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笔记(上)

现代汉语笔记(上)
现代汉语笔记(上)

第一章绪论

㈠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从结构上来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是人们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㈡七大主要方言及代表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㈢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

语音: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词汇:

1.双音节词占优势

2.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第二章语音

◆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并表达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三大属性

1.物理属性。语音和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①发音体的不同、②发音方法的不同、③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四种要素

2.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A.肺和气管 B.喉头和声带 C.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语音单位

1.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振动声带且不受阻。

2.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由音素构

成,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通常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词除外】。韵腹是音节中主要元音,韵腹前的元音就是韵头(如a、o、e、é、i、u、ü、er、-i),反之韵腹后即韵尾(如高元音i、u,鼻辅音n、ng)。

◆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声调符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ā、á、ǎ、à

《汉语拼音方案》可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1 字母表 2 声母表 3 韵母表 4 声调符号 5 隔音符号】

◆声母【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按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按可为七类:

1.双唇音(b、p 、m、)上唇和下唇

2.唇齿音(f)上齿和下唇

3.舌尖前音(z、c、s)舌尖和上齿背

4.舌尖中音(d、t、n、l)舌尖和上齿龈

5.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和硬腭前端

6.舌面前音(j、q、x)舌尖和下齿背

7.舌面后音(g、k、h)舌面后部和软腭

按发音方法可分:

1 看阻碍方式:①塞音(b p d t g k)

②擦音(f h x sh r s)

③塞擦音(j q zh ch z c)

④鼻音(m n)

⑤边音(l)

2看声带是否颤动:①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m n l r)四个②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3 看气流强弱【只在塞音、塞擦音里】:①送气音:气流较强(p t k q ch c)6个

②不送气音:气流较弱。(b d g j zh z)6个(P39-42 重点【背】习题)

◆韵母 39个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按结构可作以下划分

①单元音(10个)分为7个舌面元音(a、o、e、ê、i、u、ü)

2个舌尖元音(-ī前、-i后) 1个卷舌元音(er)

②复元音(13个)分为4个前响元音(ai、ei、ao、ou)

5个后响元音(ia、ie、ua、uo、üe)

4个中响元音(iao、iou、uai、uei)

③元音加鼻音(16个)元音加-n(an、en、in、un)

元音加-ng(ang、eng、ing、ong、iong)

按韵母的发音可作以下划分“四呼”:

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并且不起头的韵母)

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

合口呼(u 或u 起头的韵母) 撮口呼( 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按三方面观察元音:1 舌位的高低 2 舌位的前后 3 唇形的圆展 ( P60-61【重点 背】)

韵头【i u ü】v

、韵腹【10个单元音】、韵尾【i u n ng 】 练习--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

(1)z — z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

z 舌尖前音, zh 舌尖后音。

(2)f — 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清、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f 唇齿音,h 舌

根(舌面后)。

(3)ɑo — i ɑ 相同点:都是复韵母。不同点:ɑo 前响复韵母, i ɑ后响复韵母。 (4)on ɡ —ion ɡ 相同点:都是后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on ɡ 是u,ion ɡ是ü)。 (5)en — in 相同点:都是前鼻韵母。 不同点:韵腹不同en 是e ,in 是i 。 ◆声调

1声调: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2声调可从调值和调类两方面分析。 3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声调的种类。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音节结构分析: 字 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调 久 j i o u 214 游 i o u 35 元 ü a n 35 衣 i 55 鸟 n i a u 214 武 u 214 挖 u a 55 有 i o u

214 运 ü n

51 永 I O ng 214 雪 x ü ê 214 村

c

u

e

n 55

秀 x i o u 51 权 q ü a n 35 威 u e i 55 谚 i a n 51 语 ü 214

之 zh -i(后) 55 字 z -i(前) 51

◆音变

1 上声的变调:①上+上:阳平+上【理想】

②上+上+上:a:阳平+阳平+上【展览馆】

b:上+阳平+上【好领导】

③上+非上(阴平阳平去声):半上(21)+非上【首都】

④上+轻声变为 a 、阳平+上【走走】

b 、半上+轻声

2 “一”“不”的变调:

①一不单念或词尾不变调

②去声前,变35.【一样、不够】

③非去声前,一变51,不不变【一般】【不想】

④一不陷在相同的动词中间,读轻声【走一走】【开不开】

⑤不在补语中读轻声【做不好】

3 “七”“八”的变调:

①在去声前可变为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原调55

4轻声:作用-区分意义和词性。

5儿化:作用-①区分词义②区分词性③表示亲切、细小、轻松或喜爱的感情色彩。6语气词“啊”的音变【p110】

第四章词汇

◆词汇

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专有名词+熟语]的总和,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语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确定语素用替代法】被替代的单位意义不能改变。两个单位都要替换,如只有一个能替换,那么整个是一个语素。【语言可单独替换为语文、谎言==语义不变、所以两个语素】

练习-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

(1)驼绒平绒呢绒鸭绒

(2)驼绒驼毛驼峰驼铃

(1)组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

(2)组说明可以被“毛、峰、铃”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成词语素:(能独立运用)【天地水】

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用)【民语】

◆词

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指能够单独成句、或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短语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区分词和短语方法:扩展法。能扩的为短语、不能的为词。如:大树=大的树。而大豆不等于大的豆。所以大树是短语,而大豆是词。】

◆词的结构(重点)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构成词语素分两种,词根和词缀。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如江、红、三

1.联绵词---两个不同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有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又可以细分以下几种

⑴双声的,两个相同音节声母,如澎湃

⑵叠韵的,相同的音节的“韵”,如苍茫

⑶其它,声韵都不同,如蝴蝶

2.叠音词,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如猩猩,瑟瑟

【*区分叠音词:一个语素(猩猩)和重叠词:两个语素如(妈妈)】

3.音译的外来词,如巧克力,咖啡

◆合成词

1.复合式:至少有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而一起构成的。

⑴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并列关系】【如美好、尺寸、国家】

⑵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重心在后】。【如雪亮.、冰箱.】.

⑶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前一词根【重心在前】。【如提.高、羊.群】

⑷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管家】。

⑸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如地震】

2.重叠式。两个相同的词根重叠构成。【如姐姐】

3.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词根后的叫后缀

⑴前加式(前缀+词根)。【如老- 老虎老乡】

⑵后加式(词根+后缀)-子【刀子瓶子】

PS.语素与词和字的区分,以“谁喜欢巧克力糖”为例

字:谁/喜/欢/巧/克/力/糖。7个字。

语素:谁/喜/欢/巧克力/糖。5个语素。

词:谁/喜欢/巧克力糖。3个词。

◆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词义的构成:①理性义:与概念有关的部分。

②色彩义:(1)感情色彩褒贬义(2)语体色彩书面语或口语

(3)形象色彩包括形态【马尾松】、动态【碰碰船】、颜

色【绿洲】、声音【恰恰舞】

练习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偏正)利害(联合)房间(补充)老乡(附加)吩咐(联绵)年轻(主谓)仅仅(重叠)皑皑(叠音)提高(补充)地震(主谓)】

2.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灿烂沙发孑孓恍惚婆娑铿锵扑克涤纶秋千踟蹰拮据

婀娜腼腆

双声词:仓促孑孓恍惚秋千踟蹰拮据

叠韵词:灿烂婆娑腼腆

音译词:沙发扑克涤纶’

3.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痛快认真抓紧房间革命飞快解剖石林开关领袖工人碰壁戳穿司令雪崩动静无论烧饼粉饰体验奶牛牛奶功用用功

(一)联合型:人民解剖开关领袖美好丝毫伟大动静衣服功用

(二)偏正型:痛快飞快石林雪白工人烧饼粉饰

(三)补充型:抓紧房间照明戳穿

(四)动宾型:认真革命碰壁司令无论用功

(五)主谓型:雪崩体

4.指出下列各词的色彩义:

(一)感情色彩:

1)褒义:康复

2)贬义:倒爷搅和轻蔑欺凌癞皮狗蛤蟆镜

3)中性的:鸭绿江调试车流出台脑袋疙瘩

(二)语体色彩:

1)书面语:康复轻蔑欺凌车流囹圄鸟瞰演奏

2)口语:倒爷哥们儿搅和癞皮狗发毛’蛤蟆镜脑袋疙瘩

(三)形象色彩:葡萄胎鸭绿江癞皮狗哈蟆镜车流出台鸟瞰

◆义项

1.什么是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2.义项的分类词义可分为

基本义【词最常用的意义】,

转义,转义又可分成引申义和比喻义

本义:最早的意义

单义词和多义词: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如单纯词:鸟、垃圾,合成词:红火、

核武器

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例如马路很宽、从宽处理(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词: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词。是多词同音。例如:别去了、别徽章

【区分同音词和多义词:同音词:意义无联系如(花钱的花和开花的花)、而多义词意义有联系如(深浅的深和友谊很深的深)】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

多义词的特征是意义虽多,但都有关联。井深与书很深是比喻义的关系。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从本质来说,还是同一个词。

同音词,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也没有关系。如眼花与一朵花。从本质来说,是不同的两个词。

◆义素

1.什么是义素

构成词义是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把同组中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把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语义场: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间的对比,根据词义的共同特征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意义相同或接近的词组成的义场叫同义义场。义场中各词叫同义词。区分同义词:①理性意义的差别

(1)意义的轻重【轻视和蔑视】

(2)范围的大小【边境小和边疆大】

(3)集体与个体不同【树林和树】

(4)词的侧重点不同

②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

(2)语体色彩不同

(3)形象色彩不同

③词性、用法上的差异:

例子【突然和猛然、都有动作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都可作状语。(同)但“突然”还可作谓语、定语、宾语。而“猛然”只可做状语,所以“突然”是形容词,“猛然”是副词(不同)。】

练习--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2)愿望——希望(2分)

(3断)果——决断——断武(3分)(4)要求——请求——恳求(3

(1)持续——继续(2分)

相同点:都有不断的意思。不同点:“持续”是不间断,“继续”有前后接起来的意思。

(2)愿望——希望(2分)

相同点:都有希望达到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不同点:词性不同,“希望”还可以做动词。(3断)果断——决断——断武(3分)

相同点:都有决断,不犹豫的意思。不同点:断感情色彩不同,“果”褒义,决断“”中性,断贬义“武”。

(4)要求——请求——恳求(3分)

相同点:都有让别人做某事的意思。不同点:语义轻重不同,“要求”轻,“请恳求”一般,“求”重。】

同义词的作用:※反义义场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互为反义词【上和下、左和右】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基本词汇特点:1稳固性 2 能产性 3 全民常用性

第七节: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

【成语由语素构成、是词】

成语的来源:p318 1神话寓言 2历史故事 3 诗文语句

成语的特征是(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第一章语音 考试内容: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3)音节结构表 4)拼合规律表 5)变调的规则4条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声调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分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guāng 中的“ng”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 ,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n是韵尾 韵母和元音也不相等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如:tā , xiā ,guài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如:gān , gēng ,guān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例:判断音位个数 hán 和lán :共 h , l, a , n 4个音位 hán 和nán :共 h , l, a 3个音位 (三)记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作用:1)给汉字注音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2.国际音标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过)山。(助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疑问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坏)。(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答: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副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动)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动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答: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名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名词,助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答: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现代汉语笔记(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通俗点说,语法就是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学科,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二)稳固性(三)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它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单独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称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第二节词类(实词)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表现:(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词的形态有两种:其一指构形形态。其二指构词形态。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现代汉语上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它一发即逝,不能流传久远。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因此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现代汉语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北方方言: 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 (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三汉语的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 汉语的国内、国际地位 1980 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确定普通话为各民族之间交际的法定共同语。 1973 年 12 月,联合国大会决议将中文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工作语言,使得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1 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2 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 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3 语法方面(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语和句子 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 丰富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的民族的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交往的大事,也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本工程。1.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不同方言区区的人们人际交流2.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3.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手段。

笔记 现代汉语(下)课堂总结

第五章语法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的含义(1)语法规律的本身 (2)语法学 3.语法学 含义: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发展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分类:词法,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 句法,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4.语法体系的含义(1)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德真题,是自成的系统。 (2)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是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众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语法也不例外。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的多。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联系的系统。如果废弃旧的规则而马上换一套新的规则,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3.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词,有的可以单独成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的语言单位。 (2)句类: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按照语气标准,句子分为四类: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陈述句。 (3)句型: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单句:由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A.主谓句:a名词谓语句 b.动词谓语句 (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划分) c.形容词谓语句 d.主谓谓语句 B.非谓语句:a.名词性非谓语句 b.动词性非谓语句 (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划分) c.形容词性非谓语句 d.叹词性非谓语句

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现代汉语辅助笔记1

第一章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从结构上: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xx话代表xx: xx话湘方言: xx话赣方言: xx话客家方言: xxxx话闽方言: xx话粤方言: 广州话 3.现代汉语特点: P7 词汇方面: 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语法方面:

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句子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第二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 1.语音: 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语音性质: (1)物理属性: 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各自定义见P15) (2)生理属性 (3)社会属性: 语音的本质属性 3语音单位: (1)音素: 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角度划分。Eg: 爸(ba)可分为b和a两个不同音素 音素分: 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 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如: b p m f 元音: 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 o e 辅音与元音区别(P20见课本):1.受阻与否: 最主要区别, (2)音节: 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Eg: 西安是一个美丽的古城,发音器官紧张十次,是十 个音节,一般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3)声母: 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注意: 声母可以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做韵尾。如: 光(guang)中的辅音ng)韵母: 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如,海(hai)中ai就是他的韵母(其他详P21) (4)声调: 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性质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语言的属性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 1.汉语的定位 ?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 (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 [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 (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的变体 (一)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现代汉语的方言也就是它的地域变体。汉语的方言通常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与普通话差距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相对较小。 (二)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三)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 功能变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1.口语: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干,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 谈、辩论等。 2.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加工而成,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于可以反复思考、斟酌修改,所以显得严谨规范,条理清晰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比较完整。书面语还可以分为:政论变体、法律变体、文艺变体、科技变体等。

现代汉语笔记

第六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二、修辞和语境 语境一般分为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两种。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密切。它指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语境因素;二是客观语境因素。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或别致情趣,或弦外有音,等等。语料随语境而变异、创新,表达方式也随语境而定,从而不难明确语境的作用:一是制约语言活动的内容;二是对顶言语的表达方式。 三、修辞同语音了、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作用:(一)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 修辞的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学校修辞的目的。 第二节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 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锤炼词语首先要锤炼思想。语境的制约,词语的调度,都不可忽视。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 一、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意义锤炼牵涉多方面:要 (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要力求准确、妥帖; (三)要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四)要力求色彩鲜明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北语黄廖版现代汉语考研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北京爱考机构https://www.360docs.net/doc/e617286432.html,北语最权威的专业课辅导机构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现代汉语》杨润陆、周一民北师大版(笔记)讲解

现代汉语·笔记 绪论 Ⅰ.现代汉语引论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定义:人们发声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语音符号。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是第一性的,是书面语得以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形成之后,反过来也会对口语的发展和规范起一定的影响作用。3.语言符号的特点:规约性、系统性、生成性、能指性。 4.语言的本质: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现象。(3和4 注意看书理解)5.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是一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6.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综合语。 7.语系:九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 8.我国的语系: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 二.汉语与汉语言文字学 三.现代汉语的含义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重点) Ⅱ.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 一.共同语和方言 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脉络:(1)书面语:唐宋以后的白话白话文运动 ————五四—双流合一 (2)口语:金元以来的官话国语运动三.现代汉语方言概述 1.闽、粤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方言与普通话

的差别比闽、粤、吴方言小。 2.差别成因:主要是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而人口分布、移民迁徙、地理环境、异族接触又是形成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1)北方方言:北方话或官方方言;北京话代表;分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上海话代表; (3)湘方言:长沙话代表 (4)赣方言:南昌话 (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代表 (6)闽方言: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 (7)粤方言:广州话代表(白话) Ⅲ.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声调作用大 4.浊音数量少 (二)词汇方面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 2.复合构词法占优势 3.双音节词占优势 4.私自词丰富 (三)语法方面 1.不以词的形态变化为主要语法形式是汉语同印欧语系区别最大的特点,可将

现代汉语通论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语法讲义》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1)现代汉语 a、齐鲁书社《现代汉语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基础,适合初期检验学习效果用);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包含很多院校历年真题,虽然与北师题目类型不一定一样,但可以自己提前练练手); c、中国矿业大学《现代汉语学习与考研辅导》(听说这本书是北师老师编的,我自己认为里面语法部分练习题很好): d、黄廖本配套参考书(主要是看课后题的答案)。 (2)古代汉语 a、中华书局配套参考书(这本书主要看它对重点词语、句式的解释分析): b、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通论部分的归纳非常有条理、还有适当拓展): c、福建人民出版社辅导与习题集(有很多包含断句和字词解释的练习)。 (3)语言学纲要 a、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虽然不厚,但里面的很多真题解析含金量很高):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既有章节重点,也有很多院校的真题,可以着重看大题,对于寻找解题思路很有帮助): c、叶徐本配套学习指导书(将每一章内容归纳成问题,有助于迅速把握重点,之前有师姐说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熟)。 (4)文学史 文学史我只用了齐鲁书社的参考书,把里面的填空题都做好,大题划掉北师不会考的,并且自己根据书本对里面的答案做了整理。这套参考书古代文学史部分编的还是比较不错的,重点内容都归纳的比较好。现当代内容我觉得有些少,在网上又找了一些适合北师考试难度的资料和名词解释归纳。

(一)专业课复习 1、关于看书 北师大的参考书,网站上列有16本,但实际需要看的并没有那么多。现汉有黄廖本的上下册,这是最基本的必看。古汉有王力本的一二册(尤其要以第一册为主),三四册不用看,张之强的古汉上下两册分别讲古文和通论,古文和王力版的基本一样,重点是看下册通论,张版归纳更有条理。语言学也列有两本教材,但之前师姐跟我说伍铁平本不用看,这是一届届私传的秘籍,重点是徐通锵、叶蜚声本,我就以叶徐本为主,伍本只是稍微翻了翻。文学史就选的是网站上列出的教材,现当代是郭志刚本,古文学是游国恩本。虽然这几本书都不是我本科所用的教材,但是看过之后我发现这两本书作为参考书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北师文学史只占50分,题目较为简单。而这两本书都比较基础,看起来也非常快。书应该怎么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书习惯,我只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往往在看一本书之前会先看目录,了解这本书大致讲了哪几部分内容,每一部分有哪些章节,有了大体框架之后才会细看。在具体到每一节时,我通常会注意每个章节的论述思路。也就是这一节讲了什么内容,笔者是分几部分进行阐述的,在具体阐述时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经常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思考中获得的。尤其是学硕,与专硕在试卷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主观性题目特别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很多问题,经常这样思考对训练思维,形成答题思路很有效。 其次,可能大家在看书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可能看书速度会比较慢,但没有关系,这说明自己对这部分知识还不太熟悉,只要反复的看,多看几遍就好了。在看过几遍教材之后,可能有同学又觉得自己对于书本知识感觉很熟悉,但一问又说不上来,再看下去就没什么提高。这时我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做一些参考书,这有助于帮助查缺补漏,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至于看什么参考书我在下面会做简单介绍。 最后,有些师弟师妹问过我,需不需要在指定教材之外看一些其他专业课书籍。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在指定教材看熟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看一些书。我的老师曾说过看的书越多越深,反过来再看一些知识会觉得非常简单,这一点我深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现代汉语通论》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答:三个手续: ①切分 ②归并:语音形式和意义相同,既具有同一性,同一性的单位可以归并为一个单位。 ③分类 2.什么叫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语法单位即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和语法研究相关的片断。 (2)语法单位分四种: ①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片段/成分) ②词: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语法单位/片断。 ③词组:任何词和词的组合都是词组。 ④句子:处于单说状态的语言成分就是句子。 (3)语法单位间的关系 1数量上的变化关系 2)实现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关系 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答:(1) ①语素的切分:运用对比法切分语素 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1)音译2)剩余语素(一用语素)3)简称语素4)并合语素(两个语素,同时成分,无法线性区分) ②词的切分 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成分,独立运用有两个要求:一是可以单说,二是固定组合。 这就可以通过扩展性和透明性切分词: 1)扩展性:词的内部通常是不能扩展的。

扩展的原则:a、保持基本意 B、用来扩展和插入的成分一次只能包含一个层面 2)透明性:根据原则可推导或视而可识 A、意义透明:不可以由组成成分的意思推导出整体的意思 B、结构透明:一个组合的结构关系可以看得清楚(结构的重新分析也属于结构不透明) C、功能透明:[因为功能不透明,所以前面可以加程度副词] 特殊情况:离合词:可以扩展的词,不连续词。 词的切分的总的原则是看它的凝固性 (2)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答:归并的标准是同一性,包括意义的同一和语音形式的同一。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答:五种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地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我地(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 .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 .你给我地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地一本书.(指示代词) .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地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 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 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地词性. .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 .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 .对这个学生地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三十岁以上地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 .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地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这里风景地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 .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思考题 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地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地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地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地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地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地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地复数,但不是所有地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地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地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地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地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地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地语言地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地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笔记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 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 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 1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 3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1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2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3词组:词和词的组合。○4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 最小单位组合单位性质 1、 2、 3、 4、句子 (独立表达) 3、如何切分语素?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 (1)切分语素的方法:○ 1基本方法:对比法。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剩余法:根据假设,如果我们断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3)剩余语素的切分:在一个词中,如果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 一个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如:白/衣服,是一种临时组合,其中“白”就成为一个词。 5、汉语有哪几种句法结构?能区分各种句法结构。 汉语有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联合结构。 6、什么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什么叫层次分析法?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 (1)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词在组合中是线性排列的,但他们在组合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相邻的两个词不一

现代汉语通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2.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3.语素: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4.义素:最小的不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5.语义特征: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的最小语义成分。 6.现代汉语最根本的特点: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语法 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7.实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区别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十类。 8.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是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虚词与实词相比有几个重要特点: 封闭(实词每一类数量开放,虚词则是可数有限的。) 黏着(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定位(大部分实词在结构组合时位置是不固定的,虚词的位置相对固定。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连词、语气词、助词是典型的虚词。副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某些特点。) 9.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单位叫短语。它包括词组和结构两类。 10.词组:实词与实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短语。 11.结构:实词与实词的非结构组合以及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叫结构。 12.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 歧义现象。) 13.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所构成的语言 单位。 14.复句的三个特点:a.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b.关联词是重要的语法标志C.停顿是分句 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二.应用 1.语素,音节,词,汉字的个数区分 音节:从语言角度分析的结果;文字是书面记录的符号;语素是语言中构词的基本 成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是音义结合且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一个汉字可代表不同语素。读音词性意义都可不同。乐:快乐;音乐 ·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的音节。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同一汉字是否是语素因场合而异马匹马达 2.语素类别: a成词能力成词语素:既能独立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b成句能力自由语素:能独立运用。不自由/粘着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C位置: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固定。不定位语素:组合时位置不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