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王智智

一、课标分析

1.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第1课时。本课时主要包括岩石圈的机构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两个大问题。首先,了解岩石的分类;其次是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节重点;最后,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对于实际现象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2)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3)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能够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多媒体呈现:用由岩石组成的景观图片观看图片,

迅速进入

上课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

2、岩石圈的结构探究活动一:1、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说出地球

的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分别由哪些圈层构成。

2、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思考:

(1)地震波在地球内

部传播是否均一?

(2)两个不连续面分

别是什么?说说地球

内部圈层是怎样划分

的?

(3)说出岩石圈的结构。

教师总结、点拨

观察、比

较、思考问

连续设问,

启发学生思维

承转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探究活动二:

1、读“图花岗岩与玄武岩”,结合课本,说出岩浆岩的形

成过程,常见岩浆岩及其特征。

2、读“图沉积岩形成示意”,结合课本,说出沉积岩的形

成过程,说明沉积岩的特征,列出常见的沉积岩。

3、读“图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及“表常见原岩与变质

岩的关系”,说明变质岩的形成条件及常见变质岩由那些岩

石变质而来。

综合上述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并找学生代表展

示成果。

教师点拨

类型形成原因特点常见

岩石

岩浆喷出地表,

而成

颗粒细小,

有流纹或

岩浆侵入地壳上

部,而成

颗粒较大

沉积

裸露地表的岩石

经作用

①有层理

构造

②含有

变质

原有岩石经

作用

片理构造

观察图表,

形成视觉

冲击。

学生分成

四组,进行

合作探究、

讨论。

学生代表

板演

1、通过小组合

作能够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提

高自主学习能

力。

2、通过学生板

演,可以培养学

生归纳总结能

力。

3、通过表格,

学生一目了然。

承转: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环节读“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完成下列要求:

①说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②说出岩石圈物质

循环各个环节的地质作用;③绘制简要的岩石圈物

质循环示意图。

教师总结:1、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

成岩浆岩。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

岩。3、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4、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内

部。

学生分组

讨论,各

抒己见

学生动手

画图

1、通过层层

设问,落实教

学要点,有助

于学生更好

的把握教材

内涵。

2、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推

动学生理论

知识的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