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多元数据视角下的次江淮城市群区域空间联系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次江淮城市群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
城市
芜湖 市
制造业
1.395
建筑业
0.9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3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0.436

批发和零售业
1.080
住宿、餐饮业
0.943
金融业
0.950
房地产业
0.738
教育
1.053
文化、体育及娱乐业
0Baidu Nhomakorabea47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 0.717
11 个外向部门中,教育产业区位熵大于 1 的城市数量有 6 个,其他产业区位熵大于 1 的城
市数量多为 1 至 3 个,城市群教育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3)制造业区位熵大于 1 的城市有
芜湖、马鞍山和铜陵 3 个城市,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这 3 个城市紧邻东部,拥有较好的区位
优势,另一方面铜陵、马鞍山的矿物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制造业基础。
多元数据视角下的次江淮城市群区域空间联系研究
陈刚,赵伟,田轲,杨杰
摘要:文章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传统统计数据和新兴互联网开源数据,综合运用城市流和城市空间 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定量测度了次江淮城市群区域内的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次江淮城市群区域整体联系较 弱,内部呈以合肥为核心的放射网和沿长江的东西走廊相互叠加的空间联系结构,“芜铜马”可借助融入 长三角的发展契机,主动承接东部制造功能转移,推动区域发展。 关键词:次江淮城市群,城市流,引力模型,空间联系
0 引言
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的高阶形式,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国内众多学者从经济 地理、区域经济等视角出发对城市群作过深入研究。从周一星提出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到 顾朝林、姚士谋等引入数学模型和计量方法定量分析城市经济联系[2],国内对城市群的相关 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3,4]。但多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相对成熟的城市群,对江 淮城市群——长三角向西推进的重要腹地空间的研究并不多[5,6],尤其是利用多元数据进行 的研究更为缺乏。本文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利用统计数据和网络多元数据,采用城市 流和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次江淮城市群进行定量分析,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研究具有 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0.341
0.539 0.502 0.817 1.057 0.964 0.687
0.530
合肥 市 0.876 2.108 1.049
1.187
1.168 1.130 0.699 0.997 0.743 0.895
1.157
黄山 市 0.508 0.930 0.761
0.891
0.665 3.358 1.979 0.946 1.283 1.567
1 研究对象
2008 年倪鹏飞正式提出“皖江淮城市群”的概念,此后其发展经历了从主体加入“中 三角”构建“中四角”到划入“长三角”的漫长历程[7]。本文选取次江淮城市群区域即江淮 城市群、中四角和长三角的部分交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长三角向西推进具有重要 意义。
次江淮城市群位于长江中游,地形地貌多元,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省会合肥市和芜 湖市、铜陵市、安庆市、六安市、黄山市、马鞍山市、池州市 7 个地级市。次江淮城市群是 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8]。2015 年,区域总面积约 7.12 万 km2,总人口 2916.8 万,GDP 总量 1.39 万亿,分别占全省的 50.8%、42%和 63.2%;城市化率 55.7%,高 于平均水平 50.5%。
2.2 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16》获取次江淮城市群 8 个地级市 2015 年外向服务部门(包 括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 业 11 个行业)的全市行业从业人数、全市总从业人数、全国总从业人数和全市国内生产总 值。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中的部分数据也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16》。其他资源点矢量 数据、城市交通时耗及人口迁徙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开源数据。
城市相互作用引力模型是测算城市经济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计算公式为:
(4)
式中,Rij 为城市相互联系强度,Pi、Pj 分别为城市 i 和城市 j 的人口,Vi、Vj 分别为城市 i 和城市 j 的 GDP。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尺度被弱化,本文 Tij 为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以两 城市市政府之间的自驾时间表示。其中 k 表示引力系数,简便起见,本文取 k=1。
(2)
式中, 为 i 城市 j 部门的从业人员数; 为 i 城市的从业人员总数; 为全国 j 部门
从业人员数; 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若 Lqij≤1,则 i 城市 j 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则 Eij=0;
若 Lqij>1,则:
2.1.2 城市相互作用引力模型
Eij = Gij-Gi(Gj/G) (3)
3 城市流分析
3.1 产业区位熵
次江淮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较弱,尽管教育产业发展相对迅速,但制造业发展水平较低,
对于城市群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具有不利影响。(1)次江淮城市群 8 个城市中拥有的区位熵
大于 1 的外向部门数量都较少,省会城市合肥仅有 6 个部门区位熵大于 1,其余城市拥有区
位熵大于 1 的部门数量多为 3 至 4 个,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辐射集聚能力较弱。(2)
图 1.次江淮城市群区域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城市流强度模型
城市流,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动要素在城市群区域内发生的流动现象, 其强度指在城市群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相互影响量,其计算方式 为:
F = N * E (1) 式中,F 为城市流强度,N 为城市功能效益,E 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城市外向功能量主 要取决于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计算公式为:
察业
六安 市 0.712 0.467 0.551
1.000
0.873 0.490 1.011 0.669 2.231 0.772
0.631
马鞍山 市
1.040 0.928 0.644
0.636
0.579 0.160 1.394 0.517 1.022 0.603
0.836
铜陵 市 1.285 1.239 0.7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