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老师

所在院系: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

所在专业:环境科学

所在班级:13级环境科学班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日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

摘要: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指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原理,依据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规律而重构的经济系统。该系统将和谐地纳入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杂巨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运行之中。这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无害再生为特征的高级生态经济形态。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原则,形成一种效率高、物料省、生态环境维系良好的区域发展模式。【1】本文概略地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原理、内涵、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成功实践,并介绍了国内关于循环经济提出的一些理论以及关于体系建立、立法的看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学原理;内涵;实践

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平衡与否,是判定一个区域健康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产业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它通过生态规划设计,使不同的企业群体间形成资源共享和废物循环的

生态产业链,采取资源综合循环利用【2】

1.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人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人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

2.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以“降低消耗、减少排放(Reduc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

(Recycle)、可再生(Renewable)、可替代(Replace)、恢复和重建(Recovery)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称为六R原则)。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3】

3.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实施循环经济需要独特的技术支撑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技术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其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量,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不损害环境质量的方式处置最终废弃物。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如下一些类型的技术:

(1)污染治理技术。即主要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和工艺路线,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以这个技术支撑的环保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部门获得迅速发展。这类技术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如汽车尾气控制和煤烟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填埋和焚烧垃圾处理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等等。

(2)废物利用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如废纸再生加工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有机垃圾制造复合肥料技术、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

(3)清洁生产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污染零排放和产品的绿色化。它们在环境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生产;二是清洁的产品,即不仅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清洁生产技术是循环经济所依赖的主要技术。【4】

4. 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成功实践

4.1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以立法为先导,实行法制化推进

(一)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早在1972年就已经制定,当时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尚处于刚刚酝酿起步的阶段。1986年德国又将该法修订为《废弃物限制废弃物处理法》,提出了由“怎样处理废弃物”到“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德国于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将各类包装物的回收规定为义务,设定了包装物再生循环利用的目标;于1992年又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车。在一些主要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实践后,德国又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并建立了与其配套的法律体系。该法规定对废弃物要实行“避免产生—循环使用—最终处置”这样一个严格的处理顺序。其要义是,首先要减少经济活动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要求工业企业以及有可能产

生废弃物的社会各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就要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又有可能利用的废弃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再回到经济循环中去;最后,只有那些不能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作最终的无害化处置。以固体废弃物为例,循环经济要求的分层次目标是:通过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尽可能多次地使用各种物品;尽可能使废弃物资

源化;对最终根本无法减少、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进行焚烧或其他方式的妥善处理。该法律甚至明确规定,自l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全部达到80%。

(二)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动机

1.以发展循环经济振兴区域经济发展。

2.以循环型产品赢得市场,寻求新的增长

3.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4.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5】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健全的,它大致可以分成3个层面:第一层面或称基础层面是l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2部法律,分别是《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5部具体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

1.《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

2.《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规定企业必须减少垃圾产生量,将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再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过程的各个阶段加以回收利用。提出5项措施:即通过节约生产资源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垃圾产生量;回用零部件;企业回收使用过的产品并使之再循环;使用后产品加贴选择性收集标签;减少副产品和其他循环措施。

3.《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该法于1970年制定,1991年修订。修订中增加了垃圾产生最小化、垃圾分类及回收等条款;对有毒性的固体废弃物(如医疗垃圾)管理条款更加严格;建立垃圾处理中心系统;将选择性处理的责任分摊到公

众身上;地方政府组建促进垃圾减量化委员会。

4.《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该法于1995年颁布。规定建立容器与包装回收体系,划定了不同主体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对玻璃瓶、PET瓶、纸制品、塑料包装制品等回收制定了具体条款。

5.《家用电器回收法》。该法于1998年颁布。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制造、进口的家用电器有回收义务,并需按照再商品化率标准对其实施再商品化。明确规定了电冰箱、洗衣机的再商品化率(资源回收)必须达到50%以上;电视机的再商品化率必须达到55%以上;空调器的再商品化率达到60%以上。

6.《建设及材料回收法》。该法于2001年制定,2002年实施。规定要大力推进砼块、沥青块、废木材等废物的再生利用,要求到2010年上述3种废料的再生利用率目标为96%。

7.《食品回收法》。该法于2001年4月实施。规定食品厂、流通和外售企业对食品废物等负有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的义务。

8.《绿色采购法》。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利用法制武器发展循环经济搞得最好的国家。尤其是它们的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