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组织学类型详解

合集下载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超声内镜
可判断肿瘤侵犯深度,食管周围组织及结构有无 受累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鉴别诊断 食管癌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反流性食管炎 :有早期食管癌的症状,如刺痛。
食管仅相对固定,在吞咽、仰头、呼吸等情况下 ,可上下活动(肛侧可移动1~3cm ),可因受周围组 织压迫而移位。其腔径肛侧略大于口侧,在静息状态 下,食管狭窄部约1.35cm 宽,粗大部约1.88cm宽,以 膈上最为粗大,约2.2cm;食管进食膨胀时,内径可增 粗达3cm。
食管的解剖学
1. 咽食管狭窄:由环状软骨和环咽肌构成。位于 环状软骨下缘,食管入口处,即食管上括约肌, 相当于第六颈椎水平。直径:1.7×2.3cm。
食管有4条最主要的动脉: ①甲状腺下动脉; ②胸主动脉的食管支; ③胃左动脉; ④脾动脉。
食管动脉也可起源于支气管动脉、右肋间动脉或左膈 下动脉。
食管解剖临床特点
独特的食管解剖使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1.食管粘膜下层有较丰富的脂肪,使其上面的鳞状上皮粘膜容易 移动,切断后易回缩。因此,作食管吻合时,要注意每一针缝线 都要缝住粘膜的切缘,否则易并发吻合口瘘。 2.食管外层缺乏浆膜层,只有一层薄的纤维膜,是易造成术后吻 合口瘘的原因之一。食管肌层比较脆弱,作吻合时如缝线太浅, 会撕破肌层。 3.食管粘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管,它与气管旁、后纵隔、颈部、 主动脉旁和胃周淋巴结有密集的交通,使“根治性切除”难以奏 效。由于食管癌的肿瘤细胞常沿粘膜下向上转移到距肿瘤块4~ 6cm处,因此,上段食管切缘应距肿瘤块6~10cm,以免肿瘤复 发。
腔内型
约占2%。瘤体呈管腔内巨大包块,可有蒂,息肉状,表面可 有溃疡,食管壁浸润不明显。梗阻症状轻,切除率高。钡餐示: 瘤体所在部位管腔明显扩张,腔内可见椭圆形或腊肠状软组织影, 上、下缘边缘锐利,钡剂可通过。

食管癌教学ppt课件

食管癌教学ppt课件

如CEA、CA19-9等,可作为食管癌的 辅助诊断指标。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乏力等;影像学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提供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和范围等信息。
鉴别诊断
食管癌需与食管良性肿瘤、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期协 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合理饮食指导
术后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避免过早 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早期下床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 能恢复,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指导
吻合口瘘处理
肺部感染处理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治 疗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生理变化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乏力等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转移灶症状等。
02
食管癌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早期症状
吞咽不适、异物感、胸骨 后疼痛等。
中晚期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 乏力、贫血等。
体征
消瘦、营养不良、恶病质 等。
分期与分型
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一般分为早 期、中期和晚期。
分型
根据病理形态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等。
并发症及预后
并发症
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恶病质等。
预后
与肿瘤分期、分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早期食管癌预后较好,中晚期预后较差。 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0 食管癌

20 食管癌

16/38
早期X线表现
1.粘膜皱襞紊乱、 粗糙、中断 2.局限性管壁僵 硬、蠕动中断
17/3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早期X线表现
3.小的充盈缺损
4.小的龛影
18/38
中、晚期X线表现
明显的不规则狭
窄和充盈缺损,
管壁僵硬。
19/38
辅助检查
进展期食道癌
20/38
辅助检查
Double-contrast (left) and mucosal relief (right) views of a polypoid adenocarcinoma (arrows) of the lower esophagus.
2. 放射疗法和化学药物治疗
适用于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病人缓解症状或延缓病 情进展。
25/38
治疗原则
手术径路
常用左胸切口,中段切除有时候用右胸切口
26/38
治疗原则
胸腹联合切口
27/38
颈胸腹三切口
治疗原则
28/38
治疗原则
29/38
治疗原则
胃 代 食 管
结 肠 代 食 管
30/38
9/38
病理
髓质型: 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 展,使癌瘤上下端边缘呈坡 状隆起。多数累及食管周径 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切面为 灰白色,为致密的实体肿块
10/38
病理
蕈伞型: 卵园形扁平肿块,向腔内呈 蘑菇样突起。边缘与其周围 的粘膜境界清楚,瘤体表面 多有浅表溃疡,其底部凹凸 不平
11/38
病理
23/38
食管拉网
特点:
a.简便(可用于普查) b.早期癌阳性率>90% c.分段拉网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一、范围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1.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食管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 的 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二)早期食管癌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三)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四)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 Barrett 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食管管型、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三、规范化诊治流程图 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四、诊断依据(一)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 年龄在 40 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咽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三)体征。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食管癌(最新最全的总结)

一、食管解剖分段: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

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

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

--(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食管癌分期学习笔记6-7-8

食管癌分期学习笔记6-7-8

一、2002年第6版第6版分段:根据肿瘤中心位置确定(内镜或C T)距门齿15-18-24-32-40;环状软骨下缘-胸骨切迹-气管分叉-1/2-贲门2002年第6版T N M分期(并未考虑肿瘤类型、细胞分化程度)I期T1N0M0I I A期T2、3N0M0I I B期T1、2N1M0I I I期T3N1M0,T4N0、1M0I V A期T N M1aI V B期T N M1b第6版区域淋巴结定义1.食管淋巴引流:集中在粘膜下与肌层间的淋巴管网上行收集胸上段、颈段,进入食管旁、锁骨上、颈深淋巴结下行手机胸中、下段,进入贲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其余大部分进入气管、食管旁落淋巴结此外每部分都可向反方向引流2.颈段包括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段包括纵隔淋巴结和胃周淋巴结,不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颈部L N14.6%4.3%2.0%上纵隔L N29.3%5.0%2.2%中纵隔L N8.5%32.9%15.4%下纵隔L N9.8%2.5%38.1%腹腔L N7.3%14.9%27.5%3.早期一个日本研究,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到1211例患者5年16.8%,非区域的5年5.2%,因此非区域归为M1二、2010年第7版第7版分段:距门齿15-20-25-30-齿状线以肿瘤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瘤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位置:(1)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前邻气管、两侧与颈血管鞘毗邻,后面是颈椎,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20厘米。

(2)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其前方由气管、主动脉弓及分支和大静脉包绕,后面为胸椎。

内镜检查距门齿20厘米至<25厘米。

(3)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前方是两个肺门之间结构,左邻胸降主动脉,右侧是胸膜,后方为胸椎。

内镜检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4)胸下段食管及食管胃交界: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由于这是食管的末节,故包括了食管胃交界(E s o p h a g o g a s t r i c J u n c t i o n,E G J)。

食管癌病例分析医学课件

食管癌病例分析医学课件
NOTCH1等基因的突变可以促进 食管癌的发展。
信号通路异常
食管癌细胞中存在多种信号通路 的异常,如EGFR、PI3K/AKT、 MAPK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 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表观遗传学改变
食管癌的发生还与表观遗传学改 变有关,如DNA甲基化、组蛋白 修饰等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
能。
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关系
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的发生
多种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如TP53、CDKN2A等基因的突 变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基因突变与食管癌的发展
基因突变可以影响食管癌的发展过程,如EGFR基因的突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 增殖和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04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评估
X线钡剂造影检查技术应用及表现特点
越高、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02 03
治疗方法选择
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对预后也有影响。手术切除是 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和化疗可以作为替代治疗手 段。
并发症与合并症
食管癌患者常伴有并发症和合并症,如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这些 因素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生活质量改善措施探讨建议
食管癌病例分析医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食管癌概述 • 病例介绍 • 病理学特点与分子生物学机制 • 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价值评估 • 治疗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估 • 预后影响因素及生活质量改善
措施探讨
01
食管癌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上皮的恶性 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
实施效果评估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医生的 经验等。通过定期复查和随访,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

影像诊断学:食管癌

影像诊断学:食管癌
髓质型:病变范围一般较大,管腔内可见显著的 充盈缺损,使管腔闭塞,病变上方食管扩张。X 线上见梭形软组织肿块影。
进展期食道癌
进展期食道癌
进展期食道癌
进展期食道癌
食道癌纵隔瘘
溃疡型食道癌造影及CT
鉴别诊断
1.食管癌与反流性食管炎鉴别: (l)反流性食管炎常发生于食管下段,管腔
持续性狭窄,有轻度扩张和收缩,粘膜皱 襞无破坏。 (2)食管下端浸润癌,病变呈环形狭窄,管 壁僵硬不能扩张,粘膜破坏,病变区与正 常食管分界清楚。
癌肿侵犯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等现象 。如癌组织侵及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则 造成进食时呛咳,可继发纵隔炎、肺脓肿、吸入 性肺炎及脓胸等。
至晚期则出现腹水、消瘦、贫血等,呈恶病体质 及癌肿转移的其他症状。
影像学表现
早期食管癌
食管粘膜皱襞迂曲、中断 单发或多发小龛影 局限性充盈缺损 局限性管壁僵硬 钡流速度减缓或一过性滞留
影像学表现
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表现
蕈伞型:以肿瘤向腔内生长为主,呈不规则或菜 花状充盈缺损,合并偏心性管腔狭窄僵硬,肿瘤 区与正常食管分界清楚,狭窄上方食管扩张。
浸润型:以环形狭窄为主要特点。有时呈漏斗状 狭窄,病变范围短,管壁僵硬,肿瘤区与正常食 管分界清楚,上段食管明显扩张。
溃疡型:以长条扁平龛影为主,周围隆起,粘膜 皱襞破坏,管壁僵硬,扩张度差,无明显梗阻。
或阻塞感。 食管扩张严重时可引起心悸、呼吸困
难等压迫症状。
影像学表现
胸部平片: 上纵隔增宽,其内可见液平面,钡剂呈雪花状缓 慢下沉。
食管钡餐造影: 1.食管呈一致性高度扩张,为正常食管的4~5倍。 2.食管下端变细呈鸟嘴状或大萝卜根状。少数食管
呈囊袋状横卧于横膈面上,蠕动减弱或消失,尚 可见无规律性收缩。 3.钡剂到达狭窄端后,由于重力影响而使贲门轻度 开放,少量钡剂呈喷射状进入胃内。 4.食管狭窄段的管腔形态随呼吸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作为食道癌高发区,国家对此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视。

一下简单介绍食道癌的组织类型。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我国各地报告不一,但均以中段最多(52.69%~63.33%),下段次之(24.95%~38.92%),上段最少(2.80%~14.10%)。

在我院622例中,中段者占68.90%,下段者占26.40%,上段者占4.70%。

(一)临床病理分期及分型
1.临床病理分期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评定有重要意义。

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制订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如表18-7。

2.病理形态分型
(1)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其中以斑块型为最多见,占早期食管癌的1/2左右,此型癌细胞分化较好。

糜烂型占1/3左右,癌细胞的分化较差。

隐伏型病变最早,均为原位癌,但仅占早期食管癌的1/10左右。

乳头型病变较晚,虽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好,但手术所见属原位癌者较少见。

(2)中、晚期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分型: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

其中髓质型恶性程度最高,并占中、晚期食管癌的1/2以上。

此型癌肿可侵犯食管壁的各层,并向腔内外扩展,食管周径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食管周围结缔组织均可受累,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

蕈伞型约占中、晚期食管癌的1/6~1/5,癌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向食管腔内呈蕈伞状突起,可累及食管壁的大部。

溃疡型及缩窄型各占中、晚期食管癌的1/10左右。

溃疡型表面多有较深的溃疡,出血及转移较早,而发生梗阻较晚。

缩窄型呈环形生长,且多累及食管全周,食管粘膜呈向心性收缩,故出现梗阻较早,而出血及转移发生较晚。

腔内型比较少见,癌瘤突向食管腔内,呈圆形或卵圆形隆起,有蒂与食管壁相连,其表面常有糜烂或溃疡。

肿瘤可侵入肌层,但较上述各型凤凰中医为浅。

少数中、晚期食管癌不能归入上述各型者,称为未定型。

3.组织学分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2)腺癌:较少见,又可分为单纯腺癌、腺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

(3)未分化癌:较少见,但恶性程度高。

食管上、中段癌肿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食管下段癌肿则多为腺癌。

我院的622例食管癌,441例作了病理学检查,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7.3%、腺癌10.6%、未分化癌1.5%、其他癌0.6%。

(二)食管癌的扩散和转移方式
1.食管壁内扩散食管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

癌细胞还常沿食管固有膜或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2.直接浸润邻近器官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甲状腺。

中段癌可侵入支气管凤凰中医,形成支气管-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死。

下段食管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

总计食管邻近器官直接受累者约占1/2,受累脏器依次为肺及胸膜、气管及支气管、脊柱、心及心包、主动脉、甲状腺及咽喉等。

3.淋巴转移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

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责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

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

淋巴转移部位依次为纵隔、腹部、气管及气凤凰中医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

4.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患者。

最常见转移至肝(约占1/4)与肺(约占1/5),其它脏器依次为骨、肾、肾上腺、胸膜、网膜、胰腺、心、肺、甲状腺和脑等。

①鳞状细胞癌:起源于食管黏膜,占全部食管癌的90%以上。

Broder根据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将其分为四级。

②腺癌:食管原发性腺癌比较少见,
③未分化癌:在食管未分化癌中,主要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极其少见。

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中,绝大多数为燕麦细胞癌型,这型癌细胞较小、圆形、卵圆形乃至梭形不等,可见典型燕麦状癌细胞,胞浆甚少,多呈裸核,染色质密集而深染,分裂象多见。

排成大小不等片块或弥漫生长,其间可有少许纤维性间质,癌组织中也见假腺样排列区域。

嗜银染色,癌细胞多阳性,电镜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④癌肉瘤:较少见,瘤内主要为肉瘤成分,常为纤维肉瘤、少见为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和未分化肉瘤等。

癌组织成分较少,多局限在瘤蒂基底部黏膜和黏膜下层,少数可浸润肌层。

祝你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