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考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题及答案(6.10)

2019年四川省考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题及答案(6.10) [省考面试综合分析题]

题1.有人说,珍藏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放弃是一种哲学。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读】

我认为选择珍藏或放弃都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不能简单地说是要珍藏还是要放弃。要就事论事,还要看我们的选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如果一件事或一个东西对自己来说很有意义,或者很喜欢很怀念,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珍藏它。比如说,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小衣服,爸爸买的小玩具或者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画,路过书店买到的一本好书,上学时期朋友之间的友情,等等。这些,我们都是可以珍藏的。因为这些带给我们的回忆是美好的,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正能量。

当然,对于那些带给我们苦闷和烦恼,或者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益处的事情,我们就可以选择放弃。比如,和他人之间的争吵,和爸妈闹的矛盾,学习和工作上的失意,等等。这些,我们都应该选择忘记,记着它们只会让我们变得心情低落、烦闷暴躁,甚至面目可憎。

除此之外,我们设立的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合情理的要求,也得放弃;不放弃就会让我们变得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对别人挑剔无比,对生活处处不满意。这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人格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放弃,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来源于网络整理)

题 2.仰视是一种愚蠢的自我夸张,仰视是灵魂的削价。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整好焦距,再放出明亮的眼光——我们平视社会,平视别人平视自己。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唯有平视不只是角度,更是高度。它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彼此,才能创造和谐幸福的环境。平视别人,才能在面对权贵、富贾、名流时,不谄媚、不依附,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才能在面对平凡、卑微、愚钝时,不颐指气

使,恃“强”压弱。平视自己,才能在自己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之时不居高临下;也不因自己平凡、卑贱而妄自菲薄。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只有孔子的儒家学派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究其根本,是孔子以平视对待每个人,以“仁爱”之心去授业教学,无论这些弟子是王侯将相之子,富贾巨商之嗣,还是出身寒门的人或僧侣浪子。孔子均以平视待人,其“有教无类”的主张至今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平视待人处事,是宋濂求学时与同舍富贵子弟相处却表现出的豁达平静;是墨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所提出的“兼爱非攻”。与这些相比,现代社会存在的趋炎附势以有色眼镜看人的芸芸众生,应当自惭形秽。

平视提供了一种最自然、最舒适的视觉角度,能让人处在一种自在、放松的状态下活动。平视不仅是一种视觉角度,于沟通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更需要学会“平视”,用一种舒服、坦诚、真挚的态度让群众接受自己。而要学会“平视”,一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将自身与群众放在对等的环境下沟通交流,而非时时事事以“领导”自居,有高人一等的“错觉”,以为自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别人就该对领导干部“仰视”膜拜”。二是要正视自己的成绩。这里所说的“成绩”并非只是“功绩”,也包括“失误”和不足。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功”与“过”,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也不固执己见、一意孤行,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沟通交流。

(来源于网络整理)

题 3.“待人以诚,严以律己,恒以处事,助人为乐”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解析】

1.待人以诚就是要在待人接物中保持真诚的态度。毛主席也曾经说过: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当我们能够以诚信待人,时间长了,即便对方是个奸诈之人也会被你感染而变得真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与群众接触,也身处单位的大集体中。不论是对待群众,还是对待同事,都要保持真诚的心。

2.严以律己就是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自己的某种身份而放松要求,这是一个人能不断进取的先决条件。严以律己是一个组织战斗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每一名团队成员都能严以律己,紧跟集体步

伐,符合组织节拍,顾全大局,不计小利,不做木桶管理中的“缺板”或“短板”。如此,团队全力才能提高,管理才能见成效。可见,加强修养,严以律己,这是我们未来的公职人员更应特别注意的。

3.恒以处事就是要在做事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对于自己想要考取的单位也有着持之以恒的信念。

4.助人为乐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人,以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国是礼仪之邦,乐于助人历来为育人大计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幸福。助人为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已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认为这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

(来源于网络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