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施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 1. 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0 级( 沈阳 110032) ;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沈阳 110032)
△指导老师
疹也。得天 热 则 剧,取 冷 则 灭 也”。《医 学 入 门· 卷 五》云: “赤疹因天热燥气乘之,稍凉则消”,指出风热 瘾疹的病 因。 赵 炳 南[2] 认 为 风 邪 是 本 病 发 病 的 主 要 条件,风与热相合而为风热之邪,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 毛腠理之间,与 营 卫 之 气 相 搏 结,不 得 疏 泄,“则 起 风 瘙瘾疹”,此症多见于急性荨麻疹。主症: 风团颜色鲜 红灼热,遇风受热后加重,剧痒,好发于暴露部位。伴 鼻塞流涕,心烦口渴,咽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 或薄白,脉浮数。治则: 疏风清热,退疹止痒。常用方: 荆防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加减,药物组成: 荆芥穗 二钱,防风二钱,僵蚕二钱,金银花四钱,牛蒡子三钱, 牡丹皮三钱,紫背浮萍二钱,蝉蜕一钱半,薄荷一钱半, 生地黄三钱,黄芩三钱,生甘草二钱。此为赵炳南治疗 急性荨麻疹的常用方。荆芥穗、防风、薄荷、蝉蜕四味 为第一线 辛 散 解 表 清 热 药 组,清 热 疏 风,表 散 作 用 较 强; 而牛蒡子、浮萍、僵蚕为第二线药组,作用较缓,以 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芩解 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 牡丹皮,生地理血和血; 生甘 草解毒调 和 诸 药。 舒 友 廉 等[3] 用 荆 防 方 加 减 治 疗 风 热型慢性荨麻疹 62 例,总有效率为 80. 65% ,复发率 为 15. 38% 。 1. 2 风寒外束 《诸病源候论·风瘙隐疹候》: “邪气 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千金方·卷 二十二·瘾疹第五》中记载,“《素问》云: 风邪客于肌中 则肌虚,真气发散,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 淫气妄行之则为痒也。所以有风疹瘙痒,皆由于此。” 张 作 舟[4] 将 此 型 荨 麻 疹 责 之 于 风 寒 或 寒 湿 之 邪 客 于 肌腠,使卫气不得宣达; 或素有蕴湿,风寒之邪袭表,与 内湿相合,郁滞于腠理之间而发; 亦有因表虚风寒侵袭 而发疹者。 朱 仁 康[5] 则 认 为 此 型 是 以 卫 外 失 固 为 前 提,风寒外袭,致营卫不和而发。如吴谦等“此证俗名 鬼饭疙瘩。由汗出当风,或卧露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
关键词: 荨麻疹; 中医辨证; 中医药疗法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3. 01. 015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3) -01-0027-03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以风团发 无定处、时起时伏、剧烈瘙痒为临床特点。特发性荨麻 疹的病因病 机 复 杂 多 样,现 代 医 学 多 认 为 与 感 染、遗 传、食物和药物、自身免疫、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有 关,故其发病率高并且容易反复。
·28·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 1
人”。此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主症: 风团颜色淡 红或苍白色,遇风受凉后加重,得暖减轻,痒不甚。伴 鼻塞咽痒,咳嗽痰白,周身无汗酸痛。舌淡红,苔薄白 或白腻,脉浮紧。治则: 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常用方: 麻黄汤( 《伤寒论》) 加减。张作舟在麻黄汤的基础上 加入疏风和血之品组成麻黄祛风汤。基本方: 麻黄 6g,桂枝、荆芥、防风、桔梗、杏仁、当归、羌活各 10g,刺 蒺藜、白鲜皮各 15g。身倦,舌红苔腻者可加连翘、赤 小豆; 恶寒重者加白芥子、细辛; 痒剧加地肤子。对于 表虚风寒侵袭者,用固表祛风方,即以玉屏风散固表御 风为基础,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白芍,酸涩收敛气阴 的乌梅、五味子,驱客表之风邪的秦艽、白鲜皮,以及扶 正固本的党参以助之,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效。 朱氏治疗此型则以固卫和营,御风散寒之法,方用玉屏 风散合桂枝汤而成的固卫御风汤加减。基本方: 炙黄 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 9g,生姜 3 片,大 枣 7 枚。日久发作不休者加乌梅、五味子酸收之品; 冷 甚者加熟 附 子 温 阳 散 寒。 段 祖 述[6] 用 麻 黄 汤 加 减 治 疗慢性风寒束表型荨麻疹 30 例,症状消失后继用玉屏 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进行序贯治疗,临床痊愈 19 例, 显效 3 例,有效 7 例,无效 1 例。 1. 3 气血亏虚 《诸病源候论·产后风虚肿候》中指 出: “失产伤血劳气,腠理则虚,为风邪所乘,邪搏于 气,不得宣泄,故气虚肿。”清·尤在泾“血为风动,则身 痒而隐疹。”这些都说明了无论因妇女经血不调,还是 因忧思劳累过度,日久则气虚血弱,风从内生,郁于皮 毛腠理而发。也可因本虚复感风邪,外风引动内风而 发。营馁于内,卫虚于外,风动而发。主症: 风团反复 发作,缠绵难愈,夜间或劳累时风团加重,形瘦体弱或 虚胖四肢乏 力,唇 甲 无 华,舌 淡 苔 白 有 齿 痕,脉 细 弱。 治则: 调补气血,养心安神。常用方: 玉屏风散( 《究原 方》) 或当归饮子( 《济生方》) 加减。禤国维[7]对待慢 性荨麻疹患者重视久病必虚这一辨证思想,并用当归 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荨麻疹。方药: 生地黄、白芍、首乌、白蒺藜、夜交藤 各 15g,当 归、防 风、黄芪、白术、乌梅各 12g,川芎 9g,甘草 10g。根据现 代医学研究,黄芪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 防风、乌梅 有抗过敏作用; 丹参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组胺 作用; 甘草则有抗炎和抗过敏的皮质激素样作用。肖 红 丽 等[8] 用 当 归 饮 子 化 裁 治 疗 本 型 荨 麻 疹 并 观 察 对 患者血清白三烯 B4 的抑制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 90% ,并证明当归饮子可以抑制患者血清白三烯 B4 的产生,从而抑制慢性荨麻疹的迟发型过敏反应。 1. 4 肠胃湿热 《医学入门·卷五》言: “似白似赤,微 黄隐于肌肉之间,四肢重着,此脾经风热挟湿也,多因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 1
【硕 博 论 坛 】
பைடு நூலகம்
·27·
特发性荨麻疹的中医辨证施治
董灵玉1 李忻红2△
摘要: 特发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西医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尤其复发率高。根据中医 整体辨证论治原则,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方法灵活多变,并且疗效确切。临床上以“风”为辨证要点,以挟热、寒、湿、毒、瘀之不同辨 证遣方,与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是最佳方案。具有减少复发率,减少西药用量,降低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的优点。
中医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 加六淫之气的侵袭,或饮食不慎、七情内伤,气血脏腑 功能失调所致。一般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荨麻 疹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六淫之气均可侵袭人体而诱 发荨麻疹,其 中 以 风、寒、湿 最 为 常 见,而 风 为 百 病 之 长,风邪善行而数变,常挟热、寒、湿之邪侵犯人体而引 起肌肤骤起风团,瘙痒难忍; 亦有因素体脾虚血少,血 虚生内风而诱发者; 因过食高粱厚味或鱼腥海鲜,伤及 脾胃,脾失健运,湿热毒内蕴,外发肌肤而诱发风团、瘙 痒; 因情志改变引起肝脾不和,脏腑功能和气血失调亦 可引发[1]。总之,如《素问·调经论》中言: “气血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参照《中医皮肤性病学》(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将瘾疹分为风热犯表、风 寒束表、气血不足、肠胃湿热、冲任不调五型。 1 辨证分型与治疗 1. 1 风热犯表 《诸病源候论》云: “夫人阳气外虚则 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 ) ( ) ”,及“若赤疹者,由凉湿折于肌中之热,热结成赤
中医称荨麻疹为“瘾疹”、“风( ) ( ) ”、“鬼饭 疙瘩”。如《诸病源候论·风瘙隐疹候》中记载: “邪气 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 《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 ) ( ) 》记载: “此证俗名鬼饭疙瘩。 由汗出当风,或卧露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 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