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精选文档

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精选文档
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精选文档

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

1引言

为了丰富北亚热带山区新的工业用材针叶树种,持久而长远地提高工业人工林分生产力,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多年多批次地引种了欧洲云杉(Picea abies)等数种世界著名工业用材针叶树种,为本地区探索、开拓更适应、优质高效和多抗的新材料。据此,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支持指导下,分别于1979年引种神农架大果青扦(Picea neoveitchii)和1984、1986、1993、2006年开展了系统的欧洲云杉(Picea abies)引种和区域化试验及栽培模式试验,选育适合北亚热带育种区的高产优质云杉属种、种源、家系和欧洲云杉无性系等新品种,进行综合配套试验选择研究,迄今已有37年了;在我国长江三峡地区建立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库,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和建设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及为今后开展树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

传物质基础。目的在于使该地区人工林的经营达到优质、高效和多抗的目标;推进北亚热带云杉造林良种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发展北亚热带云杉种、种源、家系和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支持指导下,于2011年春再一次营造了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目的在于利用早期选择及多阶段选优开展优良种、家系和无性系的选择,为发展北亚热带云杉种、家系和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全部试验材料的苗木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研究所提供,并安排在国家云杉良种基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播

种和扦插育苗,2011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运云杉9个种19个家系378个无性系3年生苗木21 403株,到试验点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造林[1]。

2.2试验点概况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选择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伐区,东经111°4′~111°13′,北纬31°11′~31°18′,海拔900~1 962 m。该场森林资源现有总面积10.8万亩,活立木蓄积47.万m3,森林覆盖率达9.8%。植被属北亚热带“秦巴山地落时阔叶林和针叶林带,已知的有植物82科392种。试验林海拔1 00 m左右,坡度20°左右,坡位中上部,坡向东西。天然针阔叶树混交林的采伐迹地,天然针阔叶树以少量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ni ana Lamb)、锥栗(Castaneahenryi (kan)Rehd.etWils)、茅栗

(C.seguiniiDode)、大叶杨(Populus iasiocarpa Oliv)和漆树(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为主,林下灌木以天然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宜昌木姜子(Litseaichangensis

Gamble)、箬叶竹(Indocalam us longiauritus .M)、卵果蔷薇(Rosa helenae Rehd.etWils)为主,藤本类以葛藤(Argyreia seguinii (Levl)Van.ex Lev)、青藤(Cocculus trlopus(humb.)Dc.)、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anch)为主和草本蕨类(Pteridophyta)等植物为主[4]。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6 ℃,无霜期20 d左右,极端端最低温-20 ℃、最高温度为37 ℃,昼夜日差温度达9~12 ℃,年隆雨量1 40~1 900 mm,年蒸发量为900~1 000 mm,相对湿度为70%~80%,常年云雾较多。土壤类型主要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棕壤、黄壤为主,p值在6.1~7.2之间,略显酸性,土壤富含腐殖质,自然养分较高,略显黑色,土层平均厚度为0~110 cm,土壤肥沃[6]。

2.3营林措施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幼林抚育管理时间为第1年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及9月下旬各抚育1次,共3次;以后连续3年在7月和9月中旬各抚育1次,每年2次。抚育方法采用全面割灌、草。同时,常年做好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7]。

2.5数据处理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调查成活率、保存率和在冬季树木生长停止后进行每木生长调查,测量指标包括树高、当年新稍生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

用算术平均法分小区统计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及各项生长量。采用统计学软件A/A 6.12软件中PROCANOVA过程计算进行统计学分析[11]。3结果与分析

3.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011年10月调查了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成活率为100%;201年3月调查了云杉9个种19个家系378个无性系试验林保存率,变动幅度在39%~100%之间,平均为83.1%;选择出云杉1个优良种试验林保存率,变动幅度在7%~9%之间,平均为89%;62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试验林保存率,变动幅度在8%~100%之间,平均为89.6%;通过对保存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性极显著。

3.2生长量方差分析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7年生时保存率和生长量的差异见表1。从表1 中看出,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造林7年保存率和生长量方差分析,各区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即区组间的土壤条件基本相似;各云杉种、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3.3生长量相关分分析

对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7年生时各生长量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中看出,至2014年,7年生时树高和当年抽新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7,树高与地径0.930,树高和冠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树高和一级

分枝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3,地径和一级分枝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2,一级分枝数和冠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均在0.0以上;对应的P值都接近0,表示指标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4优良种、家系和无性系生长量比较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造林保存率和年生长量统计结果表3看出,至2014年7年,生时丽江云杉家系1个种平均生长量最大,平均树高达108.4 cm;树干通直,树皮黑褐色,针叶绿色,未有发现病虫为害和倒,生长势好[1]。其中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327/pab08ts1031号7年生时单株最大树高17.0 cm,当年抽稍 63.0 cm,地径2. cm,冠幅96.0 cm,一级分技数个,保存率100%。樟村坪林场的云杉9个种19个家系378个无性系 7年生试验林的树高生长量与20世纪80

年代引入至大老岭林场的华山松[12]、油松和巴山松[13]以及欧洲云杉德国种源(8601)[14]7年生试验林的生长量比较结果见表3。

4结论与讨论

(1)2008~201年历时 8 年,选择出1个优良丽江云杉家系种的现实遗传增益[1,16]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 8个种平均树高提高2.2%,当年抽稍提高32.1%,地径提高37.%,冠幅提高2.0%,一级分枝数33.3%,保存率提高6.6%。选择出云杉62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的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 11

个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19.03%,当年抽稍提高1.3%,地径提高12.%,冠幅提高16.6%,保存率提高9.3%。

(2)樟村坪林场的7年生选择出1个优良丽江云杉家系种现实遗传增益平均树高比引入至大老岭林场的南北方华山松的平均树提高47.%,比南北方巴山松平均树高提高78.9%,比北方油松的平均树高提高91.2%;比美国花旗松平均树高提高3.%;比欧洲云杉德国种源(8601)平均树高提高74.7%。

(3)2011年在樟村坪林场营造的7年生优良丽江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比紫果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26.3%,川西云杉香格里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27.7%,欧洲云杉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28.3%,红皮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48.%,青扦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79.%,青海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3.6%,川西云杉云杉西藏家系平均树高提高108.%,黄果云杉家系平均树高提高14.%。

(4)选择出7年生丽江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比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10.0%,川西云杉香格里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62.7%,紫果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31.4%,红皮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48.8%,青扦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87.3%,川西云杉云杉西藏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93.2%,青海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97.6%,黄果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116.%。

(5)选择出优良家系和无性系中的最大单株7年生欧洲云

杉无性系327/pab08ts1031号树高比丽江云杉家系

8/plik08yn008号树高提高1.7%,川西云杉香格里拉家系16/ pba08yn033号树高提高2.0%,紫果云杉家系/ ppu08zhx009号树高提高28.7%,红皮云杉家系21/ pkor08hlj037号树高提高38.9%,黄果云杉家系1/ pliki08xz001号树高提高63.6%,青扦家系3/ pwi08qh009号树高提高66.7%,青海云杉家系3/ pcr08qh013号树高提高71.6%,川西云杉云杉西藏家系36/ pba08xz079号树高提高7.0%。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15.4.5.1机柜(箱)的安装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机柜前后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设备的安装、布线以及后期调测和维护; 壁挂式机柜(机箱、网络箱)安装时底部距地面距离宜在1.2~1.5米之间; 机柜(箱)安装必须符合YD5059-98《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机柜安装位置应与机房内其他设备及走线架(槽)位置匹配; 安装完成后将机柜内外擦拭干净。 15.4.5.2室内AP的安装 安装AP之前,准确记录AP的MAC地址或其他有效编号; 安装场所应干燥、防尘、通风良好,严禁将设备安装在水房等潮湿、易滴漏地点,安装位置附近不得放置易燃品; AP的安装位置便于网线、电源线、馈线的布线,便于维护和更换; AP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米; AP设备安装在弱电井内、墙面时,为防止AP被盗,建议将AP安装高度在2米以上,并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安装在专用防盗机箱之中,并保持良好通风,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在安装AP设备时,要考虑以太网交换机跟AP之间的距离限制; 如果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设备,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干扰源,建议AP离开此类干扰源3米; 使用自带天线的AP,需要注意天线位置和天线方向性等,AP周围2米内不得有大的金属体阻档。 如果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可将AP安装在吊顶内,但必须做好固定,在附近须留有检修口;

室内WLAN AP 设备宜接地,接地点应与连接的交换机连接至同一接地体,或两个不同的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室内放装型AP加全向天线,是常用的一种无线信号覆盖方式。其特点是布放方式简单、灵活,施工成本低。同时每隔AP独立工作、方便根据布放区域需求灵活调整AP数量,满足用户不同带宽要求。 室内放装型AP多用在不便于安装室分系统的建筑,或用在面积较小、用户相对集中、对容量希求较大的区域。比如会议室、办公室、休闲中心等场景宜选用室内放装型AP设备。 覆盖区域的带宽需求与发送功率调整 目标覆盖区域带宽需求60M,可采用3个11gAP实现,调整每个AP的发送功率,使其满足覆盖目标大于-60dbm的接收场强; 目标覆盖区域带块需求120M,需布放6个AP,每个AP发送功率应减小,尽可能减轻同频干扰的概率;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布局 5.1.1布局原则 项目布局遵循因地制宜、分区经营、便于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建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 5.1.2布局方案 按照立地条件和种苗培育方向,将基地规划为3个亚区,即:Ⅰ区为油松苗木园,Ⅱ区为樟子松苗木园,Ⅲ区为云杉苗木园。 5.2 项目区区划 按照项目建设内容的不同,将项目区划分为良种培育工程区和繁育生产工程区两大功能区。 5.3 项目建设内容 5.3.1苗木园 5.3.1.1建设地点与规模 建设地点位于军分区农场的3个亚区,建设规模280亩。 5.3.1.2培育树种 青海云杉产自中国青海、甘肃、内蒙古,XXXXXXXXX天然分布于贺兰山、罗山等地,生于海拔2400~3000米的阴坡及半阴坡。云杉适应力强,属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耐荫能力较强,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对气候要求不严,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在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条件下,在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长甚好。云杉的树形端正,枝叶茂密,树冠灰兰色,树形整齐、优美,5月上旬开始萌动,新芽碧绿,针叶常青,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云杉叶上有明显粉白气孔线,远眺如白云缭绕,苍翠可爱,作庭园绿化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与桧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衬景。盆栽可做为室内的观赏树种,多用在庄重肃穆的场合,冬季圣诞节前后,多置放在饭店、宾馆和一些家庭中作圣诞树装饰,也可作行道树。目前是六盘山区的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也是XXXXXXXXX县特色林木种苗产业培育的主要树种。 5.3.1.3培育技术 5.3.1.3.1种子园址选择 种子园选在Ⅰ亚区,该处海拔1686米,上风方位为农田,没有同类树种分布,便于花粉隔离。地势平缓,土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靠近水源,排灌方便。为了提高种子的遗传品质,种子园布设呈方形或圆形。 5.3.1.3.2砧木的选择与定植 砧木来自XXXXXXXXX境内,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选用20~30年生、冠幅2~3米,结实旺盛的作为砧木。考虑种子园树木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以利于提高结实量,种子园初植密度为625株/ hm2株,株行距为4m×4m。 5.3.1.3.3无性系配置 按照5株顺序错位排列进行无性系配置,即采用顺序错位排列的 办法进行无性系配置,即将50个无性系编号后在一横列中依次排列下去,并在接着的横列中重复这一过程,但在另一列时要错开5 位,这样任何无性系的苗木都不会与本无性系的其它苗木相邻,保证了各无性系的苗木自由授粉机会均等。同时,这样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叶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海云杉是甘肃、青海2省的优良乡土树种,组成大面积天然水源涵养林。叶锈病是青海云杉的主要病害,分布在甘肃的祁连山北坡,如肃南、武威、古浪、天祝、永登、景泰等县海拔2600~3000m的林区,洮河流域康东、临潭两县交界的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省互助、大通、乐都、门塬、祁连、泽库、贵德、斑玛等县林区。 据2005年调查,青海云杉叶锈病不仅危害云杉天然林,而且人工幼林、苗圃均受害严重。病株针叶早期脱落,次年迟发芽或不发芽,新梢年生长量只有健株的10%,病情重的林分生长衰弱,叶色黄绿,枝叶稀疏,球果少,种籽不饱满,发芽率低,影响天然更新和育苗造林。1症状 病害初期在云杉针叶上呈现淡黄色段斑,在段斑上集生多数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性孢子器,其顶部分泌有数根黄色细丝状蜜露,数天后在段斑上出现多数桔黄色微隆起的椭圆状或长条状锈孢子器[1]。锈孢子器包被膜陆续破裂,散出大量黄色粉状锈孢子。剩下的包被膜呈白色,病叶呈土黄色干枯而脱落。在转主寄主青海杜鹃叶片上,病斑不规则形,杏黄色,在病叶背面集生很多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头状,桔红色,色泽鲜艳,基部有一根淡黄色菌丝束梗。 2病原 病原菌为祁连金锈菌,其发育阶段[0]、[Ⅰ]在云杉针叶上,[Ⅱ]产生在青海杜鹃叶背面,其生活史为中缺夏孢子型。性孢子器瓶状,淡黄

色,μm×μm,埋生于针叶表皮下,其孔口突出表皮。锈孢子器口径0.2~0.3mm,包被膜质,淡黄色,破裂后呈白色,包被细胞长椭圆形,矩形,μm×μm,内壁厚5μm,外壁1.7μm,内外壁均平滑[2]。锈孢子器半埋于针叶组织内,器内串生多数锈孢子,锈孢子淡黄色,近圆形或近椭圆形,μm×μm,孢膜厚3.5μm左右,无色,表面有密而短的疣点。冬孢子堆头状,外围有一层拟蜡质保护物,桔红色。基部束梗淡黄色,长0.2~0.5mm。冬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μm×μm,多数为4~5个1串,串长100~135μm。 3发病规律 病菌冬孢子6月中旬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到云杉幼嫩针叶上侵染。在平均气温14~16℃条件下,潜育期8~11d,6月底至7月初发病,产生性孢子器。3~5d后产生锈孢子器,7月中、下旬锈孢子陆续成熟,由气流传到转主寄主青海杜鹃上侵染,受侵植株的当年生叶不表现症状,次年5月底出现病斑。只有少数病斑在6月初产生冬孢子堆,大多数在第3年6月初才产生大量冬孢子堆。此病害循环中缺少夏孢子阶段。病菌以菌丝体在青海杜鹃叶片里越冬,每年对云杉针叶的有效侵染时期约20d左右。病害与降雨情况有明显关系,凡是6月中旬连续数日有小阵雨,晴、阴交替的天气,既有利于冬孢子萌发,又有利于担孢子传播和侵染。同时由于阴雨降温,云杉新叶生长缓慢,延长感病期,病害较重。若遇连续数天大雨,则不利于病菌孢子传播和侵染,病害则减轻。 病害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加重。孤立木、疏林、林缘以及林冠上部

2020年10月云贵川桂四省202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云贵川桂四省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2020年10月纽约历来有制造业传统,由于其良好的地理区位,形成以服装业、出版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地租上涨、税收加重,制造业大规模外迁。近年来,纽约在都市制造业的驱动策略上推出一系列措施,促成了滨水工业地带(纽约历史悠久的工业水岸)的更新转型。据此完成1~3题。 1.纽约市形成以服装业和出版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A.技术水平高 B.消费市场广 C.劳动力丰富 D.生态环境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市制造业大规模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下降 B.生产成本提高 C.交通发展滞后 D.劳动力不足 3.促成纽约市滨水工业地带更新转型的主要措施是 A.改善城市环境,吸引现代服务业入驻 B.实施免税政策,引进大型制造企业 C.召回国外跨国企业.降低城市失业率 D.整合工业用地鼓励土地自由转换 老年人口影子紅利是指老年人口为其成年子女提供的代际劳务支持活动,从而使年轻人能够不离开职场,间接产生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有利性。下图为2000~2017年我国每减少 1000万16~50岁就业人员GDP减少总量与损失占比图。据此完成4~6题。

4.老年人口影子红利主要体现在 A.通过返聘发挥余热 B.帮助子女料理家务 C.提供广阔消费市场 D.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5.2000~2017年我国每减少1000万16~50岁就业人员所产生GDP损失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经济增速放缓 C.失业率大幅下降 D.服务业快速发展 6.老年人口影子红利可以 A.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B.推动老龄化产业快速发展 C.提高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 D.减缓我国劳动力老龄化 阿萨巴斯卡地区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达盆地,拥有丰富的油砂资源。油砂矿产理深较浅,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发育有多种类型泥质隔夹层(固气性差),泥质隔夹层内含水量高,形成含水层。下图示意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田区域沉积地貌。据此完成7~8题。

林木遗传育种(课件)

林木遗传育种学 一、林木育种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概念 林木育种(forest tree breeding)是以遗传进化. 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1、优良品种的选育 选种:利用种内存在的丰富变异,在种的范围内进行选择。种源选择(群体选择) 林分选择(群体选择) 优树选择(个体选择) 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本地没有的树种。 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培育新品种。 多倍体育种:毛白杨三倍体、刺槐四倍体、欧洲白桦三倍体等诱变育种:(辐射育种、突变体筛选等); 生物技术育种:(花药(花粉)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基因工程等)。 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基因工程育种 2、优良品种的繁育 种子园:是由优树无性系或家系营建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采穗圃:是由优树无性系营建的,用以生产优质种条(插穗和接穗)的繁殖圃。 3. 遗传测定 (二)林木育种工作的特点 1. 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 (1) 早期预测 早――晚期生长相关分析 形态――生长的早期鉴定 生理――生长的早期鉴定法 (2) 促进提早开花结实 (3) 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 高的繁殖材料。 3、树木可供研究利用的时间长,可以在遗传测定后进行再选择。 4、优良性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方法得到保存和利用 5、多数为异花授粉树种,遗传基础广泛和稳定 6、在多数情况下,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林木品种或使用 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二、林木遗传育种的回顾 林木引种可追溯到2000年前,大规模的引种工作是从19世纪 50年代由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国家引种松树开始的。杨树、桉树、云杉、花旗松及落叶松等树种都已远远超越了各自的自然分布区,已成为国际性的重要造林树种。 种源试验是开展最早的林木遗传育种活动。 法国学者De V ilmorin于1823~1882年首先进行了欧洲赤松种源试验,随后法国、俄国、奥地利、瑞士等林学家对落叶松、云杉、松、橡等树种作了种源试验,证实了种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开展了许多树种的种源试验。经几十年努力,国外主要造林树种都已开展了种源试验。 种源试验虽由来己久,但迄今仍是树种改良的基本方法。 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工作活跃的中心。 德国植物学教授Klotzch 于1845年最早进行了欧洲赤松和欧洲黑松间的杂交。 20世纪30年代后,掀起过杂交育种高潮,美国、意大利、德国、丹麦、日本等对杨树、落叶松、松树、板栗榆树等作了大量杂交。取得成效最大的是杨属树种,其中意大利的成就尤为显著。 无性系育种和无性系林业近几十年来得到了林业界的重视。 除杨、柳、桉等阔叶树种外,近20年来营养繁殖在辐射松、柳杉、欧洲云杉等针叶树种中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达到了规模化扦插苗造林的要求。 种子园:20世纪30年代,丹麦林学家C. Larsen把选择出来的落叶松、欧洲白蜡等优树通过嫁接生产种子。随后,瑞典、美国等一些林学家完善并发展了这一技术,成为今天的种子园。 到50年代种子园逐步为世界各国认可,并普遍采用。 约50个国家建立了种子园,建园树种约有90个,多为针叶树种。美国、瑞典、芬兰、日本等国家主要树种的造林用中已全部或部分由种子园提供。 已由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1.5代和第2代种子园,现在已有第三代种子园的报道。 育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赋予了林木遗传育种新的内容。对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保护,适应性状的研究加强。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于1963年成立植物资源考察专家小组,组织并制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交换条例。 1968年成立森林遗传资源专家小组。 生物技术育种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进展很快。 组织和器官培养于80年代取得的成绩大,几乎所有树种都能获得完整植株。但迄今通过组织培养能达到实用目的的树种仍仅局限于桉、杨等少数树种。 花旗松胚种生产过程 冷冻保存 ~有胚种子~ 胚培养 ~扩大繁殖 ~播胚种~苗木生产 ~胚苗造林

8.5一套完整的无线(wifi)覆盖系统施工方案

8.5一套完整的无线(wifi)覆盖系统施工方案 根据我司实地调查xx集团总部厂区宿舍楼的布局特点,依据无线网络需求和无线网络设计原则,结合聚玩无线系统技术和产品的特点,施工方案设计如下: 1、无线覆盖网络结构示意图 结合用户无线网络需求情况,结合聚玩产品自身技术特点,为了满足用户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可靠、易于管理的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本设计方案按照AP+AC的结构化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进行设计。网络拓扑原理如下:

2、无线覆盖实际拓扑图(宿舍楼) 3、无线设备点位设计 实际部署方式需要根据现场实际勘测、信号测试情况,无线网络采取蜂窝式部署方式。 xx总部宿舍楼:

暂定部署按7800平方米覆盖,宿舍人数较多每150-300平方米需要一个AP,预计总AP数量约为28个: 4、AP 点位图(每层宿舍楼) 根据覆盖区域面积要求,AP点施工规划图 如下(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此规划图稍有偏差,具体方案以现场施工要求和条件为准):

5、弱电施工布线图(均采用无插座POE供电,安全可靠) 6.设计依据

网络标准:支持IEEE802.11n,IEEE802.11g,IEEE802.11b,IEEE 802.3u,IEEE13802.3af; ü传输速率:300M:-65dBm@10% PER;150M:-68dBm@10% PER;108M: -70dBm@10% PER;54M:-72dBm@10% PER11M:-85dBm@8% PER;6M: -88dBm@10% PER;1M:-90dBm@8% PER; ü介质访问协议:CSMA/CA,TCP/IP,IPX/SPX,NetBEUI,DHCP,NDIS3,NDIS4, NDIS5l ü调制:DBPSK、DQPSK、CCK、OFDM、16-QAM、64-QAM 7.无线覆盖技术指标 待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信号场强大于等于-75dBm; WIFI 覆盖区域内99%的区域的WIFI 的接入成功率大于95%;单AP 并发用户数不低于30 人/台;天线口的出口功率控制在10-15dBm 为宜,最大不超过15dBm(有室内分布系统时需有此指标),放装AP 设备输出射频功率小于20dBm; 8.设备选型情况

青海云杉生长规律

青海云杉生长规律 单株云杉的生长过程 林木初期生长缓慢,20年后生长开始加快,胸高直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时期均在50年左右,而它们的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峰是60年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时期,出现在110年,其平均生长量最大时期却在130年。材积生长率以10-20年为最快,即18-20%,到174年时,材积生长率下降至0.64%。形数与材积生长率有同样的规律,20年时其形数为0.578,形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至174年形数仅为0.322。 云杉林分的一般生长规律 单株树木,其胸径、树高、材积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大;而林分其活立木除与单株树木有相同的规律外,尚有相当一部分立木,因自然稀疏,病虫危害,雪压风倒,以及问伐措施等原因,逐渐死亡和采伐,相应地减少了部分蓄积量。 林分生长过程(解析材料分析结果) 20年前胸径、树高生长极为缓慢,20年后生长速度不断加快,40年时连年生长量出现高峰,胸径连年生长与平均生长量在80年相交。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70年相交。而材积数量成熟龄在140年,它是主伐年龄的下限,在这个年龄以后采伐利用可保证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大数量的木材收获。 (东祁连山西段云杉生长规律的调查研究)-1983(甘肃农大学报) 研究区位于祁连山中段甘肃省肃南县的寺大隆林区(38°26′23″N,99°54′49″E)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采伐干扰与恢复过程)-2009(林业科学) 调查对象青海云杉林木直径分布范围较广,具有不同径阶的林木,按2cm径阶统计,调查样地的林木直径分布范围为2~48cm径阶,较小径阶( 2~8cm) 青海云杉株数占总株数的比例为51.63%,中等大小径阶( 10~28cm)约占总数的比例为39.76%,较大径阶( 30~48cm)约占总数的比例为8.61% 中小径阶林木所占比例较大而大径阶林木所占比例较少,随着径级的增加而产生株数逐渐减少的现象,直径分布呈不对称山状分布,是典型的异龄林直径结构,说明该林分处于种群稳定的发展阶段。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结构分析)-2012(干旱区地理) 试验区位于祁连山中段寺大隆林区, 海拔 2 500m ~3 60 0m, 属温带高寒半干旱气候带, 年平均气温0. 7℃, 1 月份平均气温- 1 3. 3℃, 7 月份平均气温11 . 8℃; 年降水量433 . 6mm , 雨季( 5~9 月) 占89. 2 % , 年蒸发量1 061 . 8mm , 年平均相对湿度60% , 土壤和植被随山地地形和气候的差异而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土壤主要有森林灰褐土、山地栗钙土和高山草甸土 3 个类型, 总的特征是土层薄、质地粗, 以粉沙块为主。成土母质主要是泥炭岩、砾岩、紫红色沙页岩等。有机质含量中等, p H 值7 . 0~8. 0。森林类型以青海云杉( Pic ea a s p er ata ) 为乔木层唯一建群种, 祁连圆柏( S abina ch inens is ) 有小块分布, 灌木种类较多, 优势种有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和吉拉柳等, 草本植物有黑穗苔、珠牙蓼和针莠类等。 (祁连山寺大隆林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1998(西北林学院学报) 青海云杉幼龄林(0~60a)、中龄林(60~100a)、近熟林(100~120a)、成熟林(120~160a) (天山中部不同林龄天然云杉林地表土壤入渗性能研究)-20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wifi无线覆盖方案

“十方会”无线覆盖方案 客户需求 1、达到整个别墅的全区域无线覆盖。保证信号没有死掉! 2、方便用户对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 3、客户系统后期升级、扩展性好。 4、无线局域网实现无间断漫游功能(瘦AP+AC可以实现)。 5、2个别墅之间的草坪的露天场所也需要做无线覆盖 6、用户要分开2个独立的网络,一个是公司内部的办公网络(不允许外来客户访问),一个是免费给用户提供的无线网络,供用户免费使用。 无WIFI不酒店 吃饭上菜后第一个动作是神马?拿起筷子?NO你OUT啦!环顾四周,吃饭第一大事是牌子!旅游的意义是在于放松和休闲吗?当微博朋友圈充满了好友们游山玩水,观海酒店,舌尖上的美食、、、终于了解这个一个爱“显摆“的世界啦。 然而对于一些有特色的酒店来讲,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微博营销。 如果今天你出差OR旅行,入住了一个没有WIFI的酒店,然后会发生什么?、、、哦,大概是没有然后了、、、 酒店行业迎来了春天,团购也好,神秘房,LASTMINUTE也罢,因为要满足手机、PAD的广泛普及和无线技术的飞速发展,住客除了对酒店硬件设施、服务水平的要求之外,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从可选到必备----出差的商务人群需要第一时间利用无线网络首发邮件,处理公事;旅游的人们需要利用无线网络上传照片,同时查询旅游咨询等。酒店是否能为客人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成为了目前我们大家选择酒店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被认可的WIFI观念、驱动着酒店无线网络的发展。然而。追逐无线浪潮并非盲目跟风,在为酒店搭建无线网络之前,酒店经营者应该先搞清楚以下几点问题,从而选择真正是和自己酒店的无线网络。 一:无线网络,能为酒店做什么? 酒店的无线网络,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上网的WIFI信号,还能为酒店实现以下几点功能:1,无线点餐;点餐员在点菜同时完成输单过程,避免点餐人员的来回跑动,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无线点餐和厨房出品自动打印功能,使服务人员从人工跑单中解脱出来;传统的点餐管理要求服务人员开据3联单或多单,成本较高。使用无线点餐系统,无需手工开单,节约开单成本。 2,无线POS 3,无线语音服务 4,无线视频监控: 5,无线视频巡更: 6,行李服务 7,智能客房。

云杉的特性及园林应用

云杉的特性及园林应用 云杉的特性及园林应用: 1、云杉的生物学特性 云杉耐荫能力较强,林冠下可忍受光照缺乏达25年之久。侧光庇荫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小片火烧迹地和林中空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较多,但在稀疏的林冠下更新不良。对气候要求不严,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条件下,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长甚好。许多云杉树的特征具有下垂的枝,整颗树层层排列。直挺的针状叶呈螺旋形围绕着茎,长度为2~3厘米。叶从椿处长出来,如果脱落,椿便会保留下来。木质球果悬吊着,卵石形成圆柱形,有向内弯曲的苞片,当球果成熟时,这些苞片会张开以让种子脱落。云杉为高大乔木的针叶树种,高约45m胸径lm树冠为狭圆锥形,树皮灰色呈鳞片状脱落,大枝平展,小枝上有毛,一年生枝黄褐色。叶四棱状条形,弯曲,呈粉状青绿色,先端尖,四面有气孔线,叶长1~2cm 叶在枝上呈螺旋状排列。 2、云杉以播种繁殖。云杉种子休眠习性不一致,有的需要短期低温层积,一般经过45度始温浸种24小时消毒催芽后

播种即可。云杉种子发芽的有效温度为8度,适宜早春收获。由于苗木自然死亡率较高,适当密播,撒播,每亩收获量7-9公斤,拌沙覆土0.3-0.6厘米,盖草或薄膜,收获后7-15天幼苗出土。幼苗对干燥的抵抗力弱,耐阴湿,应经常浇水以保持湿润,对阳光抵抗力弱,接草后应架设荫棚,以防止日灼危害。苗木生长缓慢,一般当年不进行间苗。幼树期易受晚霜为害,故多设荫棚、栽植在高大苗木下方,冬季进行维护防御。云杉不易移植,多采取带土移植,移植时应仔细操作,减少对根系和枝叶的伤害,以提高成活率。云杉生长速度缓慢,10年内高生长量较低,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加快,且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生长。栽培过程中需要通过养护坚持云杉的良好树形,形成树形端正,呈圆锥形,枝叶茂密、上有顶枝、下枝能长期生存,不露树脚的形态。 3、云杉的园林用途 云杉的树形端正,枝叶茂密,庭院中即可孤植,也可片植。盆栽可做为室内的观赏树种,多用在庄重肃穆的场所,冬季圣诞节前后,多置放在饭店、宾馆和一些家庭中作圣诞树装饰。云杉叶上有明显粉白气孔线,远眺如白方缭绕,葱茏可爱,作庭园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与桧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衬景。有欧洲云杉、青海云杉、青杄、日本云杉、台湾云杉、西藏云杉、新疆云杉、雪岭杉、油麦吊云杉、鱼鳞云杉等等。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方案设计说明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项目包括:线路安装、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该工程首先要充分了解大楼系统结构,系统安装连接,保证不破坏原有装修,整体性能优良,安装工艺合理,使用操作灵活高效;本工程因使用环境要求严格,因而对其工程施工质量较高的要求,工程质量应以达到优良质量水平为目标,在计划编制、技术应用、施工机具、劳动力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需要通过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优化资源搭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萁和质量,让业主得到最优的施工技术,最短的施工工程工期,最好的工程质量和最高的社会效益,短平快志完成任务。 工程实施计划 1.1.工程组织结构 无线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无线网络的顺利搭建,还包含和第三方的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各种应用软件等的联调,为了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保障“*********”无线网络项目的顺利完成,也为了使用户有效管理和维护软、硬件系统,我们建议双方成立一个项目实施小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供应链经理、客户经理、实施工程师、研发协调经理、客户代表,共同完成这一无线网络工程。双方分别委派负责人负责本工程项目总体规划,统筹制订工作计划、协调工作步骤和节奏及有关在实施过程中和调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决策,对工程进行全面监控

和管理。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 项目职务:项目经理 公司职务:技术总监 项目职责:项目的总体协调与负责,公司工程人员的调配。 :*****项目职务:客户经理 公司职务:销售经理 项目职责:制定该网络工程项目商务实施方案,跟踪项目的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的执行质量,负责与用户的协调工作。 :****项目职务:技术经理 公司职务:售前部经理 项目职责:该项目的总体技术负责,同时负责该项目环境收集、技术方案的设计与编写,实施目标咨询等。 :*** *** ***** ***项目职务:实施工程师 项目职责:负责项目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割接、测试、验收、售后服务等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负责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制与整理。 1.2.项目工程进度列表

青海云杉

我国著名高大山系的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麓边缘,跨甘、青两省,长达1300与公里,境内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以青海云杉为建群种的森林绵延千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种源库,其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区系,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青海云杉 一、分布范围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Dietr.) 青海云杉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特有树种。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水平分布约东经98°40'—112°30',北纬32°40'—41°30'。[1] 青海云杉在甘肃省分布于东经98°—104°,北纬33°50'—40°30'之间,产于肃南、张掖、民乐、山丹、永昌、武威、古浪、天祝、永登等县,祁连山北坡海拔2500-3200m地带;景泰寿鹿山、靖远崛吴山、海拔2400—2600m地带;夏河、卓尼、迭部、舟曲海拔2400—2600m地带。[2] 青海云杉垂直分布在海拔1750—3550m之间,但多集中在2200—3200m,他的垂直分布高度具有愈西愈高,垂直带幅度愈西愈窄的特点,东部高度为1750—3100m,西部高度为2700—3550m,带宽850m,在分布区域内青海云杉多组成纯林,西部海拔2900m以上有少数与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混交,东部2990m以下有少数与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e platyphylla)、红桦(B·albo—sinensis)、紫桦(B·utilis)、白杆(Picea meyeri)等树种混交。 青海云杉目前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和贺兰山两大山系,青海云杉的分布中心地带是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而且祁连山森林的主要建群树种是青海云杉,所以了解祁连山森林的历史变迁,对应研究青海云杉历史时期的分布状况,对今后恢复和发展青海云杉有重要的价值。虽然青海云杉在全球分布很广,但是它属于生态幅较窄的植被类型。它要求一定的水热条件,即需要温凉的气候和比较分明的四季,冬季有一定的积雪覆被。但决定云杉林分布最为重要的指标在热量方面莫过于最热月的温度。根据山地云杉林的分布高度与温度关系来看,一般来说,山地云杉林分布上限的最热月平均温度约为10℃,下限为15℃,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都可能使云杉林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水分方面,云杉分布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通常均不少于60%,年降水量高于400mm,特别是在生长季要求充足水分条件,满足这种生态条件的邻近诸山,都存在以云杉为主的山地寒温性针叶林。根据数学模型和最热月均温与针叶林分布上下限的相关,推算出某地寒温性针叶林云杉分布高度的理论值。 消失原因 青海云杉在祁连山的退缩,在六盘山和大青山消失,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据研究,全新世期间气候没有多大变化,是冷暖交替的小波动,这种变化只能引起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分布高度的上下摆动,不会导致其消失。是地震。 2:。认为因素:祁连山、六盘山、贺兰山、大青山地处农牧业交界地带,人类活动频繁。 分布规律 决定森林植被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在地球表面,热量随维度而变化,水分则随经度位置,亦即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而变化。因此,一定维度和经度相结合的具体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条件相结合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植被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存在和分布规律。随维度和经度的递变,植被的地理分布也沿着维

关中园林绿化常用树种资料1

绿化常识 北方地区,常绿:落叶=1:5~1:3,乔灌木之比宜为7:3。2年以内看地被(花卉),三年以后看灌木,5年以后看乔木。 选择乔木时注意观叶色,树形,观杆,以及配搭效果(如北京常见搭配:月季+白皮松+草坪)注意林冠线、林缘线的控制,天际线的变化,季相的主次调把握。另外布置格局时注意比例尺度,尽量不要做不适当的成片种植。 北方园林树种的选择园林树种选择分为三类:即主要树种、一般树种和边缘树种。主要树种是指在当地生长健壮、适应性强、树姿优美,可广泛用于多种绿地,应当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树种。一般树种是指在当地生长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均强,可作为一般绿地和特殊需要的树种。边缘树种是指从外地引入,需要驯化和保护,很有应用价值的树种。 常绿灌木:铺地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女贞;鹿角桧(万峰桧)兴安桧等。 落叶乔木:银杏、栾树、合欢、小叶白蜡、黄檗、山里红、臭椿、千头椿、国槐、洋槐、桑、金丝垂柳、七叶树、青桐、法桐、白玉兰、紫玉兰、毛白杨、山皂角、龙爪槐、元宝枫、核桃楸(山核桃);加杨(大叶杨)、小青杨、小叶杨、抱头毛白杨、银白杨、新疆杨、枫杨、垂柳、旱柳、绦柳、榆、垂枝榆、

常绿乔木1、雪松 学名:Cedrus deodara(Roxb.)G.Don

性状: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塔形,枝平展。叶针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原产喜马拉雅山等地,我国多引种栽培。北京广见于各大公园和庭院。 用途: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及用材树种。对HF和SO2较敏感。 2、白皮松 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斑驳状,灰白色。针叶,3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500~1500米山地。北京各地有栽培,耐瘠薄,抗SO2。 用途:优良的绿化树种及庭院观赏树种。球果可入药,种子可食。 3、华山松 学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针叶5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常见栽培。 用途:用材及庭院观赏树种。种子可食或榨油,树皮可提取栲胶。 4、油松 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成年树树冠常平顶,树皮灰褐色。针叶,2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中低山区有分布,各地广见栽培。耐寒,耐瘠薄。 用途:用材、防护林及绿化观赏树种。种子可榨油,树干可采脂,松针及花粉可入药。 5、杜松 别名:刚桧,崩松,棒儿松,普圆柏,软叶杜松,欧洲刺柏 柏科刺柏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柔软下垂。叶为刺形条状,三叶轮生,质厚坚硬,先端锐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球果熟时呈淡褐黄色或蓝黑色,被白粉。种子近卵形顶端尖,有四条不显著的棱。 杜松是一种耐旱、耐寒,须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先锋树种,易于形成疏林草原,在改善气候、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杜松是深根性树种,主根长,侧根发达,抗潮风能力强;其栽培变种为垂枝杜松。 杜松是喜光树种,耐荫。喜冷凉气候,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石灰岩形成的栗钙土或黄土形成的灰钙土,可以在海边干燥的岩缝间或沙砾地生长。 杜松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甘肃及宁夏等省区,它生于比较干燥的山地;杜松属于陕西省濒危树种。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鹰潭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安装方案 目录 一、无线网络需求…………………………… 二、现场环境分析和设计原则……………… 三、工程概述………………………………… 四、系统及功能介绍………………………… 五、无线设备拓扑图………………………… 六、使用设备及描述………………………… 七、室内AP分布节点……………………… 一、WLAN(WIFI)无线网络需求

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互联网的的优势逐渐显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深入,WLAN无线上网已经是企业信息化的大势所趋,苹果笔记本已经没有网口,只能用WLAN上网。很多客户都带有轻便的iPAD,和诸多品牌的智能手机,已习惯自由自在地WLAN上网,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出现,企业迫切希望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新飞跃,在保障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充分满足企业内部、外边联系和日常管理需求,实现便捷的移动和远程办公,安防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安全稳定的无线覆盖方案。 该方案具有多业务支持、安全、稳定、兼容性高、可靠性高、部署容易的特点,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无线移动需求,还能支持企业内部的各项无线应用的可靠运行。针对企业内部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安全接入属于自己的网络中保证整个公司内部网络的安全接入。整体的解决方案包含了无线覆盖的所有软硬件设备,提供一个高安全、可管理、兼容性高的无线网络。 二、现场环境分析和设计原则 (1)本次无线网络覆盖所有区域。 (2)接入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 (3)局部大客流解决方案。 网络建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网络的标准化和易扩展性--网络的结构,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化,结构的易扩展,技术和产品的可连续性。 (2)网络业务的适应性--适应多业务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可服务于图象,话音,数据的业务网。(3)网络路由协议的健壮性及开放性--它应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其网络额外开销是极小的,且受到国际标准的支持,保证不同设备见的互通性。 (4)网络的易管理和维护性--全网可进行统一或分布管理,网络维护简单有效。

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精选文档

云杉9个种195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选择 1引言 为了丰富北亚热带山区新的工业用材针叶树种,持久而长远地提高工业人工林分生产力,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多年多批次地引种了欧洲云杉(Picea abies)等数种世界著名工业用材针叶树种,为本地区探索、开拓更适应、优质高效和多抗的新材料。据此,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支持指导下,分别于1979年引种神农架大果青扦(Picea neoveitchii)和1984、1986、1993、2006年开展了系统的欧洲云杉(Picea abies)引种和区域化试验及栽培模式试验,选育适合北亚热带育种区的高产优质云杉属种、种源、家系和欧洲云杉无性系等新品种,进行综合配套试验选择研究,迄今已有37年了;在我国长江三峡地区建立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库,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和建设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及为今后开展树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 传物质基础。目的在于使该地区人工林的经营达到优质、高效和多抗的目标;推进北亚热带云杉造林良种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发展北亚热带云杉种、种源、家系和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支持指导下,于2011年春再一次营造了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目的在于利用早期选择及多阶段选优开展优良种、家系和无性系的选择,为发展北亚热带云杉种、家系和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全部试验材料的苗木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研究所提供,并安排在国家云杉良种基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播 种和扦插育苗,2011年3月湖北省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运云杉9个种19个家系378个无性系3年生苗木21 403株,到试验点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造林[1]。 2.2试验点概况 云杉9个种19个家系和378个无性系田间试验林选择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有樟村坪林场伐区,东经111°4′~111°13′,北纬31°11′~31°18′,海拔900~1 962 m。该场森林资源现有总面积10.8万亩,活立木蓄积47.万m3,森林覆盖率达9.8%。植被属北亚热带“秦巴山地落时阔叶林和针叶林带,已知的有植物82科392种。试验林海拔1 00 m左右,坡度20°左右,坡位中上部,坡向东西。天然针阔叶树混交林的采伐迹地,天然针阔叶树以少量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ni ana Lamb)、锥栗(Castaneahenryi (kan)Rehd.etWils)、茅栗 (C.seguiniiDode)、大叶杨(Populus iasiocarpa Oliv)和漆树(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为主,林下灌木以天然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宜昌木姜子(Litseaichangensis

无线网络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xxxx集团 无线网络覆盖施工方案 根据我司实地调查xx集团总部厂区宿舍楼的布局特点,依据无线网络需求和无线网络设计原则,结合聚玩无线系统技术和产品的特点,施工方案设计如下: 1、无线覆盖网络结构示意图 结合用户无线网络需求情况,结合聚玩产品自身技术特点,为了满足用户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可靠、易于管理的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本设计方案按照AP+AC的结构化无线网络解决方案进行设计。网络拓扑原理如下:

2、无线覆盖实际拓扑图(宿舍楼) 3、无线设备点位设计 实际部署方式需要根据现场实际勘测、信号测试情况,无线网络采取蜂窝式部署方式。 xx总部宿舍楼: 暂定部署按7800平方米覆盖,宿舍人数较多每150-300平方米需

要一个AP,预计总AP数量约为28个: 序号设备类型放置区域设备 1 无线接入点AP 宿舍走廊顶部42 2 POE交换机隐蔽处(协商隐蔽 6 3 网关(认证服务机房(协商隐蔽处) 5 4 AC(控制器)机房(协商隐蔽处) 5 5 硬路由机房 1 4、AP 点位图(每层宿舍楼) 根据覆盖区域面积要求,AP点施工规划图如下(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此规划图稍有偏差,具体方案以现场施工要求和条件为准):

5、弱电施工布线图(均采用无插座POE供电,安全可靠) 6.设计依据 网络标准:支持IEEE802.11n,IEEE802.11g,IEEE802.11b,IEEE 802.3u,IEEE13802.3af; 传输速率:300M:-65dBm@10% PER;150M:-68dBm@10% PER;108M: -70dBm@10% PER;54M:-72dBm@10% PER11M:-85dBm@8% PER;6M: -88dBm@10% PER;1M:-90dBm@8% PER; 介质访问协议:CSMA/CA,TCP/IP,IPX/SPX,NetBEUI,DHCP,NDIS3,NDIS4, NDIS5 调制:DBPSK、DQPSK、CCK、OFDM、16-QAM、64-QAM 7.无线覆盖技术指标

无线AP系统施工方案

无线AP系统施工方案 一、机柜(箱)的安装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2、机柜前后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设备的安装、布线以及后期调测和维护; 3、壁挂式机柜(机箱、网络箱)安装时底部距地面距离宜在1.2~1.5米之间; 4、机柜(箱)安装必须符合《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5、机柜安装位置应与机房内其他设备及走线架(槽)位置匹配; 6、安装完成后将机柜内外擦拭干净。 二、室内ap的安装 1、安装ap之前,准确记录ap的mac地址或其他有效编号; 2、安装场所应干燥、防尘、通风良好,严禁将设备安装在水房等潮湿、易滴漏地点,安装位置附近不得放置易燃品; 3、ap的安装位置便于网线、电源线、馈线的布线,便于维护和更换;ap 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米; 4、ap设备安装在弱电井内、墙面时,为防止ap被盗,建议将ap安装高度在2米以上,并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安装在专用防盗机箱之中,并保持良好通风,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5、在安装ap 设备时,要考虑以太网交换机跟ap 之间的距离限制; 6、如果ap 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设备,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干扰源,建议ap 离开此类干扰源3 米; 7、使用自带天线的ap,需要注意天线位置和天线方向性等,ap周围2米内不得有大的金属体阻档。 8、如果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可将ap安装在吊顶内,但必须做好固定,在附近须留有检修口; 9、室内wlan ap 设备宜接地,接地点应与连接的交换机连接至同一接地体,或两个不同的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三、室内天线的安装

1、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特性,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2、若为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或天花吊顶下,保证天线特性,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3、如果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可以将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但必须用天线支架对天线做牢固固定,在天线附近须留有检修口。 四、室内分布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 1、wlan馈入室内分布系统时,信号馈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wlan系统馈入时应按照合路器端口频段标识进行连接; 3、室内分布系统相关器件应牢固安装,布局整齐,不允许悬空放置; 4、设备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5、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6、空置的射频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五、电源 1、ap 设备的供电可以采用网线poe供电和交流电源供电两种方式,一般采用poe供电; 2、要求提供不间断、稳定的电源输入,不满足的应该增加ups、拉远供电等方式解决; 3、主机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触电; 4、电缆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5、交流电压输入要稳定并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在设备的电压许可波动范围内;交流供电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供电电缆。 六、接地 1、馈线接地每条应用16 mm2的接地线,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 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 2、接地排必须使用紫铜排,接地排用膨胀螺栓牢固地固定在墙上或用螺栓固定在走线架上; 3、地线应与设备、接地排可靠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