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 全卷(译文)

《悟真篇》【北宋】张伯端著

自序(白话文)人身难得,光阴美景却又易变,然而人生却又不能预测长短,由此人又怎能逃脱因果之报、莫漓之灾?人如果不能及早省悟自身,那就只有逐日撞钟,以候终生,若在由生转死之际,一念有差,至使堕落于三恶道,则时空中难有重新再世之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本性有念,存无限中,虽悔恨彻天又有何用?故老子和释迎牟尼以性命双修之学大开方便之门,教人修悟善恶之因,成炼无极之正果,以达到避死脱亡,进入无生之境地。佛家以空寂为宗,若能顿悟圆通,则能直接到达彼岸,了却生死。但是如果魔识复荫,习漏末尽,则仍然难逃于有生之忧。道家以炼命养性以还其真,如果得到真传法诀,则立刻就能证就圣位,位列仙班,但是如果其本性未能明彻,真识难固,终究不免耗成败就,使真位立于幻形。《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的说法,而《论语》则有“不随便动意念,必定会固本还源”此言渗透了孔氏性命养德以求好的奥妙,然而其言非常简赂而不详细言明,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儒家重品德、言仁义,主论唯序人伦之理,施仁义礼乐之教,所以在无为修道成真的方面不能统统加以主论。但是儒家也将修命之术藏诸于易象之内,修性之法则混合于轻描谈写之中。至于说

到庄子推演穷究物累、人作、鬼责之说道迢本性之论,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之说,尽皆切实就本之言,还有汉代魏伯阳,引用《周易》阴阳之理论体系,创作《周易参同契》以明宇宙大丹之作用,唐人高僧慧忠在他的语录作品中首先谈到的却是老子和庄子的论点,此点更显明了用道是要讲究归根复本,所以世上教派虽分为佛道儒三家,道却归为其母。无奈的是住世的道士与和尚们,很多都是各自固守门户,互相排斥,相互指责,造成了佛道儒三家皆被邪心所歪曲而没有人再去理会,很难得再有人将其求证于大道,殊途而同归。况且今世之人以道门之修行只重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有两种结果在等待:一种是容易学道(到)却很难修成;另一种是非常难有此机遇获得法门,但是—旦得到了,却又相当容易修成功。例如:培炼五芽之气,合服日月星辰等七耀之光,用意念观想按摩调形,呼吸之中吐故纳新,力采真气,炼功时辅以经文咒语而望超尘。含水画符以图天应,叩齿以补命精,意念集中而望调神,与娇妻隔绝异房,辟谷食气以望早日身净,意念集中而闭息于玄关之间在天目,捉提吸闭习房中之术以望补脑还精,还有集外药服炼而涉金石草木,以上诸种皆是容易学而很难成者。以上的各种方法,对于修身之大道来说都是些支离破碎的小法小术,世人是绝难执法而运天机于不误,求真于人和而无心的,所以大多数练功者望成真尽管力气财源蚀去不少而效果总是难以见验。如果照

这些方法心诚志坚地炼下去,日夜修炼不缀;顶多只能达到去病强身,免遭横祸非命的目的。一旦停下来,中途不炼,则前功尽弃,得不尝失。这些都只能说是熬一熬岁月,将自己的本命精华付之东流而已,于人之根本大志来说事必难成。如果还希望有此一炼而水远受益;还婴返老,变化飞升,不就更不可思议了?这可真让无数的求真学子,赤诚的苦修之

人痛彻心肺。特别是近代的修行者遍及天下,然而执着于妄念,不去修德悟道体行妙法之真,到头来一无所获如竹蓝盛水,还埋怨神仙之语是骗人之语,古仙之语全是假话。却不知道成就大道者皆因为炼取金丹而得道,他们唯恐泄露天机故排下了非常多的修行之法而替之真名,藏至简之道意于万法之中。其中只有闭息一法,如能忘我无为,即可以达到与佛家二乘坐禅一样的效果;若勤悟谨行,也可以入定出神。然而此时练出去的精神是性的一面,是属于阴的一面,命是神的房舍;如果房舍得不到永久地保存,只好不停地靠维修保养来延长其年限了,所以说没有获得金汞返还之道,又怎么做得到回阳换骨、白日而升天的正果呢? 可是修

炼津液还丹之道则很难有此缘份而相遇,但是一但德行深而巧握玄机却非常容易成功,需要完成的条件,无非就是对大道的认识要简捷明了,同时心、性、行的修为一定要成于自然。深达造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元精、元神聚于黄道,精气神会合在顶,五脏之精华聚而不散,眼耳鼻舌无时不绕真而

行,龙吟虎啸方至铅汞之生、夫唱妇随;唯有阴阳本性。玉鼎汤煎,阳骨八瓣如婴囱,金炉火炽,黄庭圆融火一遍,至此,金丹方才成而能观,呈之能见,太乙归真,终始本来是一体。只稍片刻灵光显;永保还需慎存意,逸乐只在无心时,若想万无一失,慎于运用抽添,正气盈溢方护体,得一抱阴步莫前。如此自然而然阳生之气得复往;阴杀之形至消残,火候如冬夏,温养同秋春,自然完结有信使;暗中君相是洪思,脱胎换骨去凡种,名列仙班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千秋万载不变之幸。今世的学道炼丹之人,有这样几种认识: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坎离为心肾,以脏腑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这些认识尽管无碍,却也无成,其因无外乎。不识苍桑本一灵,谁于其中主浮沉,大则大矣难见边,小则小矣不逢缘,巨擎毫发皆战立,何日方得见祖根,故回于本身造成分不清主宾,这就象不识已、如同不识家,认他财为已物,呼别姓之子为亲儿,又怎么会弄清金木相克的微妙,阴阳互用之奥玄?如是些认识终至有日月离开轨道的危险,铅汞错放在两炉中冶炼的事实,照此以往意欲结成还丹,那不是南辕北辙么!

吾从幼小即喜爱和研究道家之说,佛道儒三家之说无一不深研,余下的各类杂家;如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没有一样不留心详勘彻究的。唯一就是金丹一法,尽管读尽了所有经典及百家歌诗论说,统统都只

是以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这些概念来代表金液还丹中的关键之处,然而终究没有告诉你真铅真汞是何物何色,连药种都没有指明,更不要说向你披露火候与法度,温养与指导了;以上几点后世的学者或迷执之徒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天想象并著于文字,将先圣典教随意笺注,谬误百出,诌象万端,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把仙经搞得体无完肤,而且蛊惑后学,耽误了不少的赤心向道之人。吾也因为没有机缘与得道真人相逢而无法获得丹道之中的

关键口诀。于是长时间使吾寝食不安,精神疲悴,虽寻求访道于名山福境,请教于各地贤愚,皆莫能通晓真景,明示于我心。后来到了公元1069年,因随学士陆公到成都,因为夙志未了,誓不回转,吾之诚意之切为真人所查觉到了,于是亲自面授给吾金丹药物、火候的口诀,其言语非常简单,其重要之处并不繁锁,可谓指流水以告源头,说一而使你悟到了百端的道理。拨开云雾见天日,拂尽尘沙明镜现,与古之丹经对校,可谓天衣无缝。由此而想到世上求仙学道者十有八九,要想见闻真机难有一二。吾既然遇到了真诠,怎么敢将其隐藏,于是尽书所得组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其中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之诸卦之数;五言一首,以象太乙;接着后面添加了《西江月》一十二首,以象征年岁之节律。有关金丹修炼中的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先后,存

亡有无,吉凶悔吝的所有问题尽都包涵在中间。由于金液还丹并非尽成明心见性、直达真觉的修炼目的,于是又作了歌颂乐府及杂言等篇文章,附之卷末,明心见性、直达真觉的法度,也都溶在其中,希望同志者览之,则能从中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

一零七五年岁旦天台张伯端平权叙

《悟真篇》卷之上译解;原文: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数。

译解:一十六首对应十六两为一斤之数,人身上有半斤、下有八两,合为一斤。六十四卦,分为四方,每方一十六卦,分成八卦,每卦又有八卦。如果分为阴阳,则是阴一半阳一半;六十四珠,每四珠为一两,共一十六两,阴半斤阳八两。原文:一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译解:作为一个人,如果不去求大道成仙成佛,走出轮回的迷途,尽管你学富九车、才高八斗也称不上是大丈夫。人生难有百年可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象石头打火一闪光就消失了。得了人身活了一生,也就象一个水泡转眼之间就破灭了。人们只顾贪求名誉、地位、金钱,以求荣贵显达,不知不觉老死景象到来了,心力焦悴,身体枯老,到头来免不了一死。试问那些荣贵显达之人,你有金

银财宝堆得象山一样能买来不死吗?原文:二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译解:按照人的生命规律,正常情况下,人能活一百岁左右,但早亡还是长寿,贫穷还是富贵,谁也预料不到。有的人昨天在街上还象走马灯似的,今天就已成了死尸。妻子儿女抛下,财产抛下,一切已不属于他了。但是所作的罪业都要受到惩罚,一一报应不差分毫,难以自欺欺天。要想不生不灭必须求大药遇真师,虽然遇者极少,而遇到以后不炼的,一定是愚痴之辈。原文:三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本因戊已为媒娉,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玉阙,九霞光里驾祥鸾。译解:学仙之人最好要学天仙成佛,学天仙成佛就必须炼金丹,只有炼成金丹才是最上乘。炼金丹只有两个物,这两个物一是性,一是情,性为木,情为金,金木交并就是二物合,也是性情合。性是性五行,由精神魂魄意合成,这五神属金木水火土。性五行全时为己,为龙;命五行是戊,是命五行的归一,命五行归一为戊,为虎。二物相合即是性情合。全在于先成就己土和戊土,戊己做媒使情合性。有了戊与己就是后天返先天,先天乾坤所在八卦互为夫妇,合欢结成无极真金丹,真金丹为

镇。成功之后就等待天诏,上天上朝天帝,就会在九霞光里驾鸾飞天。原文:四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金鼎若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神功运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月一轮。译解:这个金丹大法才是真正成仙成佛的大道,其中之妙更是完美无缺,一丝不挂。能懂得这个方法,是因为我不同于常人。自己知道成仙得道必须行颠倒之法,顺则成人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个颠倒之法就是坎颠到离,离颠倒坎。谁能懂得沉浮之法呢?当然是离沉入坎,坎浮入离了。离是金鼎,外阳内阴,要留住内中阴必须下面水上来,才能灭掉心头火,内里朱汞才不易飞散。为此必须先将上火降到坎中,以不使坎阳逼水外溢。按照这个规律,后天八卦飞速运作,以风火烧炼,下面炁由于上面的神进入而成胎;上面的神由炁凝结而结丹,再向下移在中间结成胎。自炼自成。在腹内观出红珠,就象深潭中有一轮明月。原文:五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译解:龙与虎上下翻飞,龙居虎位,虎踞龙宫,不停地上下运动,八方四对皆成龙虎,合为一对,这一对上下不断运动,在龙与虎中间结就一颗龙虎大丹,即乾与坤之间生成浩然之气。这正象果子生在枝上总

会有成熟的一天,孩子在胎中也有生产的一天。只要北源归南宗,纯阴坤不断生阳,上下乾坤颠倒,这一天终究会来临。火候是:早晨大进阳火,黄昏时大退阴符,与自然的一天、一年的运动机制相符合,并应用在人的身体内,丹熟以月的变化为度进行,与天运动的枢机合为一致,这才是真正的修炼手段,即以大动修大静,大闹天宫有神猴,何必去深山里静修守孤。原文:六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丹熟自然金

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译解:人人都有精炁神,这是不老药,可惜愚迷之人把它白白地丢掉了。当甘露从乾顶降下来,到坤地之时,就是天地之合,黄芽产生的时候,就是坎位与离位交换合体的时候。井底之蛙不会懂得龙有窟,只有龙才能出窟;笼子里的小鸟哪里能知道凤凰有巢可归,只有凤才知道。龙出洞凤归巢,生就金丹成熟,如甘露下落,滋润全身,全身充满丹光金炁,便是金满屋。修炼的境界只是这样的,何必学那些炼石成丹,到处找茅草屋的假道士呢?原文:七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

铅遇癸生须争采,金逢望远不堪尝。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

候托阴阳。译解:炼丹必须懂得采药的时机,药产生有老有嫩,必须恰到其时。炼得丹光就象月亮变化类似,三十

为朔,十五为望,初三是一阳初生,这时过嫩,到了初八是西南,即是阳光二现,正是武火采药的下手时机,应急烹猛炼;当到了十五月圆再下手就老了。圆了就到了乾位,再送入下丹田封固,即母归子胞。当金丹在下稳固,形成下金一半,离变成乾,坎变为坤,离中流珠与坎中真金各为八两,药总重一斤之数。这时后天已返回先天,夺回过去损失之破体,并修补完整。文火、武火要按四季、年月日的运动规律进行,这是候,十五之后武火减少,文火增加。文火就是清静,清静就是沐浴,清是水之状,静为动之止,金丹炼出来要淬火,是为了封固之用。原文:八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阴阳得类归交感,二

八相当自合亲。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译解:不要图名去炼硫磺、雄黄之类,也不要着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这些都是比喻。如果寻求世上的各种药物炼丹更是错误的。只要安排好后天八卦向先天八卦的转化,使阴与阳各归其类,修到一切阳归乾为半斤,一切阴归坤为八两,这两个修足了自然合为一体,三阴加三阳为零,即是无极。当潭底即下丹田一颗丹结成,如一轮红日出现的时候,一切阴怪就要逐步消失。上丹田白光闪现就是新药苗产生的时候,要继续采取,这时上丹田白光闪现变化规律与月的变化规律相似,一定要把握好。人们如果能认得真汞真铅时,就不会误把朱

砂和水银当作炼丹药物了。原文:九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尪。劳形按引皆非道,服炁餐霞总是狂。举世漫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译解:只修性不修命的弊端是:只修心是离,阳里阴精就象流珠,随时会散发出去,它不刚,所以存不住,如果独修此物只能修成疯子;另一种修法是只修命不修性,只是专注导引服气之术,服太阳月亮之霞炁炼身,以图长寿,这是一种狂人;第三种修炼只讲铅伏汞,没有见他们行降龙伏虎之法,只不过是讲的好听的蠢功夫。如果要真正修炼,就要去寻求生身之处,那里有先天一炁,能找回人本有的先天八卦,由后天返回先天才是药王,即是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十方八极运作功夫。只有这里才有炼成金丹的药王。原文:一○好把真铅着意寻,莫教容易度光阴。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可谓道高龙虎伏,堪言德重鬼神钦。已知寿永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译解:找到了生身之处,就找到了真铅所在的地方,这时应尽快修炼,不要虚度光阴。离属火,中有阴精叫红汞,易散,把下面的水搬上来就能制火。坎中阳入离中阴,同类相合自然不散,这是擒朱汞。还应将离中阴落入坎中,使坎变坤,同类相合不溢,上面火入水中,使内阳不逼水溢,蒸气上升,这是制水金。上面为龙,这是降龙;下面为虎,这叫伏虎。这才是道高龙

虎伏,德重鬼神钦。当降龙伏虎完成,金丹成就,已知寿命齐天地,烦恼就没有理由再上心头,自然逍遥快乐。原文:一一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籍土,三元八卦岂离壬。炼成灵质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逢一个是知音。译解:修炼的过程并不困难,生成金丹的黄芽及白雪也并不难找到。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全靠德行高超,四象五行全归己土和戊土,上中下三丹田的八卦都没有离开任脉一线,壬在生身处。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能修炼成真,成为灵光一点。这是人们很难认识到的,直到消尽全身阴魔,到那时神鬼就不敢侵犯。我有心把修炼的秘诀留在人间,可惜遇不到一个知音。原文:一二草木阴阳亦两奇,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倡,次发红花阴后随。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

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译解:草木及万物都有阴与阳两个方面,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茂盛生长。草木初开绿叶的阶段是向上生长时期,这个阶段是在阳气的生发作用下形成的。次开花结果之后,阴气开始生发起作用,随后草木就走向死亡。在日常生活中,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有产生发展,就有衰落死亡,这是正常现象。人是万物之灵,但能知道在阴未发生之前返回纯阳回归先天的能有几个人呢?这里告诉那些学道的先生们,如果不懂阴阳运动

规律,就不要盲修瞎炼,徒劳无功。因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不懂阴阳为不道。原文:一三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里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谩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译解:不识玄深之入的颠倒功夫,怎么知道火里可以种莲花呢?玄深处在关元中的颠倒,即坎离运行。白虎属金,乾先天失去金成为离,再把白虎牵回来入乾,就会产出金丹,明圆似月。当丹圆果满的文、武火运行到一定程度,以文火为主,只要安神定息,任其天然形成。形成的过程中,把一切阴气剥尽,尽属纯阳,丹就成熟了,这时就能跳出体外,摆脱人身固有的一切枷锁,长寿万年。原文:一四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已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圆入圣基。译解:上中下三元及五行八卦都归于一处,讲的是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意炁神,意是黄婆,引领神炁交合,神入炁结胎,炁归神成丹。从古到今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实在太少了。东属木,南属火,火木一性,东三加南二合为五,是指元神,属己土;北为一,西为四,合为五,为情,是归戊土,指元炁。戊和己回归中央属中五。戊己是意,与元神、元炁三家相见结为婴儿。婴儿是无极真炁,即浩然纯阳之气,就象十月怀胎一样,九转七返还阳成

纯阳之体,这时修炼者就超凡入圣了。原文:一五

不识真铅正祖宗,万般作用枉施功。休妻漫谴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草木阴阳皆滓质,云霞日月属朦胧。更饶吐纳并存想,总与金丹事不同。译解:如果认识不到真铅为真正的祖宗,那么此外的千门万教都是白费功夫。有的修道者休妻,使夫妻分离,以为能修成;有的辟谷,只能让肠胃空,白挨饿;有的炼草药,以作长生不老药,哪知草木都是杂质;有的吸霞光摄日月精华,其实都是污浊的;还有的炼吐纳、炼存想,等等。千千万万种功夫都与金丹不同,不能成就。原文:一六万卷丹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莫怪天机都泄尽,只缘学者尽愚蒙。若能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译解:世上有丹经万卷,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如上讲的正是金丹的根宗。按照这个方法修炼达到后天返先天之后,坎被坤代替,离被乾代替,继续修炼,把坤位生成的丹放入乾位,这正是水里烧火,火中栽莲。乾位于神海,是神的海洋,万神交感通天彻地,十法界无有不通。不要怪我把天机泄尽,只因为学者尽是愚昧之辈,不懂天机。其实世代宗师都已将天机泄漏,可惜人间不认,以为无天机可泄,蒙骗世人。如果能懂得诗中的本意,必然很快修成,见到太上老君。《悟真篇》卷之中译解;原文: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以象卦

数。译解:修炼时是从六十四卦返八卦,返四相返两仪,才为一斤之数。原文:一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抟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译解:首先应懂得乾与坤应在何位,就懂得了安炉立鼎的方法。坤位是炉,离位是鼎,然后将日中阴即乌,及月中阳即兔,当作药来烹煮。既然能把这两个物归入黄道运转,那么在黄庭之中就必然结出金丹来。原文:二

安炉立鼎法乾坤,锻炼精华制魄魂。聚散氤氲成

变化,敢将玄妙等闲论。译解:安炉立鼎是效法先天八卦的乾坤定位之法。经过锻炼使魂与魄相互依恋受制约而不舍不离,炼成金丹。在魂与魄相互交变结合的状态中,呈现恍惚氤氲之气,这是结丹的变化过程,这就是把人们认为玄妙深不可测的事物当作平常事儿来谈论,这是因为修炼者已经把人们望尘莫及的天论当作平常事儿来谈论了。原文:三休泥丹灶费功夫,炼药须寻偃月炉。自有天然真火候,何须柴炭及吹嘘。译解:炼丹之炉并不是泥土所垒。要炼大药必须找到人身本有的海底偃月炉,那里本来就有天然的真火候,不要人为控制什么火候,也不用柴炭,更不用吹风鼓气。原文:四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

黄芽渐长成。译解:偃月炉中生出了白玉之花,朱砂鼎内的水银即汞平和,这些药只有在八卦十方位的运转,风火

调和互相平衡之后,在其中就生出炼成金丹的黄芽。原文:五咽津纳炁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

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译解:舌生津液,是玉液琼浆,虽是如此,因心藏神开窍于舌,是神漏之所,其生的玉液是非常好的营养不可唾弃,应回咽回去,这也是纳气的过程。舌回心为还神,这是大药的外延成分,有药才能有造化。鼎是在神海,是心源,舌回照的过程中有咽津一说。回神即有真种子,这指五神归一。有了这个真种子,即五神真种子,才不是似水火煮空铛了。这是炼玉液还丹。这里的真种子绝非唾液,而是离中本有之物。原文:六

调和铅汞要成丹,大小无伤两国全。若问真铅何物是,蟾光终日照西川。译解:炼丹就是要调和铅和汞。必须让铅和汞都满足半斤八两,那么这个铅是什么呢?铅其实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方向,即西方兑,即金,也指后天八卦的坤位。原文:七未炼还丹莫隐山,山中内外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译解:没有炼成还丹即七兑金返还为乾时,不要去学隐居,山中内外都不是铅,这种宝家家都有,只是人愚昧认识不到。原文:八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

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含圣机。译解:竹子破了要用竹子来补,抱小鸡必须用鸡蛋才行。所有不是同一物的东西永远是白费功夫。怎么能比得上真铅所含的圣机呢?所谓

圣机,就是指人体八卦所含的金。原文:九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译解:用铅不能用凡间人用的铅,即使是说用了真铅,也是假的,应当放弃用铅的概念,因为所谓铅汞,只是比喻,实无铅汞之有。说是用铅,其实从来没有用过铅,这才是诚实之言。原文:一○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译解:虚心和实腹是两种完全相反的修炼方法,因心好动所以要虚心,因腹本来好静所以要实动,这也是颠倒之行,二者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虚心的目的是让人达到心空之后见性,认识自心本无,真空才是自性,自性本空。它不同于炼铅,反而需要实腹运动起来,这是为了修炼金丹,因为虚心是为了炼己土,实腹是为了炼戊土,戊己相合才是金丹,才是中央戊己土,这就是实腹是守取满堂金。原文:一一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简要无多语,只是教人炼汞铅。译解:我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好象是做梦,去拜谒西方极乐世界,遇到一位真人,传授给我指玄篇。其中的语言很是简要,只是说炼铅汞就可以成为真人。原文:一二

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译解:道是一个真空实体,产生出一炁,这一炁便是电;产生了电之后,分出阴极、阳极,

有了电就产生了磁;道生一,一生二,二就是磁,有了电和磁就产生了力。于是就有了电磁力三维立体统一场,这个统一场产生了亘子、乙子、层子、微子,这四子为炁。之后产生了电子,原子,及各种元素,于是产生了万物,最后产生了一切天体、各种动物及人类。也就是说电磁力所构成的三维立体统一场造就了万物,所以说三体重生万物。原文:一三坎电烹轰金水方,火发昆仑阴与阳。

二物若还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译解:在人体坎位存在着人所本有的六十四卦运作机制,共分为上、下及中盘八方。当坎位的八卦运作起来,到一定程度,由于人为的旋转力产生了人体磁,有了磁就产生了人体电,电就是火,一切火都是电,当坎中产生的电越多,人体金水就在八卦炉中炼成,上面的火向下烧,下面的水向上运,经过水火相交,阴阳交合,二物就合在一起形成金丹。到这时全身香气四溢,其实金丹是一个等离子电磁体,在力的作用下凝结,是透明的真空体,并化生万物,含一切天理。原文:一四

离坎若还无戊已,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

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译解;如果离和坎没有戊己,虽然各含五行四象都不能成丹。这是因为离位属性五行,必须使五神精神魂魄意归一为己土。坎位有命五行金木水火土,尽归于一为戊土,人有二土和为佳,这就是二八佳人。两个八两合为一斤,人有此二土为佳。二土合才为中央戊己土。

只因为己与戊各怀真土,这才使金丹有返还的可能。原文:一五日居离位反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

不会此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事高谈。译解:日居离位,外阳内阴其实是月,为女婴,成姹女。外阳为日光所照故称为日,月生魂西行为金,入北为精金,其实魄从离中生,成在西就在北,所以古人称坎中有魄。魂之再生为魄,在离中生,散在肺。坎是内阳外阴,其实是日,外阴为日,是光从内发出。外阴故称作月宫或蟾宫,就外阴而言,其实内为阳所以称作男婴或金童。魂从坎中生,东行为魂成在离宫,所以古人讲离中有魂,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懂得这里的颠倒意图,就不要以一孔之见来谈论炼丹大道。原文:一六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译解:人修炼的要点就是将坎中的真阳即男婴之实,搬运到离宫中的阴位,把离宫中的阴放到坎中阳位,这时离变作乾。乾是刚阳之物,其行在于身,身体强健,所以《易经》讲:乾行健。同时,坎中入阴变作坤,坤是极阴之物,其阴柔之物易包容,所以坤行柔。坤为阴之极,阴极生阳为震,一阳初生,再生阳为坎,再生为兑,再生为艮,再生为离,再生为巽,再生为乾,这时后天八卦已返为先天八卦。由于乾为纯阳不断生长,乾上加乾、阳密,所以《易经》曰:君子终日乾乾,君为君火是离位。终日是坎生之阳到了离为魂是魂成之日,魂是阳神,故称为

日。当乾阳之炁充满全身,即是佛镀金于全身。从此无论是潜藏于无形,还是上天入地,都将由心而造,即万事如意之时。原文:一七震龙汞出自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成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译解:震为一阳所生,所以其声如雷,应在东方,其源在坎中所生,成在离。离是乾阳缺金,即是所有的未修炼之人都是离娘的儿女。即金离母位,从西生成所以说是西方金母。东方木公,为阳所生,是坎中失散的男儿,所以是公,与金母相对。坤是其母,即水生木。兑虎是由魂生成,魄出在西方,即西方金母。西方属情,是人之命,入坎成为精金,所以人类的命运总是坎坎坷坷,总结上两句而言,就是离方的儿女,不认祖,总是在虚假中被花花世界所迷惑;在坎坎坷坷的六道轮回中迷而不返。若知返还本有的家乡,认祖归宗,迷途知返,即是认父为乾元,认母为坤元,合二而一,认回无极母。当乾与坤合,即是儿女身上产出父母,合为一体,即是戊己,戊己即是中央土,乾坤相合为零,即是无极母。原文:一八月才天霁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

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译解:初三一阳生,初八半月明,此时正是阳光二现,正是武火急烹猛炼之时。这时正好是取坎填离、取离补坎,炼成半斤乾阳,八两坤阴,每天急炼两个小时,日积月累管保大家都修成大丹。原文:一九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Ⅰ(乙卷) 一、古文 【原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 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沈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钜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宋史·列传七十一·曾公亮传》)【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郑州,治理政事有能干的声名,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过客丢失袋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没有窝藏盗贼,恐怕是随从人员私藏起来了吧。”对他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公文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典章宪制,首相韩琦经常向他咨询。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立皇嗣,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以强盗论处。曾公亮说:“这是禁物,获得它虽经强行盗取,却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了。”坚持争论,于是就交给有关部门讨论,依照劫取禁物的法令,盗贼得以不死。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通行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出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人告谕赵滋旨意,边境危害终于止息了。英宗即位,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赴,这是对君主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接见,觉得安心吗?”使者立刻赴宴。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起任判永兴军。过了一年,回到京师,不久就以太傅身份辞官归居。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亲临悼哭,罢朝三天。曾公亮端方厚道严肃稳重,思虑深沉处事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天性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当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偏向王安石,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一概听从王安石,而表面上装作不赞成的样子。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在皇上面前几乎与王安石没有什么不同,于是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位至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贪持俸禄稳固恩宠。

运命论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将降,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合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译文) 平治和混乱都是时运;贫穷和显达都是天命,富贵和卑贱都是际遇。因此时运将要昌隆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圣明的君主。而圣明的君主必然会拥有忠贤的臣子。他们之所以能够相遇,这是不用谋求就能自然地交合在一起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互相亲近,这是不用介绍就能自然地亲近的。他们倡导的事情必然会得到应和,谋划的事情必然得到服从,在道德上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曲折都合乎符节。得失之祸不能使他们对自己的志向产生疑惑,谗言诬陷不能使他们的交情被离间,然后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够如此,所依靠的难道仅仅是人事吗?(不,)那是天上所授与的,那是神灵所告知的,那是时运所成全的。(原文)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受黄石之符,

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故彼四贤者,名载于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运命之谓也。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ビ始于夏庭;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吉凶成败,各以数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译文) 黄河水清的时候圣人就会诞生,里社清明的时候圣人就会出现,群龙出现的时候圣人就会被任用。因此,伊尹虽然只是有萃氏家陪嫁的奴隶,却能在商朝担任阿衡的职位。姜太公虽然只是在渭河之滨垂钓的贫贱老头,却能在周朝胜任尚父的高位。百里奚在虞国的时候,虞国不任用他,终致灭亡;在秦国的时候,却能为秦国所任用,从而能使秦国称霸天下,并不是他因为在虞国时没有才能而在秦国时就有才能。张良接受黄石公授给的《符》书,诵读《三略》的学说,并用以之游说于群雄之间,但他叙述出的言论就像如同把水投向石头一样,没有人接受它;等到他遇到了汉高祖,他叙述出的言论却如同把石头投像水中一样,没有不顺从的。并不是因为张良在游说

伍柳派内丹功的基础功法 内丹功萌芽于东汉时魏伯阳的《参同契》到北宋时的张伯端著《悟真篇》才给内丹功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以后的许多炼功家以《参同契》和《悟真篇》为指导,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内丹功。 张伯端以后,内丹功出现许多流派,如东派、西派、三丰派和全真派等。这些流派各有所长,我个人以为明末清初的伍柳派(属全真派)是最成熟的一个流派。伍冲虚和柳华阳以自己几十年的炼功经验为基础,并总结了以东汉到明代末的内丹功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最系统的伍柳派内丹功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我以为研究内丹功应着重研究伍柳派的内丹功。内丹功的功法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与炼神还虚三个阶段组成,伍柳派内丹功子当然也不例外。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伍柳派内丹功炼精化气阶段的功夫。许多讨论基础功的文章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通大小周天上面,而将人手功夫轻轻一笔带过。根据《伍柳仙宗》的论述和我个人的炼功经验,我觉得炼精化气阶段最难,最容易走入歧途。伍冲虚认为这种入手功夫“绝于世法所谈者不同,所以世无金丹之道,生不能长者,皆为无此,是清真之中又有辨其至清至真、易修易成之仙机也”。 不同于世法之处在于内丹功是炼先天的元精、元气和元神,

而世法是炼后天的精、气和神。正如柳华阳所强调的“言万卷会,下手在先天”。在修炼入手功夫时,稍微不注意就会滑入后天成为世法,虽然也能健身治病,但已经不是真正的内丹功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炼精化气阶段的人手功夫。 炼精化气是内丹功的基础功夫,只有完成了这一步功夫,才能够进一步修炼后面的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功夫。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将炼精化气阶段分为五个步骤,即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和炼药五步。 第一步炼己 内丹功炼先天的精、气、神。内丹功认为神分为识神和元神两类。识神指人的思虑和喜、怒,哀、乐等意识,而元神是一种不杂一丝思虑和喜,怒、哀、乐的纯意识。在炼功的过程中必须排除识神的干扰,让元神发挥作用。为了炼功时能有效地排除识神的干扰,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炼己,只有炼己成功的人才能在炼功时有效地排除识神的干扰,修炼内丹功才能成功。炼己就是怒力提自己的道德水平,将名利思想降低到最小程度。修炼内丹功的人,首先必须炼己,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修炼过程,所以内功是较难练的。 第二步调药 炼精化气的人手功夫是调药.调药的方法是端坐于静室,当人已安静下来后,两眼微闭,内视丹田(即意守丹田),口鼻

《素书》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 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 有慈惠恻隐之心, 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 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 通乎成败之数, 审乎治乱之势, 达乎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 以待其时. 若时至而行, 则能极人臣之位; 得机而动, 则能成绝代之功. 如其不遇, 没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 , 而名重於后代.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也就因此,像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极为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呵!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德足以怀远,品德高尚:善政安民,以德治国。圣德明君,贤能良相;礼贤爱士,屈己舍人。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信足以一异,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义足以得众,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足鉴古,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明足以照下,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 行足以为仪表,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智足以决嫌疑,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信可以使守约,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如果能忠诚守信,这是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而有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是故讲究信用,可以守约而无悔。廉可以使分财,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豪。 见嫌而不苟免,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求人之志章第三】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 word完美整理版

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word完美整理版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槃于路。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word完美整理版

《荣枯鉴》原文 作者:五代时期宰相冯道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 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 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 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 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

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 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 休;小人不贤,佘庆弗绝。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 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 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 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 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 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悟真篇薛道光注》(三注本) 诸君在看《悟真篇薛道光注》(三注本)之前,务必请先看看杨立华先生的《悟真篇注》(薛注考)。 《悟真篇薛道光注》(三注本)与《悟真篇薛道光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本),我在曾在 2006-1-5 发表于丹道文献网论坛经典汇注之《悟真汇注》栏目。薛道光注的主本,对大家理解《悟真篇》大有帮助。 七言四韵十六首象龙虎二八之数,五言四韵一首象金丹一粒,七言绝句六十四首象六十四卦,七言四韵十六首象龙虎二八之数。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道光曰:难莫难于遇人,易莫易于成道。今也,现宰官长者之身,结大道修丹之身。炼一粒黍米于霎时之中,立地成道。此易莫易于成道也。然纡紫怀金,门深似海,有道之士,望望然而去。此难莫难于遇人。易莫易于遇人,难莫难于成道。今也,百钱掛杖,四海一身,夙植灵根,亲传大道。然龙虎之硪捉猓豆缰芽5靡┩辏肚ξ藜啤4擞钟鋈酥祝傻乐岩病0灿卸事俱全哉?正好密扣玄关,千载一时,十洲三島者耶。仙翁游成都,遇青城丈人,得金液还丹之妙道。惊叹成药之不难,故作是诗,结缘丹友。其未章曰: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辞意迫切,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仙翁远矣,高山流水,落落知音。

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道光曰:麟鳳不世出,神仙不常见。有能空梦幻泡影之身,可脫生老病死之苦,为人间稀有之事。道上逢师,师边得旨。下手速修犹太迟也。仙翁作是诗,末章且曰:大药不求爭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其叮咛恳切如此。吾侪未闻道者,可即求师。己遇人者,岂容癡坐。宜结一时之黍米,守抱九载之空仙。心藏太虛,神游八极,露紫云之半面,应仙试于玄都,毋使许君专美晋代。 学仙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虎龙蟠。本因戊己为媒娉,遂使夫妻镇合欢。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道光曰:仙有数等,阴神至灵而无形者,鬼仙也;处世无疾而寿永者,人仙也;飞空走雾,不饥不渴,寒暑不侵,遨游海岛,长生不死者,地仙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或老或少,至圣至神。鬼神莫能知,蓍龟不能测者,天仙也。阴真君曰:若能绝嗜欲,修胎息,颐神入定,脱壳投胎,托阴化生而不坏者,可为下品鬼仙也;若受三甲符录、正一盟威、上清三洞妙法及剑术尸解之法而得道者,皆为南宫列仙,在诸洞府,修真得道,乃中品仙也;若修金丹大药成道,或脱壳,或冲举,乃无上九极上品仙也。丹法七十二品,欲学天仙,唯金丹至道而已。此盖无中生有,天地未判之前,炼混元真一之气,非后天地生五金八石、朱砂、水银、黑铅、白锡、黄丹、雄黄、雌黄、硫黄、砒粉、秋石、草木、灰霜、雪冰滓质煮伏之类。及自身津精气血液,有中生有等物也。唯真一之气,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如黍米,号曰金丹,又曰真铅,又曰阳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水虎,又曰太乙含真气。人得饵之,立跻圣位。此乃无上九极上品天仙之妙道,世人罕得而遇也。吾侪今得大道,断念浮华,凝神碧落,无为中下之图。当证无上九极上品天仙之位。且真一之气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中,恍惚杳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如之何而凝结,以成黍米之珠哉?圣人以实而形虚,

《素书原始第一》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德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译文: 道、德、仁、义、礼五者,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道,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人都在遵循著自然规律,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自然界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德、即是获得,依德而行,可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满足,自然界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仁、是人所独具的仁慈、爱人的心理,人能关心、同情人,各种善良的愿望和行动就会产生。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 这五个条目是做人的根本,缺一不可的。 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默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旦时机到来而有所行动,常能建功立业位极人臣。如果所遇非时,也不过是淡泊以终而已。也就因此,像这样的人物常能树立极为崇高的典范,名重于后世呵! 《素书正道第二》 原文: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译文: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

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上朋友】,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通“拒”,抵御,抵抗】者。(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憙以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离开】。顾谓【回头看着说。顾:1、<动>回头;回头看。《荆轲刺秦 王》:“荆轲顾笑武阳。”2、<动>视;看。《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3、<动>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副>只是;不过。《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5、<副>但;却;反而。《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 不敢加兵于赵者。”】仇曰:“尔曹【你们。曹,辈】若健,远相避也。”(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即位舞阴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可译为“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

《荣枯鉴》原文及译文 第一部分:原文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无罪,过乃人也。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为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求名者非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得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恶卷三 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君子不党,其祸无援。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 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矣。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非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阴不致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义卷五 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

《素书》全文翻译 导读: 《素书》原文译文 原文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

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悲没悲于精散,病没病于无常,短没短于苟得,幽没幽于贪鄙,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道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理解B级。 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

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

荣枯鉴 《荣枯鉴》由五代宰相冯道写成,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一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一交一河东北)人。其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当时刘守光不但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多次劝阻,惹得刘守光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作巡官,张承业很欣赏他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任河东节度府掌书记。李存勖称帝(后唐庄宗)后,先升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在家乡并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砍柴,并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后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对他的为人也很赞赏,认为他当初在家守孝时不端官架是真士大夫。因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他也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李嗣源死后,由李从厚(后唐愍帝)继位时仍然是宰相。当李从厚出奔卫州(今河南汲县)时,李从珂(后唐末帝)起兵夺得帝位后冯道率百官迎接,仍然被任命

为宰相,后虽一度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一年后又任司空,朝议令掌祭祀时扫地的职事。 不久,石敬瑭(后晋高祖)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宰相。出使去契丹顺利归来后,受到石敬瑭的进一步重用,后晋不设枢密使后,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他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政务不管大小都问他如何处理。石敬瑭死后,石重贵(后晋出帝)继位,他仍为宰相,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出任匡国军(治同州)节度使,又徙镇威胜(治一邓一州,今河南一邓一县)。石重贵在景延广等人的支持下和契丹开战,大战了三次,最后终因杜重威投降而无兵可调,后晋灭亡,石重贵等也被迫流亡契丹。耶律德光(辽主)任命他为太傅,耶律德光北撤时也一直随从到了常山。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在刘知远(后汉高祖)看准时机于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在位不满一年便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后汉隐帝)继位,在后汉冯道仍然被授予太师,生活得自一由又自。由于朝廷激烈的内争,邺都留守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后汉灭亡,郭威(后周太祖)在开封称帝,仍重用冯道出任宰相。郭威病死,由郭威的内侄和养子柴荣(后周世宗)继位。冯道因反对且讥讽世宗柴荣亲征攻打北汉,惹恼了世宗柴荣,让他负责修郭威的陵墓,当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山陵使,陵墓修好后,冯道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圆通卷一 原文: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2019年全国1卷文言文试题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 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荣枯鉴》原文及译文 《荣枯鉴》由五代宰相冯道写成,他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其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地位都很低,但冯道却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酷爱读书,文章也很有水平。他沉稳忠厚,不挑剔吃穿,只知读书,书虫冯道在本地出了名,占据幽州的刘守光慕名将他召去做了幕僚。当时刘守光不但想扩充地盘,还想称帝,冯道多次劝阻,惹得刘守光一怒之下将他打入大牢,幸好朋友相救,这才脱险。也许这次事件使冯道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也变得圆滑了许多。 刘守光被李存勖俘虏杀死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作巡官,张承业很欣赏他的文章,将他保举给了李存勖任河东节度府掌书记。李存勖称帝(后唐庄宗)后,先升为郎中、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封建法律规定,要暂时辞官回乡守孝。服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在家乡并没有摆官架,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也上山砍柴,并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守孝期满后回到京城,这时的皇帝已经是后李嗣源(后唐明宗),李嗣源对他的为人也很赞赏,认为他当初在家守孝时不端官架是真士大夫。因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他也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李嗣源死后,由李从厚(后唐愍帝)继位时仍然是宰相。当李从厚出奔卫州(今河南汲县)时,李从珂(后唐末帝)起兵夺得帝位后冯道率百官迎接,仍然被任命为宰相,后虽一度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一年后又任司空,朝议令掌祭祀时扫地的职事。 不久,石敬瑭(后晋高祖)勾结契丹灭了后唐,为稳定政局,又让冯道当宰相。出使去契丹顺利归来后,受到石敬瑭的进一步重用,后晋不设枢密使后,将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他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政务不管大小都问他如何处理。石敬瑭死后,石重贵(后晋出帝)继位,他仍为宰相,且加太尉,封燕国公。后出任匡国军(治同州)节度使,又徙镇威胜(治邓州,今河南邓县)。石重贵在景延广等人的支持下和契丹开战,大战了三次,最后终因杜重威投降而无兵可调,后晋灭亡,石重贵等也被迫流亡契丹。耶律德光(辽主)任命他为太傅,耶律德光北撤时也一直随从到了常山。 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在刘知远(后汉高祖)看准时机于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在位不满一年便去世了,其子刘承佑(后汉隐帝)继位,在后汉冯道仍然被授予太师,生活得自由又自。由于朝廷激烈的内争,邺都留守郭威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举兵攻入开封,隐帝刘承佑被杀,后汉灭亡,郭威(后周太祖)在开封称帝,仍重用冯道

江苏省邳州市备考2012高考语文预测试题(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漂泊/剽窃畸形/绮丽歼灭/纤夫 B.散漫/蔓延气概/慷慨舞弊/遮蔽 C.切磋/切实抒怀/枢纽跌宕/荡涤 D.横幅/横祸猥琐/泾渭苍茫/怆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由于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锡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C.面对千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翘首期盼,如何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不仅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更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 D.常州的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凭借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海内外游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3.阅读下面的图表,从两个方面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纪念“五四”青年节,学校的网站开辟了“五四’回音壁”专栏。请你在上面简短留言,不超过4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力求有文采。(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域,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复就迁供备库副使:旌其劳也。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土卒无不感泣。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 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者咸股粟请命。由是属羌无复敢贰。 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及终,史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 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吾志必立,吾力是陈。捍虏之志,义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生则有涯,死宜不泯。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瘳(chou:病愈。②义(少):安定。

荣枯鉴原文及译文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 善和恶各自有其内涵,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因此被束缚;天下事物变化都 有自然规律,聪明的人不会去违背。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道理的阻碍与通畅,顺应变化的人根本也不关心这些。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 也珍惜名誉的人反而最容易损害他的名誉,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得以保全他的 身体;名誉和利益本身并没有坏处,追逐这些也不能算是什么罪过,有过错的是因为人获得后目的不同。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 也 君子不会自认为尊贵,小人不会自认为下贱,尊贵或低贱这些虚名不足以 称道于世;君子不一定能得到,小人也不一定会失去,得到和失去跟思想境界其实毫无关系。 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名誉都是虚的,利益能诱惑人,但都是人难以抗拒的。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

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 人;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没有多少,成为小人可能有很多,不要与很多人成为仇敌。 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 焉?名誉可以导致行事时是困难的或简单的,思想境界可以导致命运是困难的 或容易的,一般人不会加害于君子,为什么会去加害于小人呢?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jian) 为官不是以善恶作为标准,升迁不用谈论其忠奸的大小;能取悦上层领导 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 君子使下层百姓喜悦,上层领导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名誉;小人喜欢取悦上 层领导,对下层百姓的邪恶不会惩罚。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 也下层百姓以正直为品德高尚,上层领导常以谄媚、顺应当做忠诚;正直的 人不懂得去阿谀奉承,上层领导就会怀疑其忠诚;阿谀奉承的人无法保持正直的品质,下层百姓就会抛弃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