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瑞典学派
【免费,国际金融与贸易】国内外经济学家

课外阅读-经济名家一、西方经济学说史若干重要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学家很多。
通常认为,A.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从《国富论》开始,西方经济学才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此,这里只选编了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前业已谢世的13位经济学家,他们是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
父亲是海关监督,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星期即已去世。
斯密一生未娶,与母亲相依为命。
从小勤奋好学,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在校深受苏格兰哲学家F.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1740年毕业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斯内尔奖学金,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巴利澳尔学院,直到1746年毕业。
1748-1751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及法学,有一个时期还兼讲经济学。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与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D.休谟(David Hume)相识,并结为挚友。
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先后讲授逻辑学(包括修辞学和文学)和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中又包括政治经济学),并曾一度兼任副校长等职。
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各种社会学术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17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
176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764年2月辞去教授职务,转任年轻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去欧洲大陆旅行近3年。
此间在瑞士和巴黎会见过伏尔泰(F.M.Voltarie)、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达朗培尔(J.R.D'aembert)、魁奈(F.Quesnay)、杜尔阁(A.R.J.Turgot)等许多名流学者,同时开始着手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写作。
经济学说史13边际革命

图采用改良的方法消除弊端;
❖ 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准备 ① 效用理论和边际分析
② 数学的发展
❖ 古典学派理论不够用,需要重建经济理论,需要对现状
给出一种完善的解说,证明自由竞争和私有财产制度的
优越性。
❖ “边际革命”的奠基人对现状深感不安和不满,企图
“改造和重建”理论经济学。
2020/7/29
12
13.2.2 关于边际革命起因的各种说法
Readings:
❖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309390.
❖ Robert B. Ekelund, Jr. Robert F. Hebert,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Chapter 12-13.
4
13. 1 什么是“边际革命”?
13.1.1 “边际革命”的界定
❖ 1870年代-1920年代,西方经济学在结构、方法 和基 本理论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动;
❖ 边际原理完成了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的整合; ❖ 1870年代初,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
了系统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奠定了边际学派的基础,开 辟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时期,史称“边际革命”(the Marginal Revolution) 。
2020/7/29
18
瓦尔拉斯(L. Walras, 1834~1910)
❖ 法国人, 洛桑学派始祖。早 年进入巴黎的矿业学院学习, 以后曾做过新闻记者、银行经 理 、 杂 志 编 辑 等 , 1870 年 被 聘 任为瑞士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 教授。著有《纯粹政治经济学 要义》(1874 ~1877) 、《社会 经 济 学 研 究 》(1896) 、 《 实 用 政治经济学研究》(1898)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一、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渊源: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1。
古代和中世纪的西方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5世纪)经济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在公元前4~11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偶尔也有一些简单的、少量的商品交换。
一些学者出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当时的一些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早的经济学概念和思想,比如,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看法、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看法、关于货币的看法,等等。
在公元12~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代。
在中世纪,经济上是封建的庄园经济和领地经济占主要地位,思想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与封建王权的等级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基督教神学.在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世俗解释时,神学家(如托马斯·阿奎纳)在过去的经济思想和观念基础上,以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封建经济和少量商品交换中的问题(如高利贷问题).尽管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在某些方面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济思想有所进步,但是,在某些方面,则进展不大,在个别的方面(如价值理论)甚至还有退步。
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又反过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
近现代的西方经济思想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当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尚未很好地发展起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候,作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先驱的古代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不可能真正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和学说的直接先导.只有伴随和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才能充当这一角色。
2。
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绪论

一、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经济学说史的意义 三、经济学说史概览 四、课程安排 五、参考书目
一、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说史是研究经济学说产 生和发展的历史。
有了人类,就有了经济活动,就产生了种 种经济问题,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就产生了 经济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经济思想就是 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产生于西方,系统的经济理论是 在近代形成的,它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关 系的产生,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本门 课严格来说是西方经济学说史。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产生了多种经济学说, 随着经济的向前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 和斗争,推动着经济学说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参考书目
1、经济思想史教程 马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说史 晏智杰 北京大学出 版社 3、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 胡代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美:小罗伯特· 埃克 B· 伦德、罗伯特· 赫伯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 5、经济分析史(1—3)卷,美约瑟夫· 熊彼 特 商务印书馆
③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
年代之后) 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挑战: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 从“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上跌下来,由 鼎盛转向衰退,与之对立的货币学派和 供给学派则取代了其“政府经济学”的 地位。
除了凯恩斯学派以外,在西方国家里还
存在各种各样的学派,如: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以缪尔达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 以费尔德斯坦、拉弗等人为代表的供给 学派, 以罗伯特•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 等等。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20世纪末,以美国经济学家约瑟 夫.斯蒂格利茨(新凯恩斯主义者)1993年出版新的 《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和标志,又开始了第四次 “整合”。斯蒂格利茨完成的理论创新在于:一是 将宏观经济学的表述奠定于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之上,从而实现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超越;二 是加强对信息问题、激励问题、道德问题、逆向选 择问题等新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新成果和新发展;三 是进一步注重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认为依靠 政府的依法调控,就能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 用。 斯蒂格利茨在1993年出版的《经济学》被誉为第四 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
2011年经济思想史自考选择题答案

2011.1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 )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古希腊思想家中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是(B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色诺芬D.苏格拉底3.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D )A.《忏悔录》B.《上帝之城》C.《天与人之将来》D.《神学大全》4.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C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5.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B )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C.分配领域D.消费领域6.尼古拉?巴尔本的主要著作为(D )A.《政府论》B.《赋税论》C.《货币论》D.《贸易论》7.重农学派“自然秩序”观念直接思想来源是(A )A.布阿吉尔贝尔关于自然规律和经济平衡的观念B.马西的自然利率思想C.休谟的人性论D.坎梯隆的阶级结构理论8.亚当?斯密最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是(D )A.《贸易论》B.《赋税论》C.《道德情操论》D.《国富论》9.最先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思想家是(B )A.大卫?李嘉图B.威廉?配第C.亚当?斯密D.托马斯?马尔萨斯10.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C )A.洛克的社会契约论B.配第的“政治算术”C.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D.魁奈的“自然主义”11.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的最重要贡献是(D )A.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问题B.第一次分析了社会再生产问题C.第一次解决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D.第一次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发生经济危机的必然性问题12.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B.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C.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13.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C )A.绝对优势论B.比较优势论C.国际需求方程式D.国际分工论14.提出“最后一小时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经济学家是(B )A.巴师夏B.西尼尔C.萨伊D.詹姆斯?穆勒15.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D )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6.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纳为(A )A.土地垄断和投机B.消费不足C.生产过剩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7.第一个企图建立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人是(C )A.约翰?克拉克B.凡勃仑C.丹尼尔?雷蒙德D.康蒙斯18.威廉?罗雪尔的经济学方法论是(A )A.“历史的方法” B.“哲学的方法”C.“抽象的方法” D.“理想主义的方法”19.凡勃仑的成名作是(A )A.《有闲阶级论》B.《制度经济学》C.《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D.《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20.主张用“归算论”解释生产资料价值决定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是(D )A.庞巴维克B.门格尔C.杰文斯D.维塞尔21.边际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B )A.英国、法国、德国B.英国、奥地利、瑞士C.英国、德国、瑞士D.德国、奥地利、法国22.马歇尔将要素价格超过其均衡价格水平的部分称为(B )A.超额利润B.准地租C.剩余价值D.消费者剩余23.克拉克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C )A.生产理论B.交换理论C.分配理论D.消费理论24.提出序数效用论的经济学家是(A )A.帕累托B.马歇尔C.维克赛尔D.瓦尔拉斯25.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是(B )A.斯密的《国富论》B.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C.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D.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011.101.主张限制人口数量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B )A.色诺芬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西塞罗2.对保障集体所有制不受侵犯作出规定的中世纪文献是( B )A.《庄园赦令》B.《萨利克法典》C.《神学大全》D.《政治论》3.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间是.( B )A.17世纪初B.17世纪中叶C.17世纪末D.18世纪初4.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B )A.大卫·李嘉图B.约翰·洛克C.亚当·斯密D.威廉·配第5.詹姆斯·斯图亚特将交换所产生的利润称为( A )A.相对利润B.绝对利润C.正常利润D.超额利润6.被马克思评价为“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的经济学家是( C )A.约翰·洛克B.马西C.达德利·诺思D.孟德维尔7.启发马克思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D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魁奈8.亚当·斯密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因素是( C )A.投资B.技术进步C.分工D.国际贸易9.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对供求关系作了比较详细阐述的经济学家是( D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约翰·穆勒D.马尔萨斯10.在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论战中,属于李嘉图学派的经济学家是( B )A.马尔萨斯B.詹姆斯·穆勒C.赛米尔·贝利D.罗伯托·托伦斯11.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与西尼尔不同的经济学家是( C )A.萨伊B.大卫·李嘉图C.施莫勒D.卡尔·门格尔12.在经济学史上,完成了对经济学理论的第一次综合的经济学家是( C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约翰·穆勒D.马歇尔13.最先主张在政治经济学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D )A.亚当·斯密B.约翰·穆勒C.弗里德曼D.萨伊14.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是( A )A.西斯蒙第B.萨伊C.西尼尔D.巴师夏15.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 C )A.效用价值论B.边际效用价值论C.劳动价值论D.服务价值论16.李斯特经济学说的核心是( B )A.国际分工理论B.国民生产力理论C.自由贸易理论D.边际生产力理论17.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C )A.李斯特B.罗雪尔C.施莫勒D.克尼斯18.被凯里称为“共产主义之父”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 )A.李嘉图B.亚当·斯密C.马克思D.约翰·穆勒19.亨利·乔治将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为( C )A.投资不足B.生产过剩C.土地垄断和投机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重视和强调法律制度对社会经济制度演变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美国经济学家是( B )A.凡勃仑B.康蒙斯C.米契尔D.艾利斯21.在研究实际经济政策和问题时,首次运用了边际效用原理和方法的人是( B )A.德国经济学家戈森B.法国工程师杜普伊C.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古尔诺D.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22.奠定奥地利学派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的著作是( A )A.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B.维塞尔的《社会经济理论》C.庞巴维克的《资本与利息》D.杰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23.里昂·瓦尔拉斯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D )A.消费者剩余理论B.生产者剩余理论C.局部均衡理论D.一般均衡理论24.克拉克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D )A.生产B.消费C.积累D.分配25.瑞典学派的奠基人是( A )A.维克塞尔B.维塞尔C.克拉克D.威克斯蒂德2010.1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B)A.《理想国》B.《法律篇》C.《经济论》D.《政治论》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D)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A)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B)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C)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C)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D)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C.安·杜尔哥D.约翰·罗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C)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B)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D)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D)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C.昆西D.西尼尔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A)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A)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D)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A)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B)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C)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C.《进步与贫困》D.《劳工状况》18.美国经济学家康蒙斯认为人类社会经济演化的动力是(D)A.市场B.技术C.资本D.制度19.马歇尔价格论的基础是(B)A.边际效用论B.供求论C.生产费用论D.忍欲论20.数理经济学的鼻祖是(A)A.安东尼·古尔诺B.海因茨·戈森C.朱尔·杜普伊D.威廉·杰文斯21.帕累托福利经济学的最基本原理是(C)A.满足欲望能力的原理B.基本满足欲望能力的原理C.最适度原理D.序数效用原理2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的代表作是(B)A.《财富的哲学》B.《财富的分配》C.《经济理论纲要》D.《经济学原理》23.19世纪中期,英国号称“世界市场”,此时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是(C)A.亚当·斯密学说B.阿弗雷德·马歇尔学说C.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学说D.大卫·李嘉图学说24.熊彼特认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创使人是(D)A.庇古B.穆勒C.罗伯逊D.马歇尔25.马歇尔认为,消费者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只能来自于(A)A.自由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2010.101.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作是(C)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政治经济学批判》2.欧洲中世纪经院学派经济思想的代表是(D)A.奥古斯丁B.J·加尔文C.马丁·路德D.托马斯·阿奎纳3.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组织国家的原则是(C)A.公平原则B.分工原则C.正义原则D.效率原则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B)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货币主义5.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的(A)A.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B.中世纪晚期C.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D.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6.布阿吉尔贝尔在货币问题上的主张是(A)A.保留商品交换,废除货币B.保留商品交换,保留货币C.废除商品交换,废除货币D.没有任何主张7.被马克思称为重农主义体系发展最高峰的代表是(C)A.魁奈B.布阿吉尔贝尔C.杜尔哥D.坎梯隆8.亚当·斯密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A)A.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B.相对优势理论C.公平贸易理论D.绝对优势理论9.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B)A.重商主义B.古典经济学C.重农主义D.新古典经济学10.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认为,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是(B)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劣等地的生产条件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11.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古典经济学家是(D)A.马尔萨斯B.萨伊C.魁奈D.西斯蒙第12.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A.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与分配的规律B.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C.生产的物质过程D.资源配置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思想家是(D)A.亚当·斯密B.李嘉图C.威廉·配第D.马尔萨斯14.最早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C)A.亚当·斯密B.约翰·穆勒C.萨伊D.杰文斯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C)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B)A.《财富的分配》B.《进步与贫困》C.《劳工状况》D.《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7.李斯特主张的经济政策的核心是(A)A.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B.实行自由贸易,反对闭关锁国C.对内实行贸易垄断D.实行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国际贸易政策18.美国制度学派产生的先驱是(C)A.边际效用学派B.数理学派C.德国历史学派D.奥地利学派19.撰写了《现代的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伦理的宗教的立场》一书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是(D)A.李斯特B.罗雪尔C.希尔德布兰德D.克尼斯20.杰文斯提出的作为主观价值衡量标准的“最后效用程度”指的是(C)A.总效用B.平均效用C.边际效用D.序数效用21.马歇尔强调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均衡是(B)A.一般均衡B.局部均衡C.整体均衡D.特殊均衡22.“斯密教条”的错误在于社会总产品价值中遗漏了(A)A.不变资本价值B.可变资本价值C.固定资产价值D.流动资产价值23.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C)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任何产品的边际效用24.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25.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数理经济学鼻祖”是(B)A.朱尔·杜普伊B.安东尼·奥古斯丁·古尔诺C.戈森D.里昂·瓦尔拉斯。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现代西方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这四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以流通领域为研究中心,主张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以保证货币流入国内的目的。
二、古典经济学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问世,标志着古典经济学出现。
研究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应当按照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的商品。
英国大卫·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他认为,一国应当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来参加国际分工,即“两权相遇择其厚,两害相遇择其轻”。
三、庸俗经济学(传统经济学)1830年后,资产经济经济学进入了庸俗经济学阶段。
形成了一整套论证如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微观经济理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
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在英国,门格尔在奥地利,瓦尔拉斯在瑞士,顺次建立了英国学派、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
虽然这三个学派的学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都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因此,将它们统称为边际效用学派。
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的发现及由此边际分析方法的兴起称为“边际革命”。
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将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些其他说法,如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等,构成了一个折衷理论体系。
以马歇尔的折衷理论体系为基础,再加上庇古、克拉克、威克斯迪特等人提出的新论点,形成了以马歇尔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
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存的条件,进而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以便解决资源在产品生产上的分配、资源的报酬等问题。
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被解释为最好的政策。
20世纪30年代,传统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是关于垄断问题。
《西方经济学》附录二: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简介(公元前7世纪——1969)1.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399)-----雅典人古希腊思想家,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弟了包括色诺芬和柏拉图等。
曾三次参加柏罗奔尼撒战争,其主要思想是“自知自己无知”、“美德即知识”和“归纳辨证法”。
2.色诺劳(Xenophone,前430—354) ----- 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其著作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
“经济”(Economy),首见于《经济论》。
其主要思想是“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使用价值财富论”等。
3.柏拉图(Plato,前427—347) -----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和其师思想的继承者、发扬者,随侍苏格拉底学习8年之久。
其思想主要是“天赋分工论”,“货币名目论”“国家调节经济论”。
4.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322)-----马克思称其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其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其经济观点为“经济非财富论”、“商品的两用途论”和“货币利息非本金论”等。
5.西塞罗(M. T.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思想家,他认为分工为社会发展的必须环节,“在所有行业分工中,没有比农业更应受到的尊重的了”,同时其注意到了价格与欲望的关系。
6.加图(M.P.Cato,前234—前149)----古罗马最著名的农学家,其著作有《论农业》等,他认为第一条经营管理法则是少买多卖。
7.阿奎那(T.Aquinas,1225—1274)-----意大利神学家。
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物质财富对“善”的意义;私有财产制度并非来自自然法,而是来自人的理性,金属货币无内在价值,其单位价值由法律固定,因此无“贮藏手段”的职能。
8.奥罗斯姆(N.Oresme,1932—1382)-----巴黎大学教授,被誉为“14世纪最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其主要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被称为是经济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货币的著作。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
西方经济学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大学经济类必看经典!)1. 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一般公认,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Economy”、“Economics”即源于此。
该书采用苏格拉底与别人对话的形式,讨论如何管理奴隶主家庭农场,堪称“古代微观经济学”.他还著有《雅典的收入》,论述如何增加雅典国家收入,堪称“古代宏观经济学”。
此外,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所著《理想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和完善奴隶经济制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主张限制商业、高利贷和私有财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所著《政治论》主要论述奴隶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巩固奴隶经济制度,《伦理学》分析商品等价交换现象,认为货币使不同的商品等价。
2.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476年,终于1640年,其间战乱、灾荒和瘟疫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黯然失色,人称黑暗的“中世纪”(Middle ages)。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enas,1225或1226-1274)著有《神学大全》,根据上帝意志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有高低之分,“下等人”应当受“上等人”统治。
同时,提出公平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商业理论和利息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了折衷和辩护,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
1492年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国际贸易成为当时西欧主要经济增长点,催生了“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萌芽。
认为:只有金银才是财富,主张促进商业发展,开展国际贸易,实行贸易管制。
第一次正面肯定商业和商品经济,堪称“革命性”突破.早期重商主义主张“货币差额论",即只出口不进口,主要代表作是1581年于英国匿名发表的《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
瑞典经济模式:剖析与借鉴(一)摘要]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从瑞典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孕育、萌发“公有”因素,该文阐述如下的主要观点:(1)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是什么“真正社会主义”;(2)如何认识瑞典及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福利设施;(3)分析瑞典社会民主党的“职工持投资基金”计划及其“基金社会主义”;(4)摒弃所谓公有制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而只能诉诸“暴力革命”的传统理论观点;(5)瑞典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充分发挥政府控制的“公共资金”的作用,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所有制的国企改革成“公共基金”所有或控股的社会所有制企业。
关键词]福利国家基金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近来理论界有过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有人以瑞典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提出瑞典是“真正社会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这么看。
我1982年曾应邀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隆德大学做了三个月的学术访问,专门考察以“全面福利国家”闻名于世的瑞典经济及其社会保障设施,于1987年出版了《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十多年过去了,瑞典经济有所调整,执政党也屡经更迭。
但我对瑞典几十年来的成就和经验,十分珍重,认为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不过就其基本经济制度来讲它依然是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
一、瑞典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在瑞典这个“全民福利国家”中,它的工农业、对外贸易以及金融业,基本上掌握在私人企业手里,它们的生产和流通几乎完全依靠于资本主义市场机制。
著名的私人大企业如沃尔沃汽车公司,早已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瑞典政府全力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致力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相当完备(也较昂贵)的社会福利设施,其它一切经济活动均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
如英国学者佩特森和托马期在其主编的《西欧社会民主党》一书中所说,历届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的特点是:“在等到收入和私人财富创造出来之后再对其再分配进行管理”。
西方财税思想史
西方财税思想史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北欧学派财政税务学院陈云彬一、北欧学派概述北欧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故又称为斯哥尔摩学派。
起源于19~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
它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对当代世界有重要影响。
当然,它的主要影响是在北欧,对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则基本上是学术性的,而不是政策性的。
瑞典学派从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渊源时期;30年代的形成时期;战后直到现在的发展时期。
与此三个时期相应的代表人物也可划分为三代。
瑞典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或先驱者,主要有纳特;魏克塞尔、古斯塔夫;卡塞尔、大卫;达维逊等;第二代主要有: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贝尔、奥林等;第三代主要有:阿萨尔;林德贝克。
二、学派特点(一)首创了“一分法”的经济分析方法。
新古典学派信从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把货币的变动与经济的变动视为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瑞典学派则最先把二者结合起来创立了货币经济论。
(二)倡导动态经济学,企图用以修补静态经济理论的缺陷,而他们的所谓动态经济学,则是与他们的货币经济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称为货币均衡论。
(三)为了完成动态经济的分析,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编造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术语和经济范畴。
倡导把一些经济变量如资本价值、所得、投资、储蓄、成本等区分为事前、事后两种数值。
主张用所谓期间分析或称过程分析、序列分析来阐释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变化过程。
(四)把预期纳入经济分析之中,强调预期在经济运行中“决定性”作用。
(五)着重纯理论的研究,并从经济理论引伸出政策建议,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大都直接参与瑞典政府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