免线的交叉,以减少下线

时的困难

7、嵌线

1)嵌线工具和辅助材料嵌线工具一般有压线板、划线板、弯头长柄剪刀及木制或橡皮榔头,辅助材料为绝缘等级等

2)嵌线过程

按定子绕组展开图和电动机的引出线位置来确定引出线的槽号,嵌线、划线、导线压实、

层间绝缘、封槽口垫端部相间及端部包扎等①线圈引出线及过线的处理:把线圈绕好的线圈因出线整直,套上相应的黄蜡管或塑料

②将线圈的宽度稍微压缩一下,对极对数少的电动机,线圈的宽度要比电动机的内孔稍

微小一些,并且将线圈的直线部分捏扁,根据所需要是向左还是向右捏扁③嵌线时要注意为了使绕组端部整齐,在嵌线时,在下完一个线圈节矩之前的各个线

圈的上层边还不能下到槽内,应将所有未下到槽内的上层边吊起来,将已下到槽内的线圈端

部用榔头将它整形成喇叭口的形式④划线:当下层边下到槽内后,再将上层边呀槽口,理直导线将其捏扁,再用划线板

在线圈的两侧,将导线划到槽内。⑤导线压实:压实时不能用力过猛,要用木榔头轻敲⑥层间绝缘:层与层之间应加上层间绝缘⑦封槽口:先将导线压实,再用铁板折合槽绝缘⑧垫好端部相间绝缘⑨包扎端部:需先将端部扎紧,使在浸漆处理之后就成为一个整体篇三:电机与拖动实验报告电机与拖动(下)实验报告册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07电气5

姓名:龚坚

学号:XX1796 实验六三相绕组与旋转磁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绕组磁场产生的原理。

2.掌握三相电机定成绕组的布线规律。

二、实验项目

1.三相木模定子的绕组的下线、连线。

2.用指南针检查旋转磁场的转向。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三相调压器。

2.电气装置中的三相电电源。

3.z=36的木模定子。

4.绕组线圈若干。

5.指南针。

6.交流电流表。

四、预习要点

1.掌握三相旋转磁场产生原理。

2.根据z=36、2p=6、a=1整步60°相带,绘出三相单层迭绕组展示图。

五、实验说明

1、单层绕组的每个槽中只嵌一个绕圈有效边,绕组的成圈数等于总槽数的一半。

2、一个极距内所有导体的电流方向必须一致,相邻两个极距内所有导体的边流方向必须

相反。

3、在选线时,由于有效边是产生电磁作用的主要部分,所以只要保持有效的电流以流向

不变,端部连接方式改变,不会改变电磁情况。

4、通电时,电流小于3安。

5、用指南针检查旋转磁场时,指南针平放并且尽量靠近木槽。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参数计算

极距τ=z/2p=36/4=6槽

每极每相槽数 q=z/2mp=36/4×3=2槽槽间电角度α=p360/z=3×360/36=30°

2、编绘电机的槽号

把36线槽绘出来,线槽之间的距离均匀对称,仍需要多画几个槽,左右两侧都要标出始

末槽号,以示展开图园周完整性,同时要预留出确定每极每相槽数位置的空余地方,如图6-1。τττ

wuuvvwwuuvvwwuuvvwwuuvvwwuuvvwwuuvvwwu36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32333435361

图6-1 三相6极36槽电机单层全距绕组槽号绘编

3、划定极距:把已编绘好的电机槽号,按顺序六等分,并标出极距的位置(如图6-1)。

4、确定每极每相槽的位置:在规划好的极距下,将每一极距三等分,得到每极每相二槽依次在每槽下用u、v、w 标

出来,以示每极距下,每一相绕组所嵌槽的位置(如图6-1)。

5、标明电流方向:

按绕组嵌线排列原则,即一个相距内所有导体的电流方向都必须一致,相邻两个极距内

所有导体电流方向,都必须相反,原则在规划好的极距下,标出每个极距内所有导体的电流

方向(如图6-1)。

6、绕组展开图成图:按照每一极距下每槽中的电流方向以及绕圈节距,把同样号(如都为o的记号)下的线槽适当顺序联接,可构成绕组。根据槽间电高度和a、b、c相差120°,确定a、b、c,即第

1 为a、5为b、9为c,然后把a、b、c的尾端接在一起,可成y接。

7、通电验证

在a、b、c端加三相电源,a相串电流表,电流小于3a,用指南针验证旋转磁场,看针

是否转动。ττττττ

3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1 azbcxy

图6-2

七、报告要求

验证完成后,写出体会。

答:该实验是三相绕组与旋转磁场产生的实验,实验主要是掌握三相绕组磁场产生的原理和布线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熟练的掌握了异步电机中的三相绕组的布线规

律,

更加透彻的理解了旋转磁场的产生的必须条件,即:在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 2.熟悉直流PWM专用集成电路SG3525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 3.掌握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整定。 二,实验内容: 1.PWM控制器SG3525的性能测试。 2.控制单元调试。 3.测定开环和闭环机械特性n=f(Id)。

4.闭环控制特性n=f(Ug)的测定。 三.实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6—10 双闭环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图 在中小容量的直流传动系统中,采用自关断器件的脉宽调速系统比相控系统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双闭环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6—10所示。图中可逆PWM变换器主电路系采用MOSFET 所构成的H型结构形式,UPW为脉宽调制器,DLD为逻辑延时环节,GD为MOS管的栅极驱动电路,FA为瞬时动作的过流保护。 脉宽调制器UPW采用美国硅通用公司(Silicon General)的第二代产品SG3525,这是一种性能优良,功能全、通用性强的单片集成PWM控制器。由于它简单、可靠及使用方便灵活,大大简化了脉宽调制器的设计及调试,故获得广泛使用。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MCL—18组件(适合MCL—Ⅱ)或MCL—31组件(适合MCL—Ⅲ)。 3.MCL—10组件或MCL—10A组件。 4.MEL-11挂箱 5.MEL—03三相可调电阻(或自配滑线变阻器)。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直流发电机M01(或电机导轨及测功机、MEL—13组件。 7.直流电动机M03。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

技能训练一: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一、实习内容: 1、熟悉线路的装置及电路动作原理。 2、按图安装点动控制线路。 3、通电空运转校验。 二、训练工具及仪表、器材: 1工具及仪表:常用电工安装工具。 2器材:紧固件及编线号套管按需发给(但简单线路可不用编码套管) 三、实习步骤: 1、按元件明细将所有需器材配齐并检验元件质量。 2、在控制板上按图安装除电动机以外的所有电器元件。 3、按图及参考图走线方法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套管。 4、按图检验控制板布线正确性。 5、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6、经教师检查后,通电试车。 7、拆去外接线,评分。 四、实习和工艺要求:

1、检验元件质量应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蜂鸣器等检查各触点的分,合情况是否良好。检验接触器时,应拆卸灭弧罩,用手同时按下三副主触点并用力均匀;若不拆卸灭弧罩检验时,切忌将旋具用力过猛,以防触点变形。同时应检查接触器线圈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2、安装电器件必须按图安装,同时应做到: (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称、间距合理和便于更换元件。 (3)、紧固各元件时应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裂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轮流旋紧对角线的螺钉,直至手感摇不动后再适旋紧一些即可。 3、板前明线布线,布线时,应符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等要求。其原则是: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并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4)、导线与接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5)、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二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6)、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7)、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 4、自检:用万用表进行检查时,应选用电阻档的适当倍率,并进行校零,以防错漏短路故障。 (1)、检查控制电路,可将表棒分别搭在U1、V1线端上,读数应为“∞”,

电力拖动知识点总结

电力拖动知识点总结 导读:电力拖动知识点总结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 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 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接口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⑴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⑵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⑶在检查不

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虽然在这短短的实训过程中,由于时间及自己的不细心,没有把电路接成功,但学到的东西蛮多的。遇到不懂的东西,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例如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如何看,加上自己的思考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此次实训,我觉得细心有多么重要,就像自己所接的电路,因为两条线重接在一起,导致电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更严重的有些同学由于自己的马虎,出现了两次短路的情况,把电路线板都烧坏了。所以不管今后在做什么事,都有认真细心对待,尽力把事情做好,才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后果,我相信有认真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自己将会做得更好。 【电力拖动知识点总结】 1.产科知识点总结 2.负数知识点总结 3.师说知识点总结 4.除法知识点总结 5.电路知识点总结 6.分数知识点总结 7.大物知识点总结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知识点总结

第1章 绪论 1、电机的分类? ①发电机(其她能→电能)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 ②电动机(电能→其她能) 直流电动机:有换向器直流电动机(串励、并励、复励、她励)与 无换向器直流电动机(又属于一种特殊的同步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鼠笼式、绕线式、伺服电机 控制电机:旋转变压器 自整角机 力矩电机 测速电机 步进电机(反应式、永磁式、混合式) 2、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 n — 转速(r/min); U — 电枢电压(V) I — 电枢电流(A); R — 电枢回路总电阻( Ω ); Φ — 励磁磁通(Wb);Ke —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三种方法调节电动机的转速:(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U ; (2)减弱励磁磁通 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R 。 调压调速:调节电压供电电压进行调速,适应于:U ≤Unom,基频以下,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 弱磁调速:无级,适用于Φ≤Φnom,一般只能配合调压调速方案,在基频以上(即电动机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升速。 变电阻调速:有级调速。 问题3:请比较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的优缺点,并说明今后电力传动系统的发展的趋势。 *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优点:调速范围广,易于实现平滑调速,起动、制动性能好,过载转矩大,可靠性高,动态性能良好。 缺点:有机械整流器与电刷,噪声大,维护困难;换向产生火花,使用环境受限;结构复杂,容量、转速、电压受限。 * 交流电机调速系统(正好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相反) 优点: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维护方便、造价低廉,使用环境广,运行可靠,便于制造大容量、高转速、高电压电机。大量被用来拖动转速基本不变的生产机械。 缺点:调速性能比直流电机差。 * 发展趋势:用直流调速方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达到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的调速性能;或采用同步电机调速系统、 第2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 ? 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与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 相控整流器——把交流电源直接转换成可控的直流电源。 ?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先用不可控整流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然后用PWM 脉宽调制方式调节输出的直流电压。 2、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节G 的励磁电流 i 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 ,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 系统,国际上通称Ward-Leonard 系统。 3、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 系统,又称静止的Ward-Leonard 系统), 4、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与传递函数 在动态过程中,可把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瞧成就是一个纯滞后环节,其滞后效应就是由晶闸管的 Φ-=e C IR U n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教案

技工学校 一 体 化 教 案 科目: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任课教师:

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内容: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 一、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 生产机械电器控制线路常用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来表示。 (一)、电路图:电路图是根据生产机械运动形式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按照电器设备和电器的工作顺序,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 电路图能充分表达电器设备和电器的用途、作用和工作原理,是电器线路安装、调试和维修的理论依据。 1、绘制、识读电路图的原则: 电路图一般分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1)、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接地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边,“-”端在下边画出。 电源开关要水平画出。 (2)、主电路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其电流较大。 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 (3)、辅助电路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照明灯等组成。 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不超过5A。 画辅助电路时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垂直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且电路中与下边电源线相连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指示灯和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为了读图方便,一般按照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排列来表示操作顺序。 2、电路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分析原理时,应从触头的常态位置出发。

电力拖动的报告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研究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晶闸管开环调速过程,观察其中转速、电磁转矩及电枢电流的变化规律。 1.问题分析 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都通过晶闸管控制向直流电动机供电,典型的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源、可控晶闸管及电机三部分组成,由于是开环调速,因此无须考虑反馈环节。SIMULINK仿真模型同样按照系统的基本结构来构造。 2.SIMULINK仿真模型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实验图1所示,其中用到的基本模块及其参数设置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图 1 图 2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参数设置

图 3续流二极管的参数设置 图 4脉冲发生器的参数设置 图 5电感L的参数设置

3.仿真 按上述设置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如图6的仿真波形,图7的局部波形图。示波器的显示的三个信号是:电机转速、电枢电流和电枢电压 图 6(完整波形)图7(局部波形图) 波形分析: 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系统(V-M系统)的机械特性: n d e U I R C - = 由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的机械特性可知,转速n的大小直接受电枢电压U的控制。起动时,转速n=0,电枢电压全部加在电枢绕组上,转速和电枢电流均快速上升。由于a T I C TΦ =,可知电磁转矩的与电枢电流的波形基本一致。但由于机械惯性等的影响,转速的上升速度总是赶不上电枢电流的上升速度,所以,电枢电流会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峰值,此后,由于转速的上升,电枢电流会逐渐下降。由于dt dn GD T T L e375 2 = - ,当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时而互相平衡时,转速将为一稳定值,在此之前会有些波动。由图6 的波形可见,实验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是相一致的。 4、实验拓展: A、上图中的电感值为L=0.5H,现将L改为L=0.02H,波形图如 下 图8(完整波形图)图9(局部波形图)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 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1)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2)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这就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3)在检查不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首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张老师。我感谢她给

我的帮助,因为就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与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与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与功能。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她分享了她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就是什么,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就是有作用的。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与我的组员,就是您们的帮助才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实训实验。

安徽工程大学期末考试《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往年简答题答案范围总结

2012~2013年(本) 1、平波电抗器的大小是如何选择的? 答:一般按低速轻载时保证电流连续的条件来选择,通常首先给定最小电流I(以A为单位),再利用它计算所需的总电感(以mH为单位)。减去电枢电感,即得平波电抗应有的电感值。 2、转速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电枢电阻、转速反馈系数,这些参数变化时系统是否有调节作用?为什么? 答:在电压负反馈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当放大器的放大系数Kp发生变化时系统有调节作用再通过反馈控制作用,因为他们的变化最终会影响到转速,减小它们对稳态转速的影响。当电动机励磁电流、电枢电阻Ra发生变化时仍然和开环系统一样,因为电枢电阻处于反馈环外。 当供电电网电压发生变化时系统有调节作用。因为电网电压是系统的给定反馈控制系统完全服从给定。 当电压反馈系数γ发生变化时,它不能得到反馈控制系统的抑制,反而会增大被调量的误差。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环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无调节作用。因为反馈控制系统所能抑制的只是被反馈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3、对于经常正、反运行的调速系统,理想的起动过渡过程应什么样? 答:始终保持电流(电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调速系统以最大的加(减)速度运行。当到达稳态转速时,最好使电流立即降下来,使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从而迅速转入稳态运行。(起动电流呈矩形波,转速按线性增长) 4、什么是软起动器? 答:当电压降低时,起动电流将随电压成正比地降低,从而可以避开起动电流冲击的高峰。起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起动转矩的减小将比起动电流的降低更多,降压起动时又会出现起动转矩不够的问题。降压起动只适用于中、大容量电动机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 5、对于通用变频器,所谓的“通用”有什么含义? 答:一是可以和通用的笼型异步电动机配套使用;二是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功能,适用于各种不同性质的负载。 6、什么是正弦脉宽调制技术? 答:由它们的交点确定逆变器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从而获得幅值相等、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脉冲序列,这种调制方法称作正弦波脉宽调制 7、比例积分控制中比例和积分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答: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控制作用,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 8、不同坐标系中电动机模型等效的原则是什么?我们学过几种坐标系(要答出坐标系完整名称) 答:电动机除电动转矩外还须产生制动转矩,实现生产机械快速的减速、停车与正反向运行等功能。 在转速和电磁转矩的坐标系上,就是四象限运行的功能,这样的调速系统需要正反转(故称可逆调速系统)。 2011~2012年(本) 1、比例控制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闭环调速系统能减少或消除转速稳态误差的实质是什么? 答:①比例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是被调量有静差的控制系统;②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 服从给定;③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实质:比例控制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减少稳态速降的实质在于它的自动调节作用,在于它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电枢电压,以补偿电枢回路电阻压降的变化。 2、泵升电压是如何产生的?应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限制? 答:当可逆系统进入制动状态时,直流PWM功率变换器把机械能变为电能回馈到直流侧,,但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记录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1)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2)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3)在检查不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首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张老师。我感谢他 给我的帮助,因为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和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和功能。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是什么,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是有作用的。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和我的组员,是你们的帮助才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实训实验。篇二:电机及拖动实习报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电机修理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刘素芳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08应用电子 姓名:耿路平 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介绍 作电动机运行的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感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一样也设 置了三相绕组并通过滑环、电刷与外部变阻器 连接。调节变阻器电阻可以改善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知识点总结

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 n — 转速(r/min ); U — 电枢电压(V ) I — 电枢电流(A ); R — 电枢回路总电阻( Ω ); Φ — 励磁磁通(Wb );Ke —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三种方法调节电动机的转速:(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U ; (2)减弱励磁磁通 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R 。 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 ? 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 压。 ?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 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2、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节G 的励磁电流 i 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 ,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 系统,国际上通称Ward-Leonard 系统。 3、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 系统,又称静止的Ward-Leonard 系统), 4、采用简单的单管控制时,称作直流斩波器,后来逐渐发展成采用各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的电路,脉宽调制变换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 PWM 系统的优点 (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10000左右; (4)若与快速响应的电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5)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5、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递函数 在动态过程中,可把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看成是一个纯滞后环节,其滞后效应是由晶闸管的失控时间引起的。 传递函数近似成一阶惯性环节。 Φ -=e K IR U n s T K s W s s s 1)(+≈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内容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内容摘要: 1.直流电动机调压可获得恒转矩调速。直流电动机调励磁可获得恒功率调速,用不同调速方法的直流调速系统有不同的调速特性。生产机械有不同的负载转矩特性,采用可调速传动装置时需考虑使装置的调速特性与负载的要求相匹配,以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供变压调速使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旋转变流机组、静止可控整流器与直流斩波器。采用旋转变流机组的G -M 系统使用最早。采用静止可控整流器的V 一M 系统已成为目前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直流斩波器也是一种静止变换器,它不同于通过相位控制调压的可调整流器,它是通过主开关元件的通断时间比例来调压的,故而带来一系列优点。 3.V -M 系统的几个特殊问题可归结为:整流电压的相位控制、整流电流的平波与波形的连续、调速机械特性及其分区。对于一般全控整流电路,电流连续时理想空载电压0d U 与触发脉冲相位α的关系为 απ πcos sin 0m U m U m d = 一般从保证轻载时电流连续角度选择平波电抗器,对三相整流电路有 mH I U L d min 2693.0= 式中,I dmin 取电动机额定电流的5%-10%,单位是A ,U 2的单位是V ,L 的单位是mH 。V -M 系统的完整调速机械特性包含整流状态与逆变状态、连续区与断续区。

4.调速范围与转差率是调速系统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稳态性能指标。闭环控制相对于开环控制来讲,可使系统稳态性能指标得到改善。加转速负反馈和比例调节器的系统,可使稳态速降减小,但总是有静差,不可能使速降为零。在该系统中,被反馈环所包围的加于控制系统前向通道上的各种扰动对转速的影响,都受到反馈控制的抑制。但反馈控制无力克服给定电阻和检测反馈元件的误差。 调速范围、静差率和转速落差之间的关系: s) -(1n s n D nom nom = 由于开环调速系统的额定速降△n nom 较大,不能满足具有一定静差率的调速范围的要求,此引入转速负反馈组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有下列性质: (1)闭环系统的静态速降减小为开环系统速降的1/(1+K),其中K 是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 (2)闭环系统的静差率只有开环系统静差率的l/(1+K)。 (3)在同样的最高满载转速和低速静差率的条件下,闭环系统的调速范围可以扩大到开环调速范围的(1+K)倍。 (比例)反馈控制规律: (1)依靠反馈量和给定量之差进行控制,属于有静差的控制系统。 (2)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对于被负反馈环包围的在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都具有抵抗能力,都能减小被调量受扰后产生的偏差;但对于给定作用的变化则是尽快跟随的。一方面抵抗一切扰动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尽快跟随给定作用的变化,这就是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双重特征。 (3)无力克服给定电压和反馈检测元件的误差,因此高精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必须有高精度的检测元件和给定稳压电源作为保证。 5.在作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时,可根据稳态性能指标、电动机及其它控制部件已知参数来计算反馈检测元件与放大器的参数,这首先需要找出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可以根据描述各环节输入-输出关系和算式来推导,也可以根据结构图通过运算求出。 有两种分析闭环调速系统静特性的方法: (1)根据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求系统的静特性方程式。 (2)利用结构图运算法,按各输入信号(包括给定信号和扰动信号)分别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叠加得到系统的静特性。 根据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和电动机及各控制部件的已知参数,计算并选择所需反馈检测元件和放大器,叫做稳态参数计算。

电动机双重联锁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学院(系):ccccccccccccc 专业:cccccccccccccccc 学号: ccccccccccc 学生姓名: cccccc 指导教师: ccccccc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小功率电动机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电动马达。它的流行是因其坚固耐用,结构简单,易保护,尺寸规范并且成本较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其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 本实验采取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由于采取了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的联锁功能,有采用了按钮联锁的功能,故电路具有双重连锁功能。这种控制线路集中了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的两种正反转电路的优点,此电路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而且能安全可靠地实现正反转运行,是机床电气控制中经常采用的线路 关键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按钮联锁;触点联锁;双重连锁;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 三相异步电机的概述 (2) 1.1 三相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2) 1.2 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 (3) 1.3三相异步电机的分类 (4) 2.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4) 2.1 方案选择 (5) 2.2 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7) 2.3 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7) 3、实训心得 (8) 4、参考文献 (8) 5、谢辞 (8)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基础知识点总结

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 n — 转速(r/min ); U — 电枢电压(V ) I — 电枢电流(A ); R — 电枢回路总电阻( Ω ); Φ — 励磁磁通(Wb );Ke —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 三种方法调节电动机的转速:(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U ; (2)减弱励磁磁通 Φ;(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R 。 第1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1、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 ? 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 压。 ?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 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2、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节G 的励磁电流 i 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 ,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 系统,国际上通称Ward-Leonard 系统。 3、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 系统,又称静止的Ward-Leonard 系统), 4、采用简单的单管控制时,称作直流斩波器,后来逐渐发展成采用各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的电路,脉宽调制变换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 PWM 系统的优点 (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10000左右; (4)若与快速响应的电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5)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5、晶闸管触发和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和传递函数 在动态过程中,可把晶闸管触发与整流装置看成是一个纯滞后环节,其滞后效应是由晶闸管的失控时间引起的。 传递函数近似成一阶惯性环节。 Φ-=e K IR U n s T K s W s s s 1)(+≈

电机及电力拖动课程《教案》

教师教案 课程名称:电机与电力拖动 授课学时:56 授课专业:机电一体化 任课教师:杨程 教师所在学院:汽车与航空学院

第一章直流电机原理 授课时数:9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枢电势与电磁转矩、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 .了解直流电机的结构、磁路与磁化特性、电枢绕组 3 .了解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二、教学内容 1. 直流电机的结构 2. 直流电机的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 3. 直流电机的磁路与磁化特性 4.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5.电枢电势与电磁转矩 6.直流发电机 7.直流电动机运行原理 8.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9. 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枢电势与电磁转矩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难点:直流电机的结构、磁路与电枢绕组 四、教学方法 板书和多媒体、视频录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象地讲解直流电机的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电枢电势与电磁转矩、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讲解磁路与磁化特性、电枢绕组的特点、应用和发展。介绍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第一讲(2学时) 第一节直流电机的结构 1.观看直流电机制造过程录像片(50分钟) 2.简单介绍直流电机的结构 问题:A.定子主要包括那些部分? B. 转子主要包括那些部分? 第二节直流电机的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 1.简单介绍直流电机的用途 2.讲解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 3.讲解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对照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重点讲解判断感应电势的右手定则及感应电势e = B l v .对照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重点讲解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 .讲解直流发电机机械能变成直流电能的原理和过程 问题: A. 判断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中感应电势方向应使用什么定则? B. 直流发电机中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是什么?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通过电机与拖动的实训,能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识别低压电器及电工材料,安装简单的电气线路,并了解电机拖动的工作原理。实训内容: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使用方法,依照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连接线路。 实训工具:热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保险丝、空气开关、按钮、波浪钳、十字螺丝刀等。 实训过程: 1、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各电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如交流接触器有常开界面与常闭结口等,按钮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每一种有分常开与常闭两种按钮 2、初步了解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启动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依照电路图一条线一条线开始接,以线路构成闭合回路来接电路,防止出现错误 4、遇到的状况:(1)在接线过程中忘记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接电路图,以便把主线路与控制线路区分开来,便于出现错误时检查(2)在接线完后,开启电源开关时,电动机便开始运作。这是明显的错误,但由于线路多且导线颜色单一,检查不出问题的所在.(3)在检查不出问题后,把导线拆卸下来,按电路图重新接上去,在此过程中终于发现原来把控制电路中的两条线一起接在同一个交流接触器的常开接触点 实训感想:一周忙碌的“电力拖动”实训终于完成了,此刻的我有很多的感慨想说!首先,我怀着真诚的心要感谢一个人,我的老师——张老师。我感谢他 给我的帮助,因为是她给予的无私帮助才让我的实训得以顺利完成,我感谢她每天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测量电路板和讲解错误!在此我也要感谢学校给我们机会实训!通过这周的实训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前一直处于理论状态的知识得以实实在在的运用,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得以真真的融会贯通运用熟练!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之下,我对电路的走线进行了几次修改,这对我的电路安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对照着图纸进行安装,我的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电气元件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一个很重要的知识,那就是:要想懂得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就首先要熟悉各种电器元件的识别和功能。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他分享了他的工作经验,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机电人才,在日后接触机械电气元件时,首先应有一种要弄懂这个元件的每一个零件的欲望,因为无论这个零件是什么,只要它存在就证明它是有作用的。 最后我还要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忙碌的同学们和我的组员,是你们的帮助才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实训实验。篇二:电机及拖动实习报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电机修理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刘素芳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08应用电子 姓名:耿路平 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介绍 作电动机运行的三相异步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感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按转子结构的不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笼式转子的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

[项目教学法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

[项目教学法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电力拖动实训课程中呈现出许多不足,因此,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寻找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项目教学简介 项目教学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的程序 1.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即立项。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项目计划 一般此阶段包括四步: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开发;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小组的行动计划;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成品制作。

3.组织项目实施 此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然 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对项目实施步骤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也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弯路。 4.检查评估、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小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5.成果展示 项目实施工作结束后,对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鼓励优胜者,同时也使资源共享。

电力拖动知识总结

出的转矩也恒定,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频以上,转速升高时磁通减小允许输出的转矩也随之降低,输出功率基本不变,属于近似的恒功率调速方式。 异步电动机的稳态数学模型包括异步电动机稳态时的等效电路(描述在一定转差率下电动机的稳态电器特性)和机械特性(表征了转差与转差率的稳态关系),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第六章 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系量统。 在研究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时,作如下假设:Ⅰ忽略空间谐波,设三项绕组对称,在空间互差2π/3电角度,磁动势沿气隙按正弦规路分布Ⅱ忽略磁路饱和,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恒定的Ⅲ忽略铁心损耗Ⅳ不考虑频率变化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磁链方程电压方程公式--------() 坐标变化的原则:在不同情况下绕组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相等模型选取:转速,定子电流,定子磁链控制方式:电流闭环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 三项绕组A,B,C和两相绕组a,b,之间的变换称作三相坐标系和两相正交坐标系间的变换简称3/2变换(原则:按照前后总功率不变) 矢量控制系统的特点:1 按转子磁链的定向,实现了定子电流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的解耦,需要电流闭环控制。2 转子磁链系统的控制对象是稳定的惯性环节,可以采用磁链闭环控制,也可以采用开环控制。3 采用连续的PI的控制,转矩与磁链变化平稳,电流闭环控制可以有效的限制起,制动电流。 矢量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1 转子磁链计算精度受易于变化的转子电阻的影响,转子磁链的角度精度影响定向的准确性。2 需要进行矢量变换,系统结构复杂,运算量大。· 直流电机的三种调速方案:调压调磁串接电阻。对于调速系统的前提: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静差率: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增加到额定值所对应的转速降落 △nN与理想空载转速△n之比。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与机械特性关系:(1)特性越硬→S下降→转速的稳定度就越高(2)对于同样硬度的特性,理想空载转速越低→S上升→转速的相对稳定度越低。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最低速度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除电动转矩外还需要产生制动转矩,实现生产机械快速的减速、停车与正、反向运等功能,如图。这样的调速系统需要正反转,故称可逆调速系统。 如何实现无静差调速?使用PI调节器,比例部分能迅速响应,积分部分则最终消除稳态偏差(无静差)。 有静差的根本原因:电动机运行,就必须有控制电压Uc,因而也必须有转速偏差电压△Un。稳态的定义:电动机的平均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的状态。 异步电动机的稳态数学模型:包括异步电动机稳态时的等效电路和机械特性,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稳态等效电路描述了在一定的转差率下电动机的稳态电气特性,而机械特性表征了转矩与转差率(或转速)的稳态关系。 变频器的转矩控制:当做转矩控制时,变频器设定转矩指令输出转矩,此时输出频率自动与负载速度匹配,但输出频率受上限频率限制,负载速度大于设定上限频率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受限,输出转矩与设定转矩不同。(控制对象是异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系统:通过坐标变换,在按转子磁链定向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中,得到等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电磁转矩与磁链,然后将转子磁链定向坐标系中的控制量反变换得到三相坐标系的对应量,以实施控制。由于变换的是矢量,所以这样的坐标变换也可以称矢量变换,相应的控制系统称为矢量控制。

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探讨中职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摘要:电力拖动课程主要是着重讲述理论内容,另外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内容。所以在中职、高专技术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学习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理解、分析电力拖动技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很大作用的提高。因此,《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关乎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这就对老师要求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并且还要寻找到一条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技术技能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中职《电力拖动》中有效教学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措施,又对中职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技巧进行了探索。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掌握内容等,来解决相关中职学校对这门课的授课困难。 关键词:电力拖动;研究性学习;中职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技巧 前言 中职、高专等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专业的知识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利用现在电子技术来教学,提高对信息量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信息、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使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实践、解决、创新等。所以就以电力拖动课程来说,这门课程对中职机电专业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是学好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1、电力拖动课程的特点 电力拖动课程分为两个重点: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实践模拟。所以,在授课时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授课,要在强大的理论背景下进行实践性授课,如果只是简单的把知识、理论乏味的讲给学生们听,除此以外利用多媒体动画示范,这种授课只会一定意义上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对于动手能力却没有办法提高。只能达到纸上谈兵的效果。都不能很好地达到课程所制订的进一步的掌握生活当中一些电器设备工作时的情况与特点和满足学生考证需要的两个目标。 2、电力拖动的教学技巧 2.1电力拖动教学的课程开发 教师们要根据自身或者学校的教学要求和特点,编写一套适合学生们的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材,来结合学校的基础设施实行授课。其中教师授课要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材再结合网上相应的实际操作实例,来使学生学习理论和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还要注意设置多个模块,将电力拖动的内容分解,分解成可以使学生们容易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