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的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2

合集下载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作者:刘勇廉永善王颖莉李旻辉肖培根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9期[摘要]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之一,生物多样性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

自20世纪80年代起,沙棘作为我国保健品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得到广泛地开发利用,该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沙棘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生态保护的先锋树种仍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仅对沙棘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及产品开发做一评述,对沙棘研究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进行研究前景展望,促进沙棘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高我国沙棘综合开发效益,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关键词]沙棘;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生态保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胡颓子科,灌木或乔木,又名酸醋柳、黑刺、酸刺、其察日嘎纳(蒙名)、达普(藏名)、吉汗(维吾尔名)等[1],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有“天然维生素宝库”、“营养保健来源”、“改善生态环境先锋”、“神果奇树”等美称,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经济植物,为我国内蒙古、陕西、辽宁等省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沙棘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由于我国沙棘产业开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我国是最早记述沙棘药用价值的国家,早在1 000多年前的唐代,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就有详尽的关于沙棘疗效和配伍的记述;1977年沙棘被首次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获得中药材的法定地位,此后各版药典均有收录;其次由于我国沙棘属植物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资源蕴藏特别广泛,从1985年开始,在政府的倡导下,沙棘被作为加速黄土高原和西部地区医药保健品开发和国土治理的重点,在西部地区得到推广利用,其开发规模是古今中外所少有的。

而且,我国在沙棘开发利用方面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德国生药权威H. wagner教授在他的最新学术著作中对这方面已有详细的评述[2]。

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

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

沙棘叶子研究利用综述沙棘是一种珍贵的植物,不仅果实可食用,而且其叶子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沙棘叶子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沙棘叶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沙棘叶子的研究利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沙棘叶子的化学成分沙棘叶子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等。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增强免疫力。

沙棘叶子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沙棘叶子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儿茶酚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二、沙棘叶子的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沙棘叶子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延缓衰老过程。

2. 抗炎作用:沙棘叶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4. 调节血脂作用:沙棘叶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5. 免疫调节作用:沙棘叶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有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1. 医药领域:沙棘叶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多种疾病。

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沙棘叶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这些疾病,因此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保健品行业:沙棘叶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可以用来制备保健品。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沙棘叶子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如沙棘叶子胶囊、沙棘叶子口服液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等功效。

沙棘的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概况

沙棘的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概况

我国在沙棘的利用 方面历史悠久. 远在 8世纪 末成 书 的藏 学典藉( 四部 医典) 中就收集了许 多沙棘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资料, 清代 出版的藏学药典藉 ( 昌棒本草) 也记述 丁沙棘在
医药 上 的用 途 国外 ( 要 是 前 苏 联 ) 沙 棘 的 利 用 较 . 主 对 但重 点 放 在 食 用开 发 , 应 用到 医 药 方 面 则 是 受 我 国 藏 医 而
等的研 究表明, 沙棘油对 太 鼠肝 损伤有保护 作 用, 耔油 无
急 、 性 毒 性 反 应 : 实验 性 外作 性 鼓 膜 穿 孔 具 有促 进 良性 慢 对 愈合 的 作 用 [ -6。 王 秉 文 等 的 实 验 迁 证 明 , 棘 叶 醋 酸 L 1 4 } 沙 乙酶 提 出 物对 小 鼠 29 ・g 和 14 ・g 1 . 茬 胃蛤 1 k g .6g k I 量 以 药 , 有 明显 的 祛 痰 、 咳平 喘 作 用 C) 且 镇 l。 7 2 沙 棘 的临 床研 究
太 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作用是 由于其有提高 自由
基 清 除 酶 活性 及 抑 制脂 质 过 氧 化反 应 等 作 用 _ l 赵 天 藩 。
种营养成 份, 在饮料、 食品和 医药 方面 具有 很高 的应 用 价
值 。 我国 是 世 界上 沙棘 资 源 最 丰 富 的国 家 , 布 面 积 很 广 分
维普资讯
辽宁药枷与临J 0 2 摹5 第 1 裹24 年 3 卷 期
4 7
沙 棘的药 理 实验 和临床 研究概 况
曹 慧茹 魏淑 艳 ,
( 武 普辽 宁 队 医院 药 剂 科 . 宁 阡 】o 2 : 阜 新 铁路 医院 药 剂科 宁 阜 新 1 辽 1 to 4 2 辽 中 圈 分 类号 : 2 R8 文献标识玛 A 文 章 编号 :0 79 5 (t1)104 2 10 8 8 2 2 0改善心律紊乱和缺血性心电图, 特别是降低血清甘 油三

沙棘

沙棘

沙棘(Hippophae Fructus)中药1101 蔡晶 110203108 沙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起源于6500万年以前白垩纪晚期。

沙棘不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优秀树种,而且还是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

【概述部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又名醋柳、酸刺,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野生浆果植物,入药部位为沙棘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沙棘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物质,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蒙医、藏医、中医的常用药物,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清代的《晶珠本草》中皆有详细记载,1977年我国卫生部正式将沙棘列入《中国药典》。

【分布与生境】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区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

目前有野生沙棘130万hm2,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0%以上。

如图:沙棘的地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宁夏、辽宁、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19个省和自治区。

分为六个种和十二个亚种。

总面积达1800万亩。

我国天然生长的沙棘亚种分布表:药材名资源植物分布区域沙棘Fructus Hippophae 沙棘H.rhamnoides L.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四川柳叶沙棘H.salicifoliaD.Don西藏江孜沙棘H.gyantsensis(Rousi西藏)Lian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uet T.N.He四川、青海、甘肃西藏沙棘H.tibetana Schlechtend.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subsp.yunnanensis云南、贵州【生物学特性】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

对土壤适应性强。

[2]沙棘是阳性树种,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长,但对郁闭度大的林区不能适应。

沙棘对于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在粟钙土、灰钙土、棕钙土、草甸土、黑护土上都有分布,在砾石土、轻度盐碱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区也可以生长但不喜过于粘重的土壤。

沙棘果汁营养成分及及保健作用

沙棘果汁营养成分及及保健作用

沙棘果汁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1.前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为胡颓子科(Elueagnaceac)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沙枣、醋柳、酸棘、黑刺。

世界上有近2/3的沙棘资源分布在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我国沙棘植物分为4个种(肋果沙棘、柳叶沙棘、西藏沙棘、鼠李沙棘)和5个亚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江孜沙棘)。

沙棘果实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常用药材,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散瘀的药理功效,在唐代的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和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古典医书上均有记载。

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和俄罗斯在沙棘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上个世纪8O年代以来对沙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出现了8O年代中期沙棘饮料开发和9O年代沙棘油开发两个高潮 ],开发的重点是沙棘果的综合利用,据前苏联学者研究发现沙棘果实中含190多种活性成分。

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尤其是前苏联国家对沙棘油研究得较多,沙棘油占沙棘果实的2%~5%,油中的天然活性成分有106种,由于沙棘油对烧伤、溃疡、尤其是恶性肿瘤等疾病有特殊疗效以及其所具有的抗辐射、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缓解动脉硬化等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保健、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国际上称其为“油料黄金”【1]。

相比而言,果汁研究工作做得稍少些,而沙棘果汁占沙棘果的70%以上,在生产沙棘油过程中,许多丰富的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也富集于沙棘汁中。

因此,果汁理所当然应成为沙棘的主要产物和沙棘饮料的重要原料。

但是,现在不少沙棘厂家仅仅只重视了沙棘油的开发而忽视了果汁的充分利用,把大量储存的果汁倒掉,造成了沙棘资源的浪费。

目前,天然、绿色、保健、营养的果蔬饮料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沙棘这一生长在无污染地区、极具营养保健价值的果实就是开发绿色饮品的极好原料。

本文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沙棘果汁成分及保健作用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以期为沙棘汁的进一步深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沙棘的高效综合利用

沙棘的高效综合利用

食品科技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常有枝刺,多为橘黄色或橘红色[1-2]。

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山西又称其为醋溜,其特点是喜光、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量种植。

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生育酚与黄酮等,具有多种药用疗效。

目前对沙棘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对其果实、果渣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提取研究。

本文主要从沙棘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沙棘的保健功能及果渣废弃物的再利用3个方面进行概述。

1 沙棘的生态效益沙棘地上部分具有旱生结构,叶片表面鳞毛能阻挡阳光直射,减少蒸腾,避免幼枝幼叶灼伤[3],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沙棘枝叶茂密,能缓解雨水撞击地表的速度、并能产生大量枯枝落叶,改良土壤,保持水土。

沙棘的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且生有根瘤,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氮素营养,沙棘成年植株(13~16年)每年每公顷固氮量达179 kg,是环境保护和修复的理想树种,是水保部门大力推广种植的优良树种。

沙棘可以起到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和净化空气等作用,对于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具有很好的恢复效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快速恢复植被的生态树种,其生态效益极其显著[4]。

2 沙棘的保健功能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富含各类维生素、无机元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黄酮类活性物质等。

沙棘营养丰富,可开发生产各类保健品,同时沙棘也具有较高的药理作用,下面主要介绍目前利用沙棘开发的各类产品。

2.1 沙棘茶品沙棘叶富含营养成分,口味独特,具有天然的果香味。

黄酮类化合物是沙棘叶和果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5]。

沙棘叶简单易得,经济环保。

蔡爽[6]等人研究发现,沙棘枝叶中黄酮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果实,而沙棘叶片是沙棘茶的主要原料,黄酮类含量是沙棘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7]。

在沙棘叶片制茶过程中,热风杀青能较好的保留沙棘的果香味,制作出的沙棘茶色泽透亮,味感醇厚。

沙棘的营养成分与开发利用

沙棘的营养成分与开发利用

沙棘的营养成分与开发利用摘要:沙棘的根、茎、叶、花和果实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沙棘果实和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等产品加工中。

综述了沙棘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以及沙棘产品的开发利用状况,并对沙棘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沙棘;营养成分;开发利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沙枣、醋柳。

沙棘适应性强、喜光、耐旱、耐寒。

全国已有沙棘资源270万hm2,分布于19个省(区、市),并以每年10万多hm2的速度递增[1]。

据调查,全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100多家,开发出沙棘饮料食品、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8大类300多种产品,年产值超过10亿元。

神奇的植物——沙棘无论在生态价值还是在经济价值上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就其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以综述,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沙棘的营养成分沙棘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并且具有祛痰、利肺、养胃、健脾、活血、散瘀的药理功效。

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1维生素沙棘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 g沙棘果中含量达800~2 100 mg,比猕猴桃高2~8倍,堪称“VC之王”。

另外,每100g果中含维生素E15~220 mg,胡萝卜素500~1 400 mg。

另有少量维生素B1、B2、B6、B12、K、D及叶酸(VB11)和烟酸(VPP),故沙棘具有维生素宝库之称[2][3]。

1.2油和脂肪酸沙棘含有100多种类脂成分,果肉、种子中含有油和脂肪酸,主要的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在沙棘油中这些成分含量高达60%~90%;磷脂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等,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吸收[3][4]。

1.3有机酸和酚类沙棘果汁中含有多种天然有机酸,用滤纸层析法对沙棘汁中有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得出苹果酸1.75%、抗坏血酸0.36%、柠檬酸0.52%、琥珀酸0.40%、酒石酸0.73%、草酸0.24%,此外还有极少量的苯甲酸、甲酸、水杨酸等有防腐作用的酸[5]。

心脑血管的保护神——沙棘黄酮

心脑血管的保护神——沙棘黄酮

心脑血管的保护神——沙棘黄酮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难以治愈的疾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而幸存下来的人群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在治愈人群中,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

研究人员最近表示,沙棘黄酮不仅大大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愈机会,而且复发率要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

而且长期使用(超过3个月)的人群,80%以上无复发危险,极少数轻复发。

沙棘黄酮,活血护心脑沙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我国古代藏医巨著《四部医典》记述,“取沙棘3~9g,煎服,可活血祛瘀。

”《本草纲目》载“沙棘,活血散瘀,利心脏血脉。

”现代研究证明,沙棘中的有效成分沙棘黄酮,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首先,沙棘黄酮可降低血脂、胆固醇、β一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大管腔,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其次,促使血管内皮产生前列腺环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缩小心肌梗塞的范围;最后,黄酮作为体内抗氧化剂,可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将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溶解成微小颗粒,然后被人体吸收,从而防止因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所导致的动脉硬化,防止由动脉硬化导致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1.“三高”、动脉硬化:降血脂、降低血黏稠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于2001研究了沙棘黄酮对大鼠和鹌鹑高血脂模型血脂和血脂蛋白的影响,表明沙棘黄酮能降低高血脂大鼠和鹌鹑的血清TC、TG、LDL—C 含量,可提高大鼠和鹌鹑的HDL—C与TC比值。

2.冠心病、缺血性心绞痛:溶解粥样斑块,增加冠脉血流量1999年,西安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观察沙棘黄酮对犬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耗氧的作用,试验表明,沙棘黄酮可溶化血栓,减少心肌耗氧,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3.心律失常、早搏、房颤、心梗:疏通血管,防止心肌硬化沙棘黄酮可显著增加心脏血氧含量,对抗由缺氧引起的心率减慢及心肌收缩力减弱,能提高室颤阈值,延缓房室传导,对心率失常、早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棘的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沙棘( Hppophae rhamnodes L.ssp.sinensis Rousi),又名沙枣、酸柳果,是蒙古族和藏族的常用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在唐代的《月王药诊》、藏医医学的《四部医典》及清代的《鼎珠本草》中均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

1977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将沙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相继公布沙棘为药食两用植物。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沙棘具有利肺、升阳、健脾、养胃、活血化瘀、硼炎生肌等药理功效。

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沙棘不仅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富含维生素最多的珍贵植物,而且在其果实油、果汁和果渣及叶片、果皮、树皮中富含280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消炎、杀菌、止痛和促进组织再生等特殊功效,其中许多成分在杀死和抑制肿瘤细胞、抗辐射、抗凝血、降血压,防止血管栓塞、抗衰老、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和免疫力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的治疗效果。

被誉为"天然维生素宝库"和"绿色黄金"。

康达沙棘就沙棘的有效成分、沙棘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沙棘的有效成分1.1维生素类沙棘中富含多种维生素。

侯冬岩簧测走辽宁西部朝阳地区的沙棘中维生素C含量为671.8~785.5mg/100g,维生素B1,为0.9×105mg/100g,维生素B2为0.2×105mg/l00g,维生素E 为2.2~5×105mg/100g,胡萝卜素为7.9×106mg/100g。

沙棘不仅是含维生素C 最高的植物,而且不含有抗坏血酸氧化酶成分,所以其所含维生素C稳定性高,利于储存。

沙棘所含维生素E(又名生育酶),其中α-生育酶的活性最强,其所含维生素E要远高于其他植物。

从沙棘中提取9种类胡萝卜素,包括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素等,沙棘果实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下和南瓜还要高出几倍。

沙棘中富含的维生素类,、对生物膜具有保护作用,可抗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1.2黄酮类化合物沙棘果和叶都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据测定,沙棘中最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懈皮素、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昔、异鼠李素-3-β-D-芸香糖苷、山萘酚及其苷类、芦丁等。

另外已被鉴定了的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杨梅酮、猪草苷、五倍子酸、儿茶酸、齐墩果酸、谷甾醇、豆甾醇、洋地黄皂苷、黄茂苷等30余种。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人体的耐受性,减少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具有明显的心血管药理活性。

1.3沙棘和脂肪酸沙棘中的游离脂肪酸组成为棕桐油酸8.49%、肉豆蔻酸 2.27%、亚油酸 2.79%,油酸1.68%、亚麻酸0.68%。

沙棘籽油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并且富含不饱和醛类、香树脂醇类和甾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沙棘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抗炎性反应以及改善心率变异作用。

1.4蛋白质和氨基酸与其他鲜果相比,沙棘果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

沙棘种子中含有13种氨基酸,果肉和果汁中含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氨基酸总量约为11%。

沙棘中时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营养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提高睡眠质量,还有养血、补血、通畅血脉作用。

1.5有机酸、酚类沙棘果实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甲和多种酚类如:乌索酸、香豆素、β-香豆素、酚酸等。

沙棘中的酸类能明显增加血管的柔韧性,并且明显的降压效果。

1.6微量元素沙棘中含有钾、钠、钙、镁、铁、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与人体需求相吻合。

1.7其他还含有糖类、挥发油类以及抗癌活性物质5-羟色胺等。

·野生沙棘中含有大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用于抗癌、抗衰老等。

2沙棘的药理与临床药理研究2.1心血管系统疾病2.1.1高血脂和高粘血症。

通过实验证明沙棘叶提取物具有有效的调血脂、控制体重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研究醋柳黄酮与丹参治疗高脂、高粘血液病人的疗效,治疗组口服醋柳黄酮20mg,3次/d,对照组口服丹参液I0ml,2次/d,疗程均为6周。

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100、血浆凝皿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大部分指标优于丹参。

2.1.2冠心病。

用醋柳黄酮片治疗冠心病36例,每次l0mg,3次/d,6周为一疗程。

疗效不满意,再延长2周后观察。

服醋柳黄酮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36例患者均为一直服心痛定患者,服醋柳黄酮后停用心痛定。

结果心绞痛症状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

2.1.3心绞痛。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观察组55例,服用醋柳黄酮片,每次l0mg,3次/d;对照组20例,口服消心痛片,每次10mg,3次/d。

连服4周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有效40例,占72.63%;显效6例,占10.18%。

心电图完全恢复者10例,占18.18%;有改善者30例,占54.44%。

对照组20例中,显著改善者2例,占10%;心电图或症状有改善者12例;占6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1.4心律失常。

沙棘总黄酮对离体大鼠心脏可显著延长缺氧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提高室颤阈值,延缓房室传导;轻度延长离体豚鼠左房功能不应期,明显对抗乌头碱诱发离体啄鼠右房节律失常的作用。

2.2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发现沙棘果肉油对水浸应激性、利血平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乙酸型胃溃疡有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并可减少化学刺激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刺激品痛阈值,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沙棘籽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累计70例,总有效率达92%。

沙棘颗粒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6例,患者治疗前停用其他药物,饭后温开水冲服1袋沙棘颗粒,每袋15g,3次/d。

连续4 周为一疗程。

结果显效28 例(78%),有效6例(17%),无效2例(5% )。

全都患者未出现副作用。

2.3肝病研究表明沙棘油有护肝作用,治疗小儿急性黄疽型肝炎,治疗组120例,口服沙棘冲剂为主,每次l0g,3次/d,同时服用维生素B1酵母。

如有明显食欲不振,静滴10%葡萄糖500mg 加肌苷0.2g连用7d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B1、齐墩果酸片等,静滴药物同上。

2周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治疗后两组乏力、恶心、黄疽、肝区叩痛等症状均有好转,肝脏肿大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两组比较,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差异显著(P<0.01),胆红素量和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显著(P<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36例,应用单磷酸阿糖腺昔(Are-AMP)联合沙棘冲剂,给予Are-AMP400mg,1次/d,肌注,连续5d,第6日起改为300mg/d,肌注,连续23d,共28d 为一疗程;同时给予的沙棘冲剂,每日30g,分3 次温开水冲服,连续10d;另外给予一般的保肝药物及维生素口服,部分患者静滴能量合剂1~2周,对照组31例,口服肝泰乐、益肝灵、多种维生素,静滴能量合剂,肌注肝炎灵等治疗,疗程一般在2个月左右。

结果表明,治疗组HBsAg 阴转率16.67%,HBeAg 阴转率66.67%,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3%和19.3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2.4呼吸系统疾病沙棘油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于防治急慢性气管炎的咳喘呼吸道症状。

沙棘颗粒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100例,治疗组100例口服沙棘颗粒,每次15g,每日3次。

对照组40 例口服祛痰止咳冲剂,每次12g,每日2次。

两组疗程5~8 天,治疗期间均停用止咳祛痰治疗支气管炎的其它药物。

结果表明两组都有很好的疗效,治疗组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 85%和93.0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 81%和89. 65%,对改善咳、痰、喘主症有较好的作用。

另有报道复方沙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炎第7天全部治愈,1周内治愈率为100%。

2.5妇科疾病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131例念珠菌和69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深部放置复方沙棘籽油栓1枚,10d 为一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

结果念珠菌阴道炎治愈率88. 55%,萎缩性阴道炎治愈率68.12%,有效率92.75%。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l60例宫颈糜烂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用药,每晚睡前用0.9%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再取复方沙棘籽油栓1枚置入阴道后穹窿,15天为1疗程,前5天每天1粒,后10天隔天1粒,3个疗程后复查判定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为:轻度糜烂100%,中度糜烂89.4%,重度糜烂67.7%,单纯型糜烂86.5%,颗粒型糜烂76.0%,乳突型糜烂24.0%,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

2.6排铅谭国明等为探讨发铅值升高儿童的干预疗法,将45例发铅水平在l0.14x106~17.38x 10 6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 例口服“迪巧”的同时加服沙棘颗粒冲剂,对照组22例只服“迪巧”,2个月后复查发现,发铅水平治疗组下降41.1%,对照组下降28.9%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梁钟颖用沙棘颗粒治疗铅高儿童95 例,显效率63.2%,总有效率93.7%,效果比较理想。

2,7抗肿瘤作用沙棘白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二羟色胺等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及抗肿瘤作甩。

大鼠体内试验表明沙棘汁可以在体内阻隔断NAMA合成,保护大鼠免受NAMA的毒害,沙棘的抗癌试验结果优于同浓度的Vit.C,明显推迟肿瘤的发生,延长成活时间,降低癌变范围。

2.8治疗黄褐斑60例黄褐斑不同程度的男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中华沙棘油,早晚各服10ml,月经不正常者桃红四物汤调经活血。

对照组20 例,口服维生素C、E 每次100mg,,2次/d,外用3%氢醌霜,一日二次。

治疗组对照组一个月为一疗程。

全组病例最多服用三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

再随访半年。

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38例,占95%,有效2例,占5%,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达100%。

其远期效果同对照组相比,远远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2.9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沙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自由基作用,即具有扶正固本,抗辐射、抗衰老等作用3 .结论综上所述,沙棘作为干种纯天然中草药,在心血管、消化、呼吸、抗肿瘤、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具有治疗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前景及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