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作业

传感器作业
传感器作业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

8.8 将一支镍铬-镍硅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电压表接线端是50℃,若电位计上读数是6.0mV ,问热电偶热端温度是多少?

解:① 查表,知K 型热电偶50℃对应的电动势为2.022mV , ② 依据中间温度定律

00(,)(,)(,)AB AB c c E t t E t t E t t =+

()6 2.0228.022e t mV =+=

③ 按内插值计算

()M L M L H L H L

E E t t t t E E -=+-- 得热端温度为t =8.0227.737190(200190)8.1377.737-+

--=197.125℃ 8.12 使用K 型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0℃,测量热端温度为30℃和900℃时,温差电动势分别为1.203mV 和37.326mV 。当参考端温度为30℃、测量点温度为900℃时的温差电动势为多少?

解:根据中间温度定律

00(,)(,)(,)AB AB c c E t t E t t E t t =+,

9003090000309000300(,)(,)(,)(,)(,)AB AB AB AB AB E t t E t t E t t E t t E t t =+=-=37.326-1.203=3

6.123mV

第9章 光电式传感器

9.22 一个8位光电码盘的最小分辨率是多少?如果要求每个最小分辨率对应的码盘圆弧长度至少为0.01mm ,则码盘半径应有多大?

解:一个n 位二进制码盘的最小分辨率是360/2n ?。∴8位光电码盘的最小分辨率是8360/2?≈1.4°。

码盘周长为80.012mm ?=0.01mm*256=2.56mm ,码盘半径为2.56mm/2π≈0.4074mm

9.23 设某循环码盘的初始位置为“0000”,利用该循环码盘测得结果为“0110”,其实际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解:基于二进制码得到循环码的转换关系为

1(1,,1)n n

i i i C B C B B i n +=??=⊕=-?

, 相应地,循环码转换为二进制码的方法为

1(1,,1)n n

i i i B C B C B i n +=??=⊕=-?

。 循环码: 0 1 1 0

⊕ 0 1 0

二进制码: 0 1 0 0

∴循环码“0110”对应的二进制码为“0100”,对应的十进制数为4,又∵初始位置为“0000”,对应的二进制码为“0000”,对应的十进制数为0,

∴实际转过的角度10

44036036090216

θθθ--=??=??=? 9.27 已知某计量光栅的栅线密度为100线/mm ,栅线夹角θ=0.1o。求:

(1) 该光栅形成的莫尔条纹间距是多少?

(2) 若采用该光栅测量线位移,已知指示光栅上的莫尔条纹移动了15

条,则被测位移为多少?

(3) 若采用四只光敏二极管接收莫尔条纹信号,并且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为10-6 s ,问此时光栅允许最快的运动速度v 是多少? 解:(1) 由光栅密度为100线/mm ,可知其光栅栅距10.01100

W mm mm =

= 根据公式可求莫尔条纹间距H W B θ=

式中θ为主光栅与指示光栅夹角。

θ=0.1o=0.001745rad

0.01 5.730.001745

H W

B mm mm θ=== (2) 计量光栅对位移起放大作用,光栅每移动一个栅距,莫尔条纹移动一个间距B H 。

指示光栅上莫尔条纹移动了15条,对应的光栅也就移动了15个栅距, 即被测线位移为△x=15×0.01mm=0.15mm

(3) 光栅运动速度与光敏二极管的响应时间成反比,即

6

0.01/10/10W v mm s m s t -=== 所以最大允许速度为10m/s

第10章 辐射与波式传感器

10.13 在用脉冲回波法测量厚度时,利用何种方法测量时间间隔t ?有利于自动测量?若已知超声波在被测试件中的传播速度为5480m/s ,测得时间间隔为25s μ,试求被测试件的厚度。

解:用稳频晶振产生的时间标准信号来测量时间间隔t ?的计数脉冲个数,有利于自动测量。用插值法对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进行扩展再计数,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被测试件的厚度6

5480251022

v t d -???===0.0685m

传感器·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3.r m =2/50×100%=4% , 因为 r m=Δx m/x≤a %*x n/x=5% 所以,合格 5. =168.488mA =0.082 6. =1.56 σ=0.1046 x=x ±3σ=1.56±0.3138 1.2462<x<1.8738 , 无坏值 9.拟合后:y=0.499x+1.02 =0.04/30×100%=0.133% K =0.499 第二章 传感器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3. 金属电阻应变片,其灵敏度S=2.5,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200μe,问ΔR 是多少?若将此应变片与2V 直流电源组成回路,试求无应变时和有应变时回路的电流各是多少? 解: 无应变时 I=E/R=2/120=16.7mA ∑==+?++=n i i n n x n x x x x 1211 1 1 2222 2 1 -= -+?++= ∑=n v n v v v n i i n σ∑==+?++=n i i n n x n x x x x 121%100 )(M ??±=FS ax L L y γ

有应变时: I=E/(R+ΔR)=2/(120+0.36)=16.6mA 4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100mm,材料弹性模量E=205*10^9N/M^2,用它称500KN的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R=120欧姆,问电阻变化多少? 7 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 ( 1 )四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答: ①如题图所示等截面悬梁臂,在外力F作用下,悬梁臂产生变形,梁的上表面受到拉应变,而 梁的下表面受压应变。当选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则应变片如题图(b)所示粘贴。 图(a) ? ??? 图(b) ②电阻应变片所构成的差动全桥电路接线如图﹙c﹚所示,R1、R4所受应变方向相同,R2、R3 、R4所受应变方向相反。 所受应变方向相同,但与R 1

传感器作业习题

习题1 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含义。 答: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 偏离)程度的指标。 2、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3、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4、回差: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 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指标。 5、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程连续多次 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的指标。 6、阈值:是能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 近的分辨力。 7、稳定性: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人量无关的、不 需要的变化。 9、静态误差(精度):指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其理论值的可能偏 离(逼近)程度。它表示采用该传感器进行静态测量时所得数值的不确定度。 1-2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差别何在? 1、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优点是简单、方便,但输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很大。 2、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y=b+kx b截距k为斜率与理论直线发一样简便偏差很大 3、“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但是只能用图解法和计算机结算来获得。(断电平行法) 4、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程度很高,但是校准曲线相对拟合直线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1)和(2)答案讲解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1)和(2)答案 按照《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的平时作业共布置4次记分作业,每次作业满分2.5分,共10分。 在完成记分作业的前提下,辅导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再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为对记分作业的补充,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前2次的记分作业如下: 第1次记分作业:第5周前完成 .画出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 传感器做为测试系统的第一环节,将被测系统或测试过程中需要

观测的信息转化为人们所熟悉的各种信号。通常,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以电量为主要形式的电信号。 信号变换部分是对传感器所送出的信号进行加工,对信号进行放大等。 显示与记录部分将所测信号变为一种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形式,以供人们观测和分析。 .为满足测试需要,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1)灵敏度高,线性度好; (2)输出信号信噪比高,这要求其内噪声低,同时不应引入外噪声;(3)滞后、漂移小; (4)特性的复现性好,具有互换性; (5)动态性好; (6)对测量对象的影响小,即“负载效应”较低。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1)时间常数τ (2)上升时间 t r (3)稳定时间(或响应时间) t W (4)超调量δ .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有哪些? 答:(1)非线性校正 (2)温度补偿 (3)零位法、微差法

(4 )闭环技术 (5 )平均技术 (6 )差动技术 (7)采用屏蔽、隔离与抑制干扰措施 .简述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就是电阻丝的应变效应。 设有一段长为 ,截面为 ,电阻率为 的金属丝,则它的电阻为 当它受到轴向力F 而被拉伸(或压缩)时,其 、 、 均发生变化,因应变而导致金属电阻值的变化,即是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材P80 第5题。 答: (1) 0/R k R ε?= 021*******R k R εμ?∴=?=?= 200012020000.24R R μμ?==?=Ω (2) 00120005522 R U U mV R ?==??= .简述压阻式传感器电桥采用恒压源供电和恒流源供电各自的特点。 答:(1)恒压源式供电:电桥输出与电压U 成正比,电桥的输出

传感器技术 作业

传感器技术作业 1、传感器的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等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弹性膜片,其作用是将压力转换成膜片的变形。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成电路参量。如: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转换元件是应变片,其作用是将弹性膜片的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 测量电路:将其进一步变换成可直接利用的电信号。 辅助电源:为传感器的元件和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2、何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技术指标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自的含义是 什么? 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关系称为静态特性;传感器的输出输入关系或多或少地存在非线性。 在不考虑迟滞、蠕变、不稳定性等因素的情况下,其静态特性可用下列多项式代数方程表示:y=a0+a1x+a2x2+a3x3+…+anxn 式中:y—输出量;x—输入量;a0—零点输出; a1—理论灵敏度;a2、a3、…、an—非线性项系数。 各项系数不同,决定了特性曲线的具体形式。 理想情况下,y=a0+a1x 静态特性曲线可实际测试获得。为了标定和数据处理的方便,希望得到线性关系。这时可采用各种方法,其中也包括硬件或软件补偿,进行线性化处理。 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 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量程(span) 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称为量程。 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定义为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成为迟滞。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分辨力与阈值:当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值缓慢增加时,在超过某一增量后输出发生可观测的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传感器的分辨力,即最小输入增量。 分辨力是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增量。分辨力用绝对值表示,用与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时称为分辨率。在传感器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称为阈值。 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输出量发生的变化,有时称为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或零点漂移。 静态误差是指传感器在其全量程内任一点的输出值与其理论值的偏离程度。 精确度:精密度:说明测量传感器输出值的分散性,即对某一稳定的被测量,由同一个测量者,用同一个传感器,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续重复测量多次,其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精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注意:精密度高不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2.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 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3.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4.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中起什么作用 答:弹性敏感元件在传感器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检测系统的基本元件,它能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进而将其转化为本身的应变或位移,然后再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元件将这些量变换成电量。 5.弹性敏感元件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特点 答:弹性敏感元件形式上基本分成两大类,即将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和将压力变换成应变或位移的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 变换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等截面轴、环状弹性敏感元件、悬臂梁和扭转轴等。实心等截面轴在力的作用下其位移很小,因此常用它的应变作为输出量。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测量范围宽、可承受极大的载荷、缺点是灵敏度低。空心圆柱体的灵敏度相对实心轴要高许多,在同样的截面积下,轴的直径可加大数倍,这样可提高轴的抗弯能力,但其过载能力相对弱,载荷较大时会产生较明显的桶形形变,使输出应变复杂而影响精度。环状敏感元件一般为等截面圆环结构,圆环受力后容易变形,所以它的灵敏度较高,多用于测量较小的力,缺点是圆环加工困难,环的各个部位的应变及应力都不相等。悬臂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输出位移(或应变)大,灵敏度高,所以常用于较小力的测量。扭转轴式弹性敏感元件用于测量力矩和转矩。 变换压力的弹性敏感元件通常有弹簧管、波纹管、等截面薄板、波纹膜片和膜盒、薄壁圆筒和薄壁半球等。弹簧管可以把压力变换成位移,且弹簧管的自由端的位移量、中心角的变化量与压力p成正比,其刚度较大,灵敏度较小,但过载能力强,常用于测量较大压力。波纹管的线性特性易被破坏,因此它主要用于测量较小压力或压差测量中。 作业二 1.何谓电阻式传感器它主要分成哪几种 答: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电阻值,再经相应测量电路处理后,在显示器记录仪上显示或记

生物传感器作业第一次

1.什么是生物传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功能. 答: 生物传感器:用生物质作为敏感元件的一种传感器。 主要部件:生物敏感膜(或称作分子识别原件)和换能器 生物敏感膜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元件,直接决定传感器的功能和质量 换能器的作用是将各种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信息转化成电信号 2.什么是酶联免疫测定法?描述其两种检测方法,可画图说明.并举一两个例子。答: 所谓酶联免疫测定法是指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主要有: 一、夹心法,多用于检测大分子物质,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间,让标本中的抗原与同相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3)加酶标抗体:使同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正相关。(4)加底物: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 举例:(1)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可检测人体中的免疫球蛋白D的含量;(2)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含量。 二、竞争法,多用于小分子或半抗原的检测,操作步骤如下: (1)将特异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洗涤。

(2)待测管中加受检标本和一定量酶标抗原的混合溶液,使之与固相抗体反应。如受检标本中无抗原,则酶标抗原能顺利地与固相抗体结合。如受检标本中含有抗原,则与酶标抗原以同样的机会与固相抗体结合,竞争性地占去了酶标抗原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机会,使酶标抗原与固相载体的结合量减少。参考管中只加酶标抗原,保温后,酶标抗原与同相抗体的结合可达最充分的量。洗涤。 (3)加底物显色:参考管中由于结合的酶标抗原最多,故颜色最深,参考管颜色深度与待测管颜色深度之差,代表受检标本抗原的量。待测管颜色越淡,表于标本中抗原含量越多。 图示如下: 举例:(1)利用竞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影响因素;(2)利用竞争法检测蓝舌病抗体的含量。 3. DNA的三级结构? 答: 一级结构:脱氧核苷酸在长链上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双螺旋链(碱基配对原则) 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4.生物敏感元件的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酶和DNA分别常用哪几种固定方法. 答: (1)生物敏感元件常用固定方法有:夹心法、包埋法、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微胶囊法 (2)各方法的特点: 夹心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化学处理,固定生物量大,响应速度快,重现性好,

传感器技术期末试题1答案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2008~2009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技术》试卷A 使用班级:07电气1、2、3班 出题人:杜慧 审题人:王春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误差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很多,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 2、2、传感器灵敏度是指( K=x y ??)。 3、MQN 气敏电阻可测量的(还原性气体)浓度。 3、4、电涡流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非接触式)测量。 5、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 ),10V 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 ,误差属于( 系统 )误差 6、自感式传感器常见的类型有(变隙式)(变面积式)(螺线管式)这三种形式 7、热电阻测量转换电桥电路通常采用(三线制)制连接法。 8、实际差动变压器的线性范围仅约为线性骨架长度的( 1/10 )左右。 9、气敏电阻工作时必须加热的目的有两方面,分别是(加速被测气体的化学吸附过程)、(烧去气敏电阻表面的污物)。 10、电流变送器电流输出为(4-20 )mA 。 11、调频法电路的并联谐振频率f=(C O L π21 )。 12、接近开关采用三线制接线方式,棕色为电源正极,黑色是(输出端)。可直接 带继电器。 13、电容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有三种,分别是(调频电路)、(电桥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 0.4%~0.6% ,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B ) A. 0 .2 B. 0 .5 C. 1 .0 D. 1.5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左右为宜。(C ) A.3 倍 B.10 倍 C.1.5 倍 D.0.75 倍 3、湿敏电阻用交流电作为激励电源是为了( B )。 A. 提高灵敏度 B. 防止产生极化、电解作用 C. 减小交流电桥平衡难度 4、已知待测拉力约为 70N 左右。现有两只测力仪表,1为 0.5 级,测量范围为 0 ~ 500N ;2为 1.0 级,测量范围为 0 ~ 100N 。问选用哪一只测力仪表较好(B ) A.1 B.2 C.3 D.4 5、希望远距离传送信号,应选用具有( D )输出的标准变送器。 A. 0~2V B.1~5V C.0~10mA D.4~20mA 6、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差动结构是为了( B )。 A. 加长线圈的长度从而增加线性范围 B. 提高灵敏度,减小温漂 C. 降低成本 D. 增加线圈对衔铁的吸引力 7、电涡流接近开关可以利用电涡流原理检测出( C )的靠近程度。 A. 人体 B. 水 C. 黑色金属零件 D. 塑料零件 8、欲测量镀层厚度,电涡流线圈的激励源频率约为( D )。 A. 50~100Hz B. 1~10kHz C.10~50kHz D. 100kHz~2MHz 9、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 B )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10、在使用测谎器时,被测试人由于说谎、紧张而手心出汗,可用(D )传感器来检测。 A. 应变片 B. 气敏电阻 C. 热敏电阻 D. 湿敏电阻 11、使用压电陶瓷制作的力或压力传感器可测量( C ) A. 人的体重 B. 车刀的压紧力 C. 车刀在切削时感受到的切削力的变化量 D. 自来水管中的水的压力 12、超声波在有机玻璃中的声速比 在水中的生速(A ),比在钢中的声速( B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 分 批卷人: 审 核: 得分 得分 装 订 线 注意:考生在填写个人 信息时,必须字迹工整、数据准确、不得漏填。答题时 ,装订 线内禁 考场号:____ 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 学号: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备课讲稿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D )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不同测量 D、正反行程 2、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 C )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3、()是采用真空蒸发或真空沉积等方法,将电阻材料在基底上制成一层各种形式敏感栅而形成应变片。这种应变片灵敏系数高,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应变片。 ( D ) A、箔式应变片 B、半导体应变片 C、沉积膜应变片 D、薄膜应变片 4、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5、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 B ) A、电阻形变效应 B、电阻应变效应 C、压电效应 D、压阻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7、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 B )

传感器作业及答案

霍尔传感器 1.填空题 (1)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来进行测量的。通过该效应可测量电流的变化、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和电流、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2)霍尔传感器由半导体材料制成,金属和绝缘体不能用作霍尔传感器。 (3)当一块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有电流流过时,电子将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在半导体薄片的另外两端将产生霍尔电动势。 2.选择题 (1)常用( b )制作霍尔传感器的敏感材料。 a.金属b.半导体c.塑料 (2)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霍尔传感器来测量的是( a )。 a.位移量b.湿度c.烟雾浓度 (3)霍尔传感器基于( a )。 a.霍尔效应b.热电效应c.压电效应d.电磁感应 (4)霍尔电动势与(a,d )。 a.激励电流成正比b.激励电流成反比 c.磁感应强度成反比d.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3.问答题 (1)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在半导体薄片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并在薄片的垂直方向上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那么,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势UH(称为霍尔电势电压),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控制电流和磁感应强度。如果流过的电流越大,则电荷量就越多,霍尔电动势越高;如果磁感应强度越强,电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也越大,电子参与偏转的数量就越多,霍尔电动势也越高。此外,薄片的厚度、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浓度对霍尔电动势的大小也会有影响。 (2)如图7-15所示,简述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7-15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根据图7-15可以看出,储存罐的液体由液体源通过电磁阀向罐内提供,储存罐的液位增加,与之相通的偏管液位也升高,磁铁也随之升高,液位越高,磁铁越靠近霍尔传感器,磁铁作用于霍尔传感器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强,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的电压就越大,当储液罐的额液位达到最高液位时,电压将达到设定值,电磁阀关闭,使液体无法流入储液罐。 如果液位没有达到最高位,开关型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的电压无法达到系统所设定的电压值,电磁阀不关闭,液体源继续输送液体,直到达到最高液位为止。

1-4传感器作业

第一章 传感器概论 思考题与习题 1-1 简述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答:(1)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由激励装置、测量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显示、记录装置四大部分。 图1-1 检测系统组成框图 激励装置是激励被测量对象产生表征其特征信号的一种装置。激励装置的核心部分是信号发生器,由它产生各种信号激励被测对象。测量装置是把被测对象产生的信号转换成易于处理和记录的信号的一种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对从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动态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显示、记录装置是把测量的信号变为人们感觉所能理解的形式,以提供人们观察和分析的装置。 (2)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框图 系统通过检测装置获取变化的被控参数信息,并经过反馈环节把它引回到系统的输入端,与给定值比较后成为误差信号,控制器按误差信号的大小产生一相应的控制信号,自动调整系统的输出,使其误差趋向于零。 1-2 简述传感器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有时也将转换电路及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其组成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 传感器组成框图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其中也包括电量)的元件。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通常它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电参量再输出。转换电路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量。若转换元件输出的已经是上述电量,则就不需要基本转换电路了。 1-3 对某传感器进行特性测定所得到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如下: 输入xi: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输出yi: 2.2 4.8 7.6 9.9 12.6 15.2 17.8 20.1 22.1 试计算该传感器的非线性度和灵敏度。 答: 1.端点法方程y=24.555x 非线性误差(线性度)%8.21.22605.0%100==??= FS m f Y y E 灵敏度K=24.56 x y y fit Δ=y-25.2x+0.1222 Δ=y-24.55x 0.1 2.2 2.3978 -0.1978 -0.255 0.2 4.8 4.9178 -0.1178 -0.11 0.3 7.6 7.4378 0.1622 0.235 0.4 9.9 9.9578 -0.0578 0.08 0.5 12.6 12.4778 0.1222 0.325 0.6 15.2 14.9978 0.2022 0.47 0.7 17.8 17.5178 0.2822 0.615 0.8 20.1 20.0378 0.0622 0.46 0.9 22.1 22.5578 -0.4578 0.005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D )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不同测量 D、正反行程 2、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 C )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3、()是采用真空蒸发或真空沉积等方法,将电阻材料在基底上制成一层各种形式敏感栅而形成应变片。这种应变片灵敏系数高,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应变片。 ( D ) A、箔式应变片 B、半导体应变片 C、沉积膜应变片 D、薄膜应变片 4、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5、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 B ) A、电阻形变效应 B、电阻应变效应 C、压电效应 D、压阻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7、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 B ) A、传感器+通信技术 B、传感器+微处理器 C、传感器+多媒体技术 D、传感器+计算机 二、判断题 线性测量系统的灵敏度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 F ) 涡流传感器一般不能用来测量钢板厚度。 ( F ) 电感式传感器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种。 ( F ) 光生伏特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的一种。 ( T ) 引用误差反映了一个检测装置的综合性能指标,用来作为检测仪表的分类标准。( T ) 电涡流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 ( T ) 相比于接触式的温度检测方式,红外测温往往相应较快。(T ) 三、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需要为你设计的控制系统选择一款湿度传感器,该如何选择?或者说,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相应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灵敏度等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价格、体积、安装方式等。 四、利用铂铑-铂(S型)热电偶测量某一锅炉内部温度,冷端暴露在18℃的室内环境中。测得此时的热电势为10.048mv,试问通过热电偶分度表可以计算出锅炉内部温度是多少? C

2013年4月考试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一次作业

2013年4月考试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测试工作的任务是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 )。 A. 正弦信号 B. 频域信号 C. 有用信息 D. 干扰噪声信号 2. 无源RC低通滤波器从( )两端引出输出电压。 A. R B. L C. RC 3.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传感器。 A. 压电式 B. 电阻式 C. 电涡流式 D. 电容式 4. 电桥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 )可分为平衡电桥和不平衡电桥。 A. 被测电阻的接入方式 B. 工作方式 C. 不同的电桥电源 D. 不同种类的桥臂阻抗 5. 设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脉冲函数,则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必为( )。 A. 脉冲函数 B. 有延时的脉冲函数 C. 零 D. 常数 6. 输出电动势是每个热电动势之和的热电偶是() A. 普通热电偶 B. 并联热电偶 C. 串联热电偶 D. 薄膜热电偶 7. 压电传感器是高内阻传感器,因此,要求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A. 很低 B. 很高 C. 较低 D. 较高 8. 将电网的零线与各种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在一起,并直接与大地连接,保证机壳与大地等电位,从而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这种地称为() A. 安全地 B. 信号源地 C. 数字信号地 D. 模拟信号地 9. 用电桥进行测量时,可采用零测法和偏差测量法,其中零测法具有( )的特

点。 A. 测量精度较高 B. 测量速度较快 C. 测量速度较慢 D. 适于测量动态值 10. ()的电阻值将随环境相对湿度的改变而变化,从而实现对湿度的电测量。 A. 氯化锂湿敏元件 B. 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 C. 热敏电阻湿敏元件 D. 高分子膜湿敏元件 11. 当使用高灵敏度直流检测仪器时,静止电荷又在仪器上感应出异性静电荷而可能使指针发生偏转,影响测量精度,甚至使测量无法进行。消除这种静电场干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 A. 静电屏蔽 B. 低频磁感应屏蔽 C. 高频磁感应屏蔽 12. 测量小空间动态温度,最好采用( )温度传感器。 A. 热电偶 B. 热敏电阻 C. 金属热电阻 D. 磁热敏传感器 13. 位移阻抗又称为( )。 A. 动刚度 B. 动柔度 C. 导纳 D. 视在质量 14. 主要用于变化比较缓慢的参数的滤波方法是() A. 限定最大偏差法 B. 算术平均值法 C. 加权平均滤波法 15. 以下可用于测量平均温度的热电偶是() A. 普通热电偶 B. 并联热电偶 C. 串联热电偶 D. 薄膜热电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设备(标准值发生器)有() A. 力标定设备 B. 压力标定设备 C. 温度标定设备 D. 激振台 E. 力锤 2. 传感器的基本参数有()

传感器课后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1章概述 1.什么是传感器? 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 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 (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3)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传感器。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5)传感器的微型化 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5)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 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2.3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其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设压力为0MPa时输出为0mV,压力为0.12MPa时输出最大且为16.50mV. 非线性误差略 正反行程最大偏差?Hmax=0.1mV,所以γH=±? Hmax0.1100%=±%=±0.6%YFS16.50 重复性最大偏差为?Rmax=0.08,所以γR=±?Rmax0.08=±%=±0.48%YFS16.5 2.4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何分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别采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瞬态响应常采用阶跃信号作为输入,频率响应常采用正弦函数作为输入。 2.5描述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零阶系统常采用灵敏度K,一阶系统常采用时间常数τ、灵敏度K,二阶系统常采用固有频率ω0、阻尼比ζ、灵敏度K来描述。 2.6试解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叠加性和频率保持特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1√2√3×4×5×6×7×8√9√10√ 1、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2、电容式 3、被测构件 4、线性度 5、高 6、输出、输入 7、传感器的分辨率、分辨率 8、高精度 9、电压、电流 10、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三、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如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等,数字信号的如光电式编码器 2.p41页,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选频作用进行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元器件类型进行分类(CR、LC或晶体谐振滤波器)、根据构成滤波器的电路性质进行分类(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根据滤波器所处理信号的性质进行分类(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3.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电阻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电阻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dR/R=Ks*ε 其中,Ks为材料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的电阻变化率,标志着该类丝材电阻应变片效应显着与否。ε为测点处应变,为无量纲的量,但习惯上仍给以单位微应变,常用符号με表示。由此可知,金属丝在产生应变效应时,应变ε与电阻变化率dR/R成线性关系,这就是利用金属应变片来测量构件应变的理论基础。 4.课本74页

5.课本71页 6.当金属线材受到单位拉力时,由于整根金属线的每段都受到同样大小的拉力,其应变也是相同的,故线材总电阻的增加值为各微段电阻增加之和。但整根金属线材弯折成栅状,制成应变片后,在应变片的灵敏轴向施以拉力,则直线段部分的电阻丝仍产生沿轴向的拉伸应变,其电阻式增加的,而各圆弧段,除了有沿轴向产生的应变外,还有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的压缩应变,使得圆弧段截面积增大,电阻值减小。虽然金属丝敏感栅的电阻总的变现为增加,但是,由于各圆弧段电阻减小的影响,使得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要比同样长度单纯受轴向力的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小,这种由弯折处应变的变化使灵敏系数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 横向效应。

传感器技术第3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光勇 0909111621 物联网1102班《传感器技术》作业 第一章习题一 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 离)程度的指标。 2、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 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 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围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 力。 7、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 化。 9、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 程度。 1-2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 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 平方和最小。 1—4 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测量转换电路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量信号。 1-5传感器有哪些分类方法?各有哪些传感器? 答:按工作原理分有参量传感器、发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和特殊传感器;按被测量性质分有机械量传感器、热工量传感器、成分量传感器、状态量传感器、探伤传感器等; 按输出量形类分有模拟式、数字式和开关式;按传感器的结构分有直接式传感器、差分式传感器和补偿式传感器。 1-6 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表示方法分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分有工具误差和方法误差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按使用条件分有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按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有定值误差和积累误差。

传感器作业答案

第一章 3.r m =2/50×100%=4% , 因为 r m =Δx m /x ≤a%*x n /x=5% 所以,合格 5. =168.488mA =0.082 6. =1.56 σ=0.1046 x=x ±3σ=1.56±0.3138 1.2462

有应变时: I=E/(R+ΔR)=2/(120+0.36)=16.6mA 4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100mm,材料弹性模量E=205*10^9 N/M^2,用它称500KN的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R=120欧姆,问电阻变化多少? 7 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1 )四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 )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答: ①如题图所示等截面悬梁臂,在外力F作用下,悬梁臂产生变形,梁的上表面受到拉应变, 而梁的下表面受压应变。当选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则应变片如题图(b)所示粘贴。 图(a)

传感器作业(1)

一. 填空题 1.根据传感器的功能要求,它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 、、。 2. 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3. 光电效应是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使该物质的电特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物理现象,可分为和两类。 4.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敏感器件有。基于光电导效应的有光敏电阻。 5. 光电倍增管是一种真空器件。它由光电发射阴极(光阴极)和聚焦电极、电子倍增极及电子收集极(阳极)等组成。 6.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特殊电阻器,对光线十分敏感,它的电阻值能随着外界光照强弱(明暗)变化而变化。它在无光照射时,呈高阻状态;当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值迅速减小。 7. 目前压电材料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压电晶体(单晶),它包括压电石英晶体和其他压电单晶;二是压电陶瓷(多晶半导瓷);三是新型压电材料,又可分为压电半导体和有机高分子压电材料两种。 8. 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是一种沿弹性基体表面传播的声波,其振幅随压电基体材料深度的增大按指数规律衰减。(了解) 9. 常用的热敏电阻分为。 10.在一定的空气压力下,逐渐降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时的温度叫做该空气在空气压力下的。 11. 气敏传感器是利用气体在半导体表面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导致敏感元件阻值变化。当氧化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半导体的载流子,电阻率上升。 1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灵敏度﹑灵敏度界限﹑和稳定性等。 13. 硒光电池的光谱响应区段与可见光波段相近,因而得到应用。 14. 一个高精度的传感器必须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才能完成信号无失真的转换。 15.某些电介质当沿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变形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时电介质会产生形变,这种效应又称逆压电效应。 二. 选择题 ()1. 通常意义上说的传感器包括了敏感元件在内的两个组成部分,另外一个是_______ 。 A.放大电路 B.数据采集电路 C.转换电路 D.滤波电路 ()2. 若将计算机比喻成人的大脑,那么传感器则可以比喻为______ 。 A.眼睛 B.感觉器官 C.手 D.皮肤 ()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当传感器输入、输出不随____变化时,其输出-输入的特性。 A.时间 B.被测量 C.环境 D.地理位置 ()4. 迟滞差表明的是在_____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正反行程 D.不同测量 ()5. 箔式应变片的箔材厚度多在______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