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禽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禽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禽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禽类(家禽)作为人类食品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居民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禽类产品既包括鸟类(如鸡、火鸡、鸭子等),也包括哺乳类动物(如鸽子、家鸽等)。

因为它们是生物的部分,所以禽类的发展也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禽类的发展现状禽类产品是肉类、蛋类和血类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主要应用于人类的日常饮食和各种食品加工。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禽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禽类肉的产量自1970年以来增加了近4倍,从45百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53百万吨。

根据统计,鸡肉在禽类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据了世界禽类肉产量的77%,而鸽肉、鸭肉、火鸡肉等禽类肉也有不同程度的供应。

禽类养殖业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并为全球经济和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技术进步和广泛应用,禽类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

高效饲养技术的引入,以及新颖的禽类饲料和疫苗的使用,提高了禽类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了养殖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禽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加强了禽类养殖业的竞争力。

未来趋势分析1. 消费需求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类产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样化。

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需求上升,将推动禽类养殖业进一步转向生态可持续发展。

有机禽类产品和无饲料添加剂的禽类肉将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2. 饲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饲养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将成为禽类养殖业未来的关键因素。

例如,新型禽类饲料的研发、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禽类疫苗的应用等,将进一步提升禽类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生物科技的应用也将改变禽类养殖的方式,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禽类抗病性和肉质。

3. 营养和健康关注的加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禽类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效益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要。

禽类养殖业需要适应这一趋势,提供新鲜、健康和营养丰富的禽类产品。

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在当今社会,家禽养殖业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
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前景展望。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家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养殖企业在生
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疫病传播、药物残留等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家禽养殖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
技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效节能、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和管理系统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

未来,家禽养殖业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再者,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家禽
养殖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家禽养殖业将更加
注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加快推进养
殖业的现代化发展。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家禽养殖业有
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要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
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养殖业的可持
续发展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家禽养
殖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是值得期待的。

助力家禽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助力家禽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助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助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家禽产业特点,合理规划养殖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养殖模式,提高家禽
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科技创新:加强家禽育种和养殖技术的研发,培育优良品种,提高
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强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科技支撑。

3. 绿色发展:推广生态养殖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
持续发展。

加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4. 品牌建设:加强家禽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家禽产品质量
安全。

5. 市场营销:加强家禽产品的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
有率。

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展会促销、品牌推广等多种方式,提高家
禽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如
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促进家禽产业的健康发展。

7. 人才培养:加强家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养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提高家禽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
量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家禽产业发展情况

家禽产业发展情况

家禽产业发展情况家禽产业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对家禽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一、产业规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食品需求的增加,家禽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家禽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面积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家禽养殖面积达到了xx万亩,同比增长了xx%。

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家禽产品的供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禽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智能化养殖已经成为家禽产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如智能喂食器、智能环控系统等,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确控制,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同时,新型的饲料和饲养管理技术也不断涌现,使得家禽养殖更加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家禽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鸡肉、鸭肉和鹅肉等家禽肉制品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家禽蛋制品如鸡蛋、鸭蛋和鹅蛋等也备受消费者青睐。

农村电商的兴起和城市消费升级也为家禽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发展前景家禽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家禽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禽养殖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家禽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将为产业的升级提供更多机遇。

然而,家禽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大规模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疫病防控是家禽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家禽疫病的爆发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家禽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动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和应对挑战,家禽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家禽类养殖行业分析

家禽类养殖行业分析

家禽类养殖行业分析首先,家禽类养殖行业的市场需求量大。

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家禽类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这是因为家禽类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大众消费。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家禽类产品的需求量增长更为迅速。

其次,家禽类养殖行业的产业链条较长,涉及到多个环节。

养殖环节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养殖环境、合理防疫等。

而在养殖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屠宰、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

因此,家禽类养殖行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养殖户的技术能力,还需要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和发展。

此外,家禽类养殖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一些挑战。

首先是传染病的风险。

家禽类养殖往往集中在一定区域内,一旦发生传染病的爆发,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公共卫生产生威胁。

因此,防控传染病是家禽类养殖行业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另外,可持续发展也是家禽类养殖行业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家禽类养殖方式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推广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如有机养殖和土地流转养殖等,成为了家禽类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

最后,家禽类养殖行业也面临着行业竞争的压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的家禽类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养殖户需要提高养殖技术,提供优质的饲料和养殖环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家禽类养殖行业是一个需求量大、产业链条长、面临挑战和竞争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家禽类养殖行业有望继续快速发展。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养殖户也需要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提高技术能力,推广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

国内外家禽业的发展及研究进展

国内外家禽业的发展及研究进展

国内外家禽业的发展及研究进展家禽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肉类和蛋类需求的增加,家禽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家禽养殖发展和研究进展两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国家禽业在近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家禽养殖规模达到550亿只,产量超过2800万吨,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

国内家禽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国内农业中的支柱产业。

在技术上,我国家禽养殖业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例如,我们引进了现代化的饲料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了禽类的饲养效益。

同时,还推广了环境控制技术,改善了禽类的生产环境,提高了养殖效果。

其次,在家禽养殖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一方面,通过对家禽饲养环境、饮水、营养、疫病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家禽养殖的要素和环境需求,为家禽饲养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饮水环境可以提高禽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遗传改良和选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选择性繁殖,我们培育出了许多肉质更好、产量更高的肉禽和蛋禽品种,提供了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家禽产品。

然而,家禽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臭气排放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家禽疫病的防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此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家禽养殖业需要更加关注动物福利和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家禽养殖业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然而,家禽养殖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家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禽类产品。

我国家禽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家禽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X u m u s h o u y i家禽养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家禽养殖产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农业进步的重要推力。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我国家禽养殖领域的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养殖效益也正在不断提高,但是不得不认识到,仍有一些问题影响着家禽养殖的实际效益,为了促进家禽养殖产业的稳健进步,推动农业领域的健康发展,就一定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养殖效益提供保障。

一、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1、生产总量高,单产偏低我国家禽养殖的饲养量以及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水禽养殖方面,我国的水禽饲养量在全球饲养总量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但是不得不认识到,虽然我国家禽养殖的总量很高,但是存在单产偏低的现象,甚至在一些地区,家禽饲养总量与单产出现了反比关系,随着生产总量的提升,单产反而呈现降低趋势,这一问题是影响家禽养殖产业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产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偏低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家禽养殖领域的产业化程度较高,很多地区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都采用了国外比较先进的养殖方式,吸取了很多国外的养殖经验,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先进的养殖设备,使得家禽养殖领域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在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家禽养殖的技术水平却明显滞后,不同地区的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例如一些养殖户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对家禽疾病防治技术知之甚少,管理水平也存在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家禽养殖的实际效益。

3、家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近些年以来,家禽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家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家禽产品的总体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我国家禽养殖总量十分庞大,目前还存在家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瘦肉精问题以及三聚氰胺问题等,都对家禽产品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导致人们对家禽产品质量产生疑虑,不利于家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部门的监管难度。

家禽行业分析

家禽行业分析

家禽行业分析家禽行业是畜牧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养殖鸡、鸭、鹅等禽类动物,以生产肉禽、蛋禽等产品为主。

中国家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投资潜力。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需求情况、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家禽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家禽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禽和蛋禽生产国家,家禽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养殖产值居全国畜牧业的首位。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家禽养殖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家禽产品消费量也大幅度增长。

因此,家禽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家禽产品需求量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对肉禽和蛋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肉禽是人们主要的肉类蛋白来源,而蛋禽则是主要的食物蛋白来源。

尤其是鸡蛋,是人们早餐和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因此,家禽产品需求量大,市场需求稳定。

再次,家禽行业竞争态势激烈。

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各地的家禽养殖企业纷纷投入竞争,导致市场竞争态势激烈。

一方面,养殖成本上涨,包括饲料成本、用工成本等增加,对经营者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消费者对家禽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家禽行业竞争态势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最后,家禽行业有一些发展趋势。

一方面,科技进步将推动家禽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科技在家禽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养殖环境改善、饲料配方改进、养殖管理模式创新等都可以提高家禽的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绿色养殖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由于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大,绿色养殖模式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包括有机养殖、生态养殖等,这将成为未来家禽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综上所述,中国家禽行业市场规模庞大,需求量大,竞争态势激烈,并且有一些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养殖产业,家禽行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家禽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禽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直辖以来,我市家禽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2004年家禽饲养总量突破1亿只,但占全国比重很小,不足4%。全年家禽饲养出栏、肉、蛋产量均呈增长态势。据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统计,2007年全市家禽存栏11728.7万只,出栏16643.1万只,禽肉产量23.4万吨,禽蛋产量39.74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12.3%、11.9%、10.9%、7.8%,家禽业产值78.07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5.08%,占农业总产值的9.76%。 (二)产业特点 我市家禽生产传统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明显减少,向规模养殖转变,城郊向周边区县转移,呈现出规模养殖场户增加、规模增大,产业特点凸现,区域优势明显,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龙头带动作用增强,专业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快的新格局。 1、传统养户,日趋减少 据8区县8个乡镇16个社330户农户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传统养禽户2006年占53.94%、2007年占49.4%,户平养禽2006年20.6只、2007年为11.1只、准备补栏35.2只。无禽农户占 2

一半,一些小户已经停产或减栏。原因有三:一是受近几年禽流感风波的影响;二是受市场行情的打击;三是农村近5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缺少。传统散养户和饲养数量减少,规模养殖场户增加、规模扩大,养禽业呈“两减一增一大”态势,这是现代家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郊禽业,转向区县 城郊家禽业萎缩,呈主城向周边区县转移趋势。直辖前后九龙坡、沙坪坝是我市肉鸭养殖带,年出栏达700万只左右,现九龙坡肉鸭减少40%。城郊工厂化养鸡已基本关停并转,发展新的养殖基地,划定了限养区、禁养区,这是大都市发展步伐加快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客观必然规律。 3、规模养殖,比重增大 据行业统计,2007年存栏500只以上蛋鸡规模户5409家,存栏2000只以上的2235家,存栏量分别占总存栏量的65.4%、51.7%;年出栏2000只的肉鸡规模户4254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64.4%;存栏500只以上蛋鸭规模户1840家,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27%;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鸭养殖户5499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57.2%;年出栏500只以上鹅养殖户1282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12.6%。养殖规模主要分布在:肉鸡1万只-5万只之间、肉鸭2000只-5万只之间、蛋鸡蛋鸭500只-1万只之间、鹅500—2000只之间的居多。 种禽场由直辖前的2000-5000只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至今 3

10万只的父母代种鸡场达4个,1个祖代肉鸡场及20万只-100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场正在建设和谋划中。在长寿、璧山、铜梁、梁平等区县的家禽产业化工程,为发展规模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规模养殖比重日益提高,但规模仍然偏小,按现代化家禽业的要求而任重道远。 4、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随着家禽业持续发展,山桂、三江、白市驿板鸭、益农、光明、张鸭子、诺思旺、永健、百乐、毛哥、紫燕等10多家国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等不断产生、壮大,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发展强劲。产业发展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和“小区”模式,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养殖,推进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现简介二个典型,供参考借鉴。如渝龙牧业发展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黑山基”为品牌,生产优质乌皮肉鸡,采取“公司+农户”的租赁养殖与物业化管理模式。实行统一建舍、供种、供料、防疫、消毒、技术、品牌、销售,分户饲养的“八统一分”管理机制。采取把鸡苗、饲料、技术、销售服务到户,赊销鸡苗、饲料、兽药,供销价格公开,销售后统一结算的“四到户、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的保障措施,确保了农户的养鸡效益,户平纯收入近5万元。为开展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施标准化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家禽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 4

示范作用。又如白市驿板鸭食品有限公司是集屠宰加工为主的综合食品生产企业,拥有年宰杀活鸭300万只、生猪30万头的流水生产线各一条,1000吨冷藏库一座。选择无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大足、南川、云阳等为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农户签定订单,实行“四统一”(品种、生产规程、产品收购标准、价格)的管理机制,把好源头关,确保了产品原料的安全性、一致性,为生产优质名牌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优势产业,区域明显 家禽产业在1小时经济圈呈区域化发展。肉鸡在璧山、巴南、铜梁、渝北等区县,蛋鸡在长寿、巴南、合川、荣昌等区县,水禽在铜梁、梁平、永川、荣昌、涪陵、沙坪坝、南川等区县产业特点凸现,区域优势明显。璧山温氏不断完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占全市规模养殖的半壁江山,是我市肉鸡产业突出的大县。铜梁县实施三千万只水禽产业化工程,进展顺利,现已突破两千万只,是少有水禽超过生猪总产值和规模养殖产值的区县,是我市水禽产业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大县。垫江县千万只肉鹅产业化工程已起动,将努力建成中国“西部鹅都”,与铜梁并驾齐驱,将打造成西部最大的水禽产业化优势产区。 6、量质并重,侧重质量 我市有无公害产品为9个、绿色产品7个、优质名牌产品8 5

个。要大力发展优质家禽产品,白市驿板鸭、张鸭子、毛哥老鸭汤、鸭棚子、恒田鸡蛋、石丫鸡蛋、黑山基等名优品牌和味香质好的生态禽蛋禽肉等都很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7、科技进步,单产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养殖环境有所改善,设施设备逐渐更新,规模化养殖采用良种和先进技术,良种性能发挥较好,单产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重庆发生特大旱灾,在极端温度高达44.5℃的情况下,恒田蛋鸡场采用“采光式全封闭鸡舍”,高床笼养,湿帘风机纵向通风降温,良种生产性能得到正常发挥,3.5万只蛋鸡,每只年产蛋18公斤,料蛋2.33:1,年死淘率为10.5%,实现了高产高效低耗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 1、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多年来,体系建设不完善,种禽代次低,多为父母代、结构不合理,原种场少而规模小,不配套。南川鸡、城口山地鸡、渝西乌鸡、荣达蛋鸡、麻旺鸭、四川白鹅等品种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遗传潜力尚待进一步提高,保种场和保护区建设滞后,种苗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硬件设施普遍落后 健康养殖难度增大 由于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禽舍建设不科学、不规范,条件 6

简陋,设备设施差,防暑降温硬件设施普遍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太差。人禽混居现象仍然存在,相互污染,不利于疫病防制,粪污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鸡粪堆放路边现象仍然可见,影响周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环境保护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严峻,对实行健康养殖,提高产品质量的难度增大。禽舍建筑和设备设施及环境控制按现代家禽业的要求差距甚远。 3、规模养殖用地和融资问题突出 新建或扩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等用地艰难,审批手续复杂,尤其是大型养殖场用地难以落实。因养殖场一般无抵押物,融资非常困难,面临着规模养殖用地与融资的双重限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阻碍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进程。 4、科技贮备不足,科技投入少 科技是发展生产的动力。我市家禽的育种工作及产品加工落后于先进省市,在全国还处于弱势状态,加工能力差,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竞争力差,产品多以鲜活和初级产品上市,难以适应市场要求,科技投入较少。地方资源保种工作落后,技术引进和科技贮备不足,科学研究不够,鸭鹅饲养、加工方式落后,劳动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商品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低。 二、发展对策 (一)发展思路 7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优势,重视发展,量质并举,缩小差距,达到全国现有水平。重点发展特色家禽业,加快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和小区建设,发展一批基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建和巩固一批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优质、安全、绿色产品,努力增加名特优新家禽产品及其品牌。针对特色和优势,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大家禽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提升我市家禽产业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生态型的家禽产业,使养殖业与环境和谐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我市家禽产业。 (二)对策建议 1、调整牧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家禽产业 家禽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规模效益好等特点,是一个朝阳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支撑,为第二大产业。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家禽业大有可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扶持,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紧紧抓住“314”总体部署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大力调整牧业经济结构,重点率先加快发展1小时经济圈的特大型、大中型都市现代化养禽企业,着力打造全市1小时经济圈家禽业经济的核心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