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2003年9月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袭击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当其冲,在经济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公平、社会参与、政府政治、健康、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党中内、国务院果断决策,在一手抓抗击“非典”的同时,一手抓经济建设,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保持良好态势。但非典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则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非典与经济

目前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形势依然良好,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8.2% 。上半年,经济增长不仅速度高,而且质量和效益比较好。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二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收。三是国家外汇储备稳步增加。但非典对经济滞后影响在下半年会进一步显现,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走低,主要表现在:

1、对就业影响大于对GDP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今年城镇要新增1000万个劳动力,目前有600万下岗职工,800万登记失业人员,而今年计划新就业1000万人,其中净增就业岗位800万个,就业缺口达1400万个。特别是今年高校毕业生达212万人,是高校扩招以来首次毕业的一年,比上年净增67万人。截止6月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60%,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这次非典主要打击的是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度最高的服务类行业。如餐饮就业人

员有1700万,住宿业就业人员有1200万人,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为600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3000万人,还有零售业、娱乐业及其他服务业等,与工业相比,其在就业中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占GDP的比重。非典期间,还有1000万农民工返乡,存在着大量人员失业或隐性失业现象。

2.对居民收入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就业减少直接导致居民收入的减少,特别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去年农民增收的四成来自进城务工收入,今年非典将直接减少农民打工收入约二三百亿元,农民减收已成定局。城镇低收入群体也受到严重影响,其他各阶层居民收入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从居民储蓄存款可以看出,一季度储蓄存款增加7642亿元。二季度储蓄存款增加3047亿元,明显少于一季度。在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存款的减少,表明其收入减少的幅度更大。

3.对出口的滞后影响。出口滞后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一是商务人员往来基本中断,非典期间先后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实行人员往来限制,将严重影响影响纺织品、玩具、农产品等需要看样定货的商品出口。二是出口订单急剧减少,直接损害下半年出口。今年春交会出口成交44.2亿美元,比去年春交会下降74%。4月份以来,玩具出口订单下降五成,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下降三成。全国纺织企业开机率普遍下降,广东等地开机率只有30%,江苏部分地区已全面停机。由于客户流失,还会影响中长期出口。三是国外借非典之机对我设置新的贸易壁垒,我外部环境趋紧。特别是美、日等国,对我食品、农产品、服装、玩具、中药材等商品加强了检疫检验和限制措施。

4.对工业的滞后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出口的影响直接波及到工业,因为出口产品中主要是工业品。二是国内消费受影响后,将影响工业生产。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工业GDP占全部GDP的45%,在GDP增长中,工业增长所占比重更高。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7.2%,4月份增长14.9%,5月份增长13.7%,6月份增幅回升至16.2%,仍低于一季度。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的订单、订货,周期短则2至3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分行业看,非典对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轻工、纺织行业影响要大一些;对机械等影响主要是在货运和人员往来上,影响相对小一些。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000家重点工业企业的专项调查,其中有46.l%和45.4%的企业分别反映当前订货、盈利减少,有47.8%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销售,这对后几个月的滞后影响会越来越大。

此外,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滞后影响。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进一步失衡:本来这几年我国的投资率已经在不断上升,消费率则不断下降,此次非典主要打击的又是消费,使原来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更加不协调;一些投资领域出现重复建设苗头,并潜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房地产、汽车、钢材等行业出现投资过猛的势头,一些行业出现过热现象。

二. 非典与政府改革

1、政府行为公开化,透明度提高

为了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党中央和国务院当机立断,调整有关方面和地方的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行为增强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说真话、讲实情,及时

公告疫情信息,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如实、及时地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表明中国政府不仅是对国民负责任的政府,也是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政府。抗击"非典"推动着行政法治化的前进步伐,推动着政府民主化的加快发展。这个鼓舞人心的巨大进步,其意义远远超过抗击"非典"这一场斗争。

2、政府财政投资向公共事业倾斜

截止5月6日,国家和地方财政为非典防治投入的资金将近80亿元。而年初并没有抗非典的预算,非典开始后财政部门着手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会议、差旅、出国等经费,增加对非典防治工作的投入;与此同时地方财政也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防治非典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建立了资金调度机制。

深层次上,非典是调整政府财政投资的契机。一部分钱投向公共事业,财政紧张了,势必会暂缓或减少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生产性的投入,调整财政功能,进一步把中央财政调到应该担负责任的公共事务中;而地方政府也会少一些"政绩工程"。

3、政府理性的崛起

我们在抗击非典中更大的收获是:整个政府思维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改变。这些改变,昭示着政府理性的崛起。

(1)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其责任不能虚置。问责必须到人,而不能仅以一些虚化的理由来搪塞;

(2)一个人民的政府,各级官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实事求是,而不是对上级的面子和喜好负责。那些脑子里惟独缺乏群众意识的官员,理应深思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叫“人民共和国”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