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用资料(小抄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用资料(小抄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用资料(小抄整理版)

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概括说

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系统理论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桑代克的联结说

奥苏泊尔认,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力主要由三个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策略性知识迁移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自我评价。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衡量品德的最重要的标志是道德行为

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道德动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运算

在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的。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并注意这种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

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效果律和联系律。准备律指:当机体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时,从事这种反应的结果是满意的;当机体没有准备时,学习是困难的或不满意的。效果律指:凡导致满意效果的行为将会在类似情境中重复出现;凡带来不满意或烦恼效果的行为将被淘汰。练习律指:凡多次使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加强;废用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将被减弱。

发现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没有呈现,必须由学习者发现,然后才能被他的认知结构同化。

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备在长时记忆中的关于各种事物的特性与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图式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大的知识单元或称为信息组块。信息以图式的方式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认知内驱力是要求了解与理解知识、阐述与解决问题的需要。以求知作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量就是认知内驱力复述策略通过反复读写所学的材料使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把新的材料与比较熟悉的材料联系起来,使新材料的意义得到充实。

定势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或指先前完成类似任务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认知操作模式,它使人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反应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问题解决有认知成分参与的有目的的一系列运算。三个特征:具有目的性;包含一系列运算;具有认知性。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

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

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4多种

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操

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

合;操作的熟练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

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

思维的策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

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

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

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

知好奇心2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3正确运用

奖励与惩罚4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5对学生进行竞

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自我价值感这说明她的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是一

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材料本身必须具有

逻辑意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

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学习者必须积

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

关的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促进陈述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

习兴趣;有效运用注意规律;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了解学生已有的

知识系统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教育心理学定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

科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

科学。

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它起作用(教师

是指导地位)

世界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

作者是--卡普捷列夫

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兴趣、需要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的《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为标志(西方第一本),作者---桑代克(教育心

理学创始人)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

现场实验法在日常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

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心理学研

究方法

20SJ60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

教育心理学完善的时间大致---20世纪80年代

教师要素主要涉及方面----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

技能(教师心理)

教学环境包括----1.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2.物质环境

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

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活动过程-----教学

过程、学习、评价/反思

20sj60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主动性、合作性

学与教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

学媒体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人类的本性、学习

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

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学生要素中年龄差异主要表现思维水平的差异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

递信息的工具。

教育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互相作用的过

程而展开的。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

学信息的互相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

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又包括认

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

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

特征或本质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两个加速期分别出现在(幼儿期)和(青

春发育期)

我国心理发展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

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

-l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智力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

境的能力。又称为一般能力,反映一个人的聪明程度,

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

商)来衡量。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

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包括智力的

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就智力性别差异而

言:A男女智力整体没有差异,但男性的智力分布的离

散程度比女性大;B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①数学能

力的性别差异:女生在中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

具有优势,但高中大学阶男生占优势②言语能力的性别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

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形成

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

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习: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人类的学习。

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

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

反复经验而引起的4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

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

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有系统的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

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学习的

内容①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②问题解决能力和

创造性的发展③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中学生学习和教育的主要任务中学教师工作重心是帮

助学生“过好学习关“,“帮助少年起飞”第一、在身

体发展方面,要加强身体保健和青春期教育。第二、在

认知和学习方面,抽象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是重

点任务。第三、在思想品德方面,加强中学生的自我教

育也是一个特殊的学校教育发展。

学习的分类加涅(结果)语言信息、智慧机能、认知策

略、态度、动作技能

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我国学者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智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学习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

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知识派学习理论格式塔—完形顿悟学说;托尔曼符号学

习理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

和机械学习、接受与发现学习;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内容:新知识、新意义;

学习:自我实现。?学习观——学习实质:潜能、自我、

人格发展;学习过程:有意义的心理过程,主张意义学

习。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它包含4个要素:

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考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

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考,也包括情感参考;第二,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机在学习中起主要作

用;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

以个性等都发生变化;第四,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

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学

生观—把学生当人看待,相信学生自己的潜能;教育目

标—培养学会学习的人,建立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学

习理论?教师观:学习的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

友式的关系。?教学观与模式: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

论模式、开放课堂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在主客体互相作用的活动中构

建起来的。?知识观:知识学习—知识反应的渐成论和

生成论;学习实质—建构内部心理意义。?学习观:强

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意义性,情景性。?学生观:主

动的知识建构者。?教师观:“助产士”—学生学习的

合作者、促进者

观察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动机的种类:按动机的远近和作用的久暂分为①远景性和近景性学习动机;按动机的来源分为②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按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③高尚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培养学习动机传统经验性的方法: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原来基础、学习状况),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等;二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常用提高学习志向、理想,提高能力等方法。用心理学理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动机与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品德即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依据一下的社会规范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核心)、行为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①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社会行为,即对社会、对他人有影响的个体行为。②品德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③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④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区别: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要求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产生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品德则不同,它是个体心理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更重要的是受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则的制约,即它的存在依赖于具有某种品德的个体的生存。两者紧密联系。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百社会道德也无法离开个人的品德而存在。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修养良好四个方面。生理健康是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心理健康既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的心理品质之中。

网络成瘾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对网络有一种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焦虑和抑郁,强令中断会出现戒断症状;?在个

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

?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造成原

因:1 好奇心理 2 补偿心理 3 逃避心理 4 生理因素。

类型:1网络色情成瘾2网络关系成瘾3信息超载4计

算机游戏成瘾亦称网络游戏成瘾。矫正方法:1行为矫

正法2认知疗法3团体心理辅导4药物疗法

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

征的事物。要素:一名称,即代表概念的词语、符号。

二内涵.即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关键特征。三外延,即这

一慨念所代表的具体事物(实例)的范围。

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示范性.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创造

教师职业的角色形象与社会地位崇高者形象、劳动者形

象、专业工作者形象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职业角色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理

念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观;在教学方式上

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成为学习活

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在课程设计上要加强选

择性、确保均衡性,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

者、开发者和评价者;在知识获得上成为信息的执导者

和终身学习者;在老师的成长上,要成为教育的反思才

和研究者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

加涅将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学习策略是个人调控自己a的认知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

水平的能力,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

一体,它包括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与学习的调节和控

制技能。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教学设计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

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说,是

指老师以现代教学的观点与方法,分析的问题和需要,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

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

的计划过程。

知识迁移指的是一种知识学习对另一种知识学习的影

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

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的影响。

著名的理论有:①形式训练说:智能心理学主张经过“形

式训练”产生迁移②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认为有共同

要素才能迁移③概括说(贾德)认为概括出共同原理才

能产生迁移④关系说(格式塔派)认为学习中能领悟“关

系”才能实现迁移⑤认知结构论(奥苏伯尔)认为迁移

的关键在于已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

辨别性和巩固性。

创造力主要是指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特

殊的能力。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

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创造力的结果具有新颖性。创造

性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

创造性人格特点①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社会责任心②

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③有冒险精神和正视问题

的勇气④热爱生活,有广泛的兴趣、好奇心和幽默感⑤

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

记忆⑦有相应的知识储备⑧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⑨

重视实践手脑并用⑩掌握一定的创造活动的技能和方法

目前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进行的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尝

试,主要表现:1通过开设创造性课程,为学生创造性

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通过改革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

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3提倡课内课外结合,

通过“自我设计课”等多样化的活动发展方式,培养学

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

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

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

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①保护好奇心;②解

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

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活动顺利进

行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影响学习效果的还有

如学习方法、个性特点、智力水平、教学水平等因素;

二、按照“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

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修养良好四个方面。

生理健康是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基础和

关键。心理健康既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

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的心理品

质之中。

“专家型教师”是老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特

征: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

学领域内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洞察力。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构成要素:一、教师的知识水平:

关于客观世界的众多背景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性

知识;问题本身的专门知识;把知识进行分析、选择、

归纳、总结的一般方法的知识二、教师的能力水平:智

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语言操作能

力;教学监控能力三、教师的人格素质:情绪稳定、有

恒、负责、敢想、敢为、热情、外向、善于交际。对学

生有显著影响的一是热情和同情心,二是富于激励和想

象的倾向性。四、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教师的威信:

表现在六方面:思想品质、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工作

热情、工作态度⑥工作作风?教师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师职业的自我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与成熟阶段利斯伍德?事业

开创期?事业稳定期?事业挑战期?事业停滞期

?准备退休期新任教师的成长过程可分为三个发展阶

段:1阈限期-前五六个月2是过渡期-两三年3为成长

期-四五年

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罗森塔尔效应

----------------------------------------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

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者阶级所需要的人的

活动。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

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

互作用的中介。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

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的标志,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186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建立,提出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他的代表作是民主主

义与教育,他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成长、

经验的改造与重组,教育的目的主张无目的,在教学上

倡导做中学,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

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要

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要求。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

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主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

之前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自助发展

教师职业性质?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

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

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学生是处于人生

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的

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

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师生关系师生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

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

中的最基本关系.

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

是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师生在社会

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教师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师生关系模式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素养1.口头表达能力2.书面表达能力3.观察能力4.聆听能力 5.教态。

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志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

课程论研究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学科、活动中心课程

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课程类型划分?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

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目的.计划.组织.知识技能.智力.体力.品德美感.个性

教学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

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的本质1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规律直接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

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评价的作用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相对性~绝对性~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方式考试、考查

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其中等级又分为--文字、数字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当代教学的新观念: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法-学法;认知-发展;结果-过程;继承-创新

德育过程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在学习德育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级形成的主要标志

班主任有效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班主任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平行~,民主~,目标~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教师的权利自主开展教育活动权利;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指导评价权;获得报酬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自身发展权

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新课程要求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和灵魂

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定部分包括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根据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

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小王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他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小王在促进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味模仿特级教师,因此就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认为,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个人魅力。有了内在的人格魅力,才能优化师生情感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会逐步好转。小王在对待自我上,注重了模仿,但忽视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小王正是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才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也影响了自我成长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维果斯基论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的心理机能和高级的心理机能。他提出强调学习社会文化性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学生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婴儿期: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岁); 2.幼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岁~3岁);

电大心理学考试小抄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2.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2.5分)。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2.5分)。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2.5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5分)。 2.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①能力的类型差异。(3分)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分)(四)论述题(20分,从2个题中任选1个完成。)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④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⑥人格和谐完整。(2分)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分)对以上要点,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合理恰当的,另加6分。二、课程考核的重点内容提示 终结性考试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80%,掌握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认为属于中间科学。①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脑的机能,因此心理学要研究脑的机制、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脑伤害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这些研究的目标和手段等都与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②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能力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样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功能:①描述和测量: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③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及个案法。①观察法:分为自然观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题库教学提纲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 121题 01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 启动功能 激活功能 巩固功能 指向功能 强化功能 02 果茨基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三个重要观念,它们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先行组织者 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与发展同步 03 教育真正促进心理发展要具备的条件有() 教师的积极性 内容正当性 要求适合性 教育的系统性、连贯性、一致性 学生的积极参与 04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有() 建构科学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品德教育工作 进行高等教育研究 培训学生职业技能 05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 人际关系 就业困惑 危机心理 恋爱与性的问题 学习心理 06 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课程内容满意度低 学习的价值和目的指向自我 学习投入实用功利 学习自主性不足 学习方法突击应付 07

教师形成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条件是() 增强教师职业自信 全面而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 虚心学习,时刻反省 树立学习榜样 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08 斯腾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教师来讲,应该具备的特征有()丰富而组织化的知识,并能运用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有很强洞察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丰富的教学经验 09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是() 情绪衰竭 人际关系冷漠 去个性化 兴趣下降 个人成就感降低 10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认同角色,热爱工作 人际关系和谐 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具有教育独创性 体验、控制和表达情绪 11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职业焦虑 角色冲突 社交恐怖 职业倦怠 人际适应不良 12 大学学习的特点包括() 自主性 专业性 丰富性 多样性 探索性 13 学习引起的变化包括() 学习疲劳后效率降低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 试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如何? 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学习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被学习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学习混在一起,对学习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学习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北京交通大学选课攻略

0数理类(数理类属于学科门类认定类别) 纳米材料:属于数理类,平时PPT作为材料开卷考试。 数学试验与数学建模:这个课会教数学建模软件,本人感觉,上课听不懂,需要教报告一份儿。考试开卷,基本上都是书上原题,可以去八教底下买二手书(《数学实验基础》)。前八周理论教学或者上机;后八周不上课,自己上机学习。 前沿材料科学:张鹏老师,给分很高 等离子体前沿技术:刘文正一学期大概点三次名,有一次平时作业,论文结课 高等数学综合训练:龚满奇老爷爷的,讲的不错,很深入。龚爷爷的课时出了名的~ 数学发展史:冯国臣老师的课,期末交一篇论文或者做一个PPT,分数基本为100、95、90。(向小导提供,姑且按选课系统的分类吧)彭名书也教这门课,当初线代就是他的课。口音比较重,但是据说给分儿还行。 现代数学选讲:从不点名,论文结课。 高等数学方法Ⅰ:闭卷考试,来考试就是60分,考多少分加多少分。绝对的神课,就是讲微积分,上课带微积分上下册,好好上课考试拿99/100不是难事。 高等数学方法II:难度很大,别选错了。参加竞赛的同学选 金融数学基础:这课真别指望听懂,好在期末开卷,有课本,也有电子版课本,期末考课本原题。 数学建模I:从不点名,两个小论文结课,图书馆有书直接借,期末开卷考,40分钟搞定,原题。参加竞赛的同学可选 数学建模Ⅱ:学MATHLAB,半学期理论,半学期上机,参加竞赛的同学可选 组合数学、计算方法I、激光技术:没上过,求补充。 1计算机类(计算机与英语类的选修分是合在一起算的) web2.0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微机选配组装与维护维修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ORACLE 数据库基础、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微机组装、维修与升级、数据库应用设计、计算机硬件实验、多媒体应用基础、微机接口实验、单片机控制实验 VB程序设计:难度比C语言低,开卷考试,但是实用性绝对没C大。 C语言:何平老师首选,对学生真是像自己孩子一样。我和何平老师关系好,他们都说我像又找了一个妈。鲍志斌老师,黄宇老师也都很不错,有自己的特点。黄老师风趣,做事干练。鲍老师会说一些超纲的知识点,期末会出很多复习题,基本上有的考试原题。期末半开卷,带一张纸。抄题目带进去最划算。电气学院(别的学院我不太清楚)C从11级开始改为必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 心理学 2.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 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3. 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 分析学派C. 人主义D. 认知心理学 4. 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5.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马斯洛 (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6.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7.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马斯洛 (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8. 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9.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10. 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11.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 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既"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12. 人们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来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说,新的建构不断的产生,并取代旧的不适当的建构.心理障碍是观念系统的异常,你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相关,如果你能改变想法,你也就可以改变感觉.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13. 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 A.发展法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14.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 ). 0 A.发展法B.观察法C.系统法D.实验法15.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法叫做( ). 0 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系统法D.发展法16. 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从而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 ). 0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系统法 17. 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 ). 0 A. 问卷法B.测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18. 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 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 ). 0A.个案法B.谈话法C.产品分析法D.测验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小抄

第1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 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 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 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 反映。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 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活动 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 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 其联系与关系。 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这种自学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面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 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结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 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 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 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 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 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 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 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的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 现在 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 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是一个二元论者。 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 学家洛克。认为一世知识和 观念都是后天经验中获得 的。 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是德 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 欣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 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强调 内省的方法。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美国 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 物有杜威。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 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斯金 纳。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 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 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 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 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主 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 组织来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 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 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 国心理学家奈塞乐了表了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 信息加工者同,一种具有丰 富的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 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的积极的有机休。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 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了解 人,提示人性的本质。 第2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 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 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 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 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 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 育心理的菱是由旁宗抽在 1908年的日本小蓍的《教 育实用心理学》。自编的教 育心理学是寥世承于1924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 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 不同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 作用不同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 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 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 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 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 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 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 法;3.调查法;4.个案法。 第3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 校教师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它指 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 位同,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 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 行相应社会职能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 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 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 用。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 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 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 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 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 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 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 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 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 研究者。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 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 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两种典型的教育风格:学生 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 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 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与评议教学效 果,教师自己则是一个不直 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 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 出面指导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 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 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 个重要因素。每个学生都应 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 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 与鼓励。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过 程: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 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2)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 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 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 与教育实践 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对自己 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 观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 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 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 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 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 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 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 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 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 质对学生消极影响,有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人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 己能够有交地指导学生,相 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 力。)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 影响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 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 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 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 作中的情绪 教学反思的涵义:指教师以 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 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 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 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 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 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 验、2观察分析、3抽象的 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 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 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 4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 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 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 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 地对其进行极积主动的计 划、检查、评价、反馈、控 1

2015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课堂管理试题

2015年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课堂 管理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 :高于 B:接近 C :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2、列尖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A?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B. 学校免收学费,可以适当收取杂费 C. 施行以当地教育局为主的管理体制 D?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开除学生的权利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尖学习过程的—。 A ?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 ?可行方案 D. 思维程序 4、”五四”时期的著名儿童散文《落花生》作者是。 A:许地L1J B:冰心 C:郭沫若 D:周作人 5、梦是一种__ A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 :白日梦状态 D: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双眼视差是一知觉的重要线索。 A ?时间 B?深度 C. 运动

D. 所有 7、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8、在我国心理学通常按照个体把14?18岁的人群叫做_____ A:少年期 B:学龄中期 C :青年初期 D:青年中期 9、下列选项中,与“李宁和刘翔是运动员”的判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孟菲和王芳是主持人 B:孟春和李雪是同学 C:魏来和万青是夫妻 D:刘晓庆和邓婕是同乡 10、What happened to Mr. Zhu? He spoke in _ voice in today's class that I could hear almost no thi ng A: so low B: such a low C: so high D: such a high 11、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动机说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 D:导向作用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尖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电大组织行为学小抄 已排版

A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B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不仅指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D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1000~45000人)。[3~30人——小;30~1000人——中; 45 000人以上——巨型。] 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 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F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G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绩效 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H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 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J 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L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施密特)提出的。 ●M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人员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 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却想成为长跑运动员。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 也可能低) 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利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 是(妥协) ●N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建立规章制度) ●P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R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 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S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有序性) 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特性) ●T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 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W 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念) ●X 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 特性主要是(分工、竞争和反应性) ●Y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 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 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稳定性) 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 结构)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利克特) ●Z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似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1、9) 多项选择 ●A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 间型)。 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 伦理关系) 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 系)。 按群体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B 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 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 重他人) ●C 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从沟通的渠道来看,可以将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D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 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F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上下级的关系) 小抄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 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答案:B 2 2.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1 3.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2 4. ()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B 1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答案:C 3 7.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9.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3 10. 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33.34分)

2012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小抄版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 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一般是可以通用 的。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 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4.人与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5.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 7.1913年,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 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其研究路线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 8.精神分析学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还提出了由本 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9.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 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反对 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 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因而被 称为“第三势力” 11.心理学的任务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光绪年间由 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心理学》。廖世承 于192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我国第一本 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1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 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4.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 发展两个方面。 15.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 16.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 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青少年期是由 儿童成长为成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时期。青少年 晚期(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 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 17.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 了跟踪研究,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 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 看法是非此即彼的;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 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第 三阶段,约定性阶段,在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 够进行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 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18.气质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 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9.性格和气质不同,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 性格具有好坏之分。 20.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 大发展功能。1、陪伴2、放松3、工具性支持4、 自我意向的支持5、社会比较6、亲密 21.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点是有明显差别的,但在现 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 实际上除极少数人外,大多数人往往较多地具有某 一气质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类型的一些特 点,整体上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 2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 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3.大学生的性格差异,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 格。外倾型大学生感情表露于外,自由奔放、当机 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善于交际,但比较轻率。而内倾型的大学生以自我 为出发点,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实际行动, 顾虑多,易困感,适应环境困难,交际面窄。 24.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25.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三元理论。 26.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 27.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 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28.在我国,往往倾向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对学习风格进行划分。 29.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 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 30.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一下三个阶段:1、角色 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31.广泛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来 说,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 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3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 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而积累经 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 化的过程。 33.学生得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34.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的学 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2、技能的学 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 的学习。 35.加涅在1965年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根据 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 为八种类型。 36.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起来的, 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 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 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8.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用猫学习解决疑难问 题是他的经典实验。“尝试错误说”,或简称“试误 说”。 39.斯金纳,以他的强化理论为依据,提倡程序教学。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受 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 范者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 间的经验转换成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形 象;再造过程是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 成份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 经由观察学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40.学习的认知理论产生于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 (或完型说。) 41.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 式。奥苏泊尔提倡接受学习。 4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心理意义是指学习者必须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 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 43.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44.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 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称 “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 用或抑制作用称“负迁移”。根据迁移的层次分类, 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先前学习向 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 移,称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先前学习向 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更高级的学习)发生的迁移, 称“纵向迁移”又称“累积学习”。根据迁移的先 后顺序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凡是先前学习对 后继学习的影响称“顺向迁移”,凡是后一种学习 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逆向迁移”。 45.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 究,该学说的心理学基础是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一直 比较流行的官能心理学。 46.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提出的, 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 验。 47.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习迁 移理论。 48.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经典实验为学习定势说提供 了实验证据。 49.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 力,它用以说明有机体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行为 的原因。 50.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类,可以 将学习动机分为间接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学习动 机。根据动机作用的主次关系分类,可将学习动机 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51.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认为,在人类的社会性动机中, 有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交往性动机就是为了 获得教师、家长和朋友的喜欢,害怕被人冷淡、孤 单而学习的动机。威信性动机就是为了使别人赞 扬、尊敬自己而学习的动机,它被认为是比交往性 动机更高一级的社会性动机,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 取得一定地位的愿望的体现,这类动机是学习自觉 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 52.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动机作用与学习效率 之间的关系: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 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 学习效率越低。 53.成就动机,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 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推 动力量。 54.“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 年代默里所提出的“成就需要”。 55.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两种:一种是追 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二是避免 失败的动机。 56.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 划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 57.1977年,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个概 念。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 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8.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 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 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 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 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 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9.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 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 60.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61.奥苏泊尔提出三种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代表性学习, 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概念学习实 质上就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 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是 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 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62.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例如学完“花”的概 念在学习新概念“百合花”属~~。上位学习又称“总 括学习”,例如学习有关面积面积的概念,先比较 桌面、操场的面积大小,最后概括出“面积就是平 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属~~。并列结合学习,例 如学习质量和能量、遗传和变异就属于并列结合学 习。 63.一般把概念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的名称、概 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定义。 64.按照概念的抽象水平。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 性概念。 65.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 例证的变化。 66.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 果的一般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计划策略、监控 策略和调节策略。 67.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苛勒的顿悟模型。 68.布朗斯福特与斯特恩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概括为五 个步骤。 69.心理学上对创造性测量,最常用的是发散思维测 验,这类实验中最著名的是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发 散性能力测验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70.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 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 的方法。 71.品德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72.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 为四种基本心理成份构成的。 73.皮亚杰通过成对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的品德发 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 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并将六个阶段划分为三种 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74.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 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75.群体的种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7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 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 个人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77.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 云亦云,随波逐流。 7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 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角色固着、自我认识。 79.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我们把心理咨询划分 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两大类。 论述重点题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 义。 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 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 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 解: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 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 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 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 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高等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 心理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 教学的能力3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 高等教育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 增强其角色意识。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 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