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

降血糖最好的一味中药在糖尿病日益常见的今天,人们对于控制血糖的方法和药物充满了关注和探索。
在中药的宝库中,有一味中药被认为在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那就是——黄连。
黄连,这味古老的中药,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黄连之所以能降血糖,主要得益于其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
黄连素,也就是小檗碱,是黄连中最为关键的活性成分之一。
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胰岛素是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对于将血糖转运进细胞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时,细胞能够更好地摄取和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黄连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糖异生。
糖异生是指在身体缺乏葡萄糖时,通过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抑制糖异生可以减少体内新生成的葡萄糖,有助于控制血糖的升高。
再者,黄连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与血糖代谢密切相关,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黄连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改善了血糖的代谢。
在实际应用中,黄连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例如,与知母、天花粉等配伍,能够增强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更有效地降低血糖。
然而,使用黄连降血糖并非毫无禁忌。
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过量使用黄连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此外,虽然黄连在降血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潜力,但不能单纯依靠它来替代现代的降糖药物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黄连或其他中药进行辅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药的疗效往往是综合性的,不仅仅取决于单一的成分,还与整体的方剂配伍、个体的体质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除了黄连,中医在降血糖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可供选择和应用。
但无论选择哪种中药,都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的用药。
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

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
一、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二、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三、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1、黄连素能治糖尿病吗
黄连素是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黄连素用于治疗糖尿病,仅仅有报导,还没有被广泛承认,因此临床上尚未正式应用。
抗菌消炎药黄连素,主要用于痢疾、肠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2、治疗糖尿病的药有哪些
2.1、磺脲类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的控制,适当的运动,降低患者体重等治疗之后,如果疗效尚不满意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磺脲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因降糖机制的主要是刺激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较好的。
2.2、胰岛素增敏剂
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
可以单用,也可用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有肝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应用。
2.3、双胍类降糖药
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
3、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3.1、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
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
很多人都错了,糖尿病人适合使用六味地黄丸,还是桂附地黄丸

很多人都错了,糖尿病人适合使用六味地黄丸,还是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知名度最高、销量最大的中成药。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而成的中成药很多,受六味地黄丸巨大知名度的带动,这类中成药的使用也非常广泛,生产厂家很多,销量也很大。
目前比较常见的这类中成药主要有: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耳聋左慈丸、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八仙长寿膏等。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中成药都包含六味地黄丸的全部药味。
而受六味地黄丸治方思想影响而成的方剂或中成药就更多了,很多方剂虽没有地黄丸的称谓,但组方都有六味地黄丸的影子,很难一一罗列。
今天主要聊一聊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三种中成药之间的一些区别。
六味地黄丸加上肉桂、附子就是桂附地黄丸了。
通过对比药品说明书可以清楚看到二者之间的功效差别。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为: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为: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
一个补阴,一个补阳,区别是清楚而明确的。
但稍微思考一下,会不会感觉有些奇怪呢?地黄肉桂和附子这两味药,能使六味地黄丸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吗?桂附地黄丸包含六味地黄丸的所有药味,难道就不具有六味地黄丸补阴的作用吗?清代医学大家冯兆张《锦囊秘录》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少年水亏火旺,宜服六味;老年水火俱亏,宜服八味。
此言可做六味地黄丸与桂附地黄丸功用区别比较经典的总结。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应为阴阳双补,既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又因为加入肉桂、附子两味药物而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所以,桂附地黄丸药品说明书中的功能表述是值得商榷的。
做此争论有什么实际意义吗?我觉得是有一定意义的。
开篇提到,很多中成药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来,但这种说法是不尽准确的。
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医家钱乙根据张仲景名方—肾气丸化裁而来。
减去肾气丸中的桂枝、附子,并将生地黄改为熟地黄,就成为了六味地黄丸。
所以,上述提到的系列中成药都是来源于肾气丸,而非六味地黄丸。
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

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黄连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
《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177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就居于前三味;《普济方》第177卷消渴门中收载复方约64个,其中含有黄连的处方为13个,可见黄连在古代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笔者将以黄连为主药的系列经方运用于糖尿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介如下,愿对同道有所裨益。
常用黄连系列经方《伤寒论杂病论》含有黄连的方剂共14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方、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通腑泻浊,能清胃肠之实热,导中满。
黄连清热燥湿,清胃肠实热燥肠胃之湿。
黄连单用易使燥屎内结,配伍大黄通腑则防此弊端,又能增强清热之功。
二者相辅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肠之实热。
2.葛根芩连汤葛根,其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液,《名医别录》言葛根能“疗消渴”,现代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本草经疏》),与黄连配伍增强其清热燥湿之功。
黄连、黄芩与甘润之葛根、甘草配伍,能收“收苦燥之益而无苦燥之弊也”(《本草思辨录》)。
3.小陷胸汤小陷胸汤为清热涤痰之首选方。
半夏为化痰之要药,“消心腹胸隔痰热结满”(《别录》)。
瓜蒌实甘寒滑润,善涤痰结,“又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伤寒证治准绳》),为涤痰消浊之佳品,利大肠,又能疏肝泄热、润肠通便;既助黄连清热泻火,又助半夏化痰开结,兼润便导下。
《医宗金鉴》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蒌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
”小陷胸汤,清热涤痰以消膏浊,辛苦行气以除中州之满。
4.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人参健脾益气,干姜温中行气,二药配伍作用于脾以温中健脾;黄芩、黄连清热燥湿,作用于胃以清胃热。
您知道黄连素有哪些新用途吗

您知道黄连素有哪些新用途吗黄连素是一种常见的抗肠道感染的药物。
在临床上它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
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黄连素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那么,黄连素有哪些新用途呢?1.可治疗糖尿病: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黄连素不仅具有抗升糖激素的作用,还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每次口服0.3—0.5克,每日服3次,2—4周为一个疗程。
2.可治疗高血压病:黄连素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引起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用法:每次口服0.4—0.6克,每日服3—4次,可连服四周。
3.可治疗高血脂症:黄连素能明显地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动脉硬化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每次口服0.5克,每日服3次,8周为一个疗程。
4.可治疗心律失常: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缺血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导致的心律失常。
用法:每次口服0.4克,每日服4次,可连服7—12天。
5.可治疗消化性溃疡:黄连素可以杀灭消化道中的幽门螺杆菌,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每次口服0.4克,每日服4次,4—6周为一个疗程。
6.可治疗脓疱疮:取黄连素10片,溶于200毫升水中。
先用一次性注射器将脓疱疮中的脓液抽净,再去掉脓腔的表皮,用75%的酒精擦拭后,取适量溶有黄连素的药液清洗患处,也可用浸有药液的纱布外敷患处,每日清洗2—3次,连续清洗2—3日即可见效。
7.可治疗痱子:取黄连素1克,加入300毫升温水中。
用此药液擦洗身体长有痱子的部位。
每日早晚各洗一次。
连续洗3—5天即可见效。
8.可治疗小儿腮腺炎:将黄连素5片研成细末,加入大黄粉10克,用清水将上药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处的涌泉穴上。
每日换药1—2次,连续敷3—5天即可见效。
降血糖的中药配方

降血糖的中药配方在当今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常规的西药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中药在降血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降血糖的中药配方。
一、玉泉丸玉泉丸出自《杂病源流犀烛》,由葛根、天花粉、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甘草等组成。
具有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的功效。
方中葛根清热生津,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烦热多汗、舌红少津等。
二、消渴方消渴方来源于《丹溪心法》,由黄连、天花粉、生地黄、藕汁、牛乳等组成。
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天花粉清热生津;生地黄滋阴清热;藕汁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牛乳滋阴润燥。
诸药合用,对于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热口渴的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三、玉女煎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由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组成。
具有清胃滋阴的功效。
石膏清胃火,熟地黄滋肾阴,麦冬养阴生津,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牛膝引血下行。
适用于胃热阴虚型的糖尿病患者,症见烦热口渴、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等。
四、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
熟地黄补肾阴、填精益髓,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山药补脾阴、固肾精,泽泻利湿泄浊,牡丹皮清泻相火,茯苓健脾渗湿。
虽然六味地黄丸不是专门针对糖尿病的方剂,但对于肾阴亏虚型的糖尿病患者,能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血糖控制。
五、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源于《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
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对于肾阳不足型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金匮肾气丸能够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有助于调节血糖代谢。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54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12月第12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No.122020中医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八型,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治疗的目的与方法各不相同。
中医辨证认为脾主升清,肾主气化,脾肾虚衰,运化失职.浊毒潴留,引发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叫中医以温补脾胃、排浊清毒、健脾补肾为主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调和阴阳,使肾功能达到平衡叫补肾降浊汤方中丹参、党参有补气健脾的功效;茯苓有化湿健脾的功效;甘草有温中止痛及调和作用;砂仁有化湿补气的功效;黄英、鹿衔草活血益肾;牛膝有通经活血、强健筋骨的功效;大黄有排毒泄浊的功效;巴戟天、淫羊董具有温肾补阳的功效;牡蛎有排毒化浊的功效;豆蔻有暖胃健脾的功效;草果有燥湿除寒的功效叫报道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cr.BUN、Ccr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补肾降浊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有显著效果,且对肾功能检测指标有明显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补肾降浊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衰竭,促进肾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⑴郑山,陈朝霞,余天泰.补肾降浊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8):2665-2667.[2]陈院.通腑降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197-19&[3]代广,陈强,韩亮,等.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9):799-801.[4]顾云.补肾降浊汤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9-22.[5]张勇慧,赵风华,李楠.益肾活血降浊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7):778-779.[6]耿宏.补肾温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8):102-103.[7]郭庆祺,李丹凤.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1):54-55.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张丽琨(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170)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六味地黄丸防治“顽症”

六味地黄丸防治“顽症”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8年第6期六味地黄丸选自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药,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证。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
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现代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耐缺氧、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肾功能等功效。
临床证明,一些老年慢性病或临床“顽症”,选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或与其他药物合用)能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六味地黄丸治疗几种常见病症如下,供读者参考。
老年皮肤瘙痒老人不明原因的瘙痒多与皮脂腺功能减退或植物神经功紊乱有关。
六味地黄丸有增强雄激素分泌、减慢皮脂腺萎缩、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
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下同),每次8~10 丸,每日服2 次,5 天为1 个疗程,连服2 个疗程。
如与防风通圣丸合用,止痒效果更佳。
糖尿病六味地黄丸有一定降糖效果。
临床应用表明,本品与黄连素合用,对老年糖尿病疗效确切,其总有效率可达97.91%,尤其对糖尿病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者尤为适宜。
每次口服8 丸,每日服2 次,3 个月1 个疗程,可连服1~2 个疗程。
阿尔茨海默病六味地黄丸有抗氧化、改善记忆障碍等作用。
临床证实,服用六味地黄丸对初中期老年痴呆有改善健忘效果,且能延缓大脑衰退进程。
每日服2 次,每次8丸,6 个月为1 个疗程。
据报道,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良好。
口腔溃疡六味地黄丸有增强免疫和抗病能力,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溃疡疼痛程度,且能控制溃疡复发,尤其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来源:海峡药学1999年第4期第11卷作者:周江海福建省老年医院;余清平南京军区联勤部医疗所近5年来,我们对123例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成药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收效甚佳。
服法:六味地黄丸(浓缩丸)8粒/次,每日3次口服。
服至血糖降至正常时,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6——10粒/次维持。
黄连素片1.5g/次,日3次口服。
血糖降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最后可减至每日1次,0.5g/次维持。
结果显示: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FBG在7.0~9.8mmol/L的75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51例,3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15例,另9例也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FBG在9.9~11.1mmol/L的20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10例,3周内血糖有明显下降者8例,另2例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才有明显下降;FBG在11.1mmol/L以上的28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8例,3周内血糖有明显下降者15例(其中15例1个月后血糖恢复正常),3例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有所下降,2例无效。
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1、2、3个月后均无副作用,分别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与用药前相比均无改变。
表明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使患者血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江扬聪等对西医久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21例患者,以达美康配合六味地黄丸(浓缩水蜜丸)治疗,治疗后血糖、血压能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周江海等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显效30例(62.5%),好转17例(35.4%),无效1例(2.1%),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分析近5年来,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糖尿病的诊断是按1980年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提议,1982年全国糖尿病会议采纳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Ⅱ型糖尿病96例。
治疗组48例中,男42例,女6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病程3~25年,平均7.8年;空腹血糖6.9~18.5 mmol/L,尿糖+~+++;其中合并冠心病者30例,高血压病15例,高脂血症者23例;38例曾用过1~2种降糖药物。
对照组48例中男40例,女8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2~25年,平均7.6年;空腹血糖6.8~18.5 m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9.0 g,1日3次,黄连素片0.3 g,1日3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待血糖基本正常时逐渐将原降糖药减量。
同时配合糖尿病饮食,限制糖的摄入。
对照组维持原治疗。
1.3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6.72 mmol/L,尿糖定性阴性或血糖<8.4 mmol /L,下降幅度>1.68 mmol/L;好转:治疗后空腹血糖<11.2 mmol/L,尿糖定性+—++,下降幅度>1.68 mmol/L;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变化不大,尿糖定性亦无大改变,或血糖仍>11.2 mmol/L。
2 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30例,占62.5%,好转17例,占35.4%,无效1例,占2.1%;对照组中显效18例,好转21例,无效9例。
治疗组中5例心律失常有2例治愈,2例好转,23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对照组3例心律失常无改善,20例高脂血症亦无血脂变化。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3.1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然其迁延日久,阴津下注,燥热主伐正气,终至肾不固摄,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造成气阴两伤的病理变化;而西医认为是体内的糖代谢紊乱所致。
3.2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等六味中药组成,本方为补阴的主要方剂,熟地滋补肾阴为主药;山药补脾固肾,山萸肉补益肝肾,均为辅药;茯苓利湿健脾,使山药补而不滞,泽泻宣泻肾浊,使熟地补而不腻,丹皮清泻肝炎,使山萸肉补而不涩,均为佐药。
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寓泻于补。
黄连素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还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对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黄连素还具有较好的降脂、降压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3.3 本组病例持续用药均在2个月以上,有的连续用药近2年,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我们认为六味地黄丸与黄连素合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确切,用药方便,无副作用,对于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适宜。
中药材黄连降糖新用详谈2013年03月07日来源:糖尿病网黄连能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状况,改善糖尿病人的糖代谢程度,早已被医学证实。
所以,民间使用黄连辅助降糖是一个好办法。
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己买黄连辅助降糖,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病人会更为有效。
在中药店购买黄连的根或茎,每次用3到5克煮水或者泡水当茶饮用,这种辅助降糖的办法既经济又实惠。
需要提醒的是,胃虚寒型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黄连降糖的方法,这种类型糖尿病人服用黄连反而会加重病情。
黄连是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一味中药,人们对它的了解,可以说超过其他中药。
据不完全统计,和黄连有关的歇后语、俗语就有数十条之多。
耳熟能详就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黄连打官司,诉苦”,“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苦不过黄连甜不过蜜”等多条,这是其他中药难以比拟的。
通过这些歇后语可知,人们对黄连的认识,至少是毁誉参半的。
但是,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吃黄连确实是“苦尽甘来”。
黄连概说黄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毛莨科黄连属,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
中医应用黄连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胸满呕吐、泄泻痢疾以及眼目红肿、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烧伤等症。
黄连为什么这么苦?这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
我们知道,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小檗碱(也称黄连素)、甲基黄连碱、黄连碱、防已碱、药根碱、棕榈碱等,人们常用的成药黄连素,学名就叫盐酸小檗碱。
黄连素究竟有多苦?有人用1份黄连素,加25万倍的水进行稀释后,仍有苦味。
“良药苦口利于病”,如此之苦的黄连素,现代研究发现却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萄萄球菌、伤寒菌等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
而黄连也因为其药用价值较高,用途广泛,成为中医常用品种和我国主要中药材出口创汇品种之一,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品种就有108种,代表性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
降糖新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黄连的一些新的用途。
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黄连还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能够“诱杀”细胞,对早期胃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黄连这味老药焕发了青春。
黄连治疗糖尿病,使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
中医自古就有应用黄连治疗消渴病的记载。
《近效方》指出:“黄连,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如有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
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以此为线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探索。
最近,一项由中国、澳大利亚、韩国科学家联合开展的科研结果表明,黄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连续3周为糖尿病模型动物注射黄连素,结果发现黄连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50%左右,接近正常血糖水平。
专家推测,2型糖尿病是由于控制血糖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导致。
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可能是让胰岛素能更好地工作,来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的降血糖中药很多,为什么科学家对黄连情有独钟?原来,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替代药物,也可以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的替代药物,更由于黄连是天然药物,只要应用得当,很少有毒副作用出现,用之临床,是一药两用,一举两得,这是其他药物无可比拟的,人们对它青睐有加,不是没有原因的。
历代医家对黄连做出了高度评价。
陶弘景认为黄连“久服长生”,缪希雍认为黄连是:“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符合现代人烟酒过度、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能够研发出防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中药。
安全须知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
黄连虽然是一味治病良药,但是,应用不当,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曾有过口服黄连制剂引起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冷汗、血压下降、休克,同时引起过敏反应,如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针尖大、压之褪色的红色丘疹样药疹,出现头晕、舌麻、咽喉不适、脸肿、颜面及四肢起荨麻疹型药疹的报道。
也有报道,大剂量应用黄连注射剂,可引起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增加、过敏性紫癜。
严重时可致中毒,表现为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抽搐、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心跳和呼吸骤停,称为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所有这些表明:使用黄连防治糖尿病和所有中药一样,都必须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有是病,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
这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也是发挥中医疗效的关键。
(责任编辑:徐蓓蓓)黄连治疗糖尿病临证体会时间:2012-12-12 12:23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黄连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
《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177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就居于前三味;《普济方》第177卷消渴门中收载复方约64个,其中含有黄连的处方为13个,可见黄连在古代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笔者将以黄连为主药的系列经方运用于糖尿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介如下,愿对同道有所裨益。
常用黄连系列经方《伤寒论杂病论》含有黄连的方剂共14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方、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通腑泻浊,能清胃肠之实热,导中满。
黄连清热燥湿,清胃肠实热燥肠胃之湿。
黄连单用易使燥屎内结,配伍大黄通腑则防此弊端,又能增强清热之功。
二者相辅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肠之实热。
2.葛根芩连汤葛根,其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液,《名医别录》言葛根能“疗消渴”,现代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