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法提取虾壳中蛋白质

合集下载

虾青素提取方法

虾青素提取方法

虾青素提取方法
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虾青素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其提取方法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虾青素提取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虾青素提取方法是有机溶剂法。

这种方法是将虾壳粉碎后,使
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进行浸提,再通过蒸发浓缩得到虾青素。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生产。

其次,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虾青素提取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
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和溶解性,可以高效地提取虾青素。

这种方法提取的虾青素纯度高,对环境友好,但设备成本较高。

另外,酶法提取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虾青素提取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特定的
酶解剂,使虾青素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然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纯净的虾青素。

酶法提取的虾青素不含有机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无害,适合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最后,离子液体萃取法也是一种新兴的虾青素提取方法。

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
良好溶解性和选择性的绿色溶剂,可以高效地提取虾青素,并且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废液排放。

这种方法虽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虾青素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在选择
虾青素提取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成本、纯度、环保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虾青素提取方法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与相关技术

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涉及虾青素的提取技术领域,针对酶解法提取虾青素时间长会使虾青素变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的南极磷虾破碎,加入由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组成的复合酶,在水溶液中酶解,得到酶解液、残渣和色素沉淀,旋转蒸发后离心取沉淀物;2)离心后的沉淀物加入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搅拌提取过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混合溶剂,浓缩滤液;3)滤液先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游离的虾青素,后经硅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粉末。

本技术通过复合抗氧化剂各成分的协同作用降低酶解过程中对类胡萝卜素蛋白的破坏,虾青素提取率高。

权利要求书1.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干的南极磷虾为原料,破碎后,加入质量为南极磷虾质量1-5%的由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组成的复合酶,在水溶液中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残渣和色素沉淀,旋转蒸发后离心取沉淀物;2)离心后的沉淀物按料液比0.2-0.5 g/mL加入乙酸乙酯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搅拌提取过滤,收集滤液,旋转蒸发去除混合溶剂,浓缩滤液;3)滤液先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游离的虾青素,后经硅胶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冷冻干燥得到虾青素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酶解过程中加入质量为南极磷虾质量,0.6-3%的复合抗氧化剂,复合抗氧化剂包括特丁基对苯二酚,选自柠檬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中的一种抗氧化剂,以及介孔分子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南极磷虾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特丁基对苯二酚和介孔分子筛按质量比(0.03-0.1):1混合得混合物一,选自柠檬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中的一种抗氧化剂和介孔分子筛按质量比(0.02-0.06):1混合得混合物二,再将混合物一与混合物二按质量比(2.2-2.5):1混合。

克氏螯虾虾壳Protamex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克氏螯虾虾壳Protamex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肽) ,ABTS[2,2-联氮-二 ( 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二铵盐],美国 Sigma-aldrich 公司;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 纯。
HH-600 数显恒温水浴锅,UV752N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司; FreeZone 6L 真空冷 冻干燥机,美国 Labconco 公司; FA-2104N 电子分析 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 公 司; ppendorf 5430 台式高速离心机,艾本德中国有限公司。 1. 2 实验方法 1. 2. 1 虾壳蛋白肽的制备工艺
图 1 虾壳蛋白肽的还原能力
2. 2 Fe2 + 螯合力 过渡态金属,例如 Fe2 + ,通过螯合作用可以延迟
过氧化反应,进而阻止食品的酸败[14]。如图 2 所示, 虾壳蛋白肽 Fe2 + 螯合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 浓度为 2 mg / mL 时,虾壳蛋白肽( CSPH) 的螯合率为 22. 3% 而 EDTAD 的螯合率则为 79. 9 % 。但是当浓 度值超 过 10 mg / mL 时,两 者 的 螯 合 力 趋 于 一 致。 Yaowapa 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圆竹荚鱼蛋白的水解物 同样具有一定的螯合活力[15]。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仪器 克氏螯虾虾壳,江苏淮安盱眙县; Protamex 蛋白
酶,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菲洛嗪,丹麦诺维信 公司; DPPH( 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GSH( 谷胱甘
第一作者: 博士,讲师。 * 江苏淮安科技支撑项目( 农业: SN1172)
收稿日期: 2012 - 09 - 10,改回日期: 2012 - 11 - 05
2012 年第 38 卷第 12 期( 总第 300 期) 83

一种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

一种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

一种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甲壳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外壳中。

它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制备食品、药物、化妆品等产品。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研磨法、煮沸法和超声波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酸碱法、酶解法和溶剂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目前提取甲壳素方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虾蟹壳的预处理。

将虾蟹壳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然后晾干或烘干。

第二步,虾蟹壳的研磨。

将预处理后的虾蟹壳进行研磨,可以选择机械研磨或者手工研磨的方式。

研磨后得到的粉末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第三步,虾蟹壳的酶解。

将研磨后的虾蟹壳粉末与适量的酶液混合,进行酶解反应。

酶液可以选择适合甲壳素酶解的酶,如纤维素酶、蛋白酶等。

酶解反应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步,虾蟹壳的过滤。

将酶解后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杂质。

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得到较纯净的甲壳素溶液。

第五步,虾蟹壳溶液的浓缩。

将过滤后得到的甲壳素溶液进行浓缩处理,可以选择蒸发浓缩或者冷冻浓缩等方式。

浓缩后得到的甲壳素溶液可以更好地用于后续的提取和应用。

第六步,虾蟹壳溶液的提取。

将浓缩后的甲壳素溶液进行提取,可以选择溶剂提取或者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方式。

提取后得到的甲壳素可以进一步纯化和利用。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可以从虾蟹壳中高效、环保地提取甲壳素。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高等优点。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我们提出的这种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为虾蟹加工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还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龙虾头的酶解及Maillard反应制备海鲜味香精的开题报告

龙虾头的酶解及Maillard反应制备海鲜味香精的开题报告

龙虾头的酶解及Maillard反应制备海鲜味香精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口感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海鲜味香精能够为食品增加海鲜的特有味道,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目前,海鲜味香精的制备方法较多,如化学合成法和天然提取法等。

但这些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
多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制备海鲜味香精的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龙虾头进行海鲜味香精的制备。

具体内容如下:
1. 龙虾头的酶解:
将龙虾头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酶解液中,通过酶解使龙虾头中的蛋白
质分解成氨基酸,为后续Maillard反应提供原料。

2. Maillard反应的制备:
将酶解后的龙虾头与糖类物质进行反应,生成具有海鲜味道的香精。

根据反应条件及原料含量的不同,通过反应优化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和原料配比。

3. 香精的分离与纯化:
通过过滤、蒸馏、萃取等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分离和纯化,取得具
有一定纯度的海鲜味香精。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制备海鲜味香精的方法。

该方法
以龙虾头为原料,采用酶解和Maillard反应的组合方法制备出具有海鲜特
有的风味香精。

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环保、经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此外,本研究还将为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南极磷虾虾溶浆的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南极磷虾虾溶浆的设备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李娇;李奇缘;王伟平【摘要】克氏原螯虾消耗量巨大,因虾加工而带来的虾壳及虾头的处理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上主要采用酸碱法水解处理虾壳及虾头来提取甲壳素,该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容易操作、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不仅可以得到高分子甲壳素,还可以回收利用蛋白质和虾青素等成分.依次利用酶解法、细菌发酵法、真菌发酵法来阐述生物法利用虾壳及虾头废弃物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8(043)012【总页数】4页(P164-167)【关键词】虾壳及虾头;酶解;细菌发酵;真菌发酵;生物法【作者】李娇;李奇缘;王伟平【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武汉 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1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克氏螯虾、淡水龙虾、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中部和东部、墨西哥以及古巴,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在我国,小龙虾人工养殖和消费的数量很大。

目前,在对虾的加工中主要以冻虾仁为主,在加工中产生大量的虾头、虾壳等下脚料,约占虾体质量的30%~40%[1],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虾壳虾头中除了含有甲壳素,还残留着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值得利用[2,3]。

甲壳素是一种线型的天然高分子中性黏多糖,经脱乙酰化后可制得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具有消炎、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生物功能活性[4,5],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和医疗用品中[6];虾青素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天然油溶性色素,稳定性好,有多种结构形式,可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或终止因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引起的链式反应[7-9];回收虾头、虾壳中的蛋白质,可方便地用于调味品、水解蛋白制品、保健品等各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解法提取小龙虾副产物中的蛋白质摘要:本文对酶解法从小龙虾副产物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法制备小龙虾副产物中蛋白质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酶与底物比9300u/g,PH=7。

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94.02%。

关键词:龙虾;副产物;蛋白质;酶解。

LI Ya-nan,WANG Hai-bin*,WANG Qi(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430023,China) Abstract:Key words:chicken lobster; coproduct; enzymatic; protein.小龙虾是生长在淡水中的甲壳类动物,学名克氏原螯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湖北、江苏、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虾头、虾壳占虾体重的70%~80%[12],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11]。

小龙虾虾头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占45.33%,与牛奶蛋白粉的45.69%和酪蛋白的46.14%基本接近[14,15]。

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l-3,10,18]。

虾头、壳中游离氨基酸的种类较齐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1.5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70.99%[16]。

水解动物蛋白(HAP)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并能很好地保持动物原料固有的风味特点,可作为香精香料的基料或直接用于食品工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0]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1.1.1材料克氏原螯虾虾头: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碱性蛋白酶:sigma1.1.2 试剂双缩脲试剂、氢氧化钠、氯仿、甲醇、缓冲溶液等。

1.2 仪器与设备万能粉碎机SHA-C显数恒温水浴振荡器V-1100可见分光光度计智能型台式超声波清洗器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数显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1.3方法1.3.1 原料预处理虾壳解冻,淋干水分,放入105℃烘箱中烘干取出,万能粉碎机粉碎备用。

1.3.2 酶解工艺流程取虾粉5g→加缓冲溶液及酶混合→恒温水浴震荡酶解→冰水浴冷却。

1.3.3 理化指标测定水分:直接干燥法。

GB 5009.3-2010灰分:高温灼烧法。

GB 5009.4-2010粗脂肪:氯仿甲醇法。

粗蛋白:凯氏定氮法。

GB 5009.5-2010称取虾壳粉5g(两份),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4% NaOH 30mL,加保鲜膜,于95℃水浴中加热60min,然后用200—300目的绢布过滤,收集滤液,滤渣倒回三角瓶中,重复上述操作一次,过滤后用适量去离子水冲洗滤渣,合并滤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1.3.4 酶解工艺优化设计酶法提取蛋白水解物工艺条件的优化以蛋白水解物得率为评价指标,开展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固液比等单一素实验的研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酶解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解工艺条件。

单因素实验预设梯度范围:酶与底物比(相对于干虾壳):0u/g、1000 u/g、3000u/g、5000u/g、7000u/g、9000u/g、11000u/g、13000u/g、15000u/g;酶解时间:0.5h、1h、1.5h、2h、3h、4h、5h;酶解温度:20℃、30℃、40℃、50℃、60℃、70℃、80℃;酶解pH值:6.4、7、7.6、8.2、8.8、9.4、10、10.6;固液比:1:5、1:10、1:20、1:30、1:40、1:50。

实验选取的酶为碱性蛋白酶,1.3.5 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提取率=酶解液中蛋白含量/虾壳中粗蛋白的含量×100%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酶解液中蛋白水解物的含量[22]。

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计算公式:Y=m1V1×10-3/m2V2×100%Y:蛋白水解物提取率;m1: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蛋白质质量,mg;m2:称取样品的质量,g;V1:样品定容的体积,mL;V2:测定用液的体积,mL。

2 结果与分析2.1 虾副产物基本成分的测定经测定,小龙虾副产物中各成分含量分别为:水分(相对于湿虾,其余指标均为相对干虾),灰分%,粗脂肪,粗蛋白。

2.2 最佳酶与底物比的选择图1 酶与底物比对酶解效果的影响Fig.1 Effect of protease dosage on the extraction drriciency由图1可以看出,当未加入酶时,蛋白质的提取率很低,随着碱性蛋白酶的加入,蛋白质提取率逐渐升高,说明蛋白质的酶解效果在逐渐升高,虽然之后蛋白质的提取率一直在提高,但蛋白质的酶解效果提升的并不明显,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经济与原料的应用,本实验中采用的酶与底物比为9000u/g。

2.3 最适酶解时间的选择图2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Fig.2 Effect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on extraction effciency从表3-6图3-2可以看出,当酶解时间为0.5h时,蛋白质酶解的效果并不明显,蛋白质的提取率不高,随着时间的增长,酶解效果逐渐明显,当酶解时间为3h时,酶解效果达到最大,之后一直基本保持不变,故本实验采用的最佳酶解时间为3h。

2.4 最适酶解温度的选择图3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Fig.3 Effect of enzymolysis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effciency 从表3-7 图3-3中可以看出,当酶解温度为21.2℃时,蛋白质的酶解效果并不好,提取率不高,随着温度的增加,蛋白质的酶解程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提取率也得到了提升,当温度达到50℃时,蛋白质的酶解效果达到最大,提取率最高,随后,酶解效果开始降低。

当温度达到60℃后,蛋白质的提取率又开始增大,这是因为碱性蛋白酶在水中开始水解,在温度为70℃时,水解效果达到最大,随后又开始降低。

故本实验采用的酶解温度为50℃。

2.5 最适酶解PH值的选择图4 酶解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 of pH on extraction effciency由表3-8 图3-4可以看出,当pH为6.4时,蛋白质的酶解效果不明显,随着pH的逐渐增大,蛋白质的提取率也在逐渐提高,说明蛋白质的酶解效果得到提升。

当pH=7时,酶解效果最佳,随后,蛋白质的提取率开始逐渐减小。

故本实验中采用的酶解pH为7。

2.6 最适固液比的选择图5 固液比对酶解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 of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on extraction effciency 由表3-10图3-6可以看出,当固液比为1:5时,蛋白质的提取率很低,蛋白质的酶解效果不明显,随着固液比的增加,酶解效果逐渐增强,固液比为1:10和1:20时,酶解效果一样,固液比为1:30和1:40的效果相同。

当固液比达到1:30(1:40)酶解效果已经达到最大,随后酶解效果开始减小。

故本实验采用的酶解固液比为1:35。

2.7 最佳酶解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采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与底物比及pH四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以蛋白质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16(45)正交实验表对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表1 正交实验分析方案及结果Table1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试验号A(酶解温度/℃)B(酶解时间/min)C(酶与底物比/u/g)D(pH值) E(空列)Y(蛋白质提取率/%)1 1(47) 1(150) 1(8400) 1(6.7) 1 83.282 1 2(165) 2(8700) 2(7) 2 89.583 1 3(180) 3(9000) 3(7.3) 3 84.004 1 4(195) 4(9300) 4(7.6) 4 78.065 2(50) 1 2 3 4 84.816 2 2 1 4 3 82.957 2 3 4 1 2 91.338 2 4 3 2 1 90.979 3(53) 1 3 4 2 84.0310 3 2 4 3 1 88.7411 3 3 1 2 4 93.2612 3 4 2 1 3 82.5813 4(56) 1 4 2 3 91.7814 4 2 3 1 4 83.3815 4 3 2 4 1 83.9416 4 4 1 3 2 81.22 K1334.92 343.90 340.71 340.57 346.93K2350.06 344.65 340.91 365.59 346.16K3348.61 352.53 342.38 338.77 341.31K4340.32 332.83 349.91 328.98 339.51k183.73 85.98 85.18 85.14 86.73k287.52 86.16 85.23 91.40 86.54k387.15 88.13 85.60 84.69 85.33k485.08 83.21 87.48 82.25 84.88在本实验中,提取率越大越好,由表1可以看出各因素对酶解效果影响D>B>。

因此挑选每个因素的K1、K2、K3、K4中最大的值对应的那个水平,由于:A因素列:K3>K2>K4>K1,B因素列:K3>K1>K2>K4, C因素列:K4>K1>K2>K3,D因素列:K 2>K3>K1>K4,所以,所得优方案为D2B3A3C4E2,但是试验中没有最优方案对应的实验号,因此再做一次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提取率为93.24%。

结果一致。

因此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3h,酶与底物比9200u/g,PH=7。

3 结论(讨论)[1] 姜震, 余顺火, 王荣等. 酶解法提取龙虾废弃物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09,25(2):185-187.[2] 刘洪亮, 陈丽娇. 对虾虾头、虾壳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概况[J]. 福建水产,2011,33(2):65-69.[3] 彭燕, 曾霞. 南美白对虾虾头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1):25-27.[11] S. S. De y·K. C. Dora.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protein hydrolysate produced by alcalase hydrolysis from shrimpwaste (Penaeus monodon and Penaeus indicus)[OL]. J Food Sci Technol. 2011-09-04.[18] A. L. G. Leal, P. F. de Castro, J. P. V. de Lima, et al. Use of shrimp protein hydrolysate in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 L.) feeds[J].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 18:635–646.[14] 高建林, 林炜, 宁正祥. 虾壳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J]. 食品发酵工业,1997, 24(3):29-32.[15] 陈天忠, 姚歆和, 文利新. 虾头、虾壳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湖南饲料,2006,(4):35-36.[16] 张祥刚, 周爱梅, 林晓霞等. 南美白对虾虾头、虾壳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09, 25(3):224-227.[10] 陈丽花, 史旭雯, 肖作兵等. 对虾头的酶解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29(2):261-2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