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稳定性

整体稳定性
整体稳定性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概述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指结构的整体工作能力,以及抵御抗倾覆、抗连续坍塌的能力。

结构的失稳破坏是一种突然破坏,人们没有办法发觉及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其导致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结构发生失稳破坏。

1.1稳定性的分析层次

在对某个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实际上应该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单根构件的稳定性分析。比如一根柱子、网壳结构的一根杆件、一个格构柱(桅杆)等。单根构件的稳定通常可以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设计。不过对于由多根构件组成的格构柱等子结构,还是需要做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二)是整个结构的稳定分析。比如整个网壳结构、混凝土壳结构等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分析。整体稳定性分析目前只能根据有限元计算来实现。

1.2整体稳定性分析的内容

通常,稳定性分析包括两个部分:Buckling分析和非线性“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分析。

(1)Buckling分析(屈曲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结构开始变得不稳定时的临介荷载和屈曲结构发生屈曲响应时的模态形状的技术。)

Buckling分析是一种理论解,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衡量一个理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及对应的失稳模态。目前几乎所有的有限元软件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Buckling分析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过程,所以比较省时省力,可以在理论上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进行初期的预测。但是由于Buckling分析得到的是非保守结果,偏于不安全,所以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但是Buckling又是整体稳定性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因为一方面Buckling可以初步预测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施加的荷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Buckling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屈曲模态,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提供结构初始几何缺陷分布。

(2)非线性稳定分析

由于Buckling分析是线性的,所以它不可以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所以如果在发生屈曲之前部分构件进入塑性状态,那么Buckling也是无法模拟的。所以必须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结构进行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材料弹塑性等实际因素的稳定性分析。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利用弧长法对结构进行“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技术,来达到计算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目的。

由于弧长法属于一种非线性求解方法,而且在非线性稳定分析中通常需要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弹塑性,所以通常需要求助于通用有限元软件。比如ANSYS、ABAQUS、NASTRAN、ADINA等。

在这些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可以较好的计算结构的屈曲前、屈曲后性能。通常通过“荷载-位移”曲线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结构的极限稳定承载力。通过有限元软件不但可以较好的对结构进行非线性稳定分析,同时还可以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材料非线性、材料弹塑性等问题。基本上可以实现对结构的真实模拟分析。

1.3整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而且在今后很长的段之间内仍将是热门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初始几何缺陷、焊接应力、材料非线性、荷载形式等。所以很多问题需要大家深入考虑。

2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中,属于失稳破坏的形式包括:结构和构件的整体

失稳;结构和构件的局部失稳。钢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因结构形式的不同、截面形式的不同和受力状态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

下面主要介绍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的整体稳定性、梁的整体稳定性、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2.1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

当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处于平衡位置时,微小外界扰动使其偏离平衡位置,若外界扰动撤除后仍能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则平衡是稳定的;若构件不能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但仍能保持在新的平衡位置,则构件处于临界状态,也称随遇平衡;若构件不能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且在微小扰动下产生很大的弯曲变形或扭转变形或既弯又扭的弯扭变形而丧失承载能力,则称这种现象为轴心受压构件丧失整体稳定性或屈曲。

(a)弯曲屈曲(b)扭转屈曲(c)弯扭屈曲

(1)双轴对称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式一般为弯曲屈曲,当截面的扭转刚度较小时(如十字形截面)有可能发生扭转屈曲。

(2)单轴对称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绕非对称轴屈曲时,为弯曲屈曲;若绕对称轴

屈曲时,由于轴心压力所通过的截面形心与截面的扭转中心不重合,此时发生的弯曲变形总伴随着扭转变形,属于弯扭屈曲。

(3)截面无对称轴的轴心受压构件,其屈曲形式都属于弯扭屈曲。

2.11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无初弯曲和残余应力以及荷载无初偏心的轴心受压构件为理想轴心受压构件。

(1)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曲失稳

欧拉(Euler)早在1744年通过对理想轴心压杆的整体稳定问题进行的研究,当轴心力达到临界值时,压杆处于屈曲的微弯状态。在弹性微弯状态下,根据外力矩平衡条件,可建立平衡微分方程,求解后得到了著名的欧拉临界力和欧拉临界应力。

由上述公式可知:

①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临界力随抗弯刚度的增加和构件长度的减小而增大;

②当构件两端为其它支承情况时,通过杆件计算长度的方法考虑。 ③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在临界状态时,构件从初始的平衡位行突变到与其临近的另一平衡位形(由直线平衡形式转变为微弯平衡形式),表现为平衡位形的分岔,称为分支点失稳,也称第一类稳定问题。

(2)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扭转失稳

如下图所示为一双轴对称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N 作用下,除可能截面两个对称轴x 和y 发生弯曲失稳外,还可能绕构件的纵轴z 轴发生扭转失稳。与弯曲失稳分析同理,假设构件两端为简支并符合夹支条件(端部截面可自由翘曲,但不能绕z 轴转动 。建立微小扭转情况下的平衡方程:

'''''

2

i00t GI N EI ω???-+-=

(3)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扭失稳

如下图所示,为一单轴对称T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在N作用下,绕截面的对称轴y失稳时为弯扭失稳。

发生弯扭失稳的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可分别建立在临界状态时微小弯曲和弯扭变形的两个平衡微分方程。假定构件两端为简支并符合夹支条件。

2.12各种缺陷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理想轴心受压构件在实际结构中并不存在,实际结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般指几何缺陷和力学缺陷。

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缺陷的存在降低了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因此不能直接用理想条件所得到的临界力作为设计标准,而应考虑缺陷的影响。

(1)初弯曲对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实际的轴心受压构件在加工制作和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构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微小弯曲,称为初弯曲。经实测得到的型钢和焊接组合截面钢构件的初弯曲形状如图中实线所示:

初弯曲的存在使轴心杆丧失稳定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直杆在荷载达到临界力时失稳属于平衡分岔问题(第一类稳定问题)。有初弯曲的轴心压杆,其杆长中点处受力最不利随着荷载和挠度的增大,部分截面进入塑性,杆件刚度逐渐降低。如果让杆长中点截面边缘的压应力等于钢材屈服点,将此时的平均应力作为临界应力,即为边缘屈服准则。

(2)荷载初偏心对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当作用于两端的轴向力P 与构件轴线有很小的偏心时,如下图所示,偏心距为e ,此时的受压构件已不是轴心受压状态,而转变为偏心受压构件或称为压弯构件。

1000

/max l a y ==

有初始偏心的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问题是第二类稳定问题,即极值点失稳。对此类问题需要求出荷载—挠度曲线,从而得出临界荷载以及分析偏心对极限荷载的影响。

由上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当构件为完全弹性杆时,荷载—挠度曲线以P=P E为渐近线;实际上由

于初始偏心产生的弯矩使构件常处于弹塑性状态,因此荷载—挠度曲线呈现

图中虚线所示极值点失稳形态,其极限荷载为P u。

②当为某个有限值时,偏心距e越大则柱所能承担的荷载P比理想

条件下的欧拉荷载P E降低越多。

③由于初弯曲、初偏心对受压构件的影响均导致出现极值点失稳现象,

都使构件的承载力有所降低,两种影响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在确定实际构件

的承载力时,通常将两者的影响一并考虑。

(3)残余应力对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型钢轧制、组合截面钢构件制作过程中的焊接及火焰切割等,都可以在

构件中产生自相平衡的应力,即残余应力。残余应力虽然不影响结构的静力

强度,但对疲劳强度、钢材的低温冷脆性能、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均有不

利影响。

①残余应力降低构件的刚度

由于柱截面有残余应力(本例中其峰值为)而提前屈服,导致截

面弹性区缩小所造成的。理想弹塑性体本应该在平均应力达到时屈服,

现在提前在应力为时开始屈服,当翼缘端部的残余应力值更大时,

纤维开始屈服时的平均应力将更小。

如果不是短柱而是一般的中长柱,由于有残余应力使构件截面提前屈服、弹性部分减小,当构件开始屈曲而变为微弯过程中,构件截面只有弹性部分起抗弯作用,构件截面弹性部分减小导致刚度不断降低。

②残余应力降低构件的临界力

以两端铰接的挺直轴心受压轧制宽翼缘工字钢构件为例,由于有残余应力,对存在弹塑性屈曲问题的中长柱,发生屈曲时构件截面只有弹性部分起抗弯作用,则构件的临界力为:

I

I l EI

l

EI P e

2

22

e

2cr ?=

=

ππ

比值

称为临界力折减系数。

相应的临界应力为:

I

I E e

cr ?

=22λπσ

即在非弹性阶段可用切线模量理论计算临界应力

:

当绕强轴(x 轴)弯曲时,若忽略腹板的影响,有:

当绕弱轴(y 轴)弯曲时,有

:

b b e /=τ

截面残余应力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1)残余应力降低了构件的稳定承载力;

(2)同样的截面形式,不同的残余应力发布影响不同; (3)同样的截面,同样的残余应力,对不同的轴影响不同。 (4)实际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

轴心受压构件不发生整体失稳的条件为,截面应力不大于临界应力,并考虑抗力分项系数γR 后,即为:

N ——轴心压力设计值 A ——构件毛截面面积

y

cr cr R y R

f N f

A f N

f

A

σσσ?γγσ?=≤=?=?=≤?即: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可根据表中截面分类和构件长细比,查出。

?——材料抗压设计强度 。

2.2梁的整体稳定性

为了有效地发挥材料的作用,单向受弯的截面常设计得高而窄,以获得弯矩平面内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但这种截面形式的抗扭和侧向抗弯刚度较差。 当弯矩M 较小时,梁仅产生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即使受到偶然的侧向干扰力作用而产生较小的侧向变形,伴随干扰力的去除,侧向变形就会消失。

但当弯矩增大到某一数值

时,梁就会在偶然的很小的侧向干扰力作用

下,突然发生较大的侧向弯曲,且变形不会随干扰你的去除而消失,如果弯矩再稍微增大,侧向弯扭变形将迅速增大,梁随之失去承载力,这种现象称为梁的整体失稳。

梁丧失整体稳定总是变现为受压翼缘发生较大侧向变形和受拉翼缘发生较小侧向变形的弯扭失稳。无缺陷的理想梁弯扭屈曲属于平衡分支点问题,即第一类稳定问题。 (1)梁的整体稳定性

若保证梁不丧失整体稳定性,应使梁所承受的弯矩

小于临界弯矩

以抗力分项系数

。 即:

写成应力表达式:

M x —绕强轴作用的最大弯矩; W x —毛截面模量; φb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2)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cr b

1=y x cr x

x

R

R

y

f

f M M f W

W σσ?γγ

≤=

=x x

b

f

M W

?≤y

λ

受均布弯矩作用的梁,当 时,其整体稳定系数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①工字形截面 截面双轴对称时

截面单轴对称时 式中

——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②2.T 形截面(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绕x 轴)

双角钢组成的T 形截面

部分T 形钢和两块钢板组合的T 形截面

弯矩使翼缘受拉且腹板高厚比

当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增加侧向支承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

2.3

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承受弯矩和轴心压力的构件称为压弯构件。压弯构件也称为梁—柱。 (1)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压弯构件整体失稳形式:

单向压弯构件整体失稳分为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弯曲失稳)和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弯扭失稳)而 双向压弯构件则只有弯扭失稳一种可能 。

I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

21.0744000235

y

y

b

f

λ

?

=-

?

()211.0714000235

20.1y

y

x

b

b

Ah f

W

λ

?

α

=-

?

?

+10.0017b

?

λ=-b

?

λ≤10.0005b

?

λ=-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变形和轴力—位移曲线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一般采用极限荷载计算方法或相关公式计算方法。

i 极限荷载计算方法

弯矩作用平面内极限荷载的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值法。

解析法是在各种近似假定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方法求得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承载力Nux 的解析解,解析法很难得到稳定承载力的闭合解,使用很不方便。数值计算方法可求得单一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承载力N ux 的数值解,可以考虑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适用于各种边界条件以及弹塑性工作阶段,是最常用的方法。

ii 相关公式方法

各国设计规范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多采用相关公式法,得到一个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利用边缘屈服准则,可以建立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轴力与弯矩的相关公式。 受均匀弯矩作用的压弯构件的中点最大挠度:

m 02

021(sec 1)22(sec 1)82(sec 1)[]82/2

M kl

y e N

kl Ml EI kl EI NL kl δ??==- ? ??

?-=-=

式中

为不考虑N (仅受均匀弯矩M )时简支梁的中点挠度,方括号项为压弯构件考虑轴力N 影响(二阶效应)的跨中挠度放大系数。可得:

对于其它荷载作用的压弯构件,也可推导出挠度放大系数近似为 。考虑二阶效应后,两端铰支构件由横向力或端弯矩引起的最大弯矩应为:

式中M x ——构件截面上由横向力或端弯矩引起的一阶弯矩;

——等效弯矩系数,将横向力或端弯矩引起的非 均匀分布弯矩当

量化为均匀分布弯矩;对均匀弯矩作用的压弯构件,

——考虑轴力N 引起二阶效应的弯矩增大系数 为欧拉临界荷载。

进一步考虑构件初始缺陷的影响,并将构件各种初始缺陷等效为跨中最大初弯曲v 0(表示综合缺陷)。假定等效初弯曲为正弦曲线,可得,考虑二阶效应后由初弯曲产生最大弯矩为:

因此,根据边缘屈服准则,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截面最大应力应满足:

式中A 、 ——压弯构件截面面积和最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 令式中M x =0,则满足式关系的N 成为有初始缺陷的轴心压杆的临界力N 0x ,

在此情况下,解出等效初始缺陷:

2

0/8Ml EI δ=sec(/2)kl Ex 2(sec 1)

12/21/kl kl N N -≈

-E 1/(1/)N N -mx x

xmax1Ex

1M M N N β=-mx βEx 1

1N N -2

Ex 2x

EA N πλ=0

xmax2

Ex

1Nv M N N =

-xmax1xmax2mx x 0y 1x 1Ex (1)

x M M M Nv N N

f A W A W N N β+++=+=-1x W

可得:

考虑了压弯构件的二阶效应和构件的综合缺陷,是按边缘屈服准则得到的,由于边缘屈服准则以构件截面边缘纤维屈服的弹性受力阶段极限状态作为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因此对于绕虚轴弯曲的格构式压弯构件以及截面发展塑性可能性较小的构件,可以直接作为设计依据。对于实腹式压弯构件,应允许利用截面上的塑性发展,经与试验资料和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可采用下列修正公式:

II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 i 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弯扭屈曲

弹性稳定理论,对两端简支、两端受轴心压力和等弯矩作用的双轴对称截面实腹式压弯构件,当构件没有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初始几何缺陷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弯扭屈曲临界条件:

()()

1x y 0x Ex 0x 00x Ex

W Af N N N v AN N --=

0x x y

N Af φ=mx x x y 1x y x Ex 1(1)

M N

Af W f N N βφφ+=-mx x x y x 1x y Ex 1(10.8)

M N

Af W f N N βφγ+=-2x

2Ey θcrx

110M N N

N

N

M ????---= ? ? ??

???

单向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变形和轴力—位移曲线

ii 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整体稳定的计算公式 考虑抗力分项系数,规范验算公式:

式中

——截面影响系数:箱形截面 =0.7,其他截面 =1.0;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对于单轴对称截面,采

用换算长细比 确定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对工字形截面和T 形截面的非悬臂构件可按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公式计算;对闭口截面

=1.0。

III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近似计算 工字形截面(含H 型钢): 双轴对称时:

tx x y b 1x

M N

f A W βηφφ+≤ηηηλ

2

1.0744000235

y y

b f λφ=-

?

双角钢T形截面:

——计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时的弯矩等效系数,

(1)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撑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撑点间构件段内的荷载和内力情况确定:

①构件段无横向荷载作用时,,M1和M2是构件段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端弯矩,|M1|≥|M2|;当使构件段产生同向曲率时取同号,产生反向曲率时取异号;

②构件段内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同时作用时使构件段产生同向曲率取

=1.0;使构件段产生反向曲率取

=0.85。

③构件段内无端弯矩但有横向荷载作用时,

=1.0。

(2)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构件,

=1.0。

IV双向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

规范规定,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双轴对称实腹式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面的压弯构件,其稳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M x、M y——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对x轴(工字形截面和H型钢x轴为强轴)和y轴的最大弯矩;

——对x轴和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对工字形截面

(含H型钢)的非悬臂(悬伸)构件,

可按受

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近似公

10.0017

b y

φλ

=-

ty y

mx x

/

x x1x Ex by1y

(10.8)

M

M

N

f

A W N N W

β

β

η

φγφ

++≤

-

my y tx x

/

y y1y Ey bx1x

(10.8)

M M

N

f

A W N N W

ββ

η

φγφ

++≤

-

式计算,

=1.0;对闭口截面,

= =1.0。

等效弯矩系数

应按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有关规定采用;

和应按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的有关的规定采用。

3斜拉桥的整体稳定性

3.1研究现状

(1)1976年M.C.Tang由能量法导出斜拉桥第一类稳定临界力的计

算式:

M.C.Tang同时假定塔柱不变位,将主梁看作弹性地基上的轴心压杆。又提出了主梁压屈临界力的近似计算式及屈曲安全系数分别为:

其中是变化的,即主梁各段轴向压力是拉索拉力的水平分力引起的,是变化的。在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拉索拉力由主梁恒载和塔柱与主梁结构的内力平衡。

(2)F.Leonhardt教授在Pasco-kenewick桥的设计计算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斜拉桥面内稳定性的近似计算方法。他假定塔柱具有无限刚度(即无压缩和水平位移),将斜拉索视为主梁的弹性支承,得出主梁的压屈临界力的计算公式:

1988年钱莲萍、项海帆考虑塔柱变形影响,对上式进行了改进,把式中乘以考虑塔柱变形影响的修正系数。

(3)2000年胡隽、吴海林弹性有限元法,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主梁和桥塔离散为三维板桥单元用悬链线索单元来考虑斜拉索的非线性影响,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座180+400+180m的PC 斜拉桥的施工及成桥状态的稳定分析,得出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

c

P

γ

ξ

()x

β()xα

结构失稳和整体稳定性分析

结构失稳和整体稳定性分析 失稳破坏是一种突然破坏,人们没有办法发觉及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其导致的结果往往比较严重。正因为此,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结构发生失稳破坏。 导致结构失稳破坏的原因是薄膜应力,也就是轴向力或面内力。所以在壳体结构、细长柱等结构体系中具有发生失稳破坏的因素和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网壳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稳定性分析如此被重视的原因。 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研究及工程计算经验,谈谈个人对整体稳定性分析的一点看法,也算做一个小结。 1稳定性分析的层次 在对某个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实际上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单根构件的稳定性分析。比如一根柱子、网壳结构的一根杆件、一个格构柱(桅杆)等。单根构件的稳定通常可以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设计。不过对于由多根构件组成的格构柱等子结构,还是需要做试验及有限元分析。(二)是整个结构的稳定分析。比如整个网壳结构、混凝土壳结构等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分析。整体稳定性分析目前只能根据有限元计算来实现。 2整体稳定性分析的内容 通常,稳定性分析包括两个部分:Buckling分析和非线性“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分析。 (1)Buckling分析 Buckling分析是一种理论解,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衡量一个理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及对应的失稳模态。目前几乎所有的有限元软件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Buckling分析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过程,所以比较省时省力,可以在理论上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进行初期的预测。但是由于Buckling分析得到的是非保守结果,偏于不安全,所以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但是Buckling又是整体稳定性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因为一方面Buckling 可以初步预测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施加的荷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Buckling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屈曲模态,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提供结构初始几何缺陷分布。 另外本人认为通过Buckling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校核单根构件截面设计的合理性。通过Buckling分析得到的屈曲模态,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可能发生的失稳破坏是整体屈曲还是局部屈曲。如果是局部屈曲,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局部屈曲?局部屈曲的荷载因子是否可以接受?是否是由于局部杆件截面设计不合理所导致?这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2)非线性稳定分析 前文已经讲过,Buckling分析是一种理论解。但是由于加工误差、安装误差、温度应力、焊接应力等因素的存在,现实中的结构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初始缺陷,其稳定承载力与理论解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由于Buckling分析是线性的,所以它不可以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所以如果在发生屈曲之前部分构件进入塑性状态,那么Buckling也是无法模拟的。所以必须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结构进行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材料弹塑性等实际因素的稳定性分析。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利用弧长法对结构进行“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技术,来达到计算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目的。

套管安全系数计算

套管安全系数计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套管安全系数计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套管,安全系数,计算,套管,安全系数,计算,下表,抗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医药卫生中查看更多范文。 套管安全系数计算如下表: 抗拉安全系数=68.6710008.95011.8185.02286=? ??Kn

Kn pp= 拉 额 8 .72 .1110008.9- =:其中浮力系数下深每米重量=浮力系数钢拉ppmρ??? 36.20383

.0791.7== 抗挤系数=抗拉 额 mpa pp p抗挤力=〔()〕50= p抗挤力=〔ρ固井时的泥浆密度-(1-掏空系数)ρ下次泥浆密度〕 32588.0823.18==抗内压系数=抗内压额内 mpa

mpa pp 井底最大内压力=50= p内压力=(ρ下次最大泥浆-ρ地层水)套管下深23.31000 8.9202053.5985.09.3233=抗拉系数=? ??Kn ()[]38.12020 2.165.012.100981.0305.21=抗挤系数=

??--?mpa 67.12020 2.100981.0645 .139=抗内压系数=?? 油套φn80 38.41000 8.9175076.2985.08.1903=抗拉系数=???Kn

()[]21.23600 2.165.012.100981.0881.60=抗挤系数= ??--?mpa50.13600 2.100981.036 3.63=抗内压系数=?? 〔s抗挤〕=~ 〔s抗内压〕=~ 〔s抗拉〕=~ 说明: ①本井在计算最大内压力时忽略了地层水产生液柱压力;②泥浆密度均采用1.2g/cm;

基坑稳定性验算

第4章基坑的稳定性验算 4.1概述 在基坑开挖时,由于坑内土体挖出后,使地基的应力场和变形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地基的失稳,例如地基的滑坡、坑底隆起及涌砂等。所以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需要验算基坑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加强防范措施,使地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安全度。 4.2 验算内容 对有支护的基坑全面地进行基坑稳定性分析和验算,是基坑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对基坑稳定性验算主要有如下内容: ①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 ②基坑的抗隆起稳定验算 ③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4.3 验算方法及计算过程 4.3.1基坑的整体抗滑稳定性验算 根据《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采用圆弧滑动面验算板式支护结构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抗滑动稳定性时,应注意支护结构一般有内支撑或外拉锚杆结构、墙面垂直的特点。不同于边坡稳定验算的圆弧滑动,滑动面的圆心一般在挡墙上方,基坑内侧附近。通过试算确定最危险的滑动面和最小安全系数。考虑内支撑或者锚拉力的作用时,通常不会发生整体稳定破坏,因此,对支护结构,当设置外拉锚杆时可不做基坑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4.3.3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图4.1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验算计算简图 采用同时考虑c 、φ的计算方法验算抗隆起稳定性。 ()q D H cN DN K c q s +++=12γγ 式中 D —— 墙体插入深度; H —— 基坑开挖深度; q —— 地面超载; 1γ—— 坑外地表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 2γ—— 坑内开挖面以下至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强平均值; q N 、c N —— 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系数; c 、?—— 为墙体底端的土体参数值; 用普郎特尔公式,q N 、c N 分别为: ?π?tan 2245tan e N q ??? ? ?+=? ()? tan 11-=q c N N 其中 D=2.22m q=10kpa H=7m ?= 240 4.1879.29.1821.181.2181=?+?+?= γ 5.181 7.03.183.09.182=?+?=γ 6.9)22445(tan 24tan 14.302=+ =?e Nq 32.1924 tan 1)16.9(tan 1)1(0=-=-=?Nq Nc 则 Ks=(18.5×2.22×9.6+10×19.32)/18.4(7+2.22)+10=3.27>1.2 符合要求 4.3.4抗渗流(或管涌)稳定性验算 (1)概述

套管安全系数计算

套管安全系数计算如下表: 抗拉安全系数=68.6710008.95011.8185.02286=? ??KN KN P P = 拉 额 8 .72 .1110008.9- =: 其中浮力系数下深每米重量=浮力系数钢 拉P P m ρ??? 36.20383 .0791.7== 抗挤系数=抗拉 额 MPa P P P 抗挤力=0.00981×〔1.2-(1-0.65)×1.2〕×50=0.383 P 抗挤力=0.00981×〔×ρ固井时的泥浆密度-(1-掏空系数0.65)×ρ下次泥浆密度〕 32588.0823.18==抗内压系数=抗内压额内 MPa MPa P P 井底最大内压力=0.00981×1.20×50=0.588MPa P 内压力=0.00981×(ρ下次最大泥浆-ρ地层水)×套管下深 23.31000 8.9202053.5985.09.3233=抗拉系数=? ??KN ()[]38.12020 2.165.012.100981.0305.21=抗挤系数= ??--?MPa 67.12020 2.100981.0645 .139=抗内压系数=?? 油套φ139.7 N80×9.17

38.41000 8.9175076.2985.08.1903=抗拉系数=? ??KN ()[]21.23600 2.165.012.100981.0881.60=抗挤系数= ??--?MPa 50.13600 2.100981.0363 .63=抗内压系数=?? 〔S 抗挤〕=1.0~1.125 〔S 抗内压〕=1.05~1.15 〔S 抗拉〕=1.60~2.00 说明: ①本井在计算最大内压力时忽略了地层水产生液柱压力; ②泥浆密度均采用1.2g/cm ; ③各额定压力查钻井手册表3-8(第160~180页)。

性能稳定性分析

性能稳定性分析 1功角的具体含义。 电源电势的相角差,发电机q轴电势与无穷大系统电源电势之间的相角差。 电磁功率的大小与δ密切相关,故称δ为“功角”或“功率角”。电磁功率与功角的关系式被称为“功角特性”或“功率特性”。 功角δ除了表征系统的电磁关系之外,还表明了各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2功角稳定及其分类。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系统中所有同步发电机均同步运行,即功角δ是稳定值。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如果发电机转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变化后仍能恢复同步运行,即功角δ能达到一个稳定值,则系统就是功角稳定的,否则就是功角不稳定。 根据功角失稳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功角稳定可分为如下三类: 静态稳定(小干扰) 暂态稳定(大干扰) 动态稳定(长过程) 3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及其特点。 定义: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如果能,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态下是静态稳定的。不能,则系统是静态失稳的。 特点:静态稳定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受到微小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系统是否能够维持静态稳定主要与系统在扰动发生前的原始运行状态有关,而与小干扰的大小、类型和地点无关。 4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及其特点。 定义: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的稳态运行状态的能力。通常指第一或第二振荡周期不失步。如果能,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态下该扰动下是暂态稳定的。不能,则系统是暂态失稳的。 特点: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受到较大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不仅与系统在扰动前的运行状态有关,而且与扰动的类型、地点及持续时间均有关。 作业2 5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关系。 表示在发电机组转子上加额定转矩后,转子从停顿状态转到额定转速时所经过的时间。TJ=TJG*SGN/SB 6例题6-1 (P152) (补充知识:当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断开后,转子做匀加速旋转。汽轮发电机极对数p=1。额定频率为50Hz。要求列写每个公式的来源和意义。)题目:已知一汽轮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Tj=10S,若运行在输出额定功率状态,在t=0时其出口处突然断开。试计算(不计调速器作用) (1)经过多少时间其相对电角度(功角)δ=δ0+PAI.(δ0为断开钱的值)(2)在该时刻转子的转速。 解:(1)Tj=10S,三角M*=1,角加速度d2δ/dt2=三角M*W0/Tj=W0/10=31.4RAD/S2 δ=δ0+0.5dd2δ/dt2 所以PI=0.5*2PI*f/10t方 t=更号10/50=0.447 (2)t=0.447时,

次氯酸钠水溶液体系稳定性研究解析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第19卷第3期, 2007年9月Jo ur na l of Zhejiang U niv 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 Vo l. 19No. 3, Sep. 2007 次氯酸钠水溶液体系稳定性研究 杨志祥, 王军明, 牛俊峰, 毛建卫, 曾翎 1 2 1 1 1 (1.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杭州210023; 2. 浙江大学化工厂, 杭州310027 摘要:通过初选, 确定以N a 3PO 4、N a 2H PO 4、N aH 2PO 4为工业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剂组成,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高效复合无机钠盐稳定剂配方, Na 3PO 4、N a 2H PO 4、NaH 2PO 4比例为0. 3%B 0. 1%B 0. 1%。该配方用于工业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 夏季常温30d 分解率由不添加稳定剂的38. 3%下降到12. 7%。关键词:次氯酸钠水溶液; 稳定剂;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 Q131.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798(2007 03-0202-03 Study on Stabilization of Sodium Hypochlorite Aqueous Solution YANG Zh-i xiang , WANG Jun -m ing , N IU Jun -feng , MAO Jian -wei , ZENG Ling

(1. Schoo l of Bio log ical and Chemical Eng ineering , Zhejiang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 , H ang zhou 310023, China; 2. Chemical P lant of Zhejiang U niver sity , H ang zho u 310027, China 1 2 1 1 1 Abstract:T hr oug h the o peratio n o f primary process, the industrial so dium hypochlo rite aque -o us solution stabilizer is confirm ed to be composed o f Na 3PO 4, Na 2H PO 4, N aH 2PO 4. By m eans of the o rtho gonal ex periment, the high efficient for mulation of the inor ganic so dium composite stab-i lizer is also co nfirmed, which is N a 3PO 4B Na 2H PO 4B NaH 2PO 4, w ith the respective proportion of 0. 3%B 0. 1%B 0. 1%.T his formulation of stabilizer w ill be added into the industrial so dium hy -pochlorite aqueous so lution, w hich w ill make the decom posed r ate descend from 38. 3%to 12. 7%under the norm al temperatur e in summ er tim e. Key words:sodium hy pochlorite aqueous so lution; stabilization; or thog onal exper im ent 次氯酸钠NaClO , 英文名sodium hypo -chlorite, 是一种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及防臭剂, 主要用于纸浆、织物等的漂白, 上下水的处理, 医院、饮食业、旅馆及家庭的消毒和杀菌, 也用作化工、医药的原料及有机合成或染料中间体等。 目前, 市售工业次氯酸钠常为有效氯\10%的水溶液, 次氯酸钠水溶液在常温下会发生自然分

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控制

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控制 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控制 1 控制意义: 对结构稳定性的控制,避免建筑在地震时发生倾覆. 当高层、超高层建筑高宽比较大,水平风、地震作用较大,地基刚度较弱时,结构整体倾覆验算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度的控制。 2 规范条文 规范:高规5.4.2条,高层建筑结构如果不满足第5.4.1条(即结构刚重比)的规定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地震、风)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不利影响。 规范:高规5.4.4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所应满足的条件. 高规5.4.1条,当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高规第12.1.6条,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3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 重力二阶效应即P-Δ效应包含两部分,(1)由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2)由水平荷载产生侧移,重力荷载由于侧移引起的附加效应。一般只考虑第(2)种,第(1)种对结构影响很小。 当结构侧移越来越大时,重力产生的福角效应( P-Δ效应)将越来越大,从而降低构件性能直至最终失稳。在考虑P-Δ效应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它相应荷载,并考虑组合分项系数,然后进行承载力设计。 对于多层结构 P-Δ效应影响很小。 对于大多数高层结构, P-Δ效应影响将在5%~10%之间。 对于超高层结构, P-Δ效应影响将在10%以上。 所以在分析超高层结构时,应该考虑 P-Δ效应影响。 (P-Δ效应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规律:中间大两端小) 框架为剪切型变形,按每层的刚重比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 剪力墙为弯曲型变形,按整体的刚重比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 整体抗倾覆的控制??基础底部零应力区控制 4 注意事项 1)结构的整体稳定的调整 当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符合高规5.4.4条,或通过考虑P-Δ效应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后,对于不满足整体稳定的结构,必须调整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只有高宽比很大的结构才有可能发生)。 当整体稳定不满足要求时,必须调整结构方案,减少结构的高宽比。 对一些特殊的工业建筑物,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也应满足整体稳定的要求。 2)结构大震下的稳定 第二阶段设计是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对地震下容易倒塌的结构和有特殊要求的结构,要求其薄弱部位的验算应满足大震不倒的位移限制,并采用相应的专门的抗震构造措施。 对于复杂和超限高层结构宜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 第二阶段的弹塑性变形分析,宜同时考虑结构的P-Δ效应。

稳定性分析答案

稳定性分析 2009-10-14 14:18 1功角的具体含义。 电源电势的相角差,发电机q轴电势与无穷大系统电源电势之间的相角差。 电磁功率的大小与δ密切相关,故称δ为“功角”或“功率角”。电磁功率与功角的关系式被称为“功角特性”或“功率特性”。 功角δ除了表征系统的电磁关系之外,还表明了各发电机转子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 2功角稳定及其分类。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系统中所有同步发电机均同步运行,即功角δ 是稳定值。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如果发电机转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变化后仍能恢复同步运行,即功角δ 能达到一个稳定值,则系统就是功角稳定的,否则就是功角不稳定。 根据功角失稳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功角稳定可分为如下三类: 静态稳定(小干扰) 暂态稳定(大干扰) 动态稳定(长过程) 3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及其特点。 定义: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如果能,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态下是静态稳定的。不能,则系统是静态失稳的。 特点:静态稳定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受到微小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系统是否能够维持静态稳定主要与系统在扰动发生前的原始运行状态有关,而与小干扰的大小、类型和地点无关。 4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及其特点。 定义: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状态下受到大干扰后,各同步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的稳态运行状态的能力。通常指第一或第二振荡周期不失步。如果能,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状态下该扰动下是暂态稳定的。不能,则系统是暂态失稳的。 特点: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受到较大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不仅与系统在扰动前的运行状态有关,而且与扰动的类型、地点及持续时间均有关。 作业2 5发电机组惯性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关系。 表示在发电机组转子上加额定转矩后,转子从停顿状态转到额定转速时所经过的时间。TJ=TJG*SGN/SB 6例题6-1 (P152) (补充知识:当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断开后,转子做匀加速旋转。汽轮发电机极对数p=1。额定频率为50Hz。要求列写每个公式的来源和意义。)题目:已知一汽轮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Tj=10S,若运行在输出额定功率状态,在t=0时其出口处突然断开。试计算(不计调速器作用) (1)经过多少时间其相对电角度(功角)δ=δ0+PAI.(δ0为断开钱的值)(2)在该时刻转子的转速。 解:(1)Tj=10S,三角M*=1,角加速度d2δ/dt2=三角M*W0/Tj=W0/10=S2 δ=δ0+δ/dt2 所以PI=*2PI*f/10t方 t=更号10/50=

运用平衡判据探讨系统的平衡稳定性条件

运用平衡判据探讨系统的平衡稳定性条件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运用平衡判据探讨系统的平衡稳定性条件 系(部) 学科门类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运用平衡判据探讨系统的平衡稳定性条件 摘要 熵判据是讨论热力学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最基本判据,但在实际热力学过程中可 以引入其它判据进行讨论。本文探讨了系统在熵和体积不变时,由内能判据出发,再结 合雅克比行列式,详细推证了平衡稳定性条件。该方法条理清楚,步骤简明,便于理解。 关键词:熵判据内能判据雅克比行列式平衡稳定性条件 ABSTRACT Entropy criterion is the most basic criterion in discussing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but we can introduce other criterion for discussion in the actual thermodynamic process.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requirement for a system to reach a equilibrium stability in detail. The discussion is in condition of constant entropy and volum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l energy criterion and the Jacobian. This method is clear, concise, and easy to master. Key words: entropy criterion internal energy criterion Jacobian the equilibrium stability condition

51 PKPM计算关于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控制

1.PKPM计算关于结构稳定性的验算与控制2011-9-19 20:10 阅读(458) 转自土木工程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68660936.html, A 控制意义: 对结构稳定性的控制,避免建筑在地震时发生倾覆. 当高层、超高层建筑高宽比较大,水平风、地震作用较大,地基刚度较弱时,结构整体倾覆验算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度的控制。 B 规范条文 规范:高规5.4.2条,高层建筑结构如果不满足第5.4.1条(即结构刚重比)的规定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地震、风)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的不利影响。 规范:高规5.4.4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所应满足的条件. 高规5.4.1条,当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应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 高规第12.1.6条,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C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 重力二阶效应即P-Δ效应包含两部分,(1)由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重力效应;(2)由水平荷载产生侧移,重力荷载由于侧移引起的附加效应。一般只考虑第(2)种,第(1)种对结构影响很小。 当结构侧移越来越大时,重力产生的福角效应(P-Δ效应)将越来越大,从而降低构件性能直至最终失稳。 在考虑P-Δ效应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它相应荷载,并考虑组合分项系数,然后进行承载力设计。 对于多层结构P-Δ效应影响很小。 对于大多数高层结构,P-Δ效应影响将在5%~10%之间。 对于超高层结构,P-Δ效应影响将在10%以上。 所以在分析超高层结构时,应该考虑P-Δ效应影响。 (P-Δ效应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规律:中间大两端小) 框架为剪切型变形,按每层的刚重比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 剪力墙为弯曲型变形,按整体的刚重比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 整体抗倾覆的控制??基础底部零应力区控制 D 注意事项 >>结构的整体稳定的调整 当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符合高规5.4.4条,或通过考虑P-Δ效应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后,对于不满足整体稳定的结构,必须调整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只有高宽比很大的结构才有可能发生)。

材料的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计算三角

第四节 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强度条件. 强度计算。三角函数 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在拉力作用下,当变形很小时就会突然断裂,脆性材料断裂时的应力即强度极限σb ;塑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在拉断之前已出现塑性变形,在不考虑塑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的情况下,考虑到构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和尺寸,故认为它已不能正常工作,塑性材料到达屈服时的应力即屈服极限σs 。脆性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塑性材料屈服极限σs 称为构件失效的极限应力。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最大工作应力必须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在强度计算中,把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n (称为安全系数),作为构件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许用应力,以[σ]表示。对于脆性材料,许用应力 (5-8) 对于塑性材料,许用应力 (5-9) 其中、分别为脆性材料、塑性材料对应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的确定除了要考虑载荷变化,构件加工精度不同,计算差异,工作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差异(塑性材料或脆性材料)及材质的均匀性,以及构件在设备中的重要性,损坏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安全系数的选取,必须体现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思想,通常由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公布在有关的规范中供设计时参考,一般在静载下,对塑性材料可取;脆性材料均匀性差,且断裂突然发生,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取,甚至取到5~9。 为了保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使构件的最大工作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 (5-10) 上式就是杆件受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条件。根据这一强度条件,可以进行杆件如下三方 面的计算。 1.强度校核 已知杆件的尺寸、所受载荷和材料的许用应力,直接应用(5-10)式,验算杆件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2.截面设计 已知杆件所受载荷和材料的许用应力,将公式(5-10)改成 , 由强度条件确定杆件所需的横截面面积。 3.许用载荷的确定 已知杆件的横截面尺寸和材料的许用应力,由强度条件 确定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力,最后通过静力学平衡方程算出杆件所能承担的 最大许可载荷。 例5-4 一结构包括钢杆1和铜杆2,如图5-21a 所示,A 、B 、C 处为铰链连接。在 b b n σσ= ][s s n σσ= ][b n s n 0.2~5.1=s n 0.5~0.2=b n ][max max σσ≤= A N ][σN A ≥ ][max σA N ≤

(2002)银行体系效率_稳定性及相关性分析_凌亢

经济科学·2001年第2期 银行体系效率、稳定性及相关性分析 凌 亢 赵 旭 (南京经济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 南京 210003) 摘 要: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 的。本文在分析Gorton&Winto n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 定性的关系,认为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但银行体系 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现阶段应把银行体系的效 率放在首位,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系、促使银行并购、构建存款保险 制度、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银行福利 效率 稳定 银行的破产和退出是银行业竞争的自然结果,是一种行业中“效率转移”的指标器。银行业稳健和高效率需要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这是以牺牲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为代价的。普通企业的破产一般会通过乘数效应而扩展,但每一轮的次级效应是递减的,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财务联系,若一家银行破产则会出现连锁反应,且每一轮的次级效应是递增的,最终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个别银行破产的传染效应会破坏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若不允许银行在竞争中破产,则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效率的下降,引发社会成本,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此,研究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与效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1.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最早提出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的是马克思,他认为银行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自己也成为引起银行危机的最有效工具,加之其趋利心、虚拟资本运动的相对独立性为银行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凡勃伦进一步发展了银行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社会资本所有者的缺乏,结果其本身内在地存在着周期性的动荡力量,这些力量主要地集中在银行体系中。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需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有足够的信心,二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由于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借款人相对于贷款人对其借款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性质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储蓄者(最终债权人)对信贷用途知之不多使得由于这两个条件很难同时成立,从而产生了商业银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精品 实验题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研究系统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三、系统模拟电路图 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3-1 图3-1 系统模拟电路图R3=0~500K; C=1μf或C=0.1μf两种情况。 四、实验报告 1.根据所示模拟电路图,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G(S)= K=R3/100K,T=CuF/10 2.绘制EWB图和Simulink仿真图。

精品 3.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响应曲线。 4.计算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确定此时R3的值,并记录响应曲线。 系统响应曲线 实验曲线Matlab (或EWB)仿真 R3=100K = C=1UF 临界 稳定 (理论值 R3= 200K) C=1UF

精品 临界 稳定 (实测值 R3= 220K) C=1UF R3 =100K C= 0.1UF

精品 临界 稳定 (理论 值R3= 1100 K) C=0.1UF 临界稳定 (实测值 R3= 1110K ) C= 0.1UF

精品 实验和仿真结果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据分别进行实验箱、EWB或Simulink实验,并进行实验曲线对比,分析实验箱的实验曲线与仿真曲线差异的原因。 对比: 实验曲线中R3取实验值时更接近等幅振荡,而MATLAB仿真时R3取理论值更接近等幅振荡。 原因: MATLAB仿真没有误差,而实验时存在误差。 2.通过实验箱测定系统临界稳定增益,并与理论值及其仿真结果进行比较(1)当C=1uf,R3=200K(理论值)时,临界稳态增益K=2, 当C=1uf,R3=220K(实验值)时,临界稳态增益K=2.2,与理论值相近(2)当C=0.1uf,R3=1100K(理论值)时,临界稳态增益K=11 当C=0.1uf,R3=1110K(实验值)时,临界稳态增益K=11.1,与理论值相近 四、实验总结与思考 1.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系统传递函数曲线出现截止失真。 解决方法:调节R3。 2.本次实验的不足与改进 遇到问题时,没有冷静分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只想到是实验箱线路的问题,而只是分模块连接电路。 改进: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是R3的取值出现了问题,并及时解决,后续问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3.本次实验的体会 遇到问题时应该冷静下来,全面地分析问题。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

整体稳定性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1概述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指结构的整体工作能力,以及抵御抗倾覆、抗连续坍塌的能力。 结构的失稳破坏是一种突然破坏,人们没有办法发觉及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其导致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结构发生失稳破坏。 1.1稳定性的分析层次 在对某个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实际上应该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单根构件的稳定性分析。比如一根柱子、网壳结构的一根杆件、一个格构柱(桅杆)等。单根构件的稳定通常可以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进行设计。不过对于由多根构件组成的格构柱等子结构,还是需要做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二)是整个结构的稳定分析。比如整个网壳结构、混凝土壳结构等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分析。整体稳定性分析目前只能根据有限元计算来实现。 1.2整体稳定性分析的内容 通常,稳定性分析包括两个部分:Buckling分析和非线性“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分析。 (1)Buckling分析(屈曲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结构开始变得不稳定时的临介荷载和屈曲结构发生屈曲响应时的模态形状的技术。) Buckling分析是一种理论解,是从纯理论的角度衡量一个理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及对应的失稳模态。目前几乎所有的有限元软件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Buckling分析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过程,所以比较省时省力,可以在理论上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进行初期的预测。但是由于Buckling分析得到的是非保守结果,偏于不安全,所以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但是Buckling又是整体稳定性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因为一方面Buckling可以初步预测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施加的荷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Buckling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屈曲模态,为后期非线性稳定分析提供结构初始几何缺陷分布。 (2)非线性稳定分析 由于Buckling分析是线性的,所以它不可以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所以如果在发生屈曲之前部分构件进入塑性状态,那么Buckling也是无法模拟的。所以必须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结构进行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材料弹塑性等实际因素的稳定性分析。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利用弧长法对结构进行“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技术,来达到计算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目的。 由于弧长法属于一种非线性求解方法,而且在非线性稳定分析中通常需要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弹塑性,所以通常需要求助于通用有限元软件。比如ANSYS、ABAQUS、NASTRAN、ADINA等。 在这些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可以较好的计算结构的屈曲前、屈曲后性能。通常通过“荷载-位移”曲线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结构的极限稳定承载力。通过有限元软件不但可以较好的对结构进行非线性稳定分析,同时还可以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材料非线性、材料弹塑性等问题。基本上可以实现对结构的真实模拟分析。 1.3整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分析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课题,而且在今后很长的段之间内仍将是热门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结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初始几何缺陷、焊接应力、材料非线性、荷载形式等。所以很多问题需要大家深入考虑。 2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中,属于失稳破坏的形式包括:结构和构件的整体

基础稳定验算

基础稳定性验算 一、工程概况 根据*******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嵌岩桩基础,基础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r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0Kpa ,桩长约为6m 。桩基础最不利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桩侧土层厚度分别为一般填土或粘土、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按考虑。 二、基础抗倾覆验算 本工程设防烈度6度,根据《高规》条,304.0/12.0)(/)(max max ==小震中震αα,考虑到中震作用下结构的塑性耗能,本工程取中震地震作用力为小震的倍。 根据PKPM 计算结果,结构在小震、风荷载、中震作用下整体抗倾覆验算如下: 楼栋号 13-24轴单体 1~12轴单体 结构抗倾覆力矩 结构倾覆力矩 比值 结构抗倾覆力矩 结构倾覆力 矩 比值 X 向风荷载 Y 向风荷载 X 向小震 Y 向小震 X 向中震 Y 向中震 参照《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条,本工程抗倾覆稳定性安全系数远大于,故结构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 三、基础抗滑移验算 本工程采用嵌岩桩基础,基础抗滑移由基桩水平承载力提供。13-14轴单体共有基桩48根,1-12轴单体共有基桩62根。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1. 设计资料 桩土关系简图 已知条件 (1) 桩参数 承载力性状 端承桩 桩身材料与施工工艺 干作业挖孔桩 截面形状 圆形

砼强度等级 C30 桩身纵筋级别 HRB400 直径(mm) 900 桩长(m) 是否清底干净 √ 端头形状 不扩底 (2) 计算内容参数 水平承载力 √ 桩顶约束情况 铰接 允许水平位移(mm) 轴力标准值(kN) (3) 土层参数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单桩水平承载力 根据《桩基规范》第4款(式及第7款(考虑地震作用) 计算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 (1/m) 桩截面模量塑性系数γm = 桩身砼抗拉强度设计值ft = (kPa) 桩身换算截面模量W0 = (m3) 桩身最大弯矩系数vM = 桩顶竖向力影响系数ζN = 桩身换算截面积An = (m2) 承载力特征值地震调整系数 =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 = (kN) 本工程地震作用下取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 。非地震作用下取200KN 。 基础抗滑移验算 根据PKPM 计算结果,结构在小震、风荷载、中震作用下整体抗倾覆验算如下: 参照《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第条,本工程抗滑移稳定性安全系数远大于,故结构的整体抗滑移稳定性满足要求。 四、构造加强措施 1)将塔楼外围基础梁加高(本工程取为300x1000),提高塔楼周边土体的压实标准,将建筑物水平荷 载有效传给地基。 2)提高桩基础的嵌岩深度,本工程取最小嵌岩深度.

压杆稳定性计算

第16章压杆稳定 16.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在第二章中,曾讨论过受压杆件的强度问题,并且认为只要压杆满足了强度条件,就能保证其正常工作。但是,实践与理论证明,这个结论仅对短粗的压杆才是正确的,对细长压杆不能应用上述结论,因为细长压杆丧失工作能力的原因,不是因为强度不够,而是由于出现了与强度问题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破坏形式,这就是本章将要讨论的压杆稳定性问题。 当短粗杆受压时(图16-1a),在压力F由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杆件始终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形式,直到压力F达到屈服强度载荷F s(或抗压强度载荷F b),杆件发生强度破坏时为止。但是,如果用相同的材料,做一根与图16-1a所示的同样粗细而比较长的杆件(图16-1b),当压力F比较小时,这一较长的杆件尚能保持直线的平衡形式,而当压力F逐渐增大至某—数值F1时,杆件将突然变弯,不再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形式,因而丧失了承载能力。我们把受压直杆突然变弯的现象,称为丧失稳定或失稳。此时,F1可能远小于F s (或F b)。可见,细长杆在尚未产生强度破坏时,就因失稳而破坏。 图16-1 失稳现象并不限于压杆,例如狭长的矩形截面梁,在横向载荷作用下,会出现侧向弯曲和绕轴线的扭转(图16-2);受外压作用的圆柱形薄壳,当外压过大时,其形状可能突然变成椭圆(图16-3);圆环形拱受径向均布压力时,也可能产生失稳(图16-4)。本章中,我们只研究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图16-3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杆件保持原有直线平衡形式的能力。实际上它是指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我们借助于刚性小球处于三种平衡状态的情况来形象地加以说明。 第一种状态,小球在凹面内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a所示。先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然后再把干扰力去掉,小球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因此,小球原有的平衡状态是稳定平衡。 第二种状态,小球在凸面上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c所示。当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后,小球将继续下滚,不再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因此,小球原有的干衡状态是不稳定平衡。 第三种状态,小球在平面上的O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16-5b所示,当用外加干扰力使其偏离原有的平衡位置后,把干扰力去掉后,小球将在新的位置O1再次处于平衡,既没有恢复原位的趋势,也没有继续偏离的趋势。因此。我们称小球原有的平衡状态为随遇平衡。 图16-5 图16-6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为了判别原有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必须使研究对象偏离其原有的平衡位置。因此。在研究压杆稳定时,我们也用一微小横向干扰力使处于直线平衡状态的压杆偏离原有的位置,如图16-6a所示。当轴向压力F 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 1)当压力值F1较小时,给其一横向干扰力,杆件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若去掉横向干扰力后,压杆将在直线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最终将恢复到原来的直线平衡位置,如图16-6b所示。所以,该杆原有直线平衡状态是稳定平衡。

钢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第七章 稳定性验算 整体稳定问题的实质:由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 注意:截面中存在压应力,就有稳定问题存在!如:轴心受压构件(全截面压应力)、梁(部分压应力)、偏心受压构件(部分压应力)。 局部稳定问题的实质:组成截面的板件尺寸很大,厚度又相对很薄,可能在构件发生整体失稳前,各自先发生屈曲,即板件偏离原来的平衡位置发生波状鼓曲,部分板件因局部屈曲退出受力,使其他板件受力增加,截面可能变为不对称,导致构件较早地丧失承载力。 注意:热轧型钢不必验算局部稳定! 第一节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一、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 注意:轴心受拉构件不用计算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轴心受压构件往往发生整体失稳现象,而且是突然地发生,危害较大。构件由直杆的稳定状态到不能保持整体的不稳定状态;有一个很小的干扰力,结构的弯曲变形即迅速增大,结构中出现很大的偏心力,产生很大的弯矩,截面应力增加很多,最终使结构丧失承载能力。这种现象就叫做构件的弯曲失稳或弯曲屈曲。不同的截面形式,会发生不同的屈曲形式:工字形、箱形可能发生弯曲屈曲,十字形可能发生扭转屈曲;单轴对称的截面如T 形、Π形、角钢可能发生弯曲扭转屈曲;工程上认为构件的截面尺寸较厚,主要发生弯曲屈曲。 弹性理想轴心受压构件两端铰接的临界力叫做欧拉临界力: 2222//λππEA l EI N cr == (7-1) 推导如下:临界状态下:微弯时截面C 处的内外力矩平衡方程为: /22=+Ny dz y EId (7-2) 令EI N k /2 =,则: 0/222=+y k dz y d (7-3) 解得: kz B kz A y cos sin += (7-4) 边界条件为:z=0和l 处y=0; 则B=0,Asinkl=0,微弯时πn kl kl A ==∴≠,0sin 0 最小临界力时取n=1,l k /π=, 故 2 2 2 2 //λππEA l EI N cr == (7-5) 其它支承情况时欧拉临界力为: 2 222/)/(λπμπEA l EI N cr == (7-6) 欧拉临界应力为: 22/λπσE cr =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