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模具1231班

实习人员:组长:谌辉祥成员:廖真、文新、罗怀刚、简鹏、胡瑞、蒋宏伟、陈建军、何银实习性质:课程设计

实习时间:2014.3.3∽2014.3.14

实习地点:一教509

指导教师:李林鑫、梅静

摘要

前言

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3.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4.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4.1毛坯尺寸的计算

4.2 冲压力的计算

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4.4 冲裁件的排样

5.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6.模具的总体设计

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7.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8.模具的总装图

9.模具的装配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所学有关冷冲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关键词:冷冲压落料拉深

前言

冲压是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利用冲压模具对板料进行加工。常温下进行的板料冲压加工称为冷冲压。冷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是大批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同时也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可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用模具生产零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轧制钢板或钢带为坯料,且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是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使用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现代制造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

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形工艺方法,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一般采用压力机进行零件加工,一台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零件几件到几十件,而高速压力机的生产效率已达到每分钟数百件甚至上千件。据不完全统计,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有60﹪左右的零件是利用模具加工出来的;而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及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90﹪左右的零件是利用模具生产出来的;至于日常生活所用的五金、餐具等的大批量生产基本上也是靠模具来进行生产的。显而易见,模具作为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正日趋上升。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1材料分析

零件材料为Q235,其塑性韧性较好,抗剪强度为310MPa,抗拉强度为390MPa,利于各种工序的加工。

1.2尺寸精度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其尺寸公差要求不高,故精度不高,属于回转体零件,其未注公差按IT10级处理,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给模具制造带来了很多方便。

1.3冲压工序分析

冲压工序可分为单工序冲压、复合工序冲压和连续冲压。单工序冲压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一道工序;复合工序冲压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连续冲压是把完成一个冲件的几个工序,排列成一定的顺序,组成连续模,在冲压过程中,条料在模具中依次在不同的工序位置上,分别完成冲件所要求的工序,除最初几次冲程外,以后每次冲程都可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冲压件。组合冲压工序比单工序冲压生产效率高,加工的精度等级高。

零件形状尺寸通过落料、拉深、整形等冲压工序获得。该零件尺寸采用mm1的10钢板冲压而成,可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拉深件底部及口部圆角半径2R偏小,故应在拉深后另加整形工序,并用制造精度较高,间隙较小的模具来进行加工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拉深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不方便,加之工件尺寸偏大。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

若能一次拉深,则其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利用模具生产制品零件,其模具质量的好坏,寿命的长短,直接关系到产品制造精度、性能和成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创造效益,尽快使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性条件。而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制造精度及合格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时对模具材料的选用、热处理工艺要求、模具零件配合精度及公差等级的选择和表面质量要求。

一、冷冲模材料的性能

冷冲模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和冷挤压模等。冷冲模在工作中承受冲击、拉深、压缩弯曲、疲劳磨擦等机械的作用。模具常常发生脆断、堆塌、磨损、啃伤和

软化等形成的失效。因此,作为冷冲模主要材料的钢材,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

1. 应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主要抗力指标包括淬火、回火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其中硬度是模具重要的抗力指标,高的硬度是保持模具耐磨性的必要条件。工作零件热处

理后的硬度在60HRC,强度和抗弯强度才能保证,模具才会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2. 应具有较高的断裂抗力:主要抗力指标有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抗力等。冲击载荷下抵抗模具产生裂纹的性质也是作为防止断裂的一个重要依据,模具材料基体中碳含量越高,冲击韧性越高。故载荷较大的冷冲镦及剪切模易受偏心

弯曲载荷的细长凸模或有应力集中的模具,都需要有较高的韧性。

3. 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工作的模具钢,为了提高

耐磨性,可在硬度高的材料表面上均匀涂抹大量细小硬的碳化物。在相同硬度下提高钢的

耐磨性可减小模具在交变应力条件下产生的疲劳破坏,如模具长期使用刮痕凹槽等。

4. 应具有较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钢材的加工工艺性能包括可锻性、可加工性、

淬透性、淬硬性较小的脱碳敏感性和较小变形倾向等,以方便模具的加工,易于成形及防

止热处理后变形等。

二、冷冲模材料的选择原则

1.要选择满足模具零件工作要求的最佳综合性能的材料。

2.要针对模具失效形式选用钢材:钢材的失效是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

(1)为防模具开裂,要选用韧性好的材料

(2)为防磨损,应选用合金元素高的材料

(3)对于大型冲模应选用淬透性好的材料

(4)为保持钢材硬度性能,要选用耐回火性高的含铬、钼合金钢

(5)为防热处理变形,对于形杂的零件应选用含碳量高、淬透性好的高合金材料

3. 要根据制品批量大小,以最低成本的选材原则选用:

对于需冲压数量较多模具,一般采用优质合金钢,而数量少的则采用碳素钢,以降低成本。

4. 要根据冲模零件的作用选择:

凸、凹模模具应选用优质的钢材制作,对于数量不多或厚度不大的可采用有色金属或黑色金属。而对于支撑板、卸料零件、导向件应选用一般钢材。

5. 要根据冲模精密程度选用:

在制造小型精密模具而又复杂时,可选用优质合金钢制作,而对于比较简单,形状、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应选用比较便宜的碳钢或低合金钢。

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根据毛坯尺寸的确定原则可知有两种方法来计算毛坯的计算原则:

1.面积相等原则:由于拉深前和拉深后材料的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假设材料厚度拉深前后不变,拉深毛坯的尺寸按“拉深前后的表面积相等”来确定。

2.形状相似原则:拉深毛坯的形状一般与拉深件横截面的形状相似,即当零件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时,其拉深前毛坯的展开形状也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

根据本零件的特点:为简单形状的旋转体,可以采用面积相等的原则来确定。 先确定修边余量△h :根据 35.040

14===?d h h ,取 2.1=?h 按如图4.1所示。

图4.1 零件图

])2[()](2[]8)2(2[])[(42

22321212313d r d d d L d r r d r h r h h d D --+++++-+--?+=π

22436783708.61600)8672(4.12694-+?+++?-??=π

2640781.2156973.4282.3091+++= 154.8648= )(5.90mm =

4.2 冲压力的计算

4.2.1落料力的计算

落料力 KLt F =落料力

τtL K F P =

式中,τ为材料抗剪强度,a MP ;

L 为冲裁周边总长,mm ; t 为材料厚度,mm ;

p K 系数是考虑到冲裁模刃口的磨损;凸模与凹模间隙的波动(数值的变化或分布不均),润滑情况、材料力学性能与厚度公差的变化等因数而设置的安全系数,一般取1.3。当查不出材料抗剪强度τ时,可用抗拉强度b σ代替τ,此时1=p K 。

tL K F p =

3001)(1???=D π

()N 11826

= 4.2.2拉深力的计算

采用压边圈的圆筒形件

b dt K F σπ=

式中,--d 拉深件的直径)(m m ; --t 材料厚度 )(m m ;

b σ——材料的强度极限()MPa ;

--F 拉深力()N ;

--K 修正因数;

()N dt K F MPa K b

b 41599

320

1696.0320,6.0=???====πσπσ

4.2.3压边力的计算

毛坯的相对厚度:

1

.15.901

==D t

用式()m D t -≥1045.0由表可查得无凸缘圆筒件用压边圈时的拉深因数,得50.0=m 。

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如果满足()m D

t

-≥1045.0时,

0225.05.0045.0011.0=?≤=D

t

上式不等式不成立

则在拉深模设计压边装置。

()[]

p r d D F Q 2

12

244

+-=π

()[]

4

22

32p r d D +-=π

式中,--p 单边压边力()MPa ; --D 平板毛坯直径()mm ;

--n d d ~1第1~n 次拉深直径()mm ;

r 凹--拉深凸模圆角半径()mm ; 得3.2=p

()[

]()[

]()N p

r d D F 1743

4

3.216695.90422

2

2

32=?+-=+-=ππ

4.2.4冲压工艺总力的计算

冲压工艺总力 Z F

()N F F F F Z 154168

 ==压

落++

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拉深间隙是指凸凹模横向尺寸的差值,双边间隙用Z 表示。间隙过小,工件质量较好,但拉深力大工件容易拉断,模具磨损严重,寿命低。间隙过大,拉深力小模具寿命提高了,但工件易起皱变厚,侧壁不直,口部边线不齐,有回弹,质量不能保证。

因此,确定间隙的原则是:既要考虑到板料公差的影响,又要考虑毛坯口部增厚现象,故间隙值一般应比毛坯厚度略大一些,其值按下式计算;

单面间隙: Ct t z +=max 2

式中,--max t 板料的最大厚度,?+=t t max ;

--t 板料的厚度;

--?板料的正偏差;

--C 间隙系数,考虑到板料增厚现象;

由表t Z 1.12?=可知有压边圈拉深时,模具的间隙值: 2.21.12=?=t Z

4.4 冲裁件的排样

在冲压生产中,节约和减少废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模具设计中,排样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设计工作,排样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制件质量、生产率与成本以及模具寿命等。所以排样工作的好坏是左右冲裁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分为两种:一是工件的各种内孔产生的废料,它取决于工件的形状,一般不能改变,称为设计废料;二是由于工件之间的搭边和工件与条料侧面的搭边、板料的料头、料尾产生的废料,它取决于冲压方式和排样方式,称为工艺废料。

提高材料利用率最主要的途径是合理排样,使工艺废料尽量小。另外在满足工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改变工件的结构形状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1.搭边

排样时,工件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余料叫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和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冲压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太宽,浪费材料;搭边太窄会引起搭边断裂或翘曲,可能出现“啃刀”现象或冲裁时被拉断,有时还会拉入模具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从而影响模具寿命。

搭边值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材料的力学性能 硬材料可小些,软材料的搭边可要大些。

(2)工件的形状与尺寸 尺寸大或带有突尖的复杂形状时,搭边要取得大些。 (3)材料厚度 薄材料的搭边应取得大些。

(4)送料方式及挡料方式 用手工送料、有侧压板导向的搭边值可以取小些。 由上可知 mm a mm a 1,8.01== 2.排样方法

常用的排样方法有三种:

(1)废料排样:指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与工件、工件与条料边缘都留有搭边,此种排样的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低,但有了搭边就能保证冲裁件的质量,模具寿命也高。

(2)少废料排样:指模具只沿着工件部分外形轮廓冲裁,只有局部搭边的存在。 (3)无废料排样:指工件与工件之间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的存在,模具刃口沿条料顺序切下,直接获得工件。

少、无废料排样的缺点是工件质量差,模具寿命不高。但这两种排样可以节省材料,还具有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和提高生产率等优点,并且工件须具有一定的形状,才能采用少、无废料排样。上述三类排样方法,按工件的外形特征主要分为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多行排等形式。

根据本零件的特点,适合采用废料直排的方式,这样不仅使冲出的零件达到质量要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条料宽度的确定

在排样方式和搭边值确定以后,就可以确定条料的宽度。 查表得条料与导料板的最小间隙 mm C 5.0= 。

()

cm C

a D B 935.08.025.902=+?+=++=

根据板材的标准,查板材的标准可知,宜采用750mm ×1000mm 的冷轧钢板,每张钢板可以剪裁为8张条料(93mm ×1000mm ),每张钢板可以冲出10个工件。 4.材料的利用率

排样的目的在于节约原材料尽可能降低成本,利用率是衡量排样经济性的指标,一般以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来表示,也可以用一张板料的总利用率η∑来表示。

()()%

100%

100?=?=AL NA Bh ns μη

式中,---S 冲裁件的面积(包括冲出的小孔在内)()

2mm ;

---N 一个步距内的冲件数; ---B 条料的宽度()mm ; ---H 进距;

---N 一张板料上的冲件数; ---L 板料长度()mm ;

---A 板料的宽度()mm ;

由上述公式可知:η越大,材料废料越少,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冲裁件的面积:

4

2

D S ?=π

(

)

2

23.642945.90mm

=?=π

步距:

a D S +=

()

mm 3.918.05.90=+=

一个步距材料的利用(n=1):

()%100?=Bh nS η

%

76%1003.91/3.6429=?=

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

()%100?=AL NA Z η

%

68750

10003.642910=??=

排样图:

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因为该工件要求与另一工件配合,所以在设计时可将其尺寸做小些,即拉深模尺寸取

,1.6808

.00mm +φ拉深凸模尺寸取mm 005.01.66-Φ。工件底部尺寸mm R mm mm mm

23,40,43与φφ因为属于过渡尺寸,要求不高,为简单方便,实际生产中直接按工件尺寸作拉深凸、凹模为该处尺寸。

落料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因为为落料件,所以以凹模为设计基准。 查表5.1初始双面间隙可知,18.0max =Z ,5.0,12.0min 取x mm Z =。 因为工件的制造公差为自由公差,所以取IT14级,工件的公差为0.87。

表5.1 初始双面间隙Z max 、Z min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025.0,035.0==t a δδ。

因为0.035+0.025=0.18-0.12,,12.018.0025.0035.0-=+ 故min max Z Z t a -≤+δδ,所以,将以上各值代入公式

()()()()0026

.00

1

min 056

.00

095.8912.07.9007.905.087.05.90--+=-=--==+?-=+?-=δδδδt t a

n a Z Da D x D D

式中,---a D 凸模的尺寸; ---t D 凹模的尺寸;

---?工件的公差;

---t a δδ,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此处选取IT14级;

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工件的公差为74.0;凸凹模具的制造公差为08.0和05.0。

因为工件为与另一件配合的盖,所以外形的尺寸要求较高,应以凹模为设计基准:

()()

()005

.00

05.0008.00

08

.00

max 4.6624.684.6874.075.069)75.0(---++=-=-==?-=?-=t

Z D D D D a t n

a δδ

式中,---max D 为工件外形的工称尺寸;

--?-工件的公差;

---t a δδ,凸凹模的制造公差;

根据计算所得 M 总》M1

所以得出该物件的拉深次数为 一 次

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 圆角半径对拉深过程的影响

拉深力是通过凸模圆角传递到被拉深工件上的,位于凸模圆角处的工件材料是最容易破裂的,“危险断面”凸模圆角半径r 增大,则该处拉深件材料因厚度变薄量减小而强度增大,所传递的极限拉深力F 也增大,因而可以减小拉深系数m 。

拉深模的凹模圆角半径要取得适当,如果增大凹模圆角半径r a 则材料拉入凹模时的阻力减小,拉深系数m 也减小,但当如果当r a 取得过大,则有更多的材料未被压料圈压住,而容易起皱。在拉深工件时,对于变形量较大处,就需要用较大的r a ,由于在矩形件拉深时,角部的变形量最大,为了使金属的流动性较为均匀,角部的凹模圆角半径应比直边处的凹模圆角半径大。 1. 圆角半径数值

一般应按经验公式取得凹模的最小圆角半径;

()t d D r a -=8.0

式中,--D 毛坯或上道工序的拉深直径; --d 本道工序的拉深直径; --T 材料厚度;

())

(7.5408.908.08

.0m m t

d D r a =-=-=

6. 模具的总体设计

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6.1.2定位方式的选择

为保证条料的正确送进和毛坯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冲裁出外形完整的合格零件,模具设计时必须考虑条料或毛坯的定位。正确位置是依靠定位零件来保证的。由于毛坯形式和模具结构不同,所以定位零件的种类很多。设计时应根据毛坯形式、模具结构、零件公差大小、生产效率等进行选择。定位包含控制送料步距的挡料和垂直方向的导料等。

1.挡料销

挡料销的作用是挡住条料搭边或冲压轮廓以限制条料的送进距离。国家标准中常见的挡料销有三种形式:固定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和始用挡料销。固定挡料销安装在凹模上,用来控制条料的进距,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安装在凹模上,安装孔可能会造成凹模强度的削弱,常用的结构有圆形和钩形挡料销。活动挡料销常有于倒装复合模中。始用挡料销用于级进模中开始定位。

2.导正销

在级进模中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配合使用,以减少定位误差,保证孔与外形的相对位置尺寸精度要求。当零件上没有适宜于导正销导正用的孔时,对于工步数较多、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级进模,应在条料两侧的空位处设置工艺孔,以供导正销导正条料使用。此时,导正销固定在凸模固定板或弹压卸料板上。

3.侧刃

在级进模中,常采用侧刃控制条料步距,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侧刃实质上是裁切边料凸模,通过侧刃的两侧刃口,切除条料两侧边缘部分材料,形成一台阶。条料切去部分边料后,宽度才能够继续送入到凹模,送进的距离为切去的长度。当材料送到切料后形成的台阶时,侧刃挡块阻止了材料继续送进,只有通过模具下一次地工作,新的送料步长才能形成。

4.定位板和定位钉

定位板和定位钉是为单个毛坯定位用的元件,以保证前后工序相对位置精度或工件的

内孔与外轮廓的位置精度要求。 5.送料方向的控制

条料的送料方向是条料靠着一侧导料板,沿着设计的送料方向导向送料,为使条料靠紧一侧的导料板,保证送料的精度,可采用侧压装置。

因为该模具使用的是条料,所以导料采用导料板(本副模具中固定卸料板与导料板为一体),采用挡料销控制送进距。

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6.2.1卸料零件的设计

设计卸料零件的目的,是将冲裁后卡在凸模上或凸凹模上,或凸模上的制件或废料卸掉,保证下次冲压时能正常进行,常用的卸料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刚性卸料

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卸料,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当卸料板只起卸料作用时,与凸模的间隙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单面间隙取

()t 5.0~2.0;当固定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的配合间隙应小

于冲裁间隙。此时要求卸料后凸模不能完全脱离卸料板,保证凸模与卸料板配合大于mm 5。

常用的固定卸料板有几种:卸料与导料为一体的整体式卸料板;卸料板与导料板分开的组合式卸料板(在冲裁中应用最广泛);用于窄长零件的冲孔或切口卸件的悬臂式卸料板;在冲孔底部用来卸空心件或弯曲的拱形卸料板。 (2)弹性卸料板

弹性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冲裁料厚在mm 5.1以下的板料。由于有压料作用,冲裁比较平整。弹压卸料与弹性元件、卸料螺钉组成弹性卸料装置,卸料板与凸模配合的单边间隙选择()t 2.0~1.0,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二者的配合应小于冲裁间隙。弹性元件的选择应满足卸料力和冲模结构要求。

6.2.2 顶件装置的确定

推件和顶件的作用是将制件从凹模中推出来(凹模在上模)或顶出(凹模在写模)。推件力是通过压力机的横梁作用在一些传力元件上,使推件力传递到推件板上将制品(或废料)推出凹模。推板的形状和推杆的位置应根据被推材料的尺寸和形状来确定。设计在下模的弹性顶件装置,通过凸模下压使弹性元件在冲压时储存能量,模具回程时顶件器的

弹性元件释放能量,顶件块将废料从凹模中顶出。

模具采用固定卸料,刚性打件,并利用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下的标准缓冲器提供压边力。

6.2.3导向方式的选择

常用的模架有:滑动式导柱导套模架、滚动式导柱导套模架。模架有上、下模座和导向零件组成,是整副模具的骨架,模具的全部零件都固定在它的上面,并承受冲压全过程的全部载荷。模具上模座和下模座分别与冲压设备的滑块和工作台固定。上、下模间的精度由导柱、导套的导向来实现。主要模架形式有:

对角模架: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的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复合模。

后侧导柱模架: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因导柱安装在后侧,工作时偏心距会造成导柱导套单边磨损,并且不能用浮动模柄结构。

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但只能在一个方向送料。

四导柱模架:具有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常用于冲压尺寸较大或精度较高的冲压件。

滚动式导柱导套模架的导向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主要用于高精度、高寿命的精密模具及薄材料的冲裁模具。

根据标准模架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合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所以模具的工作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拉深凸模、落料凹模的结构如下图:图7.1为拉深凸模,图7.2为落料凹模。

图7.1 拉深凸模

防尘盖课程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防尘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成型131 姓名:徐江毅 学号:1308030012 指导老师:干雪梅 2016年6月24日

贵州大学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塑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塑件的工艺与材料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塑件的尺寸和精度分析 (3) 1.2.1 塑件的尺寸 (3) 1.2.2 塑件的尺寸精度 (3) 1.3 塑料制品结构分析 (3) 1.4 PE塑料的成型工艺参数.................................................错 误!未定义书签。 2 注射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注射机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锁模力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开模行程和推出机构的校核 (7)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

第一章概述 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冲压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涉及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常见冲压设备及工作原理、选用原则;冲压成形基本原理和规律;冲压成形性能及常见冲压材料;模具材料种类;模具制造特点、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等。 章节内容: 1.1冲压的定义 1.2冲压工序分类 1.3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 1.4冲压变形的理论基础 1.5冲压用板料 1.6冲压设备简介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冲压和冲模概念、冲压工序和冲模分类; 2.认识常见冲压设备,掌握选用原则; 3.了解屈服准则、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体积不变条件、硬化规律、等冲压成形基本规律; 4.了解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5.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 重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概念、冲压设备及选用、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及应用、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常用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应用。 难点内容: 冲压成形基本规律、冲压成形性能与机械性能关系。

主要参考书: [1] 王同海.实用冲压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下载> 1-1什么是冲压加工? 1-2 冲压加工又何特点? 1-3冲压加工又哪几种类型? 1-4什么是分离工序? 1-5 什么是塑性变形工序? 1-6 我国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1-7 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哪几种? 1-8 通用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1-9 选用冲压设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0怎样根据冲压工艺来选择压力机的种类? 1-11怎样选择压力机规格大小? 1-12如何正确使用压力机? 1-13使用时如何正确地调整压力机? 1-14冲压材料常用的备料设备有哪些? 1-15剪板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1-16如何正确使用剪板机? 例题与解答: [1]冲压塑性变形辅助分析 [2]拉深变形中的变形趋向:注意变形过程、变形区与传力区、变形缺陷 电子教材 1.1 冲压的定义 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冲压设备上对板料施加压力(或拉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制件的加工方法。冲压加工的对象一般为金属板料(或带料)、薄壁管、薄型材等,板厚方向的变形一般不侧重考虑,因此也称为板料冲压,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点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防尘盖冲压模具设计

防尘盖冲压模具设计 1.绪论 1.1冲压技术概念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件或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是一种现金的金属加工方法,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和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变现如下: (1)冲压一般没有切削碎料产生,材料的消耗较少利用率高,一般为70%~85%,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较好,一般情况下可直接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 (3)冲压可加工的尺寸范围大、形状复杂的零件,而这些零件用其它方法是不可能或很难得到,如薄壳件; (4)被加工的金属在冲压加工过程中产生加工硬化,金属内部组织得到改善,机械强度有所提高,所以冲压件刚度强度较好; (5)冲压时由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被破坏冲压材料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件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6)在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产品的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 (7)冲压过程能耗较低。 由此可见冲压制得的零件具有表面质量好重量低陈本低的优点,所以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的采用冲压方法加工产品零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业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度先进的指标之一。好的冲压件所代替。有些机械设备往往以冲压件所占比例的大小作为评价结构是否先进的指标之一。 工业发达国家对冷冲压生产工艺的发展是很重视的,不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从这些国家钢材构成可以看出冷冲压的发展趋势。钢带和钢板占全部品种的67%,充分说明冲压这种加工方法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冲压技术的发展特征是: (1)冲压成形科学化、数字化和可控化; (2)突出“精、省、净”三大优势; (3)冲压成形可以实现全过程控制; (4)产品从设计开始即进入控制,考虑工艺; (5)冲压生产的灵活性和柔性。 1.2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

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冲模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

一、课程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借助于图册和相关的设计资料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 (1)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3)学习制定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工艺规程; (4)学会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5)培养设计、计算、制图(包括计算机绘图)、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任务 依据一张给定的冲压件零件图,完成如下工作: (1)分析冲压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 (2)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3)设计所给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一套,给出总装配图一张,主要零件图若干张; (4)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5)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三、要求 (1)工艺分析要合理,方案选择即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 (2)图纸设计要采用计算机绘图,按国标设计,图纸规范、清晰;

(3)设计说明书要计算机打印,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计算数据要完整、准确; (4)工艺卡填写完与说明书一起装订(放在最后一页)。 四、设计过程 (一)工艺设计过程: 1、工艺性分析:包括对零件图分析(零件形状,尺寸精 度,材料要求等)、工艺性分析; 2、对总体工艺方案分析:基本工序分析,工序顺序与数 目分析,工序组合及模具型式选择分析,进行方案比 较; 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画出必要的工序简图); 4、工艺计算: (1)材料排样和裁板宽计算; (2)弹性元件计算; (3)冲压工艺计算; (4)压力中心计算; (5)冲模工作零件尺寸计算; (二)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1)模具类型选择; (2)操作方式选择; (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 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 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 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 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 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 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1)汽车覆盖件模; (2)精密冲模;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 (4)主要模具标准件; (5)其它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 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2] 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 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 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 质量和精度要求高 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 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 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 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 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 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 存在一定差距[2-3]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设计课题:工件如下图所示,材料Q235,板料厚度1mm,年产量8万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痕。设计成型零件的模具。 技术要求:未注圆角为R1;未注公差为IT14级;材料厚度t=1mm 一、冲压工艺分析 1、该零件的材料是Q235,是普通的碳素工具钢,板厚为1mm,具有良好 的可冲压性能。 2、该零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处有R1的圆角,所冲的三个孔都是Φ5的 尺寸,工艺性比较好,整个工件的结构工艺性好。 3、尺寸精度,零件上的三个孔的尺寸精度为IT12~13级,三个孔的位置 精度是IT11~12级,其余尺寸的公差为IT12~14,精度比较低。 结论:适合冲压生产。 二、工艺方案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有以下3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具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幅模具,成本高而生产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需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位置精度不如复合模具冲裁精度高。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成型该零件应该采用方案二复合模具成型。 三、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1、该零件质量要求不高,板的厚度有1mm, 孔边距有6mm,所以可以选用 倒装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两个导料销,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采用弹性卸料。下出件,上模刚性顶件。 4、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方便操作,该模具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 冲压件的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为中批量,为了使得模具寿命较高,采用有导向、弹性卸料、下出件的模具结构形式。 四、工艺计算 1、确定最佳排样方式,并计算材料利用率,选择板料规格。 该零件为近似矩形零件,设计排样1、排样2三种排样方式,如图:排样1: 排样2:

护罩壳冲压模具的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护罩壳冲压模具的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冲裁件的结构要素,其要素包括:(选自《冲压工艺与设计》P45)
(1)、冲裁件的内、外形转角处应避免尖锐的转角,应有适当的圆角。一般应有R > 0.5t(t 为板料厚度)的圆角,否则模具寿命将明显降低。
(2)、冲裁件上应尽量避免窄长的悬臂和凹槽。最好b > 2t、l < 3t。对于高碳钢、合金钢等硬质材料,允许值应增大30%~50%;对于黄铜、纯铜和铝等软材料,可减少20%~25%。
(3)、冲裁件上孔与孔之间,孔到零件边缘的距离,受模具强度和制件质量的限制,其值不能太小,一般要求 b ≥ 2t
 (4)、因受凸模强度和稳定性的限制,冲裁件的孔不能太小
结合实际图纸得出如下工艺分析:              & nbsp;            &nb sp;                 
零件是在已拉抻完成了的圆形体上小冲孔,筒形长为,要求冲出8个的小孔,两上一列,共4列,各自分布在的角方向上,从结构上分析来看,两侧孔的要求同心度较高,因此模

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机械工程系年月日(学生填表)课题名称挡环冲压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题类型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课题来源生产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模具工业迅速发展,中国正成为世界模具大国,但模具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很多,成为真正的模具强国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操作性能的提高,CAD/CAM 开始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都有了CAD/CAM 技术。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弥补这一技术上的差距,我国正在努力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紧追世界模具发展步伐,现如今代表着最先进冲模技术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模具的专业化程度也是限制冲压模具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想要提高我国整体冲压模具水平,还得从最基础做起,首要的就是多与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交流,教育知识与国外的相同步,另外,国内企业也应多和国内外大中专学院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确保能获得最前沿的知识与最先进的技术。 就全球模具发展现状而言:日本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在模具行业具有领先世界的技术;美国模具占有率逐渐减少,但在高端模具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国外模具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国家在模具设计上已经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软件进行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加工上已大量使用数控机床,应用计算机辅助加工和数控编程技术对模具进行加工,使模具的加工质量和附加值大大

农用车车轴轮毂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兹发给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3 班学生李志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农用车车轴轮毂端盖冲压模具设计 (a)主视图 (b) 侧视图 图1农用车车轴轮毂端盖零件图 (料厚:1.5mm;材料:08AL;中小批量生产) 2.应完成的项目: (1)检索与阅读参考文献,编写开题报告(不少于2500字)。 (2)翻译外文资料(不少于3000汉字)。 (3)对图示零件进行结构及冲压工艺分析,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4)对图示零件进行冲压工艺计算,确定相关的冲压工艺参数。 (5)完成模具结构概要设计,确定模具闭合高度及选择冲压设备。 (6)设计典型冲压工序模具。 (7)绘制模具总装图以及零件图(质量符合机械工程制图要求,图纸量不少3张A0图纸)。 (8)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规范化,字数不少于1.2万字,格式符合排版要求)。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夏琴香,袁宁主编.模具设计及计算机应用.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夏琴香主编. 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建超,张宝忠主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陈炎嗣主编.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李天佑主编. 冲模图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6)彭建生主编. 模具设计与加工速查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陈锦昌主编. 计算机工程制图[M]. 北京: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年月日发出,应于年月日前完成,然后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导师组负责人)签发,年月日 教研室负责人审核,年月日

V型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V型(1)冲压模具设计 系别:材料工程系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内容摘要 介绍V型零件的弯曲工艺及其模具的设计,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首先根据工件图算工件的展开尺寸,在根据展开尺寸算该零件的压力中心,材料利用率,画排样图。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要求和尺寸的分析,釆用模冲压,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和制造也相对于简单。当所有的参数计算完后,对磨具的装配方案,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裝配要求技术要求都进行了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设计说明书外,还包括模具的装配图,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工件的加工工艺卡片,工艺规程卡片,非标准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关键词:弯曲工艺,冲压设计,参数计算

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tive V type parts bending process and the mold design, the usage convenience is dependable, first according to the work piece the diagram calculate the work piece to launch size, at according to launch the pressure center that the size calculates that spare parts,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painting row kind diagram. According to spare parts of several the shape reques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size, adoption compound the mold hurtle to press, so be advantageous to an exaltation production an efficiency, molding too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lso opposite in simple.When all parameter calculations are over after, requested the technique requests to the design and assemble of the main spare parts to all carry on analysis to the assemble project that whets to have.During the period of design in addition to designing manual, also include the assemble diagram of the molding tool, the spare parts diagram of the not- standard spare parts, the work piece processes the craft card, the craft rules distance card, the not- standard spare parts processes craft process card. Keyword: Bending process、hurtle to press、design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解答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结构冲模拆装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 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 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结构: (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两部分。

三、实验仪器 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 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若干副; 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 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 2、将模具上、下模部分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 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 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和部分过渡配合部分, 拆卸到组件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个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相互关系及拆卸顺序,以便重新装配。 5、在拆卸时和拆卸后,分析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特征、形状、定位和固定方式;验证并修正前面推测的制件形状。 6、分析模具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它们与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模具定位和紧固零件的结构形式、作用、要求和数量。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 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 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 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 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 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 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A.落料 B.冲孔 C.切断 D.剖切 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 【】 题2图 A.胀形工艺 B.缩口工艺 C.翻边工艺 D.拉深工艺 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 【】 A.已变形区 B.强区 C.传力区 D.弱区4.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 A.凸模 B.凹模固定板 C.凹模 D.凸凹模 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A. 缩短 B.不变 C.分离 D.伸长 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 A. 多次拉深 B. 一次拉深 C. 拉深弯曲复合 D. 落料拉深复合 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3 1σ σ= 。在该位置,用R=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 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 A. 送料装置 B. 导正销 C. 导料钉 D.导料板 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

A.(h 1+h 2+h 3/d n )≥h /d n B. (h 1+h 2+h 3/d n )≤h /d n C. (h 1+h 2+h 3/d n )>h /d n D. (h 1+h 2+h 3/d n )≠h /d n 10 .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 工艺过程的依据。【 】 A. 冲压工艺制定 B. 冲模电加工 C. 冲压生产 D.冲压模具制造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 A.压料 B.导料 C.顶料 D.卸料 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 /t <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在宽板(B/t >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 【 】 A. B. C . D . 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 A.厚度增厚 B. 厚度减簿 C .硬度增加 D .硬度减少 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 】 A. 内孔翻边 B. 缩口 C.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 】 、 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 B. 低的屈强比 C. 良好塑性 D. 高的屈强比 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 A. 侧刃 B. 自动送料机构 C. 始用挡销 D. 导正销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胀形变形主要是由材料 方向的减薄量支持板面方向的 而完成的。 2.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 ,对放置在模里的板料施加 ,使板料在模 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3.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或侧刃配合使用在级进模中,以减小 误差,保证孔与 的相 对位置尺寸要求。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成的 与 的比值,用r min /t 来表示。 5.V 形件弯曲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 高度来控制。对于U 形件弯曲模,则 必须选择适当的 。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筒形拉深件。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其表达式可成 。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示范

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学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1)帮助学生具体运用和巩固《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设计冲压模的一般程序。 (2)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有关技术资料,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及其它有关规范等。?(3)训练学生初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1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根据课程设计目的,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用“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课题难度以轻度复杂《如冲孔落料复合模》为宜。设计工作量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情况,由指导教师酌定。 ?1.1 研究设计任务??学生应充分研究设计任务书,了解产品用途,并进行冲压件的工艺性及尺寸公差等级分析,对于一些冲压件结构不合理或工艺性不好的,必须征询指导教师的意见后进行改进。在初步明确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冲压总体方案的论证。??第一步,酝酿冲压工序安排的初步方案,并画出各步的冲压工序草图; 第二步,通过工序安排计算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验证各步的冲压成型方案是否可行,构画该道工序的模具结构草图。 第三步,构画其它模具的结构草图,进一步推敲上述冲压工序安排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第四步,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经指导教师过目后,即可正式绘制各步的冲压工序图,并着手按照“设计任务书”上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1.2资料及工具准备

?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预先准备好《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技术资料,及图板、图纸、绘图仪器等工具。也可将课程设计全部或部分工作安排在计算机上用Auto CAD 等软件来完成,相应地需事前调试设备及软件、准备好打印用纸及墨盒等材料。 ?1.3设计步骤??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拟定冲压工序安排方案、画出冲压工序图、画出待设计模具的排样图(阶段考核比例为15%) (2)计算冲裁力、确定模具压力中心、计算凹模周界、确定待设计模具的有关结构要素、选用模具典型组合等,初选压力机吨位(25%);?(3)确定压力机吨位(5%);?(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7)课程设计面批后或答辩(建议对总成绩在10%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1.4 明确考核要求??根据以上6个阶段应该形成的阶段设计成果实施各阶段的质量及考核,从而形成各阶段的考核成绩。其中课程设计面批或答辩不仅有助与当面指出学生的各类设计错例,也是课程设计考核的重要手段。最终的考核成绩在6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结合考勤记录及面 2冲裁模结构批或答辩记录对总成绩在10%左右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设计示范??2.1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画出正确的模具排样图。一个较佳的排样方案必须兼顾冲压件的公差等级、冲压件的生产批量、模具结构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的因素。 ?1) 保证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图1所示冲压件,材料为10钢板,料厚1mm,其未注公差尺寸精度等级为IT12,属一般冲裁模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不需采用精冲或整修等特殊冲裁方式。从该冲压件的形状来看,完全可以实现少、无废料排样法。但该冲压件的尺度精度等级决定了应采用有废料排样法。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第1章绪论 1.1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有如下特点 1.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能生产出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的制件。 2.制件的精度高,互换性好,一般不再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就能获得强度高、刚性好、质量轻的零件。 3.同切削加工相比较能节约金属资源,并可以利用廉价的板材。 4.生产效率高,每分钟能够生产多件产品,制件成本低廉。 5.有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 冲压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