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1.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2.如右图所示,敞口量筒中的水放置一段时间之后,水会逐渐减少,这是由于

A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D .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3.(06重庆市)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B.1L 芝麻和1L 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D.2LH 2和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4.右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围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

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反应前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5.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中子数为145 B .核外电子数为94 C .质子数为94 D .核电荷数为239

6.【05汕头课改】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取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

7.【05厦门】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14

B. 原子个数是14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 .质子数是28.1

8.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

的是( )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

9.图1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10.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2O表示两个氧分子B.钠离子的符号为Na+

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氧分子

11、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2 B.氯离子C1-C.钠Na D.金AU

12.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H3+属于()A.单质B.分子C.原子D.离子

13、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核内质子数目B.核内中子数目C.核外电子数目D.相对原子质量15.广泛用于制造日常生活用品,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铝B.镁C.硅D.铁

1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7.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铁、锌、碘均属于金属元素

B.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C.铁的元素符号为FE

D.人体摄入营养元素越多越好18.【05苏州】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

19、(09平原县)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氮元素

20.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从中获得该微粒的信息正确..

的是 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C .能确定其单质物质的密度

D .

2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O 2

C .Fe

D .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钙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C.钙元素原子的质量为40.08g

D.

23. 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

2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右图(填“<”、“=”或“>”):

(1) 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 则n 18 ;

(2) 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8;

(3)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8。

25.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将“初中化学之最”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是 ;

26、写出下列“2”所表示的意义: 2 O : 2 N 2

SO 2: S 2-

2 Mg 2+ :系数2 角码2

27、.比较下列三种微粒的结构,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5个钾原子4个铵根离子2个氯离子

29.(4分)请你用化学用语

....填空:

⑴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⑵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⑶m个铝离子;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

物。

30.(1)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氧原子;2个氧分子;1个氢分子;钙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硼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

31.临近中考,晓明同学因身体有点不适,妈妈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

上表化验报告单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共有种。

(2)由化验单还可以看出晓明体内钠元素偏高。建议:(选填“饮食要清淡”或“多喝食盐水”)。

(3)对比上表中化验“结果”与“参考值”的数据,你能发现晓明体内元素指标偏低。

分流化学方程式的过关

分流化学方程式的过关 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2.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3.硫在空气中燃烧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6.镁在空气中燃烧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8.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9.灼热的铜在空气中反应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11.二氧化碳被还原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3.生石灰和水反应 14.钠在氯气中燃烧 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16.氨气遇到氯化氢气体产生白烟 17.炼钢原理 二、分解反应 18.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9.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20.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2.碳酸受热分解 23.电解水 24.高温煅烧石灰石 25.高温煅烧菱铁矿 26.小苏打受热分解 27.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三、置换反应 28.锌和稀盐酸反应 29.铁和稀盐酸反应 30.镁和稀盐酸反应 31.铝和稀盐酸反应 32.锌和稀硫酸反应 33.铁和稀硫酸反应 34.镁和稀硫酸反应 35.铝和稀硫酸反应 36.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37.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38.炭与氧化铜反应 39.炭与氧化镁反应 40.氢气与氯化铜反应 41.氢气与氧化铁反应

42.钠和水反应 43.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4.煤和高温水蒸气的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 45.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46.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 4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48.碳酸亚铁与稀盐酸反应 49.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0.铁锈与稀盐酸反应 51.铁锈与稀硫酸反应 5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五、没有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5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5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 57.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5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5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60.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练习题试卷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P + O 2——P 2O 5 Fe + O 2—— Fe 3O 4 Mg + O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C 2H 2 + O 2——CO 2 + H 2O FeS 2+ O 2——Fe 2O 3+ SO 2 3、观察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Fe + H 3PO 4 —— Fe 3( PO 4)2 + H 2 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C 3H 8 + O 2 —— CO 2 + H 2O Cu 2(OH)2CO 3—— CuO+ CO 2+ H 2O CH 3OH + O 2——CO 2 + H 2O CH 3COOH+ O 2—— CO 2 + H 2O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①用H 2还原金属氧化物(R m O n ):在左边的H 2前配上n 右边的H 2O 前配上n ,R 前配上m. 练一练: Fe 2O 3 + H 2——Fe + H 2O H 2 + Fe 3O 4 —— Fe + H 2O ②用CO 还原金属氧化物(R m O n ):在左边的CO 前配上n 右边的CO 2前配上n ,R 前配上m. 练一练: Fe 2O 3 + CO ——Fe + CO 2 CO + Fe 3O 4 —— Fe + CO 2 化学方程式配平综合练习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2H 4 + O 2 ——CO 2 + H 2O (2) Al + H 2SO 4 —— Al 2(SO 4)3 + H 2 (3) NH 3+ O 2 ———— NO+ H 2 O (4) KClO 3—— KCl+ O 2 (5) H 2O+ C —— CO+ H 2 一定条件 高温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课时:2课时)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 教学难点 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 ①分子的性质特点? 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课时 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 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化学方程式【过关测试】-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复习(人教版)(原卷版)

人教版 九上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过关测试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a :4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师附中初三期末)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是( ) 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②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③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原子个数;④元素的种类;⑤各物质的质量;⑥各原子的质量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⑥ 2.(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考一模)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3.(2020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三期末)ClO 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制备Cl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422NaClO + SO + H SO =2ClO +2X ,X 的化学式为( ) A .Na 2 SO 4 B .Na 2SO 3 C .NaHSO 4 D .NaHSO 3 4.(2020年山西省初三期末)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O+2CO N +2CO 催化剂 5.(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三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 (2020年广东省中考一模)在化学变化中, 不能实现的是( )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 .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C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D. 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7.(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中考二模) 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 2H 2O 2 2MnO 2H 2O+O 2↑ 反应②: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O 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P2O5 (2) C + O2CO (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 (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H2↑+ O2↑(8) H2+ O2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 (2)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3)Mg + HCl —MgCl2+ H2↑ (4)Fe2O3 + H2SO4Fe2(SO4)3+ H2O (5)Al + H2SO4 —Al2(SO4)3+ H2↑ (6)Fe(OH)3 + H2SO4Fe2(SO4)3+ H2O (7)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 (3)Al + CuSO4 —Al2(SO4)3 + Cu (4)Zn + HCl —ZnCl2 + H2↑ (5)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6)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7)Fe(OH)3+ H2SO4Fe2(SO4)3+ H2O (8)CH4+ O2点燃CO2 + H2O (9) C + CO2高温CO (10)NH3+ O2催化剂NO + H2O ~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四、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设计意图: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生认为: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生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生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演示实验】教材“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过关测试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过关测试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 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 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 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 7.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P2O5 (2) C + O2CO (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 (5) Mg + O2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H2↑+ O2↑(8) H2+ O2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Al + CuSO4 —Al2(SO4)3 + Cu (3)Zn + HCl —ZnCl2 + H2↑ (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 习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6.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7.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8.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9.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元素》精品教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深圳进行机动车限牌,汽车尾气污染得到控制。如图是汽车处理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B .反应的生成物质量之比是7:11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 CO+NO N +CO 催化剂 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B 为单质 B .生成物中 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为17:16 D .A 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4.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 2H 2)和苯(C 6H 6);②乙烷(C 2H 6)和乙醇(C 2H 6O);③丁烷(C 4H 10)和乙醚(C 4H 10O);④甲苯(C 7H 8)和甘油(C 3H 8O 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6.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 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 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 7.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 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 8.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 9.已知:在650℃时,CuSO4分解为CuO与气体,在1400℃时,CuO受热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uO2Cu2O+O2↑.现将16gCuSO4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7.6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产生的气体中,硫、氧的质量比为8∶26 C.剩余固体中含6.4g铜元素D.剩余固体用足量CO还原,可产生 CO23.3g 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10.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 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13.2g B.17.6g C.15.4g D.11.0g 11.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1、 Al + O2—— Al2O3 2、Al + Fe3O4—— Fe + Al2O3 3、 Fe + O2—— Fe3O4 4、Al + MnO2—— Mn + Al2O3 5、 N2 + H2—— NH3 6、Al + H2SO4—— Al2(SO4)3 + H2 二、观察法: (观察顺序: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C、Fe) 1、 CO + Fe2O3 —— Fe + CO2 2、 C + Fe2O3—— Fe + CO2 3、 CO + Fe3O4 —— Fe + CO2 4、 C + Fe3O4—— Fe + CO2 5、 CO + FexOy —— Fe + CO2 6、 C + FexOy—— Fe + CO2 7、 H2 + Fe2O3—— Fe + H2O 8、H2 + Fe3O4—— Fe + H2O 9、 H2 + Fe X O Y—— Fe + H2O 10、H2 + WO3—— W + H2O 11、 CO + O2 —— CO2 12、Fe + H2O—— H2+ Fe3O4 13、 Al(OH)3+ HCl ——AlCl3 + H2O 三、奇数配偶法: (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基数一偶数) 1、 FeS2 + O2 —— Fe2O3 + SO2 2、 C2H2 + O2——CO2+ H2O 3、 C + Fe2O3—— Fe + CO2 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 5、 Cl2 + Ca(OH)2—— CaCl2 + Ca(ClO)2 + H2O 四、归一法: (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1、 C2H2 + O2——CO2 + H2O 2、C6H6 + O2—— CO2 + H2O 3、 C22H46 + O2——CO2 + H2O 4、 NH3 + Cl2 —— NH4Cl + N2 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达标自查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和,生成的新粒子是和。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则不能再分。 7.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能力提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_2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配平并补充方程式) (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点燃CO (3) Al + O2点燃Al2O3 (4)Fe + O2点燃Fe3O4 (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nO2 H2O + O2↑ (7) H2O 通电H2 + O2(8) H2+ O2点燃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Mg + HCl —MgCl2+ H2 Fe2O3+ H2SO4Fe2(SO4)3+ H2O Al + H2SO4 —Al2(SO4)3+ H2 Fe(OH)3+ H2SO4Fe2(SO4)3+ H2O Al2(SO4)3 +NaOH —Na2SO4+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KMnO4—K2MnO4+ MnO2+ O2↑ Al + CuSO4 —Al2(SO4)3 + Cu Zn + HCl —ZnCl2 + H2↑ 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Fe(OH)3+ H2SO4Fe2(SO4)3+ H2O CH4+ O2点燃CO2 + H2O C + CO2高温CO NH3+ O2催化剂NO + H2O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 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初三化学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2O2-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 C. CO2 D. SO2 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过关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50200 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 A.x的值等于2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2.Fe2O3、CuO的固体混合粉末a 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 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0.05mol白色沉淀。则a的数值为 A.3.21 B.3.59 C.4.01 D.7.41 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 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 A.7.6g B.15.2g C.20.0g D.40.0g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 7.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X的化学式为CO 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 8.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 子质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2 B.44 C.88 D.92 9.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14.4g,将其充分还原后,将所得固体加入到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与单质铜的质量比为()A.1:1 B.5:7 C.5:4 D.4:7 10.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 D.80%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属于混合物 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丙+丁乙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5 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一定为8:12 1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九年级化学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点燃CO (3) Al + O2点燃Al2O3 (4)Fe + O2点燃Fe3O4 (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 nO2 H2O + O2↑ (7) H2O 通电H2↑+ O2↑(8) H2+ O2点燃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KMnO4—K2MnO4+ MnO2+ O2↑ (2)Al + CuSO4 —Al2(SO4)3 + Cu (3)Zn + HCl —ZnCl2 + H2↑ (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 (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2H4O C C2H6 D C2H6O 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2O D N2O3 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 B A2B2 C AB3 D A2B3 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 6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 1 :1 B 2 :1 C 2 :32 D 4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