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方面研究进展
多金属氧酸盐合成

多金属氧酸盐合成1.引言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由氧和金属元素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多金属氧酸盐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探讨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方法、合成条件的优化以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方法2.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盐和氧化物等原料,使它们直接反应生成多金属氧酸盐的方法。
这种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量制备。
然而,由于反应过程中难以控制产物组成和结构,因此所得产物的纯度和质量往往较低。
2.2 模板合成法模板合成法是一种利用特定结构的有机或无机分子作为模板,通过配位作用或物理作用控制多金属氧酸盐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多金属氧酸盐。
然而,该方法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且对模板的选择和制备要求较高。
2.3 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一种通过将反应物溶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中,利用微乳液的微反应器效应,控制多金属氧酸盐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粒径小、分散性好的多金属氧酸盐。
然而,该方法操作条件要求较高,且所得产物的后处理较为困难。
2.4 水热/溶剂热法水热/溶剂热法是一种在高压力、高温条件下利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使反应在接近或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下进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结晶度高、纯度高的多金属氧酸盐。
然而,该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3.合成条件的优化为了提高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效率和产物质量,需要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
优化内容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催化剂等。
通过对这些条件的调控,可以实现对多金属氧酸盐的组成和结构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产物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4.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多金属氧酸盐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多金属氧酸盐可作为催化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光催化反应等;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药物输送和释放;可作为颜料和染料用于制备功能性材料等。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电致变⾊材料的研究进展电致变⾊材料的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ElectromicMaterial摘要电致变⾊材料的变⾊机理对电致变⾊材料的制备、理化性质有很⼤的影响。
本⽂采⽤阅读⼤量⽂献并对⽂献进⾏分析总结的⽅法,针对电致变⾊材料的变⾊机理进⾏概括总结,并且针对有机电致变⾊材料、⽆机电致变⾊材料,结合每种电致变⾊材料制备⽅法等进⾏研究综述,得到了如下结果:⽬前变⾊机理共分为六类,其中双重注⼊/抽出模型是公认的电致变⾊模型之⼀。
针对典型的⽆机电致变⾊材料和有机电致变⾊材料进⾏制备⽅法和变⾊机理进⾏总结归纳,并进⾏对⽐分析。
并且针对WO3 薄膜提出了提⾼薄膜变⾊效率,延长薄膜寿命,缩短薄膜变⾊响应时间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致变⾊;变⾊机理;制备⽅法;性质分析⽬录摘要 ................................................................................................................................. I 1 绪论 ..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及意义 (1)1.3 电致变⾊材料概述 (1)1.3.1 电致变⾊现象 (1)1.3.2 电致变⾊材料的发展 (1)1.4 研究现状 (2)1.4.1 国内研究现状 (2)1.4.2 国外研究现状 (4)1.5 研究内容 (6)2 电致变⾊机理 (7)2.1 ⾊⼼模型 (7)2.2 双重注⼊/抽出模型 (7)2.3 极化⼦模型 (9)2.4 电化学反应模型 (9)2.5 能级模型 (10)2.6 配位场模型 (10)2.7 本章⼩结 (11)3 ⽆机电致变⾊材料 (12)3.1 阴极电致变⾊材料 (12)3.1.1 WO3 (12)3.1.2 MoO3 (14)3.1.3 TiO2 (15)3.2 阳极电致变⾊材料 (15)3.2.1 NiO (15)3.2.2 V2O5 (16)3.2.3普鲁⼠蓝 (16)3.3 本章⼩结 (16)4 有机电致变⾊材料 (18)4.1 有机⾼分⼦电致变⾊材料 (18)4.1.1 聚吡咯类 (18)4.1.2 聚噻吩类 (19)4.1.3 聚苯胺类 (19)4.2 有机⼩分⼦电致变⾊材料 (20)4.2.1 紫罗精 (20)4.2.2 ⾦属酞青化合物 (21)4.3 本章⼩结 (22)5 电致变⾊材料的应⽤及改进⽅案 (23)5.1 电致变⾊材料的的应⽤ (23)5.1.1 电⾊储存器件 (23)5.1.2 电致变⾊显⽰器件(ECD) (24)5.1.3 电⼦束印刷技术及传感器 (24)5.1.4 其他应⽤ (24)5.2 电致变⾊材料的改进⽅案 (25)结论 (26)参考⽂献 (27)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信息、材料和能源被⼈们称作当代⽂明的三⼤⽀柱。
POMS基材料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POMS基材料催化性能研究进展作者:袁满孟翠芳杨淇然钟宇杰刘亚冰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5期摘要:本文简介POMs 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在选择性催化方面所具有的优异特性,着重介绍了POMs 在工业化项目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与TiO2 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催化性能;有机污染物POMs 能够成为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且具有传统催化剂所不具备的种种优异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POMs 具有确定的结构且结构稳定,有利于在分子或原子水平上设计与合成催化剂; (2) 同时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可作为酸、氧化或双功能催化剂; (3) 溶于极性溶剂,可用于均相和非均相反应体系;(4) 具有独特的反应场;(5) 杂多阴离子的软性。
杂多阴离子属软碱,具有独特的配位能力,而且可使反应中间产物稳定化[1-2]。
由于多酸具有确定的组成与结构及其在工业催化过程中的成功应用, 吸引了各国催化学者。
目前,POMs 基材料的催化研究主要表现在工业化项目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两个方面。
1 POMs 基材料催化剂研究进展POMs 的催化性质系统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1972年第一个以POMs 为催化剂丙烯直接水合制备异丙醇在日本实现了工业化,引起了各国学者对POMs 在催化领域的工业应用及基础研究的兴趣,特别是1998 年Chemical Reviews发表POMs 专辑以来,POMs 的催化的研究更为深入[3]。
近年来POMs 在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主要包括酸催化、氧化催化、双功能催化等。
a. POMs 作为酸催化剂应用广泛,例如酯化及相关反应,烷烃的异构化及相关反应等。
2009 年,刘术侠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OMs 和MOF 结构的多孔催化剂。
将POMs 固载在Cu-BTC(均三苯甲酸)形成的MOF 结构中,合成出一系列晶体化合物[Cu2(BTC)4 /3(H2O)2]6[HnXM12O40][ (CH3)4N]2(X = Si,Ge,P,As; M = W,Mo)。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Ⅱ)的开题报告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Ⅱ)的开题报告
题目: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Ⅱ)
研究背景和目的:
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巨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光催化、电催化活性,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探索其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同时,通过对不同化学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寻求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
和应用。
研究内容和计划:
1.合成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不同结构和功
能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并利用XRD、FT-IR等分析手段表征其结构和性质。
2.深入研究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各种性质。
通过热重分析、光催化反应、电
催化反应等实验方法,研究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热稳定性、光催化性能、电催化性能等各种性质,并探索其潜在应用价值。
3.探索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应用。
通过对不同化学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探索其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子传输、光致变色等,并探索其在生物医药、环境净化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本研究通过对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研究,深入探索其结构、性质及
应用,在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同时,通过合成
不同化学修饰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拓展其应用领域,开拓多金属氧酸盐衍生物的应用前景。
固体催化材料之酸催化材料:多金属氧酸盐、杂多酸、固体超强酸 2020

➢ Al2O3 ➢ SiO2-Al2O3、复合氧化物 ➢ 分子筛
多金属氧酸盐、杂多酸、固体超强酸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M)
/wiki/Polyoxometalate /view/585075.htm
精细化学品的催化合成:多 酸化合物及其催化
作 者: (俄) 伊万.科热夫尼科 著 唐培堃,李祥高,王世荣 译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66661 出版时间:2005-04-01 版 次:1 页 数:228
Catalysts for Fine Chemical Synthesis, Catalysis by Polyoxometalates
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元素均可作为杂原子不前过渡元素组成杂多酸基本概念多酸具有像沸石一样的笼型结构沸石分子筛结构由四个四面体形成四元环五个四面体形成五元环依此类推还有六元环八元环和十二元环等环结构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联结成环环结构通过氧桥再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空间的多面体笼结构笼结构基本结构单元以以si和al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同多酸
Toshihiro Yamase, Michael T. Pope 出版社: Kluwer Academic/Plenum P ublishers (2002年10月31日) 丛书名: Nanostru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BN: 0306473593
Polyoxometalate Chemistry: Some Recent Trends
杂多和同多金属氧酸盐
作者:迈克尔.波普 出版时间:1983年
王恩波
➢《杂多和同多金属氧酸盐 》吉林大学出版 社,1991 ➢《配位化学进展》(王恩波写其中的“多 酸化合物”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固体化学十年进展》(王恩波写其 中的“同多杂多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功能特 性”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电催化还原处理硝酸盐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6)
2H2O+2e-— H2+2OH-
(7)
H2+2M[ ]— 2M[H]
(8)
NO-+M[H]— M[NO2]+OH-
(9)
M[NO2]+M[H]— M[NO]+OH-
(10)
M[NO]+M[ ]—M[N]+M[O]
(11)
M[N]+M[N]— 2M[ ]+N2
(12)
M[NH]+M[H] — 2M[NH2]+M[ ]
收稿日期:2021-01-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97、51778281、41877336)、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PCRRF19032、
PCRRF18018)、南京师范大学基金项目( 184080H202B146). 通讯作者:宋海欧,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光电化学方法对毒害污染物的去除与资源化.E-mail:songhaiou2011 ©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极的活性和氮气选择性,双金属及其氧化物电极被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催化还原,以充分发挥电极之间的协同作用[33]. Birdja等[34]探究了在酸性条件下Sn 修饰的Pd薄膜电极还原硝酸盐的性能,纯Pd对硝酸盐还原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用Sn改性可以大大提 高催化活性.Shih等[35]采用酒石酸盐为螯合剂、甲醛为还原剂的无电镀技术,原位将Cu纳米粒子引入开 孔结构的Ni泡沫中,最终制备了 Cu/Ni复合电极,并研究了硝酸盐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还原.实验发现 Cu111晶面对硝酸盐还原作用显著,在过电位-0.6 V vs Hg/HgO时,N2的选择性为55.6%. Wang等[36]考 虑到大多数处理方法存在能耗高的问题,选择低电流密度应用于硝酸盐的电化学还原.首先筛选了电化 学活性最佳、动力学最快的Cu改性Ti基电极,在电沉积时间为30 min、中性pH值下硝酸盐还原率最高, 为83.14%.为进一步提高对硝酸盐的去除率,采用活性炭(AC)和Cu改性活性炭(Cu/AC)颗粒构建三维 反应体系,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8.72%和96.05%,并通过电化学表征表明,铜离子和AC离子介导的 电子转移是提高Cu/Ti反应体系硝酸盐还原能力的主要原因.Zhang等[37]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了 Cu/ Ni双金属复合电极,通过表征发现,Cu纳米颗粒以直径为900 nm的不规则球形结构沉积在泡沫鎳表 面.在硝酸盐还原实验中,与泡沫鎳电极(15.0%的去除率)相比,Cu/Ni电极可以在60 min内几乎完全去 除硝酸盐.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性能的提高归因于催化活性位点的大幅增加和电 极电阻的下降.此外,还对Cu/Ni电极进行了 8个循环的重复使用实验,发现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Gao 等[38]采用电沉积法在电流密度为6 mA/cm2的条件下制备了 Cu-Bi阴极,并对Cu-Bi阴极和Ti/Ru-IrO2阳 极对硝酸盐的还原进行了研究•对于含有100 mg/L NO—-N废水,在中性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6 mA/cm2 , 反应4 h后,NO—-N去除率最高可达87.5%. Zhang等[39]研究了不同铜合金Cu/Ni/Zn(Cu6oNi15和
双-Keggin型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

一 多 金 属 氧 酸 盐 是 无机 化 学 中 一 个 重 要 的 物 化 性 质 而 受 到 人 们 的广 泛 关 注 。 方 的 研 究 领 域 , 展至 今 已有 1 0 发 O 多年 的 历 史 面 它 是 强 的 多 电子 氧 化 剂 , 有 高 质子 的 具 … 多 金 属 氧 酸盐 由于 其 独 特 的 结 构 及优 良 导 电 性 , 另一 方面 它 又具 有 强的 酸 性 , 良 优 的 催 化 活 性 以 及 光 还 原 性 , 此 成 为 许 多 因 交 叉 学 科 研 究 的 热 点 [。 2 1 双 - g i结构 的 多 金 属氧 酸盐 , 水 Ke g n 在 溶 液 中 能 进 行 一 系 列 快 速 的 单 电 子 和 两 个 电子 的可 逆还 原 过程 , 种 被还 原 的杂 多阴 这 离 子是 非 常活 跃 的 催化 物 种 , 得 该类 化 合 使 物 在 电化 学 和 电分 析 化 学 领 域 有 着 广 泛 的 应 用【 本文双 一 e gn 构取 代型 稀土 多金 3 ] K g i结 属 氧 酸 盐 阴 离子 K E ( i 。 O 。, H 【 u S M0 W, ] )・ XH O(u i 。 ) , E SMoW, 水溶液 的 电化 学性 质进行 了研 究 , 现 扫 描 速 率 和 溶 液 p 发 H对 该 化 合 物水溶液的电化学性质均有显著影响。
Sc en and i ce Tech ogy nnove i nol 1 t on Her l ad
!
金属氧酸盐的 电化学性质① g
张 巍
( 尔滨铁 道职 业技术 学院 数理 化教 研部 哈 尔滨 1 0 8 ) 哈 0 6 5 摘 要 : 用循环伏安 法, 究 了 采 研 双一 e g n 构取代 型稀 土 多 属氧酸 盐阴离子( K g i结 金 篱写  ̄E S M 水溶液 的电化学性质 , u i ow ) 9 扫描速率和溶
多酸催化反应的研究

多酸催化反应的研究作者:郑继军聂婧思姜惠康刘亚冰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7期【摘要】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具有独特构造和化学性质的簇聚物。
由于其在能量、催化、光学、材料等具有潜在的价值,已成为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多酸作为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催化方面的应用:光催化降解、电催化还原、CO2环加成反应、烯烃环氧化。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还原引言多金属氧酸盐又称多酸,是一类由过渡金属和氧相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具有高负电荷、大分子量、极性溶剂中良好的溶解性和结构多样可变等特点。
距J.Berzerius合成的12-钼磷酸铵(NH4)3PMo12O40·nH2O第一个多酸—以来,多酸化学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多酸不仅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催化剂,同时还能催化多种类型反应,例如光催化降解、电催化还原、CO2环加成反应、烯烃环氧化反应。
一、光催化反应解-吸有机物近年来,能将以阳光为能量的光催化技术应用于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多酸的光敏性质早在1916被Rindel M.S发现,他发现R-Keggin钨酸盐H3[PW12O40]可以被光还原而生成一种蓝色物质,且该物质可以被空气再氧化。
Kirandeep等[1]通过溶剂热法在酸性条件下将配体咪唑和5-硝基间苯二甲酸分别与Co(CH3COO)2·4H2O/Zn(NO3)2·6H2O进行反应,合成了两组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Co(api)(nita)]·DMF和[Zn2(api)2(nita)2]·DMF多酸盐,研究发现,Co-MOF 在酸性介质pH =3,接触时间30min条件下,Co-MOF对MO的吸附率为56%,相较于Zn的36%,Co被发现是表现出显著良好结果的最佳系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二、电催化还原多酸催化剂通过非均相氧化反应来激活电极表面,促使与底物发生反应使失活介质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鸣谢
1,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 李跃军,曹铁平 (白城师范学院化学系,吉林白 城137000) 2,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岳 琳,王开红,郭建博,罗廉静, 王 涛(1.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2.河北省环 境保护厅,河北 石家庄 050051) 3,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催化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王伟平 杨水金 (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黄石 435002) 4,稀土多金属氧酸盐修饰铂电极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 勾华, 伍远, 罗宿星(1.遵义师范学院,遵义563002; 2.重庆大学,重庆400045) 5,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 王秀丽,兰 阳,王恩波(1.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锦州师范学 院化学系,辽宁锦州121000) 6,无机-有机杂多盐[Bm im]5PMo10V2O40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王 坤* 张维维 尹 盛 钱 静 郭军祥 李华明(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212013) 7,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胡长文 黄如丹 (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 院化学系,北京 100081)( 东北师范大学多酸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4
展望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方面的应用还远远不 止这些,但其中有些还是处于试验性或实 验室阶段, 更多的实用性及新用途还有待 开发。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 们要进一步研究拓展 POM 的电化学催化在 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如医疗、石油、化 工、食品、环境等,使 POM 丰富的物理化 学性质得到充分的发挥。
采用 IR 和 XRD 等手段对磷钼酸(PMo₁₂)和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形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 (TMB)₃PMo₁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杂多阴 离子仍保留着 Keggin 结构.将配合物负载于 γ-Al₂O₃ 上制备(TMB)₃PMo₁₂/γ-Al₂O₃负载型催化剂填充于 电化学反应器中,考察电催化氧化体系降解酸性大红 3R染料废水的效果.研究表明(TMB)₃PMo₁₂/γ-Al₂O₃ 催化剂对酸性大红3R废水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催化剂填充量为 50g负载量为 0.6%时,在 pH 值为 4, 槽电压 15.0V,曝气量 0.14m3/h,极板间距 3.0cm 反 应条件下,60min 后,色度去除率达到 79.7%,去除效 果较传统二维平板和三维电解槽更高.
Hale Waihona Puke 多金属氧酸盐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 促进作用
运用循环伏安法在光滑的铂电极表面上修 饰了稀土多金属氧酸盐,并用交流阻抗进行 了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光滑的铂 电极相比,稀土多金属氧酸盐修饰的电极对 甲醇电催化氧化速率明显增加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的研究
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
杂多阴离子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行为,其氧化 还原状态非常稳定,能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杂原子或配原子来调整它们的氧化还 原电势,并且可能进行多电子转移,这使得杂 多阴离子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对间接电化学过 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望填补间接化学反应 中具有高选择性并且稳定时间长的氧化还原催 化剂极少的空白。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 杂多阴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活性方面, 大量有发展潜力的成果已经被报道。Keggin和 Dawson型杂多阴离子已被广泛用作电催化剂。
综述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方面的研究
黎长林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及其 在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对甲醇电催化氧化 的促进作用及多氧酸盐电催化抗坏血酸和 H₂O₂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 它的应用指出了前景。
前言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POM)是由前过渡 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多金属氧簇化合 物。相关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学科——多酸化学。早 期的多酸化学认为多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机 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脱水得到的一类化合物,根据 组成不同分为同多酸和杂多酸盐。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多金 属氧酸盐的功能化,几乎涉及了所有领域,如催化、 光电磁功能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特别是抗病毒、抗 肿瘤、抗艾滋病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其在电催化 方面的性质和应用
POM电催化抗坏血酸
王力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 V18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12],研究结果表明 在多金属氧酸盐 V18-聚丙烯酸碳酸酯膜中 V4+/V5+的氧化还原过程发生的同时对抗坏 血酸的氧化具有催化作用。
POM电催化H₂O₂
过氧化氢是许多氧化酶催化反应的产物,电化 学检测 H₂O₂在食品、药物以及环境分析中具 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H₂O₂在电极上 的直接还原需要很高的过电位,需要借助于电 催剂才能容易地进行。过去的研究表明一些多 金属氧酸盐无论在溶液中还是固定在电极表面 均可作为电化学还原的催化剂[13]。王秀丽研 究发现[14],钼钒磷酸化学掺杂的聚毗咯导电杂 化材料本体修饰的碳糊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 H₂O₂的电化学还原有很高的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