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介绍及图片大全

合集下载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牦牛是在高原及半沙漠地带生长的健壮动物,但是它们也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

这些疾病可能会严重威胁到牦牛的健康和生殖能力,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牦牛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口蹄疫口蹄疫是牦牛常见的病,它是由病毒引起的。

该疾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及蹄部溃疡、喜欢站立不愿意躺下等等。

预防方法是保持动物的安全和卫生环境。

对于牦牛,母牛应该及时给幼牛喂乳,饲养站的卫生应该加强,防止野生动物等入侵,控制人流。

如果疫情爆发,需要尽快将患者隔离,并使用预防和治疗口蹄疫的药物。

2.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牦牛的另一种常见病。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肠道线虫和肺吸虫。

这些虫子会导致牛的食欲不振、腹泻、消瘦,严重时会出现呼吸道疾病等。

预防方法包括定期驱虫、保持饮食清洁和食品卫生等。

驱虫期间,可以给牛添加营养补充剂以促进恢复。

3.血吸虫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它会导致牛的消化问题,肝脏病和排泄问题。

预防措施包括如果寄生虫病是区域性的,就需要在农场和牧区等地定期驱虫,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控制老鼠数量,并对受感染的牛进行隔离治疗。

4.气管炎和肺炎气管炎和肺炎是牦牛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

它们的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呕吐、发热等等。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动物的疫苗饮食,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5.眼部疾病眼部疾病可能会导致牛的视力损失,甚至使它们失去生产能力。

常见的眼病包括眼翳和眼炎。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牦牛在光线明亮、干燥和干净的环境中,定期检查并保持兽群卫生。

总之,为了确保牦牛的健康,需要定期检查,以及根据需要给牛注射疫苗。

同时,要监测牦牛的行为并注意是否有任何症状的出现。

如果发现任何症状,应该立即联系兽医进行治疗,以便尽快恢复牛的健康。

牦牛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牦牛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牦牛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如何防治?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动物,是一些地工牧民的重要财产牲畜。

为了帮助你更好养好牦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牦牛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1、牦牛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由吸虫纲片形科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囊炎,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造成大批死亡。

牦牛肝片吸虫病,分布普遍,感染率为20%-50%。

预防本病,可在春季一般是半天利用沼泽地、半天利用干燥地放牧,暴雨后不利用沼泽地;每年冬季轮换烧沼泽地,以消灭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

2、牦牛棘球蚴病本病是由某些绦虫的中绦期囊体--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脏器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严重。

在我国牧区分布广泛。

在四川阿坝州牧区解剖的牦牛、犏牛,几乎每头都有棘球蚴感染,感染程度从数个至十余个不等。

3、牦牛的肺丝虫病牦牛的肺丝虫病主要由圆形亚目网尾科网尾属的胎生网尾线虫寄生的气管和支气管引起,主要危害犊牦牛。

出现本病,可用国产广谱驱虫药丙硫苯眯唑对牦牛、绵羊寄生蠕虫进行驱虫,按30mg/kg体重的剂量,1次口服,对牦牛胎生网尾线虫幼虫和成虫的减少率均为100%,无毒副作用。

4、牦牛胃肠道线虫病牦牛胃肠道线虫病,在我国牦牛分布地区广泛存在,且多为混合性感染,是牦牛群中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可用国产广谱驱虫药丙硫苯咪唑按30mg/kg体重的剂量1次口服,对牦牛仰口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结节虫、毛首线虫、夏伯特线虫等的驱虫率和虫卵减少率均为100%。

5、牦牛脑包虫病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

是由于寄生于犬肠道内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牛、羊脑内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民间称“转圈病”。

它是以犬、狼、狐等作为中间宿主,当牦牛吃了被随粪便排到体外的虫卵污染的牧草或饮水后,虫卵的卵膜在肠道内被溶解,六钩蚴脱出,并钻入肠黏膜的毛细血管内,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和脊髓,以脑部寄生为最多。

防治办法主要为消灭狼和野狗,对牧犬每年进行2-4次定期驱虫,驱虫办法:每公斤活重用氢溴酸槟榔素0.002g-0.003g,包于肉中喂食。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貌:牦牛的体型应该匀称,身体肌肉发达,并且有良好的体态。

头部应该高大而宽阔,眼睛应该明亮有神,鼻孔通畅。

毛皮应该浓密光滑,颜色鲜艳。

2. 角:牦牛的角应该强壮,形状规整,并且两角长度应该相等。

角的颜色应该均匀,光泽度好。

3. 体格:牦牛的身体应该结实匀称,胸宽腹部深,背部平直,腿部有力。

乳房应该发达,产奶量丰富。

4. 步态:牦牛走路应该稳健有力,步伐舒展自如。

步行时前后腿移动应该协调一致,行走稳定。

5. 健康状况:选美的牦牛应该身体健康,没有明显的疾病或残疾。

毛皮应该整洁,没有皮肤问题。

当然,不同地区和不同的选美活动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但以上是牦牛选美的一般标准。

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

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

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一、背景介绍牦牛是一种常见的牲畜,主要分布在高海拔草原地带,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区。

牦牛的肉、皮毛、奶制品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农牧业产业。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农牧业产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而牦牛生态养殖则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牦牛生态养殖的意义1. 增加农牧民的收入牦牛生态养殖是一种可持续的产业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积极推广牦牛生态养殖,可以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与传统农牧业相比,牦牛生态养殖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同时,牦牛生态养殖还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

3. 促进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牦牛生态养殖作为一种新型的农牧业生产模式,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牦牛生态养殖的产能和质量,推动现代化农牧业的发展。

三、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工作措施牦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

1. 加强技术支持针对牦牛生态养殖技术不足的问题,需要引进专业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牧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加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

2. 加强品种改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牦牛品种进行配种和改良,提高母牛的繁殖能力和仔牛的幸存率。

同时,注重对繁殖牛的优选和管理,保证繁殖家系的优良,改良品种的质量。

3. 推广合理的养殖方式推广合理的养殖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加强饲草管理和化粪池的建设,降低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养殖场的环境质量。

4.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建立和推广特色牦牛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

牦牛常见病的防治
牦牛是高原地区的重要养殖动物,但在养殖过程中,它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

其中一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因此,牦牛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本文将介绍牦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以影响到牦牛的蹄子和口腔。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口蹄疫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预防口蹄疫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牦牛饮食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以提高它们的免疫力。

此外,及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措施。

二、鼻泡疮
鼻泡疮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会导致牦牛鼻子周围出现水疱和溃疡。

预防鼻泡疮的方法之一是定期消毒饲槽和饮水设备,避免牛群之间接触。

另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饮水环境有助于增强牦牛的免疫力。

三、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尤为常见。

预防肺炎的方法是保持牦牛舒适的饲养环境,防止过度拥挤和通风不良。

此外,及时发现和治疗任何疾病可能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四、脐炎
脐炎是由脐部感染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导致牦牛的生长受限和其他健康问题。

预防脐炎的方法之一是定期为牦牛进行消毒,避免移动牦牛或曝露在不干净的环境中。

五、肠炎
肠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腹泻、腹胀和虚弱等症状。

预防肠炎的方法包括保持牦牛的饮水和饮食环境清洁,以及及时治疗任何感染。

总之,预防各种牦牛疾病的最佳方法是维持其健康和舒适的饲养环境,并及时检测和治疗任何感染或疾病。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牦牛的健康和高产。

关于牦牛出栏的简报

关于牦牛出栏的简报

关于牦牛出栏的简报关于牦牛出栏的简报: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牦牛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某地区开始大规模养殖牦牛,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概览情况目前,该地区的牦牛养殖采用了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

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牦牛出栏数量逐年增加。

去年,该地区共出栏了XX万头牦牛,占全国总出栏量的XX%,成为国内重要的牦牛养殖和供应基地。

三、具体内容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认知不断提高,牦牛肉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该地区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为牦牛出栏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养殖技术:该地区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牦牛的养殖效率和出栏率。

同时,注重选种选育工作,挑选优良品种进行繁殖,提高了牦牛的质量和产量。

产业化发展:该地区通过建立牦牛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紧密合作,推动了牦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联合体内企业通过收购、加工、销售等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政策扶持:政府对该地区的牦牛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

社会效益:通过发展牦牛产业,该地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面貌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牦牛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加工、兽药销售等,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总结评价该地区的牦牛出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牦牛产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牦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_概述及解释说明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_概述及解释说明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牦牛是我国珍稀的古老家畜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独特的生态适应能力。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是确保这一珍稀物种得以延续和利用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对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现状和挑战、策略和方法以及结论等部分。

首先将介绍牦牛种质资源的定义和特点,接着分析其保护的必要性,并探讨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然后,我们将评述目前已取得的保护成果,并指出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进一步,将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在该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策略和方法,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以及促进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

最后,在总结全文内容并重申其重要性之后,我们将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牦牛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意义的论述,增强公众对于牦牛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同时,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关注,并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该文章的撰写与传播,我们期望能够达到呼吁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2.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2.1 牦牛种质资源的定义和特点牦牛是一种珍稀而独特的哺乳动物,具有适应恶劣环境、耐寒能力强以及抗病能力强等显著特点。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畜牧业资源之一,牦牛种质资源包括了不同品种和类型的个体群体(如藏系、青海系等)及其相关遗传信息。

这些资源是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中极为宝贵且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2.2 牦牛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过度扰动下,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其中也包括了牦牛。

因此,保护牦牛种质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首先,保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畜牧业品种之一,保护好牦牛种质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益,并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牦牛的外形介绍英文作文

牦牛的外形介绍英文作文

牦牛的外形介绍英文作文英文:As a Tibetan animal, the yak has a unique appearance that is both interesting and functional. Its shaggy coat of thick hair helps to keep it warm in the cold, harsh climate of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The hair is also used to make clothing, blankets, and tents for the nomadic people who rely on the yak for survival.The yak has a large, sturdy build with a hump on its back, similar to a camel. This hump is made up of fat reserves that the yak can draw on when food is scarce. Its powerful legs and broad hooves allow it to navigate the rugged terrain of its natural habitat with ease. The yak also has a broad, flat nose and long, curved horns that can reach up to three feet in length.Despite its tough exterior, the yak is a gentle and hardworking animal. It is commonly used for transportation,carrying heavy loads across the mountains. In addition, the yak's milk and meat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nutrition for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 region.中文:作为一种藏族动物,牦牛拥有独特的外貌,既有趣味性又具有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牦牛介绍及图片大全
一、外貌特征
野牦牛是大型偶蹄类动物。

身体强健,肩部显著隆起。

耳较小;雌雄均有角,角黑色,雄性角大,角末端距离远。

四肢短而强健。

躯体上方被毛短而光滑,体侧、腹面、及尾部毛长而下垂,常常接近地面。

体长约250厘米,肩高约170厘米。

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为主。

牦牛头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逆生粗长毛,尾短并着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

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存在神,嘴方大,唇薄,绝大多存在角,角形向外折向上、开张,角间距大,母牦牛角很细。

公、母均无肉垂。

前胸开阔,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较
窄、倾斜。

尾根低,尾短。

四肢强健存在力,蹄小而圆,蹄叉紧,蹄质坚实。

前胸、臂胸腹体侧着成长毛及地,尾毛丛生帚状。

牦牛和普通牛相像,但是有很多独特的特征,高大威猛,算得上是牛中的高富帅。

牦牛的形状如水牛,牦牛体长2~3米,尾长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天祝白牦牛是牦牛中**特别一种,全身呈白色;牦牛的皮毛粗硬,体侧、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长毛,长一尺左右,尤其体侧的毛被几可及地。

牦牛的尾巴很长。

二、生产性能
该品种具有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征。

大通牦牛产肉量比家牦牛提高20%,产毛、绒量提高12%,繁殖率提高15%~20%;能很好地适应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m以上的高寒环境,并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

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初生、6月龄、18月龄体重比原群体平均提高15~27%;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牦牛越冬死亡率连续5年的统计小于1%,比同龄家牦牛群体的5%越冬死亡率降低4个百分点;繁殖率较高,初产年龄由原来的4.5岁提前到3.5岁,经产牛为三年产两胎,
产犊率为75%;逆性与适应性较强。

突出表现在越冬死亡率明显降低,觅食能力强,采食范围广。

三、适应性能
适应高山峡谷,气候湿润,以杂类草为主的高山灌丛草场。

食性有异,喜食珠芽寥、人参果、马先蒿、香清和锡金岩黄耆等杂类草。

近年来,牦牛被引至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等县高山草场,生长发育良好,繁殖正常,但被引至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为主的开阔草地,生长发育稍差。

四、养殖模式
1、放牧
放牧是牦牛的传统饲养生产方式,也是牦牛饲养生产的主要手段。

要充分利用暖季光热条件和牧草资源,做好母牦牛的发情配种工作,增加牦牛肉奶产量,并为其它牛只越冬度春打好基础。

2、放牧加补饲
放牧加补饲即白天以放牧为主,晚上收牧于暖棚或卧圈内,适量补充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精料或配合饲料的饲牧方法。

适用于暖季育肥牛、暖季产奶牛、冬季妊娠牛、冬季幼龄牛等。

3、牦牛及其杂种牛的舍饲
舍饲是转变牦牛饲养方式的新举措,是有力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挖掘牦牛生产潜力、提高牦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牦牛业向设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