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债务危机

合集下载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引言全球金融危机是指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一系列事件和因素,导致金融体系崩溃或遭受重大冲击的情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经历了多次,这些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十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时间线,并探讨其对经济的影响。

1970年代 - 石油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石油价格的飙升导致了一系列经济危机,这被称为“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的不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以色列的支持国家为报复对象,停止向西方国家出口石油,导致全球石油价格猛涨。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特别是对于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来说,如美国和欧洲国家。

1980年代 - 拉美债务危机1980年代是拉美国家经历金融危机的时期,被称为“拉美债务危机”。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许多拉美国家大规模借贷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这些国家的债务快速增长,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其巨额外债,这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

其他拉美国家也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并面临经济崩溃和通货膨胀的困境。

1990年代 -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至1998年期间,亚洲国家遭受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被称为“亚洲金融危机”或“东亚金融风暴”。

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泰国的货币危机,随后蔓延到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南韩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造成该危机的原因包括货币投机、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弱势金融体系等。

这场危机导致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崩盘,银行破产,经济萧条,还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2008年 - 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高潮发生在2008年,这一次危机被称为“次贷危机”或“美国次贷危机”。

起初,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并且许多金融机构通过发放不良贷款(次贷)维持市场的增长。

然而,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次贷市场崩溃,引发了金融衰退。

美国的风险管理机制

美国的风险管理机制

1、比较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与1933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异同。

背景介绍: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

原因是当时兴起的信托投资公司享有许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政府监管过于宽松,导致信托投资公司过度吸纳社会资金并投资于高风险的行业和股市。

危机爆发时,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后来流言四起,一些信托公司遭到恶意挤兑。

由于现金短缺,无法向排队等待取钱的储户支付本金和利息,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

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万-600万人,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兴起投机狂潮,“谁想发财,就买股票”成为一句口头禅,人们像着了魔似地买股票,梦想着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疯狂的股票投机终于引发一场经济大灾难。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

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

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

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金融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

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影响及警示 论文

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影响及警示 论文

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警示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2摘要欧美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为希腊的债务危机,在希腊爆发了债务危机之后,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被相继卷入债务危机当中,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日本与美国也没有能够幸免于债务危机,随后便有更多的国家卷入了债务风险之中。

本文研究探讨了引起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演进的过程,并分析了此次危机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警示。

关键词欧美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国际市场次贷危机对全球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散,在欧美国家又出现了债务危机,致使一度平稳发展的世界经济陷入了窘境当中[1]。

多数债务危机国家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主权信贷的评级,这导致了希腊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及国际市场原有的避险情绪出现大幅度升温,从而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本文着重研究爆发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与警示。

一、引起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1.美国的信用评级被下调在2011年8月,美国的主权信用被下调至aa+。

对于美国来说,债务危机爆发并不是突发、偶然事件,而是长期的累积造成的结果。

自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普遍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为了支付较高的社会保障基金,不得不加大财政支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2]。

高保障导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税负也较高,进而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税基萎缩,最终入不敷出。

但是为了使经济得到增长,政府又不得不实施新的一轮财政赤字政策,致使政府负债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2.欧洲国家相继出现债务危机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希腊及欧盟国家又出现了债务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即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在2009年年底希腊的信用评级被相继下调,随后,其它欧洲国家也陷入危机。

引起欧债危机的客观因素包括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缺乏;而欧洲国家自身的制度性因素也加速了危机的产生,如高福利、财政制度及欧元区内货币制度不协调等。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债务危机之国际比较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债务危机之国际比较

家 所奉 行 的高 收入 高福 利发 展模 式转 型 。彼 时 的廉 价 信 贷恰好 提 供 了转 型 所 需 要 的大 量 资 金 , 诱 使 它
们大量借贷 以迅速完成转 型 目标 。然而好景不长 , 世界经济周期性衰退带来的信贷利率提高以及大量
两 次危 机爆 发 的直接 原 因都 是 大肆举 债造 成 的 高 赤字 。拉 美债 务 国家举借 的大量外 债 主要投 向周
成的 , 但 是究 其 根本 , 还是 因为债 务 国在转 型过 程 中 所暴 露 出 的经济 发展模 式 弊端 没有 得到及 时解 决而
引起 的 。
( 一) 直接 原 因
要 求— — 拉美 国家 摈弃 了五六 十年代 的进 口替代 工
业 化 发展 战略 , 逐 步 向新 自 由主义 经 济 治 理 模 式 转 型; 欧债 国家 为 了加 入 欧元 区 , 逐 渐 向欧元 区核心 国

能够 迅速 获得 低利 率 的廉 价 资 金 , 实 体 经 济 对 金 融 产 业 依赖 度 加 大 , 空心化程度 加深。 … 随 着 国 际 形
势 的变化 , 一些 国家需 要不 断转 型 以适应 新形 势 、 新

拉 美债 务 危机 与欧债 危机 成 因 比较 分析
拉 美债 务危 机与 欧债 危机虽 然 是 由于债务 国为 了完成 转型 目标 , 不 顾 偿 债 能力 大肆 举 债 而 直接 造
鲁 和智 利等 国也 相继 发 生还 债 困难 ; 2 0 0 8年 金 融危 机爆发 后 , 投 资 者 对 欧 元 区 外 围 国家 ( P e r i p h e r y C o u n t i r e s ) 风险重 新进 行评 估 , 欧元 区外 围 国家 出现 资 本外 逃 , 债 务 负担加 重 , 欧债危 机 亦 由此 爆 发 。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一、概述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二、拉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三、拉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瓶颈与困境四、拉美国家可行的发展模式转型路径及措施五、未来展望: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一、概述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拉丁美洲是通常指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地区,包括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家。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但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挑战。

从历史角度看,拉美国家一直在经历着波动的经济发展周期,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该地区经济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增长,相反,许多国家的经济一度出现严重的崩溃和债务危机。

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拉美国家实现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委内瑞拉等国,经济增长率在2010年至2019年期间稳定在2%以上。

但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及一些重要的困境和挑战。

二、拉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因为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许多拉美国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这些问题和瓶颈正迫使各国逐渐转型。

下面是几个必要的原因:1、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进口关税高,经济脆弱拉美国家往往依赖出口创造以硬通货币为前提的资本积累,使它们的经济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

2、社会不公与贫富分化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比较严重。

从2010年到2019年的发展数据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繁荣,而大量人民并没有从中受益。

3、人口增长和发展机会不足在拉丁美洲,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工作机会不足的现状,导致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发展,以及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加速加剧。

4、能源和自然资源依赖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强烈依赖于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农业、矿物等。

然而,资源的过度利用和耗尽,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拉美国家发展模式转型的瓶颈与困境1、巨大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严重加剧,是拉美国家的一个常见问题。

债务百年:从重债穷国到重债富国

债务百年:从重债穷国到重债富国

债务百年:从重债穷国到重债富国钟伟原创 | 2012-11-11从诚实和美德始终稀缺并被赞美至今来看,人类是否具有诚实守信的天性是令人怀疑的,对于国家而言牵强可能更糟糕,毕竟债权人面对国家违约甚至破产,缺乏可行的惩戒手段。

或者说,如果没有事先的、清晰的、可置信的违约惩罚机制,那么人、企业和政府,都具有过度举债和连续违约天然倾向。

回顾过去的百年,作为全球本位货币的英镑和美元都曾遭遇危机。

根据罗伯特.特里芬的著述,19世纪末,殖民地从英国进口通常需要支付硬通货,而英国从殖民地进口通常使用信用证和银行汇票,这形成了大量的境外结存英镑,在英镑难以维持对黄金的平价时,殖民地国家持有的英镑债权几乎都成为废纸。

在1931年,英镑的急剧贬值和英国主权债务违约,直接导致购买了大量英国国债的荷兰央行行长杰拉德.威瑟林引咎辞职,并最终因心里压力过大而自杀。

二战之后也由类似情况发生,但最终债权人妥协了,1969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总库无法维持运转,美国无法维持对黄金的平价时,当时的西德央行行长主动表态,放弃行使用美元向美联储兑换黄金的权利,随后日本也跟进了。

上述事件清晰地显示,主权债务发生重大违约时,往往是债权人自吞苦果。

像戴高乐那样派出护卫舰运载美元,像美联储兑换黄金这样的举措,毕竟是极其另类而少见的。

对于主权债务违约的结局,亚当·斯密1776年就在其《国富论》中指出:“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旦背上巨额债务,只有两个办法解决:一个是宣布破产——债务违约,另一个是将货币通过通胀贬值,这样也毁掉普通国民的财富。

”这可能是最早论述到国家破产的经济学著作,列宁在流亡远东期间,也就国家破产和帝国主义作出过精彩论述。

或者违约破产,或者通胀蒸发,这是主权债务不可持续时的归宿。

只是当今大国似乎更通过发钞膨胀来稀释债务问题。

二战之后的主权债务重组沿革,也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能源冲击下的拉美债务危机。

从1970年开始到此后的10年,拉美国家债务余额年均增长超过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问题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问题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问题分析王莉河北大学金融学院【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频繁爆发债务危机,1982年与1994年墨西哥分别爆发了两次债务危机,1999年巴西出现偿债问题,紧接着2001年阿根廷又深陷债务危机,30年来整个拉丁美洲一直未走出债务问题的阴霾。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走势,债务危机的爆发对本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应以拉丁美洲为鉴,把握经济脉搏,营造健康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拉美国家债务启示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债务趋势分析1.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

20世纪70年代拉丁美洲各国普遍实施“财政赤字”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拉丁美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然而“财政赤字”给拉美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给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70年代拉美国家大量举债最终导致80年代到期无法偿还的债务危机,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80%属欠私人银行债务,1982年8月,以墨西哥为首,到期无力偿还外债本息,诱发了一场严重的债务危机。

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主要国家外债总额占GD。

的百分比。

主要国家的外债总额呈上升趋势。

1980到1989年间,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外债总额分别由715.27、573.78、271.57亿美元分别增长到1143.56、938.41、652.57亿美元。

并且主要国家的外债偿债率都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0%-30%。

2.20世纪90年代拉美债务问题犹在。

20世纪80年代以墨西哥为首爆发的债务危机给拉美经济重重一击,1994年,墨西哥经常帐户收支状况恶化,赤字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并且随着1995年债务到期日的逼近,墨西哥将面临290亿美元的国库券到期,其中有170亿美元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需要支付本息,而当时,墨西哥的外汇储备仅仅60亿美元,墨西哥又一次陷入偿债危机之中。

比较与反思:拉美经济社会危机教训汲取

比较与反思:拉美经济社会危机教训汲取

化造成的农村剩余人 口能否被现代社会重新吸纳。 在这些方面, 拉美 国家的教训值得深思。


现代化进程 中频繁 出现的社会危机
曾几何时, 拉美地 区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而成为 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样板 ; 而如今 , 拉美化却成 了世 界上所有国家避之唯恐不 及的一 种社会现象 。个
中原 委极 为复 杂 , 有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问 题 , 涉 及 既 也
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 ) 一 发展理 论在 依 附论 与 放 任 论 间摇 摆 。长 期 以来 , 拉美国家并没有形成符合 自己国情的现代 化建设 理论 。如 果 说 有 的话 , 就 是 二 战 以 来 , 也 由 拉美学者提出的依 附理论 、 缘化理论 、 边 内部殖 民 主义理论等 。然而 , 这些理论 大都是 作为批 判武 器 , 不是 以建 设 理 论 的形 式 出 现 的 , 且 还 隐 含 而 而
是支离破碎的 ,几个世纪 , 中产阶级 体制能延 续 几 十年 , 群众 政 体 通 常 只 能延 续几 年 ”1 P7 ) [(7 ]1 引 。拉 美地 区的政 局不稳 , 在经 历 18 90
年 代 的债 务 危 机 、9 0年 代 的 金 融危 机 , 19 以及新
长, 这就反过来促使犯罪流行 , 加剧 了社会冲突和 动荡 。对 于拉 美 这种 贫 富 严 重分 化 的 效应 , ・ R 维 斯科 夫 评论 道 :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 公 正 程序 都 能 “ 不
转型过程中是否实现了社会协调发展 , 尤其是工业
陷入债务危机而一筹 莫展时 , 就将 “ 华盛顿共识 ”
的新 自由主义改革方案全盘接受下来 。然而 , 这种 “ 放任论” 并非灵 丹妙药 , 在使 经济稍有起色 的同 时, 却导致了更加扩大的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近 年来 , 在民众强 烈不满 的情 绪 中, 拉美 国家“ 政治 左转” 的集体“ 变天” 就说明了“ 自由主义” , 新 发展 观的某种失效 。或许说 , 拉美国家在两种极端发展 观 的摇摆 中 , 还要 面对 更 为严重 的社 会危机 。 ( ) 二 政治权力在不满与失望中频繁变更。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2拉美债务危机
组长:张磊 组员:白芳 余斯 陈红霞 邱. 普强
1、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及背景 2、拉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3、拉美债务危机的解决 发及背景简介
爆发 : 1982年墨西哥财政部长埃尔佐格致电美国总统里根、美联储主席沃克尔 等人求援,声称墨西哥外汇储备已经用光,无力继续偿还债务,标志着1980年代 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之后,众多国家,如买加、秘鲁、波兰、土耳其等国均效 法墨西哥宣布自身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困难,要求延期支付或进行债务重组, 由此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国际危机。
.
2、拉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国际方面: (1)、在低利率资金的诱惑下,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秘鲁等拉美国家借入了 大量以硬通货计价的债务;然而,随着利率上升、资本流向逆转、发展中国家货币 面临贬值压力,拉美的负债率上升到不可持续的水平。
(2)、贸易条件的恶化加重了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也摧毁了还债的基础。拉美国 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例如石油、铁矿石、农产品等。 这些商品的价格在1970 和1980 年代波动较大,从而对拉美国家的国际收支造成不 利影响。
(3)、贸易条件的恶化还体现在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在世界性经济危 机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的利益,采取经济紧缩政策,实行名目繁多 的保护主义,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拉美国家的出口,加重了他们的债务危机。
.
2、拉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国内方面: (1)、制订发展计划过于庞大,资金需求超出国力; (2)、长期推行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政策; (3)、经济结构单一,易受世界经济的影响。
.
1、爆发及背景简介
背景简介 外部:大量资本涌入 拉美债务滥觞于1970年代欧美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后,欧美地区的低利率使得国 际资本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从该地区流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由于布雷顿森林体 系的崩溃、金融自由化水平的提高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的规 模和频繁程度。
内部:资金匮乏,对外资需求量大 拉美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国内储蓄水平较低,本国资金比较匮乏,为了加速本国 经济的发展,扩大投资规模,加快资本积累,这些国家普遍选择了以举借外债的 方式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外债的积累是这一地区国家的普遍现象。根据联合国 的统计,1982年底拉美地区外债总额为3287亿美元。
评价:布雷迪计划虽然比贝克计划更进一步,但也未能彻底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主 要是由于减债幅度不足,资金来源依然未能落实,计划还是以紧缩国内经济为前提 等,这些条件依然未能摆脱以内部经济停滞换取外部平衡的传统思路 。
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尽管在短期内缓解了拉美债务危机的消极影响,但未能消除 拉美地区债务危机的根源,为日后1994 年墨西哥危机和2002 年阿根廷危机的爆发埋 下了伏笔。
.
3、拉美债务危机的解决
(1)、贝克计划。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宣布美国将向这些国家提供新的贷款,但前 提还是拉美国家必须进行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这些调整包括:削减政府 开支、出售国营企业等等。
评价:尽管这些要求比IMF 的紧缩政策要宽一些,但由于资金不到位和金额严重不 足,贝克计划并没有获得成功。尽管如此,贝克计划的核心是以经济发展来缓解债 务危机,标志着债务危机的严重程度使得紧缩必须让位于增长,也标志着美国政策 转向,从而逐步营造了化解债务危机的外部环境。
.
3、拉美债务危机的解决
(2)、布雷迪计划 。1989 年,美国又提出了布雷迪计划用于解决债务危机。布 雷迪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有序的债务减免计划来最终解决拉美债务危机,该计划 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美国家以债务资本化为主要形式的减债要求,具体内容 包括:将拉美国家总额为3400 亿美元的外债减免700 亿美元,由IMF 和World Bank 建立一个金额为300 亿美元的特别基金为拉美国家的剩余外债提供担保。
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类型。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市场、银行系统不 健全,债务一旦爆发往往都会引起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等各种金融危机的集中 爆发,最终导致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
THANK YOU
.
.
3、拉美债务危机的启示
(1)、无节制的举债发展经济,尤其是大量借入外债是拉美主权危机爆发的重要 诱因。 (2)、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转向是拉美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3)、债务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拉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破坏作用。 (4)、不恰当的国内经济政策推动拉美债务问题向债务危机的转化。 (5)、债务危机的解决需要债务国和债权国的共同努力,且旷日持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