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光电二极管

3-4-3光电二极管
3-4-3光电二极管

3-4-3 光伏探测器——光电二极管 一、 硅光电二极管

硅光电二极管是最简单、最具有代表性的光生伏特器件,其中,PN 结硅光电二极管为最基本的光生伏特器件。 1.1 硅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1、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光电二极管可分为两种结构形式:以P 型硅为衬底的2DU 型 以N 型硅为衬底的2CU 型

图(a )为2DU 型光电二极管的原理结构图。

图(b )为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图 图(c )所示为光电二极管的电路符号

2、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方程

在无辐射作用的情况下(暗室中),PN 结硅光电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与普通PN 结二极管的特性一样。其电流方程为:

?

?

???

?

?=10kT

qU

e

I I

0I 为称为反向电流或暗电流。

当光辐射作用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的全电流方程为 : ))

/exp(1(0kT qU I I I p ?+?=

式中p I 为光电流:*p E I S E =

3 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由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方程可以得到光电二极管在不同偏置电压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区域应在图的第3象限与第4象限。在光电技术中常采用重新

定义电流与电压正方向的方法把特性曲线旋转,如图所示。

重新定义的电流和电压的正方向:与PN 结内建电场的方向相同。 ① 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

定义光电二极管的电流灵敏度为入射到光敏面上辐射量的变化引起电流变化d I 与辐射量变化之比。

dP

d S I =

电流灵敏度与入射辐射波长λ有关。光电二极管的电流灵敏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光谱响应曲线。 ② 光谱响应曲线

以等功率的不同单色辐射波长的光作用于光电二极管时,其电流灵敏度与波长的关系称为其光谱响应。

③ 时间响应

PN 结硅光电二极管的电流产生要经过三个过程:

1) 在PN 结区内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渡越结区的时间,称为漂移时间记为dr τ; 2) 在PN 结区外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扩散到PN 结区内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扩散时间记为D τ;

3) 由PN 结电容Cj 和管芯电阻Ri 及负载电阻L R 构成的RC 延迟时间RC τ 。 扩散时间D τ很长,约为100ns ,是限制PN 结硅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的主要因素。当负载电阻L R 不大时,

时间常数也在ns 量级。影响PN 结硅光电二极管时间响应的主要因素是PN 结区外载流子的扩散时间D τ。扩展PN 结区,增高反向偏置电压,改进结构:PIN ,APD 。 ④ 噪声

低频噪声nf I 、散粒噪声ns I 和热噪声nt I ,散粒噪声是光电二极管的主要噪声。 散粒噪声:

f

qI I Δ=22

ns

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应包括暗电流d I 、信号电流s I 和背景辐射引起的背景光电流

b I ,

因此散粒噪声为 :

f

)(2b S d 2

ns Δ++=I I I q I

二、PIN型光电二极管 ——PIN管

为了提高PN结硅光电二极管的时间响应,消除在PN结外光生载流子的扩散运动时间,常采用在P区与N区之间生成I型层,构成如图(a)所示的PIN结构光电二极管,PIN结构的光电二极管与PN结型的光电二极管在外形上没有什么区别,

如图(b)。

特点:

结电容小

渡越时间短

灵敏度高

10GHz 10-10s

三、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管

PIN光电二极管:

提高了时间响应,未能提高器件的光电灵敏度。

雪崩光电二极管:

提高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

1.结构

由于PIN 型光电二极管在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的作用下耗尽区扩展到整个PN 结结区,形成自身保护(具有很强的抗击穿功能),因此, PIN 型雪崩光电二极管不必设置保护环。 2.工作原理

雪崩光电二极管为具有内增益的一种光生伏特器件。它利用光生载流子在强电场内的定向运动,产生的雪崩效应获得光电流的增益。

电离产生的载流子数远大于光激发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数,这时雪崩光电二极管

的输出电流迅速增加,其电流倍增系数M 定义为 :

I I M =

式中,I 为倍增输出的电流,I 0为倍增前输出的电流。

实验发现,在略低于击穿电压时,发生雪崩倍增现象,M 随反向偏压U 的变化可用经验公式近似表示:

n

BR )/(11

U U M ?=

3.噪声

由于雪崩光电二极管中载流子的碰撞电离是不规则的,碰撞后的运动方向更是随机的,所以它的噪声比一般光电二极管要大些。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可近似由下式计算:

f

qIM I =n 22Δn

式中指数n 与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材料有关。对于锗管,n=3;对于硅管为2.3

光电三极管有两种基本结构,NPN 结构与PNP 结构。用N 型硅材料为衬底制作的 NPN 结构,称为 3DU 型;用P 型硅材料为衬底制作的称为PNP 结构,称为

3CU 型。

1. 工作原理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光电转换;二是光电流放大。 集电极输出的电流为:

P

C I I β=

光电三极管的电流灵敏度是光电二极管的β倍。 2. 光电三极管特性

1)伏安特性

光电三极管在偏置电压为零时,无论光照度有多强,集电极电流都为零。偏置电压要保证光电三极管的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随着偏置电压的增高伏安特性曲线趋于平坦。

光电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向上偏斜,间距增大。这是因为光电三极管除具有光电灵敏度外,还具有电流增益β,并且,β值随光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2)时间响应(频率特性)

光电三极管的时间响应常与PN 结的结构及偏置电路等参数有关。光电三极管的时间响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 光生载流子对发射结电容和集电结电容的充放电时间;② 光生载流子渡越基区所需要的时间;

be C bc C ③ 光生载流子被收集到集电极的时间;

④ 输出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 L 与等效电容所构成的RC 时间; ce C 总时间常数为上述四项和。比光电二极管的时间响应长。

3)温度特性

硅光电二极管和硅光电三极管的暗电流d I 和光电流L I 均随温度而变化,由于硅光电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功能,所以硅光电三极管的暗电流d I 和亮电流L I 受温度的影响要比硅光电二极管大得多。

4)光谱响应

光电二极管与光电三极管具有相同的光谱响应。

它的响应范围为0.4~1.1μm ,峰值波长为0.85μm 。

(完整版)光电材料

目录 目录 ------------------------------------------------------------------------------------------- 1 1前言----------------------------------------------------------------------------------------- 2 2 有机光电材料 ------------------------------------------------------------------------------ 2 2.1光电材料的分类 --------------------------------------------------------------------- 2 2.2有机光电材料的应用 ---------------------------------------------------------------- 3 2.2.1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3 2.2.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发光电化学池 --------------------------------------- 4 2.2.3有机生物化学传感器--------------------------------------------------------- 4 2.2.4有机光泵浦激光器 ----------------------------------------------------------- 4 2.2.5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5 2.2.6光折变聚合物材料与聚合物信息存储材料 ---------------------------------- 5 2.2.7聚合物光纤------------------------------------------------------------------- 6 2.2.8光敏高分子材料与有机激光敏化体系 --------------------------------------- 6 2.2.9 有机光电导材料 ------------------------------------------------------------- 6 2.2.10 能量转换材料 -------------------------------------------------------------- 7 2.2.11 染料激光器----------------------------------------------------------------- 7 2.2.12 纳米光电材料 -------------------------------------------------------------- 7 3 光电转化性能原理 ------------------------------------------------------------------------- 7 4 光电材料制备方法 ------------------------------------------------------------------------- 8 4.1 激光加热蒸发法 ------------------------------------------------------------------- 8 4.2 溶胶-凝胶法 ---------------------------------------------------------------------- 8 4.3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VCD)------------------------------------------ 9 4.4 激光气相合成法 ------------------------------------------------------------------ 9 5 光电材料的发展前景---------------------------------------------------------------------- 10

肖特基光电二极管

肖特基势垒光电二极管原理及应用 引言 肖特基势垒光电二极管又称金属-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其势垒不再是p-n结,而是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形成的阻挡层,即肖特基势垒。 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结构原理及特性 1.1简述 图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肖特基二极管(如图1)是以其发明人肖特基博士(Schottky)命名的,SBD 是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缩写成SBD)的简称。SBD不是利用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接触形成p-n结原理制作的,而是利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的金属-半导体结原理制作的。因此,SBD也称为金属-半导体(接触)二极管或表面势垒二极管,它是一种热载流子二极管。是近年来问世的低功耗、大电流、超高速半导体器件。其反向恢复时间极短(可以小到几纳秒),正向导通压降仅0.4V左右,而整流电流却可达到几千安培。这些优良特性是快恢复二极管所无法比拟的,中、小功率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大多采用封装形式。 1.2结构原理 图2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结构原理及等效电路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也叫热载子二极管)在机械构造上与点接触二极管很相似,但它比点接触二极管要耐用,而且功率也更大。图2(a)给出了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基本构造。图2(b)是其等效电路。这种形式的电路是威廉姆·肖特基(William Schottky)在1938年研究多数载流子的整流现象时提出的。 肖特基二极管是贵金属(金、银、铝、铂等) A为正极,以N型半导体B为负极,利用二者接触面上形成的势垒具有整流特性而制成的金属-半导体器件。因为N型半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电子,贵金属中仅有极少量的自由电子,所以电子便从浓度高的B中向浓度低的A中扩散。显然,金属A中没有空穴,也就不存在空穴自A向B的扩散运动。随着电子不断从B扩散到A,B表面电子浓度逐渐降低,表面电中性被破坏,于是就形成势垒,其电场方向为B→A。但在该电场作用之下,A中的电子也会产生从A→B的漂移运动,从而削弱了由于扩散运动而形成的电场。当建立起一定宽度的空间电荷区后,电场引起的电子漂移运动和由于浓度不同引起的电子扩散运动达到相对的平衡,这时便形成了肖特基势垒。 典型的肖特基整流管的内部电路结构以N型半导体为基片,在上面形成用砷作掺杂剂的N-外延层。阳极(阻挡层)金属材料是钼。二氧化硅(SiO2)是用来消除边缘区域的电场,提高管子的耐压值。N型基片具有很小的通态电阻,其掺杂浓度较N-层要高100%倍。在基片下边形成N+阴极层,其作用是减小阴极的接触电阻。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可在基片与阳极金属之间形成合适的肖特基势垒,当加上正偏压E时,金属A和N型基片B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此时势垒宽度变窄。加负偏压-E时,势垒宽度就变宽。 综上所述,肖特基整流管的结构原理与PN结整流管有很大的区别,通常将PN 结整流管称作结整流管,而把金属-半导管整流管叫肖特基整流管。近年来,采用硅平面工艺制造的铝硅肖特基二极管也已问世,这不仅可以大量节省贵金属,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还改善了参数的一致性。 肖特基整流管仅用一种载流子(电子)输送电荷,在势垒外侧无过剩少数载流子的积累,因此,不存在电荷储存问题,使开关特性获得明显改善。其反向恢复时间已能缩短到10ns以内。但它的反向耐压值较低,一般不超过去时100V。因此适宜在低压、大电流情况下工作。利用肖特基二极管的低压降这一特点,从而能够提高其在低压、大电流整流(或续流)电路的效率。 1.3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特性及应用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属于一种低功耗、超高速半导体器件。最显著的特点为反向恢复时间极短(可以小到几纳秒),正向导通压降仅0.4V左右。其多用作高频、低压、大电流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保护二极管,也有用在微波通信等电路中作整流二极管、小信号检波二极管使用。在通信电源、变频器等中比较常见。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耐压比较低,漏电流稍大些。选用时要全面考虑。 1.3.1 性能比较

光电二极管教程

光电二极管教程 工作原理 结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基本器件,其功能类似于一个普通的信号二极管,但在结半导体的耗尽区吸收光时,它会产生光电流。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快速,高线性度的器件,在应用中具有高量子效率,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 根据入射光确定期望的输出电流水平和响应度是有必要的。图1描绘了一个结光电二极管模型,它由基本的独立元件组成,这样便于直观了解光电二极管的主要性质,更好地了解Thorlabs光电二极管工作过程。 图1: 光电二极管模型 光电二极管术语 响应度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可以定义为给定波长下,产生的光电流(I PD)和入射光功率(P)之比: 工作模式(光导模式和光伏模式) 光电二极管可以工作在这两个模式中的一个: 光导模式(反向偏置)或光伏模式(零偏置)。工作模式的选择根据应用中速度和可接受暗电流大小(漏电流)而定。 光导模式 处于光导模式时,有一个外加的偏压,这是我们DET系列探测器的基础。电路中测得的电流代表器件接受到的光照; 测量的输出电流与输入光功率成正比。外加偏压使得耗尽区的宽度增大,响应度增大,结电容变小,响应度趋向直线。工作在这些条件下容易产生很大的暗电流,但可以选择光电二极管的材料以限制其大小。(注: 我们的DET器件都是反向偏置的,不能工作在正向偏压下。)

光伏模式 光伏模式下,光电二极管是零偏置的。器件的电流流动被限制,形成一个电压。这种工作模式利用了光伏效应,它是太阳能电池的基础。当工作在光伏模式时,暗电流最小。 暗电流 暗电流是光电二极管有偏压时的漏电流. 工作在光导模式时, 容易出现更高的暗电流, 并与温度直接相关. 温度每增加 10 °C, 暗电流几乎增加一倍, 温度每增加 6 °C, 分流电阻增大一倍. 显然, 应用更大的偏压会降低结电容, 但也会增加当前暗电流的大小. 当前的暗电流也受光电二极管材料和有源区尺寸的影响. 锗器件暗电流很大, 硅器件通常比锗器件暗电流小.下表给出了几种光电二极管 材料及它们相关的暗电流, 速度, 响应波段和价格. 结电容 结电容(C j)是光电二极管的一个重要性质,对光电二极管的带宽和响应有很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结区面积大的二极管结体积也越大,也拥有较大的充电电容。在反向偏压应用中,结的耗尽区宽度增加,会有效地减小结电容,增大响应速度。 带宽和响应 负载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的电容共同限制带宽。要得到最佳的频率响应,一个50欧姆的终端需要使用一条50欧姆的同轴电缆。带宽(f BW)和上升时间响应(t r)可以近似用结电容(C j)和负载电阻(R load)表示: 终端电阻 使用负载电阻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V OUT)以便在示波器上显示: 根据光电二极管的类型,负载电阻影响其响应速度。为达到最大带宽,我们建议在同轴电缆的另一端使用50欧姆的终端电阻。其与电缆的本征阻抗相匹配,将会最小化谐振。如果带宽不重要,您可以增大负载电阻(R load),从而增大给定光功率下的光电压。终端不匹配时,电缆的长度对响应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建议使电缆越短越好。 分流电阻

光电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英文通常称为 Photo-Diode 一.概述 光电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也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也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但是,在电路中不是用它作整流元件,而是通过它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那么,它是怎样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呢?大家知道,普通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作用在处于截止状态,只能流过微弱的反向电流,光电二极管在设计和制作时尽量使PN结的面积相对较大,以便接收入射光。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在工作的,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极其微弱,叫暗电流;有光照时,反向电流迅速增大到几十微安,称为光电流。光的强度约大,反向电流也约大。光的变化引起光电二极管电流变化,这就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成为光传感器件。 二。检测方法 ①电阻测量法 用万用表1k挡。光电二极管正向电阻约10kΩ左右。在无光照情况下,反向电阻为∞时,这管子是好的(反向电阻不是∞时说明漏电流大);有光照时,反向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减小,阻值可达到几kΩ或1kΩ以下,则管子是好的;若反向电阻都是∞或为零,则管子是坏的。 ②电压测量法 用万用表1V档。用红表笔接光电二极管“+”极,黑表笔接“—”极,在光照下,其电压与光照强度成比例,一般可达0.2—0.4V。

③短路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50μA档。用红表笔接光电二极管“+”极,黑表笔接“—”极,在白炽灯下(不能用日光灯),随着光照增强,其电流增加是好的,短路电流可达数十至数百μA。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区别是红外发光二极管,还是红外光电二极管(或者是光电三极管)。其方法是:若管子都是透明树脂封装,则可以从管芯安装外来区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管芯下有一个浅盘,而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则没有;若管子尺寸过小或黑色树脂封装的,则可用万用表(置1k挡) 来测量电阻。用手捏住管子(不让管子受光照),正向电阻为20-40kΩ,而反向电阻大于200kΩ的是红外发光二极管;正反向电阻都接近∞的是光电三极管;正向电阻在10k左右,反向电阻接近∞的是光电二极管。 三.光电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1.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2.暗电流; 3.光电流; 4.灵敏度; 5.结电容; 6.正向压降; 7.响应时间; 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是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分也是一个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不同的是,为了便于接受入射光照,PN结面积尽量做的大一些,电极面积尽量小些,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 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

第七章 光电转换器件

第七章 光电转换器件 1、什么是光电探测器件的光谱响应特性?了解它有何重要性? 2、为什么结型光电器件在正向偏置时没有明显的光电效应?结型光电器件必须 工作在哪种偏置状态? 3、如何理解“热释电探测器是一种交流或瞬时响应的器件”? 4、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分别是什么? 5、光电探测器的“电压响应度”和“电流响应度”如何定义? 6、光电导探测器的“截止频率”如何定义? 7、 光敏电阻的“亮电阻”、“暗电阻”的含义是?实际应用中,选择光敏电阻时, 其暗电阻阻值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 8、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电路如左图所示, 试推导光敏电阻的最佳负载电阻阻值。 9、一块半导体样品,有光照时电阻为50Ω,无光照时为5000Ω,求该样品的 光电导。 10、 已知CdS 光敏电阻的最大功耗为40mW ,光电导灵敏度 lx s S g /105.06-?=,暗电导00=g ,若给CdS 光敏电阻加偏压20V ,此时入射到CdS 光敏电阻上的极限照度为多少勒克斯? 11、敏电阻R 与Ωk R L 2=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于V U b 12=的直流电源上,无光照时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为mW U 201=,有光照时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为V U 22=。求:(1)光敏电阻的亮电阻和暗电阻阻值; (2)若光敏电阻的光电导灵敏度lx s S g /1066-?=,求光敏电阻所受的照度。 12、已知CdS 光敏电阻的暗电阻ΩM R D 10=,在照度为 100lx 时亮电阻Ωk R 5=,用此光敏电阻控制继电器,如

右图所示。如果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4Ωk ,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2mA ,问需要多少光照度时才能使继电器吸合? 13、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转换效率”、“最佳负载电阻”如 何定义? 14、(1)硅光电池的的开路电压为oc U ,当光照度增加到一定值后, oc U 为何不 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加,只是接近0.6V ?(给出开路电压饱和的物理解释) (2) 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光电池的短路电流是否会出现饱和现象?为什么? 15、在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中, (1) “光电压区域”和“光电流区域”如何定义? (2) 用光电池探测缓变光信号时,应工作在哪个区域? 16、(1)PIN 管和普通PN 结光电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2)简述PIN 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3)它们和普通的PN 结光电二极管相比,性能有哪些改善? (4)PIN 管的频率特性为什么比普通光电二极管好? 17、2CU 型和2DU 型光电二极管在结构上由何区别?2DU 型引入环极的作用是 什么? 18、(1)简述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2)光电倍增管的“阳极灵敏度”、“阴极灵敏度”、“放大倍数”如何定义? 19、现有GDB-433型光电倍增管,其光电阴极的面积为2cm 2,阴极灵敏度lm A S K /25μ=,倍增系统的放大倍数为105,阳极额定电流为20A μ,求允许的最大光照。 20、用波长为0.633m μ的单色辐射照射2CU 硅光电二极管,入射光功率为2mW ,输出光电流为0.6mA ,求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和量子效率。 21、(1)已知硅PIN 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7.0=η,波长m μλ85.0=,求其响 应度。 (2)已知锗PIN 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4.0=η,波长m μλ6.1=,求其响应 度。 22、光电倍增光的光阴极灵敏度为lm A /50μ,每一个倍增极的二次电子收集率为 80%,二次电子发射系数6=σ,共有11级,求阳极灵敏度。(令1≈f ) 23、制作探测波长为0.9m μ的光电二极管,相应的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是多少 电子伏特?

题目 观测电容特性 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

题目19 观测电容特性26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 实验19 用示波器显示充电、放电曲线并测电容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称为RC串联电路,简称RC电路。把RC电路通过开关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接通时,会发现电容上的电压由原来的零值逐渐增加,最后达到E。可见开关动作后,电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一种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这一变化过程称为暂态过程。本实验即通过暂态过程的研究来了解RC电路的充放电规律,同时通过充电或放电曲线测量电容的大小。 [实验原理] 如图19-1,当开关K合向位置1时,电源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电容两极板上的电荷逐渐增多,电容两端电压uc由零逐渐增大,直到uc=E时,充电完毕,达到稳定状态。当开关合向位置2时,电容通过R放电,uc由U0=E逐渐减小,直到uc=0时放电结束。图19-2(a)、(b)即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1.充电过程根据欧姆定律,电路满足关系 (忽略电源内阻) iR?uC?E (19-1)dqqdu,uC?,所以i?CC,代入式(19-1)dtCdt 即得充电过程中电路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duC1E?uc? (19-2)dtRCRC 由初始条件uC|t=0=0,可得方程(19-2)的解 C 图19-1 RC串联电路 因为i?

(19-3) Ed(E?u)tduCE?uC?d(E?uC)dtd(E?uC)dtdtC????????? ?0RCdtRCE?uCRCE?uCRC? 0E?uC tt?E?uCE?uCtttE RCln(E?uC)0???ln(E?uC)?lnE??;ln????e RC0RCERCE t ? ?uC?E(1?eRC) UE 0.632 E U0 0.368U0 1/2 1/2 (a)(b) 图19-2 RC电路充放电曲线 1 下面具体讨论uC的变化特征。 (1) 时间常数τ= RC。 定义τ= RC为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的单位是秒([τ]=[RC]=Ω·F=Ω?C?V-1=Ω?A?s?V-1=s) 当充电时间t = τ时,由(19-3)式可算出 uC?E(1?e?1)?0.632E τ是RC电路最重要的特征常数,用以表征充、放电速度。τ越小,充放电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对式(19-3)取微商,得 duCE?? ?e (19-4)dt?t 可见,充电速度随着t的增加越来越慢。从理论上讲,当t??时,充电才会完成。实际上当t达到(4~5)τ时,即可认为充电完毕。显然,t=0的那瞬间充电速度最快。令t=0,由(19-4)可得

光电倍增管和半导体光电器件新应用举例

光电倍增管(PMT)研究进展及应用 ——记2004年北京HAMAMATSU技术交流会 前言 “2004年北京HAMAMATSU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27日~2004年10月2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北京HAMAMATSU技术交流会是由北京滨松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技术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次,邀请各个科研机构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主要介绍滨松公司的产品和研究进展,解答用户的技术问题,交流讨论光电器件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问题。我代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与分子光子学研究室和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有幸参加了这次交流活动。 HAMAMATSU(滨松)是总部设在日本的一家主要生产光器件的跨国公司。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设有七家分支机构。日本滨松下设四个生产部门:电子管事业部,主要生产以光电倍增管为主的各种真空探测器,真空光源等相关仪器设备。半导体事业部,主要生产以光电二极管为主的各种半导体光电器件。系统事业部,主要生产以滨松公司自产器件为中心的各种分析和测量仪器,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生物工程和医疗等各种领域。激光器事业部,主要生产科研和产业用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北京滨松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是1988年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北京核仪器厂与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共同投资成立的。 在2004年交流会中来自日本滨松总部、电子管事业部、半导体事业部的五位专家做了五场专题报告,分别是大冢副社长做的“HPK(滨松)与光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夸田敏一先生做的“PMT新产品介绍”,久米英浩先生做的“PMT应用技术产品及应用领域”,伊藤先生做的“半导体光检测新产品介绍”和石原繁树做的“光源产品介绍”。会议过程中还穿插有技术交流活动,为来自各个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光电倍增管技术的进展 图1 滨松生产的PMT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灯具介绍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灯具介绍 一、定义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灯具即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具,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LED照明产品就是利用LED作为光源制造出来的照明器具。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灯具 二、前景 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

LED灯具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围绕LED的研制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赛。美国从2000年起投资5亿美元实施“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欧盟也在2000年7月宣布启动类似的“彩虹计划”。我国科技部在“863”计划的支持下,2003年6月份首次提出发展半导体照明计划。 三、优点 高节能:节能能源无污染即为环保。直流驱动,超低功耗(单管 0.03-0.06瓦)电光功率转换接近100%,相同照明效果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 LED灯泡 寿命长:LED光源有人称它为长寿灯,意为永不熄灭的灯。固体冷光源,环氧树脂封装,灯体内也没有松动的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热沉积、光衰等缺点,使用寿命可达6万到10万小时,比传统光源寿命长10倍以上。 多变幻: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原理,在计算机技术控制下使三种颜色具有256级灰度并任意混合,即可产生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变化多端,实现丰富多彩的动态变化效果及各种图像。 利环保:环保效益更佳,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眩光小,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元素,冷光源,可以安全触摸,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四、光隔离器件 光耦合器又称光电耦合器,是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发光源常用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源引出的管脚为输入端。常用的受光器有光敏三极管、光敏晶闸管和光敏集成电路等。受光器引出的管脚为输出端。光耦合器利用电---光----电两次转换的原理,通过光进行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耦合。 光耦合器输入与输出之间具有很高的绝缘电阻,可以达到10的10次方欧姆,输入与输出间能承受2000V以上的耐压,信号单向传输而无反馈影响。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响应速度快、工作可靠等优点,因而用途广泛。如在:高压开关、信号隔离转换、电平匹配等电路中。 光隔离常用如图: 五、电容 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涤纶电容、纸介电容等。 利用电容的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可以达到滤波和平滑电压的目的以及电路之间信号的耦合。电解电容是有极性的(有+、-之分)使用时注意极性和耐压。 电路原理图一般用C1、C2、C?等表示。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是电路中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PN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基础。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具有热敏、光敏、掺杂特性;根据掺入的杂质不同,可分为: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PN结是采用特定的制造工艺,使一块半导体的两边分别形成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它们交界面就形成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在P端加正电压,N端接负时PN结电阻很低,PN结处于导通状态,加反向电压时,PN结呈高阻状态,为截止,漏电流很小。 一、二极管 将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和管壳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 P结引出的电极称为阳极(正极),N结引出的电极称为阴极(负极),原理图中一般常用D1、D2、D?等表示。 二极管正向导通特性(死区电压):硅管的死区电压大于0。5V,诸管大于0。1V。用数字式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可直接测量出正极和负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组成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变为单向脉动电压。 使用注意事项: 1、在整流电路中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整流电流; 2、在震荡电路或有电感的回路中注意其最高反向击穿电压的使用问题; 3、整流二极管不应直接串联(大电流时)或并联使用,串联使用时,每个二极管应并联一个均压电阻,其大小按100V(峰值)70K左右计算,并联使用时,每个二极管应串联10

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及其相关的前置放大器是基本物理量和电子量之间的桥梁。许多精密应用领域需要检测光亮度并将之转换为有用的数字信号。光检测电路可用于CT扫描仪、血液分析仪、烟雾检测器、位置传感器、红外高温计和色谱分析仪等系统中。在这些电路中,光电二极管产生一个与照明度成比例的微弱电流。而前置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的电流输出信号转换为一个可用的电压信号。看起来好象用一个光电二极管、一个放大器和一个电阻便能轻易地实现简单的电流至电压的转换,但这种应用电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进一步扩展应用前景,单电源电路还在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及噪声处理方面显示出新的限制。 本文将分析并通过模拟验证这种典型应用电路的稳定性及噪声性能。首先探讨电路工作原理,然后如果读者有机会的话,可以运行一个SPICE模拟程序,它会很形象地说明电路原理。以上两步是完成设计过程的开始。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本文未作讨论)是制作实验模拟板。 1 光检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设计一个精密的光检测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是将一个光电二极管跨接在一个CMOS输入 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环路的电阻之间。这种 方式的单电源电路示于图1中。 在该电路中,光电二极管工作于光致电压 (零偏置)方式。光电二极管上的入射光使之 产生的电流I SC从负极流至正极,如图中所示。由于CMOS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输入阻抗非常高,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将流过反馈电阻R F。输出电压会随着电阻R F两端的压降而变化。 图中的放大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即 V OUT = I SC×R F(1) 图1 单电源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 式(1)中,V OUT是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单位为V;I SC是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单位为A;R F是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单位为W 。图1中的C RF是电阻R F的寄生电容和电路板的分布电容,且具有一个单极点为1/(2p R F C RF)。 用SPICE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模拟从光到电压的转换关系。模拟中可选的变量是放大器的反馈元件R F。用这个模拟程序,激励信号源为I SC,输出端电压为V OUT。 此例中,R F的缺省值为1MW ,C RF为0.5pF。理想的光电二极管模型包括一个二极管和理想的电流源。给出这些值后,传输函数中的极点等于1/(2p R F C RF),即318.3kHz。改变R F 可在信号频响范围内改变极点。

光电二极管 (2)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普通二极管一样,也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也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但在电路中它不是作整流元件,而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传感器件。 原理: 普通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作用时处于截止状态,只能流过微弱的反向电流,光电二极管在设计和制作时尽量使PN结的面积相对较大,以便接收入射光。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工作的,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极其微弱,叫暗电流;有光照时,反向电流迅速增大到几十微安,称为光电流。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光的变化引起光电二极管电流变化,这就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成为光电传感器件。 PN型 特性:优点是暗电流小,一般情况下,响应速度较低。 用途:照度计、彩色传感器、光电三极管、线性图像传感器、分光光度计、照相机曝光计。 PIN型 特性:缺点是暗电流大,因结容量低,故可获得快速响应。 用途:高速光的检测、光通信、光纤、遥控、光电三极管、写字笔、传真。 检测方法 ①电阻测量法 用万用表1k挡。光电二极管正向电阻约10MΩ左右。在无光照情况下,反向电阻为∞时,这管子是好的(反向电阻不是∞时说明漏电流大);有光照时,反向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减小,阻值可达到几kΩ或1kΩ以下,则管子是好的;若反向电阻都是∞或为零,则管子是坏的。 ②电压测量法 用万用表1V档。用红表笔接光电二极管“+”极,黑表笔接“—”极,在光照下,其电压与光照强度成比例,一般可达0.2—0.4V。 ③短路电流测量法 用万用表50μA档。用红表笔接光电二极管“+”极,黑表笔接“—”极,在白炽灯下(不能用日光灯),随着光照增强,其电流增加是好的,短路电流可达数十至数百μA。 主要技术参数: 1.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2.暗电流; dark current 也称无照电流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特性是指在一定的发光电流IF下,光敏管所加偏置电压VCE与输出电流IC之间的关系,当IF=0时,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此时的光敏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流称为暗电流,一般很小。此外在生理学方面,是指在无光照时视网膜视杆细胞的外段膜上有相当数量的Na离子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故Na离子进入细胞内,形成一个从外段流向内段的电流,称为暗电流(dark current)。暗电流是指器件在反偏压条件下,没有入射光时产生的反向直流电流.(它包括晶体材料表面缺陷形成的泄漏电流和载流子热扩散形成的本征暗电流.) 所谓暗电流指的是光伏电池在无光照时,由外电压作用下P-N结内流过的单向电流。光电倍增管在无辐射作用下的阳极输出电流称为暗电流

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

?光电二极管及其相关的前置放大器是基本物理量和电子量之间的桥梁。许多精密应用领域需要检测光亮度并将之转换为有用的数字信号。光检测电路可用于CT扫描仪、血液分析仪、烟雾检测器、位置传感器、红外高温计和色谱分析仪等系统中。在这些电路中,光电二极管产生一个与照明度成比例的微弱电流。而前置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的电流输出信号转换为一个可用的电压信号。看起来好象用一个光电二极管、一个放大器和一个电阻便能轻易地实现简单的电流至电压的转换,但这种应用电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为了进一步扩展应用前景,单电源电路还在电路的运行、稳定性及噪声处理方面显示出新的限制。 本文将分析并通过模拟验证这种典型应用电路的稳定性及噪声性能。首先探讨电路工作原理,然后如果读者有机会的话,可以运行一个SP IC E模拟程序,它会很形象地说明电路原理。以上两步是完成设计过程的开始。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本文未作讨论)是制作实验模拟板。 1 光检测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设计一个精密的光检测电路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一个光电二极管跨接在一个CMOS 输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反馈环路的电阻之间。这种方式的单电源电路示于图1中。 在该电路中,光电二极管工作于光致电压(零偏置)方式。光电二极管上的入射光使之产生的电流ISC从负极流至正极,如图中所示。由于CMOS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输入阻抗非常高,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将流过反馈电阻RF。输出电压会随着电阻RF两端的压降而变化。 图中的放大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即 VOUT = ISC ×RF (1)

图1 单电源光电二极管检测电路 式(1)中,VOUT是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电压,单位为V;ISC是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单位为A;RF是放大器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单位为W 。图1中的CRF是电阻RF的寄生电容和电路板的分布电容,且具有一个单极点为1/(2p RF CRF)。 用SPICE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模拟从光到电压的转换关系。模拟中可选的变量是放大器的反馈元件RF。用这个模拟程序,激励信号源为ISC,输出端电压为VOUT。 此例中,RF的缺省值为1MW ,CRF为0.5pF。理想的光电二极管模型包括一个二极管和理想的电流源。给出这些值后,传输函数中的极点等于1/(2p RFCRF),即318.3kHz。改变RF可在信号频响范围内改变极点。 遗憾的是,如果不考虑稳定性和噪声等问题,这种简单的方案通常是注定要失败的。例如,系统的阶跃响应会产生一个其数量难以接受的振铃输出,更坏的情况是电路可能会产生振荡。如果解决了系统不稳定的问题,输出响应可能仍然会有足够大的“噪声”而得不到可靠的结果。 实现一个稳定的光检测电路从理解电路的变量、分析整个传输函数和设计一个可靠的电路方案开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为光电二极管响应选择合适的电阻。第二是分析稳定性。然后应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输出噪声,根据每种应用的要求将之调节到适当的水平。 这种电路中有三个设计变量需要考虑分析,它们是:光电二极管、放大器和R//C反馈网络。首先选择光电二极管,虽然它具有良好的光响应特性,但二极管的寄生电容将对电路的噪声增益和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光电二极管的并联寄生电阻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变化,会在温度极限时导致不稳定和噪声问题。为了保持良好的线性性能及较低的失调误差,运放应该具有一个较小的输入偏置电流(例如CMOS工艺)。此外,输入噪声电压、输入共模电容和差分电容也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精度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R//C反馈网络用于建立电路的增益。该网络也会对电路的稳定性和噪声性能产生影响。 2 光检测电路的SPICE模型

2 光电二级管特性0805014115张路路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张路路学号:0805014115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题目:光电传感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光电二极管特性 指导教师:程耀瑜职称: 教授 指导教师:李永红职称: 讲师 2012年1月4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张路路学号:0805014115 课程设计题目:光电传感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光电二极管特性 起迄日期:2011年12月19日~2012年1月6日 课程设计地点:主楼1318室,513教研室 指导教师:程耀瑜李永红 系主任:程耀瑜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年12月19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实验目的 (1) 实验内容 (1) 实验仪器 (1) 实验原理 (1) 注意事项 (4)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果 (12) 实验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光电二极管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参数及其测量方法,并完成对其光照灵敏度、伏安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和光谱响应特性的测量; 3、通过学习,能够对其他光伏器件有所了解。 二、实验内容 1、光电二极管暗电流测试实验 2、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3、光电二极管光照特性测试实验 4、光电二极管时间特性测试实验 5、光电二极管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电二极管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套 3、光照度计 1个 4、电源线 1根 5、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6、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7、三相电源线 1根 8、实验指导书 1本 四、实验原理 1、概述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发展,光电检测在灵敏度、光谱响应范围及频率我等技术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光伏检测器,如硅锗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光敏晶体管通常指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通常又称光敏二极管和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的种类很多,就材料来分,有锗、硅制作的光敏二极管,也有III-V族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制作的二极管。从结构我来分,有PN结、PIN结、异质结、肖特基势垒及点接触型等。从对光的响应来分,有用于紫外光、红外光等种类。不同种类的光敏二极管,具胡不同的光电特性和检测性能。例如,锗光敏二极管与硅光敏二极管相比,它在红外光区域有很大的灵敏度,如图所示。这是由于锗材料的禁带宽度较硅小,它的本征吸收限处于红外区域,因此在近红外光区域应用;再一方面,锗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电流输出,但它比硅光敏二极管有较大的反向暗电流,因此,它的噪声较大。又如,PIN型或雪崩型光敏二极管与扩散型PN结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短的时间响应。因此,在使用光敏二极管进要了解其类型及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光敏二极管和光电池一样,其基本结构也是一个PN结。与光电池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是结面积小,因此它的频率特性非常好。光生电动势与光电池相同,

Ch8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8. Semiconductor lasers 8Semiconductor lasers yp A typical semiconductor laser is formed from a semiconductor diode and a pair of plane-parallel mirrors. In operation, the diode is forward biased In operation the diode is forward biased The populations are so large that f e+ f h> 1 for some photon energy (above the bandgap energy), thereby giving gain in th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If the gain per pass exceeds the mirror transmission loss and any other losses experienced by the beam (e.g, diffraction, absorption loss in nominally transparent parts of the structure, loss from scattering off material, or structure imperfections) the structure will lase.

Semiconductor laser structures There are two basic configurations edge-emitting edge emitting surface emitting.

光电二极管

S T -1K L 3A °§S T -1K L 3B Photo transistors K O D E N S H I The ST-1KL3A and 1KL3B are high-sensitivity NPN silicon phototransistors mounted in durable,hermetically sealed TO-18 metal can which provide years of reliable performance, even under demanding conditions such as use outdoors. F E A T U R E S ?UNarrow angular response ?U D u r a b l e ?UTwo leads (Collector, Emitter) ST-1KL3A 1 K L 3B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UOptical switches ?UOptical detectors ?UInfrared sensors ?U E n c o d e r s ?USmoke detectors D I M E N S I O N S MAXIMUM RATINGS ( T a =25 °…)( T a =25°…) ELECTRO-OPTICAL CHARACTERISTICS *1. For MAX.5 seconds at the position of 2 mm from the package

Photo transistors S T-1K L3A°§S T-1K L3B Collector current Vs. Collector current Vs.Dark current Vs. Relative sensitivity Vs.Swithing time vs.Radiant Pattern 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Vs.

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精)

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 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 semiconductor avalanche photodiode 具有内部光电流增益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又称固态光电倍增管。它应用光生载流子在二极管耗尽层内的碰撞电离效应而获得光电流的雪崩倍增。这种器件具有小型、灵敏、快速等优点,适用于以微弱光信号的探测和接收,在光纤通信、激光测距和其他光电转换数据处理等系统中应用较广。 当一个半导体二极管加上足够高的反向偏压时,在耗尽层内运动的载流子就可能因碰撞电离效应而获得雪崩倍增。人们最初在研究半导体二极管的反向击穿机构时发现了这种现象。当载流子的雪崩增益非常高时,二极管进入雪崩击穿状态;在此以前,只要耗尽层中的电场足以引起碰撞电离,则通过耗尽层的载流子就会具有某个平均的雪崩倍增值。 碰撞电离效应也可以引起光生载流子的雪崩倍增,从而使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具有内部的光电流增益。1953年,K.G.麦克凯和K.B.麦卡菲报道锗和硅的PN结在接近击穿时的光电流倍增现象。1955年,S.L.密勒指出在突变PN结中,载流子的倍增因子M随反向偏压V的变化可以近似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M=1/[1-(V/VB)n] 式中VB是体击穿电压,n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及注入载流子的类型有关的指数。当外加偏压非常接近于体击穿电压时,二极管获得很高的光电流增益。PN结在任何小的局部区域的提前击穿都会使二极管的使用受到限制,因而只有当一个实际的器件在整个PN结面上是高度均匀时,才能获得高的有用的平均光电流增益。因此,从工作状态来说,雪崩光电二极管实际上是工作于接近(但没有达到)雪崩击穿状态的、高度均匀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1965年,K.M.约翰逊及L.K.安德森等分别报道了在微波频率下仍然具有相当高光电流增益的、均匀击穿的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从此,雪崩光电二极管作为一种新型、高速、灵敏的固态光电探测器件渐渐受到重视。 性能良好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平均增益嚔可以达到几十、几百倍甚至更大。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的碰撞离化能力可能不同,因而使具有较高离化能力的载流子注入到耗尽区有利于在相同的电场条件下获得较高的雪崩倍增。但是,光电流的这种雪崩倍增并不是绝对理想的。一方面,由于嚔随注入光强的增加而下降,使雪崩光电二极管的线性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载流子的碰撞电离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亦即每一个别的载流子在耗尽层内所获得的雪崩增益可以有很广泛的几率分布,因而倍增后的光电流I比倍增前的光电流I0有更大的随机起伏,即光电流中的噪声有附加的增加。与真空光电倍增管相比,由于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都具有离化能力,使得这种起伏更为严重。一般将光电流中的均方噪声电流〈i戬〉表示为 〈i戬〉=2qI0嚔2F(嚔)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