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_HGF_对肝再生的影响_杨怀滔
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肝脏再生是指在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后,肝脏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完成自身再生和修复的过程。
肝脏再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一直是人类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肝脏再生是一种结构和功能的复原过程。
这种过程中,细胞减少,DNA合成增加,基质沉积和修复增加,从而实现肝脏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恢复。
目前,许多研究人员使用基于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揭示了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肝细胞的再生、内皮细胞的细胞增殖、免疫反应的改变等多种生物学变化。
一些基因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肝脏再生过程中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这些通路包括核因子-κB、Wnt、HGF-Met等。
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细胞负责炎症、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机制。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在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再生和肝脏再生过程中非常重要。
Wnt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一种重要通路。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能促进肝脏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
另外,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肝脏再生过程中起着上述两种信号通路的重要作用。
HGF能够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如NF-κB、Wnt/β-catenin、MAPK等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脏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再生。
肝脏再生的临床应用由于肝脏再生机制的复杂性,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需要经过漫长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肝脏再生的临床应用在肝病治疗和移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肝脏再生的能力在肝叶切除术后可以被观察到。
对于肝脏再生的研究已经进一步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通过了解这些过程,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一些疗法,这些疗法能够在细胞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中促进肝脏再生。
肝脏细胞移植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肝病的方法。
肝脏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肝脏再生,同时扩大肝脏的容量,从而可以对肝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肝脏再生是指肝脏细胞在受损或丧失后通过增殖和分化,形成新的肝组织和功能,从而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肝脏再生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而肝移植等现有的治疗方法存在一系列的限制和问题,因此肝脏再生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肝脏再生的机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肝细胞增殖和分化来恢复肝脏的功能,称为内源性再生;另一种是通过移植干细胞或其他外源性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称为外源性再生。
内源性肝细胞再生的研究是肝脏再生研究的核心。
近年来发现,肝组织中存在一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肝细胞,这些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来恢复受损的肝组织。
同时,一些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也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一步促进肝脏再生。
在肝脏再生研究中,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脏再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GF能够通过激活c-Met受体来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分化。
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EGF(表皮生长因子)也能够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分化,同时它们还能够促进肝脏再生的其他生物学过程,如血管新生和细胞的迁移。
除了细胞因子,一些信号通路也与肝脏再生密切相关。
例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证明是肝脏再生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它能够促进肝细胞增殖和分化。
另一方面,Notch信号通路也参与了肝脏再生中细胞分化和细胞命运的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内源性肝细胞再生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
因此,外源性肝细胞再生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外源性肝细胞移植包括肝干细胞移植、成年细胞移植和iPS细胞移植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尤其关注iPS细胞在肝脏再生中的应用,因为这种细胞来源广泛、纯度高,同时具有较强的分化潜能。
需说明的是,肝脏再生研究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肝脏细胞再生和移植治疗仍面临许多技术和安全上的问题,如肝功能恢复的不完全、肝癌的风险、移植物抗排异反应等。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腹膜纤维化是慢性腹透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高糖环境是导致此类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细胞增殖因子,在肝脏细胞再生和损伤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HGF也在肾脏、肺、胰腺等器官的细胞增殖和再生中发挥着作用。
研究发现,在高糖环境中,腹膜组织中的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α-SMA(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增加,提示高糖环境可以导致腹膜纤维化发生。
因此,研究探讨HGF 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结果发现,在高糖环境中,腹膜组织中的GFAP和α-SMA的表达量均有所增加,而HGF能够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表达。
同时,HGF还能够促进腹膜间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些细胞可以促进腹膜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HGF还可以调节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TGF-β1是引起腹膜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沉积。
HGF 可以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减少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HGF具有抑制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此外,HGF还可以促进腹膜细胞的增殖和再生,从而有望成为治疗腹膜纤维化的新靶点。
但是,由于现有研究结果仅限于实验室环境,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HGF对腹膜纤维化的治疗潜力及其机制。
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近年来,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的调控机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异常常常引起严重的疾病,例如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
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一些免疫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肝星状细胞、肝内巨噬细胞、肝性质杀伤细胞和肝T细胞等。
通过对这些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肝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肝星状细胞是肝内主要的免疫细胞,也是肝细胞的一种辅助细胞。
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肝星状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参与到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过程中。
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与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例如,肝星状细胞可以分泌肝生长因子(HGF),HGF可以刺激肝细胞增殖和肝再生,并且具有很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此外,肝星状细胞还可以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可以抑制胶原合成,从而减缓肝纤维化过程。
因此,肝星状细胞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另外,肝内巨噬细胞也是肝损伤修复的重要细胞类型之一。
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肝内巨噬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肝素等,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修复。
此外,肝内巨噬细胞还可以吞噬和清除肝脏里的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碎片,维持肝内环境的清洁。
但是,当肝内巨噬细胞数量过多或者活性过高时,就会导致其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从而加重肝损伤。
因此,调节肝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是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性质杀伤细胞(NK细胞)和肝T细胞也是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细胞类型。
NK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肝损伤修复中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通过抑制肝内巨噬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肝损伤。
此外,肝T细胞还可以起到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感染病毒的作用。
因此,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调节NK细胞和肝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可以改善肝疾病的治疗效果。
肝细胞转移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肝细胞转移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肝纤维化是指在肝脏长期受到炎症、肝损伤、酒精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肝细胞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形成一种由纤维组成的结节。
这种结构的形成会导致肝脏功能退化,并最终转变成肝硬化。
肝纤维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国家,肝疾病已经成为致死疾病之一。
因此,对肝纤维化的研究和治疗日益成为科学界的热点。
肝细胞转移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个可溶性的多功能蛋白质,它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表现出广泛的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死亡相关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HGF和其受体c-met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HGF可以刺激肝细胞的DNA合成,促进肝细胞的生长和再生。
同时,HGF也可以促进不同细胞系的增殖和分化,如血管内皮细胞和炎症细胞等。
在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的情况下,HGF的作用更加复杂。
肝细胞受到刺激时,它们会释放大量的HGF,以刺激周围的细胞参与修复。
同时,HGF还可以诱导肝星状细胞和其他非肝细胞系向纤维细胞的转变,从而导致纤维化的发展。
除了HGF的作用外,c-met这一HGF的受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c-met主要分布在肝星状细胞上,HGF通过与其结合来激活这些细胞,并促进其增殖和分化。
同时,c-met还可以介导HGF对于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肝细胞的死亡和纤维化的发展。
因此,研究HGF和c-met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对于肝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研究人员正在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基因的特性来发展治疗肝疾病的新方法进行探索。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HGF和c-met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以达到治疗肝疾病的目的。
同时,一些研究中还提出了利用HGF和c-met抑制肝纤维化的方法。
这些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HGF和c-met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脏再生的机制

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脏再生的机制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其主要功能是代谢和分解人体内的各种化学物质。
然而,肝脏在长期的疾病或者其他原因的侵害下,也会逐渐发生功能衰退。
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促进肝脏再生是十分必要的。
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肝脏再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EGF是一种组织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分裂,从而使组织修复和再生。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EGF是如何作用于肝脏再生的?EGF与EGFREGF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
但是,EGF与EGFR(EGF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似乎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EGFR是膜上酪氨酸激酶受体,可以在细胞膜表面上接受信号和刺激,并将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生物活性分子。
EGF与EGFR的结合可以促进EGFR自身的激活,并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和Akt等信号通路。
这些信号通路中的一些激酶、酶和蛋白会介导细胞核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EGF对肝脏再生的作用EGF在肝脏再生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EGF可以促进肝细胞生长和形态变化,来应对各种肝脏损伤,如地方性缺血、化学性损伤或其他各种损伤。
EGF也可以促进肝脏上皮细胞的再生和增殖,提高肝脏再生的效率和速度。
在一些临床实验中,通过一定的EGF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肝脏修复的速度和效果。
EGF对肝脏再生的促进作用,与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
EGFR的激活可以介导一系列的生物分子的表达和调节,从而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分裂。
EGF和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酶的运转以及细胞结构的重新组合。
总结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可以促进肝脏再生,这一作用与EGF与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EGF可以作用于EGFR,激活细胞内的多种信号通路,P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和增殖。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腹膜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由慢性高血糖引起。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参与多种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
对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高血糖是腹膜纤维化的一个主要诱因,它能引起细胞内胰岛素抵抗,减少细胞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
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导致葡萄糖生成过多。
高
糖还能通过产生过多的醛缩酮,引发细胞内氧化应激,最终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由肝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它在许多细胞类型中都得到表达。
研究发现,HGF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
HGF能降低腹膜组织的胶原合成。
高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增加了腹膜组织的胶原合成,
导致纤维化的发生。
而HGF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胶原的合成,从而抑制腹膜纤
维化的进程。
HGF能促进腹膜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高糖引起的腹膜纤维化主要是由于细胞损伤和修
复过程的紊乱。
HGF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可以促进腹膜组织受损部位的修复。
研究发现,在高糖环境下给予HGF治疗,可显著减少腹膜纤维化的程度。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通过减少胶原合成、促进组织修复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抑制高糖诱导的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HGF可能成为治疗腹膜纤维化的潜在药物目标。
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器官纤维化

1984年,Nakamura等从部分肝切除大鼠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能刺激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生长的因子,并将它命名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HGF能通过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上皮细胞凋亡及促进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参与肝、肾、心、肺等多种器官的结构重建,起器官保护作用,是少数能阻止纤维化的生长因子之一。
1 HGF与其受体的特点1.1 HGF的结构H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q21.1,大小约70 kD,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当组织损伤时前体出胞,形成具有活性的由A、B两条链构成的异二聚体,两条链之间以一个二硫键相连〔1〕。
HGF在人体中分布广泛,如肝、脾、肾、肾上腺、肺、心脏、血管等。
HGF主要由间质细胞产生,如肺成纤维细胞、肾系膜细胞、肝储脂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2〕。
1.2 HGF受体的结构HGF的受体是由原癌基因c-Met编码的一种酪氨酸激酶。
由一分子量为50 kD的A链和一分子量为145 kD的B链组成的异二聚体,c-Met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如肝、肺、肾脏、胰腺、乳腺、唾液腺等。
1.3 HGF/c-Met系统的生物学特点HGF与c-Met特异结合后,诱导c-Met上酪氨酸磷酸化,磷酸化的酪氨酸能与含SH2功能区的胞内信号传导蛋白结合。
激活细胞内多个信号级联,包括Cγ(PLCγ)、Ras、pp60src、3-磷酸肌醇激酶(PI-3-K)、磷酸酪氨酸磷酸脂酶等途径,从而产生多种效应。
除了启动肝组织损伤后再生以外,还能调节多种细胞(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形态发生和血管形成及抗凋亡、抑制肿瘤生长等生物学作用〔3,4〕;还可介导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刺激或活化与ECM降解有关的蛋白酶解网络。
HGF的这些生物学活性在组织发育和再生过程中对组织结构起构建、重塑及保护作用并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和修复〔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是由NAKAMURA等于1984年从部分肝切除大鼠血清中分离得到,因其能刺激原代培养肝细胞生长和合成,将其命名为HGF。
H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肝再生促进剂,是最早被认识在肝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之一。
肝再生是由多因子参与的多阶段受多种影响因素精密调控的过程,肝脏是人或动物中少有的能够进行快速再生的器官之一,当肝被部分切除或受到药物损害后剩余的肝细胞通过DNA合成和有丝分裂重建与机体大小相适应的最佳体积,即肝再生。
但是这种再生并非是切除的肝脏重新长出,而是由剩余的肝叶代偿性的增大直至恢复原有肝的质量和体积,恢复后肝细胞的再生根据肝脏的重量与个体体重的比例来决定再生是否停止[1,2]。
因此肝再生被分为启动,增殖和终止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细胞因子参与调控,HGF主要在增殖阶段起作用。
一、HGF一般生物学特性HGF是成熟肝细胞DNA合成最强的刺激因子和肝损伤后再生的激发因子,并是肝非实质细胞的一种有效促分裂剂[3]。
成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是由一个分子量为69kD的α-链和一个分子量为34kD的β-链以二硫键连结形成的异二聚体双链结构,由728个氨基酸组成[4]。
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免疫组化和HGFmRNA检测技术发现HGF广泛分布于肝脏内枯否氏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贮脂细胞、肺脏内皮细胞;恶性肿瘤细胞(包括肺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胃癌细胞)等多种细胞中[5,6]。
其中以肝脏内枯否氏细胞分泌最为主要。
HGF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但是HGF对肝细胞的作用最为显著,表现在HGF可以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有助于度过肝衰竭危险期[7]。
此外HGF在血管生成、组织损伤修复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的发生及转移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8]。
HGF是通过HGF受体在肝再生中发挥作用的,HGF受体在1991年被识别,是C-Met原癌基因编码产物,因此HGF受体也被称为C-Met受体[9]。
C-Met受体是由分子量为5Okd的细胞外α-亚单位和分子量为145kd的跨膜β-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
β-亚单位分为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部分,含有一个蛋白激酶区,可被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而激活[10]。
HGF和c-met受体结合后,酪氨酸残基自动磷酸化,激活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区。
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募集了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信号分子相互偶联形成多个复合体,不同的复合体与c-met受体不同的位点结合,诱导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二、HGF对肝再生的影响肝细胞受损时,HGF的合成分泌增加,血清HGF升高,可作为肝脏受损的指标之一[11],Tomiya等发现112例慢性肝病患者90%有HGF升高,浓度超过了1.2ng/ml,与血清总胆红素、总胆酸、AST水平呈正相关。
16例暴发性肝衰和16例慢性肝衰,血清HGF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表明HGF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测定血清HGF对诊断各型肝炎及病情估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洪等[12]证实了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能降低肝部分切除后ALT,AST和钾离子的水平,何勇等[13]在离体细胞水平上直接观察到转染HGF可提高CCL4染毒肝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受损细胞ALT、K+漏出,国外的一些学者[14,15]观察到加入外源性HGF实验组的肝脏功能明显强于对照组,因此外源性HGF具有提高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抗肝细胞凋亡,对抗各种肝损伤的活性。
HGF具有极强的促成熟肝细胞分裂,促进组织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的建立的作用[16,17],在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中起关键作用[18]。
有学者发现肝部分切除后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单纯肝部分切除相比肝再生指数和残留肝脏质量明显升高,因此HGF能促进肝脏再生[19]。
张弘炜等[20]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给予外源性HGF后,残肝重量/减体积前全肝重量以及反映肝细胞再生的MI、PCNALI及BrdULI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提示HGF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再生有明显促进作用。
左国杰,杨立群等[21]证明了外源性HGF可明显降低ALT、AST,改善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功能,促进肝再生。
钱晓峰,张峰等[22]的实验中实验组的肝细胞PI以及Ki-67标记指数均在术后第2、4d时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术后使用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rHGF)能促进移植肝细胞再生。
Hidesuke等[23]得出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活化剂能显著恢复切除肝脏的功能,增强增殖细胞抗原的标记指数和肝再生比率。
另外余宏建[24]等在给实行PVE的家兔注射外源性HGF后,观察到残肝在全肝中的体积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出了与上述相同的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HGF是通过促肝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来影响肝脏再生。
王书奎等[25]观察到肝68%切除组的PC—NA在12h表达增加,24h达到高峰,这与肝细胞DNA合成的峰值相一致,随后逐渐下降,至168h为最低水平。
这一变化规律与残肝中HGF的表达相一致,由此可以推测,HGF可以促进肝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影响肝细胞的增殖。
YOgura等[26]的实验证明了外源性HGF能够促进肝再生过程中的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对肝再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研究表明,HGF具有诱导其它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袁宏等[27]的实验中加有HGF与IL-6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检测见CK18阳性率高于其他任何组,证明HGF可以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肝系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
同时还有学者得出HGF和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以使体外的培养的卵圆细胞分化为成熟肝细胞[28]。
Yamazaki等[29]研究体外肝脏非实质细胞和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在鼠类骨髓细胞转化为肝细胞中的作用时,骨髓细胞在与含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清、制瘤素M和HGF的培养基中共同培养数天后,培养基内出现了骨髓来源的肝细胞样细胞克隆体,并且这些克隆体表达肝细胞特异基因,提示HGF具有诱导骨髓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这些研究可能会成为将来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可行方法。
三、HGF对肝功能的影响动脉血酮体比是一项反映肝储备功能的指标。
实验将大剂量HGF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有显著差异性。
结果表明,HGF能促进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进而提高肝储备功能[12]。
朱洪等通过测定临床上总蛋白、白蛋白、ALT、AST、总胆固醇、动脉血酮比的肝功能指标,表明小剂量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改善不明显,而大剂量的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改善有明显作用[30]。
同时该实验也证明HGF可明显降低ALT、AST,改善正常肝脏或伴有慢性肝损伤的肝脏,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功能。
无论是正常肝脏或伴有慢性肝损伤的肝脏、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降低,因而血清蛋白也相应降低。
该实验中,使用大剂量HGF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恢复较快,显示HGF能促进肝脏的蛋白合成,提示HGF能影响肝脏脂代谢。
HGF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暴发性肝衰竭等疾病[31,32]。
HGF对肝再生起作用的同时还对正常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肝再生的影响杨怀滔1荣成2陈智芳3张晓2李可洲4(1.成都医学院2007级影像本科班2.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3.成都医学院2007级临床本科班9班4.成都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摘要]肝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分裂,但在肝损伤后会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一个多效应生长因子,参与机体多种器官组织细胞的生长、再生和重塑等过程。
但是它在肝再生中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现就其做一综述。
[关键词]肝再生肝细胞生长因子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医学院“综合创新项目”(编号:CXSY200904)。
作者简介:杨怀滔(1988.6-),汉族,07级影像本科班,从事SD大鼠无创门静脉栓塞法对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与肝再生的关系。
通讯作者:荣成(1980.7-),汉族,助教,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科研秘书,主要从事SD大鼠离体心脏灌流的影响因素与SD大鼠无创门静脉栓塞法对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与肝再生的关系。
407——织的损伤后修复、细胞的运动以及肿瘤的形成、浸润和转移、分化及肿瘤血管形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能促进血管的生成,所以HGF被作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比如对创伤的愈合有着很有效的治疗作用。
HGF是一个对多种疾病有着很大潜能的细胞因子,相信不久的将来HGF会给我们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1]MichalopoulosGK,DeFrancesMC.Liverregeneration[J].Science,1997,276(5309):60-66[2]MangnallD,BirdD,MajeedAW,etal.Themolecularphysiologyofliverregenerationfollowingpartialhepatectomy[J].LiverInternational,2003,23(2):124-138[3]吕璟.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的探究[J].解剖科学进展,2005,11(2):174-179[4]张强.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特性及其与眼部疾病相关关系[N].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12(6)[5]MurakamiN,KoufujiK,ShirouzuK.InfluenceofhepatocytegrowthfactorSecretedfromfibroblastsonthegrowthandinvasionofscir-rhousgastriccancer[J].IntSurg,2001,86(3):151-157[6]ShimabukuroK,IchinoseS,Koike'R,eta1.Hepatocytegrowthfactor/scatterfactorisimplicatedinthemodeofstromalinvasionofuterinesquamouscervicalcancer[J].Gynecol0ncol,2001,83(2):205-215[7]NaldiniL,VignaE,NarsimhanRP,eta1.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stimulatesthetyrosinekinaseactivityofthereceptorencodedbytheproto-oncogenec-MET[J].Oncogene,1991;6(4):501-504[8]黎素军.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应用实验研究进展[J].内科,2008,3(6):903-905[9]MaPC,MaulikG,ChristensenJ,eta1.C—Met:Structure,func-tionsandpotentialfortherapeuticinhibition[J].CancerMetastasisRev,2003,22(4):309-25[10]HuhCG,FactorVM,SanchezA,eta1.Hepatocytegrowthfac-tor/c-metsignalingpathwayisrequiredforefficientliverregenerationandrepair[J].PNAS,2004,101(13):4477-4482[11]EichbaumMH,DerossiTM,KaulS,eta1.Serumlevelsofhepa-tocytegrowthfactor/scatterfactorinpatientswithlivermetastasesfrombreastcancer[J].TumorBiol,2007,28(1):36-44[12]朱洪,郭永章,李立等.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肝损伤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1):29-32[13]何勇,周峻,窦科峰.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75-278[14]MakinoH,ShimizuH,ItoH,eta1.Changesingrowthfactorandcytokineexpressioninbiliaryobstructedratliverandtheirrelationshipwithdelayedliverregenerationafterpartialhepatectomy[J].WorldJGastroen-terol,2006;12(13):2053-2059[15]KeithA.Thatch,MarshallZ.Schwartz,etal.Modulationofthein-flammatoryresponseandapoptosisusingepidermalgrowthfactorandhepa-tocytegrowthfactorinaliverinjurymodel:apotentialapproachtothemanagementandtreatmentofcholestaticliverdisease[J].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2008,43:2169-2173[16]郭万里,张宝林等.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移植颗粒脂肪成活的实验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2):128-129[17]哈小琴,吕同德等.肝细胞生长因子促皮肤愈合及其对皮肤附属器的作用[N].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6(2)[18]HOe,TKaido,AMori,etal.HepatocyteGrowthFactoraswellas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GeneInductionEffectivelyPromoteLiverregenerationAfterHepatectomyinSolt-FarberRat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1393-1397[19]刘恒兴,刘斌等.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及肝星状细胞a-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变化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干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8):3511-3514[20]张弘炜,彭承宏.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6,12(2):129-131[21]左国杰,杨立群等.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544-545[22]钱晓峰,张峰等.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移植肝细胞的再生[J].中华器官移植,2005,26(11):679-681[23]HidesukeYanagida,M.D,MasakiKaibori,M.D.etal.Administra-tionofrhHGF-ActivatorViaPortalVeinStimulatestheRegenerationofCirrhoticLiverAfterPartialHepatectomyinRats[J].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2006,38(44):38-44[24]余宏建,刘鹏程等.门静脉分支栓塞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应用对肝硬化肝脏再生的实验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4):397-401[25]王书奎,唐天勋,王自正等.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残肝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9):634-636[26]YOgura,MHamanoue,etal.HepatocyteGrowthFactorPromotesliverregenerationandProteinSynthesisafterHepatectomyinCirrhoticRat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1,48:545-549[27]袁宏,吴玉卓,陈红.白细胞介素6和肝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2):2296-2300[28]刘君,薛玲,张萌等.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联合体外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1):756-759[29]YamazakiS,MikiK,HasegawaK.eta1.Serafromliverfailurepa-tientsandademethylatingagentstimulatetransdifferentiationofmurinebonemarrowcellsintohepatocytesincoculturewithnonparenchymallivercells[J].JHepatol,2003,39(1):17-23[30]朱洪,张炳彦,郭永章等.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01,9(1);59-61[31]董海峰.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83-84[32]林文.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世界感染杂志,2008,8(5):388-389与反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