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基础知识考试题

合集下载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题答案

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题答案
Zn化合物的纳米颗粒,对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代替昂贵的铂或钮
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氧化反应温度从600℃降至室温。用纳米微粒作催化剂
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催化剂科学不可忽视的重
要研究课题。很可能给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1)零维纳米材料(量子点):空间三个维度上尺寸均为纳米尺度(载流子在三维方向上的
运动都受到限制)——纳米颗粒、原子团簇(富勒烯)
由于电子在三个维度上的运动都受到限制,在k空间中只能存在离散的态(kx, ky, kz),相
当于倒空间中的一个点。最终能带变成类似原子的能态,仅仅存在离散的能级。
与体材料相比,量子点的带隙明显变宽,能量呈现量子化,电子态向高能方向移动。
形成隧道电流。
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十分敏感。若控制隧道电流不变,则探针在垂直于样品
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就能反映样品表面的起伏。因为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十分敏
感。若控制针尖高度不变,通过隧道电流的变化可 得到表面电子态密度的分布。
第4页,共7页
北京大学工学院课程试卷
8. 你觉得纳米材料最有可能在哪个领域获得应用?或举例你看到的纳米材料的应用实例?
TiO2 对紫外光几乎不吸收。这些纳米氧化物对紫外光的吸收主要来源于它们的半导体性质,
即在紫外光照射下,电子被激发,由价带向导带跃迁引起的紫外光吸收。
(2)蓝移和红移现象
蓝移:与大块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蓝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短波长方向。
红移: 在一些情况下,粒径减小至纳米级时光吸收带相对粗晶材料呈现“红移”现象。即吸收
7. 什么是量子隧道效应?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隧道结是怎么形成的?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练习题————————————————————————————————作者: ————————————————————————————————日期:ﻩ科技常识练习题1. (单选题)以下属于低碳经济的做法是( )。

A.秸秆粉碎沤沼一沼渣肥田一反哺农田作物B.发电厂对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C. 许多废弃物不填埋或焚烧,而是回收利用D. 采用空气源热能或者地下水循环调节室温2.(单选题)低碳经济的起点是()。

A.技术创新B.统计碳源和碳足迹C. 制度创新D. 发展观的改变3.(多选题)下列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无纸化办公B.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D.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E. 开私家车上班4. (多选题)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B. 减少煤炭石油等消耗C.寻找新的可利用能源 D. 增加使用天然气能源5.(单选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

A. 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C.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6. (单选题)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源于一次颗粒物排放,也源于二次颗粒物排放C. 当前,以臭氧(O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D.我国PM2.5监测的时间表即将正式出台7.(单选题)霾和雾的区别在于()。

A.水汽含量的大小 B. 气象现象的颜色C. 行程消散的时间D.细小颗粒物的成分8. (多选题)下列关于“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少开窗B. 雾和霾没有区别C.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人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9.(单选题)2011年11月,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由于提出了PM2.5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MM测量技能比武大赛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CMM测量技能比武大赛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CMM测量技能比武大赛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单选] 长度单位米的法定计量单位符号是() [单选题] *A. mmB. m(正确答案)C. n2.[单选] TS16949五大技术工具中的MSA是指什么?() [单选题] *A.测量系统分析(正确答案)B.过程能力统计C.生产件批准程序D.失效模式分析3.[单选] 被测要素(Mcasured feature)是指图样上给出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被测要素一定是() [单选题] *A. 理想要素B. 实际要素(正确答案)C. 单一要素D. 关联要素4. [单选] 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目的的所有器具或装置的统称,我国习惯统称为()[单选题] *A. 测量设备B. 计量器具(正确答案)C. 检测仪器D. 检测设备5.[单选] 以下特征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是() [单选题] *A. 长度(正确答案)B. 位置度C. 圆度D. 平面度6.[单选] 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用量具的是() [单选题] *A. 钢直尺B. 量块(正确答案)C. 游标卡尺D .千分尺7.[多选] 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A.测量间的温度;(正确答案)B.零件是否恒温;(正确答案)C.测头校验的正确性;(正确答案)D.零件基准选取是否正确;(正确答案)E. 工件装夹的方式;(正确答案)F.手动测量时的人为因素;(正确答案)G.设备自身的误差;(正确答案)8.[单选] 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在测量过程中零件发生移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对测量和测量结果无影响(正确答案)B. 可选择重新测量C. 不需要重新测量,可以使用拟合坐标系D. 如果零件需要分段测量,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9. [多选] 关于测量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保证产品质量、零配件互换、改进和监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加强经营管理、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B.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确保国内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正确答案)C.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D. 测量是掌握物资财富和动力资源的数量,以及经济合理地使用这些财富,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10.[单选] 若要测量计算出一个平面度,在测量时至少需选择几个测量点() [单选题] *A. 三个B. 四个(正确答案)C. 五个D. 五个以上11.[单选] 下列哪项公差不属于定位公差() [单选题] *A. 位置度B. 倾斜度(正确答案)C. 对称度D . 同轴度12.[单选] 我国量值传递的最高级别是() [单选题] *A. 国家副基准B. 北京计量局基准C. 国家基准(正确答案)13.[单选] 关于塞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使用尽量少的塞尺数量,塞尺数量一般不超过5片(正确答案)B. 在组合使用时,应将薄的塞尺片夹在厚的中间,以保护薄片C.塞尺应塞入一定深度,手感有一定阻力又不至于卡死为宜D.塞尺用完后应擦干净,并抹上机油进行防锈保养14.[单选] 三坐标测量主要应用领域为() [单选题] *A. 汽车工业B. 模具工业C. 航空航天领域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5.[单选] 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前,需完成() [单选题] *A.校准测针(正确答案)B. 校准环境温度C. 校准转台D. 校准导轨16.[多选] 一个完整的测量系统包含() *A. 测量人员(正确答案)B. 测量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和配套设备(正确答案)C. 测量方法的规范、规程或标准以及有关文件(正确答案)D. 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正确答案)17.使用塞尺需增加测量修正值时,一般每增加一片加()的修正值 [单选题] *A.0.1mmB. 0.01mm(正确答案)C. 0.001mmD. 0.0001mm18.[多选] 对于现场校准的计量器具,应做到()。

课程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科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 能源革命B. 信息革命C. 生物技术革命D. 材料革命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 网络化B. 信息化C. 机械化D. 智能化答案:C3. 人工智能技术属于:A. 第一次科技革命B. 第二次科技革命C. 第三次科技革命D. 第四次科技革命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A. 集成化B. 微型化C. 机械化D. 智能化答案:C5. 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新能源技术?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煤炭答案:D6. 以下哪项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编辑B. 纳米材料C. 量子计算D. 3D打印答案:A7. 以下哪项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应用?A. 云计算B. 纳米材料C. 基因编辑D. 3D打印答案:A8. 以下哪项技术是材料技术的应用?A. 纳米材料B. 基因编辑C. 云计算D. 3D打印答案:A9. 以下哪项技术是空间技术的应用?A. 卫星导航B. 基因编辑C. 云计算D. 3D打印答案:A10. 以下哪项技术是海洋技术的应用?A. 海洋资源开发B. 基因编辑C. 云计算D. 3D打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A. 集成化B. 微型化C. 机械化D. 智能化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 网络化B. 信息化C. 机械化D. 智能化答案:A、B、D3. 以下哪些技术属于新能源技术?A. 太阳能B. 风能C. 核能D. 煤炭答案:A、B、C4. 以下哪些技术属于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编辑B. 纳米材料C. 量子计算D. 3D打印答案:A5. 以下哪些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应用?A. 云计算B. 纳米材料C. 基因编辑D. 3D打印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科技革命的核心是能源革命。

生物药品的纳米药物载体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生物药品的纳米药物载体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A.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B.降低药物毒性
C.增加药物稳定性
D.加速药物代谢
2.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
A.聚乙烯
B.磷脂
C.硅胶
D.金属铁
3.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一般控制在多少范围内?()
A. 10-100纳米
B. 100-1000纳米
C. 1000-10000纳米
D. 1-10纳米
4.关于纳米药物载体的优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A
4. D
5. D
6. D
7. D
8. A
9. D
10. A
...(此处省略其他题目的答案,实际考试需提供全部答案)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CD
5. ABCD
6. ABC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D
...(此处省略其他题目的答案,实际考试需提供全部答案)
2.靶向性原理:利用靶向配体与靶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实现药物的选择性释放。提高靶向效果:优化配体设计、控制载体粒径、表面修饰。
3.药物释放机制:物理化学控制、生物响应控制。影响因素:载体材料、药物性质、环境因素(如pH、温度)。
4.我国现状:政策支持、科研投入增加、产业发展迅速。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法规标准、推动技术创新。
D.靶向组织的特异性识别
19.生物药品纳米药物载体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哪些?()
A.生产工艺的放大
B.成本控制
C.法规监管
D.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考试题库2020

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考试题库2020

苏州纳米所理论综合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D)下面哪一项不是清洗间标识牌必须注明的信息A使用人姓名B化学试剂名称C放置时间D样品材料2、(A)申请指纹门禁前必须通过以下哪个培训的考核A综合培训B设备培训C管理培训D工艺培训3、(D)下面哪一项不是进入超净间的步骤A指纹门禁B一次更衣C二次更衣D三次更衣E风淋室4、(A)在超净间客户必须听从谁的指导A平台工作人员B客户的领导C所长D客户自己5、(D)客户自行使用设备前不必A通过综合培训考核B通过设备培训考核C预约了机时D通过研究培训考核6、(B)下面哪一项是对火险的错误操作A呼救B火未扑灭,绝不撤离C第一时间尝试灭火D无效后,立即撤退到危险区域外7、(D)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紧急逃生情形A有毒气体泄漏B氢气泄露C火灾D水管破裂8、(B)下面综合培训哪个描述是错误的A清洗间考试有固定时间B超净间参观培训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选择是否参加C理论培训讲座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选择是否参加D补考需要缴纳补考费9、(D)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清洗间违规处罚行为A自行使用王水B废液未按标识倒入回收桶或瓶中C清洗完后未清理清洗台面的所有废弃物D进行手动操作时未关闭清洗台门10、(B)哪个不是双氧水的特性A强氧化性B易燃C强刺激性D助燃11、(B)哪个不是HF的特性A可致人体灼伤B不易挥发C强刺激性D具腐蚀性12、(D)下面哪个不是乙醇的禁配物A强氧化剂B酸类C碱金属D碱类13、(D)下面哪个对硝酸描述不对A易挥发B见光分解C与水混溶D透明或胶状液体14、(C)下面哪个对氢氧化钠描述不对A俗称烧碱B对水体可造成污染C易溶于丙酮D强刺激性15、(A) BOE溶液是AHF酸和氟:化氨混合液B硫酸和氟化氨混合液C氟化氨D盐酸和氯化钠混合液16、(C)防火棉位置A只有在无机清洗间B只有在有机清洗间C有机、无机清洗间都有D不在清洗间17、(A)对浓硫酸废液桶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可以直接存放浓双氧水B可以存放硫酸C可以存放浓硫酸+双氧水溶液(浓硫酸:双氧水=7: 2) D可以存放浓硫酸+双氧水溶液(浓硫酸:双氧水=9: 1) 18、(D)下面那一项不是加工平台宗旨的内容A整合资源,服务科研B开放管理,服务社会C集中优势,突出特色D整合资源,盈收导向19、(A)为了延长快速退火炉中卤鹤灯的寿命和提高温度重复性必须按如下方式设定预热A200 度,100-150 秒B600 度,时间100-150 秒C500 度,时间为100-150 秒20、(B)下面哪个不是台阶仪使用注意事项A禁止在探针扫描过程中接触操作台B禁止在探针落下状态时有人走动C禁止在探针扫描过程中移动样品D禁止在探针落下状态时更换样品21、(D)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闪点B可燃物质、引燃物质和闪点C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D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燃点22、(C)危险化学品火灾发生后扑救人员应该站在()位置,以免遭受有毒气体的侵害A下风B迎风C上风23、(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包括()项内容A8B 10C 12D 1624、(C)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的()A上部B中部C根部D外部二、判断题25、(x)溶液进行超声或者加热腐蚀相关工艺时,可以放置好指示牌后离开去做别的事清,甚至过夜存放26、(x)清洗间所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完毕,只需放回原位,不用其他处理27、(x)超净间共有3个逃生门28、(x)进入超净间时在二次更衣间首先穿戴的是口罩(一次性手套)29、(x)可以不穿超净服进入风淋室30、(x)可以穿超净服进入一更31、(x)离开超净间必须通过风淋室32、(x)提前4小时取消工艺,不收取任何违约费用(24小时)33、(/)禁止将水倒入浓硫酸废液桶中34、(X)客户为了操作方便可以挪动某些设备、仪器和装置35、(/)某步工艺完成后客户需要在记录本上签字确认,确认字体清晰可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艺36、(x)客户自行操作设备结束后,台面必须有平台工作人员整理37、(/)加工过程怀疑设备有问题,可以和工艺人员沟通38、(/)未经许可,除待加工样品和实验记录本外严禁带入任何物品39、(/)超净间内严禁吸烟和饮食40、(x)超净间内可以接听,但不能拨打手机41、(x)超净间内可以带纸质文献进入,以用于工艺参考42、(x)浓硫酸废液桶,不能存放浓硫酸+双氧水溶液43、(x)氢氨酸废液桶,不能存放瓶化氨缓冲液44、(x)可以将无机废酸液倒入新液试剂空桶中45、(/)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要领是一拔、二压46、(x)消防栓的使用要领是先打开水阀,再连接水带。

半导体材料检测考核试卷

半导体材料检测考核试卷
A.霍尔效应测试
B.四点探针测试
C. CV测试
D.光谱分析
5.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包括以下哪些?()
A.光生伏特效应
B.光电导效应
C.量子效率
D.介电常数
6.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绝缘层?()
A.硅氧化物
B.硅氮化物
C.聚酰亚胺
D.金
7.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PN结的正向电流?()
A.温度
B.掺杂浓度
C.热电子发射
D.磁阻效应
17.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半导体材料的薄膜制备?()
A.磁控溅射
B.化学气相沉积
C.热蒸发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高频、高速半导体器件?()
A.硅
B.砷化镓
C.硅锗合金
D.碳纳米管
19.以下哪种现象是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
A.光照条件下,电阻率降低
B.光照条件下,电阻率增大
4.讨论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C
4. D
5. B
6. D
7. A
8. A
9. D
10. A
11. D
12. B
13. A
14. D
15. C
16. D
17. A
18. C
19. A
20. A
二、多选题
B.电流减小,电压增大
C.电流减小,电压降低
D.电流增大,电压增大
11.下列哪种材料具有最高的热导率?()
A.硅
B.锗
C.碳纳米管
D.金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习题(带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常识习题(带答案)

科技常识习题(带答案)1.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 )现象。

A.焰色反应B.自燃C.潮解D.熔化正确答案:B2.( )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

A.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新工具》正确答案:B3.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

A.阿拉伯人B.希腊人C.印度人D.罗马人正确答案:C4.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 )。

A.杰克逊B..富尔顿C.爱迪生D.莱特兄弟正确答案:B5.积极倡议制定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科学家不包括( )。

A.王大珩B.王淦昌C.陈芳允D.袁隆平正确答案:D1.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对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主要是( )。

A.化石资源利用B.煤炭资源利用C.电磁能利用D.核裂变能利用正确答案:A2.我们常听386,486,586的说法,这是人们对计算机型号的称呼,你能说出X86具体指什么( )。

A.硬盘容量B.显示器类别C.软件运行速度D.CPU的型号正确答案:D3.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中的( )。

A.遗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化学工程正确答案:B4.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 )。

A.主机板B.硬盘C.内存D.CPU(中央处理器)正确答案:D5. 1903年,美国人( )制造了飞机。

A.莱特兄弟B.富尔顿C.福特D.瓦特正确答案:A1.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D.人口的增多正确答案:B2.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C.地势高低的不同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正确答案:B3.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哥白尼C.伽利略D.牛顿正确答案:B4.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年轻的王龙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王龙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几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气相反应法可分为:气相分解法、气相合成法及气-固反应法等 液相反应法可分为:沉淀法、水热、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反相胶束法等。 溶胶凝胶技术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在经热处理而成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固体的方法。步骤:溶胶的制备。溶胶凝胶转化。凝胶干燥。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感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粒子体,然后骤冷。其特点纯度高、结晶组织好、粒度可控,但技术设备要求高。

物理粉碎法 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机械球磨法 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合金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化学方法 气相沉积法 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米材料。其特点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窄。 沉淀法 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处理得到纳米材料。其特点简单易行,但纯度低,颗粒半径大,适合制备氧化物。

水热合成法 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成,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纯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溶胶凝胶法 金属化合物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低温热处理而生成纳米粒子。其特点反应物种多,产物颗粒均一,过程易控制,适于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备。

微乳液法 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理后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粒子的单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备。

1、 论述纳米纤维素的主要制备方法及产物特点 纳米纤维素(Nanocelluloe, NC)是以纤维材料作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或生物处理的途径制备的具有一维纳米尺寸的纤维素材料,它具有纤维素的基本结构、性能以及纳米颗粒的典型特性,如:密度低,来源于可再生原料,可生物降解,弹性模量高达140 GPa,有利于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等。巨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杨氏模量、超强的吸附能力和高的反应活性,使纳米纤维素具有一些特有的光学性质、流变性能和机械性能。这些特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以及用于医药、包装、造纸、食品添加剂、油漆涂料、地板、建材等领域。

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强酸水解法、机械分离法、化学预处理结合机械分离法和酶处理结合机械分离法等,.

强酸水解法主要指利用浓硫酸[37]、浓盐酸等强酸处理生物质纤维素,水解掉无定形区物质,保留结晶区的结构完整性,制得长度较短、结晶度较高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在利用硫酸的水解过程中,会一定程度上在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表面引入少量负电荷。这些负电荷间的静电斥力可帮助纳米纤维素晶须均勾的分散在水中。所得晶须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在与聚合物复合时,能够与聚合物形成充足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较好的增强作用。

机械分离法主要包括高压匀质处理、高速研磨处理、高速搅拌处理以及高强度超声处理等。高压匀质处理I48'49]主要是通过均质机内的匀质阀突然失压形成空穴效应和高速冲击,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将生物质纤维素机械 纤,制得纳米纤维素。这一方法可以批量化生产纳米纤维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所得纳米纤维素的尺度并不均匀。此外,在纳米纤维素制备过程中,匀质机容易堵塞,为此对通入均质机中的纤维素样品的尺寸要求较高,不宜过大。

高速研磨处理[59]是将纤维素注入到静态磨石与动态磨石之间,在研磨机工作后,动态磨石高速旋转,与静态磨石间产生强烈的剪切作用力,将磨石中间的纤维素“剪开”,制得纳米纤维素。但是在高速研磨的过程中,磨石间的剪切力对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区也会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得纳米纤维素的结晶度。

高速搜拌处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马达带动转子转动,进而带动液体高速转动。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纳米纤维素间相互碰撞,高速运动的水流也会对纳米纤维素产生较强的冲击作用,进而将纳米纤维素分离出来。这一方法的不足在于产量较低,很难实现连续化、批量化生产。高强度超声处理[52-54】主要是借助高强度超声波在水中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纤维素进行开纤

处理。但是在所得样品中也存在一定的直径较粗的纤维,纤维的直径分布范围较大。介绍

一种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发目的、制备方法及产物的主要功能特点 生物基纳米纤维素及其自聚集气凝胶的制备 由于目前对生物质纤维素的开发与利用技术还不完善,仍有大量的纤维素资源被遗弃在田间,或被焚烧掉,整个纤维素资源的利用附加值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合理开发利用这些生物质资源,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纤维素基制品,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稍微扩展一点)

将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水悬浊液浇注到培养皿中,置于冰箱中冷冻处理,冷冻时间大于24h。然后将冷冻的样品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冷冻干燥过程中,冷胼温度低于-55°C,真空度低于15Pa。

当水悬池液的浓度低于 wt%时,经冷冻干燥后,高强度超声纳米纤维素及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会自聚集成细长的纤维,并形成三维网状缠结结构。当水悬浊液的浓度大于%时,以上两种纳米纤维素会自聚集成二维片状结构。由于长度较短,盐酸水解纳米纤维素及硫酸水解纳米纤维素经冷冻干燥处理后只能自聚集成二维片状结构。高强度超声纳米纤维素及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具有非常好的柔轫性,可以反复弯曲。这两种气凝胶还具有非常高的水分承载值及染料吸附能力。所有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均显示出良好的热绝缘及声吸附特征。

由高长径比的纳米纤维素自聚集成的高强度超声纳米纤维素及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显示出了较强的柔韧性及延展性。当将压缩后得到的小薄片浸渍于水中,气凝胶的容积仍可被缓慢的恢复(图6-7f),表明这一气凝胶具有强健的交联网络及稳定的孔隙结构。. 由于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具有非常高的孔隙率,十分有利于离子及分子的进入和扩散,使气凝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还具有热绝缘特征。 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还具有十分优异的声吸附特征. 在低频条件下,气凝胶的吸声率较低,但会随着声频率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6、简述CVD方法的特点、原理及其一般流程 答:CVD的特点:①在中温或高温下,通过气态的初始化合物之间的气相化学反应而沉积固体。②可以在大气压(常压)或者低大气压下(低压)进行沉积。一般来说低压效果更好③采用等离子和激光轴助技术可以显着地促进化学反应,使沉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④沉积层的化学成分可以变化,从而获得梯度沉积物或者得到混合沉积层⑤可以控制沉积层密度和纯度⑥绕镀性好,可在复杂形状的基体上及颗粒材料上沉积⑦气流条件通常是层流的,在基体表面形成厚的边界层⑧沉积层通常具有柱状晶结构,不耐弯曲。但通过各种技术对化学反应进行气相扰动,可以得到细晶粒的等轴沉积层。⑨可以形成多种金属、合金、陶瓷和化合物沉积层。CVD的原理:混合气体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在基体表面沉积形成涂层和薄膜一般流程:高纯度的高压气体,一般大多是使用载气体,通过气体精制装置进行净化,特别是必须十分注意除去对薄膜性质影响较大的水和氢。当温室下使用非气态的,即固态或者固态原料时,须使其在规定的温度下蒸发或升华,并通过载气送入反应炉内。还必须使废气通过放有吸收剂的水浴瓶、收集器或特殊的处理装置后进行排放。并且在装置和房间里安装防爆装置和有毒气体的检验器。这样CVD的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原料气体和载气的供给源气体的混合系统、反应炉、废气系统以及气体和反应炉的控制系统。

7.简述PVD方法的特点、原理及其一般流程。 答:特点1膜层与工件表面的结合力强,更加持久和耐磨.2离子的绕射性能好,能够镀形状复杂的工件。3膜层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4可镀膜层种类广泛。5膜层性能稳定、安全性高。PVD技术原理:在镀铬的基础上,利用高温高压蒸发振动使表面涂层材料激发形成离子流,并与铬镀层离子紧密结合,然后再在龙头表面沉积而成。流程:来料抽检、上挂、清洗、烘烤、镀膜、下挂、入库、全检、涂抗指纹油、UV、终检

8. 纳米固体材料的界面结构对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TEM观察纳米固体材料界面结构时,要考虑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考虑的问题是: ①试样制备过程中界面结构弛豫问题.制备TEM试样时,由于应力松驰,导致纳米材料界面结构弛豫,使观察的结果可能与原始状态有很大差别. ②电子束诱导界面结构弛豫问题.高能量的电子束缚照射薄膜试样表面可能导致局部过热,面产生界面结构弛豫.纳米材料内原子扩散速度很快,原子弛豫激活能小,即使子啊低温下电子束轰击也会对纳米材料界面的原始状态有影响

10什么是光致发光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发光谱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答:兴致发光是指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被激发到高能级的电子重新跃入低能级,被空穴捕获而发光的围观过程.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发光谱有很大差别,这是由于①电子跃迁选择定则问题②量子限域效应③缺陷能级的作用④杂质能级的影响 16.与常规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熔点、烧结温度和比热发生什么变化,并分别解释原因。

答:纳米微粒的熔点,烧结温度和比热均比常规材料低得多。原因:由于颗粒小,纳米微粒的表面能高,比表面原子数多,这些表面原子近邻配位不全,活性大以及体积远小于大块材料,因此纳米粒子融化时所需增加的内能小得多,这就使得纳米微粒熔点急剧下降;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压制成块材后的界面具有高能量,在烧结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运动的驱动了,有利于界面中的孔洞收缩,空位团的湮没,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就能达到致密化的目的,即烧结温度降低;非晶纳米微粒的晶化温度低于常规粉体,传统非晶在Si3N4在1793K晶化成α相,纳米非晶Si3N4微粒在1673K加热4h全部转变成α相,纳米微粒开始长大,温度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试述纳米微粒的光学吸收带发生蓝移和红移的原因。答:a、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导致蓝移:纳米材料颗粒组元尺寸很小,表面张力较大,颗粒内部发生畸变,使平均键长变短,导致键振动频率升高引起蓝移,量子尺寸效应导致能及间距加宽,使吸收带在纳米态下较之常规材料出现在更高波数范围。b、尺寸分布效应和界面效应导致宽化: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颗粒均匀,粒径分布窄,但很难使粒径完全一致。由于颗粒大小有一个分布,使各个颗粒表面张力有差别,晶格畸变程度不同,因此引起键长有一个分布,使红外吸收带宽化。纳米材料中界面占相当大比例,界面存在孔洞等缺陷,原子配位不足,失配键较多,使界面内德键长与颗粒内的键长有差别,界面内的键长也有一个分布,引起纳米材料红外吸收带的宽化19纳米陶瓷材料的一般制备过程,其中关键的步骤是什么答:一般过程:首先要制备纳米尺寸的粉体,然后成型和烧结。关键:材料是否高度致密。这与烧结过程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