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一、复习反馈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 jié()石 sǒng zhì()水何dàn dàn() xiāo sè()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

竦峙:

星汉:

萧瑟:

至:

何:

若:

临: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4.作者简介

曹操,字(),东汉末年政治家、()、()。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壮。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三)深层探究

1.如何理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自己欲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借助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四、拓展延伸

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志趣”的诗句。

第二课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世称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诗歌大意

这首诗中对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二)整体感知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2.该诗中哪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4.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四、拓展延伸

请查找资料写出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第三课时次北固山下

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次:

客路:

风正:

悬:

残夜:

2.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3.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是()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一)预习课文

1.自由朗读

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深层探究

1.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四、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歌。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

世界,乡愁诗歌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第四课时天净沙·秋思

二、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散曲的。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著名作家、家。他与、、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