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配套教学设计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最新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配套教学设计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最新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B版配套教学设计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最新完整版

2.1.1 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解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量词和逻辑语言呈现等式的性质;

2、 训练学生掌握用集合呈现方程的解集;

3、 使学生学会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4、 让学生体会用符号语言表述,训练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从量词和逻辑的角度呈现等式的性质;从集合的角度呈现方程的解集. 教学难点:

熟练使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学生活动1】

1.自己阅读书P42 —《本章导语》;

2.再举出两个描述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例子. 【设计意图】

使学生体会到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是数量关系中的两种重要的类型,它们分别对应的等式与不等式,是代数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汇总学生所举出的实例外,也可以补充些数学中的实例,如:

(1) 勾股定理:222c a b =+; (2) 费马大定理:(2,n

n

n

x y z

n n +=>且为整数)没有正整数解;

(3)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 c b a b c b c a +>+>+>; (4) 任何实数的平方非负:20x ≥. 【学生活动2】

3.回忆初中学习过哪些等式的性质;

4.用第一章学习过的量词和符号语言表达上述性质吗;

5.与同伴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回顾等式性质,为后面类比学习不等式性质做铺垫;复习第一章所学知识,学会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二、讲授新课: (一)等式的性质:

【学生活动3】

6.回答书中P43 — “尝试与发现”中的问题;

7.与同伴交流分类的标准. 【设计意图】

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很多,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等式;可以从量词的角度对等式进行分类. (二)恒等式

含有字母的等式中,如果其中的字母取任意实数时等式都成立,则称这样的等式为恒等式,也称等式两边恒等.

1、 平方差公式:2

2

()()a b a b a b -=+-

2、 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a b a ab b +=++ 【学生活动4】

8.计算:2

()a b -和2

()a b c ++;

9.思考上面两个等式是恒等式吗?运算结果与2

2

2

()2a b a ab b +=++ 的关系是什么?

10.用发现的结论继续完成下面的计算:

(1)2

()a b c -+;(2)2

()a b c --;(3)2

()a b c +- 【设计意图】

借助恒等式教学,复习和介绍一些常用的乘法公式,并从量词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公式.事实上,在恒等式2

2

2

()2a b a ab b +=++中, 用b -替换b ,有:2

2

2

()2a b a ab b -=-+

用b c +替换b :2

2

2

2

2

2

()2()()222a b c a a b c b c a b c ab ac bc ++=++++=+++++ 例1 化简2

2(21)(1)x x +--.

解 (方法一)可以利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即

22(21)(1)x x +-- 22441(21)x x x x =++--+

236x x =+.

(方法二)可以将21x +和1x -分别看成一个整体,然后使用平方差公式,即

22(21)(1)x x +--

[(21)(1)][(21)(1)]x x x x =++-+--

23(2)36x x x x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培养学生选取适当方法进行运算的数学素养. 例2 (1)计算:(6)(1)x x -+

(2)分解因式:2

56x x ++

【设计意图】对比恒等式两个方向的运算差别;讲解“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练习1】(1)计算:(2)(3)x x --

(2)分解因式:2

56x x +-

答案:例2(1)2

56x x --;(2)(2)(3)x x ++ 练习1(1)256x x -+;(2)(6)(1)x x +-

(三)方程的解集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或根). 一个方程所有的解所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方程的解集. 例3 求方程2

560x x ++=的解集. 解 因为2

56(2)(3)x x x x ++=++,

所以原方程可以化为(2)(3)0x x ++=, 从而可知20x +=或30x +=, 即2x =-或3x =-, 因此方程的解集为{2,3}--

【设计意图】练习“十字相乘法”;复习集合的表达,可以让学生比较“描述法”与“列举法”的不同表达.

【练习2】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2

560x x -+=;(2)2

120x x --=;(3)2

210x x -+= 答案:(1){2,3}(2){4,3}-(3){1}

【设计意图】巩固“十字相乘法”;熟练解集的表达;可根据学生情况增加适当的练习. 例4 求关于x 的方程2ax =的解集,其中a 是常数. 解 当0a ≠时,在等式2ax =两边同时乘以

1a ,得2x a =,此时解集为2a ??

????

. 当0a =时,方程变为02x =,这个方程无解,此时解集为?. 综上,当0a ≠时,解集为2a ??

????

;当0a =时,解集为?.

【设计意图】此题可根据学生情况选做;熟悉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会无解的表达为空集. 三、归纳总结: 1.等式的性质 2.恒等式

3.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4.方程的解集

2.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1)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5、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配方法的理解;

6、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实根个数的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引入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化繁为简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8、结合具体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借助数学抽象转化为方程求解问题进行求解运算,提

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结合配方法深化对判别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

教学难点:

对于通过换元可以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高次方程或者其他形式的方程的换元转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九章算术》第九章“勾股”问题二十: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一十四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

问题二十的译文:今有正方形小城,其边长是未知数,城墙各边正中都开有一门.出北门,20步处有一棵树,出南门14步,转向西走1775步恰好能看见那棵树.求正方形小城的边长是多少.

根据题中的描述可

作出示意图,如图所

示,其中A点代表北

门,B处是木,C点

代表南门,而且

20

CD=,1775

DE=,求正方形的边长.

AB=,14

【设计意图】

1.以《九章算术》中的例子作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意在展示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和我国数学文化悠久的历史,引导师生共同学习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并激励学生将有关数学文化发扬光大.

附.《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术十书》(唐汉之间出现的十部算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过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发展成为现今定本的.魏晋是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时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又说“汉北平侯张苍,大思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也”.可见《九章算术》上承先秦数学发展之源流,入汉之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方才最后成书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2.学生对于实际问题抽象得到的方程用上节课复习的十字相乘法求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为引入配方法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索

面对我们用因式分解法不容易得到解集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该如何下手去研究呢? 提出问题: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可以怎样得到这种方程的解集?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容易得到解集的一元二次方程出发,逐步一般化,引出配方法. 注意我们所想解决的是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具体问题,所以我们首先研究的是可以化为

2x t =的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其中t 为常数.

【学生活动1】

1.独立完成P48的第一个探索与发现;

2.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下各自的答案. 一般地,方程2

x t =:

一般地,方程()2

x k t -=:

【设计意图】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答案不是问题,能否真的懂得“尝试与发现”想得到的内容才是关

键,还有就是在发现过程中所蕴含的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研究方法.书上之所以分成两个“尝试与发现”想必原因如此,交流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梳理下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从特殊问题入手研究一类问题,然后适度放开限制条件,尝试把问题向已经掌握的特殊问题进行转化,最后彻底放开,结合前面的经验,把一般问题都转化为特殊问题进行解决.切忌不要变成背默填空的形式. 【学生活动2】

3.结合前面教师的讲解,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第二部分的“尝试与发现”;

4.相互交流,谈谈“尝试与探究”的结果与初中所学的公式法求解的关系以及判别式研究方程根的情况的异同.

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化为()2

x k t -=的形式,过程如下:

从而可知,2

4b ac ?=-的符号情况决定了上述方程的解集情况:

(3)当2

40b ac ?=-<时,方程的解集为?. 【设计意图】

本课时的主旨内容在此,数学探索过程远比数学求解过程重要的多,也是数学学习最想

带给学生的最核心的“知识”,经历探索过程,体会数学的学习中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式和

数学问题间相互转化的研究方法.

三、例题讲解

分析:面对一个有根号的方程,如何去掉根号化为一个普通方程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式是能否通过完全平方的方式去掉根号呢?

所以2

212y y -+=, 所以()2

12y -=,

方程两边平方得:2

214x x x -+=, 化简得:2

610x x -+=,

所以,2

698x x -+=, 所以,()2

38x -=,

【设计意图】

对于初中掌握的比较好的同学,这个问题初三就可以解决,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我想是基

于两方面的考虑(如果学生没有想到,不建议讲方法二),一个是突出换元法,另一个是关注使用换元法的限制条件(讲方法二的时候虽然不是换元法,但也要关注限制条件).数学是一门追求严谨的科学,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变形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预案,这个预案可以是方式方法上的,如书上所强调的更换字母同时提出限制条件,也可以是思想上的,比如不更换字母,那么我们需要在一开始就想好我们对求解的未知数的限制.

四、课堂练习

1. 求下列方程的解集: (1)4

2

20x x --=;

【设计意图】巩固换元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在求解的计算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十字相乘法和配方法的求解方式

的实数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0)

(0,1)-

【设计意图】以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背景,进一步深化第一章的集合的相关内容,结合具体的问题,巩固方程根的判别.

3. (课本第80页A组第15题)

如图,要在长25m的墙EF的一边,

通过砌墙来围一个矩形花园ABCD,

与围墙平行的一边BC上要预留3m

宽的入口(如图中MN所示,入口不

用砌墙),用能砌46m长墙的材料砌

299m?

墙,当矩形的长BC为多少米时,矩形花园的面积为2

【设计意图】再次体会数学抽象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五、归纳总结:

1.配方法从特殊到一般求解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2.借助换元法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赏析.

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2)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9、 结合学生已经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推导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0、 训练学生借助韦达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11、

让学生在利用韦达定理求解相关代数数值的过程中,体会代换的思想,训练学生数

学抽象、数学运算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

韦达定理的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

结合韦达定理,借助代换的思想求解代数式的值.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1:我们知道,当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解集不是空集时,这个方程

当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解集不是空集时两根和与两根积的值呢?

【学生活动1】

1.学生自主通过计算完成课本第110页上面的“尝试与发现”;

2.让学生对结论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问题2:我们得到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都是由方程的系数确定的,这一结论对两根相等的情况也是适用的,那么能否结合它们与系数的关系,换一种方式得到两根和与两根积的值呢?

分析:除了对方程求解的传统做法,我们能否把方程的两根视为已知量,寻找它们与系数的关系呢?

解:设方程()2

00ax bx c a ++=≠有两根12,x x ,则原方程可改写为

12()()0a x x x x --=,

展开得:2

1212()0ax a x x x ax x -++=,

与原方程比较可知对应系数应该相等, 即1212()a x x b

ax x c

-+=??

=?,

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关系也称为“韦达定理”.

弗朗索瓦·韦达(Fran?ois Viète,1540~1603),法国杰出数学家.年轻时当过律师,后来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他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所以人们把叙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结论称为“韦达定理”),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韦达利用精湛的数学方法,成功破译西班牙的军事密码,为他的祖国赢得战争主动权.

(来自百度百科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68376691.html,/item/韦达/174387?fr=aladdin)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探索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

根与系数关系的“尝试与发现”,是对学生以往所学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深化和小结.到此为止,总结了初中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常用解法:十字相乘法、配方法、公式法.引入韦达定理,是面对求相关代数式值时不求解的经典做法,但要注意方程根的存在情况.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补充的比较系数法对韦达定理的推理,重点不是方法,而是对韦达定理结构特征的分析,正式基于这种分析,才顺理成章的去比较对应系数.

二、例题讲解,深化理解 例(课本50页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

2340x x +-=的两根为1x 与2x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2

12x x +;

12x -.

思考:我们都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

解: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得

(1)由上有

(2)因为

补充

(4)3

3

12x x +.

(4)

【设计意图】前两问鼓励学生尝试求解求值,同时对比韦达定理的求解过程,注重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后两问,想必在前期比较的基础上,一个是问题的复杂程度有变化,学生不太可能选择求解后求值;一个是在比较后,学生会发现处理类似问题韦达定理会相对容易.这个时候,不但要关注结果的求解,而其中的整体代换的思想帮助孩子结合所求向已知靠拢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课本P51页练习B 第2

题)

1x 与2x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2

1212x x x x +;

12123

, 2.2

x x x x +=-=-

参考答案:(1

);(2

2. (课本P51页练习B 第3题)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210x x m -+-=的两根同号,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1,2](.

四、归纳总结:

1.韦达定理的内容(为什么只给出两条?)

2.使用韦达定理要注重的细节.

2.1.3方程组的解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2、 帮助学生掌握方程组解集的写法; 13、 使学生理解消元思想;

14、

让学生经历求解方程组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方程组解集的书写,求解方程组. 教学难点: 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求下列方程的解集,并回答其中元素的个数: (1)22410x x +-= (2)410x -= (3)40x y -= 【设计意图】

为后面方程组解集的书写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方程组的解集

【定义】在方程组中,由每个方程的解集得到的交集称为这个方程组的解集. 例1 求方程组40

3x y x y -=??

-=?

的解集。

解:40

3

x y x y -=??

-=?①②

将①-②可以消去y ,得到1x =-,

代入②式可得到:4y =-,从而得出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4)x y =--. 因此,方程组的解集为:{}(1,4)--. 【说明】

从定义直接理解解集的书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两个无限集如何取交集不易理解。

建议从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入手,结合图形理解交集。

另外可以向学生强调以下几点: (1)解(,)(1,4)x y =-是1

4x y =-??

=-?

的简写形式; (2)解集也可以用描述法书写,更为简洁;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中的元素可以看成是点,也可以看成为有序的二元数组; (4)例题中用了“加减法”消元,也可以用“代入法”消元. 【练习】

(1)1,

3x y x y -=??

+=? (2)21,423x y x y -=??-=?

【设计意图】

一方面练习解集的书写,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解集的多种情况。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的几何解释”如下:

例2 书P52—“情境与问题”

《九章算术》第八章“方程”问题一: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解:设上禾实一秉x 斗,中禾实一秉y 斗,下禾实一秉z 斗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

3239,2334,2326.x y z x y z x y z ++=??

++=??++=?

将①-②可以消去z ,得到:5x y -=,即:5y x =- ④ 将②×3-③可以消去z ,得到:5776x y += ⑤

将④代入⑤可以消去y ,得到:374

x =. 从而得出这个方程组的解为371711

(,,)(,,)444

x y z =.

因此,方程组的解集为:371711(,,)444??

???

?. 【设计意图】

通过例2的分析,希望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同时渗透数学文化;

(2)明确解决方程组的核心思想是“消元”,学会化归、转化思想; (3)类比二元方程组解集的书写,明确三元方程组解集的书写形式.

例3 求方程组225

1

x y y x ?+=?=+?的解集.

解:2251

x y y x ?+=??

=+??①②

将②代入①,整理得:220x x +-= , 解得:1x =,或2x =-.

利用②可知,1x =时,2y =;2x =-时,1y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集为:{}(1,2),(2,1)--.

例4 求方程组2222

2

(1)(2)1x y x y ?+=??-+-=?? 的解集. 解:22

22

2

(1)(2)1

x y x y ?+=??-+-=??①②

由①-②整理得:230x y +-=,即:32x y =-③

将③代入①,可得:2

51270y y -+=, 可解得:1y =,或7

5

y =

. 利用③可知,1y =时1x =;75y =

时,15

x =. 因此,方程组的解集为:17(1,1),(,)55?

??

??

?. 【设计意图】

例3、例4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要学生体会解方程组的核心思想:消元.至于几何意义,不建议在此处补充加深.

【信息技术求解方程及方程组】

利用免费数学软件GeoGebra 介绍如何利用软件解决数学问题.

三、归纳总结: 如何求解方程组的解集: 1)明确解集元素(n 元数组); 2)解决的基本思想:消元; 3)解决的基本手段:代入、加减.

2.2.1不等式及其性质第1课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5、使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找到不等关系,并能列出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抽象成数学问

题;

16、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联想,得到不等式的简单性质,并学会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17、使学生掌握“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18、让学生对不等式性质进行直观解释和逻辑证明,逐步提升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发

展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联想,得到不等式的简单性质,并学会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掌握做差法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教学难点:

不等式性质的直观解释和逻辑证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学生活动1】

1.自己阅读书P58 —情境与问题;

2.再举出两个描述不等关系的实例;

3.回忆前面学习过哪些不等号,思考书P58想一想.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通过高速公路上车速的限定范围创设情境,并且让学生通过模仿,类比写出客车和货车行驶速率满足的不等式.使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找到不等关系,并能列出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抽象成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回顾不等式的概念,并可以补充更多相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2】

4.怎样理解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

5.对比等式,不等式会有哪些类似性质;

6.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

将实际的不等关系写成对应的不等式时,需要用到相应的数学符号,为后面学习不等式性质做铺垫;借助数轴,让学生观察实数的大小与数轴上点的运动的关系,体会数轴上点的运动引起实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直观感受到比较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直观感受到比较较大小的原则,这有助于学生从形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如果a >b ,那么a -b 是正数;如果a

(1)0;(2)0;(3)0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常用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人教版高中数学《导数》全部教案

导数的背景(5月4日) 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的比的极限的具体意义 教学重点 瞬时速度、切线的斜率、边际成本 教学难点 极限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瞬时速度 问题1:一个小球自由下落,它在下落3秒时的速度是多少? 析:大家知道,自由落体的运动公式是2 2 1gt s = (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 当时间增量t ?很小时,从3秒到(3+t ?)秒这段时间内,小球下落的快慢变化不大. 因此,可以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反映小球在下落3秒时的速度. 从3秒到(3+t ?)秒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增量: 222)(9.44.2939.4)3(9.4)3()3(t t t s t s s ?+?=?-?+=-?+=? 从而,t t s v ?+=??= - -9.44.29. 从上式可以看出,t ?越小,t s ??越接近29.4米/秒;当t ?无限趋近于0时, t s ??无限趋近于29.4米/秒. 此时我们说,当t ?趋向于0时,t s ??的极限是29.4. 当t ?趋向于0时,平均速度t s ??的极限就是小球下降3秒时的速度,也叫做 瞬时速度. 一般地,设物体的运动规律是s =s (t ),则物体在t 到(t +t ?)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为t t s t t s t s ?-?+= ??)()(. 如果t ?无限趋近于0时,t s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就说当t ?趋向于0时,t s ??的极限为a ,这时a 就是物体在时刻t 的瞬时速度. 2. 切线的斜率 问题2:P (1,1)是曲线2x y =上的一点,Q 是曲线上点P 附近的一个点,当点Q 沿曲线逐渐向点P 趋近时割线PQ 的斜率的变化情况.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_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4.教师与学生结合图形共同得出棱柱相关概念以及棱柱的表示。 5.提出问题:各种这样的棱柱,主要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以根据不同对棱柱分类? 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6.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7.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圆柱,从而概括出圆标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8.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9.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10.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多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合而成。请列举身边具有已学过的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并说出组成这些物体的几何结构特征?它们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成的?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5.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 四、巩固深化 练习:课本P7 练习1、2(1)(2) 课本P8 习题1.1 第2、3、4题 五、归纳整理 由学生整理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高中数学_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第一章课文目录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结构: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 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圆台也有侧面、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4)球 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为球;

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5)组合体 由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组成的复杂的几何体叫组合体。 几种常凸多面体间的关系 名称棱柱直棱柱正棱柱 图形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 行,而其余每相 邻两个面的交线 都互相平行的多 面体 侧棱垂直于底面 的棱柱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 直棱柱 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侧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全等的矩形对角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 的形状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多 边形 与底面全等的正多 边形 名称棱锥正棱锥棱台正棱台图形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 边形,其余各面 底面是正多边 形,且顶点在底 用一个平行于 棱锥底面的平 由正棱锥截得 的棱台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育精品资料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数学 《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 《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二2 知识与技能: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 2、会用两种方法求圆的标准方程:(1)待定系数法;(2)利用几何性质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性质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 问题:①圆的定义?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①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确定圆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 问题:②如果把直线放在直角坐标系下,那么其对应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如果把一个圆放在坐标系下,其方程有什么特征?如何写出这个圆的所在的方程? 二、探索研究: 确定圆的基本条件为圆心和半径,设圆的圆心坐标为A(a,b),半径为r 。(其中a 、b 、r 都是常数,r>0)设M(x,y)为这个圆上任意一点,那么点M 满足的条件是(引导学生自己列出) P={M||MA|=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让学生写出点M 适合的条件 r = ① 化简可得:222()()x a y b r -+-= ② 方程②就是圆心为A(a,b),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总结出点00(,)M x y 与圆222()()x a y b r -+-=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2)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3)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 三、知识应用与解题研究 (一)练习 1、指出下列方程表示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1) 222=+y x ; (2) 5)1()3(22=-+-y x ; (3)222)1()2(a y x =+++(0≠a )。

高一数学教案人教版

高一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一: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全册教案】 教育精品资料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与程序框图???????????????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教案

2.1.1函数 教案(2) 教学目标:理解映射的概念; 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1.通过对教材上例4、例5、例6的研究,引入映射的概念. 注:1,补充例子:投掷飞标时,每一支飞标射到盘上时,是射到盘上的唯一点上。于是,如果我们把A 看作是飞标组成的集合, B 看作是盘上的点组成的集合,那么,刚才的投飞标相当于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且A 中的元素对应B 中唯一的元素,是特殊的对应. 同样,如果我们把A 看作是实数组成的集合,B 看作是数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或把A 看作是坐标平面内的点组成的集合,B 看作是有序实数对组成的集合,那么,这两个对应也都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并且和上述投飞标一样,也都是A 中元素对应B 中唯一元素的特殊对应.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A →B.其中与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B 中的元素b 叫做a 的象,a 叫做b 的原象. 2,强调象、原象、定义域、值域、一一对应和一一映射等概念 3.映射观点下的函数概念 如果A ,B 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 到B 的映射f :A →B 就叫做A 到B 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 ∈A ,y ∈B.原象的集合A 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象的集合C (C ?B )叫做函数y=f(x)的值域.函数符号y=f(x)表示“y 是x 的函数”,有时简记作函数f(x). 这种用映射刻划的函数定义我们称之为函数的近代定义. 注:新定义更抽象更一般 如:(狄利克雷函数)是无理数)(是有理数)? ??=x 0x (1)x (f 4.补充例子: 例1.已知下列集合A 到B 的对应,请判断哪些是A 到B 的映射?并说明理由: ⑴ A=N ,B=Z ,对应法则:“取相反数”; ⑵A={-1,0,2},B={-1,0,1/2},对应法则:“取倒数”; ⑶A={1,2,3,4,5},B=R ,对应法则:“求平方根”; ⑷A={α|00≤α≤900 },B={x|0≤x ≤1},对应法则:“取正弦”. 例2.(1)(x ,y )在影射f 下的象是(x+y,x-y),则(1,2)在f 下的原象是_________。 (2)已知:f :x →y=x 2是从集合A=R 到B=[0,+∞]的一个映射,则B 中的元素1在A 中的原象是_________。 (3)已知:A={a,b},B={c,d},则从A 到B 的映射有几个 。 【典例解析】 例⒈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为什么? ⑴A=(0,+∞),B=R,对应法则是"求平方根"; ⑵A={x|-2≤x≤2},B={y|0≤y≤1},对应法则是f:x→y=4 2 x (其中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 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 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 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 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拄、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 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鬲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董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槪括。 三、教学用具 (1) 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槪括。 (2) 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 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 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 特点是什么 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毎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 也可表示为 )两种。 如A={2,4,8,16},则4∈A ,8∈A ,32 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A 记作 a ?A (或a A )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请回答:已知a+b+c=m ,A={x|ax 2+bx+c=m},判断1与A 的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 . 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 与集合B 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

人教B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2 a b ab +≤(第1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2 a b ab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a b ab +≤ 等号成立条件 1.课题导入 2 a b ab +≤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设计意图】由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引出新课,使数学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 ◆ 教学过程 ◆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目标 ◆ 教材分析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 ,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 2 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 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 =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有 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2R,,2 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 22)(2b a ab b a -=-+ 当2 2 ,()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 ≥-b a ,即.2)(2 2 ab b a ≥+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2 a b ab +≤ 特别的,如果a >0,b >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0,b>0)2 a b ab +≤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2 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要证 2 a b ab +≥ (1) 只要证 a +b ≥ (2) 要证(2),只要证 a +b - ≥0 (3) 要证(3),只要证 ( - )2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 =b 时,(4)中的等号成立. (3)理解基本不等式2 a b ab +≤的几何意义 探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教案(最全最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 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 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

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 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 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 (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 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 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全套教案

第1,2课时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始 边 终 边 顶 点 A O B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课题: §1.1.1正弦定理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 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 Ⅱ.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图1.1-1)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 义 , 有 sin a A =, sin b B =,又s i n 1 c C ==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 =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sin sin sin a b c = = C a B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x-<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73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II)讲授新课 1.集合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指出: (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说明: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同样集合也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可描述,不可定义。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4: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成立。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 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A={2,4,8,16},则4∈A ,8∈A ,32?A.(请学生填充)。 (2) 互异性:即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说明: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对象.因此,以后提到集合中的两个元素时,一定是指两个不同的元素. 如:方程(x-2)(x-1)2 =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 1,1,-2 } (3)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III )课堂练习 (IV )课时小结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确定性可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用于判定集合的关系。

人教B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Jab色丰(第1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 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 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 好的思维品质. 1. 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 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3.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 --------------- J 【教学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ab 的证明过程; 2 【教学难点】 基本不等式■. ab -―b等号成立条件 2 1?课题导入 基本不等式,ab 乞上的几何背景: 2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 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你能在这个图 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设计意图】由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引出新课,使数学贴近实际,来源于生活.

2 ?讲授新课 1 ?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 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 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a2b2.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正方形的面积为a2 b2.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 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a2 b2 2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 2 2 a b 2ab. 2.得到结论: 般的,如果a,b R,那么a2 b2 2ab(当且仅当a b时取""号) 3. 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a2 b2 2ab (a b)2 2 2 当a b时,(a b) 0,当 a b时,(a b) 0, 所以,(a b)20,即(a2 b2) 2ab. a b 4. (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 ,ab 2 特别的,如果a>0, 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可得a b 2.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b ^-b(a>0,b>0) 2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ab 乞上 2 2

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优秀教案设计

第四章《圆与方程》全章备课 教材分析:本章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圆的方程,并通过圆的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几何对象的方程,并通过方程研究几何对象,这是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坐标系把点与坐标、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实现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结合,坐标法是贯穿本章的灵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知识结构与联系,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2)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的归纳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框图对本章知识进行系统的小结,直观、简明再现所学知识,化抽象为直观,易于识记,同时凸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的整合、梳理,理会空间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及其互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各知识点间的网络关系。 难点:在空间如何实现平行关系、垂直关系、垂直与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整合知识,发展思维 1、圆的方程及其特点: (1)标准方程:2 2 2 ()()x a y b r -+-= (2)一般方程:022 =++++F Ey Dx y x (042 2>-+F E D ) x 2和y 2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 (3)圆的一般方程是一种特殊的二元二次方程,代数特征明显;圆的标准方程则指出了圆心坐标与半径大小,几何特征较明显。 (4)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可以相互转化。 2、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外;2200()()x a y b -+-=2r ,点在圆上; 2200()()x a y b -+-<2r ,点在圆内。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方法一:直线与圆有无公共点,等价于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方程有几组解,直线与圆就有几个公共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直线与圆就没有公共点。 方法二:判断圆C 的圆心C 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关系: (1)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离;——求圆上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值; (2)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切;——求圆的切线方程; (3)当r d <时,直线l 与圆C 相交;——求弦长。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方法一:圆与圆有无公共点,等价于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方程有几组解,圆与圆就有几个公共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圆与圆就没有公共点。 方法二:依据圆心距l = |C 1C 2|与两半径长的和21r r +或两半径的差的绝对值||21r r -的大小关系,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1)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离;(2)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外切; (3)当<-||21r r 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 (4)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切;(5)当||21r r l -<时,圆1C 与圆2C 内含。 3、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二)应用举例,深化巩固 例1、一圆与y 轴相切,圆心在直线x – 3y = 0上,且直线y = x 截圆所得弦长为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