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注册/登录界面时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在设计注册/登录界面时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在设计注册/登录界面时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流程上。在中文中,“登录”和“注册”两个词在视觉上有很明显的差异,但是英

文中,“Sign Up”和“Sign In”也是很容易引起混淆的。

所以,为了让用户不再有不必要的混淆,最好是设计不同的界面,并进行差异化的视觉和内容的设计,确保用户不会误判。在这里说说反例,AxureShare 的登录/注册界面就非常典型地勾勒出简化后的重复布局是具有何等的迷惑性。

邮箱地址和用户名

在注册环节,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用户名和注册邮箱的问题。当用户注册时候,最好不要让用户去创建独特的用户名,并且以此用作登录服务的唯一凭证。绝大多数的用户会有至少2个邮箱——一个用作工作,一个用作私人用(在中国许多人可能只有一个邮箱,QQ邮箱……)。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让用户使用邮箱登录,注册用户可以在登录之后修改信息,增加辅助邮箱,可以添加用户名。

另外,在移动端发展迅猛的今天,让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案。首先手机号具有独特性,作为登录帐号拥有便捷性和易于记忆的特征,作为常用的帐号存在,更易于用户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号还符合目前流行的两步验证安全机制,系统可以更加便捷地为用户发送验证码。

展现流程

进度条是用户界面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它为用户呈现进度,设定目标,并将信息反馈给用户。进度条让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他已经完成多少,还有多少有待完成。也正是有了进度条,复杂的加入环节才得以分割、简化,并且显得更加清晰。

LinkedIn 在这方面做的相当突出,它将用户信息的完成度完全量化,激励用户不断添加内容完善个人信息。

动效

动效是目前最常用也最实用的元素之一。使用动效来告诉用户如何填写表单,将动效和行为召唤按钮等设计结合到一起,可以让用户明白下一步的操作流程。

在 Readme.io 这个网站中,猫头鹰会随着操作而变化,当用户输入密码的时候,会非常可爱地盖住

自己的眼睛。动效和动画的加入让页面无形中加入了更多的互动,显得更加引人入胜了。同

样的,Shopify 在注册界面中,会用弹出的标签动效来帮助用户了解下一个操作步骤。

第三方登录

虽然并不是每个用户都会使用第三方的帐号(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来注册/登录网站服务,但是预留第三方帐号登录的选项是很有必要——这样的登录方式更加便捷。

显示密码

越来越多的网站和APP的注册流程中,密码不再是输入两次,这样的情景下,注册时密码输入错误几乎是致命的,所以为用户提供密码显示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要知道,目前许多注册都是在移动端上完成的,拇指在屏幕上输入密码比在键盘上输入的失误率更高。

超过82%的人有忘记网站登录密码的经历,随着网站、APP和各类服务的增长,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提醒大写锁定

当用户输入密码的时候,提醒他们键盘是否有大写锁定,也是值得注意的点。为用户提供文本提醒或者视觉提醒都有助于避免多次输入错误,降低用户浏览受挫机率。大多数的浏览器已经集成了大写锁定提醒,所以这个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到。不过,用户在属于密码的时候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输入的内容上,所以大写锁定提醒必须优雅又醒目。

避免反模式设计

设计模式的存在,顺应用户的习惯和交互的规律,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与界面进行操作。反模式的存在,同样可以引导用户行为,但是引导的结果往往不可控或者无法达成目标。常见的反模式设计并不少:

用户输入信息失误的时候报错,然后删除所有输入的而内容

当用户已经拥有帐号的时候,依然允许用户使用该用户进行注册

为用户添加了看似可点击但是实则无法点击的标签

限制用户输入字段长度但是完全不给予提醒

去除验证码

移除验证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转化率。虽然验证码可以很好的避免注册机,但是验证码对于用户而言的挫折更多,12306 堪称反人类的验证码就是个很好的反例。据统计,有38%的用户会在第一次输入验证码的时候输错,15%的用户会一直输错,而这类用户通常在第五次输错之后彻底放弃注册。

REDDIT 就彻底移除了注册环节的验证码,去除之后网站的新用户注册率同比增长8%。当然,反注册机和机器人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选择比较人性化的验证机制来规避。

结语

想要提升新用户注册的转化率,绝大多数要应对的用户体验的问题,了解用户的痛点,除了要考虑传统的桌面端用户的问题,还要应对移动端用户的新需求。在好体验和安全性之间把握好平衡点,这也是新用户注册环节最难两全的问题。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483683.html,/dreamweaver/2016/01/onboarding-and-designing-loginregistration-pages.html

译者:陈子木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483683.html,/designing-login-registration-pages#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s://www.360docs.net/doc/e717483683.html,)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道路勘查设计 问答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 1.我国综合运输系统由那几种运输方式组成。 铁路,道路,水云,航空,管道 2.我国道路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1)公路数量少,网路化低 2)质量差,等级低 3)公路测设和施工技术水平低 4)交通及运输经营管理技术落后 3.我国道路分为哪几类。 1)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4.道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1)结构物和线形 5.公路分为哪些等级。 1)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7.城市道路规划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8.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9.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公标路工程技术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0.基本通行能力,可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理想条件下,四级服务水平时一个车道或车道的某一路段可以通过小客车的最大数 可通行能力: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后,对基本通行能力修正后的通行力 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服务水平,单位时间某一段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11.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到达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你见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达到的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12.什么是平面曲线三要素?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13.直线道路最小长度有什么规定? 同向曲线间不小于6V,反向不小于2V 14.圆曲线、平曲线的半径如何确定? 15.圆曲线最小半径有哪几类?分别如何计算? 极限最小半径,标准规定在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取ih=6%~8%,摩阻系数=0.1~0.16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16.圆曲线最大半径如何规定? 在条件许可时,争取选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在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横坡度为2%-4%的圆曲线半径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曲线半径应尽量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 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 《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17.作为缓和曲线的曲线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如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双纽线、多心复曲线 18.回旋线的公式是什么?各参数的意义是什么? 其基本公式是:rl=A的2次方。r是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l回旋线上其点到远点的曲线长,A是回旋线参数 19.带缓和曲线的平曲线的几何要素,各自代表的含义。 20.缓和曲线长度如何确定? 21.行车视距有哪几种? 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22.停车视距的计算方法。 停车视距=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23.什么是路线纵断面?

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常见问题

第4章建筑设计总说明中常见问题 建筑设计J总说明是施工图设计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但建筑设计J总说明与建筑施工图相比,在质量和深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究其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不够重视,达不到标准化、规范化,这也是 造成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总说明的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 4.1 与深度有关的-些问题 1.说明内容表达的不确切,内容不完善 许多建筑设计人员认为建筑设计总说明就是对建筑专业施工图的补充技术说明,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从 设计方案选择到初步设计完成再经过多次反复修改(调整,最终的设计成果则是建筑施工图及其总说明。设计总说明及施工图是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唯工有效的技术文件,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并将载人城市建设档案。 建筑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技术说明,如技术数据、技术说明,以及对施工图的补充说明 等;另一方面为非技术说明,如工程概况等。建筑设计总说明应概括整个工程设计,而不是针对工程设计图 纸来说的。所以在非技术性说明中,尤其是在工程设计概况中,应对设计主程在总体上有-个全面而精练的 交待。在工程设计概况中除了写明工程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主要使用功能外,还应表明设计人员的创意和构思。 在工程设计概况中除了重点阐述设计构思之外,还应对重大技术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说明,说明 中应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建筑人防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等。 2.说明中文字表述套话多、专业术语表述不严谨 有些说明在“设计依据”一项中常常会表述为“本工程设计根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设计”。这种“套话”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设计依据是十分不要的。一个工程设计人员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写“设计依据”时应将所依据的有关现行国家规范、标准一一列出,这样做一方面使设计者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给审图人员提供了审图所依据的规范标准,不致于在一些重要技术设计环节中因依据不同而出现分歧或矛盾,甚至漏审错审。尤其-些特殊行业的行业标准必须——列出。 3.建筑概况叙述不正确不完整 主要表现是对防火设计建筑类别、建筑物及地下室耐火等级、屋面及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层数、建筑基底面积、建筑总面积等能反映建筑特性的概况叙述不明晰。 4.设计依据叙述不正确不完整,主要表现是有关规范名称及编号有误,具体表现在所列规范有的已废 止,有的版本已更新而未加注明。 5.墙体建筑材料说明不正确不完整,根据《设计深度》第4.3.3砰条规定,应说明建筑物内外墙体的 材料做法,特别是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不小于3.0h,首层楼梯间、地下室的隔墙耐火极限应不小于2.0h,有 些设计采用1OOmm厚空心陶粒砌块是不符合要求的。-般可采用1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其耐火极限不小于3。Oh。砌筑砂浆与砌体不配套、砌筑施工方法未作相关说明、与节能说明中采用的墙体材料不一致等, 有的只说墙体材料为轻质砌块,未具体说明为何种砌块。 6.常见的一些书写错误问题 审图中经常看到有些设计人员对一些参数还沿用旧的表达形式,例如抗震设防烈度写为“七度”,屋面 防水等级写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写为“Ⅱ级”,门窗气密性等级写为“三级”等。 【建议】(1)抗震设防烈度现在划分为“6度,7度,8度,9度等”,女口日照地区为7度设防; (2)屋面防水等级划分为“I级,Ⅱ级,Ⅲ级,Ⅳ级等”∶一般采用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 年)。 ·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 【摘要】在现代化建筑体系不断更新的要求下,建筑的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建筑布置与竖向体型也越来越复杂,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建筑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我们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拙行,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上的隐患。 abstract: with latest design requirement and diversified structure system in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layout and vertical body is getting more complex ,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are many design errors occurring ,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 lives. so to clear up all the potential quality dangers, we should strictly follow related rules. [关键字] 结构设计;承载力;错误分析 key words: structur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err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的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许多建筑也因其结构复杂,楼盖为密肋楼盖,构件较多,再者楼地面设备布置、预埋件预留孔也较多,故导致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给施工带来麻烦,给业主今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1.梁裂缝控制与粱端弯矩调幅矛盾的解答 2.次梁对整体刚度贡献与点铰接问题 3.位移比与周期比对扭转控制有什么区别 4.质疑:周期折减系数 5.为什么不用pkpm自动梁配筋,而是要对SATWE信息手动配筋 6.大小偏心柱与单双偏压问题 1、板厚一般怎么取,与跨度有什么关系? 2、布置梁的时候,一般梁与梁之间的间距多少经济?(包括次梁的) 3、住宅楼的梁高一般怎么取? 4、框架结构柱距多少较为经济? 5、纯框架结构适合的高度和层数? 6、框架柱的混凝土等级一般怎么取? 7、框架结构的变形特性? 8、混凝土中,温度收缩怎么处理? 9、剪力墙高宽比多少为宜? 10、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一般取多少? 11、合理的剪力墙数量? 12、框架结构合理的重量范围? 13、怎么估算柱子截面? 14、轴压比超了怎么调? 15、位移比不满足怎么调?

16、周期比不满足怎么调? 17、位移角不满足怎么调? 18、PKPM建模中怎么降板? 19、PKPM中板厚为零和房间开洞的区别? 20、PKPM中虚梁怎么建? 21、什么情况下点铰? 22、超筋了怎么处理? 23、基础设计时,什么情况下要输入详细的地质资料? 24、基础底标高怎么考虑? 25、活荷载折减在PKPM中折减怎么实现? 1. 梁裂缝控制与粱端弯矩调幅矛盾的解答 a支座弯矩调幅与截面裂缝宽度验算是一对矛盾,对支座调幅处理的目的是为适当减小支座弯矩,而对支座截面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往往又需要加大截面的配筋,从而又加大了支座截面的弯矩。支座不调幅时支座弯矩大,截面配筋大,裂缝宽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多配

建设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试论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由于建筑工程具有结构类型多、露天作业多、施工环境条件多变、交叉施工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先查找原因,然后通过分析、论证,制订出科学的处理方案尽快予以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处理方案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产品结构类型多样、露天作业多、环境条件多变、材料品种多、交叉施工等特点,因此,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引起某一分部(分项)出现质量变异,进而发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当发生大小质量问题时,首先必须进行认真查找和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建筑构件错位、变形,部分构件开裂、渗漏水,某些构件断面尺寸不准、强度不足,整个建筑物发生倾斜甚至突然倒塌,等等,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1.1违背建设程序 有些建设项目未经可行性研究、论证,不作调研就拍板定案,未作地质勘察就仓促设计、盲目开工;或无证设计、无图施工;施工中任意修改设计图纸,竣工验收前不作预验或未经竣工验收就交付使用,致使工程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质量隐患。 1.2工程地质勘察方面的原因 有些建设项目未进行认真的地质勘察,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未能查清地下软弱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等,均会导致设计人员采取错误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等,使上部主体结构和墙体开裂、倾斜、破坏甚至倒塌。 1.3设计计算问题 某些建设单位未经公开招投标,擅自请无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甚至私人稿设计,致使因设计考虑不周,计算简图错误,计算荷载取值过小,结构构造不合理,变形缝设置不当,或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等,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出现,使工程项目变成烂尾楼、豆腐渣工程。 1.4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不合格 有些工程项目由于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唯利是图,采购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和构配件时,未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合格产品,而是采购质次价廉、以次充好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比如,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钢材、小窑小厂生产的廉价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和安定性不合格的处理水泥、砂石级配不合理且含土量超标、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不良、掺量不符合要求,等等,均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和强度,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裂缝、蜂窝麻面、露筋等等质量通病;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足、支承或锚固长度不够、钢筋少放或错放、板面开裂等质量问题。 1.5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施工管理不善以及交付使用后建筑物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比如: 1.5.1施工前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 施工员和班组长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施工企业为方便施工,未经监理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图纸等。 1.5.2不按图施工

路设计答辩问题答案汇总

2014交通土建工程,公路设计毕业设计答辩应掌握的知识要领 一、答辩时主要介绍 项目简介:起止点,控制点,影响道路设计的社会及自然因素 如何做:完成毕业设计步骤和过程,如果用软件设计,软件演示一遍 二、应掌握的问题 (一)设计标准 1、什么叫高速公路? 答: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如何确定公路等级? 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3、什么叫远景设计年限? 答:设计远期所能控制的时间期限。 4、如何确定设计车速? 答:设计车速是由道路等级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确定。 5、年平均日交通量? 答:指的是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6、什么叫道路通行能力? 答: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 7、什么叫设计小时交通量? 答:指的是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小时交通量。 (二)平曲线设计 1、路线的平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2、平面线形三要素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3、为什么要限制直线的最大长度,直线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举例说明 答:因为直线太长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容易发生超车超速的现象从而造成交通事故,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最大长度是不超过20倍的设计车速。 4、如果采用较长直线,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长直线与半径凹凸竖曲线组合为宜。 5、为什么要限制最小直线长度? 答:考虑到线性的连贯以及驾驶的方便。 6、如何确定圆曲线半径? 答:地形,地物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大于或者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一般情况下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4-8倍或者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受限时采用大于或者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特殊或有其他严格限制条件时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圆曲线半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7、为什么要限制圆曲线最小半径? 答:汽车在小半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较差,视线易受路堑边坡或其他障碍物影响从而造成交通事故,因而需要限制其最小半径。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问答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问答 1、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住宅工程中的坡屋顶,如不利用时檐口标高处不一定设水平楼板。关于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的计算问题新规范未做具体规定,结构设计时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取质点的计算高度仍不超过4m.檐口标高处不设水平楼板时,按抗震规范,总高度可以算至檐口(此处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标高附近有水平楼板,且坡屋顶不是轻型装饰屋顶时,上面三角形部分为阁楼,此阁楼在结构计算上应做为一层考虑,高度可取至山尖墙的一半处,即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至山尖墙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2、砖墙基础埋深较大,构造柱是否应伸至基础底部?较大洞口两侧要设构造柱加强,一般多大的洞口算较大洞口? 新规范,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两条满足其中的一条即可。但需注意此处的基础圈梁是指位于基础内的,不是一般位于相对标高±0.0m 的墙体圈梁。构造柱的钢筋伸入基础圈梁内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X&Qs$对于底层框架砖房的砖房部分,一般允许将砖房部分的构造柱锚固于底部的框架柱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内(上层与下层的侧移刚度比应满足要求)。:新规范表,内纵墙和横墙的较大洞口,指2000mm 以上的洞口;外纵墙的较大洞口,则由设计人员根据开间和门窗洞尺寸的具体情况确定。 3、填充墙的构造柱与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有何不同? 填充墙设构造柱,属于非结构构件的连接,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有一定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挑梁端部设置填充墙构造柱,挑梁在计算时应考虑构造柱传递来的荷载。 4、抗震新规范 新规范,主要指不要在墙体厚度内开洞,烟道等应设在墙外,成为附墙烟道等,以免墙体应力集中。 5、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高度如何取?若取到基础顶,抗震墙厚度取1/20层高,是否过大? 计算高度的取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是看地坪的嵌固情况而定,若嵌固得好,如作刚性地坪或有连续的地基梁,可以从嵌固处取,否则从基础顶;抗震墙厚取1/20层高,这里的层高与计算高度的概念不同,是指从一层地坪到一层楼板顶的高度。 6、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但不应多于1m,那么此时是否仍可将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吗?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若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新规范,但不应多于1m.因已将总高度值适当增加,故此时不应再将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即增加值不大于1m.

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消防设计 1.1 存在问题:消防车道没有4米宽、没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园林种树影响消防车辆。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消防车道宽度执行规范,消防车回车场如果上部做草坪,下部构造设计必须符合消防车通行要求,园林总图应经建筑设计人员审核,并报消防部门通过。 1.2 存在问题:电梯前室开窗面积不够3平方米。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不够3平方米可加设加压送风井。 1.3 存在问题:各栋楼之间防火间距不够。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 1.4 存在问题;楼梯间首层与地下室没有隔开。 解决措施:按照规范执行。 1.5 存在问题:发电机和消防水泵不在第一期,拖延第一期验收时间。 解决措施:在一期应考虑完善配套,裙楼不装修、暂时不使用也应先设计消防系统,待施工完成后方可验收。 1.6 存在问题:消防水泵房没有直通安全出口。 解决措施:按规范执行。 2、设计通病与措施 2.1屋面防水 2.1.1 存在问题:广州地区911防水材料质量不稳定 解决措施:1)选用防水卷材,根据国家规范确定厚度。 2) 北方地区的别墅,按二级防水等级做两道卷材防水。

2.1.2 存在问题:保温隔热层隔热层设置位置不明确。 解决措施:1)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材料。 2)北方地区先做保温,后做防水,南方先做防水,后做保温。 2.1.3 存在问题:天面女儿墙底裂缝渗漏。 解决措施:300mm以下做混凝土女儿墙。 2.1.4 存在问题: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渗漏。 解决措施: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反梁,平屋面标高定于最高完成面以上250mm, 坡屋面为完成面250mm。 2.1.5 存在问题: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处渗漏 解决措施:按规定选用和埋设套管;套管处要用沥青麻丝和防水油膏充填。 2.1.6 存在问题:屋面西班牙瓦的施工方法设计有两种做法,一种为挂贴,一种为卧贴。但按挂贴施工的别墅屋面大部分有渗水现象。 解决措施:改为卧贴工艺。如确实因屋面坡度太陡时,卧贴工艺中应增加挂网等加强措施,或将卷材防水层加厚(30mm以上)再采用挂贴工艺施工。具体做法均以各公司地区规范为主。 2.1.7 存在问题:别墅部分户型设计有暗天沟,但由于设计时此处未采取加强措施,许多屋面出现暗天沟漏水现象。 解决措施:统一改为明沟。 2.2室内防水 2.2.1 存在问题:沉箱式卫生间无侧排地漏,使得沉箱内容易积水而形成渗水隐患。而准备补加侧排地漏时,又由于管井面积不够,无法增加立管。 解决措施:加侧排地漏,北方地区因安装困难可适当加大管井。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建筑功能、建筑结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建筑的安全性埋下大量的隐患。因此,在新时代发展,如何不断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完善房屋建筑的功能性,成为广大人们群众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话题之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所居住的房屋逐渐由单层、小层向高层复杂化变化,房屋的建筑结构设计也由简单的砖混结构变的多种多样。建筑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的质量高低。因此,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必须及时找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及时找好方法解决,以此来保障房屋建筑产品的安全。 一、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由于建筑物功能不同,建筑物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两种;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混合结构;根据建筑物层数,可分为超高层、高层、多层、单层建筑;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等。建筑结构是建筑物功能的基础环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部

分,其具体过程为: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制施工图。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是计算方面:应考虑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极限,并进行验算;二是由于建筑结构会受到多种作用力,在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作用力;三是抗震方面:我国抗震设防的烈度为 6~9 度,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房屋高度、结构类型、烈度等情况确定抗震等级。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 1、结构布置不合理 建筑房屋的设计结构越规则,结构的布置才能越合理,这是建筑房屋结构设计的中心环节。一方面要注意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大小和抗侧力物体布置的局面,满足承载力分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结构的不规则,特别是针对于复杂的建筑结构,利用若干已经简单化的定量指标来划分不规则的程度并明确限定范围是几乎不可能的。 由于对规范标明的相应的设计规定不了解和对结构抗震理念的缺乏,有些房屋结构的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不注重相关规则,导致建筑过程中出现了规则性不好、抗震性差的房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设计后的建筑平面凹凸不平,规则性差。(2)导致楼层错层。高层建筑中错层问题较严重时,会阻断楼层的楼板连续性,对建筑结构抗震十分不利。(3)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采用了两种或以上的复杂结构。例如错层结构、带转换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等,都属于复杂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精装修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章、渗漏 1、管根渗漏………………………………………………………………………………………… 2、楼板渗漏………………………………………………………………………………………… 3、墙体渗漏………………………………………………………………………………………… 4、窗户渗漏………………………………………………………………………………………… 5、烟道渗漏…………………………………………………………………………………………第二章、空鼓 1、墙砖空鼓………………………………………………………………………………………… 2、地砖空鼓………………………………………………………………………………………… 3、抹灰空鼓………………………………………………………………………………………… 4、腻子空鼓………………………………………………………………………………………… 5、地板空鼓………………………………………………………………………………………… 6、门窗收口空鼓……………………………………………………………………………………第三章、开裂 1、石膏板开裂……………………………………………………………………………………… 2、木制作开裂……………………………………………………………………………………… 3、壁纸开裂………………………………………………………………………………………… 4、墙体开裂…………………………………………………………………………………………

第四章、脱落 1、腻子脱粉………………………………………………………………………………………… 2、腻子脱落………………………………………………………………………………………… 3、腻子脱层脱落…………………………………………………………………………………… 4、瓷砖脱落………………………………………………………………………………………… 5、木饰面面漆脱落…………………………………………………………………………………第五章、观感 1、瓷砖色差控制…………………………………………………………………………………… 2、石材色差控制…………………………………………………………………………………… 3、壁纸色差控制…………………………………………………………………………………… 4、油漆色差控制…………………………………………………………………………………… 5、灯光色差控制…………………………………………………………………………………… 6、木地板色差控制………………………………………………………………………………… 7、墙地砖排版控制………………………………………………………………………………… 8、开关插座灯具点位控制…………………………………………………………………………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屋面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

屋面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 一、找平层起砂、起皮、开裂 (一)原因分析 ①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配合比及拌制不符合设计要求。 ②水泥砂浆摊铺前基层处理不完善。 ③水泥砂浆摊铺和压实时施工不完善。 ④施工后未及时养护。 (二)防治措施 ①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1:3的水泥砂浆体积配合比,水灰比应小于0.55。 ②水泥砂浆应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1.5mm,随拌随用。 ③水泥砂浆摊铺前,基层应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湿润;摊铺时,应用水泥净浆涂刷并及时铺设水泥砂浆。 ④水泥砂浆摊铺和压实时,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在初凝收水前用铁抹子分两次压实和收光。 ⑤施工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浇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 二、屋面卷材开裂 (一)原因分析 ①设计构造考虑不周。

②卷材材性差。 ③施工工艺差。 ④保温层屋面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基层刚度不够。 ⑤成品保护差。 (二)防治措施 ①改进设计构造。 ②使用合格的卷材。 ③改进卷材铺粘工艺。 ④在保温层上推荐使用砼或钢筋砼找平层。 ⑤加强成品保护的意识。 三、屋面渗漏 (一)原因分析 ①保温层厚度不够,找平层水泥砂浆配比不准确,强度不足找平层压光不实,养护不好,面层酥松、起砂、起皮等。 ②找平层不做界格,不留通气道、通气口。 ③屋面坡度小特别是女儿墙根部、天沟和泄水口处。 ④突出屋面的烟囱、管道、上人孔、变形缝、高低跨处、女儿墙根部弧度不好,泛水高度不够,防水卷材封口不好。 ⑤部分工程女儿墙、高低跨处仍采用留挑檐泛水老做法。 ⑥屋面防水层厚度不够。 (二)防治措施 ①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 一、填空题: 1.交通标志分为和两大类。 2.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有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和满足各种市政工程 管线布置的要求。 3.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从技术性能、和社会环境影响。 4.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 5.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型。 6.道路设计年限包括和。 7. 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8.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 9.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10.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和。 11.环道一般采用、、三种车道。 12.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 13.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 14.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 15.道路照明以满足、和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16.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三种。 17.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分为、、。 18.交通标志三要素有、、。 19.雨水口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20.变速车道分为和两种。 21.排水制度分为和两种。 22.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和三种类型。 23.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 二、单项选择题: 1.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 [ ] A.城市快速路 B.城市主干路 C.城市次干路 D.城市支路 2.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 [ ] A.明沟系统 B.人工疏导系统 C.暗管系统 D.混合式系统 3.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 [ ] A.生理效果 B.习惯思维 C.心理效果 D.舒适依赖感 4.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 [ ] % % % % 5.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 [ ] 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 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 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 6.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 [ ]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我院施工图质量抽查、审图机构的审查中出现的常见和重要的问题,分专业整理如下,各设计单位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需予以注意,不断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专业: 一、强条与规范方面的问题 1.地下车库停车位,未表达无障碍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 2.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应按照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2.4条,调整与基地道路保持不小于7.5m的安全距离。 3.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4.不应穿过其他功能房间才能到达安全疏散出口。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规定。 5.室外拦板用玻璃的厚度应符合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7.2.5条要求之外,还应进行玻璃抗风压设计并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效应。 6.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8.2.2条,屋面玻璃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当屋面玻璃最高点离地面大于3m时,必须使用夹层玻璃。用于屋面的夹层玻璃其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 mm。

7.JGJ113-200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9.1.2条,地板玻璃必须采用夹层玻璃,点支承地板玻璃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应进行均质处理。 8.有45层的高层住宅厨房排烟道选用10EJ507《排烟道图集》,但该图集说明只适用于40及40层以下住宅,故不应选用此图集。9.自2012年9月1日起应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设计,原《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同时废止。10.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8.1.2条规定公共建筑基地内总停车位在100辆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1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00辆以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停车数1%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11.按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7.3.1条规定居住区内凡为居民服务的建筑应设无障碍出入口,有电梯的则至少设1部无障碍电梯,无电梯的则至少设1部无障碍楼梯。无障碍楼梯应符合3.6.1条的要求。 12.某工程共十栋超高层住宅,总户数为3568套,按2%规定应配70套无障碍住房,但说明中其数量未达标,位置亦无法核实。 13.设备用房的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 14.按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在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相邻空间应以耐火等级不低于2h的隔墙分隔,隔墙上开门应为甲级防火门。15.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4.9.2条规定,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1)-(6)条规定。 (1)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它相邻房间的

44个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干货)

44个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干货) 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 解释: (1)对于高度不超过150米的多高层项目一般都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对于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项目则可能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类型; (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小工程则可能采用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 解释: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房屋高度不超过120米时,一般均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当房屋高度不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结构; 当房屋高度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 (2)对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小的建筑项目一般选择剪力墙结构.当高层住宅、公寓、酒店项目底部一层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3)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写字楼,一般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3、40米高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合理吗? 解释:不合理.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用高度为30米,超过30米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用房)布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子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大大减小框架部分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 济合理. 4、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 解释: (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 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 (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住宅常见质量问题汇总

中南住宅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中南住宅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总则:针对中南现有工程中一些常见问题作一总结,以引起重视并方便分公司确定审查图纸之审查要点,杜绝设计常见错、漏、碰、缺等问题出现,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中南住宅品质。 ⑴、总平面设计 一、标高: 1.道路标高坡向与雨水进水口位置不符 ――道路面层标高设计时应向雨水进水口方向找坡(0.5-1 %),并在施工时多 加注意。 2.园路井盖高低不平和有缺损 ――园路、窨井要统一标高,使园路和窨井混凝土同时浇筑。 二、流线设计: 住宅出入口未设置人车分流专用通道,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当住户大堂与流量大 的商业服务空间临近时,问题尤其突出。 三、间距: 1.建筑平面锯齿错位过大影响采光。 2.搭建的售楼处与住宅间距太近影响采光。

1. 种植树种过高影响采光。 2. 前期环境部分设计时应考虑设计灌溉点,绿化设计选用的某些植物生长期短,物业为便于管理往往进行普遍更换。 五、物业管理、垃圾收放点等附属用房设置: 1.未设置管理用房或太隐蔽。 2.总图中未考虑垃圾收放点、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垃圾站附近应考虑上下水,以便清理。 3.箱式变电在总图中要综合考虑,不要影响景观。 六、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1.总图中未考虑摩托车、自行车存放。 2.出于安全问题,停自行车处不能设在地下车库,应单独考虑。 3.摩托车、自行车存放数量未针对居住对象统筹考虑,中低档次小区摩托车、自行车车库(棚)面积太小不够使用。 七、儿童游戏场: 儿童游戏场设计时未考虑不安全因素: 1.儿童游戏场内的城堡及周边有坚硬的石头,小孩容易受伤。 2.秋千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活动空间,儿童容易撞到硬物。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 、公路 、_水运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 米,物高0.1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侧边缘旋转、绕路中线旋转和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9. 公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 、采用渠化交通和修建立体交叉。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