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敏体质患儿脓疱型银屑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敏体质患儿脓疱型银屑病1例

1 病 例
NEUT 7 0% , 8. RBC . 7 0 3 8 X 1 /L, HGB 01 /L, T 1 g PL
患儿 , , 男 9岁 , “ 身 反复 起 红 斑 、 疹 、 疱 、 因 全 丘 脓
4 0×1 L 8 0/ 。肝 肾 功 能 、 电解 质 和 大小 便 常规 正 常 。
疱型银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特别是在使用某些西医治疗有禁忌时, 中医治疗可为临床开辟一条蹊径。本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可资临床借鉴。 关键词: 脓疱型银屑病; 高敏体质; 白疙; 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科学
d i1.9 9 ji n 10 —94 2 1 . 109 o:0 3 6/.s .0 38 1.0 1 0 .0 0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0 1 一1 160 10 —94 2 1 )0 — 3 —2 0
轻 , 损 开 始 消 退 。于 入 院 第 2 皮 1日复 查 血 常 规 示 :
W BC 8 6 × 1 . 5 0 /L, NEUT 5 5% , 3. RBC 4 7 × 1 /L, . 0 0
身皮 损 外扑 黄连 粉 加 强 清 热解 毒 之功 。经 治疗 , 患者 病情 得 到迅 速 控 制 且 不 反 复 , 温 恢 复 正 常 , 损 消 体 皮
入 院诊 断 , 中医 : 白疤 ( 虚 毒 滞 证 ) 西 医 : 疱 型 银 气 ; 脓
屑病。 2 诊 疗 经 过
鳞屑 伴瘙痒 、 疼痛 3年 , 复发 加重 1 天 , 2 1 0余 于 0 0年 5 月 4 日收住 人 院 。3年 来 上述 症 状 反 复发 作 , 曾先 后
到成都 和 北 京 多 家 医 院 求 医 , 断 为 “ 疱 型 银 屑 诊 脓

2024年脓疱型银屑病护理查房PPT

2024年脓疱型银屑病护理查房PPT

陪伴:陪伴患者度过难关, 提供心理支持
资源推荐:推荐相关书籍、 网站等资源,帮助患者了解 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
患者及家属参与度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查房的参与程度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评估内容: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查房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查房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度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压力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 洁,避免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促进康复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脓疱型银屑病护 理查房
汇报人:
护理人员
脓疱型银屑病 概述
护理查房目的 与流程
患者评估与护 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与 处理
健康教育与心 理支持
总结与建议
护理人员:XX医院-XX 科室-XX
脓疱型银屑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 鳞屑、脓疱等症状。
脓疱型银屑病通常 发生在四肢、躯干 等部位,严重时可 蔓延至全身。
查房记录:记录查房情况,包括 患者病情、护理需求、护理措施 等,以便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
患者评估与护理措施
患者评估
病史:了解患 者发病时间、 病程、治疗情
况等
症状:观察患 者皮疹、瘙痒、
疼痛等症性等
心理状况:评 估患者心理压 力、焦虑、抑
郁等情绪
护理措施
脓疱型银屑病患者 通常伴有瘙痒、疼 痛等症状,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
脓疱型银屑病病因 复杂,可能与遗传 、免疫、感染、环 境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部 分患者有家族

环境因素:感 染、外伤、精

皮肤科银屑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科银屑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肤科银屑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基本特征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斑块,表面有白色鳞屑,好发于四肢伸侧和头皮。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具有遗传性,有家族史者约占30%。

它是一种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

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因子、血管生长因子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银屑病多呈慢性,易复发;经过循证医学或经验医学证明:银屑病经治疗后完全可以达到安全、有效、长期控制症状的目的。

银屑病临床分几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最常见。

红皮病型银屑病全身皮肤潮红,伴不同程度鳞屑。

脓疱型银屑病以无菌性小脓疱为主要损害,严重者泛发全身;如果局限于掌跖,称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性关节病除皮肤损害外,还可累及关节。

一、病因(一)遗传银屑病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银屑病患者中约30%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有银屑病时,其子女银屑病发病率为16%左右;而父母均为银屑病患者,其子女银屑病患病率达50%。

与银屑病相关的HLA基因,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HLA A1、A2、B2、B13、B17、B27、B39、C W57、C W6、DR7在不同人种及种族人群的银屑病患者表达的频率明显升高,HLA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一致的基因。

Henseler将银屑病分为两型,I型有家族史,发病年龄早(40岁前发病);Ⅱ型散发,发病晚(40岁以后、皮损局限),不表达HLA DRy,只与HLA C W2、B27,有微弱联系。

国内学者曾对中国汉族人群,寻常性银屑病HLAI、Ⅱ类基因进行研究,发现HLA A26,B13,B27,B44,B57,CW*0602,DQA1*0104,DQA1*0201,DQB1*0201,与中国Ⅱ型有明显的正相关,可能是Ⅱ型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其中HLA DQA1*0104、AQA1*0201等位基因与I型银屑病呈正相关,而HLA DQA1*0501、A2、A66、CW*0304与银屑病有明显负相关。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

体护理 , 取得 了 良好 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本 院 2 0 0 7年 8月 ~ 2 0 1 0年 9月
共 收治泛 发性 脓 疱 型银 屑病 患者 8 0例 , 其 中 男性
病分 为 四种类 型 : 寻 常型 、 脓疱型、 红 皮 病 型及 关 节 病 型 。其 中泛 发 性 脓 疱 型是 极 其 严 重 的 一 种 银 屑 病, 临 床少见 。此 病发病 急 , 皮 损在 炎性 的红斑上 出
眠质量 、 情 绪状 况 、 对 护理工 作 的满 意度 由干 预前 的 8 5 . 0 提高 到9 7 . 5 。
2 护理
作者简介 : 何晓莉( 1 9 6 6 一) , 女, 四川, 本科 , 主 管护师 , 从 事 临 床 护 理 工 作
2 . 1 心理 护理
虽 然 泛 发性 脓 疱 型银 屑 病很 少 危
5 2例 , 女性 2 8例 , 年龄 1 6  ̄4 5岁 , 患者 均 符合 泛 发 性 脓疱 型银屑 病 的临床诊 断标准 。 1 . 2 结果 经 有效 的整体 护理干 预 8 0例 患者 的睡
现密集 小脓疱 , 后呈“ 脓湖” , 可泛 发 全 身 , 易 出现 肝
肾功 能损 害 、 继 发感 染 、 电解 质紊 乱 等 并 发症 , 可 危 及 生命 引。我们 对泛发 性脓疱 型银 屑病 患者实 施 整
腹 膜炎发 生 内环境紊 乱 , 加 之麻 醉 、 手术 创伤 等 因素 致肠 腑气 机失调 , 导致 肠 腑 气滞 血 瘀 , 痞 结 不通 , 因 此 其治疗 应 以理气 通腑 , 促 进 胃肠道 运化功 能为 主 。
灸 法 是 针 灸 学 治 法 的 一 种 ,可 温 经 散 淤 , 行 气 通

银屑病

银屑病



pDCs :当活化或者濒死表皮细胞释放的自身 DNA 和RNA片 段与抗菌肽 LL37 形成复合物,刺激 pDCs,产生大量的干扰 素 α( IFN-α) ,异常产生的IFN是病理性自身免疫现象的主要 原因,主要诱导了外周髓性树突状细胞( mDCs )的不断成 熟,进而活化自身免疫性T细胞,导致皮肤炎症性皮损形成。 抗菌肽LL37:其作为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皮肤中呈 诱导性表达。其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过度表达是银屑病皮损中 pDCs活化的关键因素。


mDCs :这些细胞可能是在受到趋化刺激后从循环中迁移至 皮肤产生 IFN-α 可诱导型 NO 合酶( iN-Os) ,并且促进 Th 细 胞(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分化而起作用。 干扰素调节的DC( INF—DCs): 是近年来发现 一种新型的树 突状细胞,它具有pDCs、mDCs 和 NK 细胞的特征,TLR(Toll 样受体)与表皮细胞释放的自身RNA结合促进INF-DCs成熟, 产生大量 IL-1β、IL- 6、IL-12、TNF-α 而发挥作用。
四、临床表现
1.寻常型银屑病:为最常见的一型,多急性发病。典型表现 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稍有 浸润增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脱,刮净 后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Auspitz 征)。 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其皮损形态可分为点滴状、钱币状银 屑病、地图状、环状及带状银屑病、泛发性银屑病、湿疹样 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扁平苔癣样银屑病、慢性肥 厚性银屑病及疣状银屑病。 还可根据发病部位及季节不同而进一步分类。


(2)巨噬细胞:

有研究表明通过免疫染色可以发现 银屑病样皮损中巨噬细胞 的活化及聚集,一旦巨噬细胞被激活后就可独立于CD4+T细 胞诱导银屑病样皮损的产生。

银屑病

银屑病
又名银屑病性关节炎
1、发病:在其它类型银屑病的基础上并
发关节损害
2、部位:任何关节都可受累。远端小关
节更为多见。
3、临床表现:通常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
炎。除银屑病损害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压痛和畸形。
4、
ESR升高,RF阴性。
关节病型 银屑病

手背大片鳞屑性斑 块
3.饮食护理:饮食均衡,低脂、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牛羊肉、海 鲜、辛辣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4.瘙痒的护理:禁止搔抓,避免感染。可用外 用止痒药物涂抹。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1.告诫患者要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身体,增 强体质,预防感冒; 2.注意调整心态,消除精神负担,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保持皮肤完整性; 3.积极治疗,防止复发。去除一切诱因,若是药 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银屑病引起者应针对患者尽量少用刺 激性强的药物和食 物; 4.出院后继续遵医嘱长期、规则用药,不可随意 减药及停药,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不可盲目听信小广告, 滥用药物。 5. 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如果病 情复发需选择正规医院就诊。

常见药物还有抗疟疾药(氯喹、奎尼丁等) ,锂制
剂(碳酸锂)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 , 非甾
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特征分为四型:
* 寻常型银屑病
* 脓疱型银屑病
* 红皮病型银屑病 * 关节病型银屑病
一、寻常型银屑病
1、基本损害:红色丘疹、斑丘疹、斑块,表
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

关节红肿、疼痛、
畸形

指甲增厚,表面高
低不平。

银霄病怎么治根

银霄病怎么治根
(全称泛发性脓疱型)。
⑶在红斑的基础上,有群集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脓疱。脓疱可发生于白疕的皮疹上,也可发生于非白疕皮疹处的皮肤。少数患者原来无白疕的皮疹,可以突然发生脓疱性损害并迅速泛发全身,以后才逐渐出现白疕的皮疹。应注意脓疱型并不是白疕继发感染。
⑷常伴有发热,疲乏不适,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泛发者可见高热,寒战。
⑷常累及头皮,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暗红斑,其上覆盖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鳞屑,头发被鳞屑簇集在一起而呈束状,但不脱发。
⑸如累及指(趾)甲,则甲板可出现点状的小凹陷,状似顶针(以指甲为多见)。也有的指(趾)甲变黄,增厚,沟纹,或甲板与甲床分离。
⑹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⑺病程经过缓慢,易反复发作,多冬重复轻(也有夏重冬轻或不受季节影响者)。病程一般可分为叁期:
白疕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红斑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白疕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本病西医称为银屑病,旧称牛皮癣。本病以青壮年为多见,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和红皮症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为多见。
寻常型
⑴皮疹好发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关节伸面),其次为躯干部(特别是骶部)和头皮、发际。
2、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每次16~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5天为一疗程。
湿热蕴积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腋窝、腹股沟及阴部等皱褶部位,而表现为红斑、浸渍、糜烂、渗液者;或掌跖部见群集之小脓疱;或同时见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僵硬、畸形;常伴有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舌质编红,苔黄腻,脉濡滑或滑数。
关节型
⑴有白疕的皮疹。
⑵有关节的病变。多侵犯小关节(如指、趾关节),间或侵犯肘、膝关节、骶髂关节和椎间关节等。症状瑟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类似,可见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制,以至关节僵硬或关节畸形。但关节病变多不对称。

银屑病的治疗

银屑病的治疗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对银屑病早有记载,认为多属于“白疙”。

“蛇虱”、“松皮癣”的范畴,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瘤》中记载:“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面痒,搔起白皮,由风气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

”此段文字生动地记载了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风热湿邪外袭,客于皮肤,人于血分,而发于肌肤,阻于经脉,或因情志不畅,郁而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火郁而发,达于肌肤,日久气血虚亏,经脉肌肤失养,干枯脱屑。

中医根据本病各个不同发病阶段辨证论治,常见分型如下:一、血热型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等症。

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

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二、血瘀型此型患者病情稳定,鳞屑斑基底暗红,鳞屑较厚,甚者为蛎壳状,自觉瘙痒,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

辩证:湿毒内蕴,血瘀络脉。

治法:祛湿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祛湿活血汤加减。

土茯苓30克,茵陈、双花、连翘、野菊花、元参各15克,公英、地丁各20克,三棱、莪术、赤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血燥型患者处于该病消退期,病程较长,无新疹出现,疹色淡红,呈钱币状或融合成片,浸润、脱屑,舌红少苔,脉沉细。

辨证:血燥血亏,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润燥,方药:血燥方加减,熟地30克,白芍20克。

当归、首乌、蜂房、天冬、麦冬、白鲜皮各15克。

四、风湿热型(关节型)患者红斑泛发、脱屑、皱褶处有潮湿、糜烂、关节红肿疼痛,体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壅盛,脉络受阻。

治法: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方药:宣痹汤加减。

金银花、防己、薏苡仁、滑石、灵仙、连翘各15克,蚕砂、赤小豆皮各1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