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优化

一、工程概况

出入段线地下段敷设东二环沿线南侧,线路纵断面呈倒V字形坡,区间隧道起始里程为RDK0+152.240,终点里程为右RDK1+270,区间全长1117.76m。区间左线进口至左RDK0+243.181段为R=2000曲线,左RDK0+283.780至左RDK0+440.679段为R=1000曲线,左RDK0+566.945至左RDK0+697.668段为R=2000曲线,左RDK1+183.124至出口段为R=250曲线,其余为直线段;区间右线进口至右RDK0+243.100段为R=2000曲线,右RDK0+283.499至右RDK0+440.961段为R=1000曲线,右RDK0+567.077至右RDK0+697.536段为R=2000曲线,右RDK1+183.116至出口段为R=250曲线,其余为直线段;区间进口至RDK0+270段为0.2%的下坡,RDK0+270至RDK0+470段为1.3%的上坡,RDK0+470至RDK1+220段为0.54%的上坡,RDK1+220至出口段为3.1381%的上坡,区间基坑最大埋深约为19.776m。

区间分别于右RDK0+259及右RDK1+250处设1#及2#废水泵房。

二、施工方案优化原因分析

出入段线地下段端头里程RDK1+270处原设计考虑施工12根H 型A800围护桩、冠梁及钢支撑组合支护体系,具体形式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主体结构施工到端头位置时,势必需要破除围护结构才能与邻近标段连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破除围护结构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1)基坑开挖后,破除围护结构比较困难,安全隐患较大;(2)基坑平面尺寸较小,深度一般在8m左右。按原设计施工围护结构后,基坑开挖过程中,各工序交叉施工影响大,施工机械在狭小空间作业,进度受限,且容易碰撞钢支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图1原设计端头围护结构示意图

三、施工方案优化

结合原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相邻施工单位施工进度协调统一,对原设计方案采取如下优化措施:(1)对原设计端头处围护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将端头处12根围护桩取消,端头位置斜撑调整为直撑,见图2。基坑开挖时,端头位置采用二级放坡,坡率均为1:1,相邻两级坡交界处设≥1.5m宽作业平台,平台顶设2%横坡向基

坑内排水;放坡开挖段坡底距主体结构0.7m外设0.3m宽,0.4m深截水沟,以便基坑积水能及时排除,确保基坑稳定。

图2调整后端头围护结构示意图

(2)采取(1)优化方案后,将原设计方案中需要施工的围护桩直接优化为不施工,简化端头施工工艺步骤;(3)采取(1)优化方案后,可同时减少冠梁、钢支撑、钢围檩、等工程数量,从而有效减小各工序在狭小空间作业的工程数量,减少各工序交叉施工的相互影响,降低安全隐患。(4)采取(1)优化方案后,可将主体结构施工破除围护桩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直接取消端头围护桩破除,方便主体

结构施工,更有利于各工序间的衔接。(5)方案优化后,需要沟通协调邻近施工单位的围护结构施工进度及开挖进度,以便能同时开挖及施工主体结构,降低端头边坡开挖风险隐患。

四、方案优化前后各项指标分析

4.1工程进度分析(1)方案优化后,原端头围护结构取消,有利于施工进度加快,节约工期;

(2)方案优化后,围护桩、冠梁、钢支撑、桩间喷护工程量减少,有利于施工进度加快,节约工期;

(3)方案优化后,增加部分土方开挖、边坡喷护工程量,但增加工程量较少,且属于非关键线路上,所以对整个工程进度几乎不产生影响。

(4)方案优化后,后期主体结构施工取消了端头围护桩破除,有利于施工进度加快,节约工期。

4.2工程质量分析方案优化前后,对围护结构工程量进行了适当减少,对整个施工场地布置及工序衔接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在节约造价的基础上,减轻各工序因施工场地限制交叉施工带来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为整个围护结构工程质量的优质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

保障。并且通过后期施工反映出,方案优化后,并未对工程安全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可以得出整个方案优化是切实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