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

试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

试论述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开发策略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它具有地带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如亚热带地区冬季温暖的气候,构成冬季避寒旅游的条件;炎热地区高山的凉爽气候,又能使其夏季成为避暑佳地;而登山旅游必定要在高山分布地带;观赏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等都必须在相应的地貌环境中才可能实现。水域具有多种吸引力,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风光,可供观赏游览。因此,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一般说是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

有些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国家和地区要抓紧环保法制的建立和环保检查,逐步增加环保执法的强度和力度,杜绝盲目的开发建设;其次,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控制环境容量,如增加新景点,开辟新项目,引导分流等,根据游客的行动类别,计算出适当的环境容量,造成游人的合适空间,同时划定旅游环境的各项物理标准,有意识地建立开发技术体系,从而确定有效的限制手段。最后,对游人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

人文旅游资源也称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原始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古代园林,墓葬,石窟寺等。下面介绍一下古代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因其建筑风格与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

比方型:以北京为代表,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的特点,如拙政园等。

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其风格介于北方型和南方型之间,既有北方古典园林的稳重堂皇和迤俪,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岭南园林轻巧,通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潮州西湖等。

旅游资源是亿万年自然遗产和千百年文化遗产汇集而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开发旅游资源,首先要重视环境效益,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开发旅游资源要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如:华北地区以京都古迹,名山海景为特色。这个地区地貌类型齐全,名山众多,有五岳中的泰山,道教名山崂山:黄淮海平原拥有较多历史文化名城,是主要的旅游依托地;黄土高原的窑洞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北海与中海,南海并称是历史上最悠久的皇家园林之一,世界上建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御院。江南地区以名城佳园,秀山丽水为特色。本区是中国旅游业的诞生地,它的发展具有地方经营特色,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上海,这里的惠山泉被称为“天下第二泉”。岭南地区以南国风情,山海景观为特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对本区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使本区成为旅游热点之一。西南地区以岩溶山水,民族风情为特色。这里少数民族最多,形成了以民族风情为典型的人文资源。青藏高原地区以世界屋脊,雪域藏乡为特色。西北塞外以丝路古迹,边塞风情为特色。东北地区以水域雪野,林海火山为特色。这里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白色旅游,夏季温暖短促,可发展为避暑胜地,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北极村”漠河的不夜景即著名的“白夜奇景”围绕这些特色,才能将景区开发的更好,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B卷

《旅游概论》考试试题(B)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1964年12月成立的是国家旅游局的前身,一直到1982年才更名为国家旅游局。 2、生态旅游资源划分成型生态旅游资源和型生态旅游资源。 3、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活动。 4、国际性旅游组织PATA是的缩写。 5、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和国内旅游业务。 6、旅游创汇与传统的商品出口创汇相比具有很多优点表现在:、、。 7、旅游产品主要由、、和等组成。 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国营旅行社于1949年11月诞生。 9、旅游具有调剂生活的现实作用其现实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10、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游客消耗掉的,如参观展览、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阳浴,这是旅游资源 的特点。 11、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市场可分为和。 12、开发生态旅游的意义是:、和。 13、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旅游资源可分为和。 14、造成旅游资源衰败和被破坏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和两个方面。 15、旅游景点按照景点的性质或设置目的划分可分为两大类:和。 二、选择题(20分) 1.世界旅游日为。 A 9月27日 B 10月5日 C 11月5日D12月27日 2、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主要原因是。 A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B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 C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较高比重D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要求不高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的一首诗中。 A《悲哉行》B《全唐诗》C《周易正义》D《诗经》 4、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阳光海滩B流泉飞瀑C奇洞异石D民族风情 5、旅游零售商主要以为典型代表。 A旅游批发商B旅游经营商C旅行代理商D旅行社 6、古代探险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A麦哲伦B李白C徐霞客D鉴真 7、五台山属于。 A世界文化遗产B世界自然遗产 C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D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8、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B驿站C亭D邮 9、.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是。 A中国旅行总社B中国国际旅行社 C华侨旅行社D中国旅行社 10、CHA是指的简称。 A中国旅游协会B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C中国饭店协会D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三、判断题(20分)

论云南旅游资源和特点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2007-02-05 14:14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发布时间: 2003-9-2 作者: 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旅游学概论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旅游学概论 ( 专科必修 ) 》2015 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 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 2 .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 .旅游政策B.旅游机构 C .旅游资源D.旅游策划 3 .影响旅游市场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旅游产品B.旅游营销 C .旅游服务D.旅游价格 4.( ) 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 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 )。 A. 观光型旅游者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 .文化体验型旅游者D.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5 .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6.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 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7.以下哪类是铁路运输的特点?( ) A .自由灵活,速度快B.费用低、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

C .豪华、昂贵、服务质量高D.快速省时、舒适度高 8.对旅游产品购买欲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 )。 A .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B.性格 C .文化背景D.职业 9.民俗旅游、怀旧旅游、艺术欣赏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旅游产品属于()。 A .事务旅游产品B.度假旅游产品 C .探险旅游产品D.文化旅游产品 10。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宣布成立的第一个旅游全行业组织是()。 A .中国国际旅行者协会B.中国旅游组织 C .中国旅游爱好者协会D.中国旅游协会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5 个选项中,有不少于两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它们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 ) 。 A .异地性B.消费性 C .休闲性D.体验性 E.盈利性 12 .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 )。 A .产品开发设计B.旅游咨询业务 C .产品销售业务D.采购业务 E.接待业务 1649 13.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 .不良的示范效应 C .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 .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14.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 A .旅游资源保护B.环境保护 C .社会文化保护D.旅游政策保护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旅游学概论试题--专升本

旅游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于根本性需求。() A.交通运输产品 B.景点产品 C.饭店产品 D.导游服务 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 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 D.国家旅游局 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 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 C.饭店住宿收入 D.景区门票收入 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 B.闲暇时间 C.家庭负担状况 D.旅游动机 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垄断性 C.可创新性 D.永恒性 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 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 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 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 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 ) A.大众旅游 B.社会旅游 C.奖励旅游 D.包价旅游

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 B.宗教旅行 C.科学考察旅行 D.贸易经商旅行 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 B.旅游购物的数额 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 D.外出旅行的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2.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有旅行目的、运输价格、旅行距离以及______。 3.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______的设立。 4.我国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______。 5.1937年国际联盟界定外国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______小时的人。 6.收入乘数表示的是单位旅游消费同其所带来的接待国______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7.可随意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______以及______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8.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以______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9.旅游市场划分就是将全部旅游市场依据______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 10.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______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11.根据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______的活动。 12.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的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______年。 13.饭店合作集团中出现最早的一种类型是______。 14.在与旅游事务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 15.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取决于______及其______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16.旅游业就是以______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17.原始社会前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______,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______。 18.在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中,对国内游客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潜在的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完整版)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1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分为点线面三大类;其特征要从位、数、形三方面来描述,每一个具体特征都隐含着不同的原因,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位置:绝对位置有经纬度、高程;相对位置指“在…地区…方向或与…平行或沿…分布”;②形状看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得总体形状(团块状、条带状);③数量指数值大小、递变规律、变化快慢(梯度)、极值(闭合中心)、面积大小、范围宽窄。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 (2)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 提示: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分值决定要点(2分/点) 【例题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思路:1.疏密(分布不均);2.方 位(沿河流谷地、交通线(公路、 铁路)分布,分布于高原东部) 3.数量(数量少) 【例题2】(08广东卷)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 成因。

【例题3】(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 特点。(8分) 思路:疏密+数量+极值+方位{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 等)} 【例题4】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2)比较德国和日本城市的等级和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2分) 答案:等级和分布特点: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2分);分布比较均匀(2分)。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2分);大中城市多,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毗连构成带状的巨型城市带(2分)中部山地和北部(或北海道)城市少。 原因:德国自然条件较为均一,无高寒、酷热、干燥等恶劣区,适合人类生产活动;(2分)地处欧洲东西、南北陆上交通十字路口;(2分)稠密的河流,通航条件好,联系便利,利于产业活动的形成和发展(2分)。政府注意分散城市职能;中小企业多,也宜分散分布;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为产业活动均衡布局提供了可能性。(每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日本(中部)多山,平原狭小,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使人类活动趋向沿海;太平洋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有利;主要产业 (工业、服务业)沿海布局,吸引了大量人口;中部山地和北部气候寒冷,对经济活动限制大,城市较少;历史因素。(每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旅游学概论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 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 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 B.普及性 C.群众性 D.社会性 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 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A.经商贸易的人 B.就业移民的人 C.短期进修的人 D.探亲访友的人 7.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 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

B.近自我中心型 C.多中心型 D.近多中心型 8.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 9.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 B.多样性因素 C.变化性因素 D.季节性因素 10.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生命周期 B.发展周期 C.历史周期 D.循环周期

11.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 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A.定量性 B.定向性 C.自然性 D.变化性 12.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 1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A.景点 B.食宿 C.交通 D.服务 14.旅游业从其产业性质角度看属于(产业 A.经济性质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第一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 1、我国古代最早的区域旅游地理专著是————。 2、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又以————、————和————合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8%。 3、————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峡谷。 4、五岳是指————、————、————、————和————。 5、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和————。 6、四大道教名山是指————、————、————和————。 7、————作为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有“风景的血脉”之美誉。 8、我国五大淡水湖是————、————、————、————和————。 9、世界最高的大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10、我国古代的五大名泉是————、————、————、————和————。 11、我国三大河湖名瀑是————、————和————。 12、————是我国最著名的雾凇奇景。 13、————、————和————被誉为世界三大“活化石”。 14、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和————。 15、————、————和————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三处古建筑群。 16、————、————、————和————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亭”;————、————和————是我国古代的“江南三大名楼”。 “三大名锦”是————、17、我国的“四大名绣”是————、————、————和————; ————和————。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地理学: 2、旅游资源: 3、生性旅游资源: 4、萌变性旅游资源: 5、主题公园: 三、简答题: 1、在旅游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值得采用? 2、旅游资源有哪些分类? 3、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试分析对比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功能。 5、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我国自然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旅游概论期末试题

选择题(每题2分,一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基础设施___________? A、桥梁 B、机场 C、旅游班机 D、车站 2、旅游业要真正发挥作用,“软件”的核心,即__________,更为重要。 A、服务人才 B、管理人才 C、旅游人才 D、导游人才 3、四川海螺沟冰川属于哪一类旅游资源__________? A、地文景观 B、水域风光 C、遗址遗迹 D、建筑与设施 4、___________是旅游业的生命线? A、旅游资源 B、客源 C、旅游交通 D、服务 5、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世界之窗 B、欢乐谷 C、迪斯尼乐园 D、锦绣中华 6、小型旅游饭店的客房数是多少()? A、200间以下 B、300间以下 C、300至600 D、600以上 7、星级的有效期和标志的使用权为多少年()? A、2年 B、3年 C、5年 D、7年 8、下列哪类不属于文化类的娱乐设施()? A、博物馆 B、音乐厅 C、歌剧院 D、电影院 9、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销售业务 B、计调业务 C、导游业务 D、财会业务 10、经营入境,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缴纳质量保证金()? A、10万元 B、160万 C、80万元 D、100万元 11、市场质量是指()。 A、市场的可进入性 B、市场的规模大小 C、市场的销售潜力 D、市场的占有率 12、()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供给 D、旅游需求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国际旅游者及其支出的()左右产生并流向这一区域。 A、60% B、70% C、80% D、90% 14、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A、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B、旅游产品的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矛盾 C、食、住、行、游、购、娱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D、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之间的矛盾 15、()是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公务旅游者 B、休闲旅游者 C、观光旅游者 D、度假旅游者 16、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可追溯到() A、1995 B、1965 C、1975 D、1985 17、世界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 日 18、旅游经济的细胞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预测,到_____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A、2020 B、2005 C、2010 D、2015 20、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就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升旅游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_______ A、优势 B、职能 C、功能 D、特点 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般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劳务消费已占个人消费支出的60%左右 () 2、凡是旅游者可以亲聆其境者,说明旅游资源地已具有可进入性()

旅游学概论试题试卷及答案

卷号:3246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A 卷 2013年5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旅游: 2、旅行社: 3、旅游资源: 4 、旅游市场: 5、旅游业: 二、填空题(1×30=30分) 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精神上的 (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 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 ( )旅游、 (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 分)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 B、旅游交通 C、旅游宣传 D、旅游业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旅行 C、士人漫游 D、学术考查 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A、陈光甫 B、黄光培 C、柳亚子 D、章士钊 4、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 A、馆 B、驿站 C、亭 D、邮 5、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地点为:() A、美洲 B、非洲 C、中东 D、欧洲 6、在我国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 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 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认可 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定 7、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在我国有500间客房的饭店属于()型饭店。 A、小 B、大 C、中 D、、不是旅游基本属性的选项是() A、文化属性 B、经济属性 C、消费属性 D、政治属性 9、不属于旅游职能作用的是() A、宣传招徕旅游者 B、生产、销售旅游产品 C、提供法律或医疗援助 D、组织协调旅游活动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情况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 情况 https://www.360docs.net/doc/e69926650.html,/z/q109855565.htm 来源:问问网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标签 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三—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四—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完整版)中职旅游概论期末试题.docx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我国于 _________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该组织现有个成员国,我国成为该组织的第_________个正式成员国。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 ______月______日。 3、广义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在______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增加 ______及相关知识。 4、旅游是人们为寻求而进行的 旅行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5、旅游区(点)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旅游娱乐设施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7、从 50 年代至今, 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 源地和目的地。 8、旅游业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教育、社会和_______、 等方面的影响。 9、旅游业属于第 _______产业。 10、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的答题卡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345678910答案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 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2、下面哪个是属我国的亚洲客源国市场() A. 美国市场 B. 俄罗斯市场 C.日本、韩国市场 D.澳大利亚市场 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被 称为() A. 罗马定义 B.艾斯特定义 C.马尼拉定义 D.兰沙罗特定义 4、."罗马定义 "将在某国暂时逗留至少 24 小时的游客称为() A、短期游览者 B、旅游者 C、游览者 D、短程游览者 5、决定一个人能否定实现旅游的家庭收入水平,主要指其() A、消费水平 B、经济状况 C、可支配收入 D、可随意支配收入 6、最具有可靠信誉度的是下面哪种旅游商场()A、旅游商店 B、旅游涉外定点商场 C、旅游购物品交易会 D、购货亭 7、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业C、旅游宣传 D.旅游交通8、申请设立经营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要合并缴纳人民币 ()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第三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2、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 3、熟悉各类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及典型代表。 重点难点:1、中国旅游资源的特征; 2、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及典型代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欣赏图片和视频、参观景点 课时安排:8-10学时 第一节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二)多样的地貌形态和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样分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三)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四)物种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历史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历史上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 (二)中华民族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大多是炎黄子孙,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三、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一)多样性 (二)地域性

(三)季节性 (四)古老性 (五)独特性 第二节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质景观 1.典型地质构造遗迹 2.典型地层剖面 3.生物化石 4.岩石与矿物 5.地震遗迹 (二)地貌景观 1.花岗岩地貌景观 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典型代表:黄山(视频)。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河南) 2、岩溶(喀斯特)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貌是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往往奇峰林立。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地区有大面积连片分布。这里,气候炎热、降水丰富,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风光区。 典型代表: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3、丹霞地貌景观 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分布: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