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7w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在现代种子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其他单位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

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合作创新的精神,具

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植物生理生化、试验统计方法等学科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快速繁殖以及杂交种生产、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3、掌握种子市场知识、农业法规知识和企业运作的管理知识、具有种子营销及企业管理能力;

4、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达到国家对本科生的具体要求;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较好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三、专业方向

1、种子生产方向:培养从事作物育种、新品种快速繁殖和杂交种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种子经营管理方向:培养从事作物新品种推广、种子营销、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现代生物技术方向:培养从事植物分子育种、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品种鉴定与纯度检验等从事有关分子技术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4、植物生产方向:培养从事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绿色农产品生产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五、学制与学分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最低修读169.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1.5学分,实践教

学环节必须修满38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十、主干学科

作物学;管理学

十一、专业核心课程

1、种子生产学(seed production science)

学时:54 学分:3

本课程讲授种子生产基地建立与管理、种子快速繁殖与杂交种生产技术,以及保持与提高品种稳定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讲授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薯类等主要农作物种子和大宗蔬菜种子的生产方法及其技术规范,重点是常规品种的提纯保纯及原种繁殖、亲本繁殖和杂交种生产。

2、种子加工与贮藏(Seed Processing and Storage)

学时:54 学分:3

本课程讲授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贮藏原理、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种子贮藏期有害生物发生及其防治、种子仓库与种子的入库管理、常温仓库种子贮藏期间的变化与管理、低温仓库种子贮藏技术。重点是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加工贮藏原理、方法和技术。.

3、种子检验学(seed testing science)

学时:36 学分: 2

本课程主要讲授种子检验技术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扦样、种子净度分析、种子发芽试验、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品种纯度检验、种子水分测定、种子健康检验、包衣种子检验、种子质量评定、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等内容,重点是必检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关于种子检验的技能训练,将另外开设种子学综合实验等课程。

4、种子经营管理学(Seed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

学时:45 学分:2.5

种子经营管理学科的发展是种子商品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一门研究种子市场营销和管理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与种子市场供应、质量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本课程主要讲授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加工贮藏管理、种子营销及企业内部管理、质量控制、种子行政管理与执法、种子进出口管理和外商投资种子企业的管理,以及种子信息管理等教学内容,重点是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和种子经营和企业管理。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

教学进程表(表五)续表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首先个人认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并不精于某一专业领域,因为控制主要讲的是方法。理论也就是动力西永或者微分方程一类,但是控制并不是纯数学指导的应用,很多控制问题也不会只考虑数学方向就能得到解答。就像数学与物理一样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本科阶段称为"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二、就业前景 1、就业前景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既可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测控与部件的设计、分析、研制与开发,又可在航天、电信、交通、建筑、国防、金融、能源、电视、广播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自动控制、兵器工程等领域的硕士学位。 与该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无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部队的相关领域,一块是民用企事业单位。从整体上来说这两块领域都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军队中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越来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本专业自身的特点,所以造成专业本身与市场的某种隔绝,专业的发展也过多地依赖国家的计划与调控,而不是市场,因而就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会很平稳,而且只要其性质不变,这种平衡的就业趋势还将继续保存下去。 2、就业去向 总体两类,软件硬件。有去纯互联网做软件的,也有去硬件公司做偏底层软件的,好的可以和计算机抢offer;有去硬件公司做单板硬件的,也有去电源/新能源汽车公司做电力电子/的,和通信/电子/电气/汽车/机械也差不太多。 控制工程目前主要方向和就业去向总结如下: 1.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 主要去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华为公司、滴滴、旷视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

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全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本二本大学名单.doc

全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本二 本大学名单 全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本二本大学名单 2018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就开始准备预测分数线然后开始了解填志愿的相关事情,讨论志愿,自必说到专业。说专业,盯着的是职业及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本专业的排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名单和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是怎么样的。整理如下知识,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和参考作用。

2018-2019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院校最新排名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院校排行榜中,南京农业大学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一;中国农业大学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院校是华中农业大学。下表是具体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排名详情! 排名大学院校星级1南京农业大学5★2中国农业大学5★3华中农业大学5★-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5河南农业大学4★6新疆农业大学4★7四川农业大学4★8河西学院4★9甘肃农业大学3★10扬州大学3★11山东农业大学3★12湖南农业大学3★13河南科技学院3★14东北农业大学3★15华南农业大学3★16安徽农业大学3★17云南农业大学3★18福建农林大学3★19沈阳农业大学3★20河北北方学院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进一步在国内或者国外攻读学位,并可面向农业及种子领域、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行政管理等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的待遇处于大学生毕业生工作待遇的平均水平。在国外,种子产业已是一个相当大且重要的产业。而在中国,中国种业规模及现代化程度普遍相对落后。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是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乃至生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问题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的学科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智能、生物、网络等新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与数理方法、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等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同时,也应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等知识。本学科博士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构成。其中,专业知识由本学科核心理论和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组成。 对本学科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①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综合运用,能够解决本学科的科学技术问题;②掌握本学科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控制科学与工程问题;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④掌握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种子科学与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doc

2019年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控制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2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山东大学1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18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29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32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理工大学4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吉林大学9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开大学1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本专业已形成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导师队伍。在计算机控制、管控一体化、现场总线、故障诊断、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交流调速技术、单片机及DSP 应用等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动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地区科研基金和横向研究、开发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2、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坚实的本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其他代培生学习年限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计算机控制技术 03、网络及控制 04、运动控制技术 05、机器人控制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科研)实践3类,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采 用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 硕士学位课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硕士生的学 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章节词汇 syngamy [?s??ɡ?mi] 配子配合;两性生殖, 融合生殖 dual ['du?l] 两部分的, 二体的, 二重的micropyle [?ma?kr??pa?l] 珠孔;卵孔 apex [?ep?ks] 1. 顶,顶点2. 尖端3. <喻>顶峰;最高潮4. <美><矿>脉尖,脉顶5. 三角胶degenerate[d??d??n?ret] vi. 1. 衰退;堕落;退化;恶化;蜕变adj. 其他读音:[di?d?en?r?t] 1. 衰退的;堕落的;颓废的2. 退化的;简并的n. 1. 堕落的人 zygote[?za??ɡot] n. 1. <生物>合子,受精卵dictate[?d?k?tet]vt. & vi. 1. 大声讲或读; 口授2. 支配;摆布;决定 3. 任意指使某人;向某人发号施令vt. 1. 指示; 指定; 指令n. 其他读音:[?dikteit] 1.命令, 规定, 要求angiosperm[??nd?i??sp?m] n. 1. 被子植物gymnosperm[?d??mn??sp?m] n. 1. 裸子植物 anther[??nθ?] n. 1. 花药 anemophily[??ni?m?fili] n. 1. 风媒传粉entomophily[?ent?u?m?fili] n. 1. 虫媒,虫媒传粉 progeny[?prɑd??ni] n. 1. 子孙,后裔,后代2. 结果,结局,成果 array[??re] n. 1. 展示, 陈列, 一系列2. 衣服, 服装3. 数组, 阵列4. 大堆;大群;大量vt. 1. 部署兵力,配置兵力; 排列, 整队,布置 2. 盛装, 打扮, 装饰 antipodal cell1. 反足细胞 synergid n. 1. 助细胞 endosperm[??nd??sp?m] n. 1. 胚乳asexual[e?s?k?u?l] adj. 1. 无性的, 无性欲的2. 无性生殖的 apomixis[??p??m?ks?s] n. 1. 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stolon[?sto?lɑn, -l?n] n. 1. 匍匐枝 rhizome[?ra??zom] n. 1. 根茎,根状茎 tuber[?tub?, ?tju-] n. 1. (植物的)块茎(如马铃薯等)2. <解>结节;隆起;肿胀 tiller[?t?l?] n. 1. (小船的)舵柄2. 耕种者;农夫3. 耕作机4. <植>分蘖 vi. 1. 长出分蘖bulb[b?lb] n. 1. 球茎2. 电灯泡3. (植物)鳞茎 bulbil[?b?lb?l, -?b?l] n. 1. 鳞芽,球芽 corm[k?rm] n. 1. 球茎,球根 propagule[?prɑp??ɡjul] n. 1. 能发育成植物体的芽;繁殖体 feature [?fit??] n. 1. 特征, 特色2. [复数]面貌,相貌,容貌3. 特写, 专题节目4. (电 影的)正片, 故事片5. 面貌的一部分(如 眼、鼻、口等)6. 脸容;脸型7. [美国英 语](报纸、杂志等上面的)特写文章,特 辑( =feature story) vt. 1. 以…为物色是…特征2. 特写;(书刊)特载;(电影)由…主演;以…为号 召物3. [口语]想像;设想4. 看来像, 与…容貌相似 vi. 1. [美国英语]起重要作用;作为主要角色,主演 substitute [?s?bst??tut, -?tjut]vt. & vi. 1. 代替, 替换, 代用 n. 1. 替补(运动员)2. 代替者,代理人3. 替代物,代用品4. 【语法学】 代用词;代用语(如用to 代替不定 式短语,用do代替句子等) adj. 1. 代替的;代用的;替补的2. 用代用品的;由代用品构成的 vi. 1. 做…的代理人,接替proliferation [pr?u?lif??rei??n] n. 1. 增殖,分芽繁殖 agamospermy [??ɡ?m??sp?mi, ??ɡ?mo-] n. 1. 不完全无配生殖 vivipary 1. 胎萌 conversion n. 1. 变换, 转化2. (宗教、信仰等) 彻底改变; 皈依3. 橄榄球(触地 得分后再把球射中球门的)附加 得分 4. (尤指为居住而)改建 的房屋 spikelet [?spa?kl?t] n. 1. 小穗,小穗状花序glume [ɡlum] n. 1. 颖,颖苞 shoot [?u:t] [美] [?ut] vt. & vi. 1. 开枪, 射 击; 射中, 射死 2. 拍摄3. 疾 驰; 飞速通过4. 开(枪或其他 武器);射击;发射5. 射杀; 射伤 6. 枪或其他武器发射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外现状概述: 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域和频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般仅适用于单变量和定常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的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描述和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和性能。较之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要广泛得多,原则上将,它既可以是单变量、线性、定常、连续的,也可以是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离散的。 智能控制可以概括为自动控制和运筹学、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结合,其结构是: 识别、推理、决策、执行。在低层次的控制中用常规控制器,而在高层次的控制中则应用具有在线学习、修正、组织、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控制器,模拟人的某些智能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智能控制理论是以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方法为基础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的发展还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但是可以预见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完善将引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全面革命。 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巨大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又较好地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英文翻译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英文翻译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摘要:概述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种业新形势下种子专业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意识、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实践教学改革举措。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nges in the market for seed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seed industry,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ombined with the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consciousnes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scheme,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base outside the school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Keywords: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种子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所谓“农以种为先”。我国加入WTO及《种子法》颁布以来,国内种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种子企业纷纷改制,国外种业巨头以合资、股份制、独资等形式大举进入国内种业市场。在中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山东寿光,彩椒、长茄等一些蔬菜品种的外资种子已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种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eed is the b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so-called "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plant first ".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the " seed law ", the domestic seed market has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State-owned seed enterprises restructuring, foreign seed industry giants to joint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本人》自动化系研究生专业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控制与流媒体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宏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发规划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和相应设备,新型传感器和仪表,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的理论及应用;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基于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现代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种子科学与工程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控制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涉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 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以及信息获取与控制等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并在控制 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代码:081101) 1)先进控制与优化、2)先进过程建模与仿真、3)离散事件动态系统、4)运动控制、5)非线性控制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代码:081102) 1)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2)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3)现场总线技术、4)图像处理技术、5)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 3.系统工程(学科代码:081103)

1)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2)量子系统的建模与分析、3)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4)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 1)模式识别、2)人工智能、3)图像处理、4)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5)智能机器人、6)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 5.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05) 1)运动体的轨道与姿态控制、2)振动主动控制、3)全球卫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 6.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0) 1)网络智能、2)网络性能分析和优化、3)宽带多媒体通信、4)基于网络的控制 7.信息获取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1) 1)信息获取科学的体系、理论与方法、2)传感器敏感机理及其数学建模、3)传感信号的高保真获取和转换技术、4)计算机视觉、5)计算机听觉、6)特种机器人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又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对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实际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设计、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各类控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典型信息系统特别是智能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门知识。 3.能熟练地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并能独立进行相关工程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二、研究方向 目前,本一级学科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下: 1、管理-控制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装置

3、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分析与仿真 4、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 5、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工程 6、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检测与控制 7、应急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8、物流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技术 三、招生对象 为已获学士学位的理学、工学及管理学等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在职人员。 上述人员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者,再经面试合格后录取。 对学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和考核合格,可免试录取。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按照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或免试进入硕博连读;或提前读博。 五、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下表。此外,非本学科类的学生入学后需补修以下两门本学科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种子科学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素质要求 (一)基本规格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生物科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验、种子经营管理以及企业运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质量检验与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种子生产与检验、种子加工贮藏、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素质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种子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熟悉种子产业管理的国内外政策和法规; 5、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 四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种子学。 (二)主要课程: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种子生物学、植物学、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技术、种子产业化与技术等。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1、公共选修课应修满10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模块应不少于4学分; 2、专业选修课至少修满12学分; 3、科类选修课至少修满6学分; 4、科类方向选修课须修满8学分,至少在一个模块中修满6学分。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种子检验实习、种子生产实习、 种子加工与贮藏实习、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七、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招生单位专业课类比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