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 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 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 含答案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

1.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化学与能源紧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光催化分解水产生的H2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C.“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大力发展太阳能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A.石油和天然气均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正确;B.H2燃烧只生成水,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正确;C.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单质,C不准确;D.大力发展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减缓温室效应,D正确。答案选C。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是HNO3

C.《梦溪笔谈》记载“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铁合金的硬度和熔点比纯铁的高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SiO2

【答案】A

【解析】A.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A正确;B.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焰硝”是硝酸钾,故B错误;C.《梦溪笔谈》记载“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大,没说明熔点比纯铁高,事实上合金熔点比成分金属低,故C错误;D.瓷器主要原料为黏土,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形成的过氧根离子:102-

82

O

B .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C.羰基硫(COS)的结构式:O=C=S

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0+8=18,则形成的过氧根离子表示为182-

82

O,A 错误;B.二氧化碳为直线形分子,O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其比例模型为,B错误;C.羰基硫(COS)分子中C原子和S原子、O原子分别各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O=C=S,C正确;D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得到氯离子,则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选C。

4.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NH+4、MnO?4、CO2?3

B.pH=9的溶液中:Na+、Fe3+、NO?3、SCN?

C.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K+、Cl?、HCO?3

D.加入过量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溶液:K+、AlO?2、NO?3、OH?

【答案】D

【解析】A.含有MnO?4的溶液呈紫红色,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含MnO?4,故不选A;B.pH=9的溶液呈碱性,Fe3+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不选B;C.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酸性、碱性条件下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C;D.K+、AlO?2、NO?3、OH?与氨水不反应,加入过量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溶液能含有K+、AlO?2、NO?3、OH?,故选D;选D。

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 NaHSO4固体中含有H+的数目为0.5N A

B.标准状况下,1.2L 12C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 A

C.0.2mol Cl2与足量N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ClO?两种粒子数之和为0.4N A

D.32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小于2N A

【答案】B

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

【解析】A.60g NaHSO4固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NaHSO4固体中没有H+,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L 12C18O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的中子数为0.5×16=8mol,即是8N A,故B正确;C.0.2mol Cl2与足量NOH溶液反应后,ClO?一部分会发生水解,溶液中Cl?、ClO?两种粒子数之和小于0.4N A,故C错误;D.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含氧原子为2N A个,故D错误;故选:B。

6.下图表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高正价、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和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B.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d>e>b>c

C.b和f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D.g的单质可用于制备漂白粉

【答案】D

【解析】根据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高正价、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可知a是C元素、b是N元素、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Al元素、f是S元素、g是Cl元素。A.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碳酸,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碳酸、氢氧化铝不反应,故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N3?>O2?>Na+>Al3+,故B错误;C.NO难溶于水,故C错误;D.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故D正确;答案选D。

7.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乙都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甲、乙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甲、乙分子中的所有环上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B

【解析】A.甲的分子式是C5H8O2、乙的分子式是C5H8O2,甲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甲含有羧基,甲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乙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错误;C.甲含有羧基、乙含有羟基,甲、乙都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D.甲、乙分子中都含有单键碳,所有环上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选B。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A 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B MgO难溶于水耐火材料

C 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 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葡萄糖可用作甜味剂

【答案】A

【解析】A.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故选A;B.由于MgO熔点高,所以氧化镁可用作耐火材料,与氧化镁难溶于水无关,故不选B;C.NH4HCO3含有氮元素,所以可用作氮肥,用作氮肥与NH4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故不选C;D.因为葡萄糖有甜味,所以葡萄糖可用作甜味剂,故不选D。选A。

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长导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以免引起倒吸,A错误;B.蔗糖结构中不存在醛基,因此其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属于非还原性糖类,B错误;C.木炭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D.NH3和CaCl2溶液反应得Ca(OH)2和NH4Cl,Ca(OH)2和少量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水,能制备CaCO3,D正确。答案选D。

10.已知一组有机物的分子式如下表

项序 1 2 3 4 5 6 ……

通式C2H4C2H4O C2H4O2C3H6C3H6O C3H6O2……

下列有关该组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页(共14页)第12页(共14页)

A.第2项和第5项是同系物B.第4项为烯烃

C.第7项为烃类D.第12项的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8种

【答案】C

【解析】A.第2项是乙醛,第5项C3H6O是丙醛或者是丙酮,第2项和第5项不一定是同系物,故A错误;B.第4项C3H6为烯烃或者是环丙烷,故B错误;C.由规律可知,第7项为烃类,故C正确;D.由表中规律可知,3、6、9、12项符合C n H2n O2,由C原子数的变化可知,第12项为C5H10O2,属于酯类物质一定含?COOC?,①为甲酸丁酯时,丁基有4种,符合条件的酯有4种;

②为乙酸丙酯时,丙基有2种,符合条件的酯有2种;③为丙酸乙酯只有1种;④为丁酸甲酯时,丁酸中?COOH连接丙基,丙基有2种,符合条件的酯有2种,属于酯类的有4+2+1+2=9种,故D 错误;故选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OH)2溶液与少量NaHCO3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O+CO2?3

B.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2H+=SO2↑+S↓+2Na++H2O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3+CO2+H2O=2HCO?3

D.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3+=Cu2++2Fe2+

【答案】D

【解析】A.Ca(OH)2溶液与少量NaHCO3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OH?+HCO?3=CaCO3↓+H2O,故A错误;B.稀硫酸和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硫、二氧化硫、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2?3+2H+=SO2↑+S↓+H2O,故B错误;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CO2?3+CO2+H2O=NaHCO3↓,故C错误;D.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故D正确;选D。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分别将乙醇与双氧水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观察到KMnO4溶液均褪色

两种物质使酸性KMnO4溶

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

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原溶液中有SO2?4

C 实验室用粗锌与稀盐酸反应制H2比纯锌快粗锌与稀盐酸构成原电池

D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

银氨溶液,加热,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答案】D

【解析】A.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乙醇、双氧水,故不选A;B.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Ag+、CO2?3、SO2?3,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白色沉淀是硫酸钡,说明原溶液含有SO2?4,故不选B;C.粗锌中的锌、杂质与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加快锌与盐酸反应速率,故不选C;D.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检验蔗糖是否水解,故选D;答案选D。

13.为研究不同状态(块状、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数据得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的是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

B.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不断降低

C.若用单位时间内CO2的体积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则t2—t3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为32

32

V-V

t-t

mL·s?1

D.两次实验,粉末状固体最终生成的CO2的量更多

【答案】AC

【解析】A.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变,但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时间减少,而曲线甲用时小,则曲线甲表示的是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故A正确;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则反应开始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导致0-t1内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起主要作用,反应速率才不断降低,故B错误;C.由v=

V

t

?

?

,可知,t2-t3的速率v(CO2)=32

32

V-V

t-t

mL·s?1,故C正确;D.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只控制一个变量,则为研究不同状态(块状、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两次实验所取碳酸钙固体质量一样,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相同,故D错误;答案为AC。

14.如图是一种借助太阳能进行氢能的生产和利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

2020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皖江名校联盟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2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1,2,3,4},B {x 3}x ==<{,则A B =I A.1,2,3}{ B.1,2}{ C.1x 3}x ≤<{ D.1x 3}x <<{ 2.已知复数z 满足(1)z i -=,则z = A. 1+ B.1- C.i D.-i 3.某地甲、乙、丙三所学校举行高三联考,三所学校参加联考的人数分别为300,400,500,现为了调查联考数学学科的成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三所学校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那么在乙学校中抽取的数学成绩的份数为 A. 30 B. 40 C.50 D. 80 4.已知m =1og 40.4,n =40.4,p =0.40.5,则 A.m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命题人:王书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 B.蒸馏、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C.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酚醛树脂不是酯,干冰不是冰 D.水煤气、裂解气、焦炉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B.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 N A C.7.8 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 N A D.80mL10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 A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C甲基的电子式: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4.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1 CuSO4溶液,现选用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制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 胆矾配制500 mL溶液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Ca 2+ +HCO 3- +OH - =CaCO 3↓+H 2O B. KAl(SO 4)2中滴加Ba(OH)2使SO 42- 恰好完全沉淀:2Al 3+ +3 SO 42- +3 Ba 2+ +6 OH - =2Al(OH)3↓ +3BaSO 4↓ C.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 2气体:SO 2 + 2OH - =SO 32- + H 2O D. 硫酸亚铁加过氧化氢溶液:Fe 2+ + H 2O 2 + 2H + Fe 3+ + 4H 2O 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 42— B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FeCl 2、NaI 的混合 溶液中,再滴加CCl 4,振荡、静置, 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再向上 层溶液中滴加溴水 实验现象1: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 氧化性:Br 2>Fe 3+ >I 2 C 取久置的Na 2O 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 2O 2没有变质 D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有致密Al 2O 3薄膜,且Al 2O 3熔点高于Al 7.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B C D A.喷泉实验 B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 .制备氢氧化亚铁 D.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8.在200 mL 含Mg 2+、Al 3+、NH 4+、H +、C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 -1 NaOH 溶液,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 -y =0.01 mol B .原溶液中c(Cl -)=0.75 mol·L -1 C .原溶液的pH =1 D .原溶液中n(Mg 2+)∶n(Al 3+ )=5∶1 9.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c(H +)=1×10-14mol/L 的溶液: K +、Cu 2+、I -、SO 42- B .水电离出的c(H +)=1×10-14mol/L 的溶液:K +、Na +、AlO 2-、S 2O 32-

高三化学第一次联考试题

九江市2017届高三年级“十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化学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某公司仓库发生爆炸,事发仓库里存放了大量的硝酸铵( NH4NO3)、氰化钠(NaCN)、电石(CaC2)和金属钠等危险化学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属于危化品中的易燃固体,其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电石(CaC2)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实验室里可将少量的钠保存于CCl4中 D.NH4NO3、NaCN、CaC2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1,且均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B.Cl-的结构示意图: S2- C.N2分子的结构式:N=N D.中子数为16的硫离子:32 16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24LCl2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2 N A B.0.5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2 N A C.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的电子数为4 N A D.1molSO2与3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N A 4.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碘酒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水、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②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氢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Al2O3和SiO2都能溶于强碱,因此都是酸性氧化物 ⑤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A.①②B.①⑤C.②⑤D.③④ 5.在NH4Fe(SO4)2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CH3 COO-、SCN- B. K+、Na+、Br-、OH- B.Al3+、Ba2+、Cl-、I- D. H+、Mg2+、NO3-、Cl-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O2有漂白性,可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B. 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C. 粗硅制备单晶硅、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来制备漂白粉 的是( ) 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 ... 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Fe3+ + 3H2O Fe(OH)3(胶体)+ 3H+ B.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2NO2(g)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实践证明,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与文明教育,能够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供重要抓手。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虽然审美教育的概念出现较晚,但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西方,古希腊雅典的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都包含着审美教育。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象,他们一旦被艺术作品所表现也就成为艺术形象。审美教育可以通过这些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的审美教育入手。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审美教育的肇始。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这就要求广大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善于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家长应注重通过审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让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孩子心中扎根。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审美教育应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文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数学10月联考试题文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范围: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与导数约占30%,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约占60%,平面向量约占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x≤0},则B={x|x已知集合A={x|logx<1},1.2B?5B A.C.A∩B=B D.A∪B=2- -1∈A B. =33?2??2?322??3 A. B. C. 0 2.tan705 D.????)(?0)f(x)?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已知函数3.π,则该函数图像6??,0)对称A.关于点( B.关于直线x=对称66??C.关于点(,0)对称 D.关于直线x=对称333|x| )e的图像大致是f(x)=2(x-x4.函数 的北偏东,灯塔A在观察站3km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分别为,5km5.两座灯塔o B的o20C 距离为A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方向上,则灯塔与方向上,灯塔B3425km km C.7km D.A.6km B.3ba31)(mb3)a6.已知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则与的夹角为- 1 - 120或150 D.60A.30 B.60 C.30222为锐角三,则△ABC,AB,C的对边,命000000或 题p:若a+b>c7.已知a,b,c分别为△ABC内角。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角形,命题q:若a>b,则cosA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Mg—24 Al—27 S—32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N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 Na2O2、H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 C.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铁罐储运 D. NaClO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3.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将31 g Na2O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C.22.4 L NH3和16 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 A D.20 g重水(2H16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4.R2O n-8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中R2O n-8变为RO2-4,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A.1 B.2 C.3 D.4 5.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Fe3I8也可表示为FeI2·2FeI3 B. CaC2能水解:CaC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 Al4C3+12H2O―→4Al(OH)3↓+3CH4↑ C. O2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O,则S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7.8 g Na 2O 2 与H 2 O完全反应时,有0.2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2019年12月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毕业班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2月联考 数学(理)试题 2019年12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2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 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已知公式:台体体积公式121(3V S S h = +其中S 1,S 2,h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底面积,下底面积,高。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1-2i)z =4+3i(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等于 C. D.2.已知全集为R,集合A ={-2,-1,0,1,2},102x B x x -??=

安徽江淮名校高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江淮名校201 3届高三联考试卷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选择题的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我国某城市(210°34′N)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观测,操作方法: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部分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上。读图1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A.4月4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7月5日前后D。9月9日前后2.图示时期( ) ①该地太阳升起的方位东偏南的角度最小②意大利处于干燥季节 ③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④当地的经度为122.50 E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2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2完成3~4题。 3.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4.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l O°C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2012年7月27日第三十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上一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据此回答5—6 题。 5.对伦敦气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 ) A.盛行西风带地形B.盛行西风带洋流 C.海陆分布洋流D.下垫面盛行西风带 6.比较伦敦和北京两地气候,说法错误的是( ) A.北京年温差比伦敦大B.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 C.伦敦夏季气温比北京高D.伦敦气候海洋性强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3(左)和城市水循环示意图3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本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 化学问卷(2012.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Fe-56;Cu-64;Ag-108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2分=50分) 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元素是否发生电子转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有H+电离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B.CaCl2、NaOH、HCl、HD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C.Na2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D.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爆炸等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B.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常温下,0.1mol/LHA溶液的PH=1,则HA是强电解质 5.传统的自来水消毒常采用漂白粉等强氧化剂,但其产生的有机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一种新型的消毒剂——高铁酸盐(如Na2FeO4或K2FeO4)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其产物在水中经 过变化后能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在以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 ...涉及的变化有 A . 电离 B. 水解 C. 置换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 6.已知下列两个反应:①Cl2+2KI===I2+2KCl,②I2+2KClO3===Cl2+2KI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属于置换反应,②不属于置换反应 B.①中的I2是氧化产物,②中的Cl2是还原产物C.反应①说明KI的氧化性比KCl强 D.反应②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l2 + H2O 2H+ + Cl- + ClO— B. 碳酸氢铵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NH4++HCO3-+2OH-=NH3·H2O+CO32-+H2O C.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 0Hˉ= HSO3- 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 3Fe+8H++2NO3-=3Fe3++2NO↑+4H2O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A.标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 A 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0.5N A个Cu2+ D.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D.在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

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化学试题 原子量:H 1 O 16 N 14 Cl 35.5 D 2 C 12 全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1、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而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变色的是 A. 浓硝酸 B. 硫酸亚铁 C. 高锰酸钾 D. 工业盐酸 2、以下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贮存在CS2中 B. 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少量溴贮存在酒精中 D. 少量钠贮存在煤油中 A.O2 和O3互为同位素 B.O2比O3稳定 C.等体积O2 和O3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D.O2 和O3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 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5、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煮菜用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 C.用明矾净化水 D.煮鱼时加少许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后者的酸酐的是 ①SO2 H2SO4 ②Cl2O7 HClO ③NO2 HNO3 ④Mn2O7 HMnO4⑤SiO2 H2SiO3⑥P2O5 HPO2 A. ①②⑥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②③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1molBaCl2中含有的离子数是2N A C.7.1g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2N A D.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是4N A 8、相同体积的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H2)>P(O2)>P(N2) B. P(O2)>P(N2)> P(H2) C.P(H2)> P(N2)> P(O2) D. P(N2)> P(O2)> P(H2)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的是: A. H2O2 B. NCl3 C. PF5 D. SO2 10、在方程式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的反应中,当有1 mol电子转移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有1/2 mol硫原子被还原B.有1/3 mol氮原子被氧化 C.有3/4mol二氧化硫生成D.有2/3mol(NH4)2SO4分解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金属单质一定是还原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2月联考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 2019 届高三 12 月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 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 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吴伏美部族的围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 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围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 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 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又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 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 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 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类黄为租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 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 民族不断壮大。 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 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 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一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 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罐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封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 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鯀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 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 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 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 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 结奋丰.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古代神话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滋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B.上古时代,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例如龙是太吴伏義部族的图腾。 C.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有两条途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与内向认同,夷变为夏。 D.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奋斗、奉献、团结等精神.促进了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神话在华夏民族凝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B.文章按历史时代顺序.清晰地揭示了龙如何一步步成为华夏民族统一图腾的过程。 C.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盲论,有力论证了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 D,文章较为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

高士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化学第1次月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Cl 2 :MnO 2 +2H++2Cl -Cl 2 ↑+ Mn2+ + H 2 O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 3·H 2 O=AlO 2 —+4NH 4 + +2H 2 O C.醋酸洗涤铜器表面的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4H+ = 2Cu2+ +CO 2 ↑+3H 2 O D.向沸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制备Fe(OH) 3 胶体:Fe3++3H 2 O Fe(OH) 3 (胶体) +3H+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铁粉溶于稀HNO 3中:Fe+NO 3 -+4H+=Fe3++NO↑+2H 2 O B.过量NaHSO 4溶液加入到Ba(OH) 2 溶液中:2H++SO 4 2-+Ba2++2 OH-=2H 2 O+BaSO 4 ↓ C.少量Cl 2通人FeBr 2 溶液中:2 Br-+Cl 2 =2 Cl-+Br 2 D.少量 AlCl 3溶液滴入到氨水中:Al3++4NH 3 ·H 2 O=AlO 2 -+4NH 4 ++2H 2 O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SO 2通入Ca(ClO) 2 溶液 :Ca2++2ClO-+SO 2 +H 2 O==CaSO 3 ↓+2HClO B.NaHCO 3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HCO 3 -+Ca2+ +OH-==CaCO 3 ↓+ H 2 O C.用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NH 3·H 2 O+SO 2 =NH 4 ++HSO 3 - D.Na 2CO 3 溶液中通入CO 2 : H 2 O+ CO 2 + CO 3 2-== HCO 3 - 4、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 3+2KI=====2KCl+2FeCl 2 +I 2 ② 2Fe+3Cl 2 =====2FeCl3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 2 B.KMnO 4 C.FeCl 3 D.HCl 5、、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G →Q + NaCl ② Q+H 2O ? ?→ ?电解 X + H2③Y + NaOH → G+ Q+H2O ④ Z + NaOH → Q + X + H 2 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G、Y、Z、Q、X B.Z、X、G、Y、Q C.Q、G、Z、Y、X D.G、Y、Q、Z、X 6、ClO 2 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 制得ClO 2:2KClO 3 +H 2 C 2 O 4 +H 2 SO 4 ?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 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 2 是氧化产物 C.H 2C 2 O 4 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KClO 3 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在pH = 1时,可大量共存的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Ca2+、CH 3 COOH、Br-、Na+ B.NO 3 -、Fe3+、Mg2+、SO 4 2-C.ClO 3 -、Ba2+、Na+、Cl -D.K+、Cl-、Al3+、SO 3 2-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 2 通入NaOH溶液中:SO 2 +2OH-===SO 3 2-+H 2 O B.Fe(NO 3 )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 2 C.NaNO 2 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 4 溶液:2MnO 4 - +5NO 2 - +6H+ === 2Mn2++5NO 3 - +3H 2 O D.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 2 溶液: 2HCO 3 - +Ba2++2OH-===BaCO 3 ↓+2H 2 O+CO 3 2- 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 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组是 ①K+、Cl-、NO 3 -、S2-;②K+、Fe2+、I-、SO 4 2-;③Na+、Cl-、NO 3 -、SO 4 2- ④Na+、Ca2+、Cl-、HCO 3 -⑤K+、Ba2+、Cl-、NO 3 -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10. [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常温下,4gCH 4 含有n A 个C-H共价键 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 C 1 L 0.1 mol ·1 L-NaHCO3液含有0.1n A 个HCO3 —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 2 和CO 2 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1.[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 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 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 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12.[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O 3 与11.2LO 2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 2 (g)+O 2 (g)=2SO 3 (g)和4SO 2 (g)+2O 2 (g)=4SO 3 (g)的△H相等 13.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PCl3 B. BF3 C. CCl4 D. CS2 14.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5页,第II卷(非选择题)5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O 16 Na 23 S 32 Ni 59 Zn 65 第I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物质在生活或生成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葡萄糖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杀菌、抗氧化 B.在含较多Na2CO3的盐碱地中施加适量熟石灰降低了土壤碱性 C.陶瓷坩埚不能用于熔融烧碱 D.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废弃的甲烷可用于生成甲醇 8.已知有机物M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可用溴水鉴别M和N D.M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4种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A、B、C、D、E代表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B 、D 对应族①处的标识为ⅥA 16 B.熔点:D 的氧化物<C 的氧化物 C.AE 3分子种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E 的含氧酸酸性强于D 的含氧酸 10.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0.1 mol/LNa 2S 2O 3溶液与pH =1的H 2SO 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L pH =1的H 2SO 4溶液种,含H +的数目为0.2N A B.1 mol 纯H 2SO 4中离子数目为3N A C.含15.8g Na 2S 2O 3的溶液种阴离子数目大于0.1N A D.Na 2S 2O 3与H 2SO 4溶液混合产生22.4 L 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11.我国科学家开发的一种“磷酸钒锂/石墨离子电池”在4.6V 电位区电池总反应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362433243()6()Li C V PO C Li V PO ++ 放电 充电A.该电池比能量高,用Li 3V 2(PO 4)3做负极材料 B.放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1 mol 电子M 极质量减少0.7g C.充电时,Li +向N 极区迁移 D.充电时,N 极反应为 12. 下列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3.25℃时,向一定浓度的Na 2C 2O 4溶液中滴加盐酸,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已知H 2C 2O 4是二元弱酸,X 表示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4224()()c HC O c H C O -22424()() c C O c HC O --

安徽省各大名校高三数学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2届安徽名校高三第五次联考卷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明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以a=( ) A. 1-i B. 1 +i C. 2-2i D. 2 + 2i 2. 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A. 2 B. C. 4 D. 3. 己知集合I、A、B的关系如图,则I、A、B的关系为() A. B. C. D. 4. 已知函数,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B. C. D. 5. 若正项数列满足,如,则=( ) A. B. 1 C. D. 2 6. 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个数逛() A. 0 B. 1 C. 2 D. 3 7. 右图是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

A. B. C. D.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给定。则区域D的面积等于() A. 2 B. 4 C. D. 8 9. 的展开式中合并同类项后共有() A. 28项 B. 35项 C. 42项 D. 56项 10. 已知集合J= {直线},集合万={平面},集合,若,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1.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________ 12. 极坐标系下,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 是________. 13.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________. 14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C:(a,b>0)的左右焦点,A为双 曲线的左顶点,以F1F2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某条渐近线于M、N两点, 且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5. 实数x,y满足,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最新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最新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有不少收获吧!那就请你静下心来,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加油!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Co 59 As 7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合理的是( ) A. 用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H + B. 用氧化法除去废水中的Al 3+ C. 用吸附法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D. 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油类物质 2. 用化学用语表示CH 4+Cl 2――→光CH 3Cl +HCl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B. HCl 的电子式:H ∶Cl C. CH 4的结构式:CH 4 D. Cl 的结构示意图: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O 2 B.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 Fe 2O 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D. Al(OH)3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 -1的氨水:Cu 2+、Na +、SO 2-4、NO - 3 B. 0.1 mol·L -1的CaCl 2溶液:Na +、K +、Cl -、NO - 3 C. 0.1 mol·L -1的Na 2SO 3溶液:K +、H +、SO 2-4、NO - 3 D. 0.1 mol·L -1的NaHCO 3溶液:K +、Na +、NO -3、OH - 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1 图2图3图4 A. 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CCl 4和I 2的混合物 B. 用图2所示装置获取少量SO 2气体 C. 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O 2气体中的少量SO 2 D. 用图4所示装置蒸发NaCl 溶液获得NaCl 晶体 6.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见光分解生成NO 2、O 2和H 2O B. 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