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实验复习材料

《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实验复习材料
《农业环境监测新技术》实验复习材料

食品中粗蛋白的测定环科1101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搞好复习,要全面细致)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及动植物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发之一,蛋白质在体内有构成新生组织、修补组织及制造体内氧化还原所必需的酶和激素等生命基础物质的用途及作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不仅表示食品的质量,而且也关系着人体的健康。因此,其蛋白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规定。

一、标准方法(GB5009.5—85)

二、(一)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2试剂

所有度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1)硫酸铜(CuSO4?5H2O);(2)硫酸钾;(3)硫酸;(4)硼酸溶液(20g/L);(5)混合指示液:1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1g/L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6)氢氧化钠溶液(400g/L);

(7)标准滴定溶液: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500moL/L]或盐酸标准溶液[c(HCI)=0.0500moL/L]。3仪器

4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02-2.00g固体样品或2.00-5.00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00-20.00mL液体样品(约相当于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 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3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斜于于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碳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2) (2)按图3-5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约三分之二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0g/L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2滴,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漏斗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 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杯的棒状玻塞,将10mL 400g/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烧杯中,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7,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同时准确吸取1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梁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

6.25;大麦、小米、蒸麦、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6说明

(1) 凯氏定氮法测定氮的含量,依据蛋白质中含氮的多少,换算为蛋白质的含量。

(2) 消化过程中,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反应温度,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

(3) 蒸馏过程中,不能使系统漏气,放入碱液时,应小心、缓慢。

(4) 食品中含氮量一般为15%-17.6%,根据不同食品含氮量略有差异,采用不同的换算系数。以上换算系数是食品中含氮量为16%的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5) 食品中还有非蛋白质物质含氮,故用此法测定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6) 蒸馏时,蒸汽发生要充足,均匀,加碱要够量,动作要快,防止氨损失。冷凝管出口应浸入吸收液中,防止氨损失。

(7) 我国规定含乳饮料中蛋白质?1.0%。

二、参考方法

(一)全量凯氏定氮法1原理

蛋白质为含氮有机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的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2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1)硫酸铜;(2)硫酸钾;(3)硫酸;(4)混合指示液:1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1g/L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5)氢氧化钠溶液(400g/L); (6)硼酸溶液(20g/L);

(7)标准滴定溶液:硫酸标准溶液[ c(1/2H2SO4)=0.0500moL/L]或盐酸标准溶液[c(HCI)=0.0500moL/L] 3

(1)精密称取0.20—2.0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相当于氮30-40mg),小心移入已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0.5g硫酸铜,10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斜支于有小圆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微沸)。至液体呈蓝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放冷,小心加入200mL水,再放冷,连接已准备好的蒸馏装置上,塞紧瓶口,冷凝管下端插入接收瓶液面下,接收瓶内盛有(20g/L),硼酸溶液50mL及2-3滴混合指示液。

(2)放松节流夹,通过漏斗倒入70-80mL(400g/L)氢氧化钠溶液,并振摇定氮瓶,至内容物转为深蓝色或产生褐色沉淀,再倒入100mL水,夹紧节流夹,加热蒸馏,至氨被完全蒸出。停止加热前,先将接收瓶放下少许,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再蒸馏1min,然后停止加热,并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

(3)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0.0500moL/L)滴定至灰色为终点。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6说明

本法为直接蒸馏法,蒸馏终点的确定对测定样品含量的准确程度影响很大,一般样品馏出液超过250mL,氮可完全蒸出,注意蒸馏时勿烧干。

维生素C含量测定

本实验所求得的维生素C含量比正常水平明显要低,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1、吸取样品液前未对样液进行摇匀,造成吸取的样液局部浓度偏低,测出来的含量也就偏低;

2、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时,由于产生的粉红色难以判断出来。

3、另外滴定过程中,仪器难以控制,造成2,6-二氯酚靛酚消耗量偏少,则计算C(1ml2,6-二氯酚靛酚溶液所能氧化维生素C的毫克数)偏低,造成所测量得的样液维生素C含量偏低。因此,为了能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本实验应进行重复多次的平行实验。

思考题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有何优缺点?测定误差是否大?

答: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法是测定维生素C的经典方法,此法优点是简便,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维生素C的含量,但同样其存在很多缺点:

1、生物组织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同样有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用此法测不出来;

2、生物材料提取液中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也可使2,6-二氯酚靛酚溶液还原脱色而而引起误差;

3、提取液中常存在的色素类物质干扰滴定终点观察,所以在选材时应选用无色,绿色或浅黄色等,当取材为紫色等时,可用活性炭,白陶土脱色处理。

实验应迅速滴定,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若不迅速,操作不当,都会使测定误差大,另外吸取维生素液时要适当,滴定的消耗液在0.3~1.60ml为最佳。总体而言,本实验误差不大。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样品测定

(1)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通入冷凝水,将底瓶浸没在水浴中加热,用一小团脱脂棉轻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抽提温度的控制: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提取液在每6-8min回流一次为宜。

(3)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试样中粗脂肪含量而定,一般样品提取6-12h,坚果样品提取约16h。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板接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明提取完毕。

(4)提取完毕。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烧瓶内乙醚仅剩下1—2mL 时,在水浴上赶尽残留的溶剂,于105°C下干燥3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继续干燥30min后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数据分析:此实验与理论脂肪含量(10%)存在很大差异,此实验存在很大误差。根据实验过程分析此误差可来源于(1)乙醚纯度过低;(2)前后两次称量

过程仪器误差较大;(3)干燥不彻底,试验后样品吸水导致质量差量过小。

思考题

.1潮湿的样品可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样品中的水分会阻止乙醚渗入到视频组织的内部,使提取效率降低,即萃取速度减慢,另外乙醚可饱和2%的水分,这样饱和的水分可溶解一些糖分等水溶性非脂类物质,造成一定的测定误差。因此,对于湿润,粘稠状的食品,可以用无水硫酸钠来去除样品中少量的水。

.2如果用此法测定的样品中脂肪含量不同于标签上标示的值,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答:可能存在的原因为:提取效率过低,实验操作误差,标签数值有夸大成分。2注意事项

(1)抽提剂乙醚是易燃,易爆物质,应注意通风并且不能有火源。

(2)样品滤纸色的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上部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3)样品和醚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极不饱和的脂肪酸受热氧化而增

(4)脂肪烧瓶在烘箱中干燥时,瓶口侧放,以利空气流通。而且先不要关上烘箱门与90°C以下鼓风干燥10—20min,驱尽残余溶剂后再将烘箱门关紧,升至所需温度。

(5)乙醚若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当蒸馏或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并除去过氧化物。检查方法:取5mL乙醚于试管中,加KI(100g/L)溶液1mL,充分振摇1min。静置分层。若有过氧化物则放出游离碘,水层是黄色(或加4滴5 g/L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该乙醚需处理后使用。去除过氧化物的方法:将乙醚倒入蒸馏瓶中加一段无锈铁丝或铝丝,收集重蒸馏乙醚。

(6)反复加热可能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质量增加时,以增重前的质量为恒重。

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硝酸盐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现国家标准方法中加热提取和镉粒还原的步骤,可直接用提取液进行测定,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且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可快速检测大量样品。

按实验方法,对于硝酸盐溶液, 以相对标准偏差 ( RSD )小于 5 %为限, 少量的K+, Na+、Ca2+、Mg2 +、SO42 -、F-不干扰测定;而NO-2、CO2-3有干扰。实验证明,加入1 mo l/L盐酸溶液 2 mL可消除碳酸盐的干扰,再加1%氨基磺酸铵 0.1 mL能很好消除 NO-2的干扰。

NO3- 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00nm±3nm, NO2-最大吸收波长为210nm,实验选择条件219nm处,NP3-、NO2-具有等吸收特征。测定结果为NO3-和NO2-之和,鉴于新鲜蔬菜中NO2-,从而从总和中扣除。由于仪器波长差异,测定前可先用标准NO3-和NO2-找出等吸收波长,再进行测定。

回收率试验:

加样回收试验,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成药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成分纯品,依法测定。测定值应在线性范围内,用实测值与原样品含被测成分量之差,

除以加入纯品量,计算回收率。

A:样品所含被测成分量

B:加入纯品量

C:实测值

回收率试验至少需进行5次试验(n=5),或三组平行试验(n=6),加人欲测样品或成分量相同或不同,后者则可进一步验证测定方法取样量多少更为适合。

结果分析注意问题:为了反映各次回收率的实验波动情况,建议除写出各次试验的实测数据,并计算实测值的均数,标准差(S)及相对标准偏差(RSD)。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的实验波动较小,重复性较好。计算方法如下:

n为每次实测数据的个数,∑x为n次实测数据的总和,∑x2为n次实测数据之平方值的总和。回收率一般要求在95-105%,有些方法操作步骤繁复,可要求在90-110%。

实验设计注意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些回收率试验中,常见到所谓的加样回收测定,不是在样品制备开始时即加入纯品,而是加到制备好的供试液中。这样并不能说明被测成分在提取、纯化等步骤中是否损失。还有在薄层扫描测定时,将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薄层板上,同时将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再重叠点于薄层板的同一原点上,测定计算,这只能反映板上回收率,而不是全部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实验设计不符合要求。

目的:回收率测定多用于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多以回收率估计分析的误差和操作过程的损失,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回收率试验要求与药材申报资料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基本相同。

意义:回收率实验是仪器分析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也是重要的质控手段,回收率是判定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量化指标。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新树脂常含有反应溶剂、未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少量低分子量的聚合物、铁、铅、铜等杂质。当树脂与水、酸、碱或其它溶液相接触时,上述可溶性杂质就会转入溶液中,在使用初期污染出水水质。因此,新树脂在投运前要进行预处理,转换为指定的离子型式。

(1)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步骤首先用清水对树脂进行冲洗(最好为反洗)洗至出水清澈无混浊、无杂质为止。而后用4~5%的HCl和NaOH在交换柱中依次交替浸泡2~4小时,在酸碱之间用大量清水淋洗(最好用混合床高纯度去离子水进行淋洗)至出水接近中性,如此重复2~3次,每次酸碱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倍。最后一次处理应用4~5%的HCl溶液进行,用量加倍效果更好。放尽酸液,用清水淋洗至中性即可待用。

(2)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步骤

首先用清水对树脂进行冲洗(最好为反洗),洗至出水清澈无混浊、无杂质为止。而后用4 ~5%的NaOH和HCl在交换柱中依次交替浸泡2 ~4小时,在碱酸之间用大量清水淋洗(最好用混合床高纯度去离子水进行淋洗)至出水接近中性,如此重复2~3次,每次酸碱用量为树脂体积的2倍。最后一次处理应用4~5%的NaOH溶液进行,用量加倍效果更好。放尽碱液,用清水淋洗至中性即可待用。(3)应用于医药、食品行业的树脂,预处理最好先用乙醇浸泡,而后再用酸碱进行交替处理,大量清水淋洗至中性待用。

4)各种树脂因品种、用途不一,预处理的方法也有区别,预处理时的酸碱浓度及接触时间等,可具体参考各型号树脂的介绍。

(5)预处理中最后一次通过交换柱的是酸还是碱,决定于使用时所要求的离子型式。

(6)为了保证所要求的离子型式的彻底转换,所用的酸、碱应是过量的。

注意问题:

1、离子交换树脂在长期储存中,或需在停用设备内长期存放,强型树脂(强酸性和强碱性树脂)应转为盐型,弱型树脂(弱酸性和弱碱性树脂)可转为相应的氢型或游离胺型,也可转变为盐型,以保持树脂性能的稳定。然后浸泡在洁净的水中。停用设备若须将水排去,则应密封,以防树脂中水份散失。

2、离子交换树脂内含有一定的平衡水份,在储存和运输中应保持湿润,防止脱水。树脂应储存在室内或加遮盖,环境温度以5°C-40°C为宜。袋装树脂应避免直接日晒,远离锅炉、取暖器等加热装置,避免脱水。

若发现树脂已有脱水现象,切勿将树脂直接放于水中,以免干树脂遇水急剧溶胀而破碎。应根据其脱水程度,用10%左右的食盐水慢慢加入到树脂中,浸泡数小时后用洁净水逐步稀释。

3、当环境温度在0°C或以下时,为防止树脂因内部水份结冰而崩裂,应做好保温措施,或根据气温条件,将树脂存于相应浓度的食盐水中,防止冰冻。若发现树脂已被冻,则应让其缓慢自然解冻,切不可用机械力施于树脂。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相关知识: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二、应用范围:

1.气相: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 以上)的有机物(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三、仪器构造:

1.气相: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进样部分、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均在控制状态。

1.1 柱箱: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样品中的各个组份在色谱柱中经过反复多次分配后得到分离,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柱箱的作用就是安装色谱柱。

由于色谱柱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样器和检测器,因此进样器和检测器的下端(接头)均插入柱箱。

柱箱能够安装各种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并且操作方便。

色谱柱(样品)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工作,因此采用微机对柱箱进行温度控制。并且由于设计合理,柱箱内的梯度很小。

对于一些成份复杂、沸程较宽的样品,柱箱还可进行三阶程序升温控制。且程序设定后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降温时还能自动后开门排热。

1.2 进样器:

进样器的作用是将样品送入色谱柱。如果是液体样品,进样器还必须将其汽化,因此采用微机对进样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种类的色谱柱及不同的进样方式,共有五种进样器可供选择:

1.填充柱进样器

2.毛细管不分流进样器附件

3.毛细管分流进样器附件

4.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器

5.六通阀气体进样器

1.3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样品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电信号)。

检测器也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因此采用微机对检测器进行温度控制。

根据各种样品的化学物理特性,共有五种检测器可供选择:

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2.热导检测器(TCD)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4.氮磷检测器(NPD)

5.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4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1 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

2.2 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7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错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3.3 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2.4 检测系统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三种。

(1)紫外检测器

该检测器适用于对紫外光(或可见光)有吸收性能样品的检测。其特点:使用面广(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核苷酸、多肽、激素等均可使用);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10-10g/ml);线性范围宽;对温度和流速变化不敏感;可检测梯度溶液洗脱的样品。

(2)示差折光检测器

凡具有与流动相折光率不同的样品组分,均可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糖类化合物的检测使用此检测系统。这一系统通用性强、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检测下限为10-7g/ml),流动相的变化会引起折光率的变化,因此,它既不适用于痕量分析,也不适用于梯度洗脱样品的检测。

(3)荧光检测器

凡具有荧光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的荧光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这一检测器只适用于具有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氨基酸、胺类、维生素和某些蛋白质等)的测定,其灵敏度很高(检测下限为10-12~10-14g/ml),痕量分析和梯度洗脱作品的检测均可采用。

2.5 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可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贮存、显示、打印和处理等操作,使样品的分离、制备或鉴定工作能正确开展。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小鼠的给药途径有那些?请演示一下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尾静脉注射(iv):将动物固定,鼠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温水中。待尾部左右静脉扩张后,左手拉着尾,右手进针 2、请演示一下大鼠、小鼠的捉持、固定及灌胃给药 答:(1)小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2)大鼠的捉持:大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3、大鼠的给药方法有那些?请演示一下常用的给药方法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复旦大学2016基础物理实验复习题【精选】

复旦大学2016基础物理实验复习题【精选】第一循环 转动惯量 1、已知T\To\I,用周期的公式T*T-To*To=4*3.1416*3.1416*I/K,计算K(09上半年) 2、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11下半年) 3、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11下半年) 4、托盘的转动周期是T0,放上圆柱体之后的周期是T1,圆柱体转动惯量I1,求托盘的转动惯量(12上半年) 5、某物体距离质心d1处转动惯量为I1,距离质心d2处转动惯量为I2,求物体质量(12上半年) 6、等外径、高度、质量的塑料圆柱和金属圆筒,哪个转动惯量大,应该是圆筒(12下半年) 7、测圆筒转动惯量时,没有整个放入台子,导致转轴和对称轴有夹角,问测得的转动惯量偏大偏小,好像是不能确定。(12下半年) 碰撞打靶 1、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10上半年)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10上半年)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3、给出x x` y m 算出碰撞损失的能量ΔE(11年下半年) 4、调节小球上细线的时候上下转轴有什么要求 (11年下半年) A上面两个转轴平行 B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C上面两个转轴平行且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D只要碰撞后小球落在靶中轴线附近就可以 液氮比汽化热 1、引起比汽化热实验值偏大的原因(多选)(A.铜柱投入水中时有水溅出 B.测 量b点时间 延迟 C.忘了 D.瓶口的结霜算入总质量)(09上半年) 2、Q等于()(10上半年)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3、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10上半年)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4、如果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11下半年) 5、操作正误的判断,选出错误的(11下半年)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doc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绪论 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诊断学内容 第一篇常见症状 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咯血定义,4 '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1心 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组不同原因,1Q心原性与肾 原性水肿的鉴别 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 H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 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 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第二篇问诊 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 艮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 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

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 艮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 怒张的定义 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1桶状胸 义,9深大呼吸,潮式 及间停呼&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吸 Id 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 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Z 三种呼吸音的 区别 H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 别 的综合体征。 18、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 H 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 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 2Q 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 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B3G 表现。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 24钟摆律,胎心律 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RBBB DG 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 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H 心尖搏动点的位「 ,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 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例2:〔2010广东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 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 例3:〔2011广东29〕〔16分〕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本学期实验知识重点 液体粘度的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旋转液体表面特性误差理论,长度测量与数据处理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气垫摆测转动惯量 耦合摆实验拉伸法 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与简谐振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电位差计的使用 电表的改装与校验等厚干涉现象与应用 导热系数的测定 液体粘度的测定 1、液体粘滞力的特点,它的数值大小与哪些量有关,方向如何。 2、粘度系数的单位,与温度的关系。 3、小球在油中匀速下落,受几个力作用,落球法测粘度系数的原理。 4、如何知道水平叉丝与镜筒的运动方向平行,如不平行应如何调节。 5、读数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与螺旋测微器相比有何特点。 6、如何保证小球下落能将激光线挡住进行测量时间,如何调节。 7、推导出一级和二级粘度系数的表达式,与理想情况相比有什么差别。 8、推导合成不确定度公式,在测量数据中任取一次进行误差计算。 液体表面张力 1、总体要求:了解位移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对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及用脱拉法测 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 2、为何要读出液膜断裂瞬间的电压示数? 3、开始对霍尔传感器进行定标为什么要对仪器进行调零?调零的步骤是什么?各是什么 原理? 4、想一想金属圆环的厚度对实验误差的影响,影响来自于什么原因?圆环的厚度越大对实 验所得的液体表面张力示数的影响误差是增大了还是减少了?

液膜断裂时悬挂在环上液体的多少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5、 若金属圆环底部不严格水平----不严格平行于液面,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样的误差? 这样实际的环与液体接触实际上偏大。 6、 想一想温度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温度升高了,系数应当偏大了还是偏小了?具 体的原因是什么?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且近似为线性关系,即温度越高,表面张力系数越小。具体的原因是界面上的分子能量增大,更易于摆脱液体表面张力的束缚。 7、 浓度的影响:在纯液体中加入杂质时,体系的表面张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试验,稀 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浓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3 类: 第一类的特征是浓度增加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之下降,大多数非离子型的有机物如短链脂肪酸、醇、醛类的水溶液都有此行为。第二类溶液的特征是,当溶质的浓度增加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上升。第三类的特征是,它与第一类曲线不同,当溶液很稀时, σ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随后σ大致不随浓度而变。 在液体中加入某些杂质会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物质通过减小液体表面自由能从而减小其表面张力系数。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大大低于纯净水,增加肥皂水浓度,其表面张力系数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 在实践中。液体自发收缩成球状的现象有时对工农业生产是不利的。例如,在喷洒农药时, 药液在液面上收缩成液滴将影响叶片对农药的吸收,因此必须减小液滴的表面张力系数使液滴在液面上呈延展分布。 8、 处理要求: 对霍尔传感器进行定标的时候,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数据。进行求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时候可以先求平均,因为后续的关系皆为线性关系。 旋转液体表面特性 1、 高度差法测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 h T D g ?= 2222π 2、 无论液体转速为多少,在2R x =处液面的高度将始终保持不变。 3、 平行入射法测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 g = k R 222π = θπtan T 222D

实验诊断学考试复习资料

2010级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试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RBC:(4.0~5.5)X1012/L ,HB:120 ~160g/L;成年女性RBC(3.5~5.0)X1012/L,HB:l10~150g/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 。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 。 临床意义: (二)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认为有贫血。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病理性减少见于: ①生成减少 Ⅰ.骨髓造血障碍:再障、白血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Ⅱ.造血物质缺乏或失利用:缺铁贫、巨幼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②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各类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的 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的 ③失血:急性、慢性 红细胞比容(packed cell volume,PCV)即红细胞压积(Hct),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参考值82~95 fl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Hb(g/L)]/[RBC(/L)pg,参考值: 27~31pg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更新)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完整版改)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广义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也包括试验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实验动物环境:是指人工控制的, 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的特定场所及有关条件, 即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的总和。 实验动物设施:界定实验动物生存空间、维持其所需的建筑物和设备等。 AEIR:生物科学研究四个基本条件:animal、equipment、information、reagent(试剂) 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普通级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按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通常被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按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导致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猕猴疱疹病毒1型(B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分歧杆菌、钩端螺旋体。 3、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4、寄生虫—弓形虫。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通常可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医征候动物模型等类型。 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的遗传。品系即“株”,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命名:由1~4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大写英文字母开头,结合数字命名。特点:基因纯合性,遗传稳定性,遗传同源性,表型一致性,独特性,可分变性,分布广泛性,资料可查性。近交: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特点:1、一定的杂合性:不引入新的基因,又不使群体内基因丢失。2、相对的稳定性: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3、个体差异取决于祖代动物。 4、较强的繁殖力、抗病力。 5、群体易保存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命名:用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如:KM,ICR,LACA. N: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存的NIH小鼠。 应用:1、类似人群体遗传的异质性组成,在药物筛选、毒性试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可大量供应,用于预试验、教学。3、携带突变基因,评估群体对自发或诱发突变的遗传负荷能力。 系统杂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特点:1、杂交优势,克服了近交引起的近交衰退。 2、遗传与表型上的均质性;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3、分布广泛。应用:1、干细胞研究。2、移植免疫研究。 3、细胞动力学研究。 4、单抗研究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同源性;在近交系中(突变系),所有动物可追溯到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遗传同源性使近交系有3个重要特征:⑴品系内个体间可接受组织移植⑵品系内单个个体的监测可得知品系整体基因类型⑶从一个群体内可分离出遗传上相同的亚群体

H468-基础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基础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目录 一、基础知识:绪论部分 (2) 二、试题篇 (6) 2011-2012第一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6) 2010-2011第一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13) 2008-2009第一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A (18) 08年基础物理实验理论考试期末试题整理 (25) 2002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26)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试题1 (29)

一、基础知识:绪论部分 1.误差△N=N-A (测量值-标准值)有正负之分 相对误差 E=△N/A=(N-A)/A*100% 也有正负 系统误差:有规律性随机误差:单个随机而整体服从统计规律 2.精密度:随机误差大小,即u(x) 正确度:系统误差大小,即?x 准确度:与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3.A 类不确定度:对误差数据统计分析 B 类不确定度:对测量数据非统计分析 (只测一次只有B 类,且不能把A 类当做随机误差B 类当做系统误差) 平均值标准偏差估计a u k 为测量数 △b b u k = 均匀分布 正态分布k ≈3,处理时k 直接测量不确定度合成 4.标准差与置信概率 (1)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特点:单峰性、对称性 p(A-△x)=p (A+△x )、有界性 抵偿性 (x A)p(x)dx 0∞ -∞ -=? 可得A=xp(x)dx ∞ -∞ ?或A=1 1 lim k i k i x k →∞ =∑ (2)方差2 22(x A) (x A)(x)dx lim i k i X p k σ∞ -∞→∞ -=-=∑? 对满足正态分布的物理量作任何一次测量,其结果均有68.3%的可能性落在A-σ到A+σ之间,也可以说A 在区间[x-σ,x+σ]内的置信概率为68.3% A-σ≤x ≤A+σ则x-σ≤A ≤x+σ 有限次测量中,取(x)s = 作()X σ的估计 是s (x )称为有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A 在区间[x-s(x),x+s(x)]内的置信概率<68.3% ()X σ无限次,而s(x)只是有限次,只是估计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简答题: 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 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3、渗出液、漏出液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 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 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 第一章 1、分析影响前的因素 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意义) 第二章 1、几个参考值的范围(血常规的基本参考范围如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钾,血钠,GFR,血糖),以及临床意义 2、血沉加快和减慢影响因素 3、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有哪些 4、白细胞(考的多),各种情况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和减少,贫血,辐射电离,伤寒副伤寒何种细胞增加或减少 5、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增多减少;红细胞沉降速率实验, 6、溶血性贫血几个实验的意义,渗透脆性不需要记住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症(G6PD,蚕豆病),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combs实验用途, 7、骨髓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以及正常骨髓象的形态特点。 8、粒红比值 9、POX染色临床意义,SB染色临床意义,NAP染色临床意义,类白血病的概念,ACP.AS-D NCE,α-NAE,PAS,染色的临床意义 10、最易发生DIC——M3型 11、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次侧 12、溶血贫的特点1,2(尿胆原增加)

13、白血病的各个特点/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医学方法 14、MDS熟悉 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 1、临床上的四项检测指标 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 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 4、单纯血友病哪一项指标异常 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 6、假如APTT、PT都延长说明什么 7、凝血酶时间 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 9、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区分标志,异二聚体、3P实验 10、阳性排除、阴性排除 11、肌红蛋白:心梗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1、怎样收集尿液,应注意什么 2、病理性尿液外观;如何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 3、管型的定义,管型包括那些,透明管型在什么条件下出现 4、正常尿液中可以见到什么? 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 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遍:菌痢 7、潜血、隐血 8、三管化学检查 9、渗出液与漏出液 10、脑脊液蛋白升高最明显的是什么病理状况,糖保持正常是什么病理情况? 11、脑脊液中可见的蛋白质 12、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变化表明什么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课 l、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应用于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品生产和检定的动物。 要求:遗传学要求、微生物及寄生虫要求、应用要求(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国标实验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和猴; 2、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 3、实验动物学: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AEIR要素(名词):在生命科学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有四个支撑条件,即AEIR要素。即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情报信息);R:Reagent(化学试剂) 4、动物福利:是指人为提供给动物的相应物质条件和采用的行为方式,要保证动物在健康舒适的状态下生存,使动物处于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动物享有如下五大自由,是保障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1、生理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2、环境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卫生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4、心理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5、心理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5、“3R”指的是Reduction::“减少”:在动物实验时,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的科学方法,减少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在用最少的动物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动物的一种保护。Replacement:“替代”:指使用没有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活体动物,或使用低等动物替代高等动物进行试验,并获得相同实验效果的科学方法。Refinement:“优化”:在必须使用动物进行有关实验时,要尽量减少非人道程序对动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可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避免减少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疼痛和不安,或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已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康乐,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可靠性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方法。 6、不通过伦理审查的情况: (一)缺少动物实验项目实施或动物伤害的客观理由和必要性的; (二)不提供足够举证或申报审查的材料不全或不真实的; (三)从事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生产、运输、研究和使用的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明显违反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原则要求的; (四)实验动物的生产、运输、实验环境达不到相应等级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的饲料、笼具、垫料不合格的; (五)动物实验项目的设计或实施不科学。 (六)动物实验项目的设计或实施中没有体现善待动物、关爱动物生命,没有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减轻或减少动物的疼痛和痛苦,减少动物不必要的处死和处死的数量。在处死动物方法上,没有选择更有效的减少或缩短动物痛苦方法的; (七)活体解剖动物或手术时不采取麻醉方法的; (八)动物实验的方法和目的不符合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标准或国际惯例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类动物实验。动物实验目的、结果与当代社会的期望、与科学的道德伦理相违背的; (九)没有充分理由对同一实验进行重复实验的; (十)严重违反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原则的其它动物实验。 7、行政许可:生产许可证、使用许可证 8、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医疗科学国际组织和生命科学会联合成立,负责国际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试验设计与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 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测验。 21.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 验误差。

检体诊断学复习资料

第一课绪论问诊和咳嗽 学习要求: 1、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2、熟悉问诊的重要性,掌握问诊的内容(特别是主述和现病史)、问诊的方法及技巧,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3、了解咳嗽咳痰的概念,掌握其病因和临床表现,熟悉其发病机制。 课后思考题: 1、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注意症状和体征的概念) (一)采集病史:问诊(interview)询问主观感觉的异常或不适——症状:指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改变。 ①病人的陈述(Complaints);②症状诊断(Symptomatic diagnosis) (二)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用感观、简单工具作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Signs):医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工具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客观变化。 (三)化验即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三大常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及其他化验;心电、超声;其他特殊检查 2、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了解) (一)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细致关心、体贴入微才能学到东西;工作的高度灵活性、主动性 (二)重视实践(掌握正确的方法,强调标准化、规范化,接触病人、主动学习) (三)熟悉诊断疾病步骤,了解自己的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学习 ①搜集资料(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化验与特检、观察疾病全过程);②分析资料 3、问诊的内容?(掌握主述和现病史) (一)一般资料(general data) (二)主诉(chief complaints):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即症状或(和)体征加时间。 (三)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即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既往史(past history) (五)系统回顾(systems review) (六)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七)婚姻史(merrital history) (八)月经史(menstrual history ) (九)生育史(childbearing history) (十)家族史(family history) 4、痰液的性质与疾病的联系?(选择或填空) 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 黄绿色或翠绿色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白粘稠牵拉成丝——真菌感染;大量稀薄黏液痰,粉皮样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数百至数千ml痰液(浆)——考虑肺泡癌 5、痰量多时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填空) 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坏死组织碎屑6、咳嗽的伴随症状?(选择) 咳嗽咳痰伴发热——感染性呼吸道炎症等 咳嗽伴胸痛——感染性炎症、肿瘤、气胸等 咳嗽咳痰伴体重减轻——结核、肿瘤等 咳嗽伴咯血——结核、肿瘤、炎症等 咳嗽伴呼吸困难——心肺疾患、气胸、胸腔积液等咳嗽伴哮鸣音——支气道哮喘、气道异物、心性哮喘咳嗽咳痰伴杵状指(趾)——支扩、肺脓肿、肿瘤等咳嗽伴大量脓性痰——肺脓肿等 咳嗽伴呕吐——百日咳等 第二课呼吸困难

医学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品检定等目的,对动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实验用动物:指所有以科研、实验、生产、文字教学等为目的而使用的动物。可包括有生命的和死亡的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指生物医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疾病模型和相关的模型系统材料。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相似性(复制的模型尽可能近似与人类疾病);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控性;易行性和经济性 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物理诱发,化学诱发,生物诱发,复合方法,遗传工程方法。 动物模型的优点:避免了在人类进行试验所带来的风险;临床上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可以克服人类某些疾病潜伏期长、病程长和发病率低的缺点;可以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增加试验的可比性;可以简化试验操作和样品收集;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疾病和疾病本质。

实验动物模型按产生的原因分类可分为:诱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阴性动物模型,孤立动物模型。 诱发性动物模型:人为地诱发动物形成类似人类疾病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来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优点:制作方法简便,实验条件容易控制,重复性好,在短时间内可诱导出大量疾病模型.缺点:诱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限定方式产生的,多数情况下与临床所见自然发生的疾病有一定差异,况且许多人类疾病目前还不能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复制,因而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诱发型动物模型有肺水肿动物模型,烧伤动物模型,肝硬化动物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疾病模型,包括人工培育的突变系和近交系的各种疾病模型。优点: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人类相应的疾病很相似,均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其应用价值很高。缺点:这类模型的来源较困难,不可能大量应用。 基因敲除动物: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剔除或用其他顺序相近的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 转基因动物:是指用实验的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其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地整合并可以表达和传与后代的一类动物。 动物实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对照的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弹性原则,平衡原则,最经济原则)。

实验设计练习题-1

实例: 1. 试验不同配方的减肥药a1和a2,28名肥胖自愿者参与试验。以服用减肥药4周后体重下降值为观察指标。采用何种设计方案?试述该设计步骤。 2.欲研究A、B两种高血压病治疗方案的疗效有无差别。现将2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名患者以A-B-A的顺序接受治疗;另外10名患者则以B-A-B顺序治疗。采用该种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3.比较5种不同剂量的甲状腺素对豚鼠甲状腺体重量的影响,考虑到豚鼠种系与体重对结果的影响。选用何种设计方案,请叙述设计步骤及应用条件,并回答统计分析后能获得哪些结论? 4. 利血平可以使小鼠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等递质下降,现考察某种新药MWC是否具有对抗利血平使递质下降的作用,将24只小鼠随机等分为四组,并分别给予蒸馏水、利血平、MWC、利血平+MWC四种不同处理后,测得脑中NE的含量(ng/g湿组织),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5.某医生欲比较饮食疗法与某种药物疗法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疗效,选择40名高血脂病人,设立四个组:①正常饮食②饮食疗法组③药物组④药物+饮食疗法组。 问:①该设计属何种设计方案? ②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6. 试述正交设计与析因设计的联系与区别。L18(37)的含义。正交表中的每列可作哪些安排? 7.研究A、B、C三因素的主效应,三个因素均为2水平。同时要研究交互作用A×C,B×C,请用L8(27)正交表做表头设计(若将第一列作为空列)。 L8(27)正交表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2 2 2 2 3 1 2 2 1 1 2 2 4 1 2 2 2 2 1 1 5 2 1 2 1 2 1 2 6 2 1 2 2 1 2 1 7 2 2 1 1 2 2 1 8 2 2 1 2 1 1 2 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 列号 1 2 3 4 5 6 7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 1 2 3 4 5 6 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D_Dd_______ A、(1.518D_Dd__________????___________ C、(1.518D_Dd__________ (1.518_____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6 B、5 C、4 D、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b=tg B、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9.811?^,9.791?^,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丙测量的准确度最高。 13、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830 (cm),该游标的仪

诊断学复习题黄疸

一、填空题: 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红素仃B)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 u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CB)为 ______________ ____ 卩mol/L 2、黄疸按病因学分类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Charcot 三联征是指__的诊断。 常常提示 ______________ 4、实验检查中,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 _________________ __ ,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 。 5、胆汁瘀积性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__________________ ,尿胆红素试验 ____________ ,尿色 ____________ ,大便呈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 1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 1 5-20%( ) 3、PTC 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 ) 4、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 ) 三、名词解释: 1 、黄疸 2、隐性黄疸 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4、旁路胆红素 5、Girlbert 综合征 6、核黄疸 四、选择题:

1、旁路胆红素不包括:() A、过氧化物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幼稚红细胞 D、肌红蛋白 E、衰老红细胞 2、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项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 D、新生儿溶血 E、蛇毒引起的贫血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瘀积性黄疸:() A、肝内胆管结石 B、长期服用甲基睾丸酮所致黄疸 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D、肝硬化 E 、妊娠复发性黄疸 4、下列那种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疾病黄疸?() A、蚕豆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毛细胆管型炎病毒性肝炎 D、胆总管结石 E 、中毒性肝炎 5、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下列哪项检查最好:() A、X 线检查 B、CT C、 B 型超声波 D、ERCP E、PTC 6、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A、Girlbert 综合征 B、Crigler-Najiar 综合征 C 、Mirizzi 综合征 D 、Roter 综合征 E 、Dubin-Johnson 综合征 7、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 A、胰头癌 B、溶血性贫血 C、钩端螺旋体病 D、肝硬化 E、重症肝炎

交大医学院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

绪论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练习题 1.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名称是《实验动物管理条例》;(P4) 2.动物福利法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善待活着的动物)、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死亡(减少死亡的痛苦);(P6/百度) 3.普通动物只能用于教学实验、某些科研工作的预实验,不适用于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实验;(P27) 4.实验动物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居住因素;(P47) 5.实验动物是指: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子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满足科学研究,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P2) 6.野生动物演变为实验动物的过程为:野生动物家畜化,家畜动物实验动物化和实验动物标准化;(P3) 7.《实验动物学》包含的内容可简述为: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部分。(P1) 8.“3R”原则是指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替代(Replacement);(P152) 9.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观赏动物;(P2)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及其对动物实验的影响练习题 1.下列近交系小鼠命名书写不正确的是(B)。(P9-P10) A. 615 BALB/C C. C57BL/6 D. A 2.某小鼠毛色基因型为:A_BBC_,该小鼠毛色是(C)。(P18) A.白色 B. 黑色 C.野生色 D.棕色 3.在遗传检测中,观察皮肤移植成功与否,需要:(B)。(P17) A.60天 B.100天 C.10天 D.1年 4.下列正确书写的封闭群实验小鼠应为(B)。(P12) A.SHJTU:KM B. Shjtu:KM C.SHJTU/KM D. Shjtu/KM 5.下列不属于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特性是(B)。(P12-P13) A.基因库大 B.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 C.个体间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祖代起源 D.群体基因频率基本保持稳定 6.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包括和。 7.近交系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为19%。封闭群动物每代近交系数上升率应控制在1%以下。(PPT2/46) 8.下列不属于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是(C)。(P10-P11) A. 基因纯合性高 B.个体间均一性好 C.基因库大 D.背景资料多 9.简述“近交系动物”。 答: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的交配,与全同胞兄妹的交配有同等效果。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P9) 10.简述“封闭群动物”。 答: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P12) 11.用复隐性有色小鼠DBA(雄性,毛色基因型为:aabbCC)对某白化小鼠(雌性)进行毛色基因交配试验,它们的F1代全都是野生色小鼠: 1)用简图叙述测定过程。 2)该白化小鼠毛色基因是否纯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