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作文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PPT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1、色厉内荏sè lì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
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
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yán bù jíyì 〖解释〗及:包括;义:正经道理。指净说些无聊话,
没有一句正经。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
8/37
孟子像 9/37
《孟子》
•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率领学生游历魏、齐、宋、 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客卿。因 为他政治主张也与孔子一样不被重用,所方便回 到故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 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 《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 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 十一篇”,比现存《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 《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判别,认为七 篇为真,七篇以外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 篇便相继亡佚了。
17/37
孔子语录
关于诗歌: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 关于生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关于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关于人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关于交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于处事:敏于事而慎于言。
18/37
孟子语录
尽信书不如无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 那么我人生坐标又在哪里呢?
孔子简介PPT课件

成化碑
32
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子孙世袭 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是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官衙和 内宅合一的建筑。占地240亩,古建筑463间,被誉为 “天下第一家”。
孙世袭为奉祀君,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后历代不 断加封,至宋代封为衍圣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独立的 衍圣公府。现有楼、房、厅、堂480余间,前为官衙, 后为内宅。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13
14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15
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 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 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 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 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 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 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 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 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有三种看 法:仁,礼,仁与礼。
第73代现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的孔庆东 第75代孙孔祥熙,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第77代嫡孙女孔德齐(1917年生),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大姐,嫁给 前清探花、著名书法家冯恕的之子,婚后因琴瑟不和而早逝。。 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1917年生),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的二姐,嫁给 清末翰林、《新元史》作者柯劭忞之子柯昌汾。
19
孔子列国行雕像
20
•泰山、孔子登临 处位于一天门北, 为四柱三门式跨道 石坊。古藤掩映, 典雅端庄,额题“ 孔子登临处”五大 字。明嘉靖三十九 年 (1560)始建。柱 联曰:“素王独步 传千古,圣主遥临 庆万年”。坊两侧 分立两碑,东为明 嘉靖间济南府同治 翟涛题“登高必自 ”碑;西为巡抚山 东监察御史李复初 题“第一山”碑。 北侧为两柱单门的
纪念孔子诞辰活动感想作文

纪念孔子诞辰活动感想作文这次纪念活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孔子思想”为主题,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加。
活动现场布置得十分精美,鲜花盛开,孔子像庄严肃穆,古典音乐悠扬动听。
演讲环节上,许多专家学者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了他对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贡献。
同时,演出环节也精彩纷呈,有传统的歌舞表演,还有孔子的名言警句朗诵,让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活动现场,我看到了许多人手捧鲜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有人在认真地听着演讲,有人在细细品味着孔子的名言,还有人在欣赏着传统的文化表演。
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也深深被孔子的思想所感染,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弥久而不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以仁德教化人,他提倡仁政大小,主张礼治和道德修养。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社会上生根发芽,被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孔子的学说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日益淡薄,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孔子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他提倡的仁爱道德,礼仪制度,与时俱进。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这次纪念孔子的活动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内涵。
他提倡的“仁”、“义”、“礼”、“智”等思想,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今,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社会道德风气败坏等等。
孔子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他提出的“仁”、“义”等思想,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弘扬孔子的思想。
不仅如此,我还从孔子思想中感受到了文化自信。
在这次活动中,看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闪光点,那些古老的礼仪、音乐、舞蹈等,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深信文化的力量,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2021届高考语文 作文素材积累---孔子 课件(20张PPT)

开头示例 世界大同 青年与共
亲爱的各国友人: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相聚,我演讲的主题是
“世界大同 青年与共”. 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天下有道 ,丘
不与易也”。孔子在两千年说过,如果天下太平 的话,我孔丘就不会参与社会变革了。今天我想 说一句,如果世界大同了,我们这些青年就不会 在此相聚了。我们相聚于此的目的,就是希望世 界各国青年携手,共创世界大同安乐。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 道: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 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 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 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 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 ,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 、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 有王子比干?”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 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 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 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 什么?老师的学说不光明,这是我们的耻辱 。老师的学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 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写作示例-----2019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 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 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 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 “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孔子的简介-孔子人物介绍PPT(经典)(22页)

Social evaluation
社会评价
孔子不但是儒家的开山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家,最先把古代氏族贵族所专有 的诗、书、礼、乐这类学问,普及给民间,不问来学者出身贵贱,实行“有教无类”,把官学变成私学。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 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 有重要的帮助的。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 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 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 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 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4
2
主要经历
Main experience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 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 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 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 是孔子的十四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
3
重点成就
Key achievements
道德学说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 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 (“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 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 想体系。
政治学说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 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 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 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 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 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与儒家思想PPT学习课件

总结: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统一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 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1)春秋时期 (2)战国时期 (7)宋明时期 (8)明清时期
(3)秦朝时
(4)西汉时
(9)洪秀全吸取儒家大同思想
(10)十九世纪末,康有为借用
(5)三国两晋南北朝 (11)辛亥革命后
(6)唐宋时期
(12)新文化运动前期
(9)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
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 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 立了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全盘 利用 否定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 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 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 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 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 必然受到冷落。 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 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 “天 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 需 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
美国旧金山市政 广场的祭孔活动
形 成 、 发 展 和 演 变
一 、 儒 家 思 想 的
1、创立: 春秋时期 孔子 “仁” 、“礼”
简约中国风历史人物介绍至圣孔子孔子思想孔子生平介绍宣传PPT课件

的孔 影子
叁
响思
想
叁 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国内
在古代,儒家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叁 孔子思想的影响
儒
在国外
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 对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叁 孔子思想的影响
儒学在日本
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 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 于在中国本土。例如,儒家 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 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 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 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 展的道德支柱;
至圣
历至 史圣 人孔 物子 介
绍
肆叁贰壹
论
孔
孔
孔
语 经 典 语
子 思 想 的
子 思 想
子 生 平
句
影
赏
响
析
目 录
孔 子
壹
生
平
壹 孔子生平
孔 丘(前551年~前479年)
孔丘 ,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 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 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 《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贰 孔子思想
1.中庸的含义: 1)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 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中 庸 之 道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贰 孔子思想
有教无类
1.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并首开兴办私学的风气。 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4.注重因材施教
高二 王永平 枣八北 必修三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2)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思想 “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仁不让于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于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 “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
《论语》之 “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主张:为政以德,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
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
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
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
孔子讲学图
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
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 “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
子的哪一教育思想?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 在当时有何意义? 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
《论语》之 “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克己复礼” “正名”
“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其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