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术题库3-2-10

牙拔除术题库3-2-10

问题:

[单选]眶下孔进针方向是

A.A.后上内

B.B.前下外

C.C.后上外

D.D.前下外

E.E.以上全不是

问题:

[单选]以下不属于拔牙适应证的是

A.A.晚期牙周病牙已松动

B.B.影响恒牙萌出的滞留乳牙

C.C.复杂的阻生牙急性炎症期

D.D.牙外伤导致牙冠折断达牙根

E.E.颌骨良性肿瘤累及的牙

问题:

[单选]拔牙术前准备不包括

A.A.详细询问病史

B.B.患者全身情况是否有拔牙禁忌证

C.C.必要时化验检查

D.D.必要时药物过敏试验检查

E.E.必要时进行牙髓活力检查

(湖南快乐十分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7852073.html,)

问题:

[单选]妊娠拔牙相对安全时间为

A.A.妊娠1、2、3个月

B.B.妊娠4、5、6个月

C.C.妊娠7、8、9个月

D.D.产前1个月

E.E.妊娠1个月之内

问题:

[单选]牙槽嵴修整适应证时间在拔牙后

A.A.2-3周

B.B.4-5周

C.C.6-7周

D.D.7-8周

E.E.8-12周

问题:

[单选]舌系带矫正术手术年龄多少为宜

A.A.出生后立即矫正

B.B.1-2岁

C.C.2-3岁

D.D.4-5岁

E.E.上学前

问题:

[单选]下颌升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后,病人出现张口困难,发热可能是

A.A.血肿所致

B.B.操纵不当感染所致

C.C.正刺入下齿槽神经干

D.D.注射过快

E.E.注射针未抵骨面进入腮腺内

问题:

[单选]拔牙阻力包括

A.A.软组织阻力

B.B.牙冠部骨阻力

C.C.牙根部阻力

D.D.邻牙阻力

E.E.以上均是

实习三牙拔除术的步骤和方法示教 [目的要求]熟悉规范拔牙手术中的各种步骤与操作要点。 [实验内容] 1. 识别有关拔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器械。 2. 牙拔除术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用品]消毒盆、口镜、钳子、各种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刮匙、咬骨钳、骨锉、骨膜剥离器、手术刀和柄、缝针、缝线、持针器、手术剪等。 [方法和步骤] 1. 识别有关拔牙术及牙槽外科手术器械 (1) 有关拔牙术及牙槽外科手术器械的识别 1)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从提供的器械盘内一一识别出拔牙术的基本器械牙钳和牙挺及辅助器械如牙龈分离器、刮匙、咬骨钳、骨锉、骨膜剥离器、手术刀及缝合器具(持针器、线剪)。 2) 观察牙钳的结构形态,识别出直钳、反角式钳及刺枪式钳。 3) 观察牙钳的形态类型,鉴别出上颌牙钳、下颌牙钳及特殊牙钳,总结出上、下颌牙钳的区别要点。通过仔细观察,应能自器械盘内分别识别出上前牙钳,上前磨牙钳(又称上万用钳),左、右上颌第一、二磨牙钳,上颌第三磨牙钳;下前牙钳,下前磨牙钳(又称下万用钳),下颌第一、二磨牙钳,下颌第三磨牙钳;上颌根钳,下颌根钳,上颌牛角钳,下颌牛角钳。 4) 观察牙挺的结构形态,识别出直挺;弯挺(分左、右);横柄挺(又称三角挺)。 5) 观察牙挺的形态类型,鉴别出牙挺;根挺;根尖挺。 (2) 掌握牙钳、牙挺的正确握持方式与操作方法 1) 根据带教老师示教,正确掌握规范的握钳方式及操作要点。 2) 根据带教老师示教,正确掌握规范的握挺方式及操作要点。 (3) 牙挺使用的力学原理及使用注意点

1)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首先在牙颌模型上操练并掌握牙挺使用中的三大力学原理即楔力、杠杆和轮轴原理。 2) 带教老师在临床病人拔牙实际操作中,示教牙挺三种力学原理的应用过程。 3) 通过示教及讲解,要求掌握如下操作要点:①牙挺置入部位、方向要正确,支点着实可靠,挺刃用力合理。②挺刃在牙根与骨之间楔入,并与牙根长轴平行,绝勿以邻牙及舌侧牙槽嵴作支点。③多以二种或三种力学原理结合使用。 ④控制用力,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2. 牙拔除术示教的步骤和方法 (1) 拔牙术前准备工作:除增配牙龈分离器、牙挺、牙钳、刮匙和小纱布或干棉球外,其余同实验三。 (2) 牙拔除术操作步骤和方法 1) 局麻:同实验三 2) 麻药显效(3-5分钟)后,即可用1%碘酊消毒所拔牙的龈缘。 3) 用牙龈分离器分离牙龈。 4) 放置牙钳或先用牙挺时,要求①置入牙钳之前再次核对牙位,放置好牙钳后务必请带教老师复核。②用牙挺时,一是要有支点,二是用左手保护好邻牙及周围软组织。③拔除脱位时切忌暴力。 5) 牙拔除后常规检查所拔牙齿是否完整,有无断根,同时检查拔牙创有无龈撕裂或牙槽嵴及牙槽中隔过高。 6) 如所拔的是病灶牙,用刮匙刮爬牙槽窝,以清除炎性组织。 7) 常规用示指和拇指垫一小块纱布挤压,缩小已被扩大的牙槽窝。 8) 用小块纱布或棉卷放置在拔牙创上,嘱病人轻轻咬紧。 9) 揩干净病人口周血迹。 10) 嘱咐病人拔牙后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处方给予抗菌、消炎、消肿等药物。 11) 写病卡,签名,交待复诊事宜。 实验三牙拔除术的步骤和方法示教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陈敏 1 徐江 1 梁君2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口腔科,新疆石河子,832008;2新疆军区69006部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操作技能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牙体牙髓实验课的教学中开展以针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临床操作技能 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操作技能性很强的口腔临床学科,也是口腔内科学教学中所占课时比重最大,临床服务对象最多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口腔医学学生的培养中除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外,更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牙体牙髓实验课是巩固理论知识,拓宽临床视野,训练和掌握牙体牙髓病学基本操作能力的最佳平台。临床带教中发现,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口腔医学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无法对就诊病人全身情况和口腔问题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无法确立正确的诊断开展有效的治疗程序。针对上述问题,我口腔内科教研组在牙体牙髓实验课的教学中进行了以针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教学尝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牙体牙髓病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并缩小了医学生由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落差感[1]。 1 转变教学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意识 1.1由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主动操作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实验课通常是由教师列举实验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学生按要求动手完成相关的操作。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一种简单概括或理论知识的总结。虽然也有许多图片、模型介绍,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缺少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分析,实验课学到的知识很难被其自身消化吸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成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就会缺乏自主判断能力,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因此,我们从过去那种“直接灌输式”转变为以解决临床问题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诱导学生从书本知识向临床操作过渡

《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教案 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前言 口腔临床基本技能实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以疾病为主线,根据对疾病的认知过程,在同一层次从多个角度共同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扎实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与基本实验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熟悉龋病、牙体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检查、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确定口腔疾病诊疗计划的临床思路,为后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80学时。

参考书目 1.《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实验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自编教材,2007,3 2.《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主编:樊明文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附册》第二版,主编:王嘉德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5.《Fundamentals of Operative Dentistry》Second Edition. James B. Summary Bylj.

目录 实验一仿真人头模的使用,口腔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 -----------------------------------------1 实验二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 -------------1 实验三牙体牙髓病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2 实验四龋病损害及窝洞结构认识和分类,石膏牙Ⅰ类洞的制备 ---------------------------------------------------2 实验五石膏牙Ⅱ、Ⅲ、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六离体下颌磨牙Ⅰ、Ⅴ类洞的制备 --------------3 实验七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Ⅱ、Ⅴ类洞制备 ----------4 实验八仿头模上上颌磨牙Ⅰ、Ⅴ类洞制备 ------------4 实验九仿头模上下颌磨牙Ⅱ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5 实验十一盖髓术,常用粘固粉的调制应用,窝洞垫底,银汞合金充填术 ---------------------------------------------6 实验十二仿头模前牙IV类洞的制备及钉固位、树脂粘接修复术 ---------------------------------------------------6 实验十三髓腔解剖、开髓法、离体牙开髓术,干髓术 --7 实验十四离体前牙、前磨牙根管预备 ----------------7 实验十五离体磨牙根管预备 -----------------------8 实验十六离体牙根管充填 -------------------------8 实验十七牙体牙髓常见病临床病例展示----------------9

牙拔除术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牙拔除术是运用全身或局部麻醉,通过手术的方法,将不能再行使口腔功能的牙拔除。它既是口腔颌面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也是治疗某些牙病的手段。【适应症】 1.牙体病损 牙体组织龋坏或破坏严重、用现有的修复手段已无法恢复和利用者可拔除。如牙冠破坏严重而牙根经治疗后可用桩核、根帽等方式利用者应尽力保留。一些牙隐裂经一定治疗后可考虑保留。 2.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者可拔除。应当注意的是根尖周病变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应慎重判断。 3.牙周病晚期 牙周病,牙周骨组织支持大部分丧失,采用常规和手术治疗已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功能。 4.牙外伤 根中1/3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证。根尖1/3折断可经治疗后观察。脱位或半脱位的牙,如牙体组织基本完整,均应复位保留。 5.错位牙 影响功能、美观、造成邻近组织病变或邻牙龋坏,不能用正畸等方法恢复正常位置者均可考虑拔除。 6.额外牙 额外牙常会引起正常牙的萌出障碍或错位,造成错耠畸形,常考虑拔除。7.埋伏牙、阻生牙 引起邻牙牙根吸收、冠周炎、牙列不齐、邻牙龋坏的埋伏、阻生牙均应拔除。青少年病人发现阻生的恒牙,有条件的可采用正畸治疗。部分阻生牙也可采用牙移植的方法加以利用。 8.滞留乳牙

影响恒牙萌出的乳牙应当拔除。如成人牙列滞留的乳牙,但对应恒牙先天缺失或无法就位,可暂保留。 9.治疗需要 因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因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囊肿或良性肿瘤累及的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者均为拔牙适应证。恶性肿瘤放疗前,为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拔牙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10.病灶牙 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病灶牙为拔除适应证。内科疾病的病灶感染学说认为在极少数情况下,口腔内患牙的局部病变可能会成为远隔组织、器官疾病的致病因素,可能引发亚急性心内膜炎、某些肾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在相关科医师的要求下可慎重考虑拔除。 11.骨折累及的牙 因颌骨骨折或牙槽突骨折所累及的牙,应根据牙本身的情况决定,尽可能保留。 【禁忌症】 1. 心脏病 2. 高血压患者血压未控制至正常时。 3. 血液病 4. 肝病 5. 糖尿病 6. 肾病 7. 甲状腺功能亢进 8. 月经、妊娠期 9. 恶性肿瘤 10.急性炎症期 【护理评估】 1.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诊断,饮食情况,文化背景,健康史,过敏史。 2. 口腔局部症状:反复肿痛阻生。

牙体牙髓病学大纲.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牙体牙髓病学绪论 了解:牙体牙髓病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发展简史。 第一篇龋病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龋病的概念 掌握:龋病的定义;龋病的特征。 了解:龋病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龋病流行病学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 熟悉: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法。 了解:目前龋病的流行情况,龋病的流行趋势。 本章思考题: 1、龋病的概念、临床特征? 2、龋病的好发部位? 第二章龋病病因及发病过程 第一节牙菌斑 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三大主要的致龋微生物菌属;牙菌斑与龋病的关系。 了解:不同牙面菌斑的组成,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细菌的附着和聚积,菌斑微生物学,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第二节饮食因素 掌握:蔗糖与龋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氟的抗龋机理。

了解: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了解蛋白质、脂肪和其他物质与龋病的关系。 第三节宿主 掌握:牙对龋病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唾液与龋病的关系。 了解:唾液的基本组成,唾液的几种主要蛋白质的功能,龋病与免疫的关系。 第四节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了解:龋病与年龄、种族、性别和遗传的关系。 第五节病因学说 掌握: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熟悉:内源性理论、外源性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鳌合学说,Miller化学细菌学说(先进性与局限性)。 本章思考题: 1、牙菌班的形成过程? 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3、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第三章龋病临床特征和诊断 第一节龋病的临床病理过程 熟悉:釉质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了解:脱矿和再矿化。 第二节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好发牙,好发牙面,牙面好发部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 熟悉:龋病的临床分类,龋病的检查方法,早期龋的检查方法。 本章思考题:

实验实习指导 前言 口腔临床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实验室课程设置是口腔临床医学教育的重 要环节。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和实验条件,建设了 “口腔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室”、“口腔技能实验室”、“口腔仿真人头模实验室”三个实验室,并将各分支学科的相应内容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设置,以期达到实 验室的高效率利用和管理,同时培养学生以口腔为单位,综合利用各分支学科知识 的思维模式。本实习指导为口腔仿真人头模实习指导,内容涵盖本院开设的牙体牙 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项目中需要在仿真人头模上 完成的实习内容。 口腔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守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 步骤;了解有关仪器的性能、配置;熟悉其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综合开放性 实验项目,必须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拟定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2、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事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 3、尊重实验室老师,服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导。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严格 按操作规程进行,如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当追究责任。 4、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严禁高声喧哗。专心实验,不许窜教室,不说 与实验无关的话,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上课时应关闭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 以免影响教学秩序。 5、节约用水、电。根据实验需要领取适当适量所需材料,避免浪费。 6、严格遵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条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不准违规操作;保持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整洁、规范、文明、有序的工作环境。爱护公共财务 ,公用器械由学生组长负责领取,于当天实验完成后立即清洁归还。个人器械发给 本人保管,期末清洁归还,如有损坏或遗失,按《重医大口腔系关于损坏、遗失实 验器材实行赔偿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照价赔偿。 7、学生不得单独进入实验室。如遇学生因故补做实验,或在非实验教学时间情况 下要求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应由指导老师批准,通知实验室,安排教师到场指导。 8、保持实验室及楼道清洁。实验时,学生须穿白色工作服,衣帽整齐,书包不得 放在实验桌上,不得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不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严禁吸烟。 9、下课前15分钟清理归还公用物资,清洁桌面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组长安排 值日生完成实验室清洁,灯、椅摆放整齐,关好门窗水电。 10、所有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有关表现要作为实验评分的考查内容。 实 习 指 导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牙根拔除术 (一)残根和断根的概念 遗留牙槽窝中时间较久的牙根为残根。在根尖周和牙槽骨壁间,多存在慢性炎症及肉芽组织,根尖、牙周膜及牙槽骨壁均有程度不等的吸收。 断根是指拔牙术中折断的牙根,拔除较为复杂。 (二)牙根拔除术的手术原则及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原则上各种断根皆应在术中取曲,但也必须全面考虑,如患者体质甚弱,而手术又很复杂时,亦可延期拔除。有的断根如甚小,且本身并无炎症存在,也可不予拔除。 牙根拔除前应做仔细的检查分析。确定断根的数目、大小、部位、深浅、阻力,断根斜面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上颌窦、下颌管),应拍摄X线片,然后制定取根方案和准备器械。 拔断根必须在清楚地看清断根的条件下进行,切忌盲目操作。因此,要求有良好的照明条件。良好的止血也是必要的。 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1.根钳拔除法适用于高位残根;颈部折断的断根或虽折断部位低于牙槽嵴,但在去除少许牙槽骨壁后,仍能用根钳夹住的断根。 2.牙挺取根法根的折断部位比较低,根钳无法夹住时,应使用牙挺将其挺出。应选用能进入牙槽窝并能达一定深度的牙挺,挺刃的大小、宽窄应与牙根相适应。其支点应为牙槽间隔,或腭侧骨板。如牙根断面是斜面,根挺应从斜面较高的—侧插入。

3.翻瓣去骨法翻瓣术的原理是将牙根表面的黏骨膜瓣切开并掀起,显露其下方的骨组织并将骨除去,以显露牙根及病变组织。 设计黏骨瓣切口时,应注意血运供给,一般基底部应较宽。瓣的厚度应包括覆盖于骨上的全部软组织,特别是包括骨膜,故亦称黏骨膜瓣。瓣应有足够大小,使视野清楚;有足够的去骨间隙,使去骨时不致损伤软组织边缘。切口的位置应在不准备去除的骨质之上(即在去骨的范围之外),使缝合后的切口之下有骨组织支持而有利于愈合

龋病 龋病: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患病率: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如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具体指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患病情况。 发病率: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如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DMF:decayed-missing-filled的缩写,即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称龋失补指数。 DMFT:反应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数,包括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 DMFS:代表受龋病累及的牙面数。 牙菌斑dental plaque:牙面菌斑的总称,软而粘的未矿化细菌性沉积物,牢固粘附牙面和修复体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细菌组成。是细菌生长发育繁殖的微生态环境,代谢产物可造成活体牙周组织破坏。 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货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成,功能包括修复货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出。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货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猛性龋rampant caries:急性龋的一种类型,其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也是一种慢性龋。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称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为继发龋。 线性釉质龋:非典型龋病损害,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线。 隐匿性龋:牙釉质脱矿常从表面下层开始,有时可能在看似完整的牙釉质下方,具有隐匿性,临床易漏诊。

1.Resistance form 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构成足够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2.Secondary caries 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的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为继发龋。 3.Retrograde pulpitis 逆行性牙髓炎,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4.Dentine hypersensitivity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5.Root canal therapy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除去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1. Biological width 生物学宽度(1):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2),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1),约2mm(1)。 2.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1),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1.5),是

牙周炎的“前沿地带”(1.5),主要由Gn厌氧菌、螺旋体组成(1) 窝洞: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填充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者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 主尖锉:在根管预备中,选用合适根管粗细,既能深入牙本质牙骨质界又有摩擦感的锉叫初尖锉,根管预备一般预备到到比初尖锉大三个号,叫主尖锉。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机械刺激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和,留有小的缝隙或存在微渗漏,或原有的病变组织未去净就进行了充填,形成致病条件再发生的龋病。 Wedge-shaped defect:楔状缺损: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楔壮的缺损。 Smear layer:污染层:切削牙体组织产生的热是有机质变性,变形的有机质和切削下来的牙本质粉末,牙本质小管溢出液、唾液和细菌等混合,在钻磨压力下吸附于洞壁而形成。 逆行性牙髓炎:牙周病时深牙周袋中的细菌通过根尖孔或侧支根管进入牙髓引发炎症,这种经亚洲途径发生的逆行感染称逆行性牙髓炎。 抗力形: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

牙体牙髓病学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日期:2013年05月17日 1.意外穿髓,穿髓孔直径<0.5mm的恒牙最好选用的治疗方法 A 间接盖髓 B直接盖髓. C安抚治疗 D双层垫底E牙髓失活术 2.温度刺激出现迟缓且不严重的疼痛,表明可能是 A牙髓正常 B.牙髓坏死 C 可复性牙髓炎 D急性牙髓炎 E慢性牙髓炎 3.关于牙本质过敏症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B 龋病的常见症状C磨耗的常见症状 D牙折的常见症状 E独立的常见疾病 4.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应急处理是 A 局部麻醉 B 开髓引流 C服用止疼药 D消炎止疼药 E针灸镇痛 5.急性不可复性牙髓的疼痛性质中,最具诊断特点的是 A 自发性痛,阵发性加重B冷刺激引起疼痛C热刺激引起疼痛 D疼痛向颌面部放射E持续性胀痛 6.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为,除外 A不定时的自发痛 B热测引起迟缓性疼痛 C 洞内探及穿髓孔 D可有自发性疼痛史 E 叩诊多有不适感 7.意外穿髓临床上常用的盖髓剂是 A氢氧化钙 B抗生素+激素 C玻璃离子黏固粉 D聚羧酸锌黏固剂 E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8.随着年龄的增大,后牙咬牙合面有磨耗,根尖部牙骨质沉积使牙根增长,若做根管治疗其根管工作长度 A 变长. B 变短 C 没变化 D 因人而异. E 以上都不对 9.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的主要目的为 A保护牙髓活力,牙根继续发育B维持牙列完整行使功能C不刺激根尖周组织 D牙髓活力正常有利于颌骨及颅面的发育E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10.牙髓温度测验的注意事项如下,除外 A先测对侧同名牙 B 隔离唾液C冷测可用小冰棒 D热测可用热牙胶E置于牙齿咬牙合面上

一、名词解释 1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成继发龋。 2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病变愈合。 3.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 5.retrograde pulpitis 逆行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此型牙髓炎的感染走向与通常由冠部牙髓开始,逐渐向根部牙髓进展的牙髓炎方向相反,故名为逆行性牙髓炎。 4.窝沟封闭:是窝沟龋的有效预防方法。封闭剂作为一屏障,使窝沟与口腔环境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含氟封闭剂有屏障和持续释放氟,促进再矿化的双重作用。 5.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其特点为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牙本质过敏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 6根尖诱导成形术:牙根尚未发育完成期间,牙髓已经感染、坏死、分解或已有根尖周病变,则牙根停止发育,采取促使根尖的形成或封闭的治疗方法。 7再矿化治疗: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8牙髓切断术: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 9 逐步后退法:选用能深入根管达牙本质牙骨质界的初尖锉,确定工作长度,由初尖锉逐步扩大到主尖锉(比初尖锉大三号),由预备根 管尖段,到预备根管中段及冠段,最后通畅整个根管的预备方法称逐步后退法。适用于直根管和轻中度弯曲根管。 10鸠尾固位:固位形的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治充填体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一般鸠尾峡后牙为颊舌径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 11 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唾液中的糖蛋白以及其他成分黏附在牙齿表面形成的一层均质无细胞的生物膜。 磨牙症: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昼也有无意识磨牙习惯者。 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常呈楔形。 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导致的釉质结构异常.分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 获得性膜的作用: 1)、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2)、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3)、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4)、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简述龋病的诊断方法 ①视诊:观察牙齿的色泽改变②探诊:探察有无缺损、龋洞,受损组织质地软硬程度③温度诊检查 ④X线照相检查:咬翼片和根尖片,以确定不易探察到的龋损,如邻面龋和隐匿龋 充填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原则?(5分) 1、牙髓性疼痛 ①激发痛冷热痛:钻磨过程产热或酸蚀剂刺激致牙髓充血的表现。咬合痛:可能与过高充填、金属电流作用有关。 ②自发痛原因同上或诊断有误。 处理牙髓充血者,应去除充填体,进行安抚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行充填;由电流作用引起者,去除银汞合金充填体,更换非金属材料充填;如对颌牙修复体不良,则更换对颌牙修复体。患牙出现自发痛,应进行牙髓治疗,但治疗前应排除同侧有无其他牙髓炎的患牙。 2、牙周性疼痛 ①咀嚼痛:原因:充填物过高、粘结修复时酸蚀液刺激牙颈部。处理:磨除高点,颈部用氟化钠糊剂脱敏,用塞治剂保护。 ②持续性自发钝痛:原因:充填物悬突压迫牙间乳头,邻面接触区恢复的凸度不理想。处理:去除悬突、修整邻面或重新充填。 充填物折裂、松脱 1.原因(1)窝洞预备:没有足够的抗力形固位形, (2)充填材料调制不当:充填修复材料调制各组分的比例不当,材料被污染、调制时间过长 (3)填充方法不当:未严格隔湿,充填压力不够 (4)过早承担合力:材料未固化完全,过早受力,易折断。 2.处理:去除充填物修整洞形,重新按照正规操作完成洞的修复。 牙隐裂的治疗方法: 1调牙合,排除牙合干扰,减低牙尖斜度以减小劈裂力量 2 均衡全口牙合力负担,治疗和(或)拔除全口其他患牙,修复缺失牙 3 隐裂牙的处理:隐裂仅达釉牙本质界,着色浅,无继发龋者,酸蚀,釉质粘接剂光固化处理. 有继发龋或裂纹着色深,已达牙本质浅层,中层者,沿裂纹备洞,氢氧化钙糊剂盖髓,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2-4周后无症状则换光固化复合树脂.已有牙髓病变者,牙髓治疗,调牙合加冠修复.

牙体牙髓病学 A1 型题 1、导致龋病发生的因素为 A、细菌因素 B、宿主因素 C、食物因素 D、时间因素 E、四联因素 2、牙骨质龋属于 A、慢性龋 B、浅龋 C、中龋 D、深龋 E、继发龋 3、深龋患牙的临床表现 A、仅有食酸甜食物不痛 B、食物嵌入洞内痛 C、偶在夜间陷痛 D、温度测验一过性敏感 E、牙髓电活力测验迟钝 4、检查邻面龋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视诊 B、叩诊 C、探诊 D、透照 E、咬合翼片 5、窝洞预备的原则不包括 A、去净腐质 B、保护牙髓 C、点线角锐利 D、制备固位形 E、制备抗力形 6、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的洞形不要求 A、洞有一定深度 B、洞缘可留无基釉 C、洞缘需做小斜面 D、可不要求固位形 E、洞底可呈圆弧形 7、复合树脂与牙本质表面的粘接方式是 A、固位洞形 B、化学性粘接 C、粘接齐粘合 D、机械性锁合粘接 E、机械性与化学性粘接 8、急性龋临床表现之一是 A、中老年人多见 B、龋坏组织色深 C、龋腐质地湿软 D、早期出现酸痛症状 E、多伴有釉质发育异常 9、龋齿缺损的治疗方法 A、自行修复 B、药物治疗 C、充填治疗 D、离子导入 E、再矿化疗法 10、口腔扪诊不能了解病变的 A、位置、大小和轮廓 B、性质、组成和结构 C、波动、搏动和压动 D、表面特征、温度和硬度 E、移动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11、对釉质发育不全的处理如下,除外: A、口服钙片 B、贴面修复 C、充填缺损 D、桩冠修复 E、全冠修复 12人体氟摄入量高的主要来源是 A、粮食中氟含量高 B、素菜中氟含量高 C、饮水中氟含量高 D、燃料中氟含量高 E、空气中氟含量高 13、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位于前磨牙舌尖三角嵴上 B、尖呈圆锥形或钝圆状突起 C、其基底直径约为2mm D、X线片见尖内纤细髓角突入 E、中央尖折断可致牙髓感染 14牙外伤本质暴露时,对其进行修复的时间至少应在 A、即刻 B、2周后 C、4周后 D、6-8周后 E、3个月后 15、不适合用于充填前牙楔状缺损的材料是 A、复合体 B、银汞合金 C、流动树脂 D、玻璃离子粘固粉 E、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牙拔除术步骤和方法 牙拔除术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分离牙龈目的是避免安放牙钳时损伤牙龈,导致术后牙龈出血。分离应达牙槽嵴顶(器械可与骨接触),并应将牙龈轻轻掀离根面。 2.挺松患牙对于牢固的、或死髓牙,或牙冠有大的充填体,或冠部破坏大的牙,可先用牙挺将牙挺松至一定程度后,再用牙钳拔除。 3.安放拔牙钳拔牙钳放置时应注意: (1)必须正确选用拔牙钳。 (2)握钳时,手掌勿太接近关节部,应握钳柄接近末端处。 (3)钳喙的长轴必须与牙长轴平行。安放时,钳喙应紧贴牙面滑入牙颈部。 (4)钳喙的位置必须在牙根部,并尽可能插向根方,而不是置于牙冠釉质上。 (5)夹紧患牙,使在用力时,钳喙不会在牙骨质上滑动,否则易断根。 (6)肯定钳喙未侵犯邻牙,预防邻牙损伤。 (7)再次核对牙位,以免发生错误。 4.患牙脱位牙钳夹紧后,施力使得患牙脱位。拔除时力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摇动、扭转(上前牙)和牵引(即拔除)。 摇动:适用于扁根的下前牙、前磨牙及多根的磨牙。摇动顺序一般应先向弹性大、阻力小的一侧进行: 扭转:用于圆锥形根的牙,如上颌前牙,沿牙根纵轴方向反复旋

转,以撕裂牙周膜纤维并扩大牙槽窝。 牵引(拔除):是继上述两种动作之后,最后将牙拔除的动作。开始牵引时,应与扭转或摇动结合进行;牵引方向应为阻力最小的方向,牵引时也切忌暴力及过急。 5.拔除后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拔除的牙应检查牙根是否完整、牙龈有无撕裂,用刮匙探查拔牙创内有无残留物,牙槽窝应作压迫复位,修整过高的牙槽中隔、骨嵴或牙槽骨壁,棉卷压迫止血。 6.拔牙术后医嘱拔牙后24小时不可刷牙漱口。术后应避免进食过热食物及剧烈运动,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患侧咀嚼,勿用舌舔创口,更不可反复吸吮。

《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骨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本课程通过对牙体牙髓疾病基本和扩展性教学内容的讲授,结合相应的教学实践,加深对于牙体牙髓病学基本理论和临床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中,教师应具备严肃的态度、严格的作风,重视讲授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践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识更深入,并可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启发、提问、引导等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牙体牙髓病教学应以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根尖周病为重点。通过系统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牙体硬组织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牙髓病、尖周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老年牙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 4、掌握口腔检查方法、病历书写; 5、掌握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尖周病的常规治疗技术; 6、了解牙体病、牙髓病治疗常用设备、器械的使用和保养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龋病 【绪论】 掌握:龋病的定义、特征和好发部位。 熟悉:龋病的评价方法(患病率、发病率和龋均数)。 了解: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龋病的研究内容,龋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病因和发病过程】 (1)牙菌斑 掌握:牙菌斑的三层结构特点,获得性膜的概念及其功能,微生物致龋的证据,三大主要的致龋微生物菌属,致龋性牙菌斑在龋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牙菌斑的结构、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及牙菌斑的物质代谢,细菌的附着和聚积,菌斑微生物学。

《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430010 课程名称:牙体牙髓病学 学分:4 总学时:60学时 理论学时:30学时 实验学时:30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 适应专业:口腔医学 教材: 《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疾病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牙体牙髓病学应使学生掌握牙体硬组织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把学过的医学基础、医学理论、口腔医学基础和口腔医学的知识运用到牙体牙髓病学当中。为毕业后独立从事口腔医学临床工作和继续提高奠定基础,并且培养良好的工作和服务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龋病、牙体硬组织常见非龋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 (1)结合临床诊断和治疗,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已动手,完成规定的各项诊治工作,提高独立诊治能力和初步的临床科研能力。基本了解诊室管理和各类工作人员的合作关系。 (2)熟悉常用的牙体牙髓病学英文单词及阅读有关英文参考资料。可能条件下将部分或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四、考核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牙体牙髓病学的定义、内容、任务和意义。 [讲课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 2.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龋病的概念与流行病学 [目的要求] 1.掌握龋病的定义和特征和龋病的好发部位。 2.熟悉龋病的历史、龋病学的研究内容、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龋病流行趋势;

第一节复杂牙拔除术 一、术前询问病人病史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女性特别要询问是否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等 二、术前检查 病史: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 局部检查:口外;口内;X线 三、拔牙前准备 解释工作安慰 术前检查核对姓名、年龄询问有无全身系统疾病及出血史 检查牙位,拔那个牙? 为什么拔?拔几个牙?有无局麻药过敏史术前告知书、签字 四、手术区准备 漱口:1 : 5000高锰酸钾消毒:1%碘酊 五、拔牙器械 牙钳 牙挺 牙龈分离器 刮匙 骨膜分离器 骨凿等 六、拔牙常用钳 上颌前牙钳 万用钳(上45) 磨牙钳

上8牙钳 根钳 下颌 前牙钳 万用钳 磨牙钳 下8牙钳 根钳 七、常用牙挺 直弯挺根尖挺三角挺 麻醉选择 (护士要严格查对制度确保药物准确) 牙拔除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切开 二分离牙龈:护士在一旁配合大夫取用物,并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三、劈牙 1.目的 2.优点 3.方向:纵劈、斜劈、横劈 4.方法:凿子放置的部位 5.劈牙成功的关键 6.挺牙 7.检查拔除的牙是否完整 8.粘骨膜瓣复位、缝合

二、术后处理 开始拔牙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减轻紧张情绪 拔牙创处理 刮爬牙槽窝 牙槽窝复位 去除过高的纵隔、骨脊 1.有牙根撕裂缝合 2.有出血倾向放置止血剂 3.放置干纱布于牙槽窝表面,咬紧可观察15~30min 各类阻生牙的拔除 垂直阻生:挺牙 近中阻生:劈牙挺牙 水平阻生:去骨劈牙挺 牙拔除术的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1.牙折断 2.牙槽骨骨折 3.邻牙或对合牙损伤 4.软组织损伤 5.下颌骨骨折 术后并发症

1.拔牙后出血 局部性:最常见残留肉芽或异物软组织损伤血块保护不当,小A出血感染,继发性出血偶见血管瘤清除血块重新咬纱布询问全身情况,安慰患者 排除全身性原因进一步检查局部情况针对出血原因处理经处理后仍出血碘仿纱条填塞再缝合针对全身情况用药 2.拔牙后疼痛 ?干槽症 ?过高、过尖的牙槽骨 干槽症临床表现 腐败型,非腐败型 主要症状:疼痛,拔牙后3~4d 创面内无血凝块,暗灰色,假膜覆盖 腐败坏死物,臭味 骨壁触痛明显,淋巴结肿大,低热 治疗 原则:止痛,清创消除感染,隔离清创彻底填塞碘仿纱条丁香油约7~10d 预防:减少损伤,缩小创面 拔牙后感染 急性感染 一般较少见炎症期拔牙须注意 慢性感染 肉牙组织或异物残留重新麻醉刮爬 过高、过尖的牙槽骨 做牙槽骨修整术 拔牙后注意事项 纱布40min或1h(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实验实习指导 前言 口腔临床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实验室课程设置是口腔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和实验条件,建设了“口腔形态学与机能学实验室”、“口腔技能实验室”、“口腔仿真人头模实验室”三个实验室,并将各分支学科的相应内容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设置,以期达到实验室的高效率利用和管理,同时培养学生以口腔为单位,综合利用各分支学科知识的思维模式。本实习指导为口腔仿真人头模实习指导,内容涵盖本院开设的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项目中需要在仿真人头模上完成的实习内容。 口腔仿真人头模实验室守则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讲义或实验指导书,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了解有关仪器的性能、配置;熟悉其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综合开放性实验项目,必须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拟定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2、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事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 3、尊重实验室老师,服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导。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如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当追究责任。 4、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严禁高声喧哗。专心实验,不许窜教室,不说与实验无关的话,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上课时应关闭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以免影响教学秩序。 5、节约用水、电。根据实验需要领取适当适量所需材料,避免浪费。 6、严格遵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条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不准违规操作;保持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整洁、规范、文明、有序的工作环境。爱护公共财务,公用器械由学生组长负责领取,于当天实验完成后立即清洁归还。个人器械发给本人保管,期末清洁归还,如有损坏或遗失,按《重医大口腔系关于损坏、遗失实验器材实行赔偿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照价赔偿。 7、学生不得单独进入实验室。如遇学生因故补做实验,或在非实验教学时间情况下要求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应由指导老师批准,通知实验室,安排教师到场指导。 8、保持实验室及楼道清洁。实验时,学生须穿白色工作服,衣帽整齐,书包不得放在实验桌上,不得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不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严禁吸烟。 9、下课前15分钟清理归还公用物资,清洁桌面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组长安排值日生完成实验室清洁,灯、椅摆放整齐,关好门窗水电。 10、所有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有关表现要作为实验评分的考查内容。实习指导 实习一仿真人头模的使用 [目的和要求]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1.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有: A 细菌 B 易感牙面 C 食物 D 一定的时间 E 以上因素都有 2.浅龋的最常使用的常规诊断方法是() A X线片检查B探诊C显微放射摄影法 D氩离子激光照射E冷热诊 3. 隐裂发生最多的牙齿是() A 前磨牙B第一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 4.X线检查一般不使用于() A He面龋B深龋C牙折 D慢性根尖周炎E牙髓疼痛 5.最适宜作直接盖髓剂的药物是() A EOE B氢氧化钙糊剂C 抗菌素糊剂 D抗菌素加激素糊剂E 1-2%聚甲醛 6.额外牙最多发生的部位是() A 下颌两中切牙之间B上颌两中切牙中间 C上颌两双尖牙之间D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侧 E下颌第三磨牙远中侧 7.急性牙髓炎应急镇痛治疗的最好方法是() A药物消炎,镇痛 B 局部麻醉下开髓引流,辅以药物镇痛 C直接或间接盖髓D拔除牙髓E拔除牙齿 8 .牙髓坏死后牙齿变色的原因() A失去血液供应 B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C脓液进入牙本质小管 D细菌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E胆固醇结晶进入牙本质小管 9 .诊断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方法为() A问诊B探诊C摄X线片D 扣诊E望诊 10. 恒牙列中患龋的频率最高的是() 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以上都不是 11. 临床记录中,舌面为() A La B L C M D D EO 12. 青少年畸形中央尖所致牙髓坏死首先用() A根尖诱导成形术B牙髓塑化治疗 C拔除 D 根管治疗E根管外科 13. 对于牙本质过敏首选的治疗方法有() A药物脱敏B 牙髓治疗C 牙周洁治 D 垫底充填E树脂充填 14 .目前认为菌斑中最主要的致龋菌是() A乳酸杆菌B血链球菌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变形链球菌 15 釉珠附着在() A根尖牙骨质表面 B 髓腔内壁 C近颈部牙骨质表面D 根管内壁E牙冠表面 16. 畸形中央尖最好发于() A下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 17 制备倒凹是为了() A 获得良好的抗力形 B 便于垫底 C 便于充填 D 获得良好的固位形 E 便于放置盖髓剂、 18. 浅表有隐裂.无明显症状,但牙髓活力正常者。其治疗应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