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供热(采暖)换热站主要参数计算一例

蒸汽供热(采暖)换热站主要参数计算一例
蒸汽供热(采暖)换热站主要参数计算一例

蒸汽供热(采暖)换热站主要参数计算一例

回答网上的一个问题

你在网上提的“总面积17万平方米总负荷4200KW 地板采暖……….”的问题,我想只是用几个数字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所以写成材料供参考。

一、原始参数

1、供热面积:17万平方米;

2、供热负荷:4200KW ;

3、供水温度:55/45℃

4、热源参数:蒸汽230℃

二、问题分析

1、供热面积17万平方米,供热负荷4200KW ,计算平均面积热负荷:4200000/170000=24.7W/m 2。此值较小,如果是在山东、河北可能还可以,在东北小了点。

2、供回水温度55/45,仅有10℃温差,供回水温差小,造成循环水量大,循环泵流量大功率大造价耗电高。

3、热源蒸汽230℃,按饱和蒸汽查表得表压2.7Mpa ,蒸汽压力较高,对选择换热器的结构参数有一定的影响,会增加造价,且不宜选用板式换热器。

综上所述,如对原参数不做改动,本问题可归结为:

以230℃,2.7Mpa ,的饱和蒸汽为热源,作一个供热功率为4200KW ,供回水温度为55/45℃的热水采暖的换热站,对换热站设计要解决以下问题:

1、蒸汽用量多少?

2、蒸汽管道的管径多大?

3、二次循环水量多少?

4、汽水换热能达到55/45度要求吗?

5、小区采暖采暖分高低两个区吗?

6、板换也要分区吗,选取什么规格的板换?

三、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1、汽水换热器蒸汽耗量计算

)187.4(7.277"n t t h Q G -= ——t/h

式中:G t ——汽水换热器蒸汽耗量,t/h

Q ——被加热水的耗热量, W

h”——蒸汽进入换热器时的焓值, kJ/kg

t n ——流出换热器时凝结水温度,℃

设:蒸汽管道始→未端压力损失 0.1Mpa ,即换热器入口压力为2.6Mpa ,

绝压=2.6+0.1=2.7Mpa ,(以下各项按2.7Mpa 查表)h ”=2802.76kJ/kg 。 设:换热器流出凝结水温度,t n =50℃。

以上数值代入计算式: 83.5)50187.476.2802(7.2771042003=-=X X G t t/h

2 、校核计算蒸汽管道内径

(1)计算管道内蒸汽流速

υ21000G t

=

G t ——汽水换热器蒸汽耗量,kg/h

d ——管道内径 m

ρ——介质密度 kg/m 3

按管道始端,绝压1=2.8Mpa ,未端,绝压2=2.7Mpa ,查饱和蒸汽比容;

1v =0.074155 m 3/kg 2v =0.071427 m 3

/kg 换算成密度:49.13074155.011==

ρ kg/m 3 00.14071427.012==ρ kg/m 3

计算平均密度:74.13200

.1448.13=+=ρ kg/m 3

蒸汽管道规格选择 Φ108X5 无缝管,管内径为:108—2X5=98mm ;d=0.098m;

对计算蒸汽量修正:5.83X1.2=7.0 t/h (个人经验,无规范依据)

以上数值代入计算式:

45.1974.13098.014.39000

.710002==X X X X υ m/s

校核原则:《热网规范》对管道蒸汽流速规定:

饱和蒸汽DN >200mm, υ≤60 m/s ;DN ≤200mm, υ≤35 m/s ;

上述计算蒸汽流速19.45m/s,小于35m/s,能够满足要求。

(2)、管道阻力计算

比摩阻: 25.52

25.031088.6d G K X R t ?=-ρ Pa/m ;

式中:R ——每米长度管道沿阻力(比摩阻) Pa/m ;

K ——管道内壁粗糙度过 m (取K=2X10-4m)

G t ——管道内介质流量 t/h ;

ρ——介质密度 kg/m 3

d ——管道内径 m

=?=-25.52

25.03098.047.1370001088.6t

K X R 588.49 Pa/m

假设供蒸汽管道长 150 米,

管道全长沿程阻力△P=150X588.49=88273.5 Pa =0.088Mpa

沿程阻力小于开始假设的△P=0.1Mpa.

4、计算二次网循环水量和总管径

(1)、二次网循环水量

''86.0n g t t Q

G -= t/h

式中;Q ——被加热水的耗热量, W

G ——二次网循环水量度 t/h

tg ’——二次网供水水温度 ℃

tn ’——二次网回水水温度 ℃

20.36145554200

86.0=-=G t/h

(2)、二次网主管径计算

19.0381

.00476.0)(387.0R G K d ?=ρ

式中:d ——二次网管径 m

K ——管道内表面粗糙度过 m (取K=0.0005m)

ρ——介质密度,kg/m 3 (取值958.38)

R ——每米长度管道沿程阻力 Pa/m 300.0)8038.958(4200

0005.0387.019.0381.00476.0==X X d m

4、汽水换热能达到55/45度要求吗?

答:设计合理,汽水换热能达到55/45度肯定没有问题。

5、小区采暖采暖分高低两个区吗?

答:小区采暖,如果含有高层(习惯上7层以上),一定要分区供热,分区供热在换热站内要对高、低区进行压力隔离,目前用的较多的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分组换热,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换热循环定压系统,分别供热,另一种是采用一组换热循环系统,按低区定压,高区加高直联设备,增压补水循环,对高区分供。

6、板换也要分区吗,选取什么规格的板换?

答:由于热源蒸汽压力较高(2.7Mpa ),不能选用板式换热器,应用管壳式换热器,承压能力较好,目前应用较好的立式波节管的列管换热器比较好,换热器选定后,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换热器的大小——换热面积)还应依据厂家提供的热工资料进行计算。

以上仅是对所提问题的计算和解答,为了便于理解,计算过程写的较详细一点,正常设计中仅数据列表即可,无需写出计算公式,真正完成该换热站及管网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管道强度、管道热膨胀、管道支承固定、二网循环泵的选择、补给水的处理、热工仪表布置、调节阀排气阀设置等问题。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集中 供热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发展。主要分析了集中供热系统中所出现的 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只有降低换热站对燃料的消耗,才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热源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目标。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另外我国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其中近年来供热 行业的迅速发展能够更好地为人们供热,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集中供热系统凭借着自身方便、环保的应用优势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就使得集中 供热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通常情况下集中供热 系统的应用都比较耗费能源,以致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成本不断增加,这极其不 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发展。因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对集中供热系统应用 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从而 为供热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供热系统当中属于一个中转站,其是连接一次供水管 与二次供水管网,相关控制设备等一系列装置的机房。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当中,一次供水管主要指的是连接在城市各个热水管网和换热站的管网,二次供水 管网主要是连接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和用户的管网。换热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 通过一次热源中热水管网传输到换热站之内,然后换热站的内部就会对水源进行 换热,并且通过换热之后的水源进行传输到二次集中供热管道当中,然后为用户 提供相关的热源。在温度表上所显示的温度就是换热站管道当中水源的实际温度,一般的回水温度和用户所使用暖气的温度相对接近。 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应用知识认识不足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在应用过程中虽然整体操作流程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 应用当中需要注重的细节比较多,比如需要合理调整供热压力、严格把控供热设 备质量等,这也就表明在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细节。然而 现今我国大多数供热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应用知识认识都 不足,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不够丰富,这就导致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水平一 直得不到提高,换热站能源大量浪费的现象频繁出现。另外如若相关工作人员忽 略了这些细节因素,那么将会对于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供热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供热系统能源消耗量更高。 2.2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不达标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应用对于设备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整个系统 内的设备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才能够确保系统内部设备的协调运行, 进而保障供热系统的高效应用,并且一旦系统设备出现不协调运作,则极有可能 会影响供热效果,同时增加能源消耗。现今我国一些供热企业为了尽可能地谋取 利益,使得所应用的大多数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设备质量都不达标,并且还比较 单一落后,这就导致供热设备无法满足现今的供热需求,不利于供热行业的向前

实用闪蒸汽计算方法

闪蒸蒸汽(二次蒸汽) 什么是闪蒸蒸汽?当一定压力下的热凝结水或锅炉水被降压,部分水分会二次蒸发,所得到的蒸汽即为闪蒸蒸汽。 为什么闪蒸蒸汽很重要?因为它包含可以使工厂经济运行的热量,不利用它,能源就会被白白浪费。 闪蒸蒸汽是怎样形成的?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时,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许的最高温度。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化成蒸汽。 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者叫饱和水显热。在同样大气压力下将饱和水转化成蒸汽所需要的热叫“潜热”。在一般场合下,热的单位用千焦表示,它是指将1 kg 水在1个大气压力下升高0.24℃所需要的热量。 然而,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加热水,那么水的沸点就要比100℃高,所以就要求有更多的显热。压力越高,水的沸点就高,热含量亦越高。压力降低,部分显热释放出来,这部分超量热就会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部分水被“闪蒸”成蒸汽。 曲线图CG-3. 饱和凝结水减压时形成的闪蒸蒸汽百分比 如0.689 MPa的蒸汽压力温度下的凝结水的热含量是718.89 kJ/kg(参见蒸汽特性数据表第4栏)。如果这时将该凝结水排放到大气压力下(0 MPa),它的热则马上降到419.20 kJ/kg。剩下的299.69 kJ/kg热量则将部分凝结水二次蒸发或闪蒸。使用下列公式可以计算出闪蒸蒸汽的百分比 %闪蒸蒸汽= H SL SH- ×100% SH = 排放前高压下凝结水中的显热。 SL= 排放时低压下凝结水中的显热。 H = 低压下蒸汽中的潜热。 %闪蒸蒸汽= 2258.9 4 720 . 19 89 . 18- ×100%=13.3% 为方便起见,曲线图CG-3给出了不同压力下排放凝结水时所形成的二次闪蒸蒸汽的分比。其它实用图表见CG-53。 曲线图CG-4. 每m3凝结水在大气压下排放时形成的闪蒸蒸汽量

供热面积计算

供热面积计算 一、供热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供热面积含义 1、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与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与。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与,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与。2、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全名套内建筑面积,就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1)套内房屋使用面积(GB/T 17986、1-2000 B1、2) 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 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与。 b.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与计入使用面积。 c.不包括含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 面积。 d.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GB/T 17986、1-2000 B1、3)就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她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新建住宅各套 (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与非共用墙两 种。 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与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

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 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GB/T 17986、1-2000 B1、4) 均按阳台外围与房 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 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 居民住宅供热面积 供热建筑面积=住宅使用面积+1/2共用墙体面积+非共用墙体面积 居民住宅供热计费面积范围包括使用面积、内部及周围全部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其中与相邻用户的隔墙按1/2计算。 计费面积依据竣工图纸计算,无竣工图纸的依据设计图纸计算。 4. 非居民建筑供热面积 非居民住宅计费面积按建筑面积计算。 二、供热面积计算所需资料 1. 电子文件:建筑平面图,暖通专业图纸 2. 纸质文件:竣工图值纸(加盖竣工章)、建筑测绘书(加盖公章) 三、建筑供热计费面积计算依据 《天津市供热采暖收费管理办法》(2011年1月11日天津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委员会颁布并实施) 四、居民住宅特殊房型与部位计费面积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1)阳台: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的,在房屋主体结构以内的按50%计算,在房屋主体结构以外的不计算;安装采暖设施的按100%计算。 (2)没有安装采暖设施的厅、厨房、卫生间的按供热建筑面积的50%计算收费面积;安装采暖设施的厅、厨房、卫生间,按供热建筑面积的100% 计算收费面积。 (3)跃层:按各层面积之与计算(多层共享空间按该部位面积乘以共享层数计算)。 (4)阁楼:安装采暖设施的,坡顶型阁楼按50%计算,平顶型阁楼净高大于2、8米(含2、8米)的按100%计算,不足2、8米的按50%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环评中常用到的计算公式 1、起尘量计算方法 (一)建设工地起尘量计算: ()?? ? ???? ?????-???? ?????=43653653081.0T w V s P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工地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P —可扬起尘粒(直径<30um)比例数;石子路面为0.62,泥土路面为0.32; s —表面粉矿成分百分比,12%; V —车辆驶过工地的平均车速,km/h ; w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二)道路起尘量计算: ?? ? ???????=4139.0823.0000501.0T U V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道路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的平均车速,km/h ; U —起尘风速,一般取5m/s ; T —每辆车的平均轮胎数,一般取6。 (三)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计算: ()()l Q Q E A l P d D C Q A c A ?=??-??-??=-61024 式中:Q A —一年中单位长度道路的起尘量,t ; C —每小时平均车流量,辆/h ; D —计算的总天数,365天; d —一年中降水量大于0.254mm 的天数; P —道路级别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8; Ac —消尘系数,如内环线以内可取0.4,内外环线之间取0.2; l —道路长度,km; Q —道路年起尘量,t 。 (四)煤堆起尘量计算:

?? ? ?????????????????????????=15255905.105.0f d D V E 式中:E —单辆车引起的煤堆起尘量散发因子,kg/km ; V —车辆驶过煤堆的平均车速,km/h ; d —每年干燥天数,d ; f —风速超过19.2km/h 的百分数。 (五) 煤堆起尘量计算: Q m =11.7U 2.45·S 0.345·e -0.5ω·e -0.55(W-0.07) 式中:Qm —煤堆起尘量,mg/s ; U-临界风速,m/s ,取大于5.5m/s ; S-煤堆表面积,m 2; ω-空气相对湿度,取60%; W-煤物料湿度,原煤6%。 (六)煤炭装卸起尘 煤炭在装卸过程中更易形成起尘,其起尘量与装卸高度H 、煤流柱半径R 、煤炭含水量W 、煤流柱中煤流密度D 、风速V 等有关,其中煤流柱密度是由装卸速度V 和装卸高度H 决定的。露天堆煤场装卸过程中形成扬尘的主要为自卸车、铲车装卸,装卸煤落差1.5m 左右。 煤炭装卸起尘量采用下式计算: α????=-i i w i ij f G H V Q 28.023.16.103.0 ∑∑ ===n i ij m i Q Q 1 1 式中:Q ij —不同设备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 Q —煤场年起尘量,kg/a ; H —煤炭装卸平均高度,m ; G i —某一设备年装卸煤量,t ; m —装卸设备种类; Q i —不同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 G —煤场贮煤量,t ; V i —50米上空的风速,m/s ; W —煤炭含水量,%; f i —不同风速的频率;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一、我厂供热现状 目前我厂现有换热站房3个,目前3 个换热站房均依靠工作人员24 小时值守,导致换热站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存在大量人员费用与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本次改造目标是在现有换热站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造、优化(能保留的保留),实现换热站的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最终达到减员增效、降低运行各项成本的目的。 二、改造技术要求 1、改造原则 先进性 采用国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效益高,投资少,所有设备及设备安装须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的标准,具有科学、先进、便于维修和管理的特点,可以保证在未来5~10 年不落后于最新技术的发展。 稳定性 系统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图形界面友好,无故障运行时间长。 经济性 减少一次性的投资,并确保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低的故障率,将功能变更、运行与维护费用减至最低限度。 安全性 严密的技术防范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在确保供热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与基础上,可以实现其经济性,节约能源。 可靠性 系统对使用环境(温度-25C ~50C,相对湿度5%~95%)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确保具有极低的故障率。 可扩展性 包含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可扩展性两个方面,升级扩充只需要增加模块,保护投资成本。 2、总体要求

利用先进的工业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创建换热站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系统实施更科学、更规范的监控管理,提高中心调度的监控能力。2.1 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当前供热的现状及应用需求,供热集中控制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是以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产品生命周期长、管理维护方便、系统集成度高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要技术特色,以适应当前应用和后续发展的需要。设计指导思想以“实用、可靠、先进、经济”为基本原则。 易操作 良好、直观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特别专业训练就能够进行使用,工作效率高。 易管理 实现分级管理,授权服务的原则,设置程序管理员,对于不同的级别权限使用进行合理的管理。 易维护 平台的一致性强,便于维护,并具备自诊断功能,支持多种通讯方式:RS232、 RS485、TCP/IP网络及GPRS无线通讯等。 保证质量 远程操作与自动控制能及时调节各种参数,并反馈迅速,保证所调温度在用户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系统在调节过程中应流畅,不能无故出现卡涩、停顿等故障。 节约投资 另外在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投资是每一个工程项目都要面对的问题。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供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改造资金。 三、系统组成及要求 系统由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各个换热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系统、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以下图为例)

集中供热管线及换热站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 组织 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情况; 四、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五、施工总体部署; 六、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七、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工期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十三、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主要周转材料、劳动力安排一览表; 十四、施工进度计划; 十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廊坊市廊坊市中心血站热力改造工程工程,项目供热面积1.1万平方米,供热负载500KW铺设一次管网600米,二次管网以及换热站设备安装工程。 1、工程主要内容土建施工、管道架空、地埋敷设、支架的制作安装、阀门及附件 安装,管道检验, 管道探伤,管道压力试验,管道防腐,管道吹扫、试运行、交付验收。 2、工程特点 ⑴工程焊接量大,质量要求高,必须保证一次合格,避免产生返修现象。 ⑵工期要求紧,该工程工程量大,为向沿线相关单位早日供热,所以工期控制至关重要。 ⑶管道线路长,随着施工管线的延伸,施工用电、用水只能向临近单位接取,因 此,工程的外部协调工作必须到位。 ⑷为适应施工现场不断变更的情况,临时设施尽量采用移动 式。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1、工期目标:本工程项目要求工期为 60工作日。 2 、质量目标:合格,力争优良。 ⑴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大于95% ⑵各分部工程质量优良率100% ⑶调试投运一次成功 三、施工准备情况 ㈠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平面 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㈡现场材料设备贮存保管 现场材料、设备的贮存保管,按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执行。同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㈢劳动力配备 1、各施工班组主要以专业工种人员形成建制,以专业施工人员为主,并配制一定数量的 辅助人员。本工程施工各阶段人员配备详见劳动力安排一览表和调配计划表(动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设计方案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 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的宜居生活。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 一、换热站建设标准 1.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 1.1 换热站标准化建设的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的中部位置。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为最佳。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10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 1.3换热站的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机组设备

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 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3.3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的净高度不低于3.6米。 1.4 换热站的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 1.5 换热站的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换热站的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 1.6 换热站应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 1.7换热站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距离居民建筑较近的,外部应采取隔音措施,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1.8 换热站应具备方便适用的交通通道,便于整体式换热机组的安装

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榆林嘉园住宅小区 热力站、换热站设计方案河北长城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一、设计资料 1、采暖面积 126760平米高低区地暖(高区9612地暖,低区117148地暖) 2、锅炉设备型号 SZL10.5-1.0/115/70-AII 一台 SZL7.0-1.0/95/70-AII 一台 一用一备 3、设计数据 (1)供回水温度 一级网供回水温度:t 1/t 2= 95/70℃; 二级网供回水温度:t g /t h =60/50℃; (2)管径及数量 一级网管径及数量:DN400 30m 二级网管径及数量: a 、高区管径及数量:DN250 462m b 、低区管径及数量:DN450-250 462m DN450 224 m DN400 47 m DN350 171 m DN250 20 m

(3)标高 锅炉间标高:±0.000 换热站标高:-4.000 水泵间标高:-4.000 最远端用户标高:+2.500 4、设计思路 锅炉设备甲方已选定,二次网管径甲方已设计; 现需设计锅炉房部分附属设备及换热站内所有设备; 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二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7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另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三台,二用一备;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二台,一用一备;全自动软水器及软水箱一套、一、二次网共用。 二、供热系统热负荷的计算 1、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310-??=F q Q f n 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f q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2 /W m ; F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2 m 。 注:1、本表摘自《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34-90,1990年版;

蒸汽和冷凝水估算量

一、饱和蒸汽流量估算 1.ΔP=0.4MPa,蒸汽密度ρ= 2.669kg/m3,设定管道内流速υ=20m/s DN=40(mm)时,G=241.6(kg/h) DN=50(mm)时,G=377.2(kg/h) DN=65(mm)时,G=611.7(kg/h) DN=80(mm)时,G=966.6(kg/h) 2.ΔP=0.5MPa,蒸汽密度ρ= 3.169kg/m3,设定管道内流速υ=22m/s DN=40(mm)时,G=315.5(kg/h) DN=50(mm)时,G=492.7(kg/h) DN=65(mm)时,G=798.9(kg/h) DN=80(mm)时,G=1262.4(kg/h) 3.ΔP=0.6MPa,蒸汽密度ρ=3.666kg/m3,设定管道内流速υ=24m/s DN=40(mm)时,G=398.1(kg/h) DN=50(mm)时,G=621.8(kg/h) DN=65(mm)时,G=1008.2(kg/h) DN=80(mm)时,G=1593.2(kg/h) 4.ΔP=0.7MPa,蒸汽密度ρ=4.161kg/m3,设定管道内流速υ=25m/s DN=40(mm)时,G=470.7(kg/h) DN=50(mm)时,G=735.1(kg/h) DN=65(mm)时,G=1192(kg/h) DN=80(mm)时,G=1883.7(kg/h)

二、蒸汽凝结水流量估算 1.ΔP=0.4MPa,ρ=958.38kg/m3,取υ=1m/s DN=40(mm)时,G=4.335(t/h) DN=50(mm)时,G=6.744(t/h) DN=65(mm)时,G=11.45(t/h) DN=80(mm)时,G=17.34(t/h) 2.ΔP=0.5MPa,ρ=958.38kg/m3,取υ=1.2m/s DN=40(mm)时,G=5.2(t/h) DN=50(mm)时,G=8.13(t/h) DN=65(mm)时,G=13.74(t/h) DN=80(mm)时,G=20.81(t/h) 3.ΔP=0.5MPa,ρ=958.38kg/m3,取υ=1.5m/s DN=40(mm)时,G=6.5(t/h) DN=50(mm)时,G=10.16(t/h) DN=65(mm)时,G=17.17(t/h) DN=80(mm)时,G=26(t/h) 4.ΔP=0.7MPa,ρ=958.38kg/m3,取υ=2.0m/s DN=40(mm)时,G=8.671(t/h) DN=50(mm)时,G=13.55(t/h) DN=65(mm)时,G=22.9(t/h) DN=80(mm)时,G=34.69(t/h)

供热管网各参数计算常用公式

供热管网各参数计算 常用公式

供热管网各参数常用计算公式 1比摩阻R (P/m )——集中供热手册P 196 R = 6.25×10-2×52d G ρλ 其中:λ—— 管道摩擦系数(查动力管道手册P345页) λ= 1/(1.14+2×log K d )2 G —— 介质质量流量(t/h ) 或:R=d 22 λρν=6.88×10-3×25.525 .02d K G ρ ρ—— 流体介质密度(kg/m 3) d —— 管道内径(m ) K ——管内壁当量绝对粗糙度(m ) 2、管道压力降△P (MPa ) △P = 1.15R (L+∑Lg )×10-6 其中:L —— 管道长度(m ) ∑Lg ——管道附件当量长度(m ) 3、管道单位长度热损q (W/m ) q = 其中:T 0 —— 介质温度(℃) λ1 —— 内层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λ2 —— 外层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D 0 —— 管道外径(m ) D 1 —— 内保温层外径(m ) D 2 —— 外保温层外径(m ) α—— 外表面散热系数[α=1.163×(10+6?)] ?—— 环境平均风速。预算时可取α=11.63 Ln —— 自然对数底 4、末端温度T ed (℃) 2122011012121)16(D D D Ln D D Ln T αλλπ++-

T ed = T 0 - GC L L q g 310)(-?+ 其中:T 0 —— 始端温度(℃) L —— 管道长度(m ) Lg —— 管道附件当量长度(m ) G —— 介质质量流量(t/h ) C —— 介质定容比热(kj / kg.℃) 5、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T s (℃) T s = T a + α π2D q 其中:Ta ——环境温度(南方可取Ta =16℃) 6、管道冷凝水量(仅适用于饱和蒸汽)G C (t/h ) G C = γ3 106.3-?qL 其中:γ——介质汽化潜热(kj / kg ) 7、保温材料使用温度下的导热系数λt (W/m.℃) λt =λo +2 )(B A T T K + 其中:λo ——保温材料常态导热系数 T A —— 保温层内侧温度(℃) T B —— 保温层外侧温度(℃) K —— 保温材料热变系数 超细玻璃棉K=0.00017 硅酸铝纤维K=0.0002 8、管道直径选择d (mm ) 按质量流量计算:d = 594.5 ωρG 按体积流量计算:d = 18.8ωνG 按允许单位比摩阻计算:d = 0.0364×52 R G ?νλ 其中:G —— 介质质量流量(t/h ) G v —— 介质体积流量(m 3/h ) ω —— 介质流速(m/s ) ρ —— 介质密度(kg/m 3)

天然气供热费用计算

天然气供热费用计算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天然气供热费用计算 一、理论计算: 1、天然气热值:8000-9000大卡/标准立方米,可取中间值8500大卡/标准立方米; 2、每燃烧1立方米天然气可产生的热量: 3、地板采暖功率:40W/平米,每平米建筑面积每天需要的热量: Q1=40*24*3600=345600J; 每天需要的天然气量立方米,取0.1立方米; 4、深州供热季: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共121天,则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天然气量:0.1*121=12.1立方米; 5、目前,深州的天然气价格2.5元/立方米,则每个供暖季的费用为2.5*12.1=30.25元, 6、如按照设计院要求的供热功率26W计算,重复上述过程,则每个供暖季的费用为30.25*(26/40)=19.66元/平米 7,我们正常供热的功率,会高于26W而低于40W,在这两个中间,取中间值,即(19.66+30.25)/2=24.96元/平米,25元每平米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值; 二、百度经验:供热面积90平米,室内温度18摄氏度,房间保温效果比较好8-10立方米/天;每平米0.089-0.111立方米,取中间值刚好是0.1立方米/建筑平米; 三、网上搜索到衡水经验值: 1、面积,一般取建筑面积,这样计算比较、相对准确;

2、区域,以河北、北京为例,再往北增加10%,区域往南减少10%; 3、住宅结构:一般以节能住宅(2008年以后盖的楼房,外墙有保温),住宅楼为基础;不带保温的应增加20%左右,顶楼或你四周邻居不采暖相应增加10-20%; 4、使用习惯:一般按室内温度18度,24小时供暖计算,如果使用时间短,或使用室内温控器,可节约10%,室内温度高2度,可能费用要增加10%以上。 综合以上,按我们衡水市建设面积110平米中间楼层节能住宅邻居都采暖,每天的燃气消耗量约为7-8立方。,即每平米每天0.064-0.073立方米,取中间值为:0.0685立方米,每个采暖季的用量:8.29立方米,费用为:8.29*2.5=20.73元/建筑平米。这个值仅比设计院采用的26W的功率对应的费用19.66略高一点。我本人认为,这个经验有些过于理想化。还是25元/建筑平米相对比较可靠。 四、增加天然气壁挂炉,需要在原来天然气接口费的基础上,另加接口费400元/户。

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

换热站设计2017年2 月份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小区基本资料 三、换热站设备选型 1.循环泵的选择 2.补水泵的选择 3.换热器的选择 4.除污器的选择 5.水箱的选择 6. 管道保温

一、设计题目 长春市某小区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二、小区基本资料 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供暖期室外计算温度:tw=--23℃; 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pj=-8.3℃; 供暖天数:N=167天。 2、设计参数资料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t1/t2= 90/60℃;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tg/th =60/50℃; 供暖期室内计算温度:tn =18℃。 3、设计基本要求 本设计采用间接供热,在小区内设置换热站。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两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5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其余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两台,一用一备,补水泵按循环流量的4%选择。 4、小区基本资料 总建筑面积为150000㎡,总供热面积为150000㎡,均为地面热辐射采暖系统; 其中: 低区建筑面积为100000㎡; 高区建筑面积为50000㎡

换热站总供热面积为150000㎡ 三、换热站设备选择 (一)循环泵的选择: 1、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的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有旁通管时,应不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流量条件下热源、热力网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之和。 (3)、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的水泵型号相同。 (4)、循环水泵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5)、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应有备用泵,当四台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使用时,可不设备用泵。 2、循环水泵的选择 1)Q=q f*F*10-3 式中:Q----供暖热负荷,KW; q 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取45W/㎡; F----供热面积,㎡; 2)流量计算 根据公式G=3600Q/4.187*1000(tg-th)

估计蒸汽耗量的方法

式中: Q = 热量 (kJ);m = 物质的质量 (kg); c p = 物质的比热 (kJ /(kg·℃));?T = 物质的上升温度 (℃)。 估计蒸汽耗量的方法 蒸汽系统的优化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精确估计蒸汽的用量。这样才可以计算蒸汽的管道口径和各种附件的口径如控制阀、疏水阀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确定工厂的蒸汽负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计算 - 使用传热公式可以分析设备的热输出,可以估计蒸汽的耗量。虽然传热的计算不是非常精确(同时可能有很多未知的变量),但可以使用从相类似应用得出的经验数据。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对大多数应用来说的精度已经足够。 计量 - 蒸汽的耗量可以使用流量测试设备直接测量。这对于现有的设备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数据。但对于尚处于设计阶段或没投入使用的的设备来说,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额定热功率 - 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通常标志在工厂各个设备的铭牌上,该数据由设备制造商提供。这些额定值通常以kW表示的热量输出,以kg/h表示的蒸汽耗量取决于使用的蒸汽压力。 任何参数的变化都会改变预期的热量输出,这意味着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和连接设备的负荷(蒸汽耗量)将不会相同。制造商标出的额定值是一种理想能力的表示,没必要和连接设备的负荷相等同。 计算 在大多数情况,蒸汽中的热量用来做两件事:使产品温度改变,也就是说提供“加热”部分。 来维持产品的温度(由于自然的热量损失或设计的热量损失),也就是说提供“热量损失”部分。 在任何加热制程中,由于产品温度的上升,“加热”部分将减少,并且加热盘管和产品之间的温差减小。但是,因为产品温度的上升热量损失部分将会增加,更多的热量将从容器或管道损失到环境中。任何时候需要的总热量是两部分之和。 计算加热物质所需热量的公式(公式2.1.4)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传热制程。 此公式的原始形式可以用来计算整个制程需要的总热量。但是,这种形式没有考虑传热率。为了确定传热量,将各种形式的换热应用分成两大类: 没有流动的应用 - 被加热的产品质量恒定、在一定的容器内单批加热。 流动形式的应用 - 被加热的流体连续地通过换热表面 。 没用流动的应用 在没有流动的应用中,被加热流体在一定的容器内单批加热。容器内的蒸汽盘管或环绕容器的蒸汽夹 套构成加热面。这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如图2.6.1所示的热水储存式换热器或大型的储油罐 - 黏性的油在泵 送前必须加热降低黏度。有些制程是用来加热固体,典型的实例如轮胎压机、洗衣房烫机、硫化机和高压灭菌器。在有些非流动的应用中加热时间不重要且可以忽略,但对有些应用例如水箱和硫化机,加热时间 不仅很重要而且对制程非常关键。 w w w .b z .c o m

换热站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乌鲁木齐市星海住宅小区换热站课程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次设计要解决系统水利失调、浪费大量的热量,而使供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不仅要使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要求,还秉着节约资金,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理念,来确定供热方案,其中不乏对前人经典设计思路的借鉴,并再系统压力不平衡处进行调节,以使整个系统水力平衡。 换热站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换热站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换热站,板式换热器,钠离子交换器

目录 摘要 (Ⅰ) 第一章设计概况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原始资料 (1) 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1) 1.2.2 设计参数资料 (1) 第二章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2) 2.1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2) 2.2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2) 2.3换热站方案确定 (2) 2.4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2) 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3) 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3) 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4) 3.1换热器简介 (4) 3.1.1换热器概述 (4) 3.1.2换热器的分类 (4) 3.2换热器的选取 (5) 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5) 3.2.2换热器选型计算 (6) 3.3水力计算 (7) 3.3.1一次网系统水力计算 (7) 3.3.2二次网水系统力计算 (8) 3.3.3补水系统水利计算 (10)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 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1000 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T2-T1) (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 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 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 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可以实际计算。 3.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 Q1=Q2,C1*G1*(T22-T21)=C2*G2*(T22'-T21'),水C1=C2,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

5.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6.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 7.单位换算:W=1J/S 例子:45W/㎡的采暖期的耗热量 45*3600*24*167*0.64=0J 变成GJ: 0÷00=0.41555GJ/㎡ 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 A:枝装布置,B:环装布置,C: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集中供热管线及换热站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情况; 四、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五、施工总体部署; 六、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七、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工期保证措施; 十一、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十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十三、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主要周转材料、劳动力安排一览表;十四、施工进度计划; 十五、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电力公司热电厂向**市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项目供热面积310 万平方米,供热负载201.5MW,铺设主干管网10384 米,主干线管径为DN300-900 以及换热站设备安装工程。 1、工程主要内容土建施工、管道架空、地埋敷设、支架的制作安装、阀门及附 件安装,管道检验, 管道探伤,管道压力试验,管道防腐,管道吹扫、试运行、交付验收。 2、工程特点 ⑴工程焊接量大,质量要求高,必须保证一次合格,避免产生返修现象。 ⑵工期要求紧,该工程工程量大,为向沿线相关单位早日供热,所以工期控制至关重要。 ⑶管道线路长,随着施工管线的延伸,施工用电、用水只能向临近单位接取,因此,工程的外部协调工作必须到位。 ⑷为适应施工现场不断变更的情况,临时设施尽量采用移动式。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1、工期目标:本工程项目要求工期为 82 工作日。投标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目标按82 日历天安排。 2、质量目标:合格,力争优良。 ⑴各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大于95%。 ⑵各分部工程质量优良率100%。 ⑶调试投运一次成功。 三、施工准备情况 ㈠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平面 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㈡现场材料设备贮存保管 现场材料、设备的贮存保管,按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执行。同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㈢劳动力配备 1、各施工班组主要以专业工种人员形成建制,以专业施工人员为主,并配制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本工程施工各阶段人员配备详见劳动力安排一览表和调配计划表(动 第 2 页共35 页

-蒸汽量换算

0.4MPa饱和蒸汽热值657Kcal/kg,1×(657-20)÷70%=910Kg标煤; 0.8MPa饱和蒸汽热值662Kcal/kg,1×(662-20)÷70%=917Kg标煤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20934千焦/公斤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 千焦/公斤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472千焦/公斤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46055千焦/ 公斤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3.27吨/万千瓦时 1、热力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220℃-260℃按680千卡计算,280℃-320℃按700千卡,350℃-500℃按700千卡计算。按4.1868焦耳折算成焦耳。 2.热力单位“千卡”与标准煤“吨”的折算能源折算系数中“蒸汽”和“热水”的计算单位为“千卡”,但“基本情况表”中(能源消耗量中)“蒸汽”计算单位为“蒸吨”,在其它能源消耗量(折标煤)其中的“热水”计算单位为“吨”,因此需要进一步折算,才能适合“基本情况表”的填报要求,按国家标准每吨7000千卡折1千克标准煤计算: 3.电力的热值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理论热值计算,另一种是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用途。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的。按火力发电煤耗计算,每年各不相同,为便于对比,以国家统计局每万度电折0.404千克标准煤,作为今后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 1KG标煤=7000大卡的热量;大卡÷860=KW;KJ÷3600=KW;1大卡=2.4KJ

《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居民住宅供热使用面积计算标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居民住宅供热使用面积计算标准的通知 各市、地建设局、公用局,省农垦、森工总局建设局: 按照新修订的《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我省城市居民住宅供热的使用面积计算标准,现将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城市居民住宅使用面积的确定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和《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执行。 二、城市居民住宅供热的使用面积包括套户内使用面积、用热的阳台面积及供热的公共面积。 三、本通知适用于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区内的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居民用户。省农垦、森工总局系统的小城镇按有关规定参照执行。 四、居民套户内使用面积计算在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m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m—2.1m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m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五、用热的阳台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所围成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有供热设施的阳台面积计入供热使用面积之中。阳台内没有供热设施,但与供热房间相连,没有隔断,没有门的,阳台面积计入供热面积之中。 六、供热的公共面积是指住宅用户按比例分摊的整幢建筑中有供热设施的楼梯、走廊等共有面积。 七、面积测算可由供热单位与用户共同测算,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房产测绘部门进行测算,双方对采暖的使用面积测算结果有异议的,由当地房产管理部门根据中介机构测算结果进行裁决。

二00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不管平庸也好,风生水起也罢,其实谁的人生不是顶着风雨在前行,都在用平凡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有时候行到风不推身体也飘摇,雨不流泪水也湿过衣衫,而让我们始终坚持的除了一份信念:风雨总会过去,晴朗总会伴着彩虹挂在天边。 一定还有比信念还牢固的东西支撑着我们,那就是流动在心底的爱,一份拳拳之爱,或许卑微,却是我们执著存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跨越任何险阻的勇气、力量和最美丽的理由。 人生的途程积累了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因为生活会让我们慢慢懂得:低头是为了抬头,行走是为了更好地休憩,不阅尽沧桑怎会大度,没惯见成败怎会宠辱不惊,不历经纠结怎会活得舒展? 看清才会原谅,有时的无动于衷,不是不屑,不是麻木,而是不值得。有时痛苦,不是怕失去,不是没得到,而是因为自私,不肯放手,不是自己的,也不想给。 人生到最后,有的人把自己活成了富翁,有的人却一无所有。 梭罗说:一个人富裕程度如何,要看他能放下多少东西。大千世界,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以为自己得到的太少。是啊,一个贫穷的人怎么会轻易舍得抛下自己的所有呢?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一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过多贪求,反而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愈加贫穷。 人生到了最后,其实活出的只是一个灵魂的高度,清风明月,花香草色,便是一袖山水,满目清澈。放下从前,放下过去,从容地走入当下,和自己的内心交流,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听时光走过的声音,嗅闻它御风而过的芳香…… 如果兜兜转转了大半个人生的你,此刻依然觉得自己很贫穷,那么愿一无所有的你, 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不管平庸也好,风生水起也罢,其实谁的人生不是顶着风雨在前行,都在用平凡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