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成本计价法

按计划成本计价法
按计划成本计价法

5.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案例

2012年3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为492 8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为20 000元。

3月5日购进材料,买价100 000元,进项税额17 000元,运费8 500元(其中进项税额595元),款已付,货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为114 000元。

3月10日购进材料,买价200 000元,进项税额34 000元,运费15 000元(其中进项税额1 050元),款已付,货未到。

3月15日仓库转来收料单,系10日购进材料运到入库,计划成本为220 000元。

3月20日购进材料,买价300 000元,进项税额51 000元,运费20 000元(其中进项税额1 400元),款已付,货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为315 000元。

3月31日汇总本月发料单,本月总共耗用材料800000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材料600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材料10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材料60 000元,销售部门耗用材料40 000元。

3月31日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要求对上述业务进行相关的计算与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

1. (1)3月5日购进支付货款时:

借:材料采购 107 905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595 贷:银行存款 125 500 (2)3月5日材料入库结转材料成本与差异时:

借:原材料 114 000

贷:材料采购 114 000

同时,

借:材料采购 6 095

贷:材料成本差异 6 095

2. (1)3月10日购进支付货款时:

借:材料采购 213 95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 050 贷:银行存款 249 000 (2)3月15日材料入库结转材料成本与差异时:

借:原材料 220 000

贷:材料采购 220 000

同时,

借:材料采购 6 0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 050

3. (1)3月20日购进支付货款时:

借:材料采购 318 6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 400 贷:银行存款 371 000 (2)3月20日材料入库结转材料成本与差异时:

借:原材料 315 000

贷:材料采购 315 000

同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 3 600

贷:材料采购 3 600

月31日依据发料汇总单:

借:生产成本 600 000

借:制造费用 100 000

借:管理费用 60 000

借:销售费用 40 000

贷:原材料 800 000

本月材料相关账户记录:

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月31日计算与结转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率=(-20 000-6 095-6 050+3 600)÷(492 800+114 000+220 000+315 000)×100%

=-28 545÷1 141 800×100%=-%

(2)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800 000×(-%)

=-20 000(元)

(3)结转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贷:生产成本 15 000

贷:制造费用 2 500

贷:管理费用 1 500

贷:销售费用 1 000

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法

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法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而对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多且计划成本资料较为健全、准确的企业,一般都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同时作入库处理: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计划成本)借或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发生额:购入材料节约差异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材料成 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三)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1.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内容及其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流转,在企业内部一般包括购进、销售、储存几个环节。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种类、规格繁多,批发零售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较为复杂。 根据是否对库存商品同时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核算,以及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还是进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数量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既进行数量核算,又进行金额核算。又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2)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只进行金额核算,不进行数量核算。又分为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各种核算方法均具有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售价金额核算法。 2.售价金额核算法 (1)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使用范围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在实物负责的基础上,只以售价为计量单位记账,控制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是适应商品零售企业“服务对象广,交易次数频繁,交易金额小,规模小,经营品种繁多”的商品流通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核算方法。 (2)账户设置售价金额核算法下,仍然要使用“材料采购”、“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账户,但是,“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是按售价计价。除此之外,上述所有账户的核算内容与使用方法,均与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 为适应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要求,还要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账户的备抵账户。它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时,商品的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贷方登记企业购进、销货退回以及加工收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借方登记月末分摊已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所有库存商品尚未摊销的进销差价。该账户应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余额与“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即为库存商品实际占用的资金数额,即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3)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账务处理 购进商品的账务处理。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支付货款或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账务处理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进价贷记“材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练习题 一、某企业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2013年7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1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 000元(超支),根据以下业务做相关核算: 1、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96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6 32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材料已入库,款已付讫。 2、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5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9000元,材料已入库,款未付。 3、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8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 36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9 000元,原材料未入库,款已转账付讫。 4、月末,结转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及材料成本差异。 5、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10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直接耗用8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 000元 6、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二、某企业2×13年7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 000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直接耗用5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的月初数为1 000元(超支),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2 000元(超支)。要求: (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5)作出材料领用的会计分录,以及期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三、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13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账户:168 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 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 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 184元。 本月购入如下存货: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 000元,增值税15 300元;运输费4 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 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92 000元) (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 800元,增值税2 176元;运输费800元, 共计款项15 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5 600元)。 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项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合计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 原材料计划成本 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低耗品计划成本 20000 11000 31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要求:1、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列式计算)

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92000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5600元) 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项目生产成本制造费 用管理费 用 合计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 原材料计划成本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低耗品计划成本20000 11000 31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列式计算)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 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 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 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 贷:银行存款 109380 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1800 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 贷:应付票据 15776 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 2056 2.计算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 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 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法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是指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的方法。 其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通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账户设置 (1)“原材料”科目。本科目借方、贷方及余额均按照计划成本记账。 (2)“材料采购”科目。本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为借方余额,表示未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反映已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入库材料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果是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 2、会计处理 ①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②入库: 材料成本差异若采用月末一次结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若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③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④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时: 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 注意:超支差异用正数,节约差异用负数。 %100 的计划成本 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的成本差异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及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属于资产类)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1.设置的科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 2.基本核算程序 (1)采购时,支付材料款和运杂费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的贷方;(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时,超支差异计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节约差异计贷方;(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1仅仅是验收入库部分的材料(不包括在途材料和暂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该步为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阶段,借方表示超支差异,贷方表示节约差异。 1 在计划成本法下,不管材料是否验收入库均需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2仅仅是验收入库部分的材料(不包括在途材料和暂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3该步为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阶段,借方表示超支差异,贷方表示节约差异。

例题:甲公司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1月份“原材料”科目A材料的期初余额为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初借方余额为4000元,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10元。 (1)1月10日进货1000公斤,支付材料货款9500元,进项税额1615元,运费400元(运费增值税率为7%)。材料已验收入库。 (2)1月15日车间一般耗用领用材料100公斤。 (3)1月20日进货2000公斤,增值税发票上价税合计为22464元(税率17%),银行已付款。另支付运费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月25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2500公斤。 要求:(1)完成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1、(1)1月10日进货: 借:材料采购9872(9500+400×9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643(9500×0.17+400×0.07) 贷:银行存款11515 借:原材料10000 贷:材料采购9872 材料成本差异128 (2)1月15日车间领用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1000 贷:原材料1000 (3)1月20日进货: 借:材料采购20130[22464/(1+17%)+1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334 贷:银行存款23464

原材料的核算习题及答案

原材料的核算 1、某企业月初结存“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176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贷方余额30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超支差4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3000 B、3000 C、-3450 D、3450 2、判断:企业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超支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4、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那么领用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300 B、300 C、-460 D、460 5、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大于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超支差异,应从()。 A、“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 B、“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C、“材料采购”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 D、“材料采购”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6、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邻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第五章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实验

第五章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程序,掌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方法。明确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和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在帐户设置、核算程序以及帐务处理方法上的异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大中型企业材料会计岗位的核算技能。 (二)实验资料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假定第四章实验中的哈市电解线厂材料核算改为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2008年6月份有关材料核算的资料如下: 1、有关总帐和明细帐的月初余额 (1)有关原材料总帐的月初余额为:818,000元 (2)原材料明细分类帐的月初余额 (3)物资采购明细帐月初余额 (4)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帐月初余额为借方余额,金额为7,000元;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818,000元(含暂估料款212,000元)。

2、有关该企业材料核算的几点说明 (1)材料明细帐采用“帐卡合一”办法设置。 (2)该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对于外购材料,平时只进行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办理结算的核算。月末,再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并据以结转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 3、2008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6月1日,冲销上月暂估料款。 供应单位:大庆冶炼厂收料单材料科目:原材料编号:收1 仓库主管:记帐员:验收人:尹菲交料人:赵兵 第(2)笔业务至第(11)笔业务均与第四章相同,只是收料单中同时填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其中第(11)笔业务的收料单只是填写计划成本,发料凭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价。 本项实验可将上一章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原始凭证复印后进行,这里只给出一些收料单。 另外,在第(7)笔业务前加上一笔业务,业务内容是:6月13日,期初的在途物资验收入库,收料单如下: 供应单位:江中物资公司收料单材料科目:原材料编号:收5 仓库主管:记帐员:验收人:交料人: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1)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590 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借:材料采购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351 (3)不编制会计分录。

(4)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6)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5-2)/(980+500+220)×100%=-1% (注意: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16 贷:生产成本 11 制造费用 5 【例题计算题】 甲公司当月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万元。 (1)甲公司购入L材料100公斤,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单位成本为3万元,增值税额51万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单位成本为3.2万元,合理损耗1公斤,其余材料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Ml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0万元,增值税额3.4 万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18万元,材料尚未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甲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M2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50万元,采购费用1万元,增值税额8.5万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52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甲公司购入M3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月末应按照计划成本60万元估价入账。 (5)月末,甲公司汇总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6)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00万元, 辅助生产车间领用60万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万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万元。 要求:编制相应会计分录并计算差异率。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及其核算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意义在于:如果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前后批次买入的同种原材料,价格总是不一样的,因而发出材料的之后就得考虑发出材料的计价问题(先进选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而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则入账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发出材料的计价很容易确定(如何确定?) 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用的科目就是不一样的。 采用实际成本时,购买的材料如果是发票帐单和材料同时到达企业则直接借记原材料,如果只有发票帐单到而材料未到则记在途物资。 采用计划成本时,不管购买的材料是否已经入库,在购买时一定是使用的材料采购,而不是直接记原材料。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企业材料收发成本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成本在收发时要逐笔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因为每批材料的进价不同,发出时的成本也不同,比如收入时要算它的结存成本,要用到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对于规模大,业务量大,材料收发频繁的企业,工作量大,难度大。 计划成本不需要那么麻烦,根据一般的价格水平,核定一个计划单价,计算出计划成本,在材料收入时,因为“材料采购”科目核算的是材料收入的实际成本,这个时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根据全月的差异情况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算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有利于统一考核车间的用料情况和工作效率,但是没有实际陈本核算准确,特别是在价格变动大的情况下,比较明显。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两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原材料的核算的课后作业 一、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6%,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9年9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为30000元和6152元,9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是90000元,增值税税额是144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付清,材料尚未到达。 (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12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000元,增值税为140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5)甲企业本月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000元。 1.根据资料(1),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A.在途物资90000 B.材料采购90000 C.在途物资100000 D.材料采购100000 2.根据资料(1)和(2),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A.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9000 B.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10000

C.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9000 D.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10000 3.根据资料(3),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A.借:材料采购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20 贷:银行存款 66120 B.借:原材料 60000 贷:材料采购 57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 C.借:在途物资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120 贷:银行存款 66120 D.借:原材料 57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 贷:材料采购 60000 4.根据期初资料以及资料(1)-(4),以下企业处理正确的是()。 A.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8000 B.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发生额12000 C.材料成本差异率0.8% D.材料成本差异率3.77% 5.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5),2019年9月30日甲企业相关会计科目期末余额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银行存款科目为27400元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 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 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v1.0 可编辑可修改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 (3)不编制会计分录。 (4) 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 收发核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1.主要账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该科目与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内容相同,但借方、贷方和余额均反映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账户 ①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 ②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而购人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 ③账户的结构: 材料采购 借方贷方 外购物资的实际成本和结转实际成本小 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验收入库物资的计划成本和结转实际成 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余额: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 出、承兑商业汇票,但物资尚未到达或 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 ④明细账的设置:该账户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①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同时也是“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 ②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各种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 ③账户的结构: 材料成本差异 借方贷方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超支差)和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 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节约差)和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 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余额:库存材料的超支差额余额:库存材料的节约差额 ④明细账的设置:本账户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1)购买原材料的核算

①付款同时收料,即结算凭证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方面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付款,另一方面按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同时结转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例4—24】20 x 9年5月3 N,红光工厂购入一批A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200000云,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210000.~,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红光工厂编制如下会计分录: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时: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A材料 210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10000 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借:材料采购——A材料 1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②先付款,后收料。这类业务是指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人库的在途物资。 【例4—25】20 x 9年5月12日,红光:~)---f占】海星_72)-一采购一批B 材料,买价 50000:~:,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运费500元(其中增值税额为35元),款项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材料尚未收到。红光工厂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B材料 5046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35 贷:应付票据——海星工厂 59000 5月15 红光工厂收到海星工厂发来的B材料,如数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50200元。红光工厂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B材料 502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50200 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265 贷:材料采购——B材料 265 ③先收料,后付款。对于尚未收到发票但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的业务,在材料收到时,可暂不做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手续后,再按应计人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作付款同时收料的会计处理。如果发票在月末仍未到达,应在月末将材料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原数冲回。 【例4-26】某月25 ,企业收到一批材料,其计划成本20000元,已验收入库。在月末其发票仍未到达,则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20000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1、某厂购入甲材料100千克,每千克单位价格50元,增值税率为17%,款已通过信汇方式付清,材料已 验收入库,计划单位成本每千克为53元。 2、某厂购入甲材料100千克,每千克单位价格50元,增值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200元,开出转账支 票支付全部货款,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单位成本每千克为53元。运费的增值税率为7%。 3、某厂购入甲材料100千克,每千克单位价格50元,增值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200元,开出转账支 票支付全部货款,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单位成本每千克为53元。 4、甲公司自制加工A材料30千克已入库,其计划成本900元,实际成本920元。 5、(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6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500元,基本生产 车间领用消耗性乙材料2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6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500元,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消耗性乙材料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 (3)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6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500元,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消耗性乙材料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 6、甲公司本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4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100元。本月发出材料凭证汇总表表明:本月生产车间用产品生产领用材料2000元,在建工程领用1000元,增值税税率17%,车间一般耗用材料500元,厂部领用800元,试编制发出材料的分录并结转差异。

7、某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收发的核算。某企业2003年9月1日月初结存甲材料400千克,计划成本8元/千克,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100元。9月份有关甲材料的收发业务如下: (1)2日,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150千克,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50千克。 (2)5日,向A企业购入甲材料500千克,单价9元,增值税率17%,货税款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运达企业并如数验收入库。 (3)7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100千克用于车间一般消耗。 (4)16日,向A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千克,单价7元,增值税率17%,价税款用银行汇票支付,材料尚未运达。18日,甲材料全部验收入库。 (5)20日,管理部门领用甲材料10千克。 (6)24日,向B企业购入甲材料320千克,单价8元,增值税435.2元,企业签发一张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支付货税款,材料尚未到达。 (7)26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1000千克,用于产品生产。 (8)26日,向A企业购入甲材料400千克,发票账单未到,按计划成本估价入账。 要求(1)计算该企业9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发出材料应分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8、企业月初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23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345000元,实际成本350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5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为4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2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核算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购入、发出 计划成本的思路: 原材料购入时,先通过“材料采购”账户来归集材料的采购成本(实际成本),材料入库时转入“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原材料发出时,按计划成本发出。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首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账务处理: 1.购入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采购成本)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注意:在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时,与上一节讲外购材料的算法一致。 2.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注意:材料入库时,若有损耗,应按实际入库数量*计划单价入库。 3.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4.结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材料总数量 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材料总数量*计划单价根据以上的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承担的差异额 发出材料应承担的差异额=差异率*发出材料的数量 如为超支,补回少记部分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节约,冲回多记部分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 练习题:甲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计划单价为10元,增值税税率17%。相关资料如下:原材料的期初余额为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400元。 1.5日,购入材料100kg,单价12元,发生装卸费1000元。款项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10日,购入材料2000kg,单价8元。发生运输费2000元(可以抵扣),保险费1000元。款项已付。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短100kg,经查明,其中40kg 属于合理损耗,60kg属采购员责任,由其赔偿。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比较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比较 特点(不相同)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材料核算,从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材料的核算,从收发凭证到明细账、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总账,全部按计划成本计价一般只适用于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等科目“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记验收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本月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适用范围(不一样)一般适用于材料收发频繁的大中型企业设置“材料采 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记验收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设置使用的账户(不完全相同)购料,款项结清,同时料已验收入库(账务处理不同)借: 原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借: 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同时,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上下差额)贷: 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借: 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购料,款项结清,但料未到或尚未入库在途材料运到并验收入库时料先到并已入库,但至月末仍未收到发票账单对于本月发出的原材料(账务处理不同)借: 在途物资(实际采购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或应付票据)等借: 原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贷: 在途物资(实际采购成本)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上下差额)贷: 材料采购(实际采购成本)按暂估价入账,借: 原材料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月末,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借: 生产成本(实际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贷: 原材料(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 原材料贷: 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月末,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1)结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借: 生产成本(计划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贷: 原材料(计划成本)(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 生产成本(计划成本×差异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等贷: 材料成本差异(成本差异额,超支用篮字,节约用红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