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过氧化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过氧化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过氧化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过氧化氢的性能与特点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说明。

关键词:过氧化氢;水处理;应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do simply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illustrated.

Keywords: hydrogen peroxide; Water treatment; application

1.引言

斯密特(1864)发现过氧化氢(H2O2)具有杀菌的功能。但是,由于工业上制取困难,使得它在水处理方面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现在可利用氨厂的弛放气,经变压吸附等方法制得氢气后,再用蒽醌法制成H2O2,成本较过去的电解法低,使H2O2替换氯作为水处理消毒杀菌剂成为可能。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H2O2是一种全面有效的杀菌剂,杀菌速度快。通过对人体传染的肠病原体(诸如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大肠杆菌、枯草芽抱和凡噬菌体等)和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八大类菌(表l)所做的杀菌试验表明,H2O2对八大类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故H2O2可用作医院污水消毒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杀菌灭藻剂。从杀菌性能来看,H2O2能比较广泛地杀灭细菌、藻类、病毒及孢子,较快地氧化有机物,能有效地降低或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向含亚硝酸钠1250X10-6的水中,加入6300X10-6的H2O2之后,亚硝酸钠含量为22X10-6。对某些污染物,有时用抓处理的效果比不上使用H2O2,尤其是当处理含硫化合物的水时,更显示出H2O2的有效性。因此,H2O2在水的消毒处理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表1H2O2对循环冷却水中典型菌类的杀菌效力

(注:试验性细菌的原始浓度105个/L。)

臭氧发生器在水处理几大领域的应用介绍

臭氧发生器在水处理几大领域的技术及应用 一、食品饮用水处理 臭氧化应用技术最广泛、最成功的领域是饮用水的处理。臭氧用于饮用水处理,除灭菌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外,还兼有脱色、除味,去除铁、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助凝作用,有的报告指出,臭氧能够消杀水中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饮用水的国际标准为细菌总个数、大肠菌群均为零,西方欧美等国都执行这一标准,所以自来水供水公司的臭氧水处理产品应用十分普遍。我国因处发展中,经济上相对落后,饮用水的国家卫生标准为细菌总个数为<100个,大肠菌群<3,而且大多采用漂白粉、加氯和近几年推广的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钠发生设备消毒。因为氯消毒会产生氯的衍生物造成二次污染,其中三卤甲烷是直接致癌物质,在欧美的饮用水处理上已逐步淘汰。就目前的国内臭氧发生器价格来说,与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价格差不多,甚至还低,只是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设备更新缺乏资金,尚有一个过程。 一九九六年国家卫生部下文件,要求二次供水必须安装消毒设施,有些单位的自备井也必须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二次供水的消毒及处理产品,目前只有在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臭氧发生器设备中选用,臭氧水处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是一个成熟市场。近几年兴起的矿泉水、纯净水、瓶装水已是臭氧技术产品的必用市场,离开臭氧装备很难达标。 饮用水的处理在使用臭氧设备时,臭氧的投加量一般在1-3mg/L,接触时间10-15min 即可,可作为选型时根据用水量计算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按照《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1994)的要求,食品生产用水(冰),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二、游泳池水处理 臭氧化技术用于游泳池水处理技术已十分成熟,欧美等国使用十分普遍,国际比赛游泳池几乎都是采用臭氧技术处理,我国的游泳用水标准要求细菌个数<1000个,大肠菌群<100个,浊度<5,目前主要采用加氯、漂白粉、硫酸铜等消杀手段,在水质达标的同时,又造成二次污染,造成使水质扎眼,刺激皮肤等恶果,特别是液氯使用中潜在威胁很大,一旦泄漏会造成大面积中毒污染,使用中使人提心吊胆。臭氧技术在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以上缺陷,臭氧化水还可消杀体菌以美容,更为经济的是使用中减少或取消了药物消耗,成本降低,水质保质期得以延长,是一笔不小的节约开支。 游泳池水的臭氧处理技术与饮用水处理基本相同,其普及应用有待于经济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掌握的是,使用臭氧后,室内游泳池基本不用药物辅助,露天游泳池在高温下可能会使部分藻类生长,这是因为臭氧虽然有灭藻功能,但藻类品种繁多,不可能全部杀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太阳光强烈的持续高温天气,此时配用少许硫酸铜即可。

微滤的介绍

微滤(Microfiltration) 1. 定义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沙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孢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2. 原理 微滤的过滤原理有3种:筛分、滤饼层过滤、深层过滤。一般认为微滤的分离机理为筛分机理,膜的物理结构起决定作用。此外,吸附和电性能等因素对截留率也有影响。其有效分离范围为0.1~10um 的离子,操作静压差为0.01~0.2MPa。 根据微粒在微滤过程中的截留位置,可分为3种截留机制:筛分、吸附及架桥,原理如下: ①筛分:微孔滤膜拦截比膜孔径大或膜孔径相当的微粒,又称机械截留; ②吸附:微粒通过物理化学吸附而被滤膜吸附。微粒尺寸小于膜孔的也可被截留。 ③架桥:微滤互相堆积推挤,导致许多微粒无法进入膜孔或卡在孔中,以此完成截留。 3. 特点 微滤能截留0.1~1um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无机盐等通过,但能阻挡住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度的胶体的透过,

微滤膜两侧的运行压差(有效推动力)一般为0.7bar(1bar=100KPa)。 4. 发展历程 微滤技术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是膜分离技术中最早产业化的一种。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起步,与国外水平比,中国的常规微滤膜的性能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基本一致,折叠式滤芯在许多场合替代了进口产品,但在错流式微滤膜和组器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仍落后于国外,抑制了微滤技术在较高浊度水质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5. 应用领域 ①水处理行业:水中悬浮物,微小粒子和细菌的去除; ②电子行业:半导体工业超纯水、集成电路清洗用水终端处理; ③制药行业:医用纯水除菌、除热原,药物除菌; ④食品行业: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酵母和霉菌的去除; ⑤化学工业:各种化学品的过滤澄清。 6. 分类 微滤操作过程分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模式。 ①死端过滤:在压力推动下,料液流动方向与膜表面垂直的过滤方式。又称全量过滤,直流过滤。 特点:容积和小于膜孔的溶质粒子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大于膜孔的溶质粒子被截留,通常堆积在膜表面。随着时间的增加,膜面积堆积的颗粒越来越多,膜的渗透性将下降,这时必须停下来清洗膜

溶气气浮机说明

F X 型 超 级 溶 气 气 浮 污 水 处 理 机 诸城市丰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 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 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 然后进入气浮区。 絮凝体在气浮力的 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 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 一部分 回流作溶气水使用, 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 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 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槽后排出。 附图: FX 气浮工作原理图: 1、清水池 2 、清水泵 3 、控制阀 4 、压力表 5 、溶气罐 厂址 网址 邮编 山东省诸城市东城项目工业园 262200 一、工 作 原 理

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 一)安装 1、设备安装前,必须夯实地基。并用混凝土砂浆垫高 100-150mm 。 也可架空安装,但基础必须能承担设备运行时的重量。 2、设备就位后需调整水平。 3、设备需设清洗用下水道,可挖明渠,也可直接采用管道接至调 节池,以便冲冼气浮池的水排出去。 4、污水进口与反应池之间的联接管道,要求越短越好,以免絮凝 体在管道中被破坏。 5、清水出口可接通下水道排放,如需进入下道处理工序,可直接 与下道处理设备相接。 6、污泥出口可接至污泥槽或污泥处理设备。 7、电器箱一般应放置在扶梯侧面,环境应干净、清洁。 二)调试: 接通电源,启动水泵,检查转向是否与箭头所标方向一致。用 手动控制启动空压机, 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查清原因。 4、按下刮沫机开关,使其向溶气系统一端行走。运行到头后在行 程撞块作用下,刮沫机反向行走,直到污泥槽,行程撞块将刮板翻起, 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刮沫。 6、控制阀 7 、 空压机 8 、释放器 9 、刮沫机 10 、气浮池 11、集水器 12 、射流器 13 、控制阀 14 、投药罐 15、污水泵 16 、污水池 A 、 设备调试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要清洗水池内所有的赃物、杂物。 2、 对水泵及空压机等需要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3、

臭氧冷却水处理

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专用臭氧处理系统 一、概述: 用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在国外始于70年代末,当时,美国环保署发现使用氯消毒会产生多种致癌的氯化有机物,因而限制循环水使用氯消毒,这直接促进了臭氧在美国循环水处理中的的应用。臭氧作为水处理剂,具有操作简单,杀菌能力强,排污量少,既能节水节能,又不用调节水的pH值,不存在二次污染等优点,对循环水的缓蚀、阻垢、杀生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法规中对臭氧的杀菌作用作了明确的肯定: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它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臭氧在水中的杀菌速度较氯快1000倍。而且臭氧使用后,会自己消失的无影无踪,变成氧气,不像其他化学消毒剂那样,还会有残留,这种化学消毒剂的残留,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1. 臭氧处理冷却塔循环水原理 (1)臭氧阻垢: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水垢,是溶于水中的盐类物质由于不断蒸发浓缩而结晶析出形成水垢。一般认为,臭氧不具备分解水垢的能力,但DOE(美国能源部)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表明,臭氧具有阻止水垢生成的能力,使用臭氧,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可达到1700mg/l,硬度可达到724mg/l(以CaCO3计)而

不结垢,这是常用阻垢剂所不能比拟的。其原因可能是微量硝酸的生成及臭氧具有使碳酸盐向重碳酸盐方向移动的能力。 (2)臭氧防腐蚀:通常认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因而具有腐蚀性,但研究及应用表明,臭氧具有防腐蚀性,臭氧抑制腐蚀的机理与铬酸盐缓蚀剂的机理大致相似,主要原因是由于臭氧分解后产生的活泼的原子氧与亚铁离子反应后,在阳极表面上形成一层含γ-Fe203的钝化膜,对金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NASA的研究表明,使用臭氧后,循环冷却系统中钢铁的腐蚀速度为标准要求的1/2~1/3。 (3)臭氧杀生: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型杀生剂,是公认的高效无污染杀生剂,在0.1ppm的浓度下,即可有效杀灭病毒及细菌,并能有效地控制循环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生物污垢及其引起的垢下腐蚀。同时,能氧化垢层基质中的有机物成分,使垢层失去粘结剂变松脱落,从而起到除垢的作用。 二、工业冷却循环水现状 1、腐蚀——缩短设备寿命 众所周知,在使用化学药剂对工业循环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药剂本身的强腐蚀性给工业机组带来不可避免的腐蚀,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GB50050-2007)将碳钢设备的腐蚀速率设定为“应小于0.075mm/a”,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67倍,降低设备折旧率,延长检修周期。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1期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nm 尺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核分子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新学科[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技术发展迅猛并在陶瓷、催化、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影响渗透到各个领域。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却为人类治理环境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处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我国污水治理工艺诞生至今,经历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方法。但上述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并且有的存在二次污染,使得污水治理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纳米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发展,使得水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有望彻底解决传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难题。本文将从纳滤膜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等4个方面介绍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纳米材料及其特征 纳米材料又称超微颗粒材料,是指构成材料 的结构单元的尺度是纳米尺度。纳米材料一般分为纳米颗粒、纳米薄膜和纳米固体。当材料尺寸进入纳米级时,会产生许多传统固体所不具备的性能,主要包括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另外,由于尺寸很小,纳米材料通常拥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配位的不饱和性会导致大量的悬键和不饱和键,使纳 米材料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这些特殊性使纳米材料在机械性能、磁、光、热、电等方面与普通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辐射、吸收、催化、吸附等新的特性。目前用于水处理的纳米材料主要可以分为 4种:纳滤膜材料、光催化材料、纳米还原性材料 及纳米吸附性材料[2]。 2 纳米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纳滤膜技术 纳滤膜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压 力驱动膜,孔径范围介于1~5nm 。纳滤的特点是:(1)在过滤分离过程中,它能截留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可同时透析出盐。(2)操作压力低。因为无机盐能通过纳滤膜而透析,使得纳滤膜的渗透压远比反渗透低。R.Rautenbach 等人把纳滤膜的应用归纳为以下3种场合[3]:(1)对单价盐并不要求有很高的截留率;(2)欲实现不同价态的离子的分离;(3)欲实现高相分子质量与低相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分离。饮用水的软化和有机物的脱除是纳滤膜最大的应用领域。目前纳滤膜法软化水在美国已经很普遍,已替代常规的石灰软化和离子交换过程。除此应用外,纳滤膜在海水及苦咸水的淡化、受污染地下水的处理、含金属废水的处理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比较理想[4]。 纳滤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纳滤膜研究主要聚焦于有机膜,如醋酸纤维膜,磺化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酰胺膜和聚乙烯醇膜等。但是有机膜的耐溶剂、耐腐蚀、耐温度性都很差。无机纳滤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和化学稳定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召营1,李晓静2 (1.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253024;2.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天津300450)摘 要:从纳滤膜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纳米还原性材料及纳米吸附性材料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材 料与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滤膜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纳米还原性材料;纳米吸附性材料;水处理中图分类号:TQ 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12)01-0023-03 收稿日期:2011-10-13 第41卷第1期2012年1月 化工技术与开发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Vol.41No.1 Jan.2012

PVDF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化改性研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燕,李淼林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摘要:本文概述了PVDF材料的基本特点,从膜基体亲水改性和膜表面亲水改性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目前对疏水性聚偏氟乙烯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其次介绍了PVDF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进展,最后分析了PVDF膜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膜;亲水化改性;水处理;给水净化;中水回用 0引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对国民经济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1996年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布:“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00多万人死于不洁净的水。”[1]环境污染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废水处理,已备受关注。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轻工、纺织、石油、食品、医药等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2]。 膜分离技术依据其膜孔孔径可分为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等,根据其膜材料可分为聚醚砜(PES)、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和一些改性材料膜等,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膜技术和生物处理联合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MBR)。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结晶性含氟聚合物,分子结构为-[CH - 2 CF2]n-,玻璃化温度-39℃,,脆化温度-62℃以下,结晶熔点约170℃,热分解温度大于316℃;其机械强度较高,具有自熄性、优异的刚性、硬度、抗蠕变、耐磨耗以及耐切割等性能;化学稳定性好,能耐氧化剂、酸、碱、盐类、卤素、芳烃、脂肪及氯代溶剂的腐蚀和溶胀;兼有优异的抗紫外线、γ射线和耐老化的性能,其薄膜长期置于室外不变脆、不龟裂。PVDF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可使它成为膜蒸馏和膜吸收等分离过程的理想材料[3]。但是聚偏氟乙烯膜的表面能极低,为非极性,膜的表面与水无氢键作用,因此具有强疏水性。强疏水性将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在膜分离过程中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有实验表明,由于水表面张力的作用,平均孔径为0.2μm的PVDF微滤膜,在0.1MPa压差下

臭氧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臭氧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高浓度污水,并存在大量难分解化学物质的条件下,仅依靠一个处理单元,或者通过单纯一种工艺,很难获得处理效果。而需要将稳定结构的长链分子切断,降解到容易生化处理的低分子,甚至直接分解,才能实现达标排放或者再生水回用。某公司在长期的水处理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依靠高强度的氧化手段的必要性,并通过长期的技术引进、自主技术研发,已经完善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臭氧MB—AOP水处理技术。 臭氧MB—AOP是什么? 臭氧MB—AOP是是一种臭氧高级氧化法水处理技术。一种由氧、微纳米气泡、以及UV、过氧化氢、超声波、光触媒单项或并用构成的促进氧化水处理方法。 1、臭氧 臭氧是自古以来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一种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遮挡着紫外线的照射,微量的臭氧杀菌消毒,净化着空气,是保护绿色地球的天使。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电位2.1V),氧化能力高于二氧化氯(氧化电位1.5V)、过氧化氢(氧化电位1.77V)等常用氧化剂。臭氧既可以直接与水中接触物质产生氧化反应,同时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更具有氧化能量的OH-自由基等活性物质。2 (左边是微纳米气泡浮游于水中,在水中破裂。右为传统方法的混合气泡,上升很快,在水面破裂) H2O+O3=2.OH+O2 因此,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质、直接破坏细菌病毒细胞膜的杀菌消毒、氧化分解恶臭成分,去除异味作用。 2、微纳米气泡(MB=Microbubble) 微纳米气泡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指的是气泡直径小于50μm 的水中超微细气泡。由于气泡直径与常见的气泡不同,而显示出以下特性: (1)上升速度。与通常气泡很快浮出水面不同,微纳米气泡上升速度慢,在水中滞留时间较长。

生物膜法在市政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对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市政给水污水以及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进行综述。表明采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处理及污水回用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尤其是在对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运用前景看好。关键词:生物膜市政污水处理市政给水处理微污染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水处理中的运用领域主要有:市政给水中的微污染水体水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以及CODMn等指标;市政污水处理中采用生物膜法去除水体中COD、BOD、氨氮等污染物,降低出水中N、P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元素;以及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有限的水资源。生物膜法技术在市政给水处理中的运用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饮用水水源为微污染水源,原水受到生活性有机污染,水中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钾指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对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常规项目测定分析表明,浊度的去除主要是靠常规处理工艺,而对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生化需氧量的去除必须靠生物作用才能获得满意效果。为满足日益提高的出水水质标准,在常规处理工艺上增加生物预处理工艺是无疑是提高水质的最佳选择。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生物预处理工艺因其在处理有机污染物、氨氮、色、嗅、味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经济上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总体上都处于以去除氨氮、BOD5、CODCr等有机物综合指标为代表的污染质的阶段。用于市政给水处理中生物预处理工艺主要有:生物过滤反应器、生物滤塔、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生物转盘反应器、生物流化床以及土地处理系统等[1]。其中以生物过滤反应器中的生物陶粒滤池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最为常用。前者有一定的机械过滤能力适合处理较低浓度或低温原水,后者则因为填料空隙率大,不易堵塞,适合处理较高浓度的微污染原水。国内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滦河以及黄河水处理后表明该法对多项主要水质指标均有良好去除效果,高锰酸钾指数去除率为10-25%,氨氮去除率为40-70%,藻类去除率为15-30%[2]。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这一生物膜法处理工艺中,颗粒活性炭是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活性炭表面及微孔形成的微生物膜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可进一步降解在活性炭表面及微孔富集的有机物,从而降低了活性炭的吸附饱和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70年代中期,德国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的研究发现,与单纯的活性炭吸附比较,活性炭的再生周期延长4~6倍[3]。其后,欧洲的许多现代化水厂逐步推广使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对微污染水源的深度净化工艺。 [!--empirenews.page--]在“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饮用水微污染净化技术”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并将取得的重要成果中的生物预处理技术成果成功运用于工程实践。其中位于深圳水库库尾,设计处理规模400万m3/d的广东省东深源水生物硝化工程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预处理工程[4]。源水经沉砂区、粗、细隔栅后,进入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生物处理池,水力停留时间55min.填料接触时间40min.,气水比1:1。自1998年12月试运行以来,通过工艺启动过程的自然接种,培养驯化,使填料挂膜,形成系统的生物硝化能力,并使氨氮去除率和硝酸盐氮生成率趋于稳定。试运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适合于处理东深微污染源水,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显著。氨氮去除率在75%以上。同时,增加了深圳水库水体的溶解氧,提高了水库的自净能力,改善了东深源水供水水质。[5]市政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技术运用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用在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有滴滤池(TF)、生物接触转盘(RBC)、淹没式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SAGB)等主要形式[6]。滴滤池是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最早运用的形式。早在1889年就进行了砂砾处理废水的试验。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在英国进行了研究。并于20世纪前半叶到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大规模应用。之后人们趋向采用经济型操作性更好的活性污泥法。但是随着新介质、工艺构造以及对生物膜过程的理解增加,导致了滴滤池再次大规模应用[7]。目前滴滤池常与其他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起运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如滴滤池与活性污泥组合工艺(TF/AS工艺),滴滤池与活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TF/ABF工艺)[8]。

气浮机污水处理说明书

气浮机污水处理说明书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污水处理站操作 操 作 说 明 书 *********科技有限公司

一、工作原理 1.气浮原理 ⑴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色度,同时可以降低COD、B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⑵提高气浮效果的措施 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气浮的效果越好;水中的无机盐类会加速气泡的破裂和合并,降低气浮效果;投加混凝剂PAC 或PAM会促进悬浮物凝聚,使其黏附在气泡而上浮;可加入浮选剂使亲水性颗粒表面转化为疏水性物质而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渣机刮至污泥池;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排出。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另一部分则排放。 二、运行前准备和检查 检查进水泵、溶气泵、搅拌减速机的正常与否、电机的转向是否相符,油位是否正常等。同时要检查刮渣机,作空车运行,检查其传动部份是否正常;油位不足时要加够;刮板是否灵活;运转速度是否正常;电线的装放是否正常; 1、配备向加药箱加入PAC和PAM,配好药剂比例PAC浓度为5%,PAM浓度为1%。 2、检查各阀门的性能,压力表的正常与否。

3、启动溶气泵,关上溶气塔阀门,打开空气流量计旋钮阀门,流量正常保持在30L/h左右。待溶气塔压力升压后至时缓慢打开溶气塔出口阀门,控制好塔内压力在处左右。 (若气浮机内水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清水变乳白色,即可认定溶气系统正常;也可从取样口水龙头那取样看到水成乳白色。 4、检查好释放器,使其呈完好和畅通。 三、操作规程 1、开机步骤 1)配备加入,配好药剂,启动搅拌系统。 2)启动溶气泵,关上溶气塔阀门,打开空气流量计旋钮阀门,流量正常保持在25-30L/h左右。待溶气塔压力升压后至时缓慢打开溶气塔出口阀门,控制好罐内压力在处左右。 3)开启气浮机进水泵,(水泵出口阀门已调好无需在动)再打开加药流量计旋钮阀门,向污水中加入的药剂量(PAC为20-30L/h,PAM为PAC的1/10左右。(在溶气系统工作5-8分钟,待溶气系统工作正常后,再开启污水泵) 4)根据出水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进水量,保证出水水质。 5)根据浮渣生成情况,启动刮渣机进行刮渣。 6)开机后应检查气浮进水和排水系统,实现进出水的平衡,保证气浮正常工作。 3、停机步骤 1)关闭刮渣机。

臭氧发生器在养殖水处理中的作用

水处理臭氧发生器真是功能强大、用途广泛,不仅在饮用水处理、泳池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处理臭氧发生器还可以用于养殖水处理。 应用臭氧消毒游泳池水在国外十分普遍。经臭氧消毒后,游泳池池水清澈透明,彻底解决了氯消毒刺激眼睛、皮肤的问题。我国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也采用臭氧消毒游泳池水,效果较好。 给小区分质供水,必须使用臭氧消毒灭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用水时刻处于无菌富氧状态。 臭氧分解后能产生氧气,既可改善食用水生生物的生存质量,又能对其生存场所杀菌消毒。不过臭氧浓度应避免高于0.1mg/L,因为它有害于水生生物。 采用臭氧消毒灭菌不存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残留物(如用氯消毒有致癌的卤化有机物产生),对提高饮用水的消毒质量问题非常有效。 地表水中含有各种有机、无机以及各种细菌、病毒。地表水用臭氧进行深度处理后,基本上可以达到优质饮用水标准。有实验表明水中臭氧浓度在0.4ppm时,只需一分钟就可以将细菌和病毒全部杀死,它杀病毒比杀菌的速度更快。经过臭氧深度处理的饮用水的质量很高,可以防止微生物在管道内生长,保护了人体的健康。若是只用紫外消毒杀菌,只能透过一定厚度的水层,消毒杀菌不彻底,而用臭氧就能彻底解决问题。臭氧若是结合紫外对饮用水消毒杀菌,效果比单独用任何一种方法更好,还能节省能耗。

利用臭氧对自来水直接消毒则要简单得多,所需臭氧浓度也小得多。不过,臭氧极易分解,在它们的终端都还需要加少许余氯,以防止细菌在配水管网内的再度滋生。 臭氧化处理养殖水,对鱼、虾、蟹类的生长极为有利,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在欧美已广为采用。养殖水因富含有机物,水质很容易出问题,细菌病毒鱼虾类的细菌传播也十分猖狂,近几年沿海诸多养虾池绝产和大量荒废正是因此形成。 臭氧在养殖水处理中,除了灭菌和抑制病毒菌对鱼虾的感染、传播外,还可以分解有机物,去除COD、BOD物质,又因其助凝作用,

绍兴石灰在自来水厂应用成果报告(1)

石灰在自来水厂应用成果报告 一、原水水质调查. 某水厂原水取自水库水。由于水库库容较大,自净能力强,上游水经水库长期自然沉淀后,原水水质较好,水库水质呈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浊度低。水质浊度低,常年小于5NTU,在2—4NTU之间。 第二:PH值低。水质变化幅度不大,但PH值较低,水深5米以下低时仅有6.3。统计供水近三年来的原水PH值变化情况,可见原水PH值基本在7.0以下,低时只6.4,统计结果如下表二: 表二、2001—2003年原水PH值情况 取2002年数据绘制曲线图,见图一: 由上图表可知,原水PH值基本都在7.0以下,其中6、7、8、9四个月份最低,在6.5以下。

第三:稳定性差、溶解性好。水中矿化度低,电解质少,属于软水,其水质溶解性好,按稳定性指标(稳定指数I L和饱和指数I R)判定属高不稳定性水,即呈重腐蚀性。2002年,水厂对水库每月检测一次稳定性数据,其数据如下表三:表三:原水稳定性指标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水厂原水按照朗氏饱和指数(LSI)和稳定指数(RSI)判断时,原水属于腐蚀性强的水质,容易腐蚀管道,从而造成黄水。 第四:水体呈轻度营养化状况,且有发展趋势。 二、实验室试验 1、投加品种。 加碱试剂品种较多,一般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是烧碱NaOH、石灰、苏打等。从国内外水处理行业调查情况来看使用和投加石灰和烧碱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石灰一般是固体,而烧碱可以是固体也可以采用30% NaOH的液体,下表是烧碱的成份。表:一等品液碱成份烧碱(一等品液碱) 2、实验室小试 化验室配制0.2%的石灰和0.4%氢氧化钠,投加到沉淀水(PH为6.35)中,比较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投加效果及投加量,见表五。

臭氧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臭氧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亮,李燕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E-mail:liqiliang1234@https://www.360docs.net/doc/e65202422.html, 摘要: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各种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臭氧氧化技术、臭氧/紫外辐射、臭氧/过氧化氢、臭氧/超声波、臭氧/活性炭、催化臭氧化、臭氧与混凝处理联合等技术,并提出了目前臭氧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臭氧;高级氧化;臭氧联用技术 1. 引言 臭氧(O3)是强氧化剂、杀菌消毒剂、催化剂、脱色剂和除臭剂。臭氧技术是治理环境和水质污染的关键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环境科学四大关键技术之一,普遍应用于空气、水、物体表面的消毒以及油烟净化等方面。该技术的核心环节是通过特定的电场实现无声放电而产生大量的臭氧气体,在此过程中,高能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发生一系列基无物化反应并将气体激活,产生多种活性自由基,从而对多种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发生催化、氧化和分解,而转为无毒的副产物,达到真正消毒、洁净的目的。 在水处理方面主要应用于水厂、水塔、水箱、蓄水池、游泳池及污水处理。臭氧应用特点:氧化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对细菌,病毒、芽胞、软体微生物等有极强的杀灭作用;氧化农药毒素,降低水中BOD、COD;臭氧的原料取自空气中的氧,完成工作后又还原成氧,增加水中溶解氧,没有二次污染;可改善水的理化性质,有良好的脱色、除臭、除异味作用;用臭氧消毒杀菌不会产生有毒的三氯甲烷及致癌有机卤化物副产品,不存在任何对人畜有害的残留物。 2. 臭氧氧化技术 臭氧的氧化电位为2.07V,氧化能力仅次于氟[1]。臭氧能与水中各种形态存在的污染物质(溶解、悬浮、胶体物质及微生物等)起反应,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成为简单有机物,使污染物的极性、生物降解性和毒性等发生改变。多余的O3可自行分解为O2。 卢宁川等[2]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对某厂苯酐车间的增塑剂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废水pH调至9、臭氧氧化时间为60min时,对增塑剂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较高,可达41.5%,适当提高pH可加快污染物的氧化速率,同时降低了臭氧投加计量比值。从而增加了臭氧的利用率。 王长友等[3]噪用臭氧氧化法降解金矿氰化废水,废水水样pH为8.0-9.0,当氧化反应时间达到12min,臭氧投加量为133.33mg/L时,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8.1%.残余氰化物质量浓度为0.43mg/L。 3. 臭氧联合技术 目前,单独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选择性较强,在低剂量和短时间内,臭氧不可能完全矿化污染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的进一步氧化[4]。另外臭氧的发生成本高,利用率偏低,导致处理费用高。因此对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和氧化能力这方面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热点。

微滤、超滤系统在长白山水处理的应用-2015-4-11

探讨的题目 超滤、微滤系统在长白山水处理系统的应用 苏州普滤得净化股份有限公司邓华

内容目录 1、微滤、超滤系统简单介绍及性能比较 2、长白山自涌泉的水质特性 3、长白山传统水处理工艺及存在问题及新工艺介绍 4、超滤、微滤系统的使用对长白山水质改善的比较; 5、超滤、微滤系统运行中的存在问题探讨; 6、结论

1、微滤、超滤系统简单介绍及性能比较 膜的品牌 /种类型号膜材质膜丝尺寸(内径/外径)(mm )膜丝公称孔径(μm)膜的有效面积(m 2) 过滤通量 (25oC) (m 3/h)预处理流道设计DOW 超滤SFD-2880 PVDF 0.7/1.3 0.03 77 3.1~9.3 300μm 外压式,死端过滤 旭化成微滤 UNA-620A PVDF 0.7/1.20.150 4.75~10 用500μm 以下的滤网或者过滤器处理 外压式, 死端过滤

2、长白山自涌泉的水质特性 长白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处于长白山原始森林腹地,多数为自涌泉,长期天然矿化,所含的矿物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水量丰富,水质优良。 长白山矿泉水类型,主要以偏硅酸型为主。长白山矿泉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6-9°C,保证了其水质中的矿物质组分及含量相对稳定,避免了杂菌滋生和繁殖。 长白山地区独特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高偏硅酸、低矿化度的高品位矿泉水和珍贵低温冷矿泉水,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茂密的森林和植被、低密度的人口保证了长白山矿泉水的天然、安全、健康、无污染状。

2.1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部分矿泉界限指标 2、长白山自涌泉的水质特性

项目K+(mg/L)Na+(mg/L)Ca+(mg/L)Mg+(mg/L)H 2SiO 3(mg/L)HCO -3(mg/L)峡谷泉 2.1 5.17.2 2.15029飞龙泉 3.37.812.29.844.598仙池泉 2.99.6 4.5 4.363.956大泉眼泉 2.99.6 4.5 4.363.956青龙泉 3.78.210.58.638.987泉阳泉 1.4 3.6 5.2 2.130.6 2.9白浆泉 2.2 5.89.1 5.936.156平均 2.6 7.1 7.6 5.3 46.8 55.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为高偏硅酸、低矿化度,口感优良的高品位矿泉水. 2.2长白山自涌泉的水质化学特性 2、长白山自涌泉的水质特性

气浮机污水处理-说明书

污水处理站操作 操 作 说 明 书 *********科技有限公司

一、工作原理 1.气浮原理 ⑴向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细的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色度,同时可以降低COD、B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⑵提高气浮效果的措施 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气浮的效果越好;水中的无机盐类会加速气泡的破裂和合并,降低气浮效果;投加混凝剂PAC 或PAM会促进悬浮物凝聚,使其黏附在气泡而上浮;可加入浮选剂使亲水性颗粒表面转化为疏水性物质而黏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形成浮渣,浮渣由刮渣机刮至污泥池;下层的清水通过集水管排出。处理后清水一部分回流,供溶气系统使用,另一部分则排放。 二、运行前准备和检查 检查进水泵、溶气泵、搅拌减速机的正常与否、电机的转向是否相符,油位是否正常等。同时要检查刮渣机,作空车运行,检查其传动部份是否正常;油位不足时要加够;刮板是否灵活;运转速度是否正常;电线的装放是否正常; 1、配备向加药箱加入絮凝剂PAC和PAM,配好药剂比例PAC浓度为5%,PAM浓度为1%。 2、检查各阀门的性能,压力表的正常与否。 3、启动溶气泵,关上溶气塔阀门,打开空气流量计旋钮阀

门,流量正常保持在30L/h左右。待溶气塔压力升压后至0.7--0.8MPa时缓慢打开溶气塔出口阀门,控制好塔内压力在0.4MPa处左右。 (若气浮机内水中出现大量微气泡使清水变乳白色,即可认定溶气系统正常;也可从取样口水龙头那取样看到水成乳白色。 4、检查好释放器,使其呈完好和畅通。 三、操作规程 1、开机步骤 1)配备加入絮凝剂,配好药剂,启动搅拌系统。 2)启动溶气泵,关上溶气塔阀门,打开空气流量计旋钮阀门,流量正常保持在25-30L/h左右。待溶气塔压力升压后至0.7-0.8MPa时缓慢打开溶气塔出口阀门,控制好罐内压力在0.3-0.4MPa处左右。 3)开启气浮机进水泵,(水泵出口阀门已调好无需在动)再打开加药流量计旋钮阀门,向污水中加入的药剂量(PAC为20-30L/h,PAM为PAC的1/10左右。(在溶气系统工作5-8分钟,待溶气系统工作正常后,再开启污水泵) 4)根据出水水质变化,调整加药量、进水量,保证出水水质。5)根据浮渣生成情况,启动刮渣机进行刮渣。 6)开机后应检查气浮进水和排水系统,实现进出水的平衡,保证气浮正常工作。 3、停机步骤 1)关闭刮渣机。

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絮凝的原理和应用

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絮凝的原理和应用 摘要:絮凝沉降(或浮上)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是目前水处理技术中重要的分离方法之一,采用水溶液高聚物为絮凝剂来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工业给水、循环冷却水、民用水时,具有促进水质澄清,加快沉降污泥的过滤速度,减少泥渣数量和滤饼便于处置等优点[1]。本文介绍了采用絮凝剂絮凝的原理、絮凝剂的分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絮凝剂原理应用共聚物衍生物 一、化学絮凝原理 絮凝剂的化学絮凝原理是假设粒子以明确的化学结构凝集,并由于彼此的化学反应造成胶质粒子的不稳定状态。当发生凝结作用时,胶体粒子必失去稳定作用或发生电性中和,不稳定的胶体粒子再互相碰撞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当加入絮凝剂时,它会离子化,并与离子表面形成价键。为克服离子彼此间的排斥力,絮凝剂会由于搅拌及布朗运动而使得粒子间产生碰撞,当粒子逐渐接近时,氢键及范德华力促使粒子结成更大的颗粒。碰撞一旦开始,粒子便经由不同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开始凝集,较大颗粒粒子从水中分离而沉降 [2]。 二、化学絮凝剂的简述 在絮凝过程中用到的助剂称为絮凝剂。絮凝剂有不少品种,其共通特点是能够将溶液中的悬浮微粒聚集联结形成粗大的絮状团粒或团块。化学絮凝剂简述如下。

1.无机絮凝剂 1.1无机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3] 无机絮凝剂按金属盐可分为铝盐系及铁盐系两大类。在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的基础上发展合成出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新型的水处理剂,它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处理成本,而且提高了功效。这类絮凝剂中存在多羟基络离子,以oh-为架桥形成多核络离子,从而变成了巨大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他无机絮凝剂能力高、絮凝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如上所述的络合离子,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粘附、架桥和交联作用,从而促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zeta电位,使胶体粒子由原来的相斥变成相吸,破坏了胶团的稳定性,促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而且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也就是说,聚合物既有吸附脱稳作用,又可发挥黏附、桥联以及卷扫絮凝作用。 1.2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4]: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水处理应用臭氧的知识

臭氧几乎在瞬间以高速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水中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分解完全,没有二次污染。这是世界上臭氧应用最重要的领域。 水是传染病的主要媒介。据调查,农村地区50%的疾病是由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臭氧是国家提倡的水消毒的首选,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成分。不会产生致癌的卤化氯,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杀菌力强,速度快。臭氧杀死普通大肠杆菌的速度是氯的数百倍,对原核生物中的病毒和细菌具有有效的杀灭作用。臭氧可以防止有机污染物的积累,改善水质,脱色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处理后的水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臭氧能有效减少水中污染物,减少氯副产物(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三氯甲烷等)的形成。),并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在处理过程中,游泳池水中残留的臭氧不会超过安全限值,空气可以消毒净化,使室内空气清新舒适。 臭氧是一种优良的强氧化剂,在水处理中可以氧化水中的各种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同时,臭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剂,可以高效、快速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臭氧杀菌装置可以对生物卵、养殖水和设施进行杀菌,从而防止病原体的入侵。臭氧杀菌净水效果强,无毒无害。是水产养殖和种苗生产中最理想的杀菌净化剂。这对防治鱼、虾、海胆、河蟹、甲鱼等生物病害,改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臭氧发生器凭借自身在中水回用领域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在废水回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操作简单、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经济实用的工艺和设备。 工业循环冷却水使用后。Ca2、Mg2、CI等离子体、水中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相应增加。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换热器材料泄漏等污染物都可能进入循环冷却水,造成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和结垢,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水截面积减小,甚至设备管道腐蚀穿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是相互关联的。污垢和微生物粘液会导致水垢下的腐蚀,而腐蚀性产品会形成污垢。要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臭氧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剂来代替其他冷却水处理剂。它能抑制水垢、抑制腐蚀、杀菌,使冷却水系统在高浓度多次甚至零污染排放下运行,从而节水节能,保护水资源。同时,臭氧冷却水处理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飞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臭氧消毒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公司长期秉承“自主研发,掌握核心,以质取胜”的理念,以“质量第一,客户第一”为宗旨,以“现代化的管理,卓越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承诺,为广大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定制:大中小型空气源臭氧发生器、氧气源臭氧发生器、中央系统循环式臭氧消毒机、多功能臭氧消毒柜等;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的现代化企业,飞立秉承以“宁为价格作解释,不为品质找借口”为宗旨,用具竟争力

气浮水处理

气浮水处理 1基本参数 1.1基本情况 上海市某小区人工湖; 水面面积3200㎡; 平均水深0.8m; 蓄水量约2500m3。 1.2.设计处理水量 设计处理水量q=100m3/h 按每日工作时间t=10h计算 日处理水量:Q = q *t=100*10=1000m3 1.3.设计进水水质 1.4.设计出水水质(预期效果) 通过处理后,使常年劣V类的水质至少提高一个级别,COD、BOD、SS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使其逐渐接近或恢复其所属的水体功能指标要求。 2 气浮净水方案 2.1工艺机理 絮凝气浮技术是一种净水效果比较直观的降污除藻工法,机械气浮法的净水机理就是“利用絮凝剂的凝聚和结团作用将水体中悬浮物、胶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凝结成较大絮状颗粒物;在水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通过表面张力作用粘附着于其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絮凝体,根据浮力原理使其上浮至水面,通过对漂浮于水面污物的收集、清除与脱水等方法处理,实现固液分离,使污水得以净化”。该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絮凝剂罐、加药设备、微气泡发生器、浮渣收集器和脱水设备等。 2.2.工艺流程[图(1)]

2.3.工艺参数设计 根据工艺要求,气浮净水系统工程设计按混凝反应区、气浮反应区、分离区、净水区布置考虑。[图(2)气浮净水系统纵断面布置示意图] 2.3.1 混凝反应区 混凝反应的处理对象是水中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溶解性杂质。这些物质在水中能长时间地保持分散悬浮状态,有很强的稳定性,去除它们的方法就是在水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使其脱稳,絮凝结合形成大的絮凝颗粒而利于分离。完成混凝反应形成比重接近“1”的絮凝体。混凝反应区的设置是气浮净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前处理工序。 混凝剂的作用在于能够压缩水中胶体的双电层结构,降低其电位,胶体间的斥力消失,相互碰撞发生聚结,失去稳定性。另外高分子混凝剂溶于水后产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具有长链线性结构的聚合物,可被胶体微粒强烈吸附并相互吸引形成粗大的絮凝体。 利用投加混凝药剂的絮凝网络结构所具有的吸附和架桥的双重作用,破坏憎水或亲水胶体物质在水中的稳定性,并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而粘附在网络结构的憎水基团上,从而桥接成疏松的、含水率很高的絮凝颗粒。 药剂投加量与被处理河水的水质、水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成分及处理效果有关。絮凝剂选用液态聚合氯化铝,助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 根据经验确定其投加浓度分别为5~20mg/L(聚合氯化铝)和0.2~1.0mg/L(聚丙烯酰胺). 在气浮系统试运行中,需根据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及混凝剂的现场实验,对设计投加浓度进行调整,以确定其最佳投加剂量,达到既能有效去除污物,又能降低运行成本。 投药形式与混合方式有关,本项目采用无动力的自然水流混合方式。为使投加的药剂均匀分布且能够充分利用水流扰动均匀混合反应。 药液输送时采用具有定时、定量、恒压功能的自动计量设备。 2.3.2 气浮反应区 原水经混凝反应后,携带大量的絮凝体流入气浮反应区。气浮反应区内安装有微气泡发生器,由微气泡发生器产生大量的直径在30~150μm的微小气泡,气泡与水流结合为水气混合物。由于气水混合物与液体的密度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上浮过程中,微气泡附在絮凝体、悬浮物及胶体上,将絮凝体等物质浮至水面并在气泡的支撑下维持在水面之上。 气浮反应一般需要1~3min,根据平均水量及实际情况,设计反应区为5m,以确保气浮反应的充分进行。同时,气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